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常见植物害虫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9034765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慈溪常见植物害虫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慈溪常见植物害虫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慈溪常见植物害虫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慈溪常见植物害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溪常见植物害虫(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慈溪常见物.虫1、蚜虫 同翅目 蚜科形态特征:体长1.5 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 6节,少数5节,罕见4节。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蚜虫分有 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为害症状: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 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失去平衡,叶片向 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 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 起霉菌病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为害植物:本科多数种类为寡食性或单食性,少数为多食性,大部分种类是粮、 棉、油、麻、茶、糖树

2、木等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春季对于许多园 林树木嫩梢危害也较大。防治办法:分为苗蚜和穗蚜两个危害阶段,应采取挑治苗蚜、主治穗蚜的策 略。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头、益害比大于1 : 500时,每亩用 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或毗虫啉系列产品1500 2000倍液喷 雾,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毗虫啉2500倍液;25%的抗 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2、大袋蛾(蓑蛾)鳞翅目 蓑蛾科形态特征:雌幼虫较肥大,黑褐色,胸足发达,胸背板角质,污白色,中部有两 条明显的棕色斑纹,雄幼虫较瘦小,色较淡,呈黄褐色。雌雄异形, 雌成虫无翅,乳白色,肥胖呈蛆状,头小、黑色、圆形,触角退化为 短刺状,棕

3、褐色,口器退化,胸足短小。雄虫有翅,翅展26-33毫 米,体黑褐色,触角羽状,前后翅均有褐色鳞毛,前翅有4-5个透明 斑。为害症状:幼虫取食树叶、嫩枝及幼果,大发生时可将全部树叶吃光,是灾害性 害虫。以丝撮叶或少量枝梗营造囊护体,幼虫隐匿囊中,袋囊随虫龄 不断增大,取食迁移时均负囊活动。该虫一般在干旱年份最易猖獗成 灾,6-8月总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时,将会大量发生,在509毫米 以上时发生少,不易成灾。为害植物:法桐、枫杨、柳树、榆树、柏树、槐树、银杏、油茶、茶树、栋树、 梨树、枇杷及玉米、棉花、杨梅等多种林木、果树和农作物。以蔷 薇科、豆科、杨柳科、胡桃科及悬铃木科植物受害最重。防治办法

4、:秋、冬季树木落叶后,摘除越冬护囊,集中烧毁。幼虫孵化后,用 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 1000倍液或25%杀虫双500倍液喷洒。3、天牛鞘翅目 天牛科形态特征:星天牛体翅黑色,每鞘翅有多个白点。它体长50mm,头宽20mm。 体色为亮黑色;前胸背板左右各有一枚白点;翅鞘散生许多白点,白 点大小个体差异颇大。老熟幼虫体长38-60毫米,乳白色至淡黄色。 头部褐色,长方形,中部前方较宽,后方溢入;额缝不明显,上颚较 狭长,单眼1对,棕褐色;触角小,3节。为害症状: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严重影响到树体的生长发育。幼虫一般蛀 食较大植株的基干,在木质部乃

5、至根部为害,树干下有成堆虫粪,使 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 刻状。为害植物:幼虫危害柑橘、柳树等植物,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 成缺刻状。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 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 家具等。防治办法:利用包装化肥等的编织袋,洗净后裁成宽20-30厘米的长条,在星天 牛产卵前,在易产卵的主干部位,将编织袋裁成条缠绕2-3圈,每圈 之间连接处不留缝隙,然后用麻绳捆扎,防治效果甚好。通过包扎阻 隔,天牛只能将卵产在编织袋上,其后天牛卵就会失水死亡。也可使 用蛀虫一插灵,基本可以防除树木

6、半年没有虫害。4、蚧壳虫同翅目 盾蚧科形态特征:雌虫无翅,足和触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刺吸 式口器。体外被有蜡质介壳。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 分泌的介壳下。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 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为害症状:介壳虫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 退,大量掠夺植物汁液,破坏植物组织,引起组织退色、死亡;而且 还分泌一些特殊物质,使局部组织畸形或形成瘿瘤;当介壳虫大量发 生时,常密被于枝叶上,介壳和分泌的蜡质等覆盖枝叶表面,严重影 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为害植物:介壳虫全为植食性昆虫。其中不少种类危害粮、棉、油、麻、

7、烟、 茶、菜、糖、丝、果、药等农作物;或危害森林植物、绿篱、行道 树和观赏植物,有的造成极严重的灾害。防治办法: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 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 毁。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 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漠氰菊 酯3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5、白粉虱同翅目粉虱科形态特征:白粉虱,成虫体长1-1.5毫米。翅及胸背披白色粉,停息时翅合拢 成屋脊状,翅脉简单。淡黄白色或白色,刺吸式口器,雌雄均有 翅,全身披有

