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编制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9039186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9.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编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编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编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编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编制(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编制2009-06-10 20:55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碳纤维加固工程2.建设单位:XXX 3.施工 单位:XXXX 4.工程加固说明:本工程采用UT7030东丽碳素纤维布,将抗拉 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片材(单向连续纤维片);用环 氧树脂粘结剂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 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拉或抗剪能力,提高强度、刚度、抗裂性和 结构的延性。二、施工方案1. 胶粘剂的配置:1)、将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称量准确,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及粘结胶 料。先将稀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

2、至均匀,最 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2)、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 2公斤为宜;整平 胶料每次配置量以0。5 1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 2公斤为宜.3)、所有胶料要求于1小时内施工完毕。2. 基底处理1)、混凝土表面如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于较大 面积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2)、裂缝部位,如有必要应先进行封闭处理。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 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 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³

3、 10mm)。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使用中国建科院研制生产EC 高强度聚合物砂浆修补表面凹陷底部分。3. 涂底胶1)、按一定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 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2)、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 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 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4、用整平胶料找平1)、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 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2)、转角的处理,应用整

4、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3)、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 般不小于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5、粘贴碳纤维布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在3m以内。2)、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 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3)、用特制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 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 维表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4)、在最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4。

5、4、地面恢复:因原地面未配筋,所以用人工搅拌1: 2水泥砂浆(掺5%107 胶,为保持新旧砼接缝处结合好,掺用UEA膨胀剂)即可,地面面层用铁抹压光 恢复.6、质量保证措施:1)、对于砼工程,应振捣密实,面层平整,砂浆拌制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杜绝 偷工减料现象发生。2)、碳纤维粘贴工程: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粘贴 碳纤维布应尽量避开障碍物,如遇无法清除的障碍物而需截断时,在截断部位要 予以适当处理,具体措施应视不同情况而定。3)、碳纤维材料方面的可靠保证碳纤维片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是与它自身的 材质属性、成片加工工艺密不可分的。目前,国产碳纤维片与进口碳纤维片之间从质量

6、、性能及生产工 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材料的匀质性:碳纤维束只有分布排列均匀,加工成片后才能起到整体均匀 受力的作用;若才只得匀质性不好,则构件受力后导致纤维片局部受力不均,使 碳纤维补强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材料的匀质性问题,是目前国产碳 纤维片提高质量所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2)碳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我们用于结构补强的碳纤维片是含有预浸树脂 的。其作用是使纤维之间相互约束、相互粘结成为共同受力的整体,但其含量过 多、浸渍过厚,却无益于修复、补强.因为碳纤维补强混凝土结构是靠上涂及下 涂环氧树脂对碳纤维片的反复渗透来完成的。如果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过 多

7、,则粘贴碳纤维片时树脂的渗透效果就比较差,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目前国产 材料在控制低预浸树脂含量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3)碳纤维的段丝率:由于纤维丝很细,只有7um,极易出现段丝。因此,尽 可能地减少纤维丝的断裂,确保纤维片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是确保最终补强效果 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也是国产材料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国产原丝的杂质多,是 导致碳纤维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碳纤维中金属杂质含量比较(引 自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杂志2001年第2期)(单位:10 6)生产厂Na K Ca Mg Fe 小 计 日本 T300 1015 115 10 2 5 2427 日本 T700 7.4 1

8、。0 24.6 3。8 23。5 60.3 日本 T800 10.1 3。5 18.5 3。4 35.5 国内甲厂 14 26 24 11 53 128国内乙厂95 22 105 17 101 340 (注:T300为文献值,其它为实测值) 为确保碳纤维片修复补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本公司使用的碳纤维片是性能质量 优异的日本东丽公司的产品。7、安全施工及场容:1)、裁剪及使用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离电源,尤其是高压电线及输电线路。2)、碳纤维布的配套用胶要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现场施工人员应穿工作服,同时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施工人员严禁在现场 吸烟。4)、配置及使用胶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

9、通风。5)、施工所用砂、石子、水泥等材料堆码整齐,施工完毕后,将施工所产生的垃圾 及时清运出现场,作到工完场清。8、工程验收:1)、工程验收时必须有碳纤维及其配套胶料厂家所提供的材料检验证明。2)、每一道工序结束后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验,作好相关的验收记、施工结 束后的现场验收以评定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为主,用小锤等工具轻 轻敲击碳纤维布表面,以回声来判断粘结效果,如出录,如出现质量问题,应立 即返工。3)出现空鼓等粘贴不密实现象,应采取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补救.若粘结面积小于90%,则判定为粘结无效,需重新施工。某工程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佚名 TEMARI笔名:TEMARI年龄:99专

