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地质灾害对福建沿海区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9035337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2.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简述地质灾害对福建沿海区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述地质灾害对福建沿海区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述地质灾害对福建沿海区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简述地质灾害对福建沿海区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地质灾害对福建沿海区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简述地质灾害对福建沿海区域的危害及防治对策摘要:主要针对福建沿海区域地震灾害与活动断裂、海平面上升、海湾淤积、海岸风沙、 崩滑流、人为地质灾害等主要地质灾害及其危害性展开讨论,并对其危害提出合理化防治对 策。关键词:福建沿海区域 地质灾害 危害 防治一、福建沿海地区地理区位简介福建沿海区域位于中国大陆东南地区,海岸线曲折绵长,主要分布有福州、厦门、漳 洲、泉州等沿海城市。城市及其周围主要分部有盆地和平原等地貌。整个区域内植被覆盖良 好,气候温暖潮湿,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天然良港众多,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 放,贸易发展的区域之一。该区域从地质条件上说位于沿海断隆带和海峡断陷带的结合部位,

2、 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因此地震和台风频繁。加之人为诱发的地质作用,使该地区的地质灾害 具有类型多,频率高,强度大的特点,是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区。二、福建沿海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分类1、地震灾害与活动断裂地震是地壳运动在某些阶段剧烈变化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强烈地震不仅造成大面积房屋 倒塌,交通堵塞而且时常诱发海啸、泥石流、城市火灾等一系列次生灾害。活动断裂是指晚 第三纪以来发生的以及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地壳运动和位移所造成的断层的地质现象。 经过福建省地矿局、地震局、海洋三所等相关单位的多年研究,对本省的主要地震活动断裂 带已有初步了解,属于东北方向的断裂带有三条:福清东张诏安汀洋浦断裂、长乐东山

3、前梧断裂、滨海断裂等(近海40 50m等深线附近)等。西北方向有六条断裂:闽江、晋江、 九龙江下游、笏石岛两侧、上杭诏安断裂等。上述这些断裂的活动,使我省沿海属于东部强震活动带之一 ,历史上曾发生泉州海外 7 级以上强震,闽粤交界的海域(广东南澳岛外)也发生三7级强震,在漳州盆地、安海湾、兴化 湾、东山湾等地三4级地震时有发生。1980年东山海外发生4.3级地震,1988年福清城关东 南发生4级地震,1992年2月南日岛附近发生5.2级地震,1992年3月2日漳浦海外发生4.8 级地震,1992年6月3日龙海白水发生4.3级和4.2级地震,这都与断裂活动有直接关系。福建东部沿海是经济繁荣带、经

4、济开发区及投资区,这里前期工程的论证都离不开对活。 动断层的研究,例如湄州湾炼油厂及其码头在建设前,国外地质专家曾称湄州湾处于断层带。 上不能建炼油厂及建码头,当时省领导曾指示福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予以勘查论证,经过 钻探和地质研究后,认为厂区和港区虽处于大的东北和西北交汇的活动断裂带上,但又处于 断裂带内断层间隙地带的“安全岛”上,建厂是没有重大问题的,现在炼油厂已建成为福建的 支柱产业之一。2、海平面上升、海湾淤积、海岸侵蚀、海岸风沙等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变化是地壳升降和气候变化的结果。当今世界上普遍认为“温室 效应”是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世界气象组织与世界科学联盟召开的专

5、门会议(1985,奥地利)预测,到2030年左右,全球表面气温将上升1.5C4.5C。海平面将 升高20 140cm(林观得,1987)。如果是这样,我国长江三角洲有1500平方公里的面积低于 海拔2m,黄河三角洲大部分海拔仅1 3m,珠江三角洲几乎全部位于1.5m以下。福建沿海众 多的平原和城镇也将遭受海平面上升带来严重灾害。在过去的近百年中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10-20cm。据国家海洋局的资料表明,百年来我国海平面平均每年升高0. 14cm,福建海平 面每年上升了 1. 78cm。海平面上升会造成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淹没低地,升高潜水位,大 大增加风暴潮、海岸侵蚀、土地盐渍化、水质恶化等灾害的

