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对油的影响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965215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东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对油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东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对油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东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对油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中东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对油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东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对油的影响(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东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对油市的影响夏景华(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波,315207)摘要:通过对中东主要国家的基本国情、油气资源、管输终端、炼油能力的叙述,旨在 阐明中东油气资源与中东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军事冲突的相互关系,在跌宕起伏的 国际油市中的作用,以及未来对我国从中东进口原油和油品的影响。关键词:中东国家 油气资源 管输终端 炼油能力 中东局势广袤的中东地区,拥有约4亿人口,1 640X104 km2的面积,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 极度匮乏,然而油气资源蕴藏量却非常惊人,被誉为世界能源宝库。丰富的油气资源在给中东国 家带来了滚滚美元的同时,也给中东带来了连年不断的战火

2、硝烟。因此,中东石油与政治息息相 关、与经济难分难解、更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地处东亚,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不管是原油进口还是成品油进口均 呈增长态势;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更加紧密,中东地区作为我国进口石 油的主要来源之一,未来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因此,了解中东油气、追踪中 东油市、分析中东油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1中东油气资源在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0PEC) 11个成员国中,中东就占了 6席,即伊拉克、伊朗、 科威特、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这6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不仅能左右着OEPC,甚至在一定程度 上也左右着整个世界的油市。根据油气杂志报

3、道,至2002年1月1日,世界石油探明可采 储量140 704 Mt,而中东的石油探明储量就达93 515 Mt;世界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154.36X1012 m3,而中东的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就达55.91X1012 m3; 2001年世界石油产量3 184.74 Mt, 而中东的石油产量达893.605 Mt。就石油探明可采储量而言,位居世界前5位的依次是沙特、 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和伊朗;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5位中中东就占据了4位,分 别是伊朗、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中东主要国家的油气估算探明储量、油气产量见表1。表1 2001年中东国家油气探明储量和油气产量国家和地区油气探明储

4、量(2002年1月1日)油气估算产量(2001年)石油/M t天然气/X108 m3石油/M t天然气/X108 m3世界总计140 703.891 543 578.083 184.7424 802.82中东合计93 514.79559 138.70893.611 711.42阿联酋13 339.9260 060.3691.53236.36巴林16.99920.025.1366.33伊朗12 235.08230 018.99156.50502.75伊拉克15 345.0031 092.0798.0029.13以色列0.520.01科威特12 821.6014 781.4772.0070.58中

5、立区682.00283.1727.00阿曼751.028 291.2248.0064.18卡塔尔2 074.24144 003.2728.70237.07沙特35 361.7062 014.23323.50442.05叙利亚341.002 406.9525.7559.88也门545.604 785.5717.50到目前为止,中东地区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65%,原油产量占世界31%,石油出口量占世 界47%。由此可见,中东局势的变化,就会对国际油价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波及到我国油市。因 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密切关注中东,了解中东国家的基本国情及油气资源的概况。现将中东 主要国家的油气资源及生产出口

6、情况概述如下。1.1 沙特1.1.1 基本国情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海湾与红海之间,国土面积224X104 km2; 2001年沙特估算人 口 2 270万,GDP为1 695亿美元;其石油出口收入582亿美元,2000年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总 收入的90%95%、占财政收入的70%80%,占GDP的40%。沙特虽然试图通过种种努力来改变财政收入的结构,但该国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 石油,不过近几年对石化业的投资,使石油上下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1999 至2001年9月,世界油价反弹,该国经济形势大大得以改善,但自“9.11”事件以来,油价狂 跌使沙特经济再度陷入困境。以2002

