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常识

上传人:208881****695494 文档编号:18980494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理学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理学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理学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管理学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常识(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行政管理;行政组织;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第一节行政管理1.行政管理的概念:广义的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公共组织实体,对政府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组织管理活动。狭义的行政管理是以国家行政管理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为了社会公共的利益和目的,以公共权力和法律为基础对社会的管理活动。行政管理的定义基本上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2) 行政管理的客体。(3) 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4) 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2. 行政管理的特点(1)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行政管理既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又执行着一切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2

2、)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原理、概念和范畴。(3) 学科的综合性行政管理学是在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基础上,并与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发展起来。3. 行政职能的概念: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行政职能的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行政职能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4. 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服务职能四个方面。(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政府对社会管理的阶级统治职能,一般是通过行政的强制力直接控制、约束和保卫国家的正常秩序,创造良好

3、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主要包括保卫职能和民主管理职能。(2) 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政府在国家经济行政管理中的职责范围和应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它是对市场调节局限性与不足的一种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宏观调控职能、市场监管职能、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3) 文化职能:政府的文化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它是围绕着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们的整体素质展开的,主要表现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制定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并负责实施。发展教育的职能。颁布教育的发展政策、法

4、令和规定;指导、监督、协调各地区各部门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进行文化体制的改革,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卫生事业的职能。改善全民的生活质量。(4) 社会服务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是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搞好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旅游娱乐以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劳资协调职能;公共建设职能;社会保障职能;社会服务职能;优抚安置职能。5. 行政改革(1)行政改革的概念: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

5、间关系的过程。(2) 行政改革应坚持的原则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以精简机构为取向,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取向,以调整权力关系为取向,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取向。(3) 我国行政改革的内容20 世纪末的行政改革,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拓宽

6、行政体制改革,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国家行政组织行政执行活动的各个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进一步理顺行政组织与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的地位、职能和权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等,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加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律化的建设。建立行政决策和行政执行相分离的决策机制,完善科学的决策程序并使其制度化,保证决策和决策执行符合人民利益,提高行政执行的效率。调整行政组织机构,按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7、,配置机构,确定人员编制,使之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效率和效能。在政府管理体系内部,划分各级政府的管理权限,重点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同时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以公务员法实施为契机,加强对公务员的入口、考核和出口管理,不断提高公务员素质,造就一批政治与业务素质高、事业心强、结构合理的公务员队伍,从而使中国各级政府有活力、效率和积极性。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建立中介组织自律机制,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规范行政行为,完善行政运行机制,保证行政管理体制的高效和协调运转。实行

8、政务公开,转变机关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完善行政立法,严肃行政执法,依法治国,依法行政。(4)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国家行政权力的重新定位和划分问题。行政权力与政府职能:从政府履行国家的社会职能即实施公共行政管理的层面分析,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指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行政权力与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缘起及核心问题,就在于防止公共行政权力被滥用。强调依法行政并以此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对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各级政府来说已经刻不容缓。6. 政府职能(1)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机关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9、展的必然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实现行政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 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政府管理内容的调整变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政府职能优化及管理科学化的客观要求。职能重心的转变:工作重心本应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职能方式的转变: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于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3) 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政企分开:政府主要管行业的规划、政策、法规,行业组织则对企业进行约束和内部协调。政府的职能应集中在保护产权,以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方面。企业不再在行政上隶属于专业部门,把属于

10、企业的权力放给企业。政市分开:在规范的市场经济当中,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增进市场的作用,也就是主要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公平竞争,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凡是通过市场机制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必插手,而通过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则必须负起责任,二者之间实现一种有效的平衡。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制定并执行规则,包括产权的界定与保护,监督合同的执行以及公正执法等;二是进行宏观经济的总量调控,进行收入再分配,防止收入差距过大,维持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三是提供公共产品,政府应当围绕创造一个有效率的市场环境,行使好调控、培育、维护、监督和服务的职能

