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国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_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19007267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5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 我国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_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二章 我国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_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二章 我国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_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我国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_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我国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_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法律与法规概述法律与法规概述宪法宪法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守则生产安全纪律生产安全纪律这些都这些都是法律是法律吗?吗?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食品标签管理规定食品标签管理规定食品标召回理规定食品标召回理规定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2、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它们是它们是什么关什么关系?系?第一节第一节 法的基本概念法的基本概念一、法、法律、法规的概念一、法、法律、法规的概念 原始社会规范原始社会规范 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分离导致法的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分离导致法的出现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春秋春秋管子管子七臣七主七臣七主法被认为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法被认为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反应的是统治保证的调整行

3、为关系的社会规范,反应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阶级的意志。1 1、法的含义、法的含义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总称。的总称。法律:(广义)指由行使立法权的有关国家机关按法律:(广义)指由行使立法权的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制定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而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制定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而实施的社会规范。(狭义)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实施的社会规范。(狭义)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大会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概念2

4、2、法律和法规的概念、法律和法规的概念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总称。的总称。帕尔玛继承遗产案“第三者”遗赠案 法律原则案例法律原则案例二、法的基本特征:二、法的基本特征:调整人行为行为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由由专门国家机关专门国家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制定、认可和解释以以权利义务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通过程序由通过程序由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保证实施 “我只是由于表现自己,只是由于踏入现实的领域,我只是由于表现自己,只是由于踏入现实的领域,我才进入受立法者支配的范围。对于法律来说

5、,除了我我才进入受立法者支配的范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之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的行为之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注:(注:马克思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格斯全集第第1 1卷,第卷,第1616页。)页。)孟德斯鸠在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里描述了这样的案例,里描述了这样的案例,“马尔西亚斯梦见他割断了国王狄欧尼西乌斯的咽喉,马尔西亚斯梦见他割断了国王狄欧尼西乌斯的咽喉,狄欧尼西乌斯据此梦将马尔西亚斯处死。其理由是,如狄欧尼西乌斯据此梦将马尔西亚斯处死。其理由是,如果果他白天不这样想,夜里就不会做这样的梦。他白天不这样想,夜里就不会做这样的梦。”以国家的名义创制;以国家主权为界限;国家制定

6、或认可是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主要方式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主要方式特殊特殊1 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为规范。(1 1)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种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定程序制定各种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如,如,刑法刑法、民法通则民法通则、教育法教育法等。等。(2 2)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等加以确际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认,赋予其法

7、律效力。如,我国建国初期,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如,我国建国初期,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女即女1818周岁,男周岁,男2020周岁,就是依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人们周岁,就是依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人们的习惯予以确认的。的习惯予以确认的。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律。务委员会制定国家宪法和基本法律。1、国家强制力是指有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暴力机关强制其认为与其利益相冲突的行为服从的力量。2、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

8、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法律将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由于定义中就包含了国家强制力的因素,所以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人人都要按照法律的约束做事。特殊特殊2 2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法律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特殊特殊3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法律最

9、主要的特征最主要的特征 依靠国家强制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违犯法律的人力对违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重要保证。国家强制力主要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军队、警察、法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庭、监狱等。国国家家强强制制力力 法律是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制定 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以国家强制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力保证实施(最最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对全体社会成员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具有普遍约束力 一、立法体制:立法体系,是关于立法权行使一、立法体制:立法体系,是关于立法权行使和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和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第二节第

10、二节 我国的立法特征我国的立法特征立法体系的分类立法体系的分类 单一的立法体系 复合的立法体系 三权分立的立法体系权力分立司法司法行政行政立法立法权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一般人习惯称三权分立。我们会将政府分为三个权力部门,分别是行政、立法、司法,也就是一般常说的三权分立。三权分立之相互关系立法立法司法司法行政行政权力分开后,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彼此制衡(check and balance)。让政府各机关透过各种宪法设计的游戏规则,来彼此制衡,不要让某一个权力独大。我国的立法特征我国的立法特征“一元一元”“两级两级”“多层次多层次”一元一元 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强调国

11、家立法权属于中央,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强调国家立法权属于中央,国家在整个立法体制中居于领导地位。国家在整个立法体制中居于领导地位。宪法宪法规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规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前者有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前者有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法、民法和其它基本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法、民法和其它基本法律的权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法律的权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对它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可以对它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不得同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不得同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中央立法

12、 地方立法两级两级l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法律,l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l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l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分别报上级人大常委会批准。例和单行条例,分别报上级人大常委会批准。l 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国

13、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根据法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多层次多层次立法体制全 国 人 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国 务务 院院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四总部、四总部、各大军区、各大军区、各军 兵 种各军 兵 种县级县级以上以上各级各级地方地方人大人大特别特别行政行政区立区立委及委及政府政府法律地位分析图法宪律法规法政行。法律形式l法律形式即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法的产生方式不同,制定机

14、关不同,其表现形式和法律效力、等级也不同。l我国现行法律形式主要表现为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制定法。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的法律形式有:1.宪法l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我国的各项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等。l我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2.法律l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l其中刑事、民事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等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3.行政法规l行政法规是国务

15、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4.部门规章l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一般在全国范围内有效。5.地方性法规l地方性法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即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下同)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且仅在本地区内

16、有效。6.地方政府规章l地方政府规章是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地方政府规章仅在本地区内有效。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l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区、自治州、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l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做出变通规定。8.特别行政区的法l特别行政区的法是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在

