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物态变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979095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09.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温度与物态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温度与物态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与物态变化(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内容【同步知识梳理】屜同步Sp01S3典代:千味0*44升华号袒华【、特击支化特虑浮花.祉嗫曲/Pio?;氏溟就:位为氏厦y?i0 WWr 一: M:陽廈计/虐计肛用方堂殴“制计有増口)VV 1&要点一、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 我国的温度单位:。C(摄氏度)(3)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和水的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C,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C,在0C 到100C之间分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C。2、温度计(1) 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注意根据不同的测温需要选择液体)(2) 种类:常见的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家庭用的

2、寒暑表温度计。它们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不同,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也不同。(3) 使用方法:一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二选:选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三看:看清量程、分度值、0C四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五读:稍后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特别注意零上还是零下温度。3、体温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C42C ;分度值为0.1C。使用方法:用之前必须甩几下,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内。要点诠释:1. 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我们凭 感觉判断

3、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 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C”读作“5摄氏度” ;“一20C”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3. 温度计使用前先要两认清,一是认清量程,二是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测量时一是注意放: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原因有:一是易碰破, 二是容器底和容器壁处的温度与液体中间的温度有差异);二是注意等:放入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后再读数(因为热传递需要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三是注意正确的读: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常用温度计种类: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C110C,分度值为1 C,所

4、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C50C,分度值为1C,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C、体温计:量程为35C42C,分度值为0.1 C,所装液体为水银。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 细的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 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 是利用放大镜原理。【方法归纳】正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温度计读数时,要先弄清分度值。对于只画出了一部分刻度的温度计,读数前要先弄清液柱的液面在0c以上,还是oc 以下。如果从液柱的液面

5、处越往上,温度计的刻度值越大,则液柱的液面在0c以上;如果从液柱的液面处越往上,温 度计的刻度值越小,则液柱的液面在0C以下。要点二、熔化与凝固(一)物质的状态: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像水一样,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二)熔化1. 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2. 熔化的特点晶体:(1)固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当温度达到一定时开始熔化,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上升;非晶体:(1) 受热先变软,后变稠、变稀、流动性越来越大,最后变成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整个过程温度一直升高。(2) 非晶体熔化图像如图甲所示。(三)凝固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例如:水结成

6、冰,工厂里用铁水浇铸成零件。凝固放热。例如:北方在冬天时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结冰凝固时放出的热量来使菜窖内温度不至于降太低,以 免菜被冻坏。2凝固的特点晶体:(1) 液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热,当温度降到一定时保持不变;(2) 凝固图像如图乙所示。非晶体:(1) 凝固时先变稠,变硬,最后变成固体,凝固时不断放热降温。此过程中温度一直下降。(2) 凝固图像如图乙所示。结论:同一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和凝固时的温度是相同。(四)晶体和非晶体根据各种固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类是晶体,特点是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类是非晶体,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

7、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要点诠释:1.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晶体有:食盐、海波、冰、萘、明矶、石膏、水晶、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石蜡、松香、沥青、玻璃、橡胶、塑料和陶瓷等。2.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3. 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断的下降,没有一段温度 不变的过程,即没有凝固点。要点三、汽化与液化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凝结)。2.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 汽化有两种方式一一蒸发和沸腾。(1)蒸发:在任

8、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要点诠释:(1)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干的 快);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晾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晾;为了地上积水快干,要把积 水打开);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晾衣服要晾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A.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的液体,沸点一般不同,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C.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 关,气压越大沸点越咼(咼压锅内气压咼,咼压锅

9、内水沸腾时温度咼于100C,食物熟的快;气压低沸点低,咼山上 气压低,水沸腾时温度低于100C,食物不易煮熟;气压的大小与海拔有关,海波越高,大气压越低);D.液体沸腾 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E.沸腾实验现象: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放出里面的(3)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比它低的环境就会液化。举例:冬天说话时嘴里冒出的“白气”(嘴 里呼出的热蒸气到外面后遇冷);对着玻璃哈气,玻璃上会出现水珠;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冷饮瓶,放在外面一会儿, 外壁上会出现水珠;烧水时锅的上方冒的“白气”