11、。政社分开:行政管理的价值取向要由政府本位走向社会本位,政府职能也相应地从全能政府的包揽一切,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转变,从而构建新型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第二节行政组织1.行政组织的概念:行政组织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务院、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县、乡(镇)等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办事机构和派出机构等。2. 行政组织的基本妥素和类型(1)行政组织基本要素组织目标。是行政组织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机构设置。是行政组织的实体,也是履行行政职能、达成组

12、织目标的载体。人员构成。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权责体系。是行政组织内部权力分配、权责关系、指挥系统、运行程序、沟通渠道及各种机构,各个岗位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在联系的具体体现。法规制度。是行政组织依法行政的根本保障。物质因素。指行政经费、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物资、用品等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 行政组织的类型行政组织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组织体系,其组织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按照各种机关的功能和作用范围,行政组织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脑机关:首脑机关亦称领导机关,是政府的指挥、决策和督导核心,是行政组织的中枢或统率,

13、是政府效能的关键。首脑机关在多数国家称为内阁,在形式上一般是指由政府首脑召集主持的内阁会议、部长会议或国务会议。首脑机关的职能是对辖区内的重大行政问题进行集中领导和决策,并督导决策的实施。职能机关:职能机关隶属于领导机关或行政首长之下的机构,执掌一定专业行政事务,进行实际实施。例如,我国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办及各地方政府负责专业行政管理的厅、局、处、科等,大部分行政机关都是职能机关。辅助机关:辅助机关也称办公机关,是为行政首长或为自身机关服务的机构,通常指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辅助机关可分为综合性或专业性、政务性或事务性几类,它对各专业职能部门没有直接的指挥和监督权力。各

14、级政府的办公厅(室)就属于综合性的辅助机关。咨询机关:咨询机关亦称参谋机关,通常指汇集专家学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的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议案的行政机关。咨询机关在我国表现为各级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等。派出机关:派出机关是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根据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其权力是委派机关的延伸,不构成一级政府行政机关,主要职能是承上启下实行管理,以委派机关授权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为转移。3. 行政组织的特点(1)行政组织是无须参与竞争的社会组织。(2) 行政组织是依法进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3) 行政组织是不能创造自身运行所需经济收入的组织。(4) 行

15、政组织是具有合法强制性公共权力的社会组织。(5) 行政组织有其特有的运作规律。(6) 行政组织规模呈扩大趋势。4. 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1)法律依据行政组织必须依法设置,其法律依据包括:宪法、宪法相关法律及其他法律授予的自由裁量权。首先,行政机构必须按法律规定的原则设置。其次,行政机构要按法律规定的程序设置。最后,行政组织的编制必须依法审定。(2) 职能依据设置行政机构,除了要严格依法进行以外,还必须与政府的职能相适应,必须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的要求进行。5. 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1)服务原则服务原则是指政府机关要为自己的管理对象服务,为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服务,为基层和企事业单

16、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2) 目标原则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有其目标,行政组织亦是如此。行政组织目标是行政组织设置的唯一根据。目标原则要求:根据组织目标设立相应的机构。依据组织目标的难易程度确定组织结构。根据目标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行政组织。(3) 完整统一原则完整统一是现代各国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只能有一个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政府组织机构必须是完整统一的。它要求做到如下几点:政府职能要完整统一;行政目标要完整统一;机构设置要完整统一;领导指挥统一。(4) 精简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这是行政组织机构设置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行政机关只有精简,才能实现高效

17、廉洁、精干效益的目标。精简原则要求行政组织做到以下几点:行政机构要精简;行政人员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精简。(5) 法制原则行政组织机构设置必须有一定的法律程序。它必须根据宪法和政府组织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设置。各级政府行政机构设置的数量、性质、地位、职权、编制、隶属关系、行政程序、行为规范等都必须由有关法律予以规定。6. 中央人民政府机构(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是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的机构。(2) 国务院组成机构这是国务院机构的主体部分。它们负责领导和管理政府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并相对独立行使某一方面的国家行政权力,工作中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行政措施,应向国务院请示、报告,