10、业:00400001等级: 性别:保密积分:125行业:0003经验值:172 注册时间:200605-18最近登陆时间:20070802 15:45所在地区:一加为好友给我留言相关资料:没有相关内容简介:本方案为某工程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质量、 安全保证措施及工程验收等内容。供大家参考。关键字: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1 23本方案为某工程碳纤维加固虹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质量、安全保证 措施及工程验收等内容。供大家参考.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碳纤维加固工程2. 建设单位:XXX3. 施工单位:XXXX4. 工程加固说明:本工程采用UT703

11、0东丽碳素纤维布,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片材(单向连续纤维片);用环氧树脂粘结剂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拉或抗剪能力提高强 度、刚度、抗裂性和结构的延性.二、施工方案1. 胶粘剂的配置:1)、将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称量准确,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及粘结胶料.先将 稀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固化剂,充分 搅拌后即可使用。2)、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整平胶料每 次配置量以0.5 1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3

12、)、所有胶料要求于1小时内施工完毕。2. 基底处理1)、混凝土表面如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于较大面积 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2)、裂缝部位,如有必要应先进行封闭处理。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 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 打磨成圆弧状(R3 10mm)。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使用中国建科院研制生产EC高强度 聚合物砂浆修补表面凹陷底部分。3. 涂底胶1)、按一定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

13、现场实际气 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2)、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 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 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4. 用整平胶料找平1)、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 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2)、转角的处理,应用整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3)、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 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5、粘贴碳纤维布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

14、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在3m以内。2)、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 当多涂抹一些。3)、用特制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 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维表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4)、在最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4.4、地面恢复:因原地面未配筋,所以用人工搅拌1: 2水泥砂浆(掺5%107胶,为保 持新旧砼接缝处结合好,掺用UEA膨胀剂)即可,地面面层用铁抹压光恢复.6、质量保证措施:1)、对于砼工程,应振捣密实,面层平

15、整,砂浆拌制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杜绝偷工减料 现象发生.2)、碳纤维粘贴工程: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粘贴碳纤维布 应尽量避开障碍物,如遇无法清除的障碍物而需截断时,在截断部位要予以适当处理,具体 措施应视不同情况而定。3)、碳纤维材料方面的可靠保证碳纤维片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是与它自身的材质属性、成片加工工艺密不可分的。目前, 国产碳纤维片与进口碳纤维片之间从质量、性能及生产工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 表现为: TEMARI笔名:TEMARI年龄:99专业:00400001等级: 性别:保密积分:125行业:0003经验值:172 注册时间:2006-0518最近

16、登陆时间:200708-02 15:45所在地区:一加为好友给我留言相关资料:没有相关内容简介:本方案为某工程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质量、 安全保证措施及工程验收等内容。供大家参考.关键字: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1 2 3(1) 材料的匀质性:碳纤维束只有分布排列均匀,加工成片后才能起到整体均匀受力的作用; 若才只得匀质性不好,则构件受力后导致纤维片局部受力不均,使碳纤维补强的效果不能充 分发挥出来。因此,材料的匀质性问题,是目前国产碳纤维片提高质量所待解决的关键性问 题。(2) 碳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我们用于结构补强的碳纤维片是含有预浸树脂的。其作用 是使纤维之

17、间相互约束、相互粘结成为共同受力的整体,但其含量过多、浸渍过厚,却无益于 修复、补强。因为碳纤维补强混凝土结构是靠上涂及下涂环氧树脂对碳纤维片的反复渗透来 完成的.如果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过多,则粘贴碳纤维片时树脂的渗透效果就比较差,直 接影响施工质量.目前国产材料在控制低预浸树脂含量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3) 碳纤维的段丝率:由于纤维丝很细,只有7 um,极易出现段丝。因此,尽可能地减少纤 维丝的断裂,确保纤维片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是确保最终补强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也是 国产材料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国产原丝的杂质多,是导致碳纤维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 一(间下表)。国内外碳纤维

18、中金属杂质含量比较(引自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杂志2001年第2期)(单位:10-6)生产厂NaKCaMgFe小计日本T30010151-151021-524-27日本T7007。41.024.63。823。560.3日本T80010。13。518。53.435o5国内甲厂1426241153128国内乙厂952210517101340TEMARI笔名:TEMARI年龄:99专业:00400001等级: 性别:保密积分:125行业:0003经验值:172 注册时间:20060518最近登陆时间:2007-08-02 15:45所在地区:-加为好友给我留言相关资料:没有相关内容简介:本方案为某工程碳纤