7、年为例,沙特石油出口收入预计可达496亿美元,但较上 年582亿美元还是下降了17%。由于石油出口收入急剧下降,2002年沙特的经济增长速度看来只 得放慢(2001年GDP增长率1.3%)。在过去的20年间,沙特实际经济增长率远低于人口增长率,从而导致人均收入大大降 低。人均石油出口收入远低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2001年人均石油出口收入约2 563 美元,1980年人均石油出口收入竟高达到3 820美元)的人均水平。1.1.2 油气资源现状沙特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探明总储量的1/4,在可预计的未来,沙特仍将是世界最 大的产油国和石油输出国。沙特(包括“中立区”的1/2)拥有探明石

8、油储量36 036.88 Mt,最 大可采石油产量440 Mt/a (含中立区16 Mt/a),而采油能力达500525 Mt/a。沙特估算探明 天然气储量62 155.8X 108 m3,居世界天然气储量第4位,仅次于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在 沙特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中约2/3是伴生气,主要产自盖瓦尔油田、塞法尼亚油田和祖卢夫油田。 其中盖瓦尔油田的天然气占该国天然气总储量的1/3。虽然沙特拥有约80个油气田,但其中8大油田的石油储量就占该国石油总储量的50% 以上。盖瓦尔油田是世界最大的陆上油田,预计剩余储量9 548 Mt;塞法尼亚油田是世界最大 的海上油田,预计石油储量为2 592 Mt

9、。就石油生产能力而言,仅盖瓦尔油田就占该国总生产 能力的50%。沙特生产的原油种类:从重质油到超轻质油都有。在沙特石油总生产能力中,约有65% 70%为轻质油,其余的为中质油或重质油。一般来说,轻质油产自陆上油田,而中质油和重质油 主要产自海上油田。盖瓦尔油田主要是生产API度为34的阿拉伯轻质油,而布盖格油田(证实 石油储量为2 319 Mt)生产API度为37的阿拉伯超轻质油。豪泰茨伦油田(又称奈季德油田) 自1994年以来生产原油10 Mt/a,其API度为4550,硫含量为0.06%,为阿拉伯超轻质油。 海上生产的阿拉伯中质油主要产自祖卢夫油田(生产能力25 Mt/a)和迈尔坚油田(生

10、产能力13.50 Mt/a),阿拉伯重质油主要产自塞法尼亚油田。在中立区有682 Mt的探明石油储量。1.1.3 主要石油终端和管线沙特的大部分石油是通过布盖格油田的处理设施,经阿拉伯海湾出口的。主要石油出口 终端有阿拉伯海湾的塔努拉角终端(该终端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装油设施,吞吐能力250 Mt/a)、 朱艾马赫终端(吞吐能力150 Mt/a)、以及位于红海的延布终端(吞吐能力150 Mt/a)。此外 还有吉达终端(位于延布的红海)、吉赞终端(位于波斯湾,为油品终端)、海夫吉终端(位于 中立区的波斯湾,为原油终端)、拉比格终端(位于吉达南面的红海,为原油和油品终端)和祖 卢夫终端(位于波斯湾海

11、上,连接祖卢夫油田)。沙特目前正在运行的输油管线有2条。日输送能力为654.72 kt的东西向原油管线,主 要是用来将阿拉伯轻质油和超轻质油输送到西部省份的炼油厂和红海的终端,以出口到欧洲市 场。与原油管线平行运行的是一条日输送能力为36.828 kt的布盖格油田至延布的液化天然气管 线,这条管线主要是服务于延布的石化厂。至黎巴嫩的Trans-Arabian管线现处于备用状态;其 他的管线因战事原因均已先后关闭。1.2 伊朗1.2.1 基本国情伊朗位于波斯湾与黑海之间,国土面积164.5X104 km2。2001年,其估算人口为6 610 万,GDP估算为823亿美元,实际GDP增长率4.3%