10、;剥开包装纸的雪糕周围会冒“白烟”(空气中的热水蒸气运动到 温度低的雪糕附近时降低温度而发生液化形成的水雾)。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采用加压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体 积小,装在钢瓶里便于贮藏和运输,还有日常用的打火机内的丁烷气体被压缩成了液体。(4)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要点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定义: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举例:北方挂在外面的冰冻衣服过几天变干,放在衣服箱子里的卫生球时间久了变小,堆的雪人过几天变小,灯 泡内的钨丝变细;(这

11、里的冰冻衣服变干和堆的雪人变小为什么说不是先熔化然后又汽化的呢?因为在北方的环境温 度低于0C,达不到熔点,冰雪不可能熔化,只能时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了。)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2、升华吸热可迅速致冷。例如人工降雨时在空中撒固态的CO2 (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来使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液化变成雨水;舞台上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白气”造成雾的效果;生活中利用干冰升 华吸热来使运输的食品保持低温防变质。3、凝华定义: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举例:例如初冬早晨地面和屋顶出现的霜,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态)在夜间遭遇低温凝华直接变成了白色的 霜(固态);再如很冷的冬天早晨发现屋

12、子的窗玻璃上会结一层冰花(固态,同霜),它也是室内的热水蒸气在夜间 遇到温度极低的玻璃而凝华成的小冰晶;灯泡壁用久后会变黑,是钨丝在亮灯时的高温下先升华变成钨蒸气,灯熄灭 后温度降低又凝华成固态的钨颗粒附在灯泡的壁上形成的;冰棒上的白粉。要点诠释:一、自然界中的水的三态变化雨:地表上的和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汽化)变成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后遇冷液化形成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 冰晶再熔化成水滴落下来成为雨。雾:夜间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冷时液化成小水“白气”露:夜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树叶、草叶上形成的。霜:很冷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夜间低温而发生凝华形成的白色冰晶。雪:同霜的形

13、成一样,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冷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雹:先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然后小水滴又遇到更冷的低温而凝固成小冰球儿。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规律物质分子间距离大小关系:固体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稍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 物质的分子间的距离有小变大,需要吸热来实现。固态-液态-气态。分子间的距离有大变小,要放初热量。气态f液态f固态。要点五、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1、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2、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有:水污染,气候反常和人为浪费等方面。3、水污染主要是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任

14、意排放和倾倒,使水质变差而失去了使用价 值。4、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主要的方法有: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项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5、世界水日定于每年的3月22日。要点诠释:1、节水用水具体措施:(1)防治水污染(2)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3)推广节水农业技术节约灌溉用水(4)生活、生产用水经过处理,重复利用(5)改进工业生产流程,推广省水节水器具等2、我国节水徽和节水标志含义:象爱护掌上明珠一样珍惜节约每一滴水!“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中国节水标志 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

15、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 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同步题型分析】类型一、温度和温度计1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O.lc,这是因为()A. 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B.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CC. 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D. 体温计比较短举一反三: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的示数是8C B.它的分度值是1C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变式训练】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将乙插在开

16、口的酒精中,将丙插在密闭的酒精瓶 中,过一段时间后,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相等,则()A. 甲不准确 B.乙不准确C.丙不准确 D.无法判定 2.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 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C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C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C【变式训练】在20C的室内,把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内取出,这时温度计的示数()A. 先上升后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C.只上升不下降D.读数不变” 3.在温标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温标。1714年,德国的科学家制成了水银温度计,建立了华氏温标。 这种温标是用水银作测温介质,以水银在玻璃容器内

