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9039187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的表面处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碳纤维的表面处理(Carbon fibre surface treatment)作者(writer):夏杨(Xia Yang)摘要(Abstract):碳纤维是制备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一种主要的增强纤维。通过 对碳纤维进行适当的表面预处理,有利于形成其与基体间的有效界面,实现两者间载荷的传 递,充分发挥碳纤维的增强效应,从而有效提高复台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本文 阐述了碳纤维表面处理的作用和目的,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碳纤维表面处理工艺及 其机理,为在橡胶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确定碳纤维的高效表面处理方法奠定了基础,对 新型高性价比碳纤维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2、keywords):碳纤维表面处理正文(Text):在过程工业中,设备、管道等的密封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泄漏一 旦发生。轻则浪费原材料和能源,重则造成严重的经挤损失和环境污染。甚至酿成重大人身 伤害事故.密封装置的密封能力主要取决于密封材料和元件的性能。长期以来,石棉橡胶板作 为一种常用密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由于石棉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近年 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禁用石棉制品。因此寻求适用的非石棉纤维替代石棉纤维, 研制高性价比的非石棉纤维增强密封复合材料,成为当前密封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3。碳纤维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增强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以及较高的抗蠕 变

3、性能“ 15 3且耐疲劳、耐腐蚀,已成为最重要的增强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制备纤维增 强树脂基材料“1。在密封技术领域,近年来。碳纤维也逐渐成为开发耐高温橡胶基密封材 料的首选增强纤维”“。但是,碳纤维的表面情性大,姥乏有化学活性的宵能团,与基体 的浸润性茬,往往导致其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低,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限制了材 料在严苛工况下的使用.因此对碳纤维进行适当的表面预处理,对于形成与橡胶基体间的有 效界面结合、实现基体和纤维间载荷的传递、充分发挥碳纤维的增强效应和提高复台材料 的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碳纤维表面处理的目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增强纤维和基体材

4、料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界面 性能“。而界面结合性能受纤维与基体间的机械摩擦力和化学键结合力强弱的影响。“.其 中机械摩擦力与纤维的比表面积、表面形态等因素有关;化学键合作用力则与纤维和基体的 化学活性以及二者的化学交互作用有关。碳纤维表面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大纤维的比表 面积,增强纤维表面的化学与物理活性。碳纤维表面处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儿 清洁碳纤维表面,并防止弱界面层的生成。其中弱界面层包括:生产时附 的杂质、脱模剂等;界面老化时形成的氧化层、水合物层等;与基体的不充 分浸润而所束缚的空气层等。 去除最初弱连接的碳层,在纤维表面形成微孔和刻蚀沟槽,增大比表面积, 产生适合于粘接

5、的表面形态。从而在纤维、基体问产生抛锚效应,增强两 者的物理聚台程度。 在碳纤维表面引进或嫁接具有极性或反应性的基团,增强表面活性,增太纤 维和基体问的化学键合力。2碳纤维表面氧化法2. 1气相氧化通过氧化性气体氧化碳纤维表面,增强表面活性。其中最具代表 性的是空气氧化和臭氧氧化法。(1)空气氧化。“3碳纤维在3 6 0。的空气中开始缓慢氧化,随着温度的 提高,氧化反应逐步增强,实验表明,最佳表面处理温度在4 0 0C左右。尽管 4 0 0 C左右时的处理效果比较好,但若温度的波动较大,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会 急剧下降,因此处理时应尽量保持温度的稳定;另外温度过高也会使碳纤维表面 过度氧化而降低碳

6、纤维的力学性能,如表1所示.空气氧化工艺的操作弹性非常小, 但此法设备简单,成本低,且无公害,因此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寰1不同 丑度下,空气氯化碳野堆对其抗拉强度的影响(2)臭氧氧化。“”臭氧的半衰期短,对温度十分敏感,因而很不稳定,极 易自行分解成氧分子和新生态活泼氧原子。臭氧是强氧化荆氧化能力仅次于氟。 利用其氧热分解生成的活性极强的新生态氧原子氧化碳纤维,能使其表面不饱和碳 原子生成含氧官能团,表面含氧量增加数倍,提高纤维表面活性。臭氧氧化表面 处理工艺先进,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处理速度快,效果好等特点。氧化处 理时,臭氧浓度一般为0.5%3%(体积),处理温度为室温至2 5

