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041498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潍坊学院 李慎恒2目 录:引引 言言一、中国古代管理实践的成就一、中国古代管理实践的成就 二、儒家的管理思想二、儒家的管理思想三、道家的管理思想三、道家的管理思想四、法家的管理思想四、法家的管理思想3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从管理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有关学的角度来看,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有关管理国家、巩管理国家、巩固政权、统帅军队、组织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固政权、统帅军队、组织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安定社会安定社会等方面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至今仍等方面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至今仍闪耀着

2、光辉的管理思想。闪耀着光辉的管理思想。有些管理思想是先于西方几千年提出来的,有些有些管理思想是先于西方几千年提出来的,有些管理思想对当前管理工作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管理思想对当前管理工作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日本人把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语、老子作为管理者的必读书,日本组织文化中的“团队精神”正是儒家文化的体现;孙子提出“智信仁勇严”军人五德,被视为做人的信条。4引言引言 李光耀十分重视儒家家庭伦理,尤其是孝道。他说:“如果孝道不受重视,生存体现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变得粗野。”韩国前总统朴正熙说过,正像家庭是一个人的集团组织一样,国家是一个大的共同体,无法期望一个不能保持健康

3、家庭秩序的人能表明对国家的强烈奉献,一个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比不这样做的社会发展更快。5引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1、“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实则,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以此马一浮先生总结道:是仁所由出的起点。以此马一浮先生总结道:“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

4、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2、“为生民立命为生民立命”,直,直接来源于孟子的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立命”的思想。其立命在于教,的思想。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此之谓也。也。6一、中国古代管理实践的成就 2、竞争斗争实践、竞争斗争实践 3、生产经营管理、生产经营管理7 案例案例11:中国古人很早就显现出杰出的治国智慧。中国古人很早就显现出杰出的治国智慧。史史记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公元前记载,公元前494494年,吴越夫椒(今苏州年,吴越夫椒(今苏州西南)之战,越王勾践一败涂地,最后只剩下西南)之战,越王勾践一败涂地,

5、最后只剩下50005000人,被困人,被困在会稽山(浙江绍兴南)。在危急存亡关头,勾践听取了文在会稽山(浙江绍兴南)。在危急存亡关头,勾践听取了文种、范蠡的意见,卑辞向吴国求和,等待时机再图大业。文种、范蠡的意见,卑辞向吴国求和,等待时机再图大业。文种通过吴太宰伯嚭说服吴王夫差接受了越国的求和。种通过吴太宰伯嚭说服吴王夫差接受了越国的求和。越国战败后,勾践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文种,自己和范越国战败后,勾践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文种,自己和范蠡一道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勾践为夫差驾车养马,王后为蠡一道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勾践为夫差驾车养马,王后为吴国打扫宫室。他们住在囚室,秽衣恶食,极尽屈辱而从不吴

6、国打扫宫室。他们住在囚室,秽衣恶食,极尽屈辱而从不反抗。同时不断贿赂伯嚭,最后,勾践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反抗。同时不断贿赂伯嚭,最后,勾践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任,任,3 3年后被释放回国。年后被释放回国。8 勾践回国后,立刻重修政制,用最快的速度复兴国家。他勾践回国后,立刻重修政制,用最快的速度复兴国家。他首先下了一道首先下了一道“罪己诏罪己诏”,检讨自己与吴国结仇,使很多百,检讨自己与吴国结仇,使很多百姓在战场上送命的失误。他亲自慰问受伤的平民,抚养阵亡姓在战场上送命的失误。他亲自慰问受伤的平民,抚养阵亡者的遗族。为了不让舒适的生活消磨意志,他卧薪尝胆,者的遗族。为了不让舒适的生活消磨意志,他卧

7、薪尝胆,“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颁布了一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系列法令:妇女怀孕临产时,要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看妇女怀孕临产时,要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看护,生女孩奖励护,生女孩奖励2 2壶酒和壶酒和1 1条狗,生男孩奖励条狗,生男孩奖励2 2壶酒和壶酒和1 1只小猪,只小猪,生三胞胎的由官府出钱请乳母,生双胞胎的由官府给粮食,生三胞胎的由官府出钱请乳母,生双胞胎的由官府给粮食,凡死了嫡子的人家,免除凡死了嫡子的人家,免除3 3年劳役,死了庶子的,免除年劳役,死了庶子的,免除3 3月劳月劳役。役。越国在越国在1010年中没有向百姓征收赋

8、税,百姓每家都有年中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每家都有3 3年年的粮食储备。越国百姓亲近他如对父母一般。的粮食储备。越国百姓亲近他如对父母一般。9 勾践在改革内政的同时,还开展卓有成效的外交战。勾践在改革内政的同时,还开展卓有成效的外交战。他令国中男女入山采葛,织黄丝细布献给吴王,表示他令国中男女入山采葛,织黄丝细布献给吴王,表示自己的忠顺,以麻痹对方。这样,吴王夫差增加了越自己的忠顺,以麻痹对方。这样,吴王夫差增加了越国的封地,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同时又破坏吴国经国的封地,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同时又破坏吴国经济,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造成吴国粮食困难,他济,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造成吴国粮食困