6、发生机会和危害程度。福建沿海 的平原、低地将直接受到威胁。海平面上升具有渐发的灾害特性。海平面变化的预测已成为 防灾减灾中的重大课题。N7图1福建沿海区域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耐5*7级匸門槿底陡坟人为地质夹害k刍1氷f三站制廉市地面机降禅産捕谷.峡程软上地站汇计海鹿隹抱務岸凰世昵&圜嚴古旃泊海岸网枕戶弓理章古河道9也如$pkm海湾淤积 海湾重要价值在于有平静稳定的海域,停泊各种船舶,便于修建码头等配套 设施,同时也是重要交通枢纽及经济区。许多地区是以海湾为依托,以港口为基地发展起来 的。海湾往往还可建成旅游风景区的旅游胜地。福建海湾条件得天独厚,有 12 个比较大的隐蔽条件良好的海湾。然而,由于地

7、壳上升, 风化剥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入海泥砂增多等自然因素变化,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大规 模的不合理的围垦造田或工程建设,已使部分海湾濒于消失或严重缩小,水域大减,纳潮量和 流速减小,加速了泥砂堆积。厦门湾是一个良好的复式海湾,以东渡湾为主干的马銮湾、杏林湾、五通湾、湾,总面积 为135平方公里,按当时海域纳潮量可达650X106立方米,主航道水深超过10m,最大流速 2.8m/s。5060年代各个小湾口都建拦湾大坝,总计拦围面积达64平方公里。近十年来海 岸工程等又围去水域2.5平方公里,这样使纳潮量减少43%,主航道淤积加快,厦门主航道正 以每年10cm的速度淤积,长此以继,厦门港有报

8、废危险。原有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六敖湾,地处花岗岩区,风化剥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风砂充 填,填塞湾口,加上围海造盐田及大搞养殖等,目前航运能力下降,水资源枯竭,湾面减少,航 道淤积严重。还有的港湾如泉州湾和得江湾由于不合理的围垦及建闸,减少纳潮量,落潮流 速大减,使得港湾淤积严重,航道淤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些海湾的部分岸滩每年向海 扩淤1040m,最大可达100m,滩面淤高2-30cm/a,最大1 m/a。具有渐发的灾害特性。在福建的12个海湾中,除了东山湾、湄州湾围海面积较小外,其余海湾普遍围垦或大面 积围垦,使流水流速减弱,航道逐渐淤积。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主要发育于面临开阔海域的岸段

9、。海岸侵蚀强度主要受控于地 形、岩性构造条件、水动力强度和海滩输入输出比失衡等。迎风岸、海蚀、风蚀作用盛行; 海岸突出部分,由于波浪的折射作用,在突出部分海浪波能加强,海浪侵蚀强烈;基岩海岸抗 蚀力强,残积土层海岸和沙质海岸则易于侵蚀后退;海滩来沙丰富,海岸淤涨,来沙减少或从 海滩取沙,海滩侵蚀,海岸后退。此外,海浪的动能强弱直接与海岸侵蚀有关。在台风暴雨期 间,风力、海浪作用强,海岸侵蚀最为严重。秋冬节季,东北风盛行,风浪大,有利于海岸侵蚀。福建海岸带侵蚀主要发生在开阔的波浪作用较强的半岛、岛屿、基岩呷角处,如南镇角、 东冲半岛、黄岐半岛、平海石城角、围头祥芝角、镇海流会角、六鳌半岛、古雷半

10、岛及 海坛岛、东山岛的呷角岸段,在一些沙质岸段也发生了侵蚀。如诏安湾的烟墩岭、东山湾的 下大澳西、得江湾的莲河、深沪湾、围头澳、平海湾的汀港等处。不同岩性的岸段和波浪的 冲刷强度不同,侵蚀速率不同。基岩海岸蚀退缓慢,一般每年几至几十厘米;红土崖岸如平 潭西庄一带,蚀退率为1-2m/a,厦门高崎一五通头一带1 m/a;沙质岸段侵蚀速率较大,如诏 安湾烟墩岭3. 4m /a、围头澳白沙一塔头一带1 -4m/a。海岸带侵蚀主要造成岸线后退、海 岸崩塌。具有渐发的灾害特性。海岸风沙 海岸风沙是海岸带的一种主要灾害类型。福建沿海各县均有历史年代的风 沙分布,以长乐、平潭、漳浦、东山等地更为突出。风沙有流

11、动、半流动和固定等三种形态 流动和半流动风沙的危害最大,可以淹没良田,造成土地沙漠化。东北季风和干旱气候是风 沙形成的主要因素。具有渐发到突发的灾害特性。在福建海岸线区域及附近海域还存在其它一些潜在的地质灾害,例如:海底沙丘和潮流 沙脊、海底滑坡等,随着沿海建设的快速发展,海域内工程将大量增加,如海底电缆、海底输 油管道、储油罐、陆岛或岛间桥梁与隧道、海域钻探、岛屿供水及海域航道等的建设与治理, 均受到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海域生产力发展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也与地质灾 害有关。福建沿海是地质灾害重点地区。中国近海地质灾害区划,从宏观上出发,将福州汕 头沿海海域划为灾害种类多、频率高、灾