18、由国务院决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决定,在本机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各组成机构的名称都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它们的设立、撤销、合并,需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3) 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是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职能机构,负责领导和管理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其业务具有独立性和专门性,在一定范围内能发布文件。它们的设立、撤销、合并,由国务院会议决定。各直属机构的名称为直属局,凡涉外的机构,都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其机构的行政级别一般为副部级。(4) 国务院办事机构这是协助总理办理专门事项,其工作直接向国务院总理负责的机构。这些机构只是就某一方面的事务负责调研、进行政策分析、提供

19、建议、组织协调有关工作,以及承办上级交办的有关事宜,没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也不能独立发布文件,为国务院起草文件、命令、指示。其机构的行政级别未作统一规定,一般为直属局级,也有的属正部级。(5) 部委管理的国家局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是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务院行政机构。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代拟其业务范围内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草案,在报经主管的组成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组成部门报国务院审议;国家局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其权限内拟订部门规章、指示、命令,经主管的组成部门审议通过后,由组成部门或局发布。部委管理国家局的设立

20、、撤销或者合并程序与国务院直属机构相同,其行政首长人选由国务院决定。(6) 国务院行政序列外机构国务院非常设机构。其设立需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一般由国务院各有关常设部门的领导同志组成,如国家禁毒委员会、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等。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指不直接担负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但所从事的精神生产或物质生产的基础工作,与国务院的工作有着直接关联的单位,如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7.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

21、责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省级政府机构省级政府机构,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机构。在行政级别上,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组成部门相当,统称为省部级,是地方最高一级政府机构。有些国务院设立的职能部门在省级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内设立,但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垂直管理与领导,不列入地方省级政府的行政序列,如民航局、铁路局、邮电管理局等。我国现在由23 个省(包括台湾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组成省级政府机构。(2) 市级(地区、州、盟)行政机构市级行政机构共333 个,包括282 个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18 个地区、30 个自治

22、州、3个盟。(3) 县级政府机构县级与处级是平行的,有时并称为县处级。县域是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基础行政区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层次。我国有2861 个县级区域,包括845 个市辖区、374 个县级市、1470 个县、117 个自治县、49 个旗、3 个自治旗、2 个特别区、1 个林区。(4) 乡镇级基层政府机构乡镇级与科级是平行的,有时并称为乡科级。乡镇是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乡镇机构设置总的要求是,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健全功能,强化服务,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从2003 年开始,第一轮全国范围内的乡镇撤并工作开始。据民政部门公布的数据, 2003 年全国撤并乡镇950 个,

23、2004 年撤并956 个。截至2004 年底,全国乡镇总数为37334 个。(5) 特别行政区政府特别行政区,就是指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我国行政区域内,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地方行政区域。宪法第31 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施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是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有关的外交事务和防务。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第三节行

24、政执行1.行政执行的概念行政执行是在行政决策完成之后,将决策所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是为实现决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活动。行政执行,就是指行政管理机构在其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2. 行政执行的特征(1)行政执行是由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2) 特定的行政管理机构只能在其特定的权力与职责范围内从事行政执行工作虽然行政管理机构具有行政执行的权力,但并不是所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对任何行政决策都具有行政执行的权力。(3) 行政执行活动必须在行政决策的指导下进行行政执行活动的目的是实现行政决策目标,其全部工作内容是围 .着实施行政决策的方案进行的。因此,行政执行的

25、全部活动必须在行政决策的指导下进行。(4) 行政执行过程是行政管理机构对人、财、物的有机组合过程在任何一个行政执行过程中,都离不开人、财、物这三个基本要素。行政管理机构围绕着实现行政决策目标对人、财、物进行有机组合,构成了行政执行过程的基本内容,从而使行政执行过程成为一种客观的操作过程。(5) 行政执行具有经常性行政部门不仅要贯彻执行某种特定的决策,还要执行大批的例行性决策和程序性决策,而且大量的活动都是属于例行性和经常性的,各种行政机构日常所做的繁杂的具体工作都属于行政实施之列。(6) 行政实施具有连续性在行政工作中,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再执行再反馈是一条不断循环反复的锁链,不可将其割裂开来。