19、维加固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质量、 安全保证措施及工程验收等内容。供大家参考。关键字: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12 3(注:T300为文献值,其它为实测值)为确保碳纤维片修复补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本公司使用的碳纤维片是性能质量优异的日 本东丽公司的产品。7、安全施工及场容:1)、裁剪及使用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离电源,尤其是高压电线及输电线路。2)、碳纤维布的配套用胶要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现场施工人员应穿工作服,同时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施工人员严禁在现场吸烟。4)、配置及使用胶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5)、施工所用砂、石子、水泥等材料堆码整齐,施工完毕后将施工所产生的

20、垃圾及时 清运出现场,作到工完场清.8、工程验收:1)、工程验收时必须有碳纤维及其配套胶料厂家所提供的材料检验证明。2)、每一道工序结束后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验,作好相关的验收记、施工结束后的 现场验收以评定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为主,用小锤等工具轻轻敲击碳纤维布表 面,以回声来判断粘结效果,如出录,如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返工。3)出现空鼓等粘贴不密实现象,应采取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补救。若粘结面积小于9 0%,则判定为粘结无效,需重新施工。碳纤维施工方法(转自百度加固吧)1. 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按设计图纸,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2)应根据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构件混凝土的

21、实际情况,拟订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3)应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机具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 混凝土表面处理1)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2)被加固构件表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 转角粘贴处应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并用修复材料将表 面修复平整.3)应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4)表面打磨后,应用强力吹风器或吸尘器将表面粉尘彻底清除,并保持干燥。3. 配制并涂刷底层树脂1)应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树脂。2)应采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

22、凝土表面。宜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 行下一工序的施工。4. 粘贴面找平处理1)应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2)混凝土表面修补应选用丙酮将表面浮尘擦去,有凹陷处,应使用修补胶找平;有段差或转 角部位,应抹成平滑曲面。3)转角处应采用找平材料修理成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mm。4)用刀头宽度2100mm的刮刀对凹坑实施填塞修补、找平,找平程度按眼观目测无明显的刮 板或刮刀痕迹纹路平滑为准。5)宜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5. 碳纤维布(板)剪裁1)按设计规定尺寸剪裁碳纤布,切记必须满足设计尺寸,严禁斜切碳纤布,并防出现拉丝现 象.2)保证剪裁后

23、的碳纤维加固向与粘贴部位的方向一致.3)剪裁成型的碳纤维注意保护洁净不受污染。6. 配制并涂刷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1)配制粘结剂前应仔细阅读其使用说明书。2)按粘贴面积确定每次用量,以防失效浪费。3)严格按重量比计量使用配制。4)按厂家配合比和工艺要求进行配制,且应有专人负责。搅拌应顺时针一个方向搅拌直至 颜色均匀,无气泡产生,并应防止灰尘等杂质混入。5)调制好的粘结剂抓紧使用.7. 粘贴碳纤维材料粘贴碳纤维布1)粘贴碳纤维前应对混凝土表面再次擦拭,确保粘贴面无粉尘。2)混凝土表面涂刷结构胶,必须做到涂刷稳、准、匀的要求,即:稳,刷涂用力适度,尽量不 流不坠不掉;准,涂刷不出控制线;匀,涂刷范围

24、内薄厚较一致。3)碳纤维布粘贴时,同样要稳、准、匀,核心要求做到放卷用力适度,使碳纤维布不皱、 不折、展延平滑顺畅。4)滚压碳纤布必须从一端向另一端滚压,不宜在一个部位反复滚压揉搓,滚压中让胶渗透纤 维布,做到浸润饱满。碳纤维布需要搭接时,必须满足规范要求2100mm。5)多层粘贴时,应在碳纤维织物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如超过40分钟, 则应等12小时后,再行涂刷粘结剂粘贴下一层.粘贴碳纤维板1)应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板,并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粘结树脂;2)应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干净至无粉尘。当需粘贴两层时,底层碳纤维板的两面均应擦拭干 净;3)擦拭干净的碳纤维板应

25、立即涂刷粘结树脂,树脂层应呈突起状,平均厚度不应小于2m m;4)应将涂有粘结树脂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用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平 稳压实,使树脂从两边挤出,保证密实无空洞。当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两条板带之间 的空隙不应小于5mm;5)需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当不能立即粘贴时,再开始粘贴前应对底层碳纤维 板重新进行清理。8。表面防护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处理,以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之 间粘结可靠.检验和验收1。施工开始前,应确认碳纤维材料和粘结剂、底层树脂、找平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 报告。2。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见下表: 序号检验项目合格标准