12、。石油和油品占出口产品的90%,2001年石油 出口收入205亿美元。伊朗经济主要依赖于石油出口收入,石油出口收入占该国出口总收入的80%、占政府预 算的40%50%、占GDP的10%20%,但1998 1999年初由于油价下跌,经济深受打击。此后, 随着油价反弹,经济略有复苏。近几年,由于石油出口收入颇丰,使该国建立起了稳定的石油资 金。虽然伊朗石油出口收入很高,但仍面临着预算压力,人口迅猛增长,就业机会有限,失业人数高居不下,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对石油收入的依赖。1.2.2 油气资源现状伊朗是OPEC第二大产油国,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9%、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5%。 此外,由于历史及民族宗

13、教信仰等问题,伊朗还是区域安全问题的焦点。2002年1月1日,伊朗探明石油储量12 235.08 Mt,其中大部分原油储量位于伊拉克 边界和波斯湾附近胡齐斯坦地区的陆上大油田。目前,伊朗石油产量大多产自以下这些油田:艾 赫沃-班盖斯坦油田(目前的产量为12.50 Mt/a ,今后8年计划耗资30亿美元将该油国的产量 提高到30 Mt/a)、马伦油田、加奇萨兰油田、阿加贾里油田和比比哈基梅油田等。所产的大部 分原油属于低硫原油,API度3039。2001年石油产量约190 Mt/a,现有原油生产能力预计为 192.50 Mt/a。1999年10月,伊朗称其发现了 30年来最大的油田 阿扎德甘油田

14、,该油田石油储 量达3 273.60 Mt,潜在产量1520 Mt/a。1995年以来,伊朗国营石油公司获得了颇具规模的 石油发现,包括储量409.2682 Mt的达尔霍温油田,原油硫含量低,API度为39。2001年2月, 发现了达斯特阿巴丹巨型油田,该油田的石油储量可与阿扎德甘相媲美。2001年1月1日,伊朗探明天然气储量22.99X1012 m3,居世界第二位。该国的大部 分天然气储量均在非伴生气田,且尚未开发,因此,天然气开发潜力非常巨大。2000年天然气 估算产量603.15X108 m3,天然气消费628.64X108 m3。除国内消费外,预计到2005年天然气 产量将增长70%以

15、上,而且还有成为天然气出口大国的潜力。目前,天然气占该国能源消费总量 的50%,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中还进一步加大投资,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1.2.3主要石油终端和船队伊朗原油出口主要通过4个终端:哈尔克岛(最大的终端)、拉旺岛、锡里岛和巴尔坎 角,此外,还有居鲁士、拉腊克岛和加纳韦等。油品出口主要是通过阿巴丹和马赫夏赫尔终端。 许多石油出口终端在两伊战争期间均遭毁坏,但现在都已重建完好。在OPEC内部,伊朗经营的 油轮船队最大,有25条船。1.3 阿联酋1.3.1基本国情阿联酋位于阿曼与沙特之间的波斯湾,国土面积8.36X104 km2。2001年阿联酋估算人 口 240万,G

16、DP为665亿美元,实际GDP增长率4.0%。主要出口产品是原油和天然气等。由于油价从19992000年的高位下跌,2001年阿联酋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该国经济 较之大部分其他波斯湾石油输出国而言更为灵活、多元化,因此,对油价下跌的影响或多或少起 到一些缓冲作用。阿联酋是一个由7个酋长国(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富直伊拉和 拉斯凯马)组成的联合政府。政府机构集中在阿布扎比,这里控制着阿联酋的大部分经济和资源 财富。阿布扎比和迪拜这两个最大的酋长国能提供阿联酋经济收入的80%以上。2001年阿联酋净 石油出口 90 Mt/a,石油出口收入170亿美元。1.3.2油气资源现状阿联酋

