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051967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1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约为0.4%,并随年,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龄增长而增加40岁以下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不到岁以下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不到0.1%,而,而80岁以上女性中房颤的发生率已增加至超过岁以上女性中房颤的发生率已增加至超过1.5%,80岁以上男性中房颤的发生率超过岁以上男性中房颤的发生率超过2.0%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发生率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发生率约为约为5%,是非房颤患者的,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倍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的发生率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的发生率约为非房颤患者

2、的约为非房颤患者的17倍倍AF治疗策略的发展过程治疗策略的发展过程早期,用洋地黄减慢早期,用洋地黄减慢AF患者的心室率是唯一的治疗;患者的心室率是唯一的治疗;若若AF心室率不快,可不治疗心室率不快,可不治疗上世纪上世纪50年代起,在采用洋地黄的基础上,用奎尼丁年代起,在采用洋地黄的基础上,用奎尼丁转复心律,但因此种方法促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大,转复心律,但因此种方法促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大,现已少用现已少用60年代起,逐渐推广了直流电复律(年代起,逐渐推广了直流电复律(DCC)90年代起,强调了年代起,强调了AF的抗凝治疗,又试探着消融、手的抗凝治疗,又试探着消融、手术和起搏治疗,企图根治术和起搏

3、治疗,企图根治AF房颤的分类房颤的分类初发房颤(初发房颤(first-detected episode of AF)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永久性房颤(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孤立性孤立性房颤(房颤(lone AF)心房纤颤的处理心房纤颤的处理 对心房纤颤的处理主要包括对心律失常对心房纤颤的处理主要包括对心律失常本身的治疗及预防血栓拴塞两方面。本身的治疗及预防血栓拴塞两方面。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后,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后,治疗上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恢复窦律、治疗上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4、:恢复窦律、维持窦律(节律控制);或保留房颤、维持窦律(节律控制);或保留房颤、控制心室率控制心室率(室率控制)(室率控制)复律复律 复律的方法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他们各有复律的方法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他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如果采取了复律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如果采取了复律治疗,必须要进行窦律的维持。在药物的选择治疗,必须要进行窦律的维持。在药物的选择方面,既要考虑安全性,又要考虑有效性,并方面,既要考虑安全性,又要考虑有效性,并对能纠正的病因或诱因尽力治疗对能纠正的病因或诱因尽力治疗通常在电复律前先进行药物复律。目前尚无证通常在电复律前先进行药物复律。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两者

5、发生血栓拴塞的危险性存在差异。据表明两者发生血栓拴塞的危险性存在差异。药物复律的效果较电复律差,药物复律对发作药物复律的效果较电复律差,药物复律对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持续时间不超过7天的房颤患者较为有效,对天的房颤患者较为有效,对持续性房颤效果较差。持续性房颤效果较差。在直流电复律前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在直流电复律前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诸多优点:诸多优点:药物本身有复律效果药物本身有复律效果 减慢心室律减慢心室律 药物能增加电转复的成功率药物能增加电转复的成功率 减少复律后减少复律后AF复发复发推荐用于复律的药物推荐用于复律的药物 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多非利特、氟卡胺、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多非利特、

6、氟卡胺、依布利特、普罗帕酮、胺碘酮、奎尼丁依布利特、普罗帕酮、胺碘酮、奎尼丁效果较差或未经证实的药物:普鲁卡因效果较差或未经证实的药物:普鲁卡因胺、地高辛、索他洛尔胺、地高辛、索他洛尔 药物复律或电复律的绝对适应征药物复律或电复律的绝对适应征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如阵发性快室率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如阵发性快室率房颤伴有急性心肌梗塞、有症状的低血房颤伴有急性心肌梗塞、有症状的低血压、心绞痛或心衰者,对药物治疗不敏压、心绞痛或心衰者,对药物治疗不敏感时,应立即进行电复律感时,应立即进行电复律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但症状明显不能耐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但症状明显不能耐受者可进行复律治疗受者可进行复律治疗 药物

7、复律或电复律的禁忌征药物复律或电复律的禁忌征短期内可自然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房颤患短期内可自然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房颤患者不应进行电复律者不应进行电复律 复律后尽管进行了预防性的抗心律失常复律后尽管进行了预防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患者仍不能维持窦性心律,药物治疗,但患者仍不能维持窦性心律,短期内房颤复发者不应再次进行复律治短期内房颤复发者不应再次进行复律治疗疗 维持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预防心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预防心动过速诱发的心肌病。过速诱发的心肌病。Table 10.Typical Doses of Drugs Used to Maintain S