17、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制定或认可,在特别行政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因此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渊源具有一定特殊性。对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均做出了具体规定。9.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l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l中央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可以根据法律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军事法规、决定、命令,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军事规章。l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在武装力量内部实施。10.国际条约l我国与外国签订的具有规范性内容的国际协定以及我国批准加入的国际条约,也是我国的法律渊源。l这些法的渊源呈金字塔状排列:l高居塔尖的是宪法,l其

18、次是多部法律,l然后是多件行政法规,l 多 件 地 方 性 法 规,l 万 多 件 规 章。l它们的效力等级从上到下,逐层递减。l在下面的不得与在上面的相抵触。我国的立法体系我国的立法体系(体制)(体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的补充和修改;解释法律。国务院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

19、、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批准后施行。我国的立法体系我国的立法体系(体制)(体制)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

20、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批准后施行。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的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

21、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政府规章。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在武装力量内部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 刑法 刑事诉讼法 民法通则 民事诉讼法 合同法 人民法院组织法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律 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学成果转化法、执业医师法、国防法人民防空法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禁毒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中

22、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资源税暂行条例 个体工商户条例 车船税法实施条例烈士褒扬条例 戒毒条例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吉林省林地保护条例 吉林省公路条例 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 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较大的市较大的市 1)18个共四批公布的城市:唐山、大同、包头、大连、鞍山、抚顺、吉林、齐齐哈尔、无锡、淮南、青岛、洛阳(1984年10月批准,重庆市是在这一批公布的,已经升格为直辖市)宁波(1988年3月批准)淄博、邯郸、本溪(19

23、92年7月批准)徐州、苏州(1993年4月批准)2)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喀什(这里谈论的是经济特区中属于较大的市的那些经济特区。海南是省,不是城市。)3)27个省级政府所在地=22个省会(大陆上的省份)+5个自治区首府 目前共有50个“较大的市”=18+5+27。在中国282个地级市中,仅仅这50个“较大的市”具有地方立法权。中国的经济特区 深圳(2020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珠海(1687.8平方公里)厦门(1565平方公里)汕头(2064平方公里)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海南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例 喀什(111794平方公里,现在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4、)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牧业用地管理条例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促进鹿业发展条例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9第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211 号 吉林省测绘成果管理办法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200号吉林省农村五保供养办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 军发201022 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 军发201021 号二、我国的立法程序二、我国的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指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立法程序:指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

25、律的有关规定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程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程序。序。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1 1)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提出(2 2)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审议(4 4)法律的公布)法律的公布(3 3)法律草案的表决通过)法律草案的表决通过立法流程提出法律议案审议法律议案通过法律公布法律第三节我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体系与法律规范法律体系:指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法律体系:指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

26、或认可,体现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意志,调整社会关系,并最终依靠国家强制力意志,调整社会关系,并最终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保证实施的社会活动准则社会活动准则。法律门类:指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进行的一种分类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一、食品法律法规:由国家制定和认可,以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 1、法律、法律 2 2、行政法规、行政法规 3 3、地

27、方性食品法规、地方性食品法规4 4、食品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食品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5 5、食品规章、食品规章依据食品法律规范的依据食品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及其法律法律效力层级效力层级,我国食品法律法规分为:,我国食品法律法规分为:二、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法律实施: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即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法律实施方式:法律实施方式:(1 1)法律法律遵守遵守广义广义狭义狭义(2)2)法律适用法律适用食品法律的适用范围(效力范围):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 属地原则属地原则属人原则属人原则保护主义保护主义生效时间生效

28、时间终止时间终止时间对人效力对人效力法律责任:违法行为的实施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是国家队违法者设置的强制性义务。行政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刑事制裁法律制裁法律制裁 食品卫生行政部门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食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三、我国食品法律法规三、我国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管理的制定与监督管理 法律法规授权的其它组织 联合执法主体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存在的差距(一)、现有法规体系不完善系统性较差(二)、二)、现有法规可操作性差现有法规可操作性差(三)、现有法规体系更新速度(三)、现有法规体系更新速度慢慢,不能与国际接轨不能与国际接轨(四)、法律在执行过

29、程中缺乏持续(四)、法律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持续性和规范性性和规范性 有毒糖果有毒糖果 的生产的生产本节课重点回顾本节课重点回顾立法程序概念、我国立法程序立法程序概念、我国立法程序 法律体系与法律规范法律体系与法律规范法律门类、法律渊源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我国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管理我国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管理 法律实施方式法律实施方式食品法律的适用范围食品法律的适用范围 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法律法规法律制裁法律制裁特征特征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法的基本特征一、法的基本特征

30、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概括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规范性是指法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也就是为人们的行为规定了模式、标准和方向。概括性是指法的对象是抽象的、一般的人和事,在同样的情况和条件下,法律可以反复使用。可预测性是指人们通过法有可能预见到国家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态度和产生的法律后果,因为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从而成为评价人们行为合法不合法的标准。2.法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社会规范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这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之一。所谓“制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原先并没有某种行为规则,立法者根据

31、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所谓“认可”,是指社会生活中原来已经实际存在着某种行为规则(如习惯规范等),国家以一定形式承认并且赋予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无论是制定还是认可,都与国家权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正是这一特点使法律的效力在形式上具有了普遍性。3.法是规定了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法的核心内容在于规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行为自由。法律义务是指法律上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或行为界限。法通过规定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4.法是由国

32、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任何社会规范都要通过一定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实施,但方式有所不同。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它是由国家权力的力量即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而且这种强制力具有普遍性。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责任人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家的强制力只是法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特点之一,但不是法得以实现的惟一方式。法的概念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