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8965344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蒙古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蒙古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蒙古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4小题,每题2分,共计48分。要求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代雅乐大舞,舞分六场,歌分六章,主要记颂武王灭殷、平复南国等史事,由编钟、编磬演奏,伴随着舞蹈,出现在政治、宗教仪式中。这反映出周代雅乐A.带有浓厚政治与社会色彩 B.开乐舞追颂祖先功德先河C.适应官僚政治的文化需求 D.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2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

2、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3.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A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B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

3、央集权4.北宋时期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A.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C.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 D.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5. (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该史实说明 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 B明代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 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 D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6.据明史卷七零选举志记载洪武三年诏云:“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这反映了 A明太祖重视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B科举制度已影响

4、到周边各国 C明代官僚政治的影响进一步加强 D科举入仕是当官的唯一途径71898年,日本原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访华,这个三年前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人却受到了一些地方大员英雄般的欢迎。光绪皇帝接见他时也说:“贵国自维新后,庶绩成熙,皆出贵侯手定,各国无不钦仰,无不赞美,朕亦时佩于心。”这反映了A民族国家观念尚未形成 B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C汉族地方势力的兴起 D当时变法维新的社会风气8.1919年,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这有助于A

5、.抵制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B.实现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C.推动国学研究向理性化发展 D.引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9.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A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B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C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D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10. 1921年6月,孙中山说到:“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6、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份11以下数据显示了中国两种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量的变化,它反映了1931年1933年下降幅度中国茶叶出口额5108万元3858万元30%中国蚕丝出口额14704万元5642万元61% A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欧美贸易保护打击了中国经济 C中国农业生产水平急剧下降 D官僚资本挤压了民族资本空间121961年我国政府规定:“应该有领导地开放农村集贸市场。除了粮食、棉花以外,凡是第三类物资和完成国家合同任务以后的第二类物资,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这项政策在当时 A缓解了市场供应的紧张局面 B扩大

7、了计划经济的覆盖范围 C削弱了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 D克服了分散经营导致的困难13.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B. 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 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14.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

8、他们”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B.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C.以“人性”反对“神性” D.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15古罗马时代的行省议会一年召开一次,内容包括议决对即将卸任的总督的投诉,投诉直接提交元老院或皇帝,皇帝的回复直达行省议会。据此推断,行省议会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B加强对总督的控制力度 C在行省内推广公民法 D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16法国历史学家基佐指出地方自治的制度、习惯、规章、先例和自由的原则,以及广泛的民法法规,绝对权力的观念,皇帝的观念,秩序与臣服的原则,这些都是罗马遗传给欧洲文明的要素。这表明 A罗马法为近代民主制奠定了基础 B罗马遗传的原则并

9、非都是优良的 C罗马法为君主专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D近代欧洲文明都源于罗马的原则17.有人说:“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C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18某学者指出:“在18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发生在海峡对岸的重大事件让英:国人的保守主义思想更加根深蒂固。”因为这一重大事件 A打击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B削弱了法国在欧

10、洲大陆的势力 C冲击了英国的议会政治 D引发了英国对革命动荡的忧虑1918701900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进程不一致 B英国失去了殖民霸主的地位 C新兴国家的兴起改变了经济格局 D英国坚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20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接到国会提交的法案后十日之内,如遇国会休会而无法将该法案退还时,该法案不得成为法律。据统计,历届美国总统使用这种特殊的否决方式700次以上。由此可见,美国 A存在行政干预立法 B成功实践权力制衡 C总统权力大于国会 D法律体系日益完备21本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

11、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5532机器制造业4422联合收割机无无21电力151073煤6644石油2322钢5553 A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 D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221960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遭到拒绝后,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等六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61年、1967年英国又两

12、次申请加入遭拒。直到1973年,英国成为欧共体第7个成员国。1975年英国就是否继续留欧举行了公投,672的民众选择“留欧”。这表明 A英国加入欧洲联合体的意愿从未动摇 B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C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欧共体的一部分 D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斗争与争议23有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B导致了贫困鸿沟不断加深C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D同科技革命联系日益紧密24.“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以

