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后卫练习方法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005240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篮球后卫练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篮球后卫练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篮球后卫练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篮球后卫练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后卫练习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篮球后卫练习方法在不知道楼主的身体状况情况下.可能涉及到的范围不是很广只能从大众的角度 给楼主一些方法和 建议当后卫有两项技能必须要很熟练!一,就是控球,对球的手感一定要好.二,就是有篮,控球后卫要会三分,得分后卫中远距离一定要准!有了以上两项,然后多打比赛,多积累经验.张卫平指导教你如何打好后卫这是第一部分,2-4在旁边可以选,注意多看看后卫防守部分快速行进过人快速行进要过人,当然追求的是变化速度与方向。而变化速度就是急停再走,变 化方向就是前进方向的改变,这两种动作最重要的关键都在于腿部肌力是否充 足、双脚是否弯曲。第一谈的是要如何急停的技术,首先要了解的是,假如脚后跟与前脚掌、小腿、 大

2、腿等四部分肌力不足,在某种程度的速度下你是急停不住的。其次谈到双脚放 松、弯曲,其实在急停前,或者应该说脚后跟与前脚掌、小腿、大腿等四部分要 用力前,这四个部位器官应该先放松,让你的前进速度先减慢,如此才能在后续 动作中使劲用力,这是人体肌肉收缩的自然拮抗作用。也就是要急停的步骤、动作要领依序是,减速,然后脚后跟与前脚掌、小腿、大 腿等四部分器官先放松,接着小腿稍微用力、脚后跟再用力顶住地面、前脚掌用 力的完全着地贴住地面、小腿最后用力不动、大腿缓冲持续前进之力并稍微用力、 此时大腿与小腿成弯曲状、身体重心顺势降低而让你动作完全停止,成为急停。 要急停脚后跟先停住,前脚掌再停、小腿用力后大腿再

3、用力。因此,要快速行进过人,基本上要先学会急停,不论是单脚急停或双脚急停皆然。 必须有个重要的概念是,因为要什么时候急停,对于绝不清楚,所以当在快速行 进间急停后,对于势必让你甩脱,当然就可以轻松过人了。同样道理再谈快速行进间的过人,当要变化方向过人之前,理所当然的是要先做 减速的动作,此时你的脚是逐渐放松,让身体快速减速,接着是你准备往东方向 前进的同一侧脚a之脚跟停住、脚掌贴住地面也停住,然后此同侧脚小腿用力、 大腿与小腿弯曲而停住,接着是b脚脚掌着地、前脚掌着地瞬间做往西用力,顺 势的是b脚的小腿与大腿往西用力,如此改变方向过人。右脚放松停住后右脚开始用力往左 右脚蹬直用力。右脚力气用尽

4、之际左脚启动再接续往左用力。当然我并不知道你目前的篮球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但无论是谁,无论 达到了多高境界,实践证明(不仅是篮球),我想你也一定很清楚,基本功是一 切”高难”动作的基础。比如说,你要想在空中(垂直地面)旋转三百六十度,然 后当防守你的队员,落地的时候,你还在空中仍然可以把球投进蓝框,将会产生 什么样的效果,你也肯定会想象出来;如果虽然你在空中完成了一个(旋转)的 高难动作,结果没有把球送进蓝框(而得分),恐怕谁都为你而遗憾。最后我想 要说的是,你要想“玩好”篮球,首先,先把“定点”投篮做好,不但动作要准确, 而且命中率要达到90%为好,同时,运球、传球、弹跳,都是属于篮

5、球的最基 本(功)的问题,这些你做不好,将会成为阻碍你提高的一个障碍。至于练习弹跳的小技巧,即如何跳的更高,来的更快,我看你还是先把“定点”投 篮练上几天,等有机会再说。篮球控球技巧1. 持球使用五根手指持球,并将于指向内紧缩。在球落下的一刻使用于掌接住。2. 躯干盘球将球放在腰际盘旋,这个动作的关键在於脸面朝前,同时眼睛不要看着球,然后 做顺时钟、逆时钟的盘球练习。3. 颈部盘球将球沿着颈部环绕练习,这个练习同样脸面朝前,颈部切忌不可移动,并且做正、 反时针方向的交替练习。4. 单脚盘球两脚分开并且重心放低,持球在单脚一侧做盘球练习。眼睛不要看球,并利用左、 右脚做正、反时针方向的交替练习。

