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9039396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内 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原因得分目的1.监测病人的心电功能,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药物治疗效果。2.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5口述不全扣1分评估1.病人的年龄、病情、生命体征、皮肤情况。2.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目的、注意事项。3.是否有使用监护仪的指征和适应征;所需监测的项目。4.监护仪的性能。10口述不全扣1分准备1护士:仪表整洁、洗手、戴口罩。2病人:皮肤准备,体位舒适。3环境:整洁,有电源及插座。4用物:心电监护仪、电极膜、导联线、配套血压计袖带、SpO2传感器、电源插座、治疗车、

2、75%乙醇棉球、弯盘、监护记录单等。5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用物缺一件扣1分。流程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2安置舒适体位。3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4无创血压监测:选择合适的部位,绑血压计袖带;有标志的箭头指向肱动脉搏动处。按测量键(NIBPSTART);设定测量间隔时间(TIME INTERVAL)。5心电监测:暴露胸部,正确定位,酒精清洁皮肤,粘贴电极膜;连接心电导联线;选择P、QRS、T波显示较清晰的导联;调节振幅。6监测SpO2:将SpO2传感器安放在病人身体的合适部位。红点照指甲,与血压计袖带相反。7其它监测:呼吸、体温等。8根据病人情况,设定各报警限(ALARM),打开报警系统

3、。9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并记录。10停止监护:向病人解释;关闭监护仪;撤除导联线及电极、血压计袖带等;清洁皮肤,安置病人。11、终末处理。5555105210355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电极膜位置错误1处扣2分。监测不出数值扣5分。注意事项1、正确安放电极位置:(1)三电极(综合导联)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正极(黄):左腋前线第四肋间;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2)五电极右上(RL):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2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

4、皮肤过敏和破溃。3报警系统应始终保持打开,出现报警应及时正确处理。4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5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定时可松解袖带片刻,以减少因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和不适感。必要时应更换测量部位。10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提问1.参数报警设置原则?2.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报警范围设置的参考值?5第1条2分,第第2条3分。评价1.病人能说出使用监护仪的目的,并能接受。2.病人感觉安全:未因报警音量等影响睡眼、引起恐惧。3.使用监护仪期间,病人的心律失常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4.病人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5.呼吸异常能及时发现和处

5、理。6.报警开关始终保持开启状态。7.各波形显示良好,无干扰波形。8.病人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溃。9.时间10分钟(从携用物到床旁至整理用物)5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时间每超1分钟扣1分。考核者: 年 月 日 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1.病人的安全。2.尽量减少噪音干扰。3.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4.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报警设置要求:1. ECG: HR基础的20-3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心率的最大极限是40150次/分。波速25mm/s。 打开心律失常分析和ST分析(报警高低限为0.20mV)。 是否打开起搏分析根据病人实际情况。2.

6、BP一般为患者血压值的30 mmHg. 3. SPO2 90-10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波速25mm/s。4. R1030次/分,波速6.25mm/s 。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姓名 科室 得分项目总分操作要求标准分评分细则得分用物5分备用状态的简易呼吸器一套(面罩、氧气管道);弯盘1个;治药碗1个(放纱布2块);治疗盘。5缺一项扣一分操作过程85分1.携用物推车至床旁,口述:巡视发现患者面色青紫,口唇紫绀,2.判断意识(拍患者双肩,分别对双耳呼叫),病人无意识,去枕平卧,立即呼救,看抢救时间。3.掀开被子,暴露胸廓,松开裤腰带,检查口鼻腔有无分泌物、有无义齿,有义齿要取出。有分泌物,头偏

7、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4.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判断患者呼吸(10秒):看:胸廓无起伏;听:无呼吸音;感觉:无气流逸出;摸一侧颈动脉有搏动(5秒),保持气道通畅,。5.口述:周围环境用氧安全:用氧装置性能良好。6.将简易呼吸器接上氧气,调节氧流量为8-10L/分,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7.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囊,胸廓随着呼吸囊的挤压而起伏。8.施救时应观察:A、患者胸廓是否随着呼吸囊的挤压而起伏;B、在呼气时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态;C、每次送气量400-600ML;D、频率为10-12次/分;9.口述:患者面色转红、移开面罩。10.保持气道开放,看:胸廓有起伏;听:有呼

