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会计比较-商品流通企业典型业务核算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9035326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行业会计比较-商品流通企业典型业务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业会计比较-商品流通企业典型业务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业会计比较-商品流通企业典型业务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行业会计比较-商品流通企业典型业务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会计比较-商品流通企业典型业务核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商品流通企业典型业务核算学习目标 熟悉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及其核算特点 能对批发商品业务进行购进、销售、储存和成本的核算 能对零售商品业务进行购进、销售、储存和成本的核算 能对鲜活商品业务进行购进、销售、储存和成本的核算第一节商品流通企业认知一、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商品流通是指商品通过购销交易,从生产企业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商品流通企业是通 过组织商品流通而获利的企业。(一)商品购进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购进是是商品流转的起点。作为商品购进,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购进商品的目的是为了销售;通过货币结算取得商品的所有权。(二)商品储存商品储存是指商品流通企业购进的商品在销售以前在

2、企业的停留状态。商品储存包括库 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发出商品和购货方拒收的代管商品等。(三)商品调拨商品调拨是商品流通企业在同一独立核算单位内部各实物负责人或柜组、门市部(非同 一县市除外)之间的商品转移。商品调拨不是商品流转的必须环节。(四)商品销售商品销售是指商品流通企业通过货币结算而售出商品的交易行为,是商品流通的终点。二、商品购销中的交接货方式(一)提货制提货制又称为“取货制”,是由购货单位指派专人到销货单位的仓库或指定的地点提取 并验收商品的一种交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现货交易的同城商品购销业务。(二)发货制发货制是由供货单位根据购销合同规定的条件,将商品委托物流

3、企业发运到购货单位所 在地或指定地点,由购货单位领取并验收入库的一种交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异地商 品的购销业务。(三)送货制送货制是指供货单位将商品送到购货单位的仓库或指定地点,由购货单位验收的一种交 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商品的销货对象比较固定的购销业务。三、商品购销的入账时间(一)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应以取得商品所有权或支配权的时间作为依据。(1)同城购进商品的入账时间。(2)异地购进商品的入账时间。(3)采用预付货款方式购进商品的入账时间。(二)商品销售的入账时间(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收入的要求,企业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应能满足 的五个条件。(2)商品

4、销售入账的具体时间标准。采用预收账款销售方式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采用买断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代销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具有融资租赁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四、商品流通企业典型业务的核算特点(一)核算对象特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商品流转,即商品购进、商品储存和商品销售的过程和 结果。与制造企业相比较,商品流通企业没有生产过程。(二)存货核算特点存货在商品流通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企业核算和管理的重点。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核算方法:(1)进价核算法。进价金额核算法、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2)售价核算法。售价金额核算法、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三)成本核算特点商品流通企业不进行产

5、品生产,已销商品的成本即为购进商品的成本。第二节批发商品业务的核算一、批发商品业务的核算方法批发企业商品流转的特点:一般经营的是大宗商品的购销业务,经营规模和业务量较 大;为确保商品销售,一般库存商品数量较大;购销对象一般为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 异地交易比重较大;交易额较大但交易次数不如零售企业频繁。批发企业经营商品的流转特点决定了其采用的存货核算方法。一般批发企业采用数量进 价金额核算法,小型批发企业也可采用数量售价核算法。(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指库存商品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除了按照进价金额反映外, 明细分类账户还反映商品的实物数量。(1)财会部门设置“库存商品”总账

6、和明细账。(2)业务部门和仓库保管部门也按每一商品的品名、规格或等级设置商品调拨账与实 物保管账。(3)财会部门定期核对“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分类账,以确保账账、账实相符。(4)随时或定期计算并结转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批发企业一般使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进行会计核算。(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内容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库存商 品”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均按售价记账;需开设“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该方法仅适用于经营的商品售价相对稳定的小型批发企业和经营贵重物品的零售企业。二、批发商品购进业务的核算为反映批发商品购进业务,需设置“在途物资”和“库存商品”账户。核算中还

7、会涉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银行存款”、“待处理财产损溢” 等多个相关核算账户。(一)一般商品购进业务的核算批发商品购进业务包括同城商品购进和异地商品购进。其会计核算的方法与制造企业购 进材料的账务处理相同。教材【例1-1】讲解。(二)购进商品发生溢余或短缺的核算出现此种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有关的会计处理。教材【例1-4】、【例1-5】、【例1-6】、【例1-7】讲解。(三)购进商品发生退补价的核算1. 进货退价的核算进货退价是由于已购进的商品核算进价高于实际进价所导致的后续购销双方的结算。如 退价时购进的商品尚未售出,或虽已售出,但尚未结转销售成本,则按