26、检验方法频数1)碳纤维片粘贴位置与设计要求位置相比,中心线偏差10 mm钢尺测量全部2)碳纤维片粘贴量2设计数量根据测量计算全部3)粘贴质量a.单个空鼓面积1000 m 2充胶修复;1000 m 2割除修补 b.空鼓面积之和与总粘贴面积之比小于5%锤击法全部或抽样4)粘结剂厚度板:2 m1.0 mm钢尺测量每构件3处织物:2 mm3。粘接质量不符合要求需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边沿,将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 边向外缘扩展100 mm大小之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结剂,补贴在原处.1、加固方法:1)、将该层剔除至结构层,而后对所有结构裂缝进行修补(灌缝胶补强),对于通缝, 可以采用封底胶封底后进

27、行灌缝胶补强;2)、对结构承载负弯矩集中区域按通长方向进行粘碳纤维加固(一层),具体范围见 后附平面图;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片材(单向连续纤维 片);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 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拉或抗剪能力,提高强度、 刚度、抗裂性和结构的延性。2、施工准备:2。1、材料准备:砂子(中砂)、石子(532)、碳纤维采用日本东丽UT7030,粘碳配 套胶(底胶、浸渍胶、找平胶分别采用中国建科院MSP、MSE、MSR系列),裂缝灌缝胶、封 底胶采用中国建科院CABR建筑灌缝胶2。2、

28、机具准备:角磨机、钢刷、电铲、起泡器、日本小西KONYBOND裂缝注射修补工 法配套器具(如后附彩页),铁抹子、手推车、铁锹2.3 、技术准备:根据平面图,提前在现场放线,接通水、电。3、主要施工方法及步骤3。1、原梁面剔凿:用角磨机按放线范围,切至楼板结构面,然后用电铲将此范围内的 楼板面层用电铲铲除,砼碎块垃圾用垃圾袋装袋后,用手推车清运出现场3。2、裂缝补强:1)裂缝内部结构的调查:查明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根据裂缝宽度确定适当粘度的 环氧树脂规格,估算出环氧树脂、密封膏和注射器的用量。2)基面处理:用金属刷子或砂轮整平裂缝表面,清除灰尘和油污等脏物3)安装固定BC基座:每米裂缝安装5

29、个注射器,即每米5个注射器,在裂缝上标出注 射点位置。在做好标记的注射点安装BC基座,安装基座使用H-S密封膏,涂布注意的是 BC基座的这些要对准裂缝的这些位置,以便环氧树脂容易进入裂缝内部。4)密封膏封好裂缝:用密封膏将裂缝表面密封好,防止环氧树脂外流。在注射工作开始 前要再次核查裂缝基基座的周围都已经密封好.5)混合环氧树脂:将环氧树脂主剂和固化剂按特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一次混合的树脂 数量相当于1小时的用量为宜。用注射器抽取混合均匀的环氧树脂,抽取完毕后,将注射器的 自动条卡住活塞的卡口,防止活塞活动,以免将环氧树脂挤出。6)注射环氧树脂:将装在环氧树脂的注射器安装BC基座上,然后根据不同

30、的压力要求装上所需数量的橡皮筋。所有注射器和橡皮筋安装完毕后,将注射器的活塞按顺时 针方向旋转,直到制动条卡口中脱开,注射器在橡皮筋的压力下开始自动条匀速地注射工作。 当注射器中环氧树脂已经注射完毕,请立即取下空注射器,重新换上另一个装有环氧树脂地 注射器,继续注射工作。为了确保所有裂缝完毕灌满,所有空注射器都要新抽取环氧树脂, 继续注射。7)固化养护:在注射器静止24小时后,拆下注射器和BC基座。将H-S密封膏整 条撕下并将对其用砂轮磨平.4、碳纤维加固:对所有负弯矩承载集中区进行碳纤维加固,按所附平面图范围进行粘 贴.具体方法如下:4。1。1、胶粘剂的配置:1)、将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称量准

31、确,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及粘结胶料.先将稀 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 拌后即可使用。2)、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整平胶料每 次配置量以0。5 1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 2公斤为宜.3)、所有胶料要求于1小时内施工完毕.4.1.2、基底处理1)、混凝土表面如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于较大面积的 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2)、裂缝部位,如有必要应先进行封闭处理.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 构件基面

32、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 并打磨成圆弧状 10mm).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使用中国建科院研制生产EC高强度 聚合物砂浆修补表面凹陷底部分.4.1。3、涂底胶1)、按一定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 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2)、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 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 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4.1。4、用整平胶料找平1)、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

33、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 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2)、转角的处理,应用整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3)、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 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4。1.5、粘贴碳纤维布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在3m以内。2)、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 适当多涂抹一些.3)、用特制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 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维表