8、吸音;感觉:有气流逸出;自主呼吸恢复,抢救成功,根据医嘱改鼻导管给氧4-6L/分及其他处置。11.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整理床单元。12.整理用物。13.洗手。14.记录抢救过程。381010461010493323缺一项扣一分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缺一项扣2分缺一项扣3分一项不合要求扣5分缺一项扣2分缺一项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3分操作质量5分15.仪表端庄,认真严肃。16.关心患者,观察病情细致。17.动作敏捷,迅速准确。122演示提问5分18.简易呼吸器测试19.简易呼吸器消毒5操作时间8分钟 考核者:备注:1、场景模拟: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某病人面色青紫,呼吸

9、停止,颈动脉搏动微弱,护士给予呼吸器辅助呼吸。2、给氧装置已安装为备用状态(按照实战状态可有他人的协作)。3、操作时间从检查用物开始计时共8分钟,每超过30秒,扣1分。简易呼吸气囊功能测定方法一、呼吸气囊的分解图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1 麻醉呼吸面罩 4 鸭嘴垫片 7 进气阀底座 10 氧气连接管 14 储氧阀旋盖2 安全阀 5 患者接头 8 进气阀垫片 11 储氧阀接头+储氧袋3 单向阀 6 呼吸球体 9 进气阀接头 12、13 储氧阀垫片二、安装步骤:1.将2、3、4、5部件安装、旋紧,组装成一套安全阀组与呼吸球体细颈相连;2.将8垫片装入7进气阀底座下

10、,塞入球体粗颈并露出旋丝,将9接头旋紧;3.将12、13号垫片装入11储氧阀(两个垫片方向一致),然后再扣上14盖;4.将10管的一头与9接头上进气孔相连,一头与氧气设备相连。5.将1面罩与5接头相连。三、呼吸球的自我测试:1.球体测试 将呼吸球组装完成后,不要接单向阀及气袋,用手压下球体,然后放开球体应很快自动弹回原状;2.将出气口堵住用力压下球体,球体将无法压下,如发现球体慢慢凹陷或有漏气现象,请检查进气阀是否完整正常。四、单向阀检测:将单向阀接上呼吸球体,在患者接头处以连接管接上呼吸袋,压下球体时鸭嘴会张开,并将气体推出,使呼吸袋饱满。如无法将呼吸袋充气充满,请检查鸭嘴、等各阀门、单向阀

11、出气是否正常。如有异状,请检查是否有损坏。五、安全压力阀检测: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检查气体是否能从安全阀溢出;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或无压力阀。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 10 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者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六、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1.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装上呼吸球进端将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如未察觉

12、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2.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如不需要氧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七、呼吸球整组检测: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5ml(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10ml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八、简单测试:1.堵住出气口与安全阀,呼吸囊不易被压下,

13、说明鱼嘴阀、压力安全阀、球体功能良好。松开安全阀,堵住出气口,挤压呼吸囊,安全阀处有出气声,说明安全阀功能良好。无安全阀的简易呼吸器,测试时堵住出气口挤压呼吸囊未压下,说明鱼嘴阀与呼吸囊无漏气。2.挤压球体,球体易被压下,鱼嘴阀张开;将手松开,球体很快自动弹回原状,说明鱼嘴阀、进气阀功能良好。九、简易呼吸器消毒:如有血迹、痰液时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次打开,放入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蒸馏水冲净晾干备用,储气袋不可浸泡,只需擦拭消毒即可。消毒后将各部件依次序组装作好测试,备用放回指定位置。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项 目分值检 查

14、细 则实际得分备注(一)仪表:仪表端正,服装整洁。(二)评估病人: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和呼吸方法正确;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5s-;10s)呼救时间记录正确。(三)准备1着装整洁,仪表端庄。2用物:长木板一块、血压计、听诊器、纱布(四)操作步骤1快速判断意识丧失:大声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拍双肩,唤双耳)。确认意识丧失,立即大声呼救。心跳停止:触摸颈动脉无搏动。2需复苏时,病人去枕仰卧于硬板床上,如患者躺在弹簧床上则应在患者的背部垫一长木板。3畅通呼吸道:松开患者的衣扣及裤带,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下活动的假牙,使头尽量后仰,防止舌后坠堵塞呼吸道。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使其头后仰,

15、另一手的食、中指放在靠近患者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保持气道通畅。4人工呼吸:用按前额的手的拇、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双唇紧贴并包严患者口部,缓慢向患者口内吹气有效,使胸廓隆起。吹气毕,口即离开,松开捏鼻的手,转头视患者胸廓有无下降。抢救者再深吸一口气,进行下次吹气。5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食指和中指沿患者的肋弓向上滑移,在两侧肋弓交界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为定位点,然后将食指和中指横放于胸骨下切迹的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即为按压部位。按压方法:将一手的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重叠于下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翘起,使手指离开胸壁,两臂位