6、5. 跨下前后抛球两脚分开同时重心放低。将球从前方轻抛到后方,两手迅速由后方接住球,并将 球轻抛回前方,如此反覆记时练习,试试看叁十秒内能完成几次。6. 膝部盘球两脚稍微靠拢同时身体重心放低,将球沿着两膝做盘球练习。眼睛不要看球, 并按正、反时针方向交替练习。7. 跨下8自行盘球这是单脚盘球的应用,将球沿着双脚在跨下做8字形的盘球,同时眼睛不要看着 球,并按正、反时针方向交替练习。篮球技巧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 综合体现。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 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

7、,做各种复杂的有 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 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 用的有三种: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 年进行,不可间断。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

8、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 和次数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纤维,减少脂肪,小力量训练可以变 化着花园天天练,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训练同时进行。无论大力量还是小力量训 练,一次课的时间不要拖的太长,1.5小时至2小时为宜。有强度还要有密度。三、速度训练也是提高弹跳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反复冲刺训练还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许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 神了。所谓冲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备活动后全速往前冲,而不是中速。专项速度 训练同大力量训练相同,不必天天练,每周三小时即可。还要特别注意运用小; 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腿后侧肌肉群的力量。四、各种专门的弹跳练习手段非常多,诸

9、如跳绳、跳栏、摸篮圈、摸小黑框上沿, 甚至摸篮板上沿。最后,我要提一提神经系统和弹跳力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速度、力量、协调性、 柔韧性、灵活性这些素质在瞬间综合向下作用于地面时就产生弹跳力,那么什么 东西是这些素质在瞬间同时爆发呢?就是动机和运动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如果 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运动神经系统想自己 全身的肌肉发出最强的冲动信号。这种强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缩产生巨大能 量,肌肉群剧烈收缩有反过来促使运动神经系统更灵敏,能发出更强烈的冲动。 两者相互促进,你就越跳越高。然而,这也是难点中的难点,没有超强的动机, 运动神经系统就没有超强的冲动,一切所谓的科

10、学化、现代化、管理、训练方法 和手段全是废话。最后,祝你梦想成真。另:先天很重要,美国最著名纵跳训练计划,练成预计纵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 米以上,锻炼过程很辛苦,整个过程要15个星期.对于每个动作项目,如果一种动作要作3组,组与组之间休息不能超过2分钟, 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个项目,记住不要休息!第一项:半蹲跳1、开始时,半蹲至?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2、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30cm)。 当在空中,你的双手需放在后面。着地时,完成一次。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2第二项:抬脚尖(提踵)1. 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

11、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 垫着2 .脚尖抬到最高点3. 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3第三项:台阶1. 找张椅子来,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2. 尽全力的跳开,在空中换脚,在放在椅子上,3. 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4第四项:纵跳1. 双脚放直,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2. 只用你的小腿跳,只能弯曲你的脚膘,膝盖尽量不弯曲.3. 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这一项很难,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5第五项:脚尖跳1. 将脚尖抬到最高点,2. 用脚尖快速起跳,跳时不得超过1.5或2.5

12、cm蛙跳练习是必要的,对于弹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毕竟这是训练力量的 一个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难度最大的,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提高弹跳。具 体做法:挖个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绑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里。试着 在负重的情况下从坑中跃出。半个月后,将坑挖深20公分,而负重增加23 斤,继续练习。如此循环,最后到了不能再负重、也不能从坑里跃起的时候,练 习就到此为止。解除负重,再试试看能跳多高。第二种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容易实施。具体方法:脚踝上绑上橡皮筋, 原地纵跳。每日练习半小时。但是我感觉,这种方法效果不明显。祝你好运,未来的体育明星!

13、要发展爆发力,必须增大肌肉的收缩力量和工作距离,缩短工作时间,力量训练 时,要以小负荷的机械作快速运动,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逐步增大负荷提高 肌肉收缩力量。刚才说的使用“背负投”的技术动作摔倒对手,主要是靠肌肉的收 缩力量增大爆发力。力量的增大能增强对技术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训练中, 不但要在技术上下功夫,而且还要特别在增如爆发力、提高肌肉收缩速度上下功 夫。实践证明,高强度的爆发力是提高成绩必不可少的因素。那么怎样提高爆发 力呢?(一)变换负荷与速度。(二)加强专业技术训练,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 和动作发力前的放松能力。(三)肌肉的初长度,只有拉长的肌肉收缩时才有更 快的速度和力量。(四)

14、力量练习后的放松练习。在爆发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导作用,因此力量的增长有助于爆发力的发展。但 力量绝不等于爆发力。就是说实战中并不是有力量就能把技术运用好。一个柔道 运动员的爆发力,必须通过基本力量与速度、技术,灵敏度协调的结合起来,才 能发挥。有的人可以举起相当重的杠铃,但一摔跤就不行了,具体说是缺乏专项 力量。柔道运动员对抗时,既要力量,又要速度,还要耐力,我们的一些运动员 感到力量上不差,关键是专项能力和快速力量差。在今后训练中要重视在一盘力 量转移到专项力量的基础上提高专项力量。发展力量应注意的问题:(一)负荷。事实说明,只有在一定重量条件下进行力量训练,才可能使力量增 大,并且力量训

