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汇报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8980313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汇报(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汇报第1篇:美丽乡村验收报告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竣 工 验 收 报 告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组 2014年10月30日验收主持单位:*县人民政府 建设单位:*县各有关单位 设计单位:*县美丽乡村办公室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质检单位:验收日期:验收地点:施工现场县政府会议室2014年10月28-29日前 言根据省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布局合理、整体美观、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建设原则,委托北京中翰国际规划设计院,以突出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的思路着手编制了8个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并通过州农规委审查,上报省厅备案。

2、*县县域村庄规划体系已经通过省级评审。一、工程设计和完成情况(一)项目名称及位置工程名称: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工程位置:*县各乡镇(8村)(二)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2014年我县争取到并改善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共1950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一般群众1500户),计划总投资117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75万元。其中在8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搬迁住房等项目,实施住房建设825户,总投资2757.8万元。2014年我县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总投资1149.46万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沙沟乡石崖村水库建设项

3、目;投资20万元的过茫村涝池维修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塔哇村人饮工程;投资9.6万元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项目;投资24万元的公共厕所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的5个村的卫生室项目;投资433.54万元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楼工程;投资237.32万元(占地面积14100平方米)的村级群众文化广场,以及5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各建设村共拆除小围墙15760米,清理垃圾96吨;改造院墙大门1223户。投资38.8万元,其中:投资14.4万元在沙沟乡石崖村建设家庭牧场1个,;投资24.4万元在塔秀乡巴塘新村建设家庭农场和家庭牧场各一个,配备手扶3台、收割机1台,种植青稞

4、500亩。新建畜棚4座,共建筑面积480平米。总投资1480.27万元,在石崖村、过茫村、都兰村、巴塘新村等进行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工程,新增耕地面积277.86公顷,维修水渠43.04公里,田间道路20.3公里。3、项目投资及投资来源项目投资:该工程为结对帮扶工程,总投资1.15亿元,其中:省州县财政补助资金1088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836.88万元、群众自筹573.42万元。(四)工程建设有关单位 建设单位:*县各有关单位 设计单位:*县美丽乡村办公室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检单位:(五)项目实施过程1、主要工程开工、完工时间 开工日期:2014年4月10日 完工

5、日期:2014年10月20日2014年4月10日工程开工,施工单位承接任务后,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针对施工图进行了会审,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施工细则、质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操作性文件,使整个施工过程均在受控状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建立了以项目经理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设立专职质检员,负责现场的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控制。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关键工序均有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了工程质量。2、重大设计变更 无。(六)工程完成情况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至2014年10月底,工程已按设计内容完成。1、农村住房建设情况。2014年我县争取到

6、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共1950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一般群众1500户),计划总投资117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75万元。其中在8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搬迁住房等项目,实施住房建设825户,总投资2757.8万元。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2014年我县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总投资1149.46万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沙沟乡石崖村水库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的过茫村涝池维修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塔哇村人饮工程;投资9.6万元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项目;投资24万元的公共厕所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的5个村的卫生室项目;

7、投资433.54万元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楼工程;投资237.32万元(占地面积14100平方米)的村级群众文化广场,以及5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 3、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各建设村共拆除小围墙15760米,清理垃圾96吨;改造院墙大门1223户。4、兴业富民情况。投资38.8万元,其中:投资14.4万元在沙沟乡石崖村建设家庭牧场1个,;投资24.4万元在塔秀乡巴塘新村建设家庭农场和家庭牧场各一个,配备手扶3台、收割机1台,种植青稞500亩。新建畜棚4座,共建筑面积480平米。5、土地整治情况。总投资1480.27万元,在石崖村、过茫村、都兰村、巴塘新村等