7、0C左右,处 理时间3 02 0 0 s。2.2液相氧化液相氧化比气相氧化温和,一般对碳纤维不会产生过度蚀刻. 常用氧化刺有硝酸、硫酸、酸性过锰酸盐、酸性重铬酸盐、次氯酸盐、过氧化氢、 过硫酸盐、K:Chn/HSq以及KMnO./ H.SO。等。液相氧化的时间 较长,因此适用于间歇表面处理和研究表面处理的机理。液相氧化剂中常用的是浓硝酸,硝酸对高强度和高模量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效果 不一致,对后者的处理效果要好于前者。液相氧化处理可消除纤维表面裂纹或使 裂纹尖端钝化,提高其拉伸强度,但若处理时间过2 0 7长.则深度氧化将使碳 纤维表面产生刻蚀斑,导致拉伸强度逐渐下降。且氧化剂的刻蚀作用也使纤维表

8、面 微观裂纹边缘、棱角处的不饱和活性炭原子数目增加,进一步提高了纤维表面活 性。衰3液相氧化对纤堆寰面性能的影响+微克当量/克2.3电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法也叫阳极电解氧化法”“”州.该法以碳纤维作阳极,以浸在电解质 中的碳电极充当阴极,电解液中含氧阴离子在屯场作用下廊阳极碳纤维表面赶移,放 电生成新生态氧继而氧化纤维表面活性碳原子生成羟基、羧基、羰基等含氧官能 团。同时碳纤维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刻蚀。电解氧化处理效果与电解质的PH值、 浓度、阳极电位、电流量和氧化时间等有很大关系。如电解质属于酸类,由水分子电解生成的氧原子被碳纤维表面的不饱和碳原子 吸附,并与相邻吸附氧原子的碳原子相互作用脱落一

9、个碳原子而产生CO。,使石墨 微晶被刻蚀,活性炭原子数目增加,增大纤维表面能。其反应为:c (面)十H 2 0C(固)。(吸附)+ 2H+ 4-2e 2C(同)0(吸附)一COz + c (固)处理过程中,氧化反应产生羧酸类降解物容易聚集在碳纤维周围,使附近 电解质浓度降低,故随氧化过程的进行氧化效果不断减弱。如电解质属于碱类, OH被碳纤维表面的活性炭原子吸附,并与相邻吸附oH的碳原子相 互作用产生 O:,同样增加了表面活性炭原子数目。其反应为;C (同)+OH c (固)oH(瑕附)+e4C(周)oH(吸附)一4C(固)+ 2H20 + 02可见,氧化产物不会阻止氧化的进一步进行。所以经碱

10、性电解质氧化后,碳纤 维的处理效果要好于酸性电解质。阳极电解氧化法具有氧化反应速度快、处理时间短、易与碳纤维生产线相匹配、 氧化缓和、反应均匀、且易于控制和处理效果显著等优点,因而在工业上得到广泛 应用。但氧化处理后纤维 表面残留电解质的洗净和干燥十分烦琐.所产生的一些 废液对环境也有污染.3. 碳纤维的等离子体处理等离子体是由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准中性气体。等离子体共有三种,即 高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和混合等离子体.纤维的表面处理通常采用低温等离 子体”“。等离子体撞击纤维表面时。对其表层有刻蚀作用.“,使表面粗糙度增加,比表 面积也相应增大。等离子体粒子的能量一般为几个到几十个电子

11、伏特,远高于有 机化合物的原子结合能,在其撞击下可引起纤维表层化学键的断裂,引发自由基反 应产生台氧极性基团。另外,高能粒子能2 0 8量传递至材科表层分子一也可使表 层分子被活化,发生激发、振荡与级联碰撞,继而在纤维表面导致微观缺陷或损 伤。同时,处理时材料表面温度升高,表面分子活动能力增强易于引发分子重排,重 排的结果可使碳纤维表面徽晶晶格遭到破坏,微晶尺寸减小”。总之,通过等离子体 处理既能提高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改变表面形貌,又能增强纤维的表面活性,从而 在碳纤维增强材料中有效提高纤维、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度。作为等离子源,可用空气、氧气、氮气、氩气、氨气或混合气体等不同的等离 子体对纤维

12、表面产生不同的处理效果。“,表4所示为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等离 子处理后纤维表面的元素含量。此外,不同的等离子体对高强度和高模量碳纤维的 表面处理效果也不一样,Jones等。分别用空气、氮气和氯气作等离子源, 对高强度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高模量的沥青基碳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结果表 明,用空气等离子,可以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表面引入羟基和羧基,而对于 沥青基 碳纤维只引进羟基;氨气、氨气等离子均可以在高强度碳纤维表面引入脂肪胺和芳 香胺以及少量的亚胺基,但对高模量碳纤维处理效果则不理想。等离子体处理需要一定的真空度,因而具有设备复杂,成本高及压力调整需 要时间等缺点。但是作为新兴的处理手段,低温等