16、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然后迅速去除压力使胸骨复原。放松时手掌不要离开胸壁,但要尽量放松,放松和按压时间相等。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50%;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按压个循环。6评估:可扪及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7复苏成功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病人扣好衣扣,取合适体位。(五)评价1动作迅速、准确、有效。2建立人工气道前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正确(2:30)。3操作时间5分钟。551028701051515155510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不评估病人情况扣5分。评估

17、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缺一件扣1分,一件不符合要求扣0.5分。少判断一项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去枕,卧位不适,未垫木板各扣1分;动作过重扣1分。未松解衣扣、裤带各扣1分;未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或手法错误各扣2分;头未后仰扣1分,颏部未向前抬起扣1分;手法错误扣2分。未捏鼻孔扣1分;未深吸气扣1分;未包严患者口部扣1分;未及时松开捏鼻的手扣1分;吹气毕未转头视胸廓扣1分。定位错误扣4分;掌根未紧贴胸部扣4分;手指未交叉翘起、手指接触胸壁扣1分;双肘关节屈曲扣1分;未垂直按压扣1分;按压深度过深或过浅扣1分,用力不均匀、不平稳、没规律扣2分;每个循环按压次数大于或少于30次扣

18、1分;按压与呼吸比错误扣1分;每次按压前未重新定位扣1分;按压与吹气频率不合要求扣1分。少按压一个循环扣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每超时1分钟扣2分总分100考核者: 日期: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19、(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无脉搏性电活动)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SC(恢复自主循环)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一、目的 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二、适应征:(1)心室颤动是

20、电复律的绝对指征。(2)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3)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4)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三、禁忌症:(1)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2)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3)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4)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5)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四、注意事项: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2.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1、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4.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5.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7.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8.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五、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准 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

22、,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均匀涂擦导电糊单相:200J 300J 360J除 颤 成人选择能量 双相:150J 150J 200J儿童: 24J/Kg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

23、,进行除颤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观 察呼吸、心律、血压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操作完毕,关机整理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监测心率、心律、血压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洗手,记录除颤仪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日期 成绩项目项目得分扣分细则实扣分备注操作前操作者仪态2着装不规范 -2评估5未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身体佩戴物品性质、合作程度 各-1 用物准备4少一件 各-1放置乱 -2核对2未查对、查对项目不齐全 各-1操作过程安全、舒适4未注意患者安全 -2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确认4未确认病人发生室颤 -4开机2未开机 -2

24、选择除颤方式2未选择、选择错误 各-1涂导电糊2涂擦方法不当、涂擦不均匀 各-1 选择能量6未选择能量 -3选择能量错误 -3充电4未充电、未判断充电是否充满 各-2电极板放置位置10放置位置错误 -8电极板和皮肤接触未显示良好 -2除颤电击12导电物品接触患者 -6 未嘱周围人员离开患者和床 -6观察14未观察患者反应 -3未观察心电图波形情况 -5未判断是否再次除颤 -5未观察皮肤情况 -1关机2未关机 -2整理12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未整理床单位 -2污物乱放或遗留用物在床旁 各-1未清洁擦拭除颤仪 -1未使除颤仪处于备用状态 -2未洗手、未记录 各-2评价态度2态度不认真 -2整

25、体性计划性4整体性欠佳 -2无计划性 -2操作超时2超时 -2相关知识5相关知识不熟悉 -5总 分100实得分 考核者: 日期:输液泵操作评分标准(100分)病区 姓名 日期 成绩项 目考核要求及评分细则 扣分原因得分 素质要求(6分)形象:服装、鞋帽整洁(1分)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1分)指甲符合要求(1分)态度:微笑服务(1分) 语言柔和恰当(1分) 态度和蔼可亲(1分) 操 作 前 准 备护士(5分)核对确认患者、自我介绍,评估患者病情、心理合作程度(2.5分)做好操作前解释(1分) 洗手(1分) 戴口罩(0.5分)物品(10分)备齐用物(1分)性能良好(1分)放置合理(1分)检查配套用