17、对世界能源市场非常重要,因为2001年该国估算探明原油储量13 339.92 Mt, 占世界探明原油总储量10%。其中阿布扎比就拥有其原油储量的94%,约12 576.08 Mt,迪拜的 原油储量为54.60 Mt,沙迦和拉斯凯马的储量分别为204.60 Mt和13.64 Mt。同时,该国天然 气储量还位居世界第5位,并且大量出口液化天然气。阿联酋的大部分原油为轻质油,API度为3244。阿布扎比的穆尔班混合油(API度为 39)和迪拜的法奇混合油(API度为32)是阿联酋的主要出口原油。阿布扎比探明的石油储量在 近10年间已翻了一番,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开采速度。阿布扎比仍一如既往确定新发现,尤

18、其是 海上的新发现,且在现有的油田又发现新的富油构造。目前,阿联酋的主要油田:阿布扎比有阿塞卜、巴卜、布哈萨、阿尔扎库等油田;迪拜 有法拉、法奇、西南法奇、莫尔加姆、拉希德等油田;沙迦有穆巴拉克油田。2001年1月1日,阿联酋天然气储量6.003 X1012 km3,居世界第5位,其中阿布扎 比就有5.553X1012 m3的储量,沙迦、迪拜和拉斯凯马分别拥有3 030X108 km3、l 160.9X108 m3和311.5X108 m3。在阿布扎比,哈夫气田的天然气储层位居世界大气田之列。现有天然气储 量预计可开采150170年。1.3.3主要港口阿布扎比有达斯岛、德尔马岛、杰贝勒赞奈、鲁

19、韦斯、布赫什、穆拜赖兹、济尔库岛、 宰耶德港、乌姆纳尔;迪拜有杰贝勒阿里、法奇、拉希德港;沙迦有穆巴拉克。原油和油品通过 这些港口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1.4 阿曼1.4.1基本国情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国土面积30.95X104 km2。2000年阿曼人口 250万,2001 年GDP为187亿美元,实际GDP增长率6.0%。主要出口产品是石油,2000年净石油出口 44.65 Mt/a。1999年以来由于油价上涨,阿曼经济得以复苏,摆脱了19881998年初因低油价而造 成的困境。阿曼主要依赖石油收入,石油收入占该国出口收入的80%,占GDP的40%。1.4.2油气资源现状阿曼石油储

20、量适中,由于其战略位置,因此对世界石油市场至关重要。2000年4月阿 曼开放了 LNG出口设施。2001年1月1日,阿曼估算探明石油储量750.2 Mt/a; 2000年石油产量47 Mt/a,净 石油出口 44.65 Mt/a,石油主要出口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和新加坡。从各方面讲,阿曼都 是波斯湾地区典型的石油输出国,但该国直到1962年才发现商业等级的石油,迟于周边国家10 年的时间。阿曼的石油规模较小、分布很广,采油能力不高,每桶原油的成本高于其他波斯湾国 家。阿曼每口油井的平均产量只有周边国家的1/10左右,但该国采用了各种先进技术,降低了 新油田和现有油田的勘探成本及进一步开发的费

21、用。采用这些技术,阿曼已成功地将一些油田的 石油开采费用降到3美元/桶、其他油田4美元/桶,这些费用虽低于世界标准,但仍高于波斯湾 地区其他大多数油田的费用。阿曼既不是OPEC成员国,也不是AOPEC(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成员国。阿曼大部分石油产自该国北方地区和中部地区。北方地区的油田有伊巴勒、纳提赫、费 德胡、胡韦塞、列霍瓦和希布卡等油田,这些油田所产石油几乎占该国石油总产量的一半。伊巴 勒油田是该国最大的油田,原油产量约9 Mt/a,占该国总量的1/4。该地区发现的原油主要是中 轻质原油,API度为3239;南方地区的主要油田有迈尔穆勒、尼姆尔油田,奥莫尔、萨法油田 发现的都是重质油,