8、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药物治疗维持窦性心律适用于房颤发作时症状药物治疗维持窦性心律适用于房颤发作时症状明显不能耐受的患者作为基础治疗明显不能耐受的患者作为基础治疗 当某种药物对患者有促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时,当某种药物对患者有促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时,不应再使用该药物维持窦性心律不应再使用该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而又未安置起搏器者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而又未安置起搏器者不应给予药物治疗维持窦性心律不应给予药物治疗维持窦性心律 控制心室率控制心室率对于对于AF采取节律或室率控制历来有争议。近采取节律或室率控制历来

9、有争议。近年已有几个临床研究,如:年已有几个临床研究,如:RACE、PIAF、AF-CHF、AFFIRM等实验比较了节律和室率等实验比较了节律和室率控制的远期目标,二者大致相同控制的远期目标,二者大致相同AFFIRM试验(试验(4060例),平均随访例),平均随访3.5年,结年,结果显示二者在总死亡率上无显著性差异;由此,果显示二者在总死亡率上无显著性差异;由此,AFFIRM试验结果认为:室率控制也是试验结果认为:室率控制也是AF的的一线治疗一线治疗控制目标:静息状态控制目标:静息状态-6080次次/分分 中量活动后中量活动后-90115次次/分分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房室结消融术非药物

10、治疗:房室结消融术+起搏治疗起搏治疗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for Use of Pharmacological Agents to Control the Rate of Ventricular Respons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下列情况建议作室率控制治疗下列情况建议作室率控制治疗永久性永久性AF患者患者阵发性或持续性阵发性或持续性AF,心室率快,首先作,心室率快,首先作室率控制,必要时静脉用药室率控制,必要时静脉用药阵发性阵发性AF,抗心律失常药不能有效预防,抗心律失常药不能有效预防复发复发eg.试用试用3种抗心律失常药,一年内

11、种抗心律失常药,一年内AF复发复发3次次对下列情况建议首先作室率控制治疗对下列情况建议首先作室率控制治疗严重心衰伴发的严重心衰伴发的AFAF高龄患者高龄患者急性急性AF发作,除对原发疾病治疗外,对发作,除对原发疾病治疗外,对AF的处理首先作室率控制,待病情稳定的处理首先作室率控制,待病情稳定后作进一步处理后作进一步处理AF伴房室旁路前传,如有晕厥、休克、极快伴房室旁路前传,如有晕厥、休克、极快心室率,应予心室率,应予DCC;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静;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静脉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普鲁卡因胺、依不脉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普鲁卡因胺、依不利特,使旁路不应期延长,室率减慢,同时也利特,

12、使旁路不应期延长,室率减慢,同时也可能复律;发作终止后可作旁路消融。可能复律;发作终止后可作旁路消融。受体受体阻滞剂、洋地黄或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阻滞剂、洋地黄或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在地尔硫卓)在AF伴房室旁路前传时不宜选用。伴房室旁路前传时不宜选用。肺部疾病急性肺部疾病急性AF发作时,除原发疾病治疗外,发作时,除原发疾病治疗外,应作室率控制,最好用钙拮抗剂应作室率控制,最好用钙拮抗剂预防血栓拴塞预防血栓拴塞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分层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分层高危:高危:有血栓拴塞史或有血栓拴塞史或TIA 高血压者高血压者SBP160mmHg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 高龄:高龄:75岁

13、,尤其是女性岁,尤其是女性 有瓣膜病或安置了人工瓣膜有瓣膜病或安置了人工瓣膜中危:中危:糖尿病糖尿病 冠心病冠心病 患者年龄在患者年龄在6575岁岁 甲亢甲亢低危:指无以上情况,且年龄在低危:指无以上情况,且年龄在65岁以岁以下下欧美国家关于非瓣膜性欧美国家关于非瓣膜性AF抗血栓用药建议抗血栓用药建议危险分层危险分层 60岁以下岁以下6074岁岁75岁以上岁以上无高危因无高危因素素可不用药或可不用药或阿斯匹林阿斯匹林325mg/d阿斯匹林阿斯匹林325mg/d华法令华法令(INR1.62.5)有高危因有高危因素素华法令华法令(INR2.03.0)华法令华法令(INR2.03.0)华法令华法令(

14、INR2.03.0)房颤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的适应征房颤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的适应征除孤立性房颤外,其余所有房颤患者都应进行除孤立性房颤外,其余所有房颤患者都应进行抗血栓治疗(口服抗凝剂或阿斯匹林)以预防抗血栓治疗(口服抗凝剂或阿斯匹林)以预防血栓拴塞血栓拴塞根据每位患者发生拴塞及出血的危险性不同,根据每位患者发生拴塞及出血的危险性不同,用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用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高危患者,除非有禁忌,都应长期口服抗凝剂高危患者,除非有禁忌,都应长期口服抗凝剂治疗,调整药物剂量使治疗,调整药物剂量使INR达到达到23:应定期调整抗凝剂用量,开始口服抗凝剂时,至少一应定期调整抗凝剂用量,开始口服抗凝剂