26、的无菌输液器质量、有效期、包装、型号(3分)遵守无菌原则按医嘱配好的液体(4分)环境(2分)整洁(0.5分) 宽敞(0.5分)安静(0.5分)安全(0.5分)患者(3分)理解目的(1分) 愿意合作(1分)排尿(0.5分)取舒适体位(0.5分)操作步骤(52分)核对、确认患者(1分) 正确连接液体与配套输液器(3分)排气方法正确(3分)评估输液部位及静脉(4分) 妥善放置、固定输液泵(6分)接通电源(2分) 正确设置输入总量(6分)正确设置输入流量(6分)规范建立静脉通路,二次核对确认(5分)输液器与输液泵正确衔接(5分)输入系统与患者静脉通路连接通畅、牢固、无污染(8分)正确启动开始键(1分)

27、,三次核对确认(2分)操作后(10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2分) 整理床单位(1分)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感受(1分)用物处理正确(2分)洗手(1分) 记录(1分)及时发现处理报警系统(2分)要点提问(12分)1、使用输液泵的目的?2、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3、每分钟滴数与每小时毫升数的换算?4、输液泵使用的注意事项?备注操作动作欠轻柔、节力、流畅者,患者不适、沟通效果欠佳者酌情给予扣分考核者: 日期:微量注射泵操作及评分标准科室: 姓名; 得分: 项目标准要求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原因及得分准备质量15分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 2、用物:治疗车、清洁治疗盘、手消毒液、巡视卡、注射卡、笔、手表、

28、医嘱单、软垫,微量注射泵,20ml或50ml注射器1个,微量泵延长管1根,根据医嘱准备药液; 3、按静脉输液法准备用物; 4、将用物按使用顺序摆放于治疗车上。 3732一处不符-1操作步骤70分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并携带治疗卡,核对药物,确认患者,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说明目的、方法,询问患者需求并协助解决。 2、将微量泵垂直固定在输液架上,接通微量泵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再次核对确认、排气,将液体放置于微量泵上。 3、打开微量泵电源开关,微量泵进行机内自检至显示屏无闪烁及报警,确认显示屏右上方显示20ml或50ml字样。 4、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进行手消毒。 5、按静脉输液操作程序建立

29、静脉输液通道。 6、设定注射速率,按选择键,输入注射总量,再次按选择键恢复速率显示。 7、将微量泵延长管与静脉穿刺针相连接,按开始键,开始注射。 8、如需改变注射速率:按停止及清零键,清除屏上显示的速率,重新输入所需速率。 9、如需改变注射总量:按选择键,重新输入注射总量。 10、如需快速注射:不中断注射,按快进键不放。 11、当药液即将注射完毕时,“即将结束”键闪烁并报警,注射继续进行;药液注射完毕,机器自动停止。 12、取出注射器,按住电源开关3秒关机,切断电源。 13、整理用物,一次性物品放入黄色垃圾袋内,进行终末处理,规范洗手并记录。 410103105555544核对不符合要求-2一

30、处不符合要求-1评价15分1、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查对认真; 2、操作熟练,插接准确; 3、关心患者,以病人为中心,确保安全; 4、泵入24h以上者,每24h以上者更换泵线; 5、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时按要求避光,更换输液器时注意泵入药物的速度10分钟内必须巡视查看输入情况; 6、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222252一处不符扣1分考核者 年 月 日电除颤(普美康)准备用物异步(ASYNC)除颤模式使用流程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不得在有易燃物品或充满氧气或易燃气体、蒸汽的场所使用)涂导电膏(两级不能相对,不能面向自己),按正确位置放置把手电极暴露患者胸部,评估皮肤,选择电极安放

31、位置(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腋中线第五肋间),清洁局部皮肤(不得使用酒精、含苯基的酊剂或止汗剂)连接电源线,打开除颤仪选择手动模式,并按心电图标志键选择能量(50J以下能量可通过向下箭头选择)充电,按下任一把手电极的红色按键移开患者身上无抗除颤保护的仪器,请所有复苏措施参与者后撤,避免与患者及金属导电体接触放电除颤,仪器提示“开始除颤”后,双手持把手加压紧贴胸壁,同时按住双侧把手上的红色按键,直到放电除颤观察心电图是否恢复窦性心律,未恢复者可重复除颤为患者整理体位,安慰体贴病人,交代注意事项洗手记录电除颤(普美康)自动体外除颤模式(AED)使用流程开始除颤,充分按下亮起的绿色除颤启动键进行放电