8、退回的货款冲减库存 商品和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退价时购进的商品已经全部或部分售出,并已结转销售成本, 则按退回的货款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教材【例1-8】讲解。2. 进货补价的核算进货补价是由于已购进的商品核算进价低于实际进价所导致的后续购销双方的结算。其 会计分录与发生退价的分录正好相反。(四)购进商品发生退货和折让的核算1. 购货退回企业发生的进货退回有两种情况。(1)企业进货后尚未支付货款,且未作账务处理。此时发生退货,购货方无需进行账 务处理。(2)企业进货后已支付货款,或者未支付货款但已作账务处理。需开具红字增值税专 用发票。教材【例1-9】讲解。2. 购货折让购货折让是

9、指企业购进的商品因品种、规格和质量不符等原因,销售方所给予的价格上 的减让。其业务处理方法与发生退价的处理方法相同。(五)购进商品发生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核算商业折扣是销货方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基础上给予的价格扣除。购销双方均按 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发票金额进行业务核算。现金折扣是指购货方在赊购商品后,因及时清偿赊购货款而从供货方取得的债务扣除。 发生现金折扣时,应按总价法进行核算,取得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账户。教材【例1-10】讲解。三、批发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商品销售核算主要反映和商品的销售、出库和货款结算情况,需设置“主营业务收入” 账户反映商品销售收入,设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反

10、映商品销售成本。核算中还会涉及“库 存商品”、“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多个其他 相关账户。(一)一般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根据客户所在的区域不同,商品销售可分为本地销售和异地销售。本地销售一般采用提 货制和送货制;异地销售一般采用发货制。如由销售方承担运费,则该笔运费在销货方作为 “销售费用”核算,并以包含运费的销售价格销售商品;如果运费由购货方承担,则销货方 应按代垫运费计入“应收账款”,连同销货款一并与购货方进行结算。教材【例1-11】、【例1-12】、【例1-13】讲解。(二)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核算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是指销货方按照合同规定,将商品先发

11、送给购货方,分期或延期收款 的一种销售方式。通常情况下,批发企业采用的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可 视为不具有融资性质,会计核算上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销售收入,同时分期结转 销售成本。教材【例1-14】讲解(三)直运销售商品的核算直运销售商品是指企业从供货方购进商品,不通过企业仓库而直接发往购货方的一种销 售方式。直运销售商品的特点是商品的购进和销售业务同时发生,不通过“库存商品”账户核算购 进商品,而是通过“在途物资”账户核算。由于直运商品购进和销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已列 明商品的购进金额和销售金额,所以,商品销售成本可以按照实际进价成本分销售批次随时 进行结转。教材【例1

12、-15】讲解。(四)委托代销商品的核算1. 视同买断方式视同买断方式的委托代销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受托方在取 得代销商品后,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采取视同买断方式的委托代销业务核算,应设置“发出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受托 代销商品款”等账户。教材【例1-16】讲解。2. 收取手续费方式收取手续费方式的委托代销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的协议或合同明确规定,将来受托 方没有将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给委托方,或受托方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时可以要求委 托方补偿。与采取买断方式的委托代销类似,收取手续费方式的委托代销业务核算,也应设置“

13、发 出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等账户。教材【例1-17】讲解(五)商品销售退补价的核算批发企业在商品销售后,发现商品的货款计算错误或先按暂定价结算后又正式定价的, 需要向购货单位退还或补收货款。教材【例1-18】讲解。(六)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的核算1. 销售退回企业应根据销售退回发生的时间作相应的处理。(1)未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退回的。(2)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退回的。(3)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教材【例1-19】讲解。2. 销售折让企业因销售的商品品种、规格和质量不符等原因导致的退还货款。其业务处理方法与发 生销售退价的处理方法

14、相同。(七)商品多发或商品短少的核算如购货方同意作购进处理,则应由销售方补开发票,并及时进行收入确认和货款结算;如多发商品购货方不同意作购进处理,则应及时将商品退回重新入库,所发生的运杂费计 入“销售费用”;如多发的商品无法收回,则应将多发商品的金额及相应的进项税额计入“待 处理财产损溢”,经批准后再转入相关账户。教材【例1-20】讲解。(八)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核算发生商业折扣时,购销双方均按折扣后的发票金额进行业务核算。发生现金折扣时,销 售方应按总价法进行核算,产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账户。教材【例1-21】讲解。四、批发商品储存业务的核算1. 库存商品明细账的设置采用数量进价金额

15、核算法的企业,购销业务部门、仓储部门和财会部门都需要掌握库存 商品的明细资料,应合理设置库存商品明细账。2. 库存商品盘点及溢缺的核算企业进行库存商品盘点时,应填制商品盘点表”,以反映盘点结果,如有盘盈、盘亏情 况,还应填制“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按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处理。3. 库存商品跌价的核算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库存商品进行全面清查,如库存商品成本高于 可变现净值的,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教材【例1-22】讲解。五、批发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商品的采购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