26、我们把实施抽出来单讲,是为了研究的必要。(7)行政实施带有时效性行政实施必须做到迅速、果断,其时间性比较强,高效、及时地实现行政决策的目标是对行政实施的起码要求。(8) 行政实施具有灵活性行政实施是把决策目标具体化的过程,这就要求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千篇一律的一刀切。(9) 行政实施具有层次性这是由行政任务的层次性和决策目标的层次性所决定的。一般说来,上层的实施重在指挥,基层的活动主要是具体操作。3. 行政执行的原则(1)强制原则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执行更是国家意志的具体实施。因此,国家意志的强制力决定了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显著强制性的管理活动。(2) 准确原则贯彻准确原

27、则,应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z 必须准确地贯彻执行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准确地贯彻实施行政目标;必须准确地依法实施行政管理活动。(3) 迅速原则在行政执行中贯彻迅速原则,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去理解z行政决策的迅速特征决定了在行政执行中必须贯彻迅速的原则。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加快,竞争日益激烈,更需行政执行雷厉风行,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执行越迅速、敏捷,越有利于争得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在行政执行中贯彻迅速原则的主要内涵包括:行政执行要按行政决策要求的时间和节奏进行的。行政领导者和工作人员都必须迅速稳妥地临机处理各种事务。坚持行政执行的迅速原则,是以执行的及时、准

28、确、高效为前提的迅速;不等于操之过急、简单图快、草率从事。(的灵活原则行政执行必须遵循灵活原则,这既是行政管理富于创造性活动的规律性反映,也是准确圆满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操作要求。4. 行政执行的过程(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决策整体目标进行分解;计算并筹划人力、物力、财力;确定实施步骤、方法及有关的制度、规定等。制订实施计划要做到z 切合实际,各项安排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组织上、思想上和物资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灵活d性,留有一定的变化调整余地;要顾及全面,统筹安排。(2) 实施阶段实施环节主要包括行政指挥、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控制等。(3) 总结阶段总结阶段要对整个

29、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衡量评价,以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总结经验、提出下一步工作设想。主要内容包括:对行政执行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对照检查;对行政执行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考核、奖惩;提出经验教训 。总结工作有几种基本方法:第一,民主的总结方法,可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第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总结方法;第三,领导亲自动手的总结方法。5. 行政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行政执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行政执行者对政策有抵触情绪,或受到了局部利益的驱动而采取某种对策气由于执行者素质不高而导致对政策的理解偏颇;行政执行中的教条主义,即教条机械地对待上级政策,不能立足于本地实际,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在政策执行

30、中存在消极被动、敷衍塞责、互相推语、官僚主义等低效现象;存在行政执行中的寻租行为,即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使下,用自己掌握的职权资源与社会个别利益交换以获取私利的行为;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行政垄断问题,即政府和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正当竞争的行为。(2)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政策本身有漏洞;局部利益的驱动;缺乏有效监督;领导权威不够或缺乏领导能力;执行者素质不高;机构部门职能重叠,人浮于事;缺乏奖惩、激励机制。6. 行政沟通(1)行政沟通的概念行政沟通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

31、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2) 行政沟通的类型按沟通渠道划分,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指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按组织规定的线路和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我国行政组织中的会议制度、汇报制度、文件的下传与呈送、组织之间的公函往来等。非正式沟通指正式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交流传递,即建立在日常人际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由沟通,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系统,不受正式组织体制的约束,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没有固定的传播媒介,形同信息流通的自由市场。如组 .成员的私下交谈,非正式的机会,各种谣言、传闻、小道消息等。按信息流向划分,有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下行沟通指上级机关按照隶属关系自上而下进行的沟通,主