15、时,至少一周应复查一次周应复查一次INR;情况稳定后,应每月复查一次;情况稳定后,应每月复查一次75岁以上的老年人,若无口服抗凝剂禁忌,岁以上的老年人,若无口服抗凝剂禁忌,可口服抗凝剂作为血栓拴塞的一级预防可口服抗凝剂作为血栓拴塞的一级预防(INR 1.62.5)房颤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的禁忌征房颤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的禁忌征60岁以下,无心脏病及血栓拴塞的危险岁以下,无心脏病及血栓拴塞的危险因素的患者,不应长期抗凝治疗预防中因素的患者,不应长期抗凝治疗预防中风风 复律的房颤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的适应征复律的房颤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的适应征不论使用哪种方法复律(药物或电复律),都不论使用哪种方法复律(

16、药物或电复律),都应进行抗凝治疗应进行抗凝治疗对房颤持续时间超过对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或房颤持续时间不小时或房颤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复律前后至少明的患者,复律前后至少34周应进行抗凝治周应进行抗凝治疗疗 急性房颤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的症状或急性房颤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的症状或体征,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休克或体征,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休克或肺水肿的患者,无需进行复律前的抗凝肺水肿的患者,无需进行复律前的抗凝治疗,应立即进行复律治疗,应立即进行复律 若无禁忌,可在复律同时使用肝若无禁忌,可在复律同时使用肝素治疗。先静推负荷量,继之静滴维持,素治疗。先静推负荷量,继之静滴维持,使使APTT达到正

17、常对照的达到正常对照的1.52倍;然后倍;然后口服抗凝至少口服抗凝至少34周(周(INR 23););TEE筛查左房或左心耳内的血栓可代替筛查左房或左心耳内的血栓可代替房颤患者复律前的常规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复律前的常规抗凝治疗 TEE 若未发现血栓,可在复律前予若未发现血栓,可在复律前予肝素治疗。先静推负荷量,继之静滴维肝素治疗。先静推负荷量,继之静滴维持,使持,使APTT达到正常对照的达到正常对照的1.52倍;倍;然后口服抗凝至少然后口服抗凝至少34周(周(INR 23););TEE若发现血栓,应在复律前后进若发现血栓,应在复律前后进行口服抗凝治疗至少行口服抗凝治疗至少34周(周(INR 23

18、)复律的房颤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的禁忌征复律的房颤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的禁忌征房颤持续超过房颤持续超过48小时,未小时,未TEE检查而进检查而进行复律行复律(此种情况下,可选择复律前后此种情况下,可选择复律前后抗凝治疗抗凝治疗)特殊情况下房颤的处理特殊情况下房颤的处理房颤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房颤合并急性心肌梗塞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或顽固性缺血患者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或顽固性缺血患者应进行电复律应进行电复律 可静脉用洋地黄或胺碘酮以减慢心室率可静脉用洋地黄或胺碘酮以减慢心室率并改善左室功能并改善左室功能 若患者无左心功能不全、支气管痉挛性若患者无左心功能不全、支气管痉挛性疾病或房室传导阻滞,可静脉用疾病或房

19、室传导阻滞,可静脉用阻滞剂阻滞剂以减慢心室率以减慢心室率 除非有禁忌,应使用肝素除非有禁忌,应使用肝素 禁止使用禁止使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类抗心律失常药 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 首选射频消融术首选射频消融术 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心室率快、血流动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心室率快、血流动力学不稳时,应立即电复律以预防室颤力学不稳时,应立即电复律以预防室颤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无血流动力学障碍,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无血流动力学障碍,ECG示宽示宽QRS心动过速时,可静脉用普心动过速时,可静脉用普鲁卡因胺或依布利特恢复窦性心律鲁卡因胺或依布利特恢复窦性心律禁止静脉用禁止静脉用阻滞剂、洋地黄、地尔硫卓、

20、阻滞剂、洋地黄、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维拉帕米 心房纤颤的治疗策略心房纤颤的治疗策略 Recurrent ParoxysmalAFMinimal or no symptomsDisabling symptomsIn AFAnticoagulation and rate control as neededAnticoagulation and rate control as neededNo drugs for prevention of AFAntiarrhythmicDrug therapyReccurentPersistentAFMinimal orno symptomsDisabling symtoms inAFAnticoagulation andrate control as neededAnticoagulation and rate controlAntiarrhythmicDrug therapyElectral cardioversion as neededContinue anticoagulationAs needed and therapy to Maintain sinus rhythmPermanent AFAnticoagulation andRate control as neede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