16、法、个 别计价法和毛利率法等。毛利率法计算公式:本月商品销售毛利=本月商品销售总额X上季实际毛利率本月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总额-本月商品销售毛利=本月商品销售总额X(1-上季实际毛利率)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在每季度的前两个月采用,到季末,需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 法等方法计算出全季度的商品销售成本,再用全季度的商品销售成本减去前两个月的商品销 售成本,即为第三个月的商品销售成本。教材【例1-23】讲解。第三节零售商品业务的核算一、零售商品业务的核算方法零售企业大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经营鲜活商品的零售企业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法。售价金额核算法又称“售价核算,实物负责制”,其业务核算特点主要有

17、以下4方面。(1)需建立实物负责制。(2)库存商品按含税售价记账。(3)需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4)必须加强商品盘点。二、零售商品购进业务的核算(一)一般商品购进业务的核算购进零售商品验收入库时,按商品含税售价计入“库存商品”,含税售价与采购成本之间 的差额计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教材【例1-24】、【例1-25】讲解。(二)购进商品发生溢余或短缺的核算零售企业对此的核算程序与批发企业基本相同,但由于零售企业采取售价金额核算库存 商品,因此,两者在会计处理上又不完全相同。教材【例1-26】讲解。(三)购进商品发生退补价的核算1. 只更正购进价格只需更正购进价格,不影响商品的零售价格。只

18、需调整“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或“主营 业务成本”账户,不需调整“库存商品”账户。教材【例1-27】讲解。2. 购进价格和零售价格同时更正其账务处理需在只更正购进价格的核算方法基础上,还需调整“库存商品”账户的售价 金额,按更正后的进销差价与原入账进销差价的差额调整“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教材【例1-28】讲解。(四)购进商品发生退货和折让的核算发生退货时,应根据销售退回发生的时间作相应的处理,其业务处理方法与批发企业发 生退货的处理方法类似;发生购货折让的业务处理方法与发生退价的处理方法相同。教材【例1-29】讲解。三、零售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一)一般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零售企业主要通过设立门店销售

19、自己所经营的商品,常用的销售方式是现货交易,货款 结算方式主要是现金、银行卡转账、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支票等。不论采用哪种收款结算方 式,均应在当天解缴货款。解缴的方式有分散解缴和集中解缴两种。零售企业一般平时按每日汇总的含税销售额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同时,为了能 及时反映商品实物负责小组库存商品的购销动态和结存情况,明确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需 要随时转销已销库存商品的成本。待月末根据本月全部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和销 项税额。教材【例1-30】讲解。(二)受托代销商品的核算零售企业采用视同买断方式的受托代销业务核算,因涉及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所以与 批发企业的核算方法略有不同,而采

20、用收取手续费方式的受托代销业务核算,因不涉及商品 进销差价,所以与批发企业的核算方法相同。教材【例1-32】讲解。(三)商品销售长短款的核算如发现存在长短款问题,在未查明原因前,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查明 原因并经批准后,再予以转销。发生的长账,多收的货款应予以退回,正常正常尾款舍零误 差冲减“销售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转入“营业外收入”;发生的短款,正常尾款舍零误差转 入“销售费用”,属于部门或个人责任的转入“其他应收款”,无法查明原因的转入“营业外支 出”。教材【例1-33】讲解。(四)消费奖励积分的核算与奖励积分相关的部分首先作为递延收益,待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或失效时,结转计入

21、当 期损益。教材【例1-34】讲解。(五)以旧换新的核算以旧换新属于以物易物销售方式,销售商品与收购旧货物是两项不同的业务活动,销售 额与收购额不能相互抵减。教材【例1-35】讲解。(六)赠品促销、返券销售、有奖销售的核算1 .赠品促销的核算如果赠品由厂家提供且未赠出的赠品也由厂家处理,则此时商家无需进行处理。若赠品 由商家提供,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教材【例1-36】讲解。2.返券销售的核算企业在销售实现时,应将派发的购物券确认为“销售费用”同时贷记“预计负债”顾 客使用购物券时,借记“预计负债”,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22、若客户逾期弃用购物券时,将“销售费用”和“预计负债”予以冲销。教材【例1-37】讲解。3 .有奖销售的核算有些赠品的取得还需满足一定条件,如集齐某些数字或图案方可获得奖品等,赠品的发 出处于不确定状态,在商品售出的同时对赠品做“预计负债”处理。当赠品发出时,应借记 “销售费用”,贷记“预计负债”;领取赠品时,借记“预计负债”,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科目;若赠品没有发出,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将“销售费用”和“预计负债”冲销。教材【例1-39】讲解。四、零售商品储存业务的核算(一)库存商品盘点业务的核算在未查明原因之前,先将溢余或短缺的商品售价金额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查 明原因后,再从“待