17、相对膨胀来表示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32度,水的 沸点定为212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80格,每一格称为1华氏度,用。F表示。1742年,瑞典的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温度计 和同样两个原始分度点,建立了摄氏温标。不同的是摄氏温标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0摄氏度,水的沸点定为 100摄氏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00格,每一格称为1摄氏度,用。C表示。如表所示提供了几组“华氏温度”与“摄氏温 度”的对应值。摄氏温度 tC/C 0 51015 20 25 30华氏温度 tF/F 32 4150 59 68 77 86分析表中的数据,可推知:摄氏温度tC与华氏温度tF的关系式为tC=。” 4.一支体温

18、计的示数是38C,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先 后分别是38C和39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的体温是38C,乙的体温是39CB. 甲的体温低于38C,乙的体温是39CC. 甲的体温不高于38C,乙的体温是39CD. 因为体温计使用前没有向下甩,所以甲、乙两人的体温无法确定类型二、熔化与凝固” 1.实验:探究冰和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碎冰和石蜡装入试管中,采用“法”进行加热。(2) 实验过程: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加热碎冰和石蜡,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测得的温度 和对应的状态填表,最后作出温度 时

19、间图像。(3) 实验结论: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2.关于用0C的冰和0C的水冷藏鱼,哪个效果好,叙述正确的是()A. 0C的冰比0C的水的温度低,所以用冰的效果好B. 0C的冰和水的温度相同,所以效果一样C.尽管冰和水的温度相同,但0C的冰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用质量相等的0C的冰比0C的水效果好D.冰放在鱼上方,而水可以把鱼全部浸泡,所以用0C的水效果好【变式】将0度的冰与隔热条件下0度的水混合,则()A.有一部分水将结冰B.有一部分冰将熔化C.冰和水的体积都不变D.不知外界的温度,无法判断举一反三: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

20、况如图所示,则该图像可能是()A、冰的熔化图像f温度/CB、松香的熔化图像C、玻璃的凝固图像D、铁水的凝固图像3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A、海波是一种晶体B、当温度达到48C时,海波已经熔化了C、对海波加热,耗时共计(t2 - ti)minD、在BC段,海波温度不变,所以无需加热如图表示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是图像中的。举一反三:某同学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分别加热,至两种物质全部熔化时,他记录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表,则()时间/min02468101214温度/甲2432404956647280C乙2432404848484850A、甲、乙两

21、种物质都是晶体B、甲、乙两种物质都不是晶体C、甲一定不是晶体,乙一定是晶体D、甲一定晶体,乙一定不是晶体【变式】三个试管中分别装有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关于甲、乙、丙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大于乙B、甲的质量小于乙C、乙的质量大于丙D、乙的质量小于丙类型三、汽化与液化 * 1.水烧开后,壶嘴向处喷出白气,这白气形成过程是()A.先液化再蒸发B.先汽化再液化C.先升华再液化D.先汽化再凝华【变式】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

22、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2.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 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 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炎热的夏天,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温度很高,洒上水后,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再液化,变成水,自然就要放热,热量都被散发到周围的空气里,使周围空气湿度增加,减缓了身体一部分

23、汗液蒸发 3.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4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 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类型四、升华与凝华” I、利用干冰(固态co2)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 B

24、.凝华 C.汽化 D.液化【变式】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类型五、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1、我们在家庭生活中用水淘米、洗菜、洗衣、浇花、冲厕、洗澡想想在这些用水环节中,可采取哪些节水 方法?项目可能的节水方法淘米洗菜洗衣浇花冲厕洗澡a2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生活用水任意排放B.工业废水达标排放C.海上原油泄漏D.使用含磷洗衣粉3. 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

25、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 水办法中不可行的是()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的过程中,限量用水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水量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管技术【同步知识检测】1. 日光灯用久后,灯管的两端会发黑,这是灯丝中的钨()A.汽化而成B.先升华后凝华而成C.升华而成D.先汽化后液化而成2.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液化、汽化、升华B.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熔化、升华D.凝固、液化、凝华3. 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D.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