13、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下列文学作品符合此风格的是A.巴黎圣母院 B. 安娜卡列尼娜 C.百年孤独 D.母亲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7题第28题为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14、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 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 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间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材料二 近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是在继承和借鉴古代希腊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在同封建势力反复斗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国家按照选民的社会成分和选民思想意识的 进步和保守状态划分选区,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根据自己的意志,通过投票的方式,

15、选举出一定的公民来行使国家公共权力。18世纪中期,英国拥有选举权的公民(年收入40先令以上 的自由土地持有者)约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2%。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拥有一定财产和纳税的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选民占全国总人口25%。随着争取普选权运动的高涨,从19世纪初开始,西方国家议会逐渐取消或放宽了财产资格、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宗教信仰、 种族、民族、性别等方面的限制。到20世纪,普选权在西方国家逐渐确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1)根据材料一,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举制度有哪些发展?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选举制度的不同特点。(14分)(2)

16、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发展的因素。并对近代西方选举制度加以简要评价。(11分)26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是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部分)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27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中国最早的成文乡里自治制度是北宋时期陕西蓝田吕大均制定的吕氏乡约,由士绅起草法则,其宗旨意在使邻里乡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明成祖时,“表章家礼及蓝田吕氏乡约,列于性理成书,颁降天下”。时任巡抚、右佥都御史的王阳明在1518年颁布了南赣

17、乡约,影响最大。清朝时,乡约由礼部管辖,单纯用来司教化,以宣讲圣谕为主。雍乾年间数次颁布命令,除宣讲圣谕、公事礼节之外,禁止官员与本地士绅的一切私相交往及馈送,“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非特殊情况,不许士绅介入里甲、乡地、保甲等各类乡役组织,违者严惩。1861年,冯桂芬在校邪庐抗议中,主张略取宋明乡约宗法制度,兼仿西洋地方自治之义,建议以乡族为政治基础,达到管教养卫的目的。冯桂芬的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后来改革变法论者的自治主张。 摘编自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冯桂芬乡约制度

18、思想。(9分)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在世界人物史册上,牛顿总是毫无意外地名列前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 材料二 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极富创造性的转变。 摘

19、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三 牛顿从来都没有把物质世界完全的与上帝分开,他也从来没有把玄妙、神秘的色彩从他对自然的认识中完全肃清,他毕生都在找寻并信仰上帝的秩序和理性。牛顿是自然神论的重要代表,这一定程度上把牛顿从对宗教的信仰引向了对理性的崇拜,使他的思想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他的科学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力学成就。举例说明“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牛顿科学成就在思想领域引发的深刻影响。(6分)(3)牛顿一生行走在科学和神学

20、两大殿堂之中。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理解宗教和科学的关系?(3分)历史试题答案答案及解析:1、 A 2、C 3、A 4、D5、D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廷议制度【解析】材料只有廷议的结果,没有涉及廷议的过程,因此不能反映出朝廷议决效率的提高,故A项错误;明代皇帝要通过“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反映出朝臣限制了君主的权力,故B项错误;明朝皇帝通过重金收买人心,最终改变廷议结果,因此廷议制度不能确保朝廷公正法治,故C项错误;廷议属于法定的议事程序,其议决结果可能有悖于君主意愿,反映出明代中央决策廷议趋于制度化,故D项正确。6、 C 7、 D 8、 C 9、 B10、 C【解析】“宜

21、先求富强”,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故A项错误;“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但材料不能反映出“首倡”,故B项错误;“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可见民生主义(求富)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孙中山的主张受到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故D项错误。 11、 B【解析】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其封闭性会阻断进出口贸易,但材料中国农产品出口虽然下降,但总量仍然很高,而且自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地位日益下降,故A项错误;材料时间正值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2、期间,欧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中国农产品出口欧美国家减少,故B项正确;农业生产水平急剧下降影响农产品出口,在材料、教材中都没有相应依据,故C项错误;官僚资本挤压了民族资本空间影响农产品出口,在材料、教材中都没有相应依据,故D项错误。12、 A【解析】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该政策规定部分物资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不受计划经济的覆盖,可见计划经济覆盖范围在缩小,故B项错误;“有领导地开放农村集贸市场”,可见这项政策仍然强调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故C项错误;该政策有利于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经营导致的困难,故D项错误。1961年中国正遭受严重经济困难,允许部分物资进入市场,有利于缓解市场供应