8、白色蜡粉,雌虫个体大于雄虫,卵长椭圆形,长约 0.2 - 0.25毫米,基部有卵柄,产于叶背。若虫椭圆形、扁平,体 长0.8毫米,淡黄或深绿色。为害症状:成虫、若虫以刺吸口器为害叶片,叶被害处发生退绿斑,而且招致 霉菌发生。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 死。为害植物: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 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涉及到黄瓜、菜 豆、茄子、番茄、青椒、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葛 苣、魔芋、芹菜等各种蔬菜及一品红等各种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除严重为害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也是严 重为害黄瓜、

9、菜豆的害虫。防治办法:可喷药防治,用药有600-800倍蓟虱净、蓟甲虱1+1、啶虫眯、 1.3% (苦参碱)、噻虫嗪、烯啶虫胺、菊马乳油、氯氰锌乳油、灭 扫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在温室内可引入蚜小蜂。上防虫网。 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用黄色板诱捕成虫并涂以粘虫胶乐死 成虫,但不能杀卵,易复发。6、棉铃虫鳞翅目夜蛾科形态特征:成虫灰褐色中型蛾,体长15 20mm,翅展31 - 40mm,复眼球形, 绿色(近缘种烟青虫复眼黑色)。雌蛾赤褐色至灰褐色,雄蛾青灰 色幼虫共有6龄,有时5龄。老熟6龄虫长约40 - 50mm,头黄褐 色有不明显的斑纹,幼虫体色多幼虫腹部第1 , 2 , 5节各有2个

10、毛突 特别明显。为害症状: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 嫩叶。该虫是中国棉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近年为害十分猖獗。其 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 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为害植物:第1代主要在麦田危害,第2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3、4代 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量脱落, 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4、5代幼虫除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 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防治办法:棉铃虫的防治应以生物性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小的农药为主。棉铃虫发 生较重地块,在产卵盛期

11、或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前,局部喷洒拉维 因、卡死克、赛丹、BT制剂等防治。关键是抓住防治时期。蝼蛄翅目蟋蟀总科形态特征:体长圆形,淡黄褐色或暗褐色,全身密被短小软毛。雌虫体长约3厘 米余,雄虫略小。头圆锥杉,前尖后钝,头的大部分被前胸板盖住。 触角丝状,长度可达前胸的后缘,第1节膨大,第2节以下较细。复 眼1对,卵形,黄褐色;复眼内侧的后方有较明显的单眼3个。口器 发达,咀嚼式。它短短的前腿长着铲形的脚爪,适于快速挖掘。蝼姑 的翅膀短而坚硬,能长距离飞行。为害症状:蝼姑为多食性害虫,喜食各种蔬菜。蝼姑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 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将幼苗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死,受害的根部 呈乱麻状

12、。蝼姑在地下活动,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风 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 种,使蔬菜大幅度减产。为害植物:麦苗、谷苗、玉米、高梁等。喜食各种蔬菜,对蔬菜苗床和移栽后的 菜苗危害尤为严重。蝼姑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 芽,或将幼苗根、茎部咬断。防治办法:深翻土壤、精耕细作。夏收后,及时翻地,破坏蝼姑的产卵场所;施 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在蝼姑危害期,追施碳酸 氢铵等化肥,散出的氨气对蝼姑有一定驱避作用。实行合理轮作,改 良盐碱地蝼姑发生危害期,在田边或村庄利用黑光灯、白炽灯诱杀成 虫,以减少田间虫口密度。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

13、油,按种子重量 0.1% 0.2%拌种,堆闷1224小时后播种。当菜田蝼姑发生危害严 重时,每667平方米用3%辛硫磷颗粒剂1.5 2千克,对细土 15 30千克混匀撒于地表,在耕耙或栽植前沟施毒土。若苗床受害严重 时,用80%敌敌畏乳油30倍液灌洞灭虫。8、洋辣子鳞翅目 刺蛾科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 16mm,翅展约36mm。触角棕色,雄栉齿状,雌丝 状。头和胸部绿色,复眼黑色,雌虫触角褐色,丝状,雄虫触角基部 2/3为短羽毛状。胸部中央有1条暗褐色背线。幼虫末龄体长约25m m,略呈长方形,圆柱状。初孵化时黄色,长大后变为绿色。头黄 色,甚小,常缩在前胸内。前胸盾上有2个横列黑斑,腹部背线