23、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转入有关账户。教材【例1-41】讲解。(二)库存商品调价的核算商品调价是指商品流通企业根据价格政策或市场情况,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进行适当的调 高或调低。如遇调低商品价格后,可变现净值低于商品购进成本时,除了根据削价金额调整 “库存商品”和“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外,还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账户。教材【例1-42】讲解。(三)库存商品内部调拨的核算商品内部调拨是指零售企业在同一独立核算单位内部各实物负责人或柜组(门店)之间 的商品转移。商品内部调拨不作为商品销售处理,也不进行结算,而只是转移各实物负责人 或柜组(门店)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教材【例1-43】讲解。(四)库存商品明细分类核

24、算为了便于记账,可以将“库存商品”与“商品进销差价”的明细分类账户合在一起,设 置“库存商品和商品进销差价联合明细分类账”,如图1-18所示。五、零售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一)综合差价率推算法综合差价率推算法是按照全部商品的存销比例,推算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的 一种方法。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月末调整前的“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和“库存商品”、“受 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及本月商品含税销售额,计算综合差价率,并按商品的存销比例,分 摊商品进销差价。教材【例1-44】讲解。综合差价率推算法计算相对简便,但全部商品按同一差价率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并 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导致其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25、因此,综合差价率推算法一般适用于经营 的各种商品差价率较为接近的企业。(二)分柜组差价率推算法分柜组差价率推算法是按各营业柜组或门店商品的存销比例,推算出本期销售商品应分 摊的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其计算结果比综合差价率推算法更为准确。教材【例1-45】讲解。由于同柜组或门店的不同品种商品的进销差价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用分柜组差价率推 算法计算出的结果仍与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实际进销差价有一定的误差。为了真实反映库存商 品和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年终应通过盘点商品实际进销差价法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 整。(三)实际进销差价计算法实际进销差价计算法是根据库存商品实际盘点结果,先计算出期末库存商品应保留

26、的的 进销差价,进而倒算出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的方法。(1)计算出期末库存商品的售价金额和进价金额。(2)计算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3)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教材【例1-46】讲解。采用实际差价计算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各种商品的差价率,但需要逐一盘点计价,工作量 大,所以,实际工作中,一般在年终决算前,调整商品进销差价和核实库存商品价值时使用。六、鲜活商品的核算鲜活商品经营特点是:鲜活商品一般需要经过清洗整理,按质论价;商品的销售价 格随着商品的鲜活程度的变化,需随时进行调整,价格变动比较频繁;鲜活商品交易频繁; 鲜活商品季节性强,损耗数量难以掌握。因此,经营鲜活商品的零售企业一

27、般采用进价金 额核算法。进价金额核算法又称“进价记账、盘存计销”,其核算特点是:按实物负责人设置库存商 品明细账,商品购进时只记进价金额,不记数量;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贷 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平时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通过定期实地盘点,查明实存商品数量, 用最后进价法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一)鲜活商品购进业务的核算经营鲜活商品的零售企业,其进货渠道主要是当地批发企业,或直接向农村专业户采购。 商品的交接方式一般为提货制或送货制。在验收商品时,如发生实收数量与应收数量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对于短缺商品,若 为供货单位少发,可要求其补发或退回多收的货款;若为途中合理损耗,则不需

28、进行账务处 理。对于溢余商品,若为供货单位多发,应补付供货单位货款,或如数退回;若为途中升溢, 则冲减“销售费用”账户。经营鲜活商品的零售企业购进的商品中有大量的农副产品。未取得合法增值税抵扣凭证 的,应将所支付的全部价款计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教材【例1-47】讲解。(二)鲜活商品销售业务的核算由于企业取得的销货款为含税销售额,在进行业务核算时,需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 税的销售收入,并计算相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教材【例1-48】讲解。(三)鲜活商品储存业务的核算鲜活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耗、调价等情况,不进行账务处理,月末一次性计入商品 销售成本内,但发生责任事故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在报经审批后,根据不同情 况进行处理。作为企业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当事人应赔偿的计入“其他应收款”。教材【例1-49】讲解。(四)鲜活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月末,以最后一次进货单价作为期末库存商品的单价,据此计算出各种商品的结存金额, 进而计算出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总金额,然后倒挤出本月已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一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非销售期末结存销售成本=商品金额+商品金额-发出商品金额-商品金额教材【例1-50】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