15、练中采用的负荷不同,其效果各异,因此,在训练中因人而异, 合理安排负荷。(二)超量恢复。运动中大量能量物资消耗,运动停止,分解代谢居次要地位, 能量物质合成开始恢复并超过原来体内能量物质含量。(三)训练间隔。实践证明,力量训练以隔最好,因为力量增长速度快,停止训 练后消退也快。(四)年龄与性别。同一个人的力量训练,在不同年龄时期反应不同,男女力量 值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别。无论男女,只要坚持进行力量训练,对保持和发展力量素质有良好的效果。中锋(Center),顾名思义乃是一个球队的中心人物。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 位置;一般都由队中最高的球员担任,传统上强调篮下的防守,以及防守板球的 保护。由于具有

16、身高的优势,一些具备进攻天份的中锋球员也常常成为在禁区附 近投篮得分的主要进攻点。篮球中锋应有的功底近年来的中锋球员,技巧上越发模糊接近大前锋,而大前锋反而显得有一些 中锋技巧出现,这是现代篮球球员一人多位置或者称之为多人从事一位置的一 种趋势。摆 脱了这些时代性的趋势,仅仅从中锋球员的技术角度说一些必须掌 握的能力:一,防守和篮板:在传统篮球范畴中,中锋可以不会进攻,但是必须在防 守上掌握整个内线。作为防守防禁区内的最后一道防线,中锋需要能够单兵顶 防进攻方中锋的进攻,还需要在队友漏人对于外围球员突破情况下的补防封盖。 既需要单兵顶防对手中锋,又需要补防,这两项任务的技术要求就是中锋球员 在

17、判断对于进攻的最后落位上必须相当老练,而且需要快速的移动和熟练的站 位技巧。如果说一般的手防守 球员的压力是1的话,那中锋球员的防守压力就 是1.5以上,只有防守技巧娴熟的中锋 球员才可能保障自己不会过快犯规次数 上升;二,背对篮进攻技巧:传统篮球中,中锋与大前锋的一大特点便是进攻方 式迥异,大前锋背对篮接球转身后面对篮进攻不在少数,而中锋则更注重利用 身高体重背 对篮压制对手的技术。正因为中锋球员的脚步可以配合身高体重, 这往往让中锋球员 的进攻动作上,很少会遭受到封盖。而所谓“背对篮”这三个 字,付诸球场上,就代 表了背对篮压进禁区转身投篮技巧;运球走中路小勾于 技巧;以及带球过程中一旦遭

18、 受到防守包夹第一时间寻找外围队友的传球技巧;三,高位能力:在传统篮球的中锋球员身上,经常性可以看到高位站桩接 球的现象。对于中锋而言,如果具有高位能力,可以把防守方大个子球员吸引 到罚球线附近,这样有利于己方队友无球跑动杀入禁区,而不会遭受到封盖干 扰。中锋的高位能力,便是在站桩高位接球后,如果对于不防到外线时候,用 于直接投篮的必须技巧,只有坚实的射篮技巧,才可以保障高位的牵制作用;四,远距离传球技巧:因为防守战术上中锋往往是最接近篮筐的球员,他 获得篮板的机会较一般球员要来的多。而中锋球员大多数身高体重都是球场上最 高大的,这令他的视野相对占到优势。中锋球员抢到篮板后,第一时间关注自 己

19、队友是否已经发动无球快攻到对于半场,而如果已经有队友在对方半场有利 进攻位置,就需要中锋球员直接把球员距离传送到前场队友,而不必重新交给控 球后卫延误瞬间的战机。因而,长传渗透同样是中锋球员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在篮球场上,千变万化,中锋已经不再是一个具体球员的名词,而是一种技 战术的代名词。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准备用中锋的能力去完成中锋的作用, 上述几项最基本的技巧必不可少。篮球中锋技巧篮球中锋技巧:中锋(Center)是一个球队的中心人物,凭借其强壮、高大 的身体,无论进攻还是防守,他们都是球队的枢钮,故名之为中锋。作为禁区内 的,擎天柱”,抢篮板球是中锋必不可少的能力。此外,封堵阻攻、盖帽