32、除颤连接电极片(打开导线夹口,将电极片插入夹口,F对LL,R对DA),插上电极,将电极导线插入仪器,之后仪器自动分析心电图,自动充电,充电结束后,下方绿色除颤启动键亮起连接电源线,开机(系统默认“自动除颤”模式)放置电极,去除保护膜,按图示贴到病人胸前(确保电极片下无气泡)备注:1.为避免由于刺激脉冲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请务必注意电极放置粘附顺序。2.若仪器未识别出需要除颤的心律,建议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CPR)(30次心脏按压,两次送气)。电除颤(普美康)准备用物同步(SYNC)除颤模式使用流程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不得在有易燃物品或充满氧气或易燃气体、蒸汽的场所使用)暴露患者胸部,评估皮肤

33、选择电极安放位置(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腋中线第五肋间),清洁局部皮肤(不得使用酒精、含苯基的酊剂或止汗剂)涂导电膏(两级不能相对,不能面向自己),按正确位置放置把手电极连接电源线,打开除颤仪选择手动模式,并按心电图标志键,按同步键,切换至同步模式选择能量(50J以下能量可通过向下箭头选择)充电,按下任一把手电极的红色按键移开患者身上无抗除颤保护的仪器,请所有复苏措施参与者后撤,避免与患者及金属导电体接触放电除颤,仪器提示“开始除颤”后,双手持把手加压紧贴胸壁当显示屏出现连续的心电图R波标识(倒三角)后,同时按住双侧把手上的红色按键不放,直到放电除颤观察心电图是否恢复窦性心律,未恢复者可重复除

34、颤为患者整理体位,安慰体贴病人,交代注意事项,洗手记录电除颤(普美康)起搏模式使用流程插上电极,将电极导线插入仪器放置电极,去除保护膜,按图示贴到病人胸前(确保电极片下无气泡)连接电源线,开机,按心电图标志键屏幕上出现、和两条虚线连接电极片(打开导线夹口,将电极片插入夹口,F对LL,R对DA)开启起搏器开关选择起搏模式,按模式键选择按起搏启动/停止键,开始起搏刺激,再次按下停止起搏选择合适的起搏频率和电流查房发现病人意识消失,可能发生舌后坠阻塞气道按床头铃呼救(X X床病人意识消失,叫医生护士快来抢救)(某床病人意识消失,医生护士快来抢救)如果有口咽分泌物、血液、呕吐物和义齿应先清除抢救物品到

35、场,选择适当大小的OPA口唇中央至下颔角;嘴角到同侧耳垂一手捏住病人双侧下颌关节使口微张开,另一手将压舌板从臼齿处平放入,达到4-6cm时将压舌板竖立打开口腔置入OPA的方法 内翻法:末端朝向上鄂,到达咽后壁后旋转 180 度,插入余段,直至翼缘之顶端接触患者唇部为止 舌压法:压舌板将舌头压下,将OPA顺着正常弧度直接放入评估病人意识开始转清,恢复咳嗽反射,可移除OPA将OPA顺沿着弧度轻柔向下、向前抽出操 作评 估整 理观察患者舌头无后坠,呼吸通畅,评估口腔内粘膜损伤情况成人选或小儿只能1.恢复体位:病人取左侧卧位2.病人及床单位的整理3.物品消毒处理和补充方法4.书写护理记录口咽通气管使用

36、操作流程查房发现病人抽搐、牙关禁闭,意识不清按床头铃呼救(X X床病人抽搐,叫医生护士快来抢救)抢救用物到场:取出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并评估用具有纱带缠绕保护一手捏住病人双侧下颌关节使口微张开,另一手将压舌板从臼齿处平放入,达到4-6cm时将压舌板竖立打开口腔从臼齿放入开口器(位置:两翼正面约1/4-1/3放于上下臼齿间),取出压舌板顺时针旋转螺帽,使开口器前端两翼张开,撑开紧闭的牙关若有舌根后坠,用舌钳夹住舌体前端(约1/3),向外拉伸严密观察病人反应:病人意识转清,抽搐症状消失,无牙关紧闭移除舌钳,观察舌头回缩,不在上下牙齿之间,无后坠逆时针旋转开口器螺帽,使其前端两翼合拢,取出开口器整 理配合使用和取出压舌板、开口器、舌钳评 估观察口腔内粘膜损伤情况1.恢复体位:病人取左侧卧位2.病人及床单位的整理3.物品消毒处理和补充方法4.书写护理记录配合使用压舌板、开口器舌钳操作流程 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