9、难,他用离间计使夫差对伯嚭偏听偏信,对伍子胥更加疏远,用离间计使夫差对伯嚭偏听偏信,对伍子胥更加疏远,挑起其内部争斗。这些措施的实施,壮大了自己,削挑起其内部争斗。这些措施的实施,壮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为伺机灭吴奠定了基础。弱了敌人,为伺机灭吴奠定了基础。勾践君臣同心努力,发愤图强,国势蒸蒸日上,吴勾践君臣同心努力,发愤图强,国势蒸蒸日上,吴国却一天天走向衰败。经过了近十年的耐心等待,公国却一天天走向衰败。经过了近十年的耐心等待,公元前元前482482年,勾践趁吴王发兵北征之机,发动了复仇战年,勾践趁吴王发兵北征之机,发动了复仇战争,越国大获全胜。但考虑到吴国实力犹存,勾践答争,越国大获全胜

10、。但考虑到吴国实力犹存,勾践答应了伯嚭的求和之请。应了伯嚭的求和之请。10 公元前公元前478478年,越军乘吴国大旱,仓储空虚之时,大举攻年,越军乘吴国大旱,仓储空虚之时,大举攻吴。吴。3 3月,越军进军到笠泽(苏州南面,与吴凇江平行的一月,越军进军到笠泽(苏州南面,与吴凇江平行的一条江)。吴国也发兵迎击,两军夹岸对峙。越国把军队分条江)。吴国也发兵迎击,两军夹岸对峙。越国把军队分为左右两翼,勾践亲率六千精兵为中军。黄昏时,勾践命为左右两翼,勾践亲率六千精兵为中军。黄昏时,勾践命左右二军分别隐蔽在江中;子夜时分,两军鸣鼓呐喊,进左右二军分别隐蔽在江中;子夜时分,两军鸣鼓呐喊,进行佯攻。夫差误

11、以为越军两路渡江进攻,连夜分兵两翼迎行佯攻。夫差误以为越军两路渡江进攻,连夜分兵两翼迎战。勾践率主力偃旗息鼓,潜行渡江,出其不意地从吴军战。勾践率主力偃旗息鼓,潜行渡江,出其不意地从吴军两路中间部位展开进攻,吴军大败。越军乘胜猛追,再战两路中间部位展开进攻,吴军大败。越军乘胜猛追,再战于没(今苏州南),三战于郊(今苏州郊区),三战三捷,于没(今苏州南),三战于郊(今苏州郊区),三战三捷,使吴军土崩瓦解,吴军退守姑苏城。姑苏城坚,越军一时使吴军土崩瓦解,吴军退守姑苏城。姑苏城坚,越军一时未能攻下,勾践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围了两年以后,吴未能攻下,勾践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围了两年以后,吴军势穷力竭

12、,越军再次发起强攻,最终攻下了姑苏城,夫军势穷力竭,越军再次发起强攻,最终攻下了姑苏城,夫差自杀,越国吞并了吴国。勾践成为春秋末年政坛上显赫差自杀,越国吞并了吴国。勾践成为春秋末年政坛上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一时的风云人物。11 在这一事例中,越王勾践卧在这一事例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身作则,践行了从薪尝胆、以身作则,践行了从修身做起而终平天下修身做起而终平天下的的“大学大学”之道;发展生产、增殖人口、之道;发展生产、增殖人口、轻徭薄赋,践行了轻徭薄赋,践行了以德治国以德治国;重修政制、颁布法令,践行了重修政制、颁布法令,践行了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入吴为奴,用各种入吴为奴,用各种办法麻痹对方,践

13、行了办法麻痹对方,践行了以智治以智治国国。这些,从一个侧面表明中这些,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成熟。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成熟。1213142、竞争斗争实践 古代中国,以军事谋略为代表的竞争斗争古代中国,以军事谋略为代表的竞争斗争达到了十分高超的水平。达到了十分高超的水平。案例案例22:孙膑智斗庞涓孙膑智斗庞涓史记史记孙子吴孙子吴起列传起列传。公元前。公元前354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围了赵的国都邯郸。第二年,赵国攻赵国,围了赵的国都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拜田忌为大将,孙膑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说:为军师,

14、发兵去救赵国。孙膑说:“现在魏现在魏国把精锐兵力都派去攻赵国,国内大多是老国把精锐兵力都派去攻赵国,国内大多是老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应该去攻魏国大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应该去攻魏国大梁。梁。”田忌依计而行。庞涓听说齐国打大梁田忌依计而行。庞涓听说齐国打大梁去了,立刻吩咐退兵。退到桂陵,正碰上齐去了,立刻吩咐退兵。退到桂陵,正碰上齐国伏兵,庞涓大败。邯郸之围解除。这就是国伏兵,庞涓大败。邯郸之围解除。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著名的围魏救赵。152、竞争斗争实践 公元前公元前341341年,魏国又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年,魏国又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紧急求援。齐国又派田忌为将率军救韩,直

