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021732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 2018/08/11 摘要:为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以甘蔗渣、茄子秸秆、玉米芯为材料,采用慢速热解技术于500条件下制备甘蔗渣生物炭(SBC)、茄子秸秆生物炭(EBC)、玉米芯生物炭(CBC),检测其去除水中尼泊金乙酯的特性。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制备原料显著影响其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效果,3种秸秆制备的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能力表现为SBCEBCCBC。此外,水中尼泊金乙酯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均能影响吸附效果。三种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去除率随尼泊金乙酯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高温有利于吸附。45下尼泊金乙酯初始浓

2、度为30mgL-1时,甘蔗渣生物炭(SBC)对尼泊金乙酯的去除率最高,达99.7%。反应在最开始的120min内增加迅速,经过270min达到吸附平衡。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式和Freundlich模式。研究结果为农业秸秆废弃物应用于尼泊金乙酯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生物炭;甘蔗渣;茄子秸秆;玉米芯;尼泊金乙酯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杨晨璐等,2018;周颖等,2018)。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炭技术,一方面能够为低价值或废弃的生物质提供良好的转化途径;另一方面,制备的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类新型的环保材料用于污

3、染水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生物炭是一种常用的高效吸附材料,是指由含碳量丰富的生物质在无氧或限氧的条件下低温热解而得到的一种细粒度、多孔性的碳质材料。生物炭由于在炭化过程中非碳元素的分解,从而形成了疏松多孔的结构,作为一种很好的吸附材料,在吸附有机污染物、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引起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Yuetal,2017;Weber&Quicker,2018)。据报道,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远远强于其它形式天然有机质。所以生物炭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有巨大潜力,并且生物炭原料来源广泛,因此其有望作为廉价的吸附剂而广泛应用(Meyeretal,2011;Fideletal,2017)。

4、尼泊金乙酯主要用作食品、化妆品、医药的杀菌防腐剂。据报道,尼泊金乙酯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是一类新的环境雌激素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中(Dhakaetal,2018;Brauschetal,2011)。因此研究有效地控制尼泊金乙酯在水中的浓度对环境污染的修复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生物炭在水体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去除重金属离子等带电污染物,对去除尼泊金乙酯等疏水性污染物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甘蔗渣、茄子秸秆、玉米芯为原料,在5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来吸附水中的尼泊金乙酯,研究热解温度、尼泊金乙酯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尼泊金乙酯吸附效率的影响,揭示秸秆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特性,为秸秆

5、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尼泊金乙酯(ethylparaben,简写为EP)为分析纯,购自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仪器设备: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马弗炉(北京科伟永兴)、水浴恒温振荡器(常州丹瑞)、粉碎机(天津鑫博得)、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1.2方法1.2.1秸秆生物炭的制备甘蔗渣(sugarcaneresidue)取自陕西省咸阳市某农贸市场,茄子秸秆(eggplantstraw)、玉米芯(cornstraw)取自陕西省咸阳市某农村,清洗晾干后放入烘箱在60下烘干72h,粉碎后置于瓷坩埚中,盖上盖子,放入马弗炉中,以2min

6、-1的升温速率升至500,随后保持2h。冷却后取出,研磨过60目筛,储存于干燥器中备用。标记为SBC、EBC、CBC。1.2.2EP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EP的含量,以背景溶液为空白,在200400nm波长内扫描,得到EP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47nm。每组进行3个平行试验,取其平均值。称取EP0.1250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得到EP的500mgL-1储备液。分别量取此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20、30、40、50mgL-1,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UV-2600,日本)在247nm波长下分别测得吸收值,得回归方程y=0.0709x+0.0127,R2=0.99

7、99(n=5)。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47nm)测定吸附后的EP浓度,每组进行3个平行实验,取其平均值。1.2.3EP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称取0.10gSBC、EBC、CBC各7份,分别加入事先配置好的20、30、40、50、60、70、80mgL-1的EP溶液20mL于50mL具塞三角瓶中,在25恒温水浴振荡箱中以150r/m振荡3h以达到吸附平衡状态,过0.45m微孔滤膜,在270nm处测定剩余EP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剩余EP浓度。1.2.4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称取0.1gSBC、EBC、CBC各7份,分别加入事先配置好的20、30、40、50、60、70、80mgL-1的E

8、P溶液20mL于50mL具塞三角瓶中,分别在25、35和45下进行恒温振荡吸附3h以达到吸附平衡状态,过0.45m微孔滤膜,在270nm处测定剩余EP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剩余EP浓度。1.2.5反应时间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在常温常压下,取10份EP浓度为50mgL-1的溶液各20mL,分别置于10个50mL三角瓶中,均加入0.1gSBC、EBC、CBC,在150rmin-1下搅拌5、10、20、30、45、60、90、120、150、180min,静置1h,测定剩余EP浓度,计算去除率。1.2.6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用Langmuir和Freundlish模型拟合三种生物炭对EP的吸附等温线