8、进行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工程,新增耕地面积277.86公顷,维修水渠43.04公里,田间道路20.3公里。二、项目验收及鉴定情况2014年10月30日由*县美丽乡村领导小组主持召开了该项目的合同工程完工验收会议。*县纪委、财政、发改、审计、水利、住建等单位参加,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经验收组现场察看后,认为该工程合同内的全部工程项目已完成,建筑物尺寸、工程质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同意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四、工程质量(一)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按照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组织实施。施工单位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9、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建立了“三检制”检查制度,加强施工前的安全、质量教育,除了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户主及村级领导小组实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并参与中间验收、隐蔽项目验收,随时到工地现场检查,保证了工程质量。(二)工程质量评定1、施工单位自评:质量达到合格。2、综合评价: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质量合格。五、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去年8个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总投资1.15亿元,其中:省州县财政补助资金1088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836.88万元、群众自筹573.42万元。截止2014年底共到位资金7140.42万元,其中省州县财政补助资金2063.49万元(省级528万元、州级160万元

10、、县级782.494万元);一事一议捆绑建设资金593万元(省级544万元、县级49万元);共建单位帮扶资金859.28万元(省级单位4万元、州级94.6万元、县级760.68万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1149.46万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项目资金1480.27万元;家庭农牧场建设资金38.8万元;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中安排美丽乡村住房建设资金382.5万元;六、工程尾工安排 无。七、工程运行管理情况(一)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情况工程由*县各乡镇(8村)自行管理,经费自筹。八、工程初期运行及效益(一)初期运行管理情况工程完工后,于2014年11月正式运行一切正

11、常。(二)初期运行效益该工程的实施给*县涉及6乡镇1395户5538人带来了美丽及优雅的生活坏境。九、存在的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多数建设村基础条件差,需建设的项目多,环境整治难度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整体效果不明显。二是工作推进不平衡。村庄与村庄之间建设推进不平衡,一些村民的美丽乡村建设观念还停留在改围墙、修大门上。少数乡村群众动员发动不够,群众参与度低,基础性工作差,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三是结对共建工作有待加强。少数结对共建单位存扶持力度不够,结对帮建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卫生局、县委办在落实帮扶资金上力度不够。县财政局、住建局、移民安置局、扶贫局等部门在争取项目支持上

12、落实有力,值得肯定。 十、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各乡镇要在认真总结2014年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结对共建协调监督机制、项目整合机制、质量监督机制等各项工作机制,推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开展。二是明确重点任务。要继续把农村住房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和以“三清、五改、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作为重点,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后续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高原美丽乡村的关注度、认可度和参与度。四是加强指导培训。各乡镇及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高原美丽乡村和农村住

13、房建设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农村住房抗震设防技术指导;继续开展农村建筑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和乡镇建设管理员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五是做好成果巩固。如在建房标准明确、建筑用材统一采购及监管上需进一步加强,务必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对2014年建设完成的高原美丽乡村继续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建立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高原美丽乡村建得好、管得好、作用发挥得好。十一、结论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实施完成,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运行正常,质量合格,投资控制合理,工程建设资料基本齐全,同意通过竣工验收。十二、保留意见 无。十三、

14、验收委员会成员和被验单位代表签字表(附后)第2篇:美丽乡村验收报告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竣 工 验 收 报 告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组2014年10月30日1验收主持单位:*县人民政府 建设单位:*县各有关单位 设计单位:*县美丽乡村办公室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检单位:验收日期: 2014年10月28-29日 验收地点:施工现场县政府会议室2前 言根据省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布局合理、整体美观、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建设原则,委托北京中翰国际规划设计院,以突出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的思路着手编制了8个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并通

15、过州农规委审查,上报省厅备案。*县县域村庄规划体系已经通过省级评审。一、工程设计和完成情况(一)项目名称及位置工程名称: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工程位置:*县各乡镇(8村) (二)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2014年我县争取到并改善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共1950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一般群众1500户),计划总投资117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75万元。其中在8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搬迁住房等项目,实施住房建设825户,总投资2757.8万元。2014年我县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总投资1149.46万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

16、00万元的沙沟乡石崖村水库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的过茫村涝池维修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塔哇村人饮工程;投资9.6万元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项目;投资24万元的公共厕所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的5个村的卫生室项目;投资433.54万元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楼工程;投资237.32万元(占地面积14100平方米)的村级群众文化广场,以及5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各建设村共拆除小围墙15760米,清理垃圾96吨;改造院墙大门1223户。投资38.8万元,其中:投资14.4万元在沙沟乡石崖村建设家庭牧场1个,;投资24.4万元在塔秀乡巴塘新村建设家庭农场和家庭牧3场各一个,

