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行业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分析

上传人:hy****o 文档编号:19046435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检验检测行业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检验检测行业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检验检测行业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检验检测行业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检测行业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检验检测行业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分析一、 检验检测行业国家发展战略机遇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将带动大量基建项目落地,为检验检测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遇。同时,政府正稳步推进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房建设,住房的刚性需求将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 既有建筑存量增大及城市更新对检测鉴定需求进一步提升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房地产、市政工程、公共交通工程等建设量位居世界前列,既有建筑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自有缺陷、改造、灾害影响、使用寿命、环境影响等因素影响,既有建筑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一

2、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将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既有建筑改造、城市更新将是未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对应的检测、鉴定与评估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三、 社会愈加重视健康、环保等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健康的重视,社会对于产品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房屋装修中甲醛含量的关注、对老旧房屋的质量、环保属性等方面的关注。同时,我国对于环保节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对企业污染排放、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2019年7月,生态环境部又成立了数个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至全国不同省份以确保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因此,这一方面,将促使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各项检

3、测标准的升级,也使得各种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促使生产企业和建设企业更加注重通过检测认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推进自愿性检测认证市场的不断扩大。四、 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日渐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国各级政府根据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推动落实关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8月,广东印发了广东省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确立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的总体目标,促进全省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升级,明确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等六部分共18项构建建筑业高

4、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并强调绿色低碳节能建筑、智能制造、BIM&CIM平台、监管预警信息化、智慧工地等建筑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施。近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双碳问题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题之一。建设行业的双碳问题也越来越被行业高度关注。特别是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韧性。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江河、湖泊、湿地,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推进立体绿化,构建连续完

5、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开展绿色建筑、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创建行动。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做好测绘、建档、挂牌工作。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使用综合利用产品。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建设行业已形成了绿色建设和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

6、速发展,房地产、市政工程、公共交通工程等建设量位居世界前列,既有建设工程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自有缺陷、改造、灾害影响、使用寿命、环境影响等因素影响,既有建设工程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一旦既有建设工程出现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将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未来建设行业中,既有建设工程维护、改造、加固需求将大幅增长,对既有建设工程的检测、鉴定、评估等综合技术服务市场需求也将同步大幅增长。五、 房屋建筑类市场的质量需求进一步提升2019年住建部所推出的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7、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和抽测,探索工程监理企业参与监管模式,健全省、市、县监管体系。政府机关将进一步提升对房屋质量的要求,同时创新工程监理制度,严格落实资格人员的质量责任。对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新制度的提出将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的建设标准,从而扩大对检验检测业务的需求。六、 检验检测行业竞争格局(一)检验检测机构小微型机构数量大、服务半径小的特色显著相较于国际检验检测行业,我国的行业起步时间较晚,超过半数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成立年限小于10年。根据2020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截至2020年底,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达到9643%,绝大多数检验检测机

8、构属于小微型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薄弱,呈现出规模小、客户散、体量弱等特征;从服务半径来看,7338%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本地化色彩仍占主流。检验检测业务范围涉及境内外的检验检测机构仅有440家,国内检验检测机构走出国门仍然任到重远。从专利数量来看,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拥有有效专利86,944件,平均每家机构178件,创新能力偏弱;从商标数量上看,全行业仅有1,214家机构拥有注册商标,品牌意识不强。(二)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行业集约化加深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层面迎来更深层次的全面升级的同时,全社会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越来越重视,促进检验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更多的检

9、测需求。数据显示,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31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58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2022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4165亿元。受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的影响,随着我国检测机构向社会出具的检测报告份数逐年增多,我国检测行业年营业收入和占GDP的比值也在同步增加。数据显示,我国检测行业营业收入由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5859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48%。从检验检测市场细分领域来看,我国主要检验检测领域营业收入排在前列的包括建筑工程、环境监测、建筑材料等,其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57640亿元、37369亿元、33884亿元。在政府和

10、市场双重推动之下,一大批规模大、水平高、能力强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成,检验检测机构集约化发展取得成效。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由2016年的3849家增长至2020年的6414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36%。宏观经济总量和宏观经济品质齐发展的经济形势,显著增加了市场上需检测产品的数量,并增加了单位数量产品的检测指标,极大增加了产品检测需求,成为检测行业发展的源动力。数据显示,我国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向社会出具的检测报告份数由2016年的356亿份增长至2020年的567亿份,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9%。(三)工程检验检测创新和综合技术服务特征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型重点建设工

11、程日益增多、建设工程的技术难度日益增大,以及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层出不穷,行业发展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综合技术服务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工程检验检测行业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工程检验检测行业不断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工程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越趋先进智能,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创新发展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科技创新水平高、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强的大型检验检测机构在行业竞争中将进一步凸显优势。七、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行业检测能力的提高随着科学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有了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由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技术发展。各种自动化的

12、检测方式将代替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并通过计算机及专用软件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记录和分析等功能。检测手段不断提高,检测装备和检测环境不断发展,检测精度不断增强,检测综合能力大大提高。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被运用到了工程等领域当中,而这一类型的新事项也催生出新的检测需求。在之后的检验检测技术中,基于互联网或无线通信技术的各类型检验检测手段、设备也将逐步投入应用。例如建设工程检测中更为智能的自动损伤识别系统,将测量系统、数据处理和识别系统一并组装到路桥检测系统中,形成自动识别检测和反馈;基于高时效性网络的实时的检测系统,实现信息网络共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检测行业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