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 72页)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8983927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1.8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 7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 7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 7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资源描述: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 7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 72页)(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析财政收入分析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及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及 我国的实证分析我国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一般了解财政收入要求一般了解财政收入的概念、分类及财政收入的构成状况,掌的概念、分类及财政收入的构成状况,掌握我国现行财政收入的规模(主要是预算握我国现行财政收入的规模(主要是预算内)及影响因素;重点掌握我国预算外资内)及影响因素;重点掌握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基本情况以及加强管理的主要措施。金的基本情况以及加强管理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

2、教学重点:财政收入分类;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及原因增长变化的趋势及原因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基本现状及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基本现状及加强管理的主要措施加强管理的主要措施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与阅读分析讲授法与阅读分析一、财政收入的界定一、财政收入的界定 财政收入指政府一定时期财政收入指政府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个财政年度内(通常是一个财政年度或预算年度),通过各种或预算年度),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一定量货币收入形式实现一定量货币收入的结果或活动。的结果或活动。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财政收入分类财政收入与政府收入的统一性财政收入与政府收入的统一性n财政

3、部门是专门为政府理财的一种职能部财政部门是专门为政府理财的一种职能部门,政府的所有收入应统一由财政部门加门,政府的所有收入应统一由财政部门加以管理。以管理。n所以,所以,财政收入财政收入(FiscalRevenue)和)和政府收入政府收入(GovernmentRevenue)在在内涵上和外延上应是等同的内涵上和外延上应是等同的。中国财政收入与政府收入的差异性中国财政收入与政府收入的差异性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政府的许多收政府的许多收入都未纳入财政收入的管理范围入都未纳入财政收入的管理范围,因此,因此,我国的我国的财政收入是一种规范的、却不完全财政收入是一种规范的、却

4、不完全的政府收入的政府收入。二、财政收入分类二、财政收入分类(一)从财政收入形式角度的分类(一)从财政收入形式角度的分类 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即政府凭借即政府凭借政治权利或公共权利政治权利或公共权利,通过强制无偿方式取得收入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强制无偿方式取得收入的一种方式,是财政收入的主体形式。财政收入的主体形式。税收是最古老的财政范畴,也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方式。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税收的征收凭借的是政治权力。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约占整个财政收入的90%以上,是最主要的国家财力支柱。在财政收入中,税收也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5、如在调节收入分配、投资方向、产业结构方面,税收发挥着重大作用。2013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约12.9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10.1%。2012年这一增速为12.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0174亿元,占全国的46.6%,比上年增长7.1%;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8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GDP数据,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这表明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已达22.7%,财政收入增速今年又一次超过GDP增速。宏观税负和发达国家基本持平宏观税负和发达国家基本持平 首先看事实,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之

6、后,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速几乎每年都是GDP增长的两倍,GDP增1元,财政收入增2元。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2万亿元,全国13亿人的人均纳税也超过了6392元了,比政府报告中所给出的2010年7亿多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还高。2013年全国政府纯税收收入已达年全国政府纯税收收入已达11.05万亿元万亿元(全国财政全国财政收入为收入为12.91万亿元万亿元),这意味着每个中国人的人均纳税已,这意味着每个中国人的人均纳税已经超过经超过8153元。如果把政府的元。如果把政府的4.1万亿万亿“第二财政第二财政”和其和其他预算外收入也算进去,可以大致确定地说,现在每个他预算外收入也算进去,可以大致确

7、定地说,现在每个中国人养政府的钱和政府花的钱,与每个中国人的实际中国人养政府的钱和政府花的钱,与每个中国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差不多。可支配收入差不多。中央党校周天勇推算的数字是,2013年的全国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为12.9万亿仅仅是预算内收入,平均到每个人,大概9000多元。政府全口径的政府收入都是老百姓的负担,不能按照窄口径算。需要在12.9万亿基础上加上土地财政收入4.1万亿,社会保险收入2.7万亿,一共19.7万亿。平均到13.6亿人口,就是1.44万元。这是每个人承担的真实负担。此外,财政收入中,还有很多收费项目没有进入预算,具体数字不清楚,估计有1万亿-2万亿元左右。全部口径的政府收入