17、配备手扶3台、收割机1台,种植青稞500亩。新建畜棚4座,共建筑面积480平米。总投资1480.27万元,在石崖村、过茫村、都兰村、巴塘新村等进行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工程,新增耕地面积277.86公顷,维修水渠43.04公里,田间道路20.3公里。3、项目投资及投资来源项目投资:该工程为结对帮扶工程,总投资1.15亿元,其中:省州县财政补助资金1088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836.88万元、群众自筹573.42万元。(四)工程建设有关单位 建设单位:*县各有关单位 设计单位:*县美丽乡村办公室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检单位:(五)项目实施过程 1、主要工程开工、完工时间

18、开工日期:2014年4月10日 完工日期:2014年10月20日2014年4月10日工程开工,施工单位承接任务后,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针对施工图进行了会审,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施工细则、质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操作性文件,使整个施工过程均在受控状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建立了以项目经理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设立专职质检4员,负责现场的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控制。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关键工序均有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了工程质量。2、重大设计变更 无。(六)工程完成情况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至2014年10月底,工程已按设计内容完成。1、

19、农村住房建设情况。2014年我县争取到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共1950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一般群众1500户),计划总投资117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75万元。其中在8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搬迁住房等项目,实施住房建设825户,总投资2757.8万元。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2014年我县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总投资1149.46万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沙沟乡石崖村水库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的过茫村涝池维修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塔哇村人饮工程;投资9.6万元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项目;投资24万元的公共厕所建设项

20、目;投资75万元的5个村的卫生室项目;投资433.54万元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楼工程;投资237.32万元(占地面积14100平方米)的村级群众文化广场,以及5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3、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各建设村共拆除小围墙15760米,清理垃圾96吨;改造院墙大门1223户。4、兴业富民情况。投资38.8万元,其中:投资14.4万元在沙沟乡石崖村建设家庭牧场1个,;投资24.4万元在塔秀乡巴塘新村建设家庭农场和家庭牧5场各一个,配备手扶3台、收割机1台,种植青稞500亩。新建畜棚4座,共建筑面积480平米。5、土地整治情况。总投资1480.27万元

21、,在石崖村、过茫村、都兰村、巴塘新村等进行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工程,新增耕地面积277.86公顷,维修水渠43.04公里,田间道路20.3公里。二、项目验收及鉴定情况2014年10月30日由*县美丽乡村领导小组主持召开了该项目的合同工程完工验收会议。*县纪委、财政、发改、审计、水利、住建等单位参加,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经验收组现场察看后,认为该工程合同内的全部工程项目已完成,建筑物尺寸、工程质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同意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四、工程质量 (一)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按照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组织实施。施工单位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

2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建立了“三检制”检查制度,加强施工前的安全、质量教育,除了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户主及村级领导小组实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并参与中间验收、隐蔽项目验收,随时到工地现场检查,保证了工程质量。(二)工程质量评定1、施工单位自评:质量达到合格。2、综合评价: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质量合格。 五、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去年8个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总投资1.15亿元,其中:省州县财政6补助资金1088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836.88万元、群众自筹573.42万元。截止2014年底共到位资金7140.42万元,其中省州县财政补助资金206

23、3.49万元(省级528万元、州级160万元、县级782.494万元);一事一议捆绑建设资金593万元(省级544万元、县级49万元);共建单位帮扶资金859.28万元(省级单位4万元、州级94.6万元、县级760.68万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1149.46万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项目资金1480.27万元;家庭农牧场建设资金38.8万元;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中安排美丽乡村住房建设资金382.5万元;六、工程尾工安排 无。七、工程运行管理情况(一)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情况工程由*县各乡镇(8村)自行管理,经费自筹。 八、工程初期运行及效益 (一)初期运行管理

24、情况工程完工后,于2014年11月正式运行一切正常。 (二)初期运行效益该工程的实施给*县涉及6乡镇1395户5538人带来了美丽及优雅的生活坏境。九、存在的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多数建设村基础条件差,需建设的项目多,环境整治难度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整体效果不明显。二是工作推进不平衡。村庄与村庄之间建设推进不平衡,一些村民的美丽乡村建设观念还停留在改围墙、修大门上。少数乡村群众动员发动不够,群众参与度低,基础性工作差,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三是结对共建工作有待加强。少数结对共建单位存扶持力度不7够,结对帮建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卫生局、县委办在落实帮扶资金上力度不够。县财政