34、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 贴。4)、在最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4。4、地面恢复:因原地面未配筋,所以用人工搅拌1: 2水泥砂浆(掺5%107胶,为 保持新旧砼接缝处结合好,掺用UEA膨胀剂)即可,地面面层用铁抹压光恢复.5、质量保证措施:1)、对于砼工程,应振捣密实,面层平整,砂浆拌制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杜绝偷工减 料现象发生。2)、碳纤维粘贴工程: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粘贴碳纤维 布应尽量避开障碍物,如遇无法清除的障碍物而需截断时,在截断部位要予以适当处理,具体 措施应视不同情况而定。3)、碳纤维材料方面的可靠保证碳纤维片具有

35、极佳的力学性能,是与它自身的材质属性、成片加工工艺密不可分的。目 前,国产碳纤维片与进口碳纤维片之间从质量、性能及生产工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具体表现为:(1)材料的匀质性:碳纤维束只有分布排列均匀,加工成片后才能起到整体均匀受力 的作用;若才只得匀质性不好,则构件受力后导致纤维片局部受力不均,使碳纤维补强的效 果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材料的匀质性问题,是目前国产碳纤维片提高质量所待解决的 关键性问题。(2)碳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我们用于结构补强的碳纤维片是含有预浸树脂的 其作用是使纤维之间相互约束、相互粘结成为共同受力的整体,但其含量过多、浸渍过厚, 却无益于修复、补强。因为碳纤维

36、补强混凝土结构是靠上涂及下涂环氧树脂对碳纤维片的反 复渗透来完成的。如果纤维片中预浸树脂的含量过多,则粘贴碳纤维片时树脂的渗透效果就 比较差,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目前国产材料在控制低预浸树脂含量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 较大差距.(3)碳纤维的段丝率:由于纤维丝很细,只有7rm,极易出现段丝。因此,尽可能 地减少纤维丝的断裂,确保纤维片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是确保最终补强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 这也是国产材料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国产原丝的杂质多,是导致碳纤维强度不高的主要 原因之一(间下表)。国内外碳纤维中金属杂质含量比较(引自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杂志2001年第2期)(单位:10-6)生产厂NaKCaM

37、gFe小计日本T30010151-15102152427日本T7007。41.024.63.823.560。3日本 T80010.13.518.53.435.5国内甲厂1426241153128国内乙厂952210517101340(注:T300为文献值,其它为实测值)为确保碳纤维片修复补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本公司使用的碳纤维片是性能质量优异的 日本东丽公司的产品。6、安全施工及场容:1)、裁剪及使用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离电源,尤其是高压电线及输电线路。2)、碳纤维布的配套用胶要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现场施工人员应穿工作服,同时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施工人员严禁在现场吸烟。4)、配置及

38、使用胶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5)、施工所用砂、石子、水泥等材料堆码整齐,施工完毕后,将施工所产生的垃圾及 时清运出现场,作到工完场清。7、工程验收:7。1、工程验收时必须有碳纤维及其配套胶料厂家所提供的材料检验证明。7。2、每一道工序结束后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验,作好相关的验收记录,如出现质量问题, 应立即返工。7。3、施工结束后的现场验收以评定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为主,用小锤等 工具轻轻敲击碳纤维布表面,以回声来判断粘结效果,如出现空鼓等粘贴不密实现象,应采 取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补救。若粘结面积小于90%,则判定为粘结无效,需重新施工。施工工艺:1、植筋工艺植筋新技术是运用高强

39、度的化学粘合剂,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固力,从 而达到预留效果步骤:定位钻孔清除灰尘注胶植入钢筋养护钢筋螺栓锚固法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 放线标明钢筋锚固点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标明后由现场负责人验线.2.钻孔按设计图纸要求明确 螺栓锚固位置、成孔直径及锚固深度。3。清孔(1).钻孔完成后,将孔周围半径0.5米范围内灰尘 清理干净,用气泵、毛刷清孔,此过程要作到三吹两刷,即吹孔三次、清刷两次,清刷完毕后,用 棉丝沾丙酮,清刷孔洞内壁,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如遇较潮湿的情况,还须用加热棒,进 行干燥处理。(2).若为水钻孔:用清水将孔

40、内泥浆冲刷干净,用棉丝将孔擦净,等孔晾干后再进行 下一道工序,如工期紧,可用加热棒进行干燥处理。(3)。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洞严密封堵, 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4)。现场负责人检查清孔工作,请总包及监理验收,做好隐检记录。动 磨光机,用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金属光泽为止。(3)。将除锈清理好 的钢筋放在干燥处整齐码放。(4)。用棉丝蘸丙酮,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擦拭干净。(5) .将所有处理完的钢筋码放整齐,报请现场负责人检查.5。钢筋埋植(1) .钢筋锚固用胶的 配制。(具体配比使用方法参见相应产品说明,或听从现场负责人要求)要求:按比例配制且搅拌均 匀。(2