13、离子体处理具有诸多优点; 处理时间短,几秒钟就能获得所需要的效果; 经改性的表面层厚度仅有几微米,即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使纤维表面性质生 较大改变,而保持本体相的基本性质不变; 可在低温下进行,从而避免了高温对纤维的损伤4碳纤维表面涂层法表面涂层法包括偶联剂处理和聚台物涂层两种,前者是先清洗再涂层,而 后者是先氧化再涂层。(1) 偶联剂处理法偶联剂分子具有双官能团,一部分官能团能与纤维表面反应形成化学 键.另一部分官能团与基体反应形成化学键.这样偶联剂就在基体和增强 纤维之间起到中间“桥”的作用,将二者牢固地连在一起。用硅氧烷偶联 剂处理玻璃纤维已有较成熟的经验。”。用硅氧烷偶联荆处理低模量碳 纤

14、维,同样可提高碳纤维增强材料的界面强度,如弹性模量为4 116 0 5 4 8 8 0 MPa的碳纤维经过A11 00硅氧烷偶联剂的丁酮溶液 授溃后层闯剪切强度有一定的提高.此外,利用钛酸盐偶联剂、稀土偶联 剂等处理纤维表面也能提高复台材料界面性能。“。但碳纤维表面的官能 团含量少,用偶联剂处理的效果往往不理想。“。(2) 聚合物涂层法聚合物涂屡法是在经其它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再附着一薄层聚合物, 这种方法也称为上浆处理。涂覆层既可保护碳纤维表面,又可提高纤维 对基体的浸润性。常用的涂覆层聚合物有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聚缩 水甘油醚及酯环族环氧化合物等,这些聚合物都含有两种基团,能同时 与碳

15、纤维表面及基体结合。涂层的用量一般为碳纤维质量的0 .4% 5%,最佳含量为0.9%1.6%。聚合物涂层法工艺简便,便于 连续生产,且对纤维表面的损伤小,并可根据性能要求进行界面设计。国内外对碳纤维涂层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如R hee等啡1用电化学共聚合方法在碳纤维上涂覆活性和非活性聚合物 中间层,结果表明:纤维经活性聚合物涂层处理后冲击强度和层问剪切 强度分别提高了30%和15%;曾金芳ml等对比了几种聚合物涂层剂 之后,发现在适当的浓度下,活性涂层可使材料的剪切强度提高2 0%。5气液双效法气液双效法,也叫混合法“。“,指对纤维表面先用液相涂层后用气 相氧化进行处理。液相

16、涂层液的溶质含量一般在1wt%以下,且溶质分 子具有一定活性,可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孔隙等缺陷中,起到补强作用,有 利于碳纤维拉伸强度的提高。同时,碳纤维表面薄薄的涂层在后续的空气 氧化过程中可保护其表面免受空气的直接氧化。空气氧化的作用,一是使 涂层溶剂挥发,固定溶质于孔隙缺陷中或纤维表面二是对残留下的溶 质进行氧化,引进含氧官能团。因此,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碳纤维自身 抗拉强度以及纤维、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度.气液双效法的常用涂层渡为各种磷化物,如磷酸、偏磷酸、磷酸三铵 和磷酸氢二铵等.而气相氧化时,只需将碳纤维加热到2 0 0 C,保持2r ain,再经70C下的清水洗涤和140 ”C下干燥即可.

17、气液双效法 克服了液相处理需时较长、空气氧化需要高温的弊端,且有设备简单、适 应性强、操作弹性大及处理效果较好等优点。6结语目前,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太多针对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台材料,丽对 橡胶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表面处理机理、工艺的相关研究鲜见报道。针 对碳纤维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开发既能提高碳纤维与橡胶基体的化学 键合力,又有利于纤维在橡胶基体中的取向和分散的纤维表面处理方法, 还祷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此外,对橡胶进行适当的接枝处理, 在橡胶太分子上引入官能团.也有利于橡胶基体与处理后碳纤维的粘接。 随着我国一些行业开始逐渐禁用石棉橡胶密封材料.如何利用好碳纤维 的优良特性,开发出具有

18、高密封性能、耐高温性能和高性价比的碳纤维 增强密封材料是今后我国密封材料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参考文献1毛冲霓.菲石棉密封材料.液压气动与密封,2 0 0 0, 4: 44 452杨冒梅,碳纤维增强橡腔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碳索技术一 2 0 0 0,3:lfi 173 FosterRichard Pet al N on asbestos gasketmaterialformul ation Automutive EngineeringJ,1 9 9 1,10;2s294贺福等.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科学出版杜,19 9 75 Ismail M.K.On792 the reactivit y.Y