26、冰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2 4 6 S 10A. 04min甲比乙吸热多B. 48min甲不吸热C. 010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D. 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5. 如图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 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 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甲H 冲 2 d.2-4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

27、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来测量温度的。(2)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C。7.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 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2) 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C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 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C,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 当水沸腾时,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

28、热,水的温度将。(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 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C温01T11_ 1 .Il1-丄一111I1 1111一11 1 1 1-1 .1 1 -1 - -1 r1 r -I-1 T1 -1 -1111 T4- ,_11 -厂,11 t1-1-1 -1 -n- -411-1 -191979512O/m间时8【能力提升】01图甲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每隔五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并观察萘的状态,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5101520253035温度/c508080808090100(1)在5mi

29、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取数据填入表格中。(2)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在15min时,萘处于状态。(4) 30min后继续加热,萘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降低”)。2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连起来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吸热或放热情况。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吃棒冰解热液化()夏天湿衣服晾干汽化()烧开水时冒“白气”升华()冬天早晨草上有霜凝固()3.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 棉线、碘粉等。(1)器材组装过

30、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高度固定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棉线上出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能力检测】1. 请在括号中标明下列过程中物态变化及其吸热放热情况春天,冰雪消融()()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太阳出来,大雾消散()()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钢水变成钢铁()()冬天结冰的衣服晾干()()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模糊”()()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窗花”壶口处出现“白气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冰镇的冰啤酒“出汗”

31、【方法指导:】物态变化的判断标准及吸放热情况:升华膿热I熔祀吸埶 汽便吸热 固-一液亍三二 1凝固放熬 液祀放埶2. “扇子有风,宜夏不宜冬”讲的是扇子扇动时加快空气流动,从而加快(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这种物态变化需 要,有制冷作用,从而使人感觉凉爽,所以宜夏不宜冬。【方法指导:】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3. 实验突破: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

32、数C;(3)在水温升高到90C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012345678温度/C9092949698999999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_U ;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 D”);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to心_一 -OZT-一旷-p C:尙921004.物理课上,A.白霜是凝固现象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C.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D.白雾是水蒸气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

33、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 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 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5.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根据题意知道“冰花”应是喷射出来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B正确;凝固的条件: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水的凝固点为0C,气温低于或等于0C,如果继续放热,就会凝固,所以“冰花”形成时的 气温不一定为0C,也可以低于0C,故C错误;

34、“冰花”变小是固态的冰升华形成水蒸气,升华吸热。A.“冰花“是由空气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C.D.6.F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错误的是()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B.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C“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屋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7.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家庭都用上了电冰箱。冰箱冷藏室内壁常常会结冰, 这是现象,致冷剂在冰箱冷冻室的管子里面吸热,从而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填物态变化名称)8 支

35、刻度位置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的示数在沸水中为99C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C,如果当时室内温度 是20C,则此温度计测量时示数为23C,当被测物体温度为80C时,此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课后作业】1. 甲苯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11C,如果在1标准大气压时,甲苯的温度是111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苯沸腾B甲苯不沸腾C.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 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会沸腾的慢一点B.同时沸腾C.不会沸腾,温度为100C D.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C3熔化的冰,拿到0C的房里:();拿到-2C的房

36、里:()A.能继续熔化B.不能继续熔化 C.开始能熔化,过一会儿就不能了D.开始凝固4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完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D.两杯水的温度高低无法进行比较5如下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 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C,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C,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C,白霜的生成是

37、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C,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6.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甲屋檐上的冰棱正在消融乙铁丝网上出现霜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丁草叶上出现露珠A.甲、乙B.乙、丁 C.甲、丙D.丙、丁7. 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一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液化B.熔化C. 升华D.汽化8. 下面哪个措施是不能加快液体蒸发的?(A.提高液体的温度B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C.增大液体的表面积D.减少液体的质量9.烧杯里放入碎

