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027473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1论语十二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11论语十二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11论语十二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11论语十二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论语十二章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类活用现象。2、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内容。3、背诵短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背诵短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论语论语 论语论语是是儒家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弟子及再传弟子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语录体为主,记录了为主,记录了孔子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及其弟子言行,共共2020篇。篇。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重要经典。宋朝

2、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天下治天下”。语录体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时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四书:四书:论语论语、大学大学 中庸中庸、孟子孟子五经:五经: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礼记礼记 周易周易、春秋春秋,简称为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易

3、、春秋”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德配天地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垂宪万世 孔子孔子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有关孔子有关孔子 孔子孔子(前(前551-551-前前479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名的创始人。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春秋春秋末期末期鲁国鲁国人。人。被尊称为被尊称为“大成大成至圣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人之一。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

4、二人(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先师,万世师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与孔子并称“孔孟孔孟”。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孔子主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四方弟子云集。少,不分国籍,四方弟子云集。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首开私学私学。孔子孔子重视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注重。注重“学学”“思思”结合结合,其理论从,其理论从修身齐家修身齐

5、家,到,到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孔子还创立了以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厚。庄子的一则寓言里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庄子的一则寓言里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把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把“杏杏坛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代指教育。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代指教育。银杏银杏“多果,象多果,象征弟子满天

6、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征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1 1、论(、论(lnln)语)语 陬邑陬邑 (ZuyZuy)不亦说(不亦说(yuyu)乎)乎 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ynyn)2 2、三省(、三省(xngxng)吾吾ww身身 为(为(wiwi)人谋而不忠乎人谋而不忠乎 传(传(chunchun)不习乎)不习乎 3 3、吾十吾十有(有(yuyu)五而志于学五而

7、志于学 不逾(不逾(y y)矩()矩(jj)5 5、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w wngng )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didi)6 6、贤哉(、贤哉(zizi)一箪(一箪(d dnn)食)食 在陋巷(在陋巷(xingxing)人不堪(人不堪(knkn)其忧)其忧7 7、知之者不如知之者不如好(好(hoho)之者之者8 8、曲肱(、曲肱(g gngng)而枕之)而枕之1010、逝者如斯逝者如斯夫(夫(ff)1212、博学而笃(、博学而笃(dd)志)志读课文,注意下列读音读课文,注意下列读音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学习态度学习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学习

8、方法学习方法1 1、4 4、5 5、12121 1、2 2、3 3、6 6、8 8、11117 7、9 9、1010 我们课文所选的十二章之间并不是毫无关我们课文所选的十二章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它们所阐述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彼此之间系,它们所阐述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就让大家当一当小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就让大家当一当小编辑,以小组为单位,给它们分分类吧。编辑,以小组为单位,给它们分分类吧。探究释疑探究释疑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v(第一章)(第一章)子曰:子曰:“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自远方来,不

9、亦/乐乎?人不知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乎?”?”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子:先生,指孔子。子:先生,指孔子。(2)(2)学学而而时习之时习之:连词,表顺接。:连词,表顺接。时:按时。习:复习。时:按时。习:复习。之:代所学的知识之:代所学的知识 (3)(3)亦:副词,也。亦:副词,也。说:通说:通“悦悦”,愉快。,愉快。(4)(4)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朋:指志同道合的人。(5)(5)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人不知人不知而而不愠不愠:却,但是。却,但是。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6)(6)愠:生气,发怒。愠:生气,发怒。(1)(1)(7)

10、(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从远方来,不也是,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段解:段解: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乐趣,第二句讲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修身做人。第三句讲修身做人。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v第四章第四章v子曰:子曰:“温故温故/而知新,可以而知新,可以

11、/为师矣。为师矣。”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1 1)温:温习,复习。)温:温习,复习。(2 2)故:旧的,原来的。这里指学过的知识。故:旧的,原来的。这里指学过的知识。(3 3)知:)知:领悟,获得。领悟,获得。(4 4)新:新的理解与体会。)新:新的理解与体会。(5 5)而:连词,表示顺接。)而:连词,表示顺接。(6 6)可:可以。()可:可以。(7 7)以:凭借。)以:凭借。(8 8)为:成为,做。)为:成为,做。(9 9)矣:语气词,表肯定。)矣:语气词,表肯定。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见