12、度大、连发性强的一级地质灾害区,是人类社会活 动中最重要的防治区。3、崩滑流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严重危害仅次于地震,这三种地质灾害具有相同的形成条件和分 布规律,常常在同一地区结伴而生,属于外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圈灾害。它对人类造成的 危害主要包括:导致人员伤亡、破坏城镇、矿山、企业、学校、铁路、公路、航道、水库等 各种工程设施,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它是福建沿海山地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中滑 坡及崩塌的危害最大。在云霄、漳浦、长泰、南安、仙游、长乐等的山区坡度大之处或山区 的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经常发生,其危害非常严重。其发育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 地貌、地下水活动以及气象、人为等

13、因素有关。泥石流在福建沿海地区较少见。具有潜在、 渐发到突发的灾害特性。4、人为地质灾害人为地质灾害是人类活动过程中引起地质环境变化所产生的灾害,主要有地面沉降、水 土流失、人工填土、人工挖沙及欠科学的海岸带工程等。具有渐发的灾害特性。过量地开采 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发生于福州温泉地区,80年代以来最大幅度达12cm/a,已造成了多 起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房屋开裂事故。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其主 要原因是由于大量砍伐树林,人为破坏植被造成的,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壤肥力、恶化生态 环境,为河流提供了大量泥沙,使河道淤浅,加重洪涝灾害,也是福建港湾淤积的重要原因。 海岸带一些工程经常

14、向海里倾倒垃圾、土方,加速海湾淤积。在沙质海岸随意挖沙引起海滩 失于平衡而侵蚀后退发生于厦门岛南岸、东南岸及深沪湾等处;沿海一些海湾如泉州湾、得 江湾、厦门港等由于围海造田、修筑堤坝、堵湾截流等工程科学依据不足,或因施工不 合理,导致岸滩加速淤长,航道淤浅,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三、福建沿海区域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福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区域,综观本区各类型的地质灾害:地震与活动断裂、海平面上 升、海湾淤积、海岸风沙、海岸侵蚀、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一些人为地质灾害正对人类活动 及经济建设产生直接的危害,其防治问题已迫在眉睫。在防治规划方面,可针对这些灾害的 发育特征和危害性质,科学地配置力量,制定短期的防

15、治目标和长期的防治规划。地质灾害具有区域性、群发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其控制因素之间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每一类地质灾害都是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类型的地质灾害之间存在 着或多或少的成因联系。在防治对策方面,应首先进行地质灾害的区域综合调查,充分考虑 福建沿海区域的地利地形条件和气候特点,具体制订总体的综合防治规划,采取综合防治措 施具体应做好以下的工作:(1) 加强对福建沿海地质灾害链灾害机理灾害区划灾害评估和灾害预测的综合研究建立城 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为防灾减灾提供综合灾害信息。例如:加强对断裂活动的监测,提高 对地震预测的准确性;查明该区域内的不利地质因素:如不利的地形地

16、貌、地层及岩土性质 等;加强潮流、波浪、海流、沿岸流等水体运动规律的调查;加强气象预报等。(2) 加强防灾工程建设:如提高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护坡护岸、疏浚排洪、防淤等设施的 建造,河道航道清淤,造林护土,植树固沙,设置沙障,改造不合理的工程等等。(3)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减灾法规。把环境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杜绝人为因素对地 质环境的破坏。(4) 搞好建设规划,避开不可改造的不利地质因素。(5) 加强地质灾害学科的建设与相关科学研究,使之充分地为福建沿海区域的防灾减灾工作 服务。参考文献:1、许富贵.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城市灾害.灾害学,1997年1月2、成都理工学院,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专业实验室主办.地质灾害与环 境保护成都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 号(610059)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编辑部3、黄润秋.地质灾害过程模拟和过程控制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陈奇,樊运晓.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浅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 年7月5、我国城市地质灾害之危害及防治对策.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2月6、任叙新.城市发展的”克星”一一谈城市地质灾害.环境经纬.7、厦门城市潜在的地质灾害及其对策华南地震.1992年4月8、白鹏翔.福建省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及防治对策.1990年9、尹云鹏闽南三角开放环境地质特征.1989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