38、冰块,将一个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在烧杯的碎冰块里,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烧 杯,过一会烧杯中的大部分冰块都熔为水,那么试管中的碎冰(A.也熔化了一部分B. 一点也没熔化,温度是00CC.全部熔化D.无法判断10.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那么它的温度()A.定升咼B.定降低C.定不变D.可能升咼,可能不变11.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ioo r的水将()A. 一定沸腾B. 一定不会沸腾C. 一定蒸发 D.都不可能12.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熔化和汽化放热B.发生熔

39、化和凝固现象,熔化放热;凝固吸热C.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熔化和汽化都吸热D.发生液化和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液化放热13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 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14. 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 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雾气”是水蒸气B. “雾气”是小冰晶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15. 冬天清晨

40、,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B.出现在窗内侧,由水凝华而成C.出现在窗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D.出现在窗外侧,由水凝华而成16小莉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莉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 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她向水中撒盐,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 隔一定时间,小莉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盐水的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图像甲。(1)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min。(2) 凝固点为,实验证实了小莉的猜想,

41、因为与水相比,盐水凝固点变(填“高”或“低”)(3)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4) 冬天下雪后,交管部门经常往路上撒盐,可使路上的积雪快速熔化,其原因是17.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39357(1) 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2) 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 主要原因是。(3) 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

42、所示,此时温度为C,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C,当地此时气压(选填“大于” “等于”“小于”)标准大气压。(4)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得出水在沸腾过程中要,温度。甲012345&788909Z9497589893(6) 实验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请你想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7) 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 为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白气现象种种白气并不是水蒸气。其实它是小液滴,是经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a. 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哈出白气。解释:这是因为冬天

43、室外的温度低,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液滴而形成的。b. 早晨,有时会有大雾,这雾是如何形成的?解释:早晨,空气中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而形成的。c. :掀开锅盖时,锅内会有大量的白气涌出,这白气是如何形成的?解释:掀开锅盖时,锅内的水蒸气会遇到室外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液滴而形成的。d. :夏天吃冰棒时,常看到冰棒上在冒白烟”,这白烟是如何形成的?解释:夏天,室外的温度高,冰棒的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会在冰棒上方液化成小液滴而 形成白烟。e.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会发现有白气产生,这是为什么?解释:夏天,打开冰箱门,冰箱外的水蒸气遇到冰箱

44、内温度低的空气时,会液化成小液滴而形成白气。f:舞台上,为渲染气氛,有时常有许多的”白气”产生,这些白气”是如何产生的?解释:这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而形成的。18. 如图所示,在装水的大烧杯中,浮着一个盛适量水的试管,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最终能沸腾,小试 管中的水却不能沸腾,原因是小试管中的水达沸点后,不能继续从烧杯中的水吸热,所以,小试管中的水不沸腾.(1) 一变:若将小试管中的水换成酒精,则小试管中的酒精将比大试管中的 沸腾(填“早”或“晚”).(2) 二变:若给大烧杯加上密封的盖子,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的 沸腾.(填“能”或“不

45、能”,以下同)甲乙丙丁(3) 三变:若只给小试管加上密封的盖子,如图所示,则小试管中的 沸腾.(4) 四变:若只给大烧杯加上密封的盖子,而试管口露在空气中,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的 沸腾.19如图所示,大试管和小试管都装有水,将三个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在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 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的是(乙丙中的大试管都装有密封盖)()A.只有甲B.只有乙C.甲和丙D.乙和丙(1)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2)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解答:甲图中,当大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虽能达到沸点,却不能继续通过大试管中的水 吸热,所以不能沸腾;乙图中,大试管密封,内部气压高,沸点高,水的温度高于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因此,可以继续向小试管传递热 量,故小试管中的水可以沸腾;丙图中,大、小试管都处于密封的环境下,其沸点都会升高,但当大、小试管的水温相同时,小试管无法通过大试管 吸收热量,故不能沸腾.故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的只有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