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中暗梁构造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051951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楼板中暗梁构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楼板中暗梁构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楼板中暗梁构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板中暗梁构造(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PKPM板中暗梁如何布置满意回答2012-04-25 12:53板内的暗梁是构造措施,不应该考虑其受力作用,所以不应该在PKPM中布置。如果你在PKPM中布置了,不论是暗梁,甚至是虚梁,在板计算时都会被当做 板的支座-而实际上暗梁根本不可能达到板支座的刚度。这计算结果明显是偏 向不安全的。楼上的方法,其实是把板带作为梁来计算,并非暗梁的设置方法(哪有600宽的 暗梁)。严格来说这种简化计算依然是不精确的,因为宽度范围内其实受力并不 均匀。建议还是用SLABCAD进行有限元计算,电算起来也是很简单的啦。设置暗梁的前提是板厚得够150,这样暗梁的箍筋才方便施工,在需要布梁的梁网 格处布置一道6

2、00X150高的梁即可,算板的约束是 尽量按固接考虑。一般会在书 房等荷载较大的地方布置,我以前遇到过书房外面是阳台,对阳台相接处就是这么 处理的、。2、怎么设计设置暗梁的楼板?看了怎么设计板经济那篇帖子,有人提到在较大楼板设置暗梁的做法。我现在提几个疑问:1、多厚的板设置暗梁?本人做过150400厚的楼板或底板,板越厚暗梁设置比 较好,对楼板负筋的位置也有较大帮助。但是150mm的板的暗梁就不怎么像暗 梁了,减去保护层,2层钢筋中心间距才100左右,房在楼板上,箍筋如果做的 不到位,截面较难控制。所以本人建议厚150以上才使用。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经 验和道理,请说明,我这里还缺乏经验。2、如果

3、设置暗梁,暗梁的作用怎么体现?强度我想就是把暗梁筋分摊整个截面 的钢筋,满足计算要求即可。那么裂缝控制,挠度控制时候暗梁起什么作用呢?对于暗梁,由于其自身的几何条件(与板等厚,也就是它的变形能力与板在同一个 级别)决定了其对提高板的变形能力是很微弱的,也就是说暗梁不能用来分割板块。 板块的大小不能因为暗梁的存在就有所改变。那么暗梁的作用怎么体现?这是楼主关心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它能有效地提 高板的局部承载能力,就像比如在板上较轻的线荷载下(轻质隔墙下放)放两根加 强筋一样。暗梁能提高板的经济性吗?这点我还没看出来,但暗梁合理巧妙地设置却会使结构更合理实用我觉得也是,只是在有线荷载的地方加强

4、一下,并不改变整个板的受力、传力方式。因为暗梁对板的刚度影响不大,对挠度当然无法控制。我设计的一个结构连续板10 公分厚,开间4*6米,考虑开间较大,设置暗梁2根18钢筋作成单排楼梯状于2 米处,上面压筋按构造处理。后来业主竟然在2*4米范围内做一个1.2米高水池并 且灌满了水!多亏暗梁啊!等我发现已经三月过去,竟然没有任何问题!后来我 强烈要求在暗梁底下加砌一 180砖墙顶住暗梁部位。24吨的水啊!小兄弟算算,怕 不怕?所以我一直怀疑规范的保守!11楼引用的文章也未必就对,在一些应力集中的情况下还是设置暗梁的多,这样 可以避免意想不到的应力裂缝。文章的作者自己也提到与墙下设置局部加强筋在实际

5、中为见什么大问题,加上有 10楼的实例,说明这样做也有一定作用。当然我也同意暗梁不能当作支座。楼板中设置暗梁目前看来主要作用是局部增强,而对楼盖抵抗横向作用的能力应 该没有多少提高,这里的暗梁应该只是局部增强板带。设置暗梁并没有改变板的受力形式,对减小板的挠度以及控制裂缝应该没有太大 的作用,只能说是减少了局部增强部分板的裂缝。规范中所说的暗梁主要出现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无梁楼板中,主要作用是增强结 构的横向刚度。在其他地方的应用在规范中我还没有看见,那位兄弟看见了,请告 诉我,谢谢。1.感谢碎冰老大的一番言论,让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2.搜索了一下wusansanben前辈的一些帖子,实在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很钦佩,结 构领域确实应该求同存异、追求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