32、要用于对下级传达政策、下达任务与目标,提供关于组织程序和行动的情况,即上情下达。上行沟通指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即下情上达,也称反馈。平行沟通是指统计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得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即横向沟通。按沟通的路线划分,有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单项沟通指无反馈的沟通。如发布公告、通知、指令、决定和下级的上报材料等。双向沟通指有反馈的信息沟通,这是行政组织应重视的沟通方式。按沟通媒介划分,有口头沟通、书面沟通、机械沟通和体态沟通。按结构模式划分,有链式、轮式、环式、全通道式和丫式沟通。(3) 行政沟通的障碍行政沟通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弄清影响沟通效果的障碍,分析其各自的成因、程度,以便对症下药,找出

33、消除障碍的办法。行政组织中的沟通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心理与语言障碍;职位与专业障碍;组织结构障碍。改善行政沟通的途径: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明确沟通目的,建立沟通的规章制度,使行政沟通规范化;建立信息反馈系统,进行信息的核查和监督。7. 行政协调(1)行政协调的概念行政协调,是指协调、调整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纵横向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分工合作、权责清晰、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行政协调包括以下三层意思z 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增强行政系统的适应力、创新力;协调内部纵横向的关系,以增强行政系统的协作力、整合力;协

34、调内外部、纵横向的人际关系,增强行政系统的凝聚力、驱动力。(2) 行政协调的类型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准,可划分为四种: 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适应性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结构性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动态性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沟通性行政协调。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七种z 高层次协调、中层次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规制协调、利

35、益协调与心理协调。8. 行政授权(1)行政授权的概念行政授权乃是授权的一种形式,指行政组织内部上级机关把某些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2) 行政授权的种类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一般授权是行政领导对下属仅指明工作范围与事项,提示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若干原则或要求,而不作具体的工作指派,被授权者有较大的工作自主权。特定授权是行政领导对下属的工作、责任、权力等均有明确的指定和交待,下属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背。口头授权与书面授权。口头授权是行政领导对下属用言语进行授权。书面授权是以正式文件或文字指令授权。正式授权和非正式授权。正式授权是行政领导根据

36、法律规定并按照法律程序对下属进行的授权。非正式授权是行政领导在无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或不按法律程序对下属进行的授权。绝大多数行政授权应采用正式授权形式,以保证行政授权的法制化、制度化。(3) 行政授权的原则逐级授权原则。授权者一般是对其下属按级别逐层授权,只有特殊情况下才可越级授权。权责一致原则。所授权限应与其所负责任统一。授权适当原则。授权的范围、内容、人选、方式、期限、工作量等要符合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要从实际出发,考察被授权者的知识和能力,以利于行政事务的完成。授权有限原则。授权者不可将自身不具有的职权或应当自己掌握的重大职权授予下级。授权监督原则。授权者对被授权者在执行授权事务时进行

37、监督,如被授权者违反授权范围,触犯法律、法令时,授权者有权纠正。9. 行政指导(1)行政指导的概念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基于职权,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而对相对人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但其法律效果的实现必须以相对人的同意为必要条件的一种新型行政行为。相应的,行政指导的法律特征可以概括为行政指导是一种具有不完全的强制性的行为,即行政指导对行政主体具有强制性而对行政相对人不具有强制性。行政指导是弱权力行为。行政指导区别于与传统的行政行为的最大特征就是其不是当然的具有执行力,而是有待于相对人的同意。因此其权力性就不如传统的行政行为那么强,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弱权力行为。行政指导是一种新型行政行为。行政指导

38、的法律效果的实现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而传统上的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的实现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基于此,我们将行政指导称为新型行政行为。(2) 行政指导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行政指导分为四类:按行政指导有无具体的法律依据为标准:可分为有法律依据的行政指导和无法律根据的行政指导。按行政指导的对象是否具体为标准:可分为抽象的行政指导和具体的行政指导。按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分为管制性行政指导、调节性行政指导和促进性行政指导。按对相对人的权益影响作用的不同为标准:可分为助成性指导和限制性指导。(3) 行政指导的特点非强制性;方式灵活;执法时表现相对灵活。10. 行政指挥(1)行政指挥的概念行政指

