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999364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肛肠疾病中医辨证论治(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肛肠疾病 肛肠疾病是指因风、湿、燥、热、气虚、血虚等引起的与肛门直肠有关的一系列疾病。常见的有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瘘、脱肛等。中医文献统称为痔疮、痔漏。本节主要介绍痔和肛裂。痔 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而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并由此产生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痔是常见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好发于成年人,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工作与生活。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有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之分。 内痔指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又称里痔,以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截石位的3

2、、7、11点处。外痔指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破裂或反复炎症纤维增生而成的疾病,以自觉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混合痔是指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兼有内痔、外痔的双重症状。西医学中的各期内痔和各种炎性外痔,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病因病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或便秘、久泻、久痢、妊娠多产 、负中远行等导致湿热下注,血行不畅,血液淤积,经络阻滞,淤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内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静脉壁薄弱,失去了正常的弹性,加之饮食不节,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远行、负重等,导致血行不畅,血液淤积,热与血相

3、搏,结滞不散而成。外痔的发生多因湿热下注或肛门裂伤、毒邪外侵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或热迫血下行,愈结不散而成。【辩证施护】(一) 辩证要点1. 辨内外痔 生于肛门齿线以上,黏膜下的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和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为内痔;生于肛管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反复发炎而形成的为外痔。内痔的主要症状为便血,较大的内痔伴有拖垂;外痔的主要症状为坠胀、疼痛和异物感。2. 辨虚实 内痔实证者下血鲜红,或便前便后,或量多量少,或如射如滴,湿热下注者,其血色污浊;虚证者,下血色淡而清,或晦而不鲜。内痔较大者伴有肛门脱垂。气虚者,痔核脱出不纳,肛门有下坠感。血虚者,痔核脱出,便血量多色淡。(二

4、) 辩证分型1 、内痔(1) 内伤肠络证候表现:大便带血,呈滴血或喷射状,颜色鲜红,兼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护治法则: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治疗代表方;凉血地黄汤)(2)湿热下注 证候表现:便血颜色污浊,量较多,肛门肿物外脱,肛门灼热,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弦数。护治法则: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治疗代表方;脏连丸)(3) 气滞血淤证候表现:肛门肿物易脱出,易因炎症、水肿而发生嵌顿,触痛明显,肛门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水肿,舌黯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护治法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治疗代表方;止痛如神汤)(4) 脾虚气陷 证候表现:肛门有下坠感,痔核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手法复位

5、便血色鲜或淡,面色无花,少气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护治法则: 补气升提 。(治疗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2 .外痔(1) 气滞血淤证候表现 :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紫,苔淡黄,脉弦涩。护治法则:行气活血。(治疗代表方;止痛如神汤)(2) 湿热下注证候表现:便后肛缘肿物隆起不缩小,坠胀明显,甚则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护治法则:清热利湿。(治疗代表方:脏连丸)(3)脾虚气焰症候表现:肛缘肿物隆起,肛门坠胀,似有便意,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多见于经产妇、老弱体虚者。 护治法

6、则: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疗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痔外治法:1.内痔(1) 熏洗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及内痔脱出时。将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或湿敷。具有活血止痛、收敛消肿等作用,常用五倍子汤、苦参汤等。(2)敷药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手术后换药,将药膏或药散敷于患处,具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生肌收口等作用。常用药物有马应龙痔疮膏、桃花散、生机玉红膏等。(3) 塞药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将药物制成栓剂,塞入肛门,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如化痔栓。2 .外痔(1)可用苦参汤煎水冲洗,以便预防感染。(2)外痔肿痛时,用痔疮膏或黄连膏外涂。肛 裂肛裂是指肛管后正中位(少数在前正中位)由于反复损伤和感

7、染引起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其典型的症状是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和便秘。好发于肛门后、前正中位、以肛门后部居多。肛裂最多见于中年人,但也可发生与老人及小儿。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痔疮。西医学中的肛裂,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于外伤、感染及肛门内括约肌痉挛等因素有关。阴虚津乏或热结肠燥而致便秘,干硬的粪便常引起肛管皮肤的损伤,是产生肛裂的基础;肛隐窝感染,炎症向肛管皮下部蔓延,致使皮下脓肿破溃而成肛裂;由于肛管部位的慢性刺激,使肛门内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黏膜肌层和肛管皮肤弹性减弱,紧张力增强,致使肛管皮肤撕裂。【辨证施护】(一) 辨证要点本病的辨证,主要

8、辨虚实。实证多因大便坚硬干燥,强怒损伤肛门成裂,或因气滞血瘀,结于肛门,肠道气化不利,大便失于推动,滞而不行,久则干结,用力则损伤肛门成裂,常由风热燥火结于胃肠,灼伤津液,水不行舟而成。临床多见于形体健壮者,并有肛门刺痛,脉数有力等。虚证则多因年老体虚,产后血虚,大量失血,阴血亏虚,肠道失养,津亏肠燥,大便秘结而成。虚证多见于形体衰弱者,并伴有面色萎黄,脉细无力等。(二) 辨证分型1. 血热肠燥证候表现:大便数日一行,质干硬,便时肛门疼痛、滴血或手纸染血,裂口处色红,腹部胀满,小便黄,舌红,脉弦数。护治法则:清热润肠通便。(治疗代表方:凉血地黄汤合麻仁丸)2. 阴虚内热证候表现:大便干结,便时疼痛伴点滴下血,裂口深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护治法则:养阴清热,润肠通便。(治疗代表方:润肠丸)3. 气滞血瘀证候表现: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加剧,肛门紧缩,裂口色紫黯,舌紫黯,脉弦或涩。护治法则:行气活血通便。(治疗代表方:六磨汤)肛裂外治法:1. 早起肛裂 可用生肌玉红膏外涂肛门裂口处,每天12次,每次大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 陈旧性肛裂 可先用七三丹搽于裂口,三五天后,改用生肌玉红膏外涂伤口,再配合其他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