22、API度平均20,通常不伴生天然气。其中尼姆尔油田是该国第二大油田,拥 有307 口油井,产量约8.9 Mt/a。阿曼石油开发公司拥有该国石油储量的90%,石油产量占94%。 阿曼出口的混合油以中质含硫油为主,主要石油终端是米纳法哈输油终端。阿曼生产的天然气既供出口又供国内消费。近几年来,天然气储量不断增加,至2001 年1月1日,阿曼估算天然气储量8 291.22X108 m3,产量64.18X108 m3。据报道在达希里亚 地区发现了大气田,其储量可能有283.17X108566.34X108 m3。1.5 伊拉克1.5.1基本国情伊拉克位于波斯湾西北侧,国土面积44. 18X104 km

23、2。2001年伊拉克估算人口 2 330 万,GDP (按市汇率)为278亿美元,2002年实际GDP增长率预计为15%。主要出口产品为原油。 2001年石油出口收入148亿美元(包括石油换食品计划的110亿美元和石油走私的30多亿美 元),2002年预计石油出口收入占总出口收入的95%。伊拉克与伊朗有着长达一千多公里的边界线,在20世纪80至90年代,伊拉克经历了 二次战争(即两伊战争和伊科战争),并遭受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制裁,因此,该国的经济、基 本设施和社会均处于极度混乱状态。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该国的GDP已急剧下降,人均收 入和生活水平远低于战前的标准,失业率高居不下,2002年

24、经济略有反弹,但很大程度上仍取 决于政治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美伊之间的关系。伊拉克是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的焦点之一。1.5.2油气资源现状2002年1月1日,伊拉克估算探明石油储量15 345 Mt (其中10 230 Mt尚未开发),居 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沙特,还有30 008 Mt的概算储量,其实,真正的潜在资源远大于此,但由 于连绵不断的战争和制裁,潜在的资源基本上尚未得以勘探。深部含油地层大多处于浩瀚的西部沙漠地区,这里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至今尚未勘探。伊拉克石油储量的油质差异很大,API度在2442。该国出口的原油主要产自两大可采 油田,即鲁迈拉油田和基尔库克油田。南方的鲁迈拉油田生产3种

25、油流:巴士拉普通油(API度 34,含硫量2.1%)、巴士拉中质油(API度30,含硫量2.6%)、巴士拉重质油(API度2224, 含硫量3.4%)。北方的基尔库克油田发现于1927年,通常生产的原油API度为37、含硫量2%。 出口原油如“法奥调合油”属重质高硫油,API度为27、含硫量2.9%。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战后联合国限制伊拉克石油出口以后,伊拉克石油产量从 1990年7月的175 Mt/a 度下降到15 Mt/a。2001年,伊拉克原油产量约122.5 Mt/a,2002 年底将其原油生产能力提高到155 Mt/a。伊拉克南部的石油工业在海湾战争中大部分已被毁坏, 到1991年

26、中期采油能力下降到3.75 Mt/a。鲁迈拉油田是该地区最大的生产油田,那场战争摧 毁了该油田的集输中心和加压站、储油设施、80M t/a(战前)米纳巴克出口终端、以及70 M t/a(战 前)伊拉克战略管线沿途的泵站。其他7个大油田仍处于毁坏状态或部分修好存置备用。这些油 田包括祖拜尔、卢海斯、苏巴、布扎甘、阿布吉拉布和福吉。北部目前生产的油田有巴伊哈桑、 坚布尔、哈布比斯、赛德姆等油田,基尔库克油田是伊北部石油生产的基地。2001年1月1日,伊拉克天然气储量31 093.164X108 m3,概算储量约42 475.5X108 m3,大约70%的天然气储量为伴生气。在取消联合国制裁后,伊拉

27、克期望在10年内生产天然气1 189.314X108 m3。由于伊拉克大部分天然气是伴随石油生产的,所以石油产量增长进度将直接 关系到天然气工业。1.5.3 主要石油终端和出口管线基尔库克-杰伊汉管线是伊拉克最大的可运行的原油出口管线。伊拉克-土耳其之间有一 条满负输送能力为55 Mt/a的管线,但据报道这条管线目前只能输送约45 Mt/a。第二条与之并 行的管线输送能力为25 Mt/a,并用于输送出口巴士拉普通轻质油;在波斯湾有3个油轮终端(纳 米巴克、阿马亚、豪尔祖拜尔),米纳巴克终端是该国最大的石油终端;1975年建了一条70 Mt/a 能力的“战略管线”,这条管线有两条并行35 Mt/