15、趋魏都大国紧急求援。齐国又派田忌为将率军救韩,直趋魏都大梁城。庞涓听到消息,便撤离韩国回奔魏国。孙膑对田梁城。庞涓听到消息,便撤离韩国回奔魏国。孙膑对田忌说:忌说:“魏国军队一向自恃强悍勇猛而轻视齐军,以为魏国军队一向自恃强悍勇猛而轻视齐军,以为齐军胆怯懦弱。善于用兵的将帅应利用其骄傲情绪齐军胆怯懦弱。善于用兵的将帅应利用其骄傲情绪,使之使之朝着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因此,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朝着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因此,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第一天要垒筑十万个锅灶,第二天垒筑五万个锅灶,第第一天要垒筑十万个锅灶,第二天垒筑五万个锅灶,第三天垒筑三万个锅灶。三天垒筑三万个锅灶。”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

16、议。庞涓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率军回国后,数着锅灶,追赶齐军走了三天,非常高兴率军回国后,数着锅灶,追赶齐军走了三天,非常高兴地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我境才三天,它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我境才三天,它的士兵就已逃亡过半了。的士兵就已逃亡过半了。”于是,他丢下步兵,率领精于是,他丢下步兵,率领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地追赶齐军。锐骑兵昼夜兼程地追赶齐军。162、竞争斗争实践 孙膑计算庞涓的行程情况,料定孙膑计算庞涓的行程情况,料定他天黑时候应当到达马陵。马陵的他天黑时候应当到达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为险崖峭壁,可以道路狭窄,两旁为险崖峭壁,可以埋伏部队。齐军刮去一棵大树的表埋

17、伏部队。齐军刮去一棵大树的表皮,在其露白之处写道:皮,在其露白之处写道:“庞涓死庞涓死此树下此树下”。田忌命令齐军万名射箭。田忌命令齐军万名射箭手埋伏于道路两旁,约定:手埋伏于道路两旁,约定:“夜里夜里看见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射。看见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射。”魏魏军于天黑时追到马陵,士兵报告说军于天黑时追到马陵,士兵报告说发现树干露白之处写有字迹,庞涓发现树干露白之处写有字迹,庞涓便让人点燃火把照亮写字处。此时便让人点燃火把照亮写字处。此时齐军骤然万箭齐发,魏军顿时乱作齐军骤然万箭齐发,魏军顿时乱作一团,溃不成军。庞涓知道自己智一团,溃不成军。庞涓知道自己智力穷尽,失败已成定局,自杀身亡。力穷尽,

18、失败已成定局,自杀身亡。172、竞争斗争实践 在这一案例中,孙膑采用了在这一案例中,孙膑采用了避实击虚、诡道诱敌、避实击虚、诡道诱敌、心理战等谋略心理战等谋略。反映了中国古代谋略思想的高超。反映了中国古代谋略思想的高超。在理论上,中国古代关于竞争的理论以兵家为代表,在理论上,中国古代关于竞争的理论以兵家为代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六韬六韬、孙子孙子、司马司马法法、吴子兵法吴子兵法和和李卫公问对李卫公问对等的诞生,标志等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竞争斗争谋略思想的成熟,着中国竞争斗争谋略思想的成熟,其理论水平至今无其理论水平至今无法被超越。此外,法被超越。此外,鬼谷子鬼谷子、战国策战

19、国策等纵横家的等纵横家的著作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竞争斗争谋略思想。著作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竞争斗争谋略思想。18 案例案例33王允连环计王允连环计:董卓为乱董卓为乱朝政。朝政。司徒司徒王允先将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美貌的义女貂貂蝉许给董卓义子吕布蝉许给董卓义子吕布,不久,不久却却把她送给董卓把她送给董卓。吕布大怒,。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的关系。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吕布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也被董卓部将杀

20、死。司徒妙算托红裙,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风仪亭。凯歌却奏风仪亭。2、竞争斗争实践、竞争斗争实践19 群英会群英会蒋干中计蒋干中计(反间计反间计)背景:背景:蒋干蒋干为了立功,自称是周瑜的同窗,自告奋勇为了立功,自称是周瑜的同窗,自告奋勇往江东去说降往江东去说降。周瑜周瑜见曹军势大,不宜力敌,见曹军势大,不宜力敌,利用曹利用曹操说客蒋干,行使反间计操说客蒋干,行使反间计。过程过程1 1:周瑜将计就计,设下周瑜将计就计,设下群英会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故款待这位旧友,故意做出狂态,大谈东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意做出狂态,大谈东

21、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陈述劝降之意。过程过程2 2:晚上,周瑜又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邀蒋干入帐共寝,假装醉酒故意,假装醉酒故意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诱使蒋干偷了假书信诱使蒋干偷了假书信。结果:结果: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曹操便杀了曹操便杀了深得水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蔡瑁和张允。反间计的成功为赤壁。反间计的成功为赤壁大战打下胜利基础。大战打下胜利基础。案例案例44赤壁之战赤壁之战2、竞争斗争实践、竞争斗争实践20 黄盖苦肉计黄盖苦肉计 为了让曹操上当

22、,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计。黄盖愿行此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故意大唱反调意大唱反调。尤其是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尤其是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于是降问题争吵。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床不起。随后黄盖诈言降曹,随后黄盖诈言降曹,阚泽献诈降书阚泽献诈降书,曹操上当。,曹操上当。后来黄盖顺东南风率船纵火冲入曹操水寨,火烧赤壁,后来黄盖顺东南风率船纵火冲入曹操水寨,火烧赤壁,立下大功。立下大功。2、竞争斗争实践、竞争