25、局、住建局、移民安置局、扶贫局等部门在争取项目支持上落实有力,值得肯定。 十、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各乡镇要在认真总结2014年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结对共建协调监督机制、项目整合机制、质量监督机制等各项工作机制,推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开展。二是明确重点任务。要继续把农村住房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和以“三清、五改、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作为重点,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后续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高原美丽乡村的关注度、认可度和参与度。四是加强指导

26、培训。各乡镇及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高原美丽乡村和农村住房建设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农村住房抗震设防技术指导;继续开展农村建筑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和乡镇建设管理员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五是做好成果巩固。如在建房标准明确、建筑用材统一采购及监管上需进一步加强,务必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对2014年建设完成的高原美丽乡村继续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建立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高原美丽乡村建得好、管得好、作用发挥得好。十一、结论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实施完成,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运行正常,质量合格,投资控制合理,工程建设资料基

27、本齐全,同意通过竣工验收。十二、保留意见 无。十三、验收委员会成员和被验单位代表签字表(附后)8第3篇:美丽乡村验收报告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竣 工 验 收 报 告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组 2014年10月30日验收主持单位:*县人民政府 建设单位:*县各有关单位 设计单位:*县美丽乡村办公室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检单位:验收日期: 2014年10月28-29日 验收地点:施工现场县政府会议室前 言 根据省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布局合理、整体美观、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建设原则,委托北京中翰国际规划设计院,以突出实用性、安全性、美观

28、性和经济性的思路着手编制了8个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并通过州农规委审查,上报省厅备案。*县县域村庄规划体系已经通过省级评审。一、工程设计和完成情况(一)项目名称及位置工程名称: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工程位置:*县各乡镇(8村) (二)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2014年我县争取到并改善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共1950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一般群众1500户),计划总投资117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75万元。其中在8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搬迁住房等项目,实施住房建设825户,总投资万元。2014年我县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总

29、投资万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沙沟乡石崖村水库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的过茫村涝池维修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塔哇村人饮工程;投资万元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项目;投资24万元的公共厕所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的5个村的卫生室项目;投资万元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楼工程;投资万元(占地面积14100平方米)的村级群众文化广场,以及5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各建设村共拆除小围墙15760米,清理垃圾96吨;改造院墙大门1223户。投资万元,其中:投资万元在沙沟乡石崖村建设家庭牧场1个,;投资万元在塔秀乡巴塘新村建设家庭农场和家庭牧场各一个,配备手扶3台、收割机1台,种

30、植青稞500亩。新建畜棚4座,共建筑面积480平米。总投资万元,在石崖村、过茫村、都兰村、巴塘新村等进行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工程,新增耕地面积公顷,维修水渠公里,田间道路公里。3、项目投资及投资来源项目投资:该工程为结对帮扶工程,总投资亿元,其中:省州县财政补助资金1088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万元、群众自筹万元。(四)工程建设有关单位 建设单位:*县各有关单位 设计单位:*县美丽乡村办公室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质检单位:(五)项目实施过程 1、主要工程开工、完工时间 开工日期:2014年4月10日 完工日期:2014年10月20日2014年4月10日工程开工,施工单位承接

31、任务后,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针对施工图进行了会审,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施工细则、质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操作性文件,使整个施工过程均在受控状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建立了以项目经理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设立专职质检员,负责现场的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控制。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关键工序均有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确保了工程质量。 2、重大设计变更 无。(六)工程完成情况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至2014年10月底,工程已按设计内容完成。1、农村住房建设情况。2014年我县争取到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共1950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50户、一般群众1

32、500户),计划总投资117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75万元。其中在8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易地搬迁住房等项目,实施住房建设825户,总投资万元。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2014年我县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总投资万元,主要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沙沟乡石崖村水库建设项目;投资20万元的过茫村涝池维修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塔哇村人饮工程;投资万元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项目;投资24万元的公共厕所建设项目;投资75万元的5个村的卫生室项目;投资万元的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楼工程;投资万元(占地面积14100平方米)的村级群众文化广场,以及5