12、解与体会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一凭借这一点就可成为点就可成为当老师当老师了了。”段解段解: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v第五章第五章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殆。”重点重点字词解释字词解释:而:连词,可是,表示转折。而:连词,可是,表示转折。则:连词,相当于则:连词,相当于“就就”、“便便”。罔(罔(wngw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殆(didi):疑惑。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疑惑。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只

13、学习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对思想有害。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对思想有害。”段解:段解: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习与思考要相结合。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十二章第十二章:子夏曰:子夏曰:“博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而近思,仁仁/在其中矣。在其中矣。”字词解释字词解释:1 1、子夏:孔子的学生。、子夏:孔子的学生。2 2、笃(、笃(d d):忠实,坚守。):忠实,坚守。3 3、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切问

14、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4 4、仁:仁德。、仁:仁德。翻译:翻译:子夏说: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提广泛地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啊。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啊。”段解:段解: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坚定信念、广泛学习。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作业:作业:背诵课文背诵课文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七章第七章:子曰:子曰:“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不如乐之者。乐之者。”字词解释字词解释:(1 1)

15、之:学问和事业。)之:学问和事业。(2 2)者:代词,)者:代词,.的人的人(3 3)好()好(h h o o)喜欢,爱好)喜欢,爱好(4 4)乐()乐(l l)以)以.为乐趣为乐趣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段解:段解: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九章第九章: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从之,其不善者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改之。”字词解释字词解释:(1

16、 1)三人:几个人)三人:几个人(2 2)焉:于此,意思是)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在其中”。(3 3)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者:好的方面,优点。(4 4)从:)从:跟从、学习跟从、学习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要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老师的人。要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加以改正。(如果自己也有)就加以改正。”段解:段解:学习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

17、缺点。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十章第十章:子在川上子在川上/曰: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词语解释:词语解释:(1 1)川:河,河流)川:河,河流(2 2)逝者:指流逝的时光。逝,往,离去。)逝者:指流逝的时光。逝,往,离去。(3 3)斯:代词,这,指河水。)斯:代词,这,指河水。(4 4)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5 5)舍:舍弃。)舍:舍弃。翻译: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夜不停。”段解段解: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比喻。学习态度。教

18、育弟子要珍惜时间。比喻。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二章第二章:曾子曰:曾子曰:“吾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而不忠乎?与朋与朋友交友交/而不信乎而不信乎?传传/不习乎不习乎?”?”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1 1)吾:我。)吾:我。日:每天。日:每天。(2)(2)三省(三省(xngx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3)(3)忠: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忠: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4)信:诚信。信:诚信。(5)(5)传:传授,老师传授的知识。传:传授,老师传授的知识。翻译:翻译:曾参说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我每天多次

19、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识是否复习过了呢?”段解:段解: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道德修养。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道德修养。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三章第三章:v子曰:子曰:“吾十有五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而不惑,五十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矩。”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1 1)十有五:指十五岁,)十有五:指十五岁,“有有”同同“又

20、又”,用在整数和零数,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之间。(2 2)立:立身,指有所成就。或指)立:立身,指有所成就。或指独立做事情。独立做事情。(3 3)惑:迷惑,疑惑。)惑:迷惑,疑惑。(4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 5)耳顺:能听进不同意见。)耳顺:能听进不同意见。(6 6)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从心所欲: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7 7)逾矩:逾,超过;矩,规矩。)逾矩:逾,超过;矩,规矩。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能自立于世,四十岁

21、遇事岁时有所成就,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别人说话能明辨是非,七十岁可六十岁听别人说话能明辨是非,七十岁可能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能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段解:段解: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的最高境界是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

22、八点 九分。第六章第六章 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人/不堪其忧,回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1 1、哉: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哉: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2 2、回: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回: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3 3、箪(、箪(d d n)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4 4、堪:能忍受。、堪:能忍受。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

23、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而发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而发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多么高尚啊!”段解:段解:赞扬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精神。赞扬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精神。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八章第八章: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饮水,曲肱饮水,曲肱/而枕之,乐而枕之,乐/亦在亦在/其中矣。其中矣。不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浮云。”字词解释字词解释:(1)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2)疏食疏食:粗粮。粗粮。(3)水:在古代