23、斗争实践21 庞统献连环计庞统献连环计 赤壁之战前夕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庞统向周瑜献连环计,向周瑜献连环计,瑜设计瑜设计使蒋干邀庞统到曹营使蒋干邀庞统到曹营。庞统以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多生疾病庞统以曹军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多生疾病为由,为由,建议船只用铁索首尾相连建议船只用铁索首尾相连。曹操不谙水战,被庞统所骗。曹操不谙水战,被庞统所骗。这为周瑜火攻曹军提供有利条件这为周瑜火攻曹军提供有利条件。2、竞争斗争实践、竞争斗争实践223、生产经营管理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的顶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的顶峰,因而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也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遗峰,因而在

24、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也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遗产。产。2300 2300 年前,白圭经商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年前,白圭经商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案例案例66白圭(前白圭(前370370前前300300),名),名丹,战国时人,曾在魏国做官,后丹,战国时人,曾在魏国做官,后来到齐国、秦国。来到齐国、秦国。汉书汉书中说他中说他是是“天下言治生者祖天下言治生者祖”,即生产经,即生产经营的理论鼻祖。他是一位公认的经营的理论鼻祖。他是一位公认的经营谋略家和理财家。营谋略家和理财家。233、生产经营管理 史记史记记载,白圭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记载,白圭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

25、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他买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棉絮,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棉絮,出售粮食。出售粮食。他不讲究吃喝,控制嗜好,穿戴朴素,与奴仆同甘他不讲究吃喝,控制嗜好,穿戴朴素,与奴仆同甘共苦,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共苦,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越国有位叫计然的人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宝。243、生产经营管理 白圭总结自己

26、的经商之道:白圭总结自己的经商之道:“我干经商致富之事,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所以,鞅推行变法那样。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的水平,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的水平,仁德不机应变的水平,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的水平,仁德不能够做到正确取舍的水平,意志的坚强程度达不到有能够做到正确取舍的水平,意志的坚强程度达不到有所坚守的水平,即使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所坚守的水平,即使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终究不会教给他的。”在白圭看来,在白圭看来,企业家

27、素质、企业家素质、竞争谋略和生产经营竞争谋略和生产经营知识是成功的关键因素知识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加在一起,显然是一套这些加在一起,显然是一套相当完备和深刻的经营理论。相当完备和深刻的经营理论。25 案例案例77 红顶商人胡雪岩红顶商人胡雪岩成功的启示成功的启示 少年时,家境贫寒,曾经放过牛,先后在杂粮店、火腿店、钱庄当学徒,因雇主将钱庄遗赠,有了创业资本;青年时,患难见真情,慧眼识金,结交王有龄,建立阜康钱庄。借太平天国动乱,为清军购买军火、军粮,从而结实众多官场中人,其中左宗棠最有威望;壮年时,在洋务运动中,协助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上海采运局,扫清边疆动乱。从而垄断江浙的金融、丝茶市场

28、,成为晚清首富,后有涉足医药业;晚年时,因在上海设立丝厂得罪外商和李鸿章,惹祸上身,在盛宣怀“釜底抽薪”计谋攻击下,引发钱庄挤兑事件,导致资金流断裂,最终变卖家产,郁郁而终。261)德行定终生)德行定终生 诚信为本为富要仁先义后利27戒欺:百年基业之根本戒欺:百年基业之根本“修合无人见,诚心有天知”这是胡庆余堂内的一幅对联,恰好也是对“戒欺”的诠释 胡庆余堂以悬挂牌匾著称,其中大多朝外供顾客观赏,惟独一块挂在营业惟独一块挂在营业厅后,面对经理、厅后,面对经理、帐房间前,是给企帐房间前,是给企业员工看的业员工看的。这块匾就是由胡雪岩在光绪四年(1878年)亲自写就的“戒欺戒欺”匾。28 生产上生

29、产上,“采办务真,修制务精采办务真,修制务精”“采办务真”的“真”,指药材一定要“真”,力求“道地”,从源头就抓好药品质量;“修制务精”的“修”是中药制作的行业术语,“精”是精益求精,其意是员工要敬业,制药求精细。29 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精心制药之故事不胜枚举。“局方局方紫雪丹紫雪丹”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熬药。为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血本请来能工巧匠,用真金白银铸成一套金铲银锅,专门制作紫雪丹,而今,金铲银锅金铲银锅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有“中华药业中华药业第一国宝第一国宝”之誉。30 经营上,首推经营上,首推“真不二价真不二价”胡雪岩还把“顾客乃养

30、命之源”写入店规,教育员工要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曾惊叹,日本人标榜自己率先提出“顾客是上帝”,胡庆余堂100多年前就把顾客提到“养命之源”高度来认识,其哲理更深,时间更早,真是了不起。312 2)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勤劳节俭忍耐好学不跟别人比、不求回报、英雄不怕出身低323 3)有野心,敢于作为)有野心,敢于作为4 4)有胆略,敢于冒险)有胆略,敢于冒险 有眼光,有远见5 5)精明能干)精明能干 圆通,会说话有智慧,把握时局善于交友,不问英雄出处办事尽善尽美33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学派组成结构老庄黄老之道家无为而治、授道入儒韩非之法家以法而治