39、挥是行政执行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按照既定的决策目标和实施计划,对其部属进行领导、指导和调度的管理活动。(2) 行政指挥的方式行政指挥方式是指挥者向下属发出命令、指示的方法。在行政指挥活动中,指挥者应当根据工作的具体需要正确、巧妙地运用各种指挥方式。行政指挥方式有如下几种:口头指挥。这是一种利用口头语言表达上级意图、下达工作任务的指挥方式。它具有简明、及时、灵活、方便等特点,利于指挥者和被指挥者的直接沟通,因而常被采用。书面指挥。这是一种利用文件、简报、通知等书面材料表达上级意图、下达工作任务的指挥方式。会议指挥。这是利用各种类型的会议表达上级意图、下达工作任务的指

40、挥方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指挥方式。现代通讯指挥。这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网络系统传达上级意图、下达工作任务的指挥方式,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指挥方式。(3) 行政指挥的原则统一指挥原则。一方面,行政指挥主体只能对其直属下级发布命令和指示,一个下级只能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另一方面,指挥主体所发出的指挥命令应保持稳定统一,协调一致。法定权威原则。行政指挥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管理形式,行政领导者必须拥有一定的强制权力,才能够命令下级。因此,行政机关在授予行政指挥者一定的行政职位的同时,应明确赋予其相应的法定权力,包括指挥权、命令权、审批权、奖惩权等,并规定统一的纪律和制度。果断有力原则。行政指挥必意志坚定,信

41、心十足,雷厉风行,百折不挠,处变不惊。推动各项工作要坚定有力,迅速及时。准确权变的原则。行政执行是全面落实行政决策,这就要求按照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进行执行工作。合理授权原则。授权就是上级授予下级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有处理问题的自主权。1 1.行政控制(1)行政控制的概念行政控制是指行政领导者依据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对行政执行所进行的监督、检查,以便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保证行政决策按标准达成目标的过程。行政控制的依据是行政决策目标和决策标准。行政控制要求必须掌握行政执行的准确、全面的信息,必须采取果断而适当的行政措施。所以必须确定以决策标准为标准的执行标准,对行政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估,

42、然后进行纠正偏差。检查监督是行政控制的主要手段。(2) 行政控制的类型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正式控制又叫强制性控制,是行政组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等,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所进行的控制,具有直接性、权威性、强制性的特点。非正式控制又叫非强制性控制,指行政组织根据自主的理解,无须按照正规的或法定的控制渠道所进行的控制。在现代法制社会,正式控制越来越重要,非正式控制的重要性相对减弱,但非正式控制仍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控制手段,可弥补正式控制的不足。根据控制是否需要借助外在力量,可分为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内在控制又叫自我控制,指行政组织及其成员自觉地用行政管理规范指导、约

43、束、检查自己的行为;外在控制指行政组织运用各种力量从外部规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如法律、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等。根据控制实施时间的不同,可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成果控制。预先控制指在计划实施的准备阶段所进行的控制。预先控制的目的是做好准备工作,做到未雨绸缪。过程控制指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解决问题。成果控制指根据预期的目标对行政实施的结果进行检查,衡量最终结果是否有偏差,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可能的补救,它主要不是为了保证现行决策的完满实现,而是为了有利于下一个环节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第四节行政监督1.行政监督的概念行政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监督

44、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按行政系统的组织层级或专门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2. 行政监督的原则与作用(1)行政监督的原则行政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原则。它有以下三点基本含义:依法监督;自主行使监督权;监督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其他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坚持和实行这一原则,在行政监督工作中的