41、)。如为盲孔钢筋埋植:将锚固用胶注入孔洞内2/3即可;将处理好的钢筋,除锈清理端朝 向孔洞,一边向同一方向旋转,一边缓慢将钢筋插入洞内,直至到达孔洞底部为止。此时,如无锚固 用胶从洞内溢出,说明注胶量不够,须将钢筋拔出,重新注胶,再次插入钢筋,直至能使胶溢出洞口. (3)。如为通孔钢筋埋植:先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孔两端用环氧砂浆封堵,封堵时,须在一端 留出注胶孔,另一端留出出气孔;待环氧砂浆凝固后方可进行高压注胶。将配制好的锚固用胶装入打 胶筒内,安装打胶嘴;将锚固用胶通过注胶孔注入孔洞内,直至另一端出气孔溢出胶为止;而后, 用环氧砂浆或其它材料将注胶孔及出气孔封堵死。(4)。如是垂直通孔

42、植筋,前期步骤同第3条,注 胶时应从孔底部的注胶口向上注胶,以孔上部出气口出胶为宜.(5) .对已埋植好的钢筋要做好保 护工作,如挂明显标志牌等。以防锚固用胶在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动或碰撞,影响埋植效果。(6)。 用棉丝蘸少许丙酮,清理工作面遗留的胶及清理工作面的垃圾。注意:在清理遗留胶的时候,要小心 轻缓,不得对钢筋进行摇摆或碰撞。(7).报请现场负责人检查。6。成品保护在锚固用胶固化前 应对埋植好的钢筋进行必要的违挡,固定;做好标示、标牌。2、粘钢加固粘钢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2.本方法以环境 温度不超过60C,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

43、腐蚀的适用条件为限,否则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3.本方 法所用胶粘剂是指有充分试验依据且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的结构胶。4.当构件 的混凝土强度低于C15,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加固。一。结构粘钢加固具体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应用:(1)钢筋焊接点断裂加固(2)施工中漏放钢筋加固(3) 混凝土标号达不到,提高结构强度加固(4)加层抗震加固(5)阳台根部断裂加固(6)牛腿接点加固(7) 悬挂式吊车梁提高荷载加固(8)楼面荷载集中力加固(9)火灾后梁柱砼烧坏加固(10)混凝土柱子牛腿 断裂加固(11)桥式吊车梁加固(12)薄腹梁断裂加固(13)爆炸冲击波破坏梁体加固(14)提高楼面荷载 加

44、固(15)屋架梁下弦腐蚀严重露筋加固(16)断梁加固(17)截柱加固(18)减震加固(19)梁柱 受化学腐蚀的粘钢加固(20)旧房改造综合加固(21 )生命线建筑物抗震加固(22)剪力墙开1。6M以下的 圆洞加固,开1000X 2000以下的门洞加固(23)桥梁断裂、旧桥维修加固(24)提高柱子承载力解决柱子 轴压比超标加固。二. 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亦称包钢加固。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在混凝土粘钢位置测放打磨控制线,待打磨工作完成后补加粘钢位置线。2。砼表面打磨打磨掉混凝土浮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新结构面,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

45、鼓、蜂窝、腐蚀 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剔除,用指定材料修补,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封闭处理。3。钢材表面打磨钢材粘 接面,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用砂轮磨光机打磨出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材受力 方向垂直,其后用棉丝沾丙酮擦拭干净。4。组装焊接根据图纸或洽商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钢材进行组 装焊接,角钢与原结构柱尽量贴紧,竖向基本顺直,如原结构柱出现较大偏差,应进行顺直处理,缀板与角 钢搭接部位须三面围焊,焊缝应符合设计及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要求.5。验收焊缝现场负责人检查焊接 工作,请总包及监理验收,填写隐检记录单。6。埋管注胶(1)。焊缝检验合格后,用环氧砂浆沿钢材边 缘封严,

46、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埋管位置及间距。如不埋管,可在角钢和缀板上钻6注胶孔,孔间距不大 于500mm。(2).严格按结构胶说明书提供的配比配制,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40 50分钟用完为宜。(3).用气泵和注胶罐进行注胶,注胶时竖向按从下向上的顺序,水平方向按同一方向的顺 序,注胶时待下一注胶管(孔)溢出胶为止,依次注胶,直至所有注胶管(孔)均注完。最后一个注胶管(孔) 用于出气孔,可不注胶,注胶结束后清理残留结构胶。7.竣工验收结构胶固化后用小锤轻轻敲击钢材表面, 从音响判断粘接效果,如有个别空洞声,表明局部不密实,须再次高压注胶方法补实。三。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承受