33、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有效提升。 3、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各建设村共拆除小围墙15760米,清理垃圾96吨;改造院墙大门1223户。4、兴业富民情况。投资万元,其中:投资万元在沙沟乡石崖村建设家庭牧场1个,;投资万元在塔秀乡巴塘新村建设家庭农场和家庭牧场各一个,配备手扶3台、收割机1台,种植青稞500亩。新建畜棚4座,共建筑面积480平米。5、土地整治情况。总投资万元,在石崖村、过茫村、都兰村、巴塘新村等进行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工程,新增耕地面积公顷,维修水渠公里,田间道路公里。二、项目验收及鉴定情况2014年10月30日由*县美丽乡村领导小组主持

34、召开了该项目的合同工程完工验收会议。*县纪委、财政、发改、审计、水利、住建等单位参加,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经验收组现场察看后,认为该工程合同内的全部工程项目已完成,建筑物尺寸、工程质量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同意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四、工程质量 (一)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按照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组织实施。施工单位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建立了“三检制”检查制度,加强施工前的安全、质量教育,除了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户主及村级领导小组实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并参与中间验收、隐蔽项目验收,随时到工地现

35、场检查,保证了工程质量。(二)工程质量评定1、施工单位自评:质量达到合格。2、综合评价: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质量合格。 五、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去年8个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总投资亿元,其中:省州县财政补助资金1088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万元、群众自筹万元。截止2014年底共到位资金万元,其中省州县财政补助资金万元(省级528万元、州级160万元、县级万元);一事一议捆绑建设资金593万元(省级544万元、县级49万元);共建单位帮扶资金万元(省级单位4万元、州级万元、县级万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万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水利设施维修项目资金万元;家庭农牧场建设资金万

36、元;农牧区住房建设项目中安排美丽乡村住房建设资金万元;六、工程尾工安排 无。七、工程运行管理情况(一)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情况工程由*县各乡镇(8村)自行管理,经费自筹。 八、工程初期运行及效益 (一)初期运行管理情况工程完工后,于2014年11月正式运行一切正常。 (二)初期运行效益该工程的实施给*县涉及6乡镇1395户5538人带来了美丽及优雅的生活坏境。九、存在的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多数建设村基础条件差,需建设的项目多,环境整治难度大,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整体效果不明显。二是工作推进不平衡。村庄与村庄之间建设推进不平衡,一些村民的美丽乡村建设观念还停留在改围墙、修大门上

37、。少数乡村群众动员发动不够,群众参与度低,基础性工作差,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三是结对共建工作有待加强。少数结对共建单位存扶持力度不够,结对帮建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卫生局、县委办在落实帮扶资金上力度不够。县财政局、住建局、移民安置局、扶贫局等部门在争取项目支持上落实有力,值得肯定。十、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各乡镇要在认真总结2014年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结对共建协调监督机制、项目整合机制、质量监督机制等各项工作机制,推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有效开展。二是明确重点任务。要继续把农村住房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和以“三

38、清、五改、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作为重点,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后续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高原美丽乡村的关注度、认可度和参与度。四是加强指导培训。各乡镇及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高原美丽乡村和农村住房建设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农村住房抗震设防技术指导;继续开展农村建筑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和乡镇建设管理员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五是做好成果巩固。如在建房标准明确、建筑用材统一采购及监管上需进一步加强,务必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对2014年建设完成的高原美丽乡村继续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认真落实管护责任,建立规章制度,加

39、强监督检查,确保高原美丽乡村建得好、管得好、作用发挥得好。十一、结论2014年*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实施完成,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运行正常,质量合格,投资控制合理,工程建设资料基本齐全,同意通过竣工验收。十二、保留意见 无。十三、验收委员会成员和被验单位代表签字表(附后)第4篇:美丽乡村验收标准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类基本指标(100分)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5分)1、中心村选址科学合理的,得0.5分;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的,得0.5分;2、规划人口规模达到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要求的,得1分