28、a能力的管线;其他的管线因种种原因均已先 后关闭。1.6 科威特1.6.1 基本国情科威特位于伊拉克与沙特间的波斯湾东北角,国土面积17 818 km2。 2001年科威特估 算人口 200万,GDP为334亿美元,实际GDP增长率4.0%。主要出口产品是石油,占总出口收入 的90%。科威特是世界产油大国之一,经济主要依赖石油收入。自1999年后期以来,由于油价 反弹,该国收入大增。1.6.2 油气工业现状2001年1月1日,科威特探明石油储量13 162.6 Mt (包括中立区的341 Mt),约占世 界总储量的9%,与沙特、阿联酋一样,科威特是属于几个产油能力过剩的国家之一。科威特大 部分

29、石油储量均位于9 548 Mt储量的大布尔甘区域,该区域由布尔甘、迈格瓦和艾哈迈迪构造 组成。大布尔甘构造被认为是世界第二大油田,仅次于沙特的盖瓦尔油田。科威特劳扎塔因、萨 比里耶和米纳吉斯等油田的探明储量也很丰富,分别为818.40 Mt、518.32 Mt和272.80 Mt。 这些油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在产油,所产的原油均属于中轻质原油,API度在3036。南迈格瓦油田发现于1984年,并拥有3 410 Mt、API度为3540的轻质原油。2000年11月, 科威特宣称在萨比里耶发现了储量丰富的轻质油。2001年科威特石油产量110 Mt/a(包括中立区的份额),石油生产能力125

30、130 Mt/a, 计划到2005年将增至150 Mt/a, 2010年增至17 500万桶/d, 2001年净石油出口 100 Mt/a; 2001 年1月1日探明天然气储量14 923.059X108 m3(含中立区),1999年天然气产量82.119X108 m3。1.6.3 主要石油终端和管线建设新的集输中心是科威特上游能力扩建计划的重中之中。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之前,科威特有26个集输中心,总能力200 Mt/a。在战争中,26个集输中心都不同程度遭受毁 坏。到1993年,已有18个集输中心恢复运作。石油终端有艾哈迈迪、阿卜杜拉、舒艾拜、萨乌 德;主要管线有劳扎塔因-艾哈迈迪

31、、米纳吉斯-艾哈迈迪、乌姆古达尔-舒艾拜、沃夫拉-米纳、 阿卜杜拉、布尔甘-艾哈迈迪。1.7 卡塔尔1.7.1 基本国情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的卡塔尔半岛上,国土面积11 437 km2。2000年卡塔尔估算人 口 74.4万,2001年GDP为115亿美元,实际GDP增长率5.8%,主要出口产品是原油和LNG。2000 年卡塔尔实际GDP增长率为12.0%,如此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气出口连年激增。2002年以 后预计实际GDP增长率约5.9%,主要是依赖天然气产量上升、出口增加。由于该国经济多元化 政策,致使LNG出口和石化项目的投资骤增。政府期望这些项目能为国家获得更多的利润,因为, 这

32、样就可以多出口炼制油品和石化产品,尽量少出口原油。1.7.2 油气工业现状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并拥有世界最大的非伴生气田。卡塔尔是LNG出口大 国而闻名于世,它是0PEC成员国,出口石油40 Mt/a。2001年1月1日,卡塔尔探明可采石油储量1 800.48 Mt, 2000年石油产量43.15 Mt/a。 陆上的杜汉油田是该国目前最大的生产油田。此外,还有6个海上油田,即黑萘因油田、迈赫宰 姆油田、东伊德北多姆油田、Al-Shaheen油田、赖扬油田和哈利吉油田。卡塔尔的原油API度 在2441,主要出口的2种原油是杜林(API度40)和马林(API度36)混合油。虽然该国拥 有