47、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2.本方法以环境温度不超过60C, 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腐蚀的适用条件为限,否则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3.本方法所用胶粘剂是指有 充分试验依据且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并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的结构胶.4.当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低于C15, 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加固。3、碳纤维加固1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利用树脂类粘结材料将碳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以达到对结构及构件加固补强的目的。碳纤维材料(CFRP) 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起步很晚,国家工 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开发了此项目,并在

48、全国建筑加固与鉴定第四届 学术会议上获奖.2特点2。1高强高效,适用面广,质量易保证。2。2施工便捷, 工效高,没有湿作业,不需现场固定设施,施工占用场地少.2。3耐腐蚀及耐久性能极佳。 2.4加固修补后,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原构件尺寸。3适用范围3.1适用于各种 结构类型、各种结构部位的加固修补,如梁、板、柱、屋架、桥墩、桥梁、筒体、壳体等 结构。3。2基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15. 4工艺原理加固机理是将碳纤维布采 用高性能的环氧类粘结剂粘结于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利用碳纤维材料良好的抗拉强度达到 增强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的目的.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求 工艺流程为卸荷一基底处理一 涂底胶一找

49、平一粘贴一保护。5.1卸荷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5.2基 底处理5.2.1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除, 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5。2。2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 封闭处理.5.2。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 理并打磨成圆弧状(R10mm). 5。2.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5.3 涂底胶(FP胶)5。3.1按主剂:固化剂=2 : 1的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用计量容器后置于 容器中,电动搅拌器均匀

50、搅拌,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一般情况 下1h内用完.5.3.2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 场气温而定,以指触干燥为准)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一般固化时间为23d. 5.4找平5。4。1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FE胶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FE胶填 补,尽量减小高度差。5.4。2转角处也应用FE胶修补成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5。5粘贴5。5。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及层数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 长度一般应在3m之内.5.5。2调配、搅拌粘贴材料FR胶(使用方法与底胶FP相同),然 后均匀涂抹于待粘贴的部位,在搭接、

51、混凝土拐角等部位要多涂刷一些。5。5。3粘贴 碳纤维布,在确定所粘贴部位无误后剥去离型纸,用特制滚子反复沿纤维方向滚压,去除 气泡,并使FR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多层粘贴应重复上述步骤,待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 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粘贴.5。5.4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FR胶。5。5.5碳 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碳纤维端部固定用横向碳纤维或粘钢固 定。5。6保护加固后的碳纤维布表面应采取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6材料碳 纤维材料(CFRP )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主要为碳纤维材料与粘贴用树脂.2.关于结构加固:和大家交流一下一些工程经验、心得:一。加固方法的选用

52、:1。碳纤维片材加固:一般用于梁板的抗弯加固及柱的抗震加固,因为碳纤维布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其强度标准值是HRB335的10倍!但当要求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时,不宜选用此方案,因为规范中明确提出碳纤维加固抗弯构件时提高承载力幅度不宜超过40%; 2。粘钢加固:一般用于梁板抗弯、抗压及抗拉加固。3.增大截面法加固:当荷载增加很大,以上方法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此方案,此方法不但提高抗弯强度,还对提高截面刚度及抗震能力有很大帮助。4.其他如托梁换柱、预应力法详见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325: 90中规定.二.说明1。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值虽然可达到3000MPa,但实际上,设计时必须注意碳纤维加

53、固规范中用弹簧秤计量,第4.3.2中第三条关于碳纤维片材允许拉应变的规定,按此条规定推导,你就会发现,碳纤维布的实际抗拉强度仅为其标准值的0。667倍,即2000MPa左右。2。粘钢加固设计时,钢板不宜选用过厚(规范规定26mm为宜),因为钢板的合力与粘结剂产生的粘结应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形成一个力 偶,有使钢板产生与梁的弯曲方向相反的变形,起着剥离钢板的作用,钢板越厚,此作用 越强。粘钢加固梁破坏特征及钢板受力分析一.破坏特征 试验表明,粘钢加固梁破坏时, 粘贴在梁底的钢板可以达到屈服强度,在适筋范围内,随着荷载的增加,加固梁在钢板和 梁中原钢筋屈服后因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但也有另一种情况