40、;3、规划体现乡村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得1分;4、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得1分;5、中心村建设规划落实较好的,得1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二、重点建设任务(75分)(一)垃圾处理(10分)1、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方式收运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通过“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等适当方式就近处理的,得3分;合理配置垃圾桶、垃圾房或垃圾池、垃圾收集和清运设备的,得1分;2、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日产日清,中心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的,得4分;3、垃圾处理选择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要求、成熟可靠

41、的终端处理工艺,推行卫生化的填埋、焚烧、堆肥、沼气处理和垃圾发电等方式的,得2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6分)1、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区域集中供水、小型集中供水等方式,扩大农村自来水使用覆盖面,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的,得4分;2、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水量能够较好满足生活需求的,得2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三)卫生改厕(7分)1、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的,得5分,否则酌情得分;2、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四)房前屋后环境整治(6分)1、电力、

42、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的,得3分;2、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得3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五)道路畅通(10分)1、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村庄,实施通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路宽达到4.5米的,得2分;未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村庄,除受有关政策法规和特殊自然条件限制的,通村主干道路路宽达到3.5米的,得2分;2、村内主干道路采用水泥、沥青或者砖石等乡土材质硬化,路宽一般不低于3.5米的,得6分;3、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得2分,否则酌情得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六)污水处理(8分)1、以分散处理为主,通过分户式

43、、联户式的办法,采用整体式粪池、三格式粪池等简易处理技术,就地生态治理;或在有条件和实际需求的地方,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工艺可靠的无动力、微动力处理技术进行集中处理;或靠近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系统的,接入市政、企业污水管网进行处理的,得6分;2、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的,得2分,否则酌情得分。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省级以上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以上传统村落等古村落,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采取符合实际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措施的,视同符合以上相关要求。(七)河沟渠塘疏浚清淤(5分)1、整治疏浚河沟渠塘,实现水体清澈的,得2分;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水面无明显漂浮物的,得2分;2、村内加强桥涵配套的

44、,得1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8分)1、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简易适用的要求,在有需要的地方,利用现有设施统筹改造,或新建,或就近共享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得4分;2、服务中心面积适当,能够统筹合理使用,具备农家书屋(图书室)、文化站(室)、便民服务功能的,得2分;3、结合宽带支撑工程,实现宽带通村,适当提高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的,得2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九)村庄绿化(6分)1、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庭院和村庄周围绿化,除受有关政策法规和特殊自然条件限制的,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的,得1.5分;村庄建成区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达9

45、0%的,得1.5分;2、村前屋后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等,实现庭院美化的,得1.5分;3、村庄绿化适地适树,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倡导自然式种植,绿化效果较好的,得1.5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十)村庄亮化(5分)1、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利用多种方式安装安全简易路灯,进行适度亮化的,得3.5分;2、维护到位、使用正常的,得1.5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十一)长效管护机制(4分)建立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社会资助相结合等切实可行的经费分担机制,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实现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卫生

46、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护的,得4分,没有完全达到标准的酌情得分。三、产业发展(10分)1、中心村所在行政村、乡镇被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其中县级示范村镇得1.5分,市级示范村镇得2.5分,省级以上示范村镇得3分;或中心村纳入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核心示范区或各类农业示范园区的,得3分;或中心村主导产业突出,主导产业产值占总产值50%以上的,得3分;或中心村在全省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示范村范围内或村内有示范家庭农场,或落实“三推”(推广高产高效新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栽培技术、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三控”(控肥、控药、控水)效果较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效

47、明显的,得3分,否则酌情得分;2、中心村土地(包括耕地、林地、水面)流转适度规范;或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得2分,否则酌情得分;3、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得5分;达不到10万元的,按照以下方式计分:(1)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10万元的得2.5分,否则酌情得分;(2)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年度增幅10%以上的得2.5分,否则酌情得分。对采煤塌陷区不具备农业生产条件的搬迁安置村,计分项调整为:1、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民技能培训任务,劳动年龄段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率达80%以上,对有创业愿望的失地农民开展创业培训的,得2分,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酌情得分;2、落实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积极创