31、、阳儒阴法以儒为主董仲舒之儒学内圣外王34 1、以民为本、以民为本管理的着眼点管理的着眼点 孔子的管理思想,是围绕孔子的管理思想,是围绕“人人”这个中心展开的,民本是其核这个中心展开的,民本是其核心,贯穿(论语)的始终。心,贯穿(论语)的始终。管理的着眼点在何处?西方古典理论认为是制度,是技术,如管理的着眼点在何处?西方古典理论认为是制度,是技术,如泰罗的科学管理就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就是“物本物本”管理的延续与典型。孔子却认为是管理的延续与典型。孔子却认为是“民民”,是,是“人人”,是组织中的,是组织中的“群体群体”。孟子曰: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民为贵,社稷次之

32、,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候,得乎诸候为大夫。子,得乎天子而为诸候,得乎诸候为大夫。”荀子曰: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二、儒家的管理思想二、儒家的管理思想35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辩证辩证的管理思维的管理思维 儒家认为管理能力的培育应从小到大,所以儒家讲治天下先要治己,即修身、齐家,而后能治国、平天下。毫无疑问,这一思想是极富辩证性的。大学开篇第一章就讲:“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33、。”“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十章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里就是讲修身是治国之要,而修身根本则是诚意。大学第七章又具体阐释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就是说,人不诚者,为人所不耻,难以近众,则管理也就无从谈起。36 大学还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修身与治国的关系:认为君子有了光明的德行,才有百姓跟随你,有了百姓支持,才会拥有国家.所以儒家学说认为管理的根本是个人品德和素质。而高尚的品德和好的素质就有凝聚力,就如同众星捧月,这是最普通的道理。沿此管理的思维模式,古人在用人荐人方面

34、尤其重孝。汉王朝就曾提“以孝治天下”、“以诚孝治天下”。37 3、中庸之道、中庸之道通权变达的管理艺术通权变达的管理艺术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从孔子的思想行中庸是孔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从孔子的思想行为来看,中庸是追求卓越的法则。为来看,中庸是追求卓越的法则。孔子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v中庸,朱熹中庸,朱熹四书四书注曰:注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庸,平常也。”中庸中庸云: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发而皆

35、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v总之,中就是不偏不倚,做任何事情都应把握度,恰到好总之,中就是不偏不倚,做任何事情都应把握度,恰到好处才好,如果做得处才好,如果做得“过分过分”或者或者“不及不及”,都不会达到目,都不会达到目的。相反,偏激是导致事物失败或走向反面的重要因素。的。相反,偏激是导致事物失败或走向反面的重要因素。“物极必反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否极泰来”皆言此理。皆言此理。3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宋时秦桧的私人密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室“一得阁一得阁”

36、落成,广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落成,广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可谓马屁拍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的秦桧想到,这人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的秦桧想到,这人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面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到自己密室地面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不在话下了。没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就被秦桧除掉了。为人处事要把握好分寸,为人处事要把握好分寸,过犹不及。过犹不及。394、德治言传身教的管理路线 (1)为政以德)

37、为政以德 怎样才能使被管理者达到组织的目标期望,一直是悬怎样才能使被管理者达到组织的目标期望,一直是悬疑未定的重大命题。答案多种多样,但归根结蒂不外乎疑未定的重大命题。答案多种多样,但归根结蒂不外乎德德治、法制治、法制两条基本的管理路线。孔子便是独亲德治、排斥两条基本的管理路线。孔子便是独亲德治、排斥法制的。法制的。孔子在孔子在为政为政中说:中说:“为政以德,譬似北辰,居其为政以德,譬似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而众星共之”。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治的主要手段是伦理道德规范

38、。即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德治的主要手段是伦理道德规范。即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用以指导个人的行为以及人已关系。的准则和规范,用以指导个人的行为以及人已关系。40(2)正己 孔子说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不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不令不行”。律己是以服人,量宽是以得人,身先是以率人。宋林逋省心录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廉自守,群而不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廉自守,群而不党。41 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晋文公时代的最高司法长官李离,一次根据

39、下属向他汇报的案情,将人错判了死刑,便自己把自己拘押起来,准备抵当死罪。晋文公说:“官阶有高低,处罚也有轻重,这案子是下面人弄错了,并不是你的罪责啊!”李离说:“我的官职很大,从没有让给下属一点权;享受很多奉禄,却没有赏给下属一点利益,现在错判案件而杀了人,却把罪责推卸给下属,这可没有听说过。”说完,他不顾晋文公的劝阻,伏剑自杀了。李离伏剑42(3)仁爱 “仁爱仁爱”是孔子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主要是孔子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的主要原则。原则。“仁仁”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概念,由于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概念,由于侧重点不同,侧重点不同,“仁仁”有多种解释。从孔子思想体系来看,有

40、多种解释。从孔子思想体系来看,“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爱人”。“仁仁”的最高境界是的最高境界是“立已立人,达已达人立已立人,达已达人”,这也是行仁的本质问题。这也是行仁的本质问题。行仁要贯彻两个原则:行仁要贯彻两个原则:忠和恕忠和恕。恕就是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仁者无敌!仁的特点:善良、宽厚、同情、自觉、分享43商汤网开三面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其文曰: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从天堕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熟为此也?”汤收其