45、要求是:任何监督对象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任何监督对象都必须履行法定义务,遵守法律和行政纪律,不允许有超越法律和行政纪律的特权;一切违反法律和行政纪律的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任何监督对象都不能例外。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监督工作依靠群众的原则。(2) 行政监督的作用第一,事前预防。主要是对行政决策进行事前监督,避免错误决策和非公正决策的形成及付诸实施。第二,事中控制。主要表现在制止错误决策的实施,确保行政执行的正确方向,制约政府权力的扩张。第三,事后补救。通过揭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对各种行政过失补救。第四,经常促进。通过经常

46、地督促、监督促使行政机关不断完善行政。在实施行政监督的过程中,监督主体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在于经常性、广泛性、确定性、有效性、公正性等。行政监督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职能,它的作用是其他行政管理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首先,行政监督有利于促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保证国家政令畅通,推进行政法制化进程;其次,依法对行政权力实行严格的、全面的监督,可以有效防止行政权力的失范、失效,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的发生;再次,行政监督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的监督是行政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障。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搞好行政管理、搞

47、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实现人民主权的必然要求。3. 行政监督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行政监督有不同的分类,但它们相互间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相互补充,界限并不十分清楚。(1)从监督的对象和内容上来划,分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即在有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互相实行的监督。外部监督是指行政组织系统外部力量对行政组织的监督,如来自国家权力机关、党的组织、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2)从监督的主体上来划分,有党的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党的监督实质是党对行政机关的领导,是通过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来实现的。国家监督包括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

48、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是指国家运用国家权力依法对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实行的监督。(3)从决策的角度按监督的时间来划分,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经常监督和定期监督。事前监督是决策未成立之前实行的预测性监督;事中监督是执行决策过程中所实施的检查性监督;事后监督是决策完成以后的总结性监督;经常监督是对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行政机关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所进行的监督检查。4. 我国的行政监督系统(1)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体系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

49、督。所谓专门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构,对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与督导。它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行政监察。指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察机构,对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所实施的全面性的监督。中国的行政监察机构是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包括监察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其中县级监察机关是中国四级监察机关中的基层监察机关,其监察对象与其他三级监察机关有所不同,除了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其公务员、本级人民政府及其任命的其他人员,以及乡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外,还包括乡级人民政府的公务员和乡级人民政府任命的其他人员。监

50、察机关的职责。检查国家行政机关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犯行政纪律的行为;受理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监察机关受理申诉的职责。指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

51、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妇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提出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指根据会计记录等有关经济资料和国家法律法规,由专门设立的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核和稽查有关单位的财政收支、经济效益和财经法纪的遵守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审计报告,以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的活动。(2) 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体系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法制监督和社会监督两个方面。法制监督。法制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和控制,是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监督。法制监督是国家意志的充分体现,具有国

52、家强制性,主要通过立法权、司法权和检察权三种形式表现出来。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法制监督可分为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两类。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对行政机关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在我国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又称为立法监督。监督内容包括政治监督、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制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司法机关的监督,在我国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具有终结性、独立性、中立性、专属性或不可转授性。司法机关的监督主体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构

53、成。人民法院通过依法审判各种行政诉讼案件和审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申请的案件来实施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人民检察院通过履行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责来实施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和其他犯罪案件实行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内容包括法纪监督、侦察监督、监所监督等。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指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活动的监督。它凭借的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而不是凭借国家权力和政治权力,进行监督。在我国,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新闻机构及公民个人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都属于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具有两个前提:一是公共行政的透明度;二是社会监督必须与国家权力体系的监

54、督相垂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通过公共论坛批评包括权力腐败在内的不良现象,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的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舆论监督的特点表现为:一是监督方式的公开化;二是监督表达形式的直接性;三是监督效应的及时性;四是监督效果具有社会效应。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功能一般分为( )。A. 立法功能、司法功能和行政功能B.领导功能、监督功能和仲裁功能c. 立法功能、司法功能和监督功能D.领导功能、司法功能和行政功能2. 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 )。A. 国务院B.全国人大c. 中共中央3. 政府机构的精简程度是由( )决定的。A. 国家政治体制B.国家的社会制度D. 各级