9、。Langmuir方程是用于描述吸附平衡行为中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模型。Langmuir模型是理想的单分子层吸附模型。1.3数据分析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igmaplot10.0软件进行拟合。2结果与分析2.1SBC、EBC、CBC对EP的吸附2.1.1SBC、EBC、CBC对不同初始浓度EP的去除率三种生物炭对EP的去除率随EP初始浓度的增加整体上呈降低趋势。SBC在EP初始浓度为30mgL-1时,对EP的去除率最高,达99.7%;EBC在EP初始浓度为40mgL-1时,对EP的去除率最高,达98%;CBC在EP初始浓度为30mgL-1时,对EP的去除率最高,达99.6%。综上可见,不同来源秸秆生

10、物炭对EP的吸附效率有一定差异,SBC对EP的平均去除率在98%左右,EBC对EP的去除率在97%左右,CBC对EP的去除率在95%左右。SBC对EP的吸附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SBC的微孔数量最多,孔隙度和比表面积最大,吸附率相应最高。2.1.2温度对秸秆生物炭吸附EP的影响SBC、EBC、CBC分别在25、35、45吸附4h后的EP。三种热解温度下的秸秆生物炭对EP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整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吸附温度升高,去除率增大,说明吸附反应属于吸热过程,生物炭和EP之间的吸附主要是由化学键力引起的,吸附牢固,解析困难。从图3可见,SBC对EP的最大去除率为99.6%,出现在EP初始浓度

11、20mgL-1、吸附温度为45时;EBC对EP的最大去除率为98%,出现在EP初始浓度40mgL-1、吸附温度为45时;CBC对EP的最大去除率为99.7%,出现在EP初始浓度40mgL-1、吸附温度为45时。随着EP初始浓度的加大,SBC、EBC、CBC对EP的去除率逐渐降低。2.1.3秸秆生物炭对EP的吸附率随时间的变化在反应开始阶段,秸秆生物炭对EP的去除率增速较快,在最开始的120min内增加迅速,随着反应的进行,去除率逐渐增大,在120min至150min内吸附率缓慢上升,之后吸附过程慢慢趋于平稳,反应进行180min后,延长反应时间,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在充分振荡270min后吸附

12、反应达到平衡。由此可知,用秸秆生物炭吸附EP,作用时间为270min,吸附反应即可达到平衡状态。随着吸附时间的推移,秸秆生物炭能够继续保持较高的去除率,几乎没有出现解吸现象,说明在吸附位点形成了较强的化学键,一旦吸附就不容易解吸。在相同的吸附时间内,三种生物炭对EP吸附能力高低为SBCCBCEBC。当达到吸附平衡后,SBC的吸附率将近99%,CBC的吸附率接近98%;EBC的吸附率几乎达到97%。2.2吸附等温模型通过Langmuir等温模型与Freundlich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2种拟合模式基本上呈良好的线性关系。SBC、EBC、CBC对EP的吸附等温线如图4中A、B、C所示。生物

13、炭对EP的平衡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结论与讨论关于甘蔗渣和玉米芯生物炭吸附剂已有较多报道,有研究者发现甘蔗渣生物炭能提高砖红壤对氧氟沙星的吸附量(陈淼等,2015),玉米芯生物炭对水中氨氮和对硝基苯酚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研究选取新的环境雌激素污染物尼泊金乙酯为研究对象,在500下制备甘蔗渣、玉米芯、茄子秸秆生物炭,用来吸附水中的尼泊金乙酯,以期对农业秸秆废弃物实现最大化利用。研究发现这三种生物炭对低浓度尼泊金乙酯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吸附能力大小为SBCEBCCBC。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原料易得且制作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秸秆生物炭是一种很好的吸附剂,在污水处理领域有广阔

14、应用前景。郎印海(2014)用花生壳和小麦秸秆制备生物炭吸附水中的五氯酚,发现花生壳生物炭对PCP吸附效果优于小麦秸秆生物炭,本研究也发现三种生物炭中甘蔗渣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能力最强,说明生物炭的制备原料不同,吸附能力不同,选择合适的制备原料能最大限度提高生物炭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马锋锋等(2015)的研究表明,牛粪生物炭对水中氨氮的吸附是一个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过程。在本研究发现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吸附也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吸附在最开始的120min内增加迅速,27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代银分(2016)等研究表明,Langmuir方程能很好的描述水葫芦、秸秆、松针等五种来源不同的生物炭对磷的等温吸附。本研究也发现Langmuir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生物炭对尼泊金乙酯的等温吸附。由于生物炭表面含氧基团呈碱性的独特性质,使生物炭在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效,改善植物生长环境,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巨大潜力,张振国(2016)等指出在黄土中添加由小麦秸秆制成的生物炭可以有效地提高黄土对NP的饱和吸附量。表明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能有效地减少土壤污染,生物炭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质量、修复污染农田、应对气候变化、维持和稳定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及保障农业环境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