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船舶碰撞、搁浅应急救援预案1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9025188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上船舶碰撞、搁浅应急救援预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上船舶碰撞、搁浅应急救援预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上船舶碰撞、搁浅应急救援预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水上船舶碰撞、搁浅应急救援预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上船舶碰撞、搁浅应急救援预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水上船舶碰撞、搁浅应急救援预案1、编制目的为提高水上船舶碰撞、搁浅事故应急的快速反应能力,保护本项目部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本项目部水上船舶发生碰撞、搁浅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制定此预案。2、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大桥局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大桥MQ-01标段施工范围内可能发生的水上船舶碰撞、搁浅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企业的主体责任,把保障员工、人民群众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3.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3.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切实履行公司机关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机构的作用。3.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地方各种应急队伍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1应急组织机构(1)事故现场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2)

3、伤员营救组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长,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3)物资抢救组由物机部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 (4)保卫疏导组由保卫人员负责人担任组长、后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 (5)抢险物资供应组由副经理担任组长、各施工队物资管理人员组成; (6)后勤供给组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担任组长、办公室人员组成;(7)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4.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1)事故现场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a、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b、现场事故评估;c、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d、控制紧急情况;e、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与在

4、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f、 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g、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b、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b、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4)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b、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5)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 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

5、的装备和安全配备;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6)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a、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b、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7)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b、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5、应急救援程序5.1信息报告项目部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24小时轮流值班。 如发生水上船舶碰撞、搁浅事故立即报告,具体报告程序如下: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项目部值班人员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5.2应急响应 (1)现场事故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 (2)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

6、人员、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伤员送往最佳医院,同时向项目部值班人员报告:(3)项目部值班人员:了解事故性质及伤亡人员情况,及时报告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4)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施救或联系外部支援,进行事故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处理,制定预控措施组织实施,并报上级部门。6、应急处置6.1施工水域船舶碰撞应急处置(1)船舶发生碰撞后,应迅速发出警报,通知船长和轮机长,召集所有船员应急救援。(2)船长应督促大副和轮机长查明破损部位和损坏情况,有无进水、人员伤亡、油污染情况及程度,轮机长应立即测量油舱液位,大副应派专人监督破损部位,及时向船长报告检测结

7、果。以便船长确定施救方案和判断是否需要外援救助。(3)当一船撞入对方船体时,船长应视情况采取慢车顶推等措施减少破洞进水,尽力操纵船舶使破洞处于下风侧。(4)若船体破损进水,应组织排水和堵漏,若进水严重应设法抢滩;若发生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抢救。(5)轮机长应负责机舱内的损害控制,对主机、辅机、舵机等机舱设备的损坏情况进行估计和抢修,并报告船长,还应按指示在舱柜之间转移燃油等工作,提供电力和辅助机械等方面的各项服务。(6)船舶碰撞双方,应交换有关船名、呼号、船籍港、船舶登记编号。船长应向对方船长送一份“碰撞责任通知书”,要求对方船长签字并盖船章。对方要求本船船长签署同类文件时,仅应明确批注“仅限

8、收讫”类文字。(7)值班船员应做好详细记录,船员应向船长如实汇报有关情况;船长负责指导驾驶员谨慎如实地填写航行日志。(8)若被撞船舶处于危急状态,在不严重危及本船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力提供援助,包括救助对方船员或协助被撞船舶抢滩等。(9)若情况紧急,船长有权请求第三方救助。若碰撞损害严重,确属无力抢救时,船长应宣布弃船。6.2施工水域船舶搁浅应急处置(1)得到船舶搁浅报告后,交通船应立即赶赴现场施救。(2)了解失事船舶搁浅水域情况、配载情况、搁浅程度,是否需要外援等。(3)协助搁浅船趁潮水自行脱浅。(4)及时将情况向海事部门VTS中心和指挥部报告。(5)船舶有倾覆危险时,要紧急疏散有关人员。(6

9、)组织救助力量现场施救,在水流不急、搁浅程度不严重时,可用拖轮将搁浅船舶向深水方向拖入深水区。7、保障措施7.1通信与信息保障(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均配备手机,并24小时开机,遇紧急情况可以通过手机联络。(2)各船舶VHF甚高频电话实行24小时值守,各船舶和各施工平台与调度中心使用内部频道进行正常的施工联系;对讲机按项目部规定的频道进行联络。(3)施工现场可用对讲机直接联络,时刻通报现场救援情况。7.2应急队伍保障项目部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加大加强对民工的应急救援知识的教育与传授。专业救援人员可以是附近

10、水上公安局或海事局人员等,建立定期的合作关系。各类抢险救援队伍要合理部署和配置,配备先进的救援装备、器材和通信、交通工具,制订各类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方案,并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演练。7.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救护人员的装备:救生衣、救生圈、头盔、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带、呼吸保护器具等;(2)灭火剂:水、泡沫、CO2、卤代烷、干粉、惰性气体等;(3)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CO2灭火器等; (4)救生救护器材:担架、纤维绳索、救生网、救生梯、救生袋、救生垫、救生滑杆、缓降器等;(5)自动苏生器:适用于抢救因中毒窒息、胸外伤、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处于假死状态的伤

11、员。(6) 医疗救护用品:医用纱布、医用胶布、消毒药水、听诊器、血压计、急救药品等。7.4经费保障项目部对本单位的应急救援经费列出年度预算,保证项目部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7.5医疗卫生保障突发事故发生后,快速组织救援人员抢救伤员并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抢救处理,并即时送往医院医治,按照各相关单位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7.6交通运输保障 事故发生后,各生产单位以满足应急交通保障条件为首要任务,所有的船舶、车辆均服从应急指挥部的统一调遣,时刻准备抢送受伤人员及运送救援物资。8、宣传、培训与演练8.1宣传最大限度公布突发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信息,接警电话和部门,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等,让生产工作人员对应急救援有初步的认识。8.2培训(1)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2)培训内容: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船舶发生碰撞、搁浅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等等。8.3演练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年组织现场实际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9、附 录附录一:项目部人员联系方式 附录二:外部单外联系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