54、,梁破坏时,梁底钢板未达到 屈服强度,这是由于梁的破坏是因为钢板端部与混凝土撕脱所致。这种破坏没有明显的征 兆,端部钢板突然被撕脱,致使梁中原钢筋应力突增,很快进入强化阶段而脆性破坏。二. 钢板受力分析1.粘结钢板与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相比,受力较不利,钢板的拉力仅靠单 面的粘结应力来平衡;2.钢板的合力与粘结剂产生的粘结应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形 成一个力偶,有使钢板产生与梁的弯曲方向相反的变形,起着剥离钢板的作用;3.粘结层 处于不利的剪拉复合应力状态下工作;4.钢板端部缺少与混凝土的锚固措施;5。钢板的 应力滞后现象:钢板在以后的受力过程中存在着应力滞后现象,因为一般是在不卸载的情 况下加

55、固,原钢筋巳有一定的应力存在,而所粘的钢板仅在加荷载后才产生应力,因此当原 钢筋屈服时钢板往往未屈服,而当钢板屈服时加固梁的挠度及裂缝会发展很快。静力砼拆除公司拥有专业的混凝土切割机设备:墙锯(又名墙体切割机)。可对不同规格和形状的构筑物实 施无损切割。,更好地满足不同施工要求,实施最佳的施工方案.用途:广泛应用于静力破碎楼板、砼梁、砼墙、砼柱挑檐、楼梯拆除等工程的保护性拆除.1. 本机以切割混凝土为主要用途,同时能对各种规格的混凝土制品和大理石、花岗岩的制品进行 切割、开槽,是混凝土切割工程中必需具备的施工机械.2. 本机采用金钢石进行切削,具有切割速度快,切口平整美观,精确拆除墙体。3.

56、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灵活方便,经久耐用。4. 施工时现场另用水源对切割刀进行喷淋,刀片寿命会更长。5. 用于建筑物内部的多种拆除工作.6. 工作时无振动、无粉尘、无噪音特别轻巧,便于操作、功率强劲、快捷高效。裂缝修补混凝土裂缝注胶施工工艺 流程:裂缝处理一粘贴注胶底座一封缝一配胶一灌胶一成品保护.施工工序施工工艺:1。裂缝处理对于混凝土构件上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 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等污物,然后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内的灰尘吹出,再用棉丝 沾丙酮擦拭裂缝表面。2.粘贴注胶底座对于有裂穿通缝的厚度大于120mm的楼板、墙, 需两面分别粘贴注胶底座.对于厚度小于120mm的楼板和墙,只需在一面粘

57、贴底座。将底座 底部周边均匀涂抹一层封缝胶,注意不要将底座的胶孔堵住,将底座出胶孔对准裂缝,粘贴 安装,底座安装间距200300mm。3。封缝用小铲刀将封缝胶刮抹到裂缝上,厚度1mm 左右,宽度2030mm,抹胶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严密可靠。4. 配胶按灌缝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A料和B料分别搅拌,以消除任何沉淀物, 把A料和B料倒进混合容器,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 以4050分钟用完为宜.5.灌胶将配制好的灌缝胶装入注射器,竖向裂缝按从下向上顺序, 水平裂缝按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灌胶时从第一个底座开始注入,待第二个注胶底座流出胶 后为

58、止,用后堵将第一个底座进胶嘴堵死,再从第二个注胶底座注入,如此顺序进行.最后 一个注胶底座为排气用,可不注胶。6.成品保护灌胶结束后,在24小时内不得扰动注胶底 座,35天后可拆除底座。防水堵漏1.地下室堵漏必须通过剔凿找清漏水点、漏水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堵漏;对漏水点、漏水线堵漏 采取刚柔结合、膨胀增强结合,外刚内柔的原则,即内部必须选用在水中能灌浆、能膨胀、能渗透的 注浆堵漏材料,外部封堵采用瞬间堵漏剂;对沉降缝堵漏必须在缝内进行,采用刚柔结合、膨胀增强 结合多道堵漏防线效果甚佳;对埋件周围漏水堵漏,剔凿一定深度后,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高效防水剂 和速凝剂堵漏;对线管内部渗漏水堵漏,在堵漏时必

59、须塞实。地下室堵漏只有从工程内部进行,方案 合理,操作正确,才能获得良好效果.2。防水补漏是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缺陷的弥补性工作。由于工程施工时质量不过关,再经雨淋 日晒,使墙壁出现隐性裂缝,导致雨水向内墙渗透,如果不及时补救,不仅会使内外墙严重受损,而且 裂缝会越裂越大,致使物业出现危情,甚至损毁。要根据不同墙面采用不同防水补漏材料,对墙壁进 行处理,即不影响物业美观,又不影响墙壁性质,并能达到防水补漏效果,是防水补漏作业的主要 功能。预应力加固预应力加固法:该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 力,但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 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不能用于温度在600C以上环境中,也不宜用 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