41、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这个故事也见于史记殷本纪。它说明汤布德施惠的政策赢得了诸侯的信任,不少国家都归附于他。44(4)信 “信信”是孔子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孔子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诸侯兼并,人心唯乱,背信弃义、食言而肥的事时有发生,诸侯兼并,人心唯乱,背信弃义、食言而肥的事时有发生,社会出现了社会出现了“信用危机信用危机”,所以孔子提倡以,所以孔子提倡以“信信”来缓解

42、来缓解矛盾。信也成了中国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矛盾。信也成了中国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子贡问政怎样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无信不立,令无信不行。管理者只有自身做到诚信,人无信不立,令无信不行。管理者只有自身做到诚信,才能使民众诚信;其次,管理者必须真正具备诚信的品德,才能使民众诚信;其次,管理者必须真正具备诚信的品德,随时随地注意践诺,把诚信作为座右铭时刻不忘。随时随地注意践诺,把诚信作为座右铭时刻不忘。日本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曾经说:著名企业家土光

43、敏夫曾经说:“真正有活力的组织,是内真正有活力的组织,是内部相互依赖的组织部相互依赖的组织”。45杭州政府杭州政府“先辟谣,后限牌先辟谣,后限牌”失信于民失信于民 2014年3月25日19时,杭州市政府宣布次日起开始实施汽车限牌政策。“限牌令”发布前,杭州车市中限牌传闻早已炒得沸沸扬扬,更有多家4S店以此为商机,大打“限购在即”的促销牌。同时,因购车量激增,有购车计划的市民不得不通宵排队购车,为了把握限牌前的最后机会,有的消费者甚至对购买车辆一无所知就匆匆下单,引发杭州车市乱象。杭州可能限牌的消息,从2011年就开始流传,当地多个政府部门十余次辟谣,甚至就在3月25日前几天,杭州治堵办还以“无

44、此消息”回应市民询问,可不出几日“谣言”却成了事实,政府部门轻视公信力的行为,引发广大市民、网民不满。465、举贤育才儒家的人才管理思想 (1)识贤)识贤 举贤的第一步是要识才,知人知面难知心,识人最难。在举贤的第一步是要识才,知人知面难知心,识人最难。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提出了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这个问题上,孔子提出了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孔子说君孔子说君子是子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司马光言:德才兼备

45、谓之圣人,无德无才谓之愚司马光言:德才兼备谓之圣人,无德无才谓之愚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曾国藩颇精于相术。他所编写的曾国藩颇精于相术。他所编写的相人口诀相人口诀说:说:“邪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47(2)举贤)举贤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

46、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48(3)育才)育才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论语为政为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论语雍也雍也)过则勿惮改。过则勿惮改。(论语论语子罕子罕)吾恐闻义不能徙,闻善不能改。吾恐闻义不能徙,闻善不能改。(论语论语述而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47、,不知死之将至。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死之将至。(论论语语述而述而)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论语里仁里仁)49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在成为孔门弟子前,“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公猪,凌暴孔子”。但孔子对子路并没有采取憎恶的态度,而是“设礼稍诱”,以身立教,终于使子路折服,并穿上儒服跟孔子学习。后来,子路不仅追随孔子游说诸侯,而且成为了孔子思想的忠实信奉者和执行者,甚至在卫国宫廷内乱时还牢记孔子“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教诲,临危系帽缨而被杀。这显然是孔子循循善诱的结果。506、正名-儒家的组织管理思想 正名,语出正名,语出论语论语子路子路,子路问孔子

48、,如果去,子路问孔子,如果去治理卫,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孔子回答说:治理卫,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必也正名乎!名乎!”。名即名分,是人的身份、地位、权力、财。名即名分,是人的身份、地位、权力、财富的标志,表现着社会尊卑贵贱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富的标志,表现着社会尊卑贵贱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孔子把和行为方式。孔子把“正名正名”看作管理社会的头等大看作管理社会的头等大事,其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度。事,其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度。“名名”也是中国人日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概念,如常生活中熟悉的概念,如名不正言不顺名不正言不顺,如曹操在,如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演

49、义)中挟天子以令诸侯。51(1)正名与组织权力结构 “名名”即管理的层次、分工。即管理的层次、分工。任何人类组织都有等级,任何人类组织都有等级,“名名”是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是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名名”反映了组织中存在着一定的权力结构反映了组织中存在着一定的权力结构。“正名正名”首首先要使权力结构与组织结构相吻合。组织内的权力资源是先要使权力结构与组织结构相吻合。组织内的权力资源是按一定规则分配的,没有单纯的集权,也没有单纯的分权。按一定规则分配的,没有单纯的集权,也没有单纯的分权。组织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组织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层次。高层(战略层)、中层(协高层(战略层)、中层(协调层)、低层(作

50、业层)。根据不同层次规模、权力的差调层)、低层(作业层)。根据不同层次规模、权力的差异,组织分为金字塔型、哑铃型、漏斗型。异,组织分为金字塔型、哑铃型、漏斗型。52(2)正名与责、权、利统一 正名就是要使名、实相符。正名就是要使名、实相符。从人员方面来说,名实相符就是岗位人员的知识、能从人员方面来说,名实相符就是岗位人员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行为,必须与岗位要求相一致。这既包括力、水平和行为,必须与岗位要求相一致。这既包括在选拔、任用人才时的选择,又包括岗位人员要加强在选拔、任用人才时的选择,又包括岗位人员要加强学习,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学习,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水平。53儒家管理思想图示儒家管理