8、大概21.7万亿左右,占GDP的比重达到38%,人均达到1.6万元,远远高于“万元宏观税负”。世界主要国家的税收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大概是34、35左右,当然像瑞典、比利时等比较高,但他们的税收高,国民的福利也高。现在中国的宏观税负已经和全世界发达国家基本持平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政府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增长对比,这20年整个政府的财政收入翻了40多倍,而老百姓的收入这20多年只翻了七倍多。政府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企业利润,政府的财政收入那么高,每年高于GDP2倍,导致初次分配中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就直接地往下降。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款项 非税收入款级科目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

9、入 债务收入债务收入:即政府凭借政府信用手段而取即政府凭借政府信用手段而取得暂时性收入的一种方式。得暂时性收入的一种方式。本章讲述的内容仅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本章讲述的内容仅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入(二)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 1、预算内收入所谓预算收入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地筹措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它是国家行使其职能的财力保证。在一般情况下,财政收入是通过国家预算进行的,所以预算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预算收入作用:预算收入是国家的主导财力,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各级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主要用于解决全面、整体、宏观方面的需要,而由国家财政统一筹集、分配、使用和

10、管理。在我国预算内收入的范围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中的一般预算收费 2、预算外收入定义:预算外收入是指按照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使用的财政性资金。预算外收入虽然不纳入国家预算,但也要纳入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范围。预算外收入的作用:预算外收入是国家的补充财力,反映着各职能部门事业活动的特点,主要用于解决局部、部分、微观方面的需要,而由各地区、各部门或各单位组织、使用和管理。范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中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的缺陷中国的预算外收入范围较广,规模较大,资金较分散,管理要求较低,每个政府部门或单位几乎都掌握有一定

11、数额的预算外资金,这不利于对政府收入的规范管理。预算外资金的产生最初是基于统收统支体制下,对有些特殊需要而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分散由各地区、各部门自行掌握,使之能因时因地制宜地满足地方部门的需要。其作为预算内资金的补充和助手,曾起过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明显。专栏:我国的非税收入及管理情况 长期以来,相对于税收管理,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比较薄弱,如非税收入概念和管理范围不够明确、大量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等,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2000年,我国实施了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将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2

1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首次正式提出非税收入的概念。2004年,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明确了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初步构建了非税收入管理的制度体系。2011年,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大非税收入管理力度,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将各级政府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我国财政收入构成示意图收费收费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入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制度外收入制度外收入预算内预算内预算外预算外政府收入政府收入税收税收图图7-1 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

13、式分类示意图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 一、一、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三、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三、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四、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与评估四、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与评估 一、一、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财政收入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总体水平。通常用绝对数额,如财政收入总额(R),或用相对数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GDP)来表示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个

14、国家财力和政府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它表明了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大小。合理的财政收入规模,无论是对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政府职能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绝对规模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即财政总收入。2、相对规模指标(1)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2)税收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3)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其中,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指标,其他衡量指标都可以由这个基本指标推导出来。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15、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了充分的财源;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有了充分的财源;物耗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物耗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表表7-1 1992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比重 国别国别 人均人均GNP (美元)(美元)中央政府财政收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入占GNP的比重的比重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其中:尼泊尔其中:尼泊尔 印度印度 巴基斯坦

16、巴基斯坦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 其中:菲律宾其中:菲律宾 泰国泰国 伊朗伊朗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 其中:英国其中:英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瑞典瑞典39017031042024907701840220022160177902226023030270109.614.416.717.418.117.937.540.930.344.6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制约关系的回归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制约关系的回归分析:分析:时序回归模型公式:时序回归模型公式:GmtabGDP,式中式中Gmt代表不同年份的财政代表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收入 Gmt=0.1448 GDP+31.42003807 R=0

17、.920975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二)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既定的条件下,一国的财政收入规模,还取决于收入分配政策和其它制度因素。一般说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起主导作用,并会采取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政府在一定的国民收入中掌握和支配较大的份额,从而有较大的财政收入规模。例如前苏联、东欧国家以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活动定位于满足公共需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及收入决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主,财政收入规模就相对较小。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由于政治、社会、经济制

18、度等方面的差别,也会造成财政收入规模的差异。因为不同的制度对政府职能和作用的要求不同,必然影响财政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此外,在国家基本制度制约下的产权制度、企业制度以及劳动工资制度等都会对财政分配政策和收入制度产生影响,从而引起财政收入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变动。我国为什么会出现经济高速增长中的财政贫困?财政我国为什么会出现经济高速增长中的财政贫困?财政收入收入/GDP/GDP下降的原因:下降的原因:1 1、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体制转轨必须打破传统体制之、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体制转轨必须打破传统体制之下财政统收的分配体制,过去,企业利润绝大部分上缴下财政统收的分配体制,过去,企业利润绝大