23、的紧张局面,故A项正确.13、 B 14、 C15、 B 【解析】材料只涉及罗马行省议会对即将卸任总督的投诉及处理,没有反映出公民的民主权利,故A项错误;罗马行省议会议决对即将卸任总督投诉及处理,有利于加强对总督的控制力度,维护罗马帝国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在行省内推广公民法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D项错误。16、 B 17 、A 18、 D 19、 C20、 A 【解析】总统行使行政权,通过这种特殊的否决方式干预国会的立法,故A项正确;行政权和立法权相互制衡的同时,材料主要反映出行政干预立法,权力制衡原则存在弊端,故B项错误;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相

24、互制衡,只是总统利用制度的漏洞干预立法,并不能说明总统权力大于国会,故C项错误;行政干预立法,体现出法律体系不够完备,故D项错误。21、 C【解析】1921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此不能解释1921年后苏联工业的停滞不前,故A项错误;1928年后随着农业集体化的展开,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不能解释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故C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不能保持苏联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故

25、D项错误。22 、 D23、B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但没有反映出与材料“M型”社会的关系,故A项错误;“M型”社会中两端很高,中间很低,意在展现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困鸿沟不断加深,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故C项错误;材料“M型”社会没有体现出经济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故D项错误。24、 A25(25分)(1)发展:选举标准由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举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举范围扩大。(6分)古代中国:传承久远;自上而下,为民择官;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26、;近代西方:吸纳与创新;自下而上,公民权利;立法保障。(8分)(2)因素:借鉴古希腊选举制度;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7分)评价:19世纪以前的选举制度有利于从“人治”到“法治”社会的转变,但存在选区划分不合理、公民选举权利受到限制等局限。19世纪以后的选举制度完善了西方代议制民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但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4分)26(12分)示例:观点:西学传播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阐述:列强侵华使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逐渐抛弃“天朝上国”观念,主张向西方学习。一方面,西装、西餐、西洋影戏等西方新

27、事物的传入,客观上改变了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另一方面,国人利用西学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如开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近代化。结论: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对西学采取了包容开放的态度,学习西方的历程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27题答案:【解析】(1)材料北宋时期“由士绅起草法则”,而到明成祖时“时任巡抚、右佥都御史的王阳明在1518年颁布”,“清朝时,乡约由礼部管辖”,可见乡约的制订由士绅自主起草到政府统筹;北宋时期“其宗旨意在使邻里乡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乡约的管

28、理实行自治,“清朝时,乡约由礼部管辖”,乡约由官府管理。 (2)从背景和影响两方面评述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背景方面包括,材料冯桂芬“略取宋明乡约宗法制度,兼仿西洋地方自治之义”以及“1861年”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即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一分为二的评价其影响,材料“冯桂芬的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后来改革变法论者的自治主张”,同时“管教养卫的目的”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也未能付诸实践。【答案】 (1)变化:乡约的制订由士绅自主起草到政府统筹;乡约的管理由自治到官府管理。(6分,如果学生答出“乡约的宗旨由邻里之间相互劝诫、礼俗相交到宣讲圣谕”可同等给分) (2)评述:冯桂芬乡约制度思想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融合西方地方自治理论、宋明乡约制度中“自治”成分而形成的。(4分)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虽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也未能付诸实践,但它为后人继续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3分)28题.(1)成就: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牛顿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3分)说明:解释潮汐现象,预见海王星的存在。(3分)(2)影响:促进启蒙运动爆发;引起西方文化的转变;使人们摆脱宗教神学束缚。(6分,任答2点)(3)关系:宗教和科学并不总是冲突和排斥;宗教改革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进步,科学进步又会使人类更加认清宗教的本质。(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