51、思想图示治国模式:德治教化、修身治国治国理想:小康社会、大同世界 社会组织化方式:內仁外礼社会组织化方式:执中求和思想出发点:治国就是治人基本概念:仁概念 合法性依据:个人集权 王朝正统天下共主统一观合理性依据:天命论 敬德保命54三、道家的管理思想三、道家的管理思想551、何为道:管理原则的不懈追求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管理也是一个自然过程,。管理也是一个自然过程,要按照事物的自然法则进行管理。要按照事物的自然法则进行管理。老子老子开篇提出开篇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可道,非常道道;名可名,非常名可名,非常名名。”组织对个人少干预或不干预,强调人的行动及其指导组织对个人少干预或不干预,强调人的

52、行动及其指导思想必须顺应自然,符合自然规律,不能凭主观意志行事,思想必须顺应自然,符合自然规律,不能凭主观意志行事,管理者要善于管理大事,将具体工作交于组织成员自主完管理者要善于管理大事,将具体工作交于组织成员自主完成,政策要稳定,不可朝令夕改。成,政策要稳定,不可朝令夕改。562.以人为本的管理 老子和孔子一样,认为管理归根结底是管理人的问题,老子和孔子一样,认为管理归根结底是管理人的问题,必须以人为本。老子说:必须以人为本。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在人性假设问题上,同孔子一样不依主观判断去抽

53、老子在人性假设问题上,同孔子一样不依主观判断去抽象地认识人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象地认识人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见素抱朴见素抱朴”的,外表单的,外表单纯而内在朴实,人的不良习气是后天形成的。老子的人性观纯而内在朴实,人的不良习气是后天形成的。老子的人性观也决定他反对以法制路线来管理,倾向于软性管理、德治路也决定他反对以法制路线来管理,倾向于软性管理、德治路线。老子说:线。老子说:“重积德,则无不克重积德,则无不克”,重视德治,没有什么,重视德治,没有什么事办不到。事办不到。一切工作最终都是由人来完成,把职工看作朋友与上帝,一切工作最终都是由人来完成,把职工看作朋友与上帝,还是看作敌人与魔鬼,值得

54、每位管理者深思。还是看作敌人与魔鬼,值得每位管理者深思。57松下不裁员 松下电器于松下电器于1918年由松下幸之助夫妇和妹夫井年由松下幸之助夫妇和妹夫井直罗三人创建,直罗三人创建,20世纪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滑年代日本经济出现滑坡,多数企业处于衰退或萧条阶段,一些大公司坡,多数企业处于衰退或萧条阶段,一些大公司按理论停止扩张停止雇员甚至裁减雇员。然而松按理论停止扩张停止雇员甚至裁减雇员。然而松下不仅不裁员还改为上半天班发全天工资。这一下不仅不裁员还改为上半天班发全天工资。这一决定稳定了军心,人人上阵,全力工作,只用了决定稳定了军心,人人上阵,全力工作,只用了两个月,松下的产品又全部推销出去

55、了。最后不两个月,松下的产品又全部推销出去了。最后不但停止了半天工作制,而且还要加班加点才能把但停止了半天工作制,而且还要加班加点才能把大批订货赶出来。大批订货赶出来。58 3.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管理的最)是老子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去干扰事物的自然发展,而是要高境界,就是不要去干扰事物的自然发展,而是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v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v老子还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59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西汉初年国家刚刚经历了秦末战乱,民生凋敝,百姓孱弱,国家经济实力底下,没有足够的国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对外征伐战争,统治者从这个现实角度出发,其统治思想上逐渐陷入保守,而黄老之学恰恰迎合了这种现实情况,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使统治者压抑了自己的扩张野心和享乐欲望,非常适合于百姓的休养生息,使国家的国力快速恢复,经过高祖,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数朝近七十多年的恢复,到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对外扩张,对内镇压的能力,于是在统治者的通知思想改变的情况下,黄老之学已经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于是统治者摒弃了

57、保守的黄老之学,独尊儒术,至此推动西汉富强的黄老之学彻底退出了统治阶层!604.软性管理软性管理 管理模式管理模式 道家的谦下之学深不可测,堪称道家管理用人的密旨。正如老子讲的:“善用人者,为之下。”v燕昭王(前314一前279)在燕国大乱、齐军破燕后,成为燕国国君,卑身厚币,从招贤者。燕昭王专门去拜望郭隗w v郭隗回答说:“帝者把士人当老师,王者把士人当朋友,霸者把士人当臣子,亡国者把士人当仆役,当国君的人,如果能屈己之身以敬事士人,让士人坐在南面而自己则坐在北面以受学(自古以南为贵),则贤于国君百倍的士人就会前来;若是国君早到而迟退,见到士人以后先对士人问候,而后静听士人讲话,则贤于国君十