19、部分上缴财政,职工工资压得很低,实行低工资,低收入,实践财政,职工工资压得很低,实行低工资,低收入,实践证明是没有效率的,严重影响企业的活力和个人的劳动证明是没有效率的,严重影响企业的活力和个人的劳动积极性。所以改革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分配体制积极性。所以改革以来,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分配体制改革入手,对企业实行放权让利,工资的制定权下放到改革入手,对企业实行放权让利,工资的制定权下放到企业。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 2、GDPGDP分配过度向个人倾斜与分配制度不健全。旧的财分配过度向个人倾斜与分配制度不健全。旧的财政统收的

20、制度打破了,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分政统收的制度打破了,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分配制度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使得国民收入分配过度配制度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使得国民收入分配过度向企业特别是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向企业特别是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GDP/GDP下降过大。下降过大。(三)价格因素(三)价格因素 财政收入无论是在形成过程还是运用环节都与价财政收入无论是在形成过程还是运用环节都与价格有关系,因此,价格的变化对财政收入也会产格有关系,因此,价格的变化对财政收入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制定价生重要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制定价格,即国家对价格进行管制,价格长期

21、不变,也格,即国家对价格进行管制,价格长期不变,也比较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问题并未因此比较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问题并未因此人们的关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家放开人们的关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家放开了价格,价格随供求关系经常发生波动,人们开了价格,价格随供求关系经常发生波动,人们开始关注价格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始关注价格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1、物价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物价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物价总水平上升影响财政收入的购买能力)物价总水平上升影响财政收入的购买能力 名义财政收入与实际财政收入名义财政收入与实际财政收入 不考虑物价变动,以当年物价水平来

22、表示的财政不考虑物价变动,以当年物价水平来表示的财政收入,叫做名义财政收入。收入,叫做名义财政收入。考虑物价变动,以以前年度物价水平来表示的财考虑物价变动,以以前年度物价水平来表示的财政收入,叫做实际财政收入。政收入,叫做实际财政收入。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GDP平减价格指数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实际财政收入 名义财政收入 GDP平减价格指数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 2)、价格再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价格再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1)从物价上升的原因看)从物价上升的原因看 A、物价总水平上升是财政赤字引起,对财政有、物价总水平上升是财政赤字引起

23、,对财政有利,财政可以从中取得利,财政可以从中取得“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财政赤字财政赤字财政性货币发行财政性货币发行物价上升、货物价上升、货币贬值币贬值公众货币收入的损失。公众损失的财公众货币收入的损失。公众损失的财富实际上被财政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在西方,人富实际上被财政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在西方,人们称之为们称之为“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但由于。但由于“通胀税通胀税”以以牺牲物价和经济稳定为代价,在正常情况下是不牺牲物价和经济稳定为代价,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可取的。B、物价上升是由信用膨胀引起的,财政收入会、物价上升是由信用膨胀引起的,财政收入会贬值,对财政不利。财政和社会公众一样也

24、是受贬值,对财政不利。财政和社会公众一样也是受害者。害者。“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被金融部门得到了。被金融部门得到了。(2)财政收入制度(主要是税收制度)看)财政收入制度(主要是税收制度)看 累进税制:对财政有利,随着名义收入的累进税制:对财政有利,随着名义收入的提高,适用税率会提高,即出现档次爬升提高,适用税率会提高,即出现档次爬升效应,财政收入增长率会高于物价上升率,效应,财政收入增长率会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是增长的,这种增长就是物财政收入实际是增长的,这种增长就是物价水平上升引起的。价水平上升引起的。比例税制:对财政收入没有影响,财政收比例税制:对财政收入没有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率

25、等于物价上升率。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定额税制:对财政不利,财政收入增长率定额税制:对财政不利,财政收入增长率必然低于物价上升率。必然低于物价上升率。2、产品比价关系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产品比价关系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之所以会产生影响,是由于两个原因:之所以会产生影响,是由于两个原因:1、产品比价关系、产品比价关系变化会导致变化会导致GDP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再分配;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再分配;2、不同、不同经济主体向财政上交的税利比例是不同的,即财政收入经济主体向财政上交的税利比例是不同的,即财政收入的非均衡性。的非均衡性。此外,此外,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还包括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还包括战