14、蓝 色。为害症状:低龄幼虫取食叶肉,仅留表皮,老龄时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有时 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树势。为害植物:以梧桐树和玉米为甚。防治办法: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秋冬季摘虫茧,放入纱笼,保护和引放寄生 蜂;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 1kg ,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 2龄幼虫;幼虫发生期及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 油、50 %马拉硫磷乳油、25 %亚胺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 30%乙酰甲胺磷乳油、90%巴丹可湿性粉剂等900 - 1000倍液。此外 还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4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5000倍液、 2.5%鱼藤酮300 400倍液、52.25%农

15、地乐乳油1500 2000倍液。9、蝗虫翅目蝗总科形态特征: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 坚硬,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发达。头部除有触角外,还有一 对复眼,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同时还有3个单眼,仅能感光。头部 下方有一个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上颚坚硬,适于咀嚼。在蝗 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 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为门。为害症状:造成农业上毁灭性灾害的蝗虫,主要就是飞蝗,并认为干旱与飞蝗 同年发生的机遇率或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前一年干旱以及先涝后 旱,蚂蚱成片;蝗虫灾害与水、旱灾害常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一 直是严重威

16、胁我国农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的三大自然灾害。为害植物:危害豆类、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棉花、牧草等经济作物。防治办法: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 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 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 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10、菜粉蝶 鳞翅目粉蝶科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2 20毫米,翅展45 55毫米,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 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 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 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

17、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菜粉 蝶属完全变态发育。为害症状:幼虫咬食寄主叶片,2龄前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3龄后 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只残留粗叶脉和叶 柄,造成绝产,易引起白菜软腐病的流行。菜青虫取食时,边取食 边排出粪便污染。幼虫共5龄,3龄前多在叶背为害,3龄后转至叶 面蚕食,4-5龄幼虫的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的97%。为害植物:主要寄主在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等9科植物,主要为害十字花科 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防治办法:在幼虫2龄前,药剂可选用Bt500 1 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 000 2 500倍液,或0.6%灭虫灵乳油1

18、 000-1 500倍液等喷雾。 幼虫发生盛期,可选用20%天达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10%高效 灭百可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 2000 3000倍液、21%增效氰马乳油4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 1000倍液等喷雾2-3次。11、豆天蛾鳞翅目 天蛾科形态特征:展翅宽105 - 120mm。主要特征是胸部背侧中央有1条黑褐色纵 线。上翅为较单纯的褐色,翅膀末端有1个小型的三角形黑褐色 斑。雌雄差异不明显。近似种为葡萄天蛾及锯线天蛾。为害症状:豆天蛾以幼虫取食大豆叶,低龄幼虫吃成网孔和缺刻,高龄幼虫食 量增大,严重时,可将豆株吃成光杆,使之不能结荚。

19、为害植物: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等。防治办法:选种抗虫品种,在种植大豆时,选用成熟晚、秆硬、皮厚、抗涝性 强的品种,可以减轻豆天蛾的为害。及时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 数。水旱轮作,尽量避免连作豆科植物,可以减轻为害。喷粉用 2.5%敌百虫粉剂或2%西维因粉剂,每亩喷2-2.5千克。喷雾用 90%晶体敌百虫800 -1000倍,或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或 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或2.5漠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每亩喷 药液75千克。12、木虱 同翅目形态特征:木虱是渐变态的昆虫,个体发育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口器 刺吸式。成虫体小型,活泼,能跳。头短阔。若虫扁平

20、,宽卵形, 常群集在一起取食。有的种外被蜡质,有的在叶上形成虫瘿。虫多 时,其消化的副产品蜜露可在叶和枝上形成一层膜,有时可像雨滴 般自叶滴落。为害症状:若虫为害花和枝条,并使叶枯萎。木虱子对柑橘生产也造成了灾难性 的影响,柑橘黄龙病的唯一自然传播途径是木虱子,只要杀灭了木虱 子,就能够阻断黄龙病的传播途径,从而达到防治黄龙病的目的。为害植物:梨树、桑树、柑橘、柏树、鸭脚木等木本植物。防治办法: 木虱子能破坏树木,而且是专门藏在凉席或床板缝隙里,趁深夜人 们睡熟时跑出来吸血的。用开水烫凉席,然后曝晒。马拉硫磷杀虫, 用50%的倍硫磷加水稀释100倍喷洒凉席和四周。搞好卫生,清除 孳生地。目前防治木虱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纳米矿物油200-350倍 液喷杀,最好使用弥雾器,能有效防治黄龙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