48、造就业岗位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得1.5分,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酌情得分;3、中心村从事农村加工、运输、商贸等二三产业创业就业户数占农户比例达到30%以上的,得1.5分,达不到的酌情得分;4、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得5分;达不到10万元的,按照以下方式计分:(1)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10万元的得2.5分,否则酌情得分;(2)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年度增幅10%以上的得2.5分,否则酌情得分。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分)1、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或具有地方特色文明创建活动的,得1分;2、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设立“身边好人榜”等类似评议的,得

49、1分;3、村规民约简约规范且群众知晓率高的,得0.5分;4、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活动的,得1分;5、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的,得0.5分;6、挖掘整理本地本村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彰显乡村特色文化,古树古民居保护等较好的,得0.5分;7、中心村治安状况较好的,得0.5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得分。五、群众评价(5分)设计问卷,在年度考核时通过入户调查方式统一开展。1、环境卫生改善满意度,1分;2、基础设施改善满意度,1分;3、公共服务改善满意度,1分;4、乡风文明改善满意度,1分;5、是否存在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

50、众利益、搞面子工程等问题,1分。实地走访,酌情得分。省级中心村加分项(2分)1、村内次干道采用沙石等乡土材质适度硬化,实现“户户通”,便于群众出行的,加0.4分;2、村内实现雨污分流的,加0.4分;3、村内建有室外体育文化场所的,加0.4分;4、直观感觉村庄房屋布局错落有致,村容村貌较好的,加0.4分;村庄和村庄周围自然景观优美,田园特色突出的,加0.4分。以上各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加分第5篇:美丽乡村,验收,目录贾汪区美丽乡村建设验收材料大泉办事处宗庄村目 录一、组织保障 1、领导重视 2、工作机制 二、资金保障 1、预算安排 2、资金整合 3、多元化投入 4、资金管理 三、项目管理 1、

51、项目选点 2、方案制定 3、规划编制 4、民主议事 5、管理制度 6、后期管护 7、档案管理 8、考核验收 9、信息化管理 四、项目建成 1、范围和内容 2、质量和标准 3、特色和风貌 4、农村改革 5、产业支撑 五、项目效益 1、生活品质2、农村改革和发展 六、宣传培训 1、宣传 2、培训大泉办事处宗庄村美丽乡村简介宗庄村隶属贾汪区大泉街道办事处,贾汴路等多条公路从村中经过,十里花溪在村前流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辖三个自然村十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852人,常住人口4720人,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亩,山地面积3500亩,村民以农业为主,种植水蜜桃面积3000多亩,系农业特色

52、村。由于贾汪城区东移,村庄与新城区接壤,三分之一的村民加入失地保障。村民生活较好,2016年为省级新农村建设康居示范村。自“美丽乡村”创建以来,该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方案要求,加大投资力度,(一)公共服务设施1、村委会、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幼儿园、便民服务中心、农资超市、其他(农业种植培训场所),长52米,宽14.8米,两层,投资额235万元,1540平方米整体完工,正在涂外墙漆。2、公共活动及健身场地16米*50米,投资额20万元,已建成。(二)基础设施1、内部道路(1266米*3米找平、20厚、C30商砼),投资额30万元,已建成。2、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投资额48万元,已建成。

53、 3、绿化、亮化,安装路灯35盏、建设花坛1000米、绿化种植830米,绿化女贞及石楠苗木782棵,900平方黄叶、金叶女贞,投资额80万元,已建成。4、公厕2个,投资额40万元(11.5米*5.8米;5米*8米砖混各一座),已建成。5、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投资额30万元。垃圾箱平台建设已完成,中转箱、果皮箱、中转车辆未购买。(三)环境及卫生整治1、村口整治:村口标识2处,投资额80万元,已完成; 2、环境景观整治,人工清扫;投资额20万元;3、卫生整治、河塘清理改造、疏浚405米,土方清运7000方,1458立方石墙,投资额40万元。(四)农房建设整治户数:628户37000平方立面提升,

54、投资额110万元。第6篇:美丽乡村工作汇报美丽乡村工作汇报*美丽乡村位于*南部,紧邻104国道,村内主要安置*村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的农业人口126户,512人,已安置104户,416人,已建房屋78座。xx年以来,*村按照省、市的部署,在区、镇二级的坚强领导和各级部门精心指导下,扎实开展工作,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一、创新工作机制,整合资源的合理配置我镇在*新村建设的过程中,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部门合力,整体推进”的新型工作机制,既发挥了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的工作机制的优势,又发挥镇区二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统