26、争等特殊因素、管战争等特殊因素、管理水平等的影响。理水平等的影响。如在发生内外战争时,国家必须动员如在发生内外战争时,国家必须动员各种财力以稳固政权或维护国家利益,因而财政收入规各种财力以稳固政权或维护国家利益,因而财政收入规模会急剧扩大。模会急剧扩大。三、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三、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一)总体评估(一)总体评估图7-2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二)(二)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年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 1978-1995年间财政形势的特点:年间财政形势的特点:1.预算内财

27、政收支来看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2.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3.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4.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三)分税制改革以来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三)分税制改革以来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环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和分税制、年工商税制改革和分税制、1998年积极年积极财政政策,推动财政收支的大幅增长,并导向财政政策,推动财政收支的大幅增长,并导向良性循环。良性循环。财政支出的增长两方面:财政支出的增长两方面:税收增长税收增长 增发国债为支撑的财政赤字的增加增发国债为支撑的财政赤字的增加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和 国债增长国债增

28、长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增长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图图7-3 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年份财政支出增长额(1)财政收入增长额财政赤字增减额(由国债弥补)绝对数增长率占(1)的比重绝对数增长率占(1)的比重19961 113.831 165.7918.7104.66-51.96-8.94-4.6619971 296.011 243.1516.895.9252.869.984.0819981 564.621 224.8114.278.28339.8158.3421.7219992 389.491 568.1315.965.63821.3689.0634.3720002 698.831 951

29、.1517.072.30747.6842.8827.7020013 016.082 990.8122.399.1625.271.010.8420023 150.572 517.6015.479.91632.9725.1520.0920032 596.802 811.6114.9108.27-214.81-6.82-8.2720043 836.944 681.2221.6122.00-844.28-28.77-22.0020055 443.395 252.8219.996.50190.579.123.5020066 492.457 110.9122.5109.53-618.4627.11-1.8

30、220079 358.6212 561.5832.4134.22-3 202.96-192.66-34.22200812 811.3110 008.57 19.578.122 802.74181.9521.88200913 707.277187.9511.7.52.406519.32.516.4623.37201013 574.2314583.21 21.0.107.00-1008.9812.97-7.43201119 373.63 20772.9225.0.107.22-1 399.29-20.66-7.22 四、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四、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

31、一)财政收入规模水平(一)财政收入规模水平1、预算内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偏低,低于发达国、预算内财政收入规模水平:偏低,低于发达国家,也略低于发展中国家。家,也略低于发展中国家。2、预算外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政府收入、预算外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政府收入 GDP 接近发达国家,高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高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析和判断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 年数据计算,全部5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平均为40.6%,21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3

32、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9%。其中,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25.4%,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9.5%,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1.3%。部分国家政府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见表7-4、表7-5所示。表74 20002008 年OECD 国家政府税收和非税收入占GDP的比重(单位:%)表75 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收 入占GDP 比重 (单位:%)通过国际比较表明,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但是国际比较必须考虑目前统计口径的差异,主要是发达国家财政收入中社会保障类收入所占的比重较大,而我国的社会保障收入仍未全部纳

33、入预算内财政收入内统计。实际上,如果按我国当前全部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估算,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合、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2、兼顾、兼顾“以收定支以收定支”和和“以支定收以支定收”方针方针3、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中不可、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中不可质疑的部分质疑的部分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

34、路(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4、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乱收费缔乱收费6、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标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 一、我国财政收入构成分析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一、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n税收收入税收收入n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35、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n分析对象分析对象税收收入及预算内非税收入(即税收收入及预算内非税收入(即预算内政府收费)预算内政府收费)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 国别国别 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收入税收收入所税收收入所 占比重占比重 ()()非税收入非税收入 所占比重所占比重 ()()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巴基斯坦(巴基斯坦(2000年)年)印度(印度(1998年)年)越南(越南(2000年)年)下中等收入国家:下中等收入国家:俄罗斯(俄罗斯(2000年)年)泰国(泰国(1999年