24、汉语中,)水:在古代汉语中,“水水”指冷水;指冷水;“汤汤”指热水。指热水。(4)曲肱:弯着胳膊。肱()曲肱:弯着胳膊。肱(gng),胳膊,胳膊,(5)于:对,对于。)于:对,对于。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段解:段解: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安贫乐道”的精神。的精神。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25、:子曰:子曰:“三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也。”字词解释:字词解释:(1)三军:军队。古制,三军:军队。古制,12500人为一军。人为一军。(2)夺:改变。)夺:改变。(3)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指平民百姓。)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指平民百姓。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一国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一国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的志向却不可改变。”段解:段解:道德修养。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道德修养。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第三课时第三课时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文

26、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 1、“信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增减。)2 2、“达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 3、“雅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文言文九字翻译法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27、3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单音节换双音节)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单音节换双音节)5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8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 不通,用意译)不通,用意译)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三省吾身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

28、 不舍昼夜不舍昼夜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择善而从 逝者如斯逝者如斯 匹夫不可夺其志匹夫不可夺其志成语归纳成语归纳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通假字通假字 不亦不亦说说乎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吾十有有五而志于学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可以可以为师矣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今:可能、许可 饭饭疏疏食饮水食饮水 古:粗劣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饭疏食饮水水 古:冷水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29、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吾日吾日三三省吾身省吾身 古:多次古:多次 今:数词,三今:数词,三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习之。时:名词时:名词-状语,按时状语,按时 吾吾日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日:名词日:名词-状语,每日状语,每日 温温故故而知而知新新 故、新:形容词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传传不习乎。不习乎。传:动词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名词,传授的知识 饭饭疏食饮水。疏食饮水。饭:名词饭:名词-动词,吃饭动词,吃饭 好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之者。乐:名词乐:名词-意动。以意动。以为乐为乐第三十二页

30、,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可以为为师矣师矣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人谋而不忠乎知:人不知:人不知知而不愠而不愠 温故而温故而知知新新而:人不知而:人不知而而不愠不愠 温故温故而而知新知新 博学博学而而笃志笃志其:仁在其:仁在其其中矣中矣 其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而改之当、做当、做替替了解了解懂得懂得表转折表转折表顺承表顺承表并列表并列它的它的他人他人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省略句:省略句: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以以”后面省略代词后面省略代词“之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择”判断句:判断句:贤哉,回也

31、!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解释下列红色词语的意思。1 1、吾日三、吾日三省省吾身。吾身。2 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逾矩矩。3 3、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者不如乐之者。4 4、博学而、博学而笃笃志,切问而近思。志,切问而近思。(自我检查,反省)(自我检查,反省)(越过,超过)(越过,超过)(喜欢,爱好)(喜欢,爱好)(忠实(忠实,坚守)坚守)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2

3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3 3、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4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

33、,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这个事例证实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这个事例证实了课文中的哪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1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来表达。2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3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34、.4 4、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5 5、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有朋自远方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用课文原句填空用课文原句填空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请根据以下提示,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句子。请根据以下提示,从课文找出相对应的句子。(1 1)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句子是

35、:)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的句子是:“,”。(2 2)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3 3)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是:“,”。(4 4)子曰:)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不如学也。”这与本文哪一则内容相似?这与本文哪一则内容相似?“,”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5 5)

36、文中强调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的内容是:)文中强调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的内容是:“?”(6 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习的句子_,_。(7 7)孔子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孔子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8 8)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句子是:_,_。(9 9)子夏的学习方法是:)子夏的学习方法是:_,_。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五音不全五音不全”中的中的“五音五音”是指什么?是指什么?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五音又称五声

37、。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宫、商、角juju、徵、徵zhzh、羽。、羽。【宫】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宫】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do音音 【商】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商】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re音。音。【角】【角】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mi音。音。【徵】【徵】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sol音。音。【羽】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羽】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la音。音。课外拓展课外拓展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六艺六艺”是指什么?是指什么?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

38、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即今德育)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数:算法(计数)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曾子杀彘(曾子杀彘(zhzh)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

39、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遂烹彘也。(选自(选自韩非子韩非子)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母亲就对他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母亲就对他说: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从集市上曾子的夫人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阻他说: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

40、开玩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笑罢了。”曾子说:曾子说:“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肉给孩子吃。后把猪肉给孩子吃。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八点 九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