55、筹推进机制,将省级造福工程专项资金及财政专项建设资金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进行整合,共投入280万元。同时我镇还大力引导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格局,集中力量办大事。其中,部分*村周边环境整治及美化工作就是由*有限公司投入完成的。二、成立领导小组,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镇成立了*美丽乡村一事一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亲自挂帅,分管副书记直接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财政、村健、土地等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切实解决在实施项目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美丽乡村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的全部内容,把*打造为一个宜居

56、宜业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三、因地制宜规划,有序推进项目的建设xx年,我镇邀请省住建厅的专家对*村进行优化设计,引入联体基础、联体墙的设计新理念。根据*镇总体规划,制定了*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及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建设。截至目前,共投入280多万元资金,完成了小区内填方、路面硬化4600m、下水道铺设960m、干砌挡土墙一条50*5*2.5=625m、浆砌挡土墙一条150*5*1.5=1125m、主干道护坡建设、主干道拓宽、美化绿化、景观工程及立面装修等工程。四、取得的成绩在省、市的部署,区、镇二级的坚强领导和各级部门精心指导下,结合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57、-主”目标,我村现已完成了主村村道拓宽硬化工程及华盛新村内填方、下水道铺设、路面硬化、主干道护坡建设、主干道拓宽、美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和立面装修等景观建设工程。把昔日荒芜的小山村变成如今具有田园风味的美丽小乡村,达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要求。五、存在问题我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还在不断的推进中,目前尚缺配套设施建设资金180万元,需省、市、区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确保美丽乡村工作能够序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为造福农民,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美丽乡村工作汇报篇2 (xx年10月)*村位于*镇,全村*户、*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党员*8人,是老革命基点村、文明村、“百村示范、

58、村村整治”工程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段时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村切实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主要做法和成效1、紧紧围绕“工业强村”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村以*业为主导产业,全村拥*55条,每年上缴利税6000多万元。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用天然气,推进*制造工艺和创新能力跃上新的台阶。同时,克服场地、环境限制,引导企业趋利避害,走品牌发展之路,目前,已拥有*个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2、紧紧围绕“乡风文明”这一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

59、件,投入170万元建设*小学综合教学楼。深化“平安村”建设工作,组建专业治安巡逻队,连续十五年不间断巡逻,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建设一个门球场、一个篮球场、一条健身路径,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3户、36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 工作,参合率达100。建设村级爱心慈善援助站,募集善款10万元。目前,拟投资600万元的村级文体活动中心项目已启动建设。 3、紧紧围绕“村容整洁”这一目标,加快环境整治步伐。一是旧村改造方面。投资2000多万元,拆除旧房133座、面积3.9万平方米,建成2幢面积5900平方米的安置房、6幢联体式安置房,

60、安置居住困难群众34户,8幢联体式安置房正在建设中。目前,计划投资450万元的安置房一期第三幢和投资360万元的村委会综合楼项目已启动建设,同时,计划*24座旧房进行成片改造。美丽乡村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第7篇:美丽乡村工作汇报*工作汇报*美丽乡村位于*南部,紧邻104国道,村内主要安置*村少数民族、偏远山区的农业人口126户,512人,已安置104户,416人,已建房屋78座。2013年以来,*村按照省、市的部署,在区、镇二级的坚强领导和各级部门精心指导下,扎实开展工作,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一、创新工作机制,整合资源的合理配置我镇在

61、*新村建设的过程中,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部门合力,整体推进”的新型工作机制,既发挥了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的工作机制的优势,又发挥镇区二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将省级造福工程专项资金及财政专项建设资金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进行整合,共投入280万元。同时我镇还大力引导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格局,集中力量办大事。其中,部分*村周边环境整治及美化工作就是由*有限公司投入完成的。二、成立领导小组,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镇成立了*美丽乡村一事一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亲自挂帅,分管副书记直接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财政、村健、土地等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切实解决在实施项目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美丽乡村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的全部内容,把*打造为一个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