19、tinlCtLlre.and porosffy of Drb on fibers and hbries,Carbon,1991, 2 9V6):7 7 7 7926来焕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国防工业出版社。19 8 67郑颂先等,碳纤维增强丁脯橡胶密封材料的研镧.橡胶工业19 91.7,38 (8 ):4574618 Jana P.B.et a1.碳纤维填充的氯丁橡胶.橡胶参 考资料,1993,23(2 ):6112001 3,4 8: l 421 449杨薯梅等.碳纤维与玻璃混合/NBR复合材料性船研究.橡胶工 业t10朱磊宁等.腔乳抄取破纤维增强无石棉密封材辩配方研究.非金 属矿? 2 0

20、 0 5.3,188(2)t 845711肖翠蓉.复合材料工艺学.国防太学出版社,19 9i12韩风等.电化学表面处理提高碳纤堆复合材料界面性髓的机理研 究.化工新型材料,2000.37(9):20-2413沈腱林.复台材料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99614 Donnet J.R et a1.Surfacetreal tment and properties of G.Effect o f surface treatmenton carbonfibe r.Carbou ,1 9 8 9,2 7 (5):749757proper ties in carbOn I%ogoeva -Gaceva t

21、he interfacial fibre/epoxy matrix co mposites JournaldMaterialsScienc e,1995.1.30(13)z 35433846i6枥永瑚等XPS对瞬时高温空气氧化法和气藏双效法表面处理 破纤维的分析.碳素,1 9 9 9, ( 1 ):150017杨永岗荨.用臭氧氧化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碳素技术,1 994(4 ):1822 2 1 018曩克位荨.其氧处理对碳奸雏表面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工程塑科应用,2003,3 1(5)3 43 619 Poter sJ.eta1.Eleetrc chemieal BUrface ch

22、aractcrispllio :nofcaibonfibres.International SAMPESymposiumandEx一 hibitioa20 1989,3 4(2) Iet1 6 3 3 1643 oxidizdYue 王ILa1.Surface characterlsation of dectrochcmicallycarbonfibers.Carbon,1999,37(11):i7 8 5 17962 1郑安呐等.碳纤维表面处理及其复合材料界面优化的研究1 .低 温等离子处理对碳纤维表面的作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 9 9 4. 8, 20(4)z22ones C23 Bub

23、ert 124】et 45 14458power plasmason a1.Effect of iow carbon fibre Burhce 8.1 9 9 0.2 8(4): 509514Bicmnal H.et al.Ana I ytical investigation of plasrna treatKfc arbon fibres.Anal Cbem,2002 .3 7 4:1 2 3 72 4鄄安呐等碳纤维表面址理及其复台材料界面优化的研究11.低温 等离子处理对磷纤维表面授润特性的影响.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 9 4.8.20(4)t 4594642 5搴伟等.玲等离子体处理对磷

24、纤维缝缩箪j绚/环养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3 84I26周体火箭技术,2001,12,21(4):Jones C. et a1.Effect of lowpower plasifnas oft carbon fibresurfaces.A comparison betweeu lowand high modulus PAN based fibreswith pitch based carbon fibres,15 155 1999 0,2 8 (4 ):2 7羹肇中等.玻璃奸堆应用技术.中匡石化出版社.2 0 0 4z8关长域等.玻璃奸维对橡胶密封材料性能的影响.合成橡腔工业, 2004.3,

25、27 (2 );96 1002 9 Matti G.Some studies o “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 s, Proc 6th Int Syrup Electrets(ISE 6 ).1 9 8 8.38413 0乌云其其格.碳纤维表面处理.高科技纤维应用,2 0 0 1,2 6(5):24283 1于棋辱.纤维增强符台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绝缘材料2 0 0 5 , (2)z 5 0 4 5 63 2 Rhce H.W.et “.Effects of react lve and nonreactive fibre coatin gs upon performance of fraphlte/e poxy composites Polymer composite s , 19 9 1t 122132253 3曾金芳等.纤维表面扯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剪切性船影响,固体 火箭技术。2002,25 (4).45 493 4贺播等.碳奸维丧面处理的新方法.高科技纤维与应甩,2 0 0 0.10,25 (5):30 343 5王大精等.碳纤维表面处理对纤维的分散性和CFRC压蕾性的 影响材科科学与工程学报.2 005.4,23 (2 );26526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