20、也是中锋 必备的能力。由于本队进攻时自己常处在禁区中央的枢纽位置,所以中锋应该具 有不错的导球能力,能将球往较合适的位置输送,助攻队友得分。以上三项,是 中锋应具备的基础技能。当然,得分也是中锋应尽的职责,他们是主要的内线得 分者。中锋的命中率应该比大前锋更高一些。一名好的中锋必须多才多艺,不但 要有足够的得分技巧用于进攻得分,防守时还要能成为球队的最后一道屏障,除 了守好自己盯防的球员,中锋还要能够协同协同和及时为队友的防守补位。现代 篮球打法中有一种新的中锋战术,就是所谓的“外线中锋”。此种中锋需要在进攻 时主要到外线投篮得分,而少做禁区内的进攻。由于用其他球员防守身材上差异 太大、效果不

21、佳,因此防守方只能让本队中锋也到外线去盯防对手。如此一来, 进攻方就可以利用对方中锋不在禁区的机会,让本队能力强的前锋或后卫队员疯 狂得分。当然,“外线中锋”只适用于进攻,防守时与一般中锋的打法无异。中锋原地向后投篮一、运用时机:1、当中锋球员背向球篮双手接球时,在遇到对方紧逼防守情况下,可直接 向后投篮出手;2、当中锋球员背向球篮双手持球时,已运用转身投篮或跨步勾于投篮无从 出手时,可选用原地向后投篮;3、当中锋球员背向球篮持球时,可结合假动作,如利用上身左右虚晃或转 身假动作迷惑对方时,向后上方出于投篮。二、动作方法:(以背向正对球篮为例)当中锋队员在禁区内落位,接到同 伴的传球后,两脚前

22、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屈。当对方队员在背后紧贴防守时, 两肘接球自然下垂,目视本方球篮的中点,两臂向后上方伸展,双手用力均匀的 将球投出。三、技术要点:中锋队员应以背部来感觉对方防守的情况,眼视本方球篮(假 设两球篮为一条线),根据自己所处对方球篮的距离和角度来估量自己投篮出手 的力量和确定弧度。投篮时双手用力要均匀,身体要协调一致。四、优点:动作简单易学、出于突然,投篮隐蔽不易封盖,对方防不胜防, 是“以小打大”、“以灵制大”的一种攻击性很强的技术。五、不足:投篮命中率不如面向球篮或侧向球篮投篮高。需有意识地加强训 练。中锋队员背向球篮接球后应注意与同伙相互配合,寻找进攻机会和进攻手段, 切勿

23、为了表现自己而盲目运用背向球篮原地向后投篮。但相信“熟能生巧、巧能 生智”,对向球篮原地向后投篮技术大家不防也试试。中锋的几种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1. 反手投篮动作方法:以从球篮右侧底线突破,到左侧投篮为例。步法与篮下单手肩上 投篮相同。第一步要大,第二步要制动向是起跳,控制冲力,同时上体稍向后仰, 抬头看篮,将球由胸前直接向球篮方向上举。当右臂快要伸直时手腕沿小指方向 向内捻转,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拨球,使球向侧后旋转碰板投篮。2. 勾于投篮动作方法:以运动员横切全篮下接球用右手投篮为例,右脚跨出接球,同时 用力侧蹬,接着左脚向篮下跨出一大步,身体重心下降,上体向左侧倾斜,左脚 用力蹬地

24、起跳,右腿屈膝上提,右手持球由胸前经体侧向上做弧形摆动,举球到 头侧上方最高点,同时目视球篮用手腕和手指力量使球碰板投篮。动作要点:两脚用力垂直跳,腾空放松平衡好,举球头上要稳定,出手时机 掌握巧。3. 盖帽进攻队员投篮或上篮时,当他将球举到最高点或球刚离手的一刹那,防守队 员立即跳起将球打落,称为“盖帽”。盖帽动作方法 盖帽前要降低重心,迅速以短促的移动选择有利的位置起跳。 盖帽时要判断好对于起跳和投篮的时间,当对于起跳投篮时,防守队员立即跟随 时起跳,身体和手臂充分伸展,当对于举球最高点或球刚出手一刹那,迅速用离 对于近侧的手腕、手指力量向侧或向前点拨球。4. 运球上篮时的盖帽练习进攻队员成一路纵队站在罚球延长线的边线上,一人在篮前防守,进攻队员 运球上篮,防守者移动选位,看准时机起跳封盖。投篮后进攻队员将球传给下一 队员。防守者连续练习盖帽一轮后,调换一人练习。要求:盖帽前要判断对于起点,及时移动起跳,封盖时要向上伸展手臂扑球, 或干扰投球弧线,避免身体接触而造成犯规。5. 原地盖帽练习二人一组,一对一,进攻队员可原地跳投,也可运一步球急停跳投。防守者 判断进攻者动作,当对于起跳投篮时,防守者及时举手封盖干扰。练习数次后互 换攻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