55、人民政府c. 行政权力结构的合理与否D.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4. 下列机关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 国家审判机关B.司法行政机关c. 人民政协D.企业人事部门5. 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是( )。A. 纪律检查机关.行政诉 .机关 c. 行政审判机关D.行政监督机关6. 现阶段,我国的行政管理领导体制实行的是( )。A. 合议制B.委员会制c. 行政首长负责制D.党委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方式的有( )。A. 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B.由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直接管理为主c. 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D.由运用行政手段为

56、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2.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发生的变革包括( )。A. 政治职能中的暴力职能加强B.保持社会稳定的调节职能加强c. 政府承担了更多的经济职能D.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扩大3. 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A. 行政机关B.公务员c.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4. 确立行政组织目标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 目标要制度化、规范化B.目标要设计要有规律性c. 目标范围要适中D.目标要以社会责任为基础5. 行政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拥有( )。A. 立案权B.检查权c. 调查权D.审判权6.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 )。A. 国家权力机关的

57、监督B.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的监督c. 政党监督D.联合国监督三、判断题1.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由国家主席统一决定。( )2.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具体划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3. 首脑机关亦称领导机关,是政府的指挥、决策和督导核心,是行政组织的中枢或统率,是政府效能的关键。( )4. 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主任、局长、科长,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名决定任命。( )四、简答题1.行政授权应坚持哪些原则?2. 简述行政指挥及其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 A 国家功能一般分为立法、司法、行政功能,相应地派生出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选A

58、。2. D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其实施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3. C行政机构改革首先依据自身结构是否合理。选C 。4. B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只有B 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例如司法部。5. D我国宪法第129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监督机关。这一规定确立了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的特殊地位,即检察机关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6. C在我国现阶段,我国的行政管理领导体制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责任制。具体分为:国务院总理负责制,国务院各部、委员会部长、主任负责制,地方人民政府首长负

59、责制。二、多项选择题1. ACD B 项中由间接管理转向直接管理为主的做法是错误的。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不会过多地参与直接具体事务的管理。2. BCD (解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是:(1)行政职能逐渐扩大;(2) 政治职能相对减弱;(3) 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化;(4) 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增强。故排除A 项。3. ACD (解析】我国的行政主体具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政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经法律法规授权的

60、派出机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接受行政委托的组织。4. CD行政组织目标的确立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z 目标要明确;目标要统一;目标要以社会责任为基础;目标的范围要适中;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组织性质不同,目标设计也不一样;目标设计要吸收全体人员参与。5. BC (解析】立案权属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审判权属于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6. ABC (解析】行政监督有内外之分,内部监督主要指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外部监督包括执政党、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民等。选ABC 。三、判断题1. X 【

61、解析】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是由总理提出,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的。2. X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有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具体划分。3.首脑机关亦称领导机关,是政府的指挥、决策和督导核心,是行政组织的中枢或统率,是政府效能的关键。首脑机关的职能是对辖区内的重大行政问题进行集中领导和决策,并督导决策的实施。 4. X 【解析】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主任、局长、科长,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根据本级人民政府首长提名决定任命,不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名决定任命。四、简答题1. (1)逐级授权原则。授权者一般是对其下属按级别逐层授权,只有特殊情况下才可越级授权。(2)

62、 权责一致原则。所授权限应与其所负责任统一。(3) 授权适当原则。授权的范围、内容、人选、方式、期限、工作量等要符合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要从实际出发,考察被授权者的知识和能力,以利于行政事务的完成。(4) 授权有限原则。授权者不可将自身不具有的职权或应当自己掌握的重大职权授予下级。(5) 授权监督原则。授权者对被授权者在执行授权事务时进行监督,如被授权者违反授权范围,触犯法律、法令时,授权者有权纠正。2. 行政指挥是行政执行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按照既定的决策目标和实施计划,对其部属进行领导、指导和调度的管理活动。行政指挥的原则:(1)统一指挥原则;(2) 法定权威原则;(3) 果断有力原则刊的准确权变的原则;(5) 合理授权原则。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