33、庞大的石油产量和储量,但石油占国内能源消费还不到15%。卡塔尔几乎把所有的石油产量都 出口到亚洲,日本是卡塔尔最大的原油消费国。2000年卡塔石油出口39.80 Mt/a。2001年1月1日,卡塔尔天然气储量112 135.32X108 m3(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 位居世界第三。该国大部分天然气产自北方气田,该气田拥有107 604.6X108 m3天然气地质储 量和67 677.63X108 m3可采储量,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已知的最大非伴生气田。此外,杜汉油田 拥有1 415.85X108 m3伴生天然气和141.585X108 m3非伴生天然气。东伊德油田、迈赫宰姆 油田、黑萘因油田和赖扬

34、油田各有小规模的伴生气量。政府认为国家的经济前景仍取决于开发这 些丰富的天然气潜产量。目前,卡塔尔有2家LNG出口公司:一家是卡塔尔LNG公司;另一家是 拉芬LNG公司。1.7.3 主要管线港口主要管线有杜汉-乌姆赛义德管线,连接哈卢勒岛至哈利吉的海上管网、布尔黑奈因管 线、迈赫宰姆油田管线以及达斯岛(阿联酋)-邦杜克管线。主要港口有乌姆赛义德、拉芬。2中东炼油加工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炼油能力仅达248 Mt/a。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至2002年1 月该地区已拥有46个炼厂,炼油总能力已达303.65 Mt/a,而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以原油加工 能力99.6 Mt/a挤入世界前十位,居第

35、八大炼油公司。由于石油工业是中东国家的经济命脉,因 此,中东国家石油公司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以丰富廉价的油气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炼油工业。2.1 沙特炼油业现状至2002年1月1日,沙特拥有8个炼厂,即阿美公司的20 Mt/a腊比格炼厂、15 Mt/a 格塔努拉角炼厂、9.5 Mt/a延布炼厂、6 Mt/a利雅得炼油厂、3 Mt/a吉达炼油厂;沙特/莫比 尔公司的17M t/a延布炼油厂;沙特国营石油公司/壳牌公司的15.25M t/a朱拜勒炼油厂;阿拉 伯石油公司的1.5 Mt/a拉斯卡夫奇炼油厂,原油加工总能力约87.25 Mt/a。此外,沙特在国外 还有80 Mt/a的原油加工能力。目前

36、正在考虑耗资12亿美元对塔努拉角炼厂进行改造;计划改 造的还有位于红海岸的腊比格炼厂,该厂是沙特目前国内最大的炼厂,计划耗资18亿美元来改 善该厂的油品质量,将低值重质油品提高为汽油和煤油。2.2 伊朗炼油业现状目前,伊朗有9个炼厂,它们是阿巴丹炼厂(加工能力20 Mt/a)、伊斯法罕炼厂(加 工能力13. 25 Mt/a) 、阿巴斯炼厂(加工能力11. 60 Mt/a) 、德黑兰炼厂(加工能力11. 25 Mt/a) 、 阿拉克炼油厂(加工能力7.50 Mt/a)、大不里士炼油厂(加工能力5.60 Mt/a)、设拉子炼油 厂(加工能力2M t/a)、克尔曼沙阿炼油厂(加工能力1.5M t/a

