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994918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2020/03/12 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也被称为保护性农业技术,指在地表有农作物秸秆的情况下,通过免耕或者少耕方式进行播种,然后通过轮作来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影响的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推广此项技术的原因,提出北方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模式和具体应用,希望对我国农业事业持续发展有一定帮助。关键词:北方地区;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施肥;秸秆残茬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有效降低风蚀、水蚀,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抗干旱能力,是一项比较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此项技术的实质为通过地表残茬覆盖,来降低耕作量,减少水土流

2、失,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沃程度,有助于防治农田风沙扬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土壤物种多样性。此外,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生产用工,节省成本。基于此,分析北方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1北方地区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原因我国北方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雨养农作物面积超过50%,很多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犁耕方式进行土壤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中的水肥含量。而且,裸露在空气中的耕土,在阳光曝晒、风力因素的影响下,会引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导致水土流失、风蚀沙化。近年来,北方地区频繁发生冬旱灾害,尤其是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冬旱灾害波及范围

3、更大,对农业生产及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1。此外,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致使大气结构破坏,导致海洋季风无法登陆,降雨量不足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再加上水土流失、城市化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因此,北方地区应推进植树造林,积极修建先进的水利设施,并大力推广节约措施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北方地区大力推广和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耕作工序,提升粮食产量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北方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模式北方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季节性干旱以及长期传统翻耕形成了犁底层,致使耕层变浅,黑土地肥沃程度降低,土地退化严

4、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北方地区在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时要高度重视以下4点内容。(1)在休闲期,最好采用免耕技术,将秸秆覆盖在地表上,提升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水分蒸发量。可适当深松土壤,并合理应用合墒器,以降低水分蒸发。(2)在播种期,若秸秆量大,秸秆覆盖不均匀,为更好地提升播种质量,可采用少耕法。(3)田间管理期,按照北方土质实际条件,进行间苗、追肥,并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不破坏农作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深耕,打破犁底层,减少土壤板结,提升土壤蓄水能力。(4)收获期,在收获农作物的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根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点和特性,可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分为以下4种应用模式。(1)原垄少

5、耕灭茬播种模式。将秸秆覆盖地表或者留茬越冬,在春季于原垄之上进行少耕或者不耕播种,降低对原土壤的干扰程度,减少水分蒸发。(2)原垄错行免耕播种。同样用秸秆覆盖地表或者留茬越冬,在春季播种时,通过错开原垄的方法进行免耕播种。(3)原垄免耕播种。将粉碎后的秸秆覆盖在地表上越冬,在春季播种时直接在原垄上免耕播种。(4)少耕栽植。以水稻为例,秋季水稻免耕板茬越冬,在春季插秧时,通过水田带状旋耕机进行带状旋耕,然后在水中施肥泡田,最后插秧。3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3.1免耕播种施肥技术应用应用此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除草、播种时对土壤层的影响,增加土壤的保墒能力。免耕播种施肥技术主要是在秸秆覆盖的田间

6、利用免耕播种机械设备,在农作物播种的同时进行施肥处理,从而减少农业机械设备在田间的使用次数,既能有效降低播种成本,还能提升土壤肥力。3.2秸秆残茬覆盖技术应用秸秆残茬覆盖技术主要是将30%农作物秸秆覆盖在地表上,提升雨雪蓄纳能力,减少水分蒸发和风沙侵蚀,提高土壤对天然降水的吸收能力。目前,常用的秸秆残茬覆盖技术有4种。(1)直接粉碎覆盖。通过粉碎机将秸秆完全粉碎之后,均匀抛洒到田间,促使秸秆均匀覆盖在地表上。(2)秸秆直立覆盖。北方地区冬季风力比较大,在秋季农作物收获后,不对秸秆进行处理,在第二年农作物播种时,直接对秸秆进行撞压,使秸秆倒伏在田间。(3)秸秆根茬覆盖。农作物秸秆预留2530cm,覆盖地表。(4)粉浅式覆盖。针对北方风沙比较大的区域,将秸秆粉碎之后,再用旋耕机促使粉碎状的秸秆和土壤相互结合,提升土壤肥力及通透性2。4结语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提升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墒力、保水力,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农作物产量等优势,比较适合北方地区土壤特性,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王明林,陈玉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9):56.2魏志远,冯焕德,王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农业与技术,2017,37(12):156-15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