36、)年)罗马尼亚(罗马尼亚(1999年)年)上中等收入国家:上中等收入国家:巴西(巴西(1998年)年)波兰(波兰(2000年)年)韩国(韩国(1997年)年)南非(南非(2000年)年)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美国(美国(1999年)年)澳大利亚(澳大利亚(1999年)年)加拿大(加拿大(2000年)年)德国(德国(1998年)年)法国(法国(1997年)年)英国(英国(1998年)年)5313.0亿卢比亿卢比29491.0亿卢比亿卢比787500.0亿盾亿盾 27592.8亿卢布亿卢布8001.8亿泰铢亿泰铢1842460.0亿列伊亿列伊 3275.5亿瑞亚尔亿瑞亚尔2742.5亿兹罗提亿兹

37、罗提907400.0亿韩元亿韩元268.4亿兰特亿兰特 32535.0亿美元亿美元2330.7亿澳元亿澳元4689.3亿加元亿加元17020.8亿马克亿马克39328.0亿法郎亿法郎3406.7亿英镑亿英镑 72.778.084.3 83.186.487.8 82.985.086.489.9 80.380.682.482.890.991.5 27.322.015.7 16.913.612.2 17.115.013.610.1 19.719.417.617.29.18.5表表7-4 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年份收入合计(亿元)预算内收费占财

38、政收入比重(%)19902937.13.919956242.23.3200013395.26.1200531649.39.0200638760.210.2200751321.811.1200861330.411.6200968467.913.1201083080.311.9表表7-5:我国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我国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二、政府收费二、政府收费(一)概念(一)概念n 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以便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以便回收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回收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n 在性质上属于在性质上属于

39、使用费使用费。1.税统筹安排使用,费专款专用;税统筹安排使用,费专款专用;2.税是政府的一般筹资手段,费是部门和税是政府的一般筹资手段,费是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3.税是预算内收入,费是预算内、外收入;税是预算内收入,费是预算内、外收入;4.税法治性和规范性强,费相对较差。税法治性和规范性强,费相对较差。(二)税和费的区别(二)税和费的区别1.1.弥补市场失灵,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弥补市场失灵,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2.2.政府收费在政府收费在“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领域建立了一领域建立了一种公平合理的费用补偿机制。种公平合理的费用补偿机制。3.3.收费机

40、制有助于避免经常发生在公共设施收费机制有助于避免经常发生在公共设施使用上的使用上的“拥挤拥挤”问题。问题。(三)特殊作用(三)特殊作用1.根据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进行选择;根据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进行选择;2.受益原则,选择费,支付能力原则,选择受益原则,选择费,支付能力原则,选择税;税;3.防止滥收费,选择税。防止滥收费,选择税。(四)税和费的选择(养路费和燃油税)(四)税和费的选择(养路费和燃油税)(一)政府性基金收入(一)政府性基金收入 是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基金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入。管理方式管理方式:在一般预算外编制政府性基金收支预

41、算 管理原则管理原则: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使用三、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土地三、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析使用权出让收入分析 2009年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的工作方案:提高了预算完整性 细化了预算编制的内容 提高了预算准确性 增强了预算透明度(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是市县政府根据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主要是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取得的收入,也包括向改变土地使用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收入、划拨土地时依法收取的拆迁安置等成本性收入、依法出租土地的租

42、金收入等。土地出让金收入是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主体我国近几年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年份年份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收入(万收入(万亿)亿)同期地方财政同期地方财政收入(万亿)收入(万亿)占同期地方财政占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收入的比重20113.155.2460.1%20102.714.0666.7%20091.423.2643.6%20080.962.8633.6%20071.302.3555.3%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大增,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25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4.6%。何为“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学术界对以地生财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戏称,通常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运

43、作来增加收益。出让工业用地招出让工业用地招商引资,以此来商引资,以此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发展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出让土地获得出让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扩张城市规模,促扩张城市规模,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地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税收收入的增加方税收收入的增加以土地作为抵压以土地作为抵压获得银行贷款获得银行贷款现今“土地财政”弊端Text in here推高房价推高房价诱发金诱发金融风险融风险“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弊端弊端农民失地农民失地耕地减少耕地减少 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空洞化空洞化有碍社有碍社会公平会公平“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源 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不得不实施“土 地财政”行为。“中央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喜气洋洋,市级财政稳稳当当,县级财政哭爹喊娘,乡镇财政精精光光。”如何解决“土地财政”这一问题1.改革税制,使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财政”这一问题。2.对于土地出让金,中央应加以控制。3.合理调整利用房屋产权税的调节作用对房产开发加以控制。4.从短期来看,需要完善和加大中央向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力度,在现行的分权模式下确保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大致对等,帮助地方政府度过解决“土地财政”这一关键时期。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