58、倍的士人就会前来;若是士人来了以后国君才到,那么,来的不过是同国君差不多的人;若是国君颐指气使,那么,来的不过是仆役一流人物罢了;若是国君暴怒喝骂,那么,来的人就是囚徒、奴隶一流人了。这就是自古以来有道之君才能引来贤士的道理。”曾国藩与左宗棠61 5.负阴而抱阳负阴而抱阳 辩证管理思维辩证管理思维 v我们生活在阴阳的世界里,所以老子对阴阳有独到认识,道德经大部分章节均涉及阴阳的阐释。从管理角度,老子特别阐释手段和目的之间的阴阳关系。v如第七章讲:“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v第三十六章则讲阴阳之道具体妙用

59、:“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汉武帝推恩令62 6.柔弱胜刚强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竞争谋略老子的竞争谋略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道德经43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道德经7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道德经28章63 把水倒入杯中,它就是杯子的形状;把水倒入瓶中,它就是瓶子的形状;把水倒入茶壶中,它就是茶壶的形状。水,可以流动,可以碰撞,像水那样吧,我的朋友!-李小龙64道家管理思想图示道家管理思想图示治国理想:小国寡民治国模式:无为

60、而治少扰民顺道君王南面之术思想出发点:道法自然65四、法家的管理思想 法家管理的哲学基础“功利主义”法家管理的前提条件“势”法家管理的基本手段“法”法家管理的御臣手段“术”春秋中期:管仲 末期:子产 邓析 战国初期:李悝 吴起 中期:商鞅 申不害 慎到 末期:韩非 李斯 66势、法、术之关系 自然之势 信赏 势 法 过罚 人设之势 责效 术 防奸 671、法家管理的哲学基础、法家管理的哲学基础“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韩非子68利害关系是人们决定其行为的最高标准利害关系是人们决定其行为的最高标准 “父母之于子也,产

61、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于父母之怀衽怀抱,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韩非子 “故舆人成舆则欲人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灵,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子69趋利避害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趋利避害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 “人生有好害,故民间可治也。好恶者,赏罚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商君书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也”韩非子70案例案例秦国奖励军功制度秦国奖励军功制度1、背景、背景 秦国奖励军功的制度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公元前356年,秦

62、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军事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使秦国民富兵强,国力大增。商鞅创立秦爵,后来发展成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目的在于提高秦军战斗力。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宗室非有军功,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军功者显荣,无军功者虽富无所芬华”。71等级等级 斩首(个)斩首(个)爵位爵位 岁俸(石)岁俸(石)赐田(顷)赐田(顷)赐宅(亩)赐宅(亩)赐仆人赐仆人 备注备注 1 1 公士 50 1 9 1 士 2 2 上造 100 2 18 2 士 3 3 簪袅 150 3 27 3 士

63、 4 4 不更 200 4 36 4 士 5 5 大夫 250 5 45 5 大夫 6 6 官大夫 300 6 54 6 大夫 7 7 公大夫 350 7 63 7 大夫 8 8 公乘 400 8 72 8 大夫 9 9 五大夫 450 9 81 9 大夫 10 10 左庶长 500 10 90 10 卿 11 11 右庶长 550 11 99 11 卿 12 12 左更 600 12 108 12 卿 13 13 中更 650 13 117 13 卿 14 14 右更 700 14 126 14 卿 15 15 少上造 750 15 135 15 卿 16 16 大上造 800 16 144

64、 16 卿 17 17 驷车 850 17 153 17 卿 18 18 大庶长 900 18 162 18 卿 19 19 关内候 950 19 171 19 诸侯 20 20 彻候 1000 20 180 20 诸侯723、待遇、待遇 伙食。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簪袅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上造”只能吃粗米。爵位传承。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俸禄。当爵位到五大夫可以食300户的租税。如果军功杰出,可食600户,可以养士(“自己的家臣与武士”)。秦国以年为单位发放俸禄,叫岁俸

65、。俸禄以实物的形式向各级官吏发放俸禄。主要是粟米,记量单位是石。秦1石=30.75公斤。可兑换布匹。732、法家管理的前提条件、法家管理的前提条件“势势”贵势贵势 势指权势权势。韩非对势的内容作了细分。他认为,势包括自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然之势和人为之势。自然之势指在既定条件下运用权力,人为之势指在可能条件下能动地运用权力。君主本身就是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权势就是自然之势。但这种势是客观的、既定的,不是韩非强调的重点。韩非看重的是人为之势,他又把人为之势分为聪明之势和聪明之势和威严之势两类威严之势两类。前者指君主要善于化天下人之聪明为自己之聪明,使天下的才智为自己所用;后者指的是

66、君主要保持其政治上的威严。74由光绪皇帝想到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慎到转引自韩非子、难势 虎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韩非子二柄)明主者不恃其不我叛也,恃吾不可叛也;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75势贵独 “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商君书 “夫赏罚之为道,利器也。君因握之,不可以示人”韩非子76法之内涵公开性公开性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则万民皆知避就”商君书 “法者,编著之图藉,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莫如显”韩非子3、法家管理的基本手段、法家管理的基本手段“法法”77公平性公平性 “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君书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78权威性 “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管子 “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违也”商君书79法治精神(管理理念)因时而异因时而异 “圣人不法古,不循今。法古则后于时,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