37、)、拉旺炼油厂(加工能力1.5 Mt/a),炼油总能力74 Mt/a。为满足国内对中间馏分油和轻馏分油需求的日益增长,伊朗从1982 年以来一直进口炼制油品。目前,正在试图努力使其炼油能力提高到100 Mt/a。计划新建2个 炼厂,一个建在沙赫巴哈尔,炼油能力11.25 Mt/a;另一个炼油厂建在格什姆岛,炼油能力6 Mt/a。 投资30亿美元的沙赫巴哈尔炼厂早在1994年就获政府批准,可能由私营投资者承建。2.3 阿联酋炼油业现状目前,阿联酋拥有5个炼油厂(其中有2个属于阿布扎比国营石油公司经营)。鲁韦斯 炼厂于1995年耗资1亿美元进行了改造,使炼油能力达到7.25 Mt/a,该厂主要生产

38、轻质油品 出口日本和印度。该厂的燃料油由阿布扎比国营石油公司作为船用销售,或者用作国内发电。耗 资12亿美元的鲁韦斯炼厂II期扩建项目包括新建一个7.65 Mt/a原油蒸馏装置、一个6.5Mt/a 分馏装置、2 Mt/a加氢裂化装置和1.8 Mt/a减粘裂化装置的渣油转化设施的扩建。阿布扎比国 营石油公司于 2000年 5 月在分馏装置开始加工来自巴布和阿萨布油田的凝析油。到 2003年该项 目的其他扩建工作均竣工时,鲁韦斯炼厂的总加工能力可达 20.75 Mt/a。其他4个均属小炼厂,在阿布扎比的乌姆萘尔炼厂,加工能力为4.425 Mt/a。该厂自 1976年建设以来,已进行过挖潜改造和近期

39、的扩建。该厂炼制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国内市场;Metro Oil公司在富直伊拉有一个4.50 Mt/a炼厂;酋长国国营石油公司杰贝勒阿里凝析油炼厂加工能 力6 Mt/a,于1999年5月开始投入运转;一个2 Mt/a二手汽油装置于2000年5月在杰贝勒阿 里附近开工,由ISO Octane公司拥有。2.4 阿曼炼油业现状目前,阿曼只有1家炼厂。1982年,阿曼在弗赫勒建了第一个炼油厂,随后这个2.50 Mt/a 的炼油厂被扩建成4.25 Mt/a。该厂的油品主要供国内消费。第2个炼厂尚在计划、研究之中, 这个 3.75 Mt/a 的炼油厂预计2002 年开工, 2004 年竣工。2.5 伊拉克炼油

40、业现状伊拉克拥有8个炼厂。尽管伊宣称其炼油能力为35Mt/a,但外界认为其炼油能力只有 20Mt/a,不过,在海湾战争前其炼油能力确为35Mt/a。贝吉炼厂是伊拉克最大的炼厂,其炼油加工能力为7.5 Mt/a;其次是巴士拉炼厂,其 炼油能力为7 Mt/a;第三大炼厂是达乌拉炼厂,其炼油加工能力5 Mt/a。其他的炼厂还有哈纳 金炼厂(加工能力0.6 Mt/a)、赫迪萨炼厂(加工能力0.35Mt/a)、穆夫蒂亚炼厂(加工能力 0.225 Mt/a)、凯亚达炼厂(加工能力0.10 Mt/a)。在海湾战争期间,贝吉炼厂、巴士拉、达 乌拉和纳西里耶炼厂均严重毁坏。由于伊拉克炼油业缺少水处理设施,轻质油

41、品短缺,汽油品质 低下,污染状况日趋恶化。在遭到经济制裁后,伊炼油业积极吸收外资来改造炼厂,计划确定了 十多个项目,其中有在巴比伦附近新建成一个耗资10亿美元、日加工能力14.50 Mt/a的中心 炼厂。2.6 科威特炼油业现状目前,科威特拥有 3 个炼厂,它们是艾哈迈迪炼厂(设施毁坏后,炼油能力 16.34Mt/a, 设计能力21.75 Mt/a)、阿卜杜拉炼厂(炼油能力12.50 Mt/a)、舒艾巴炼厂(炼油能力9.80 Mt/a)。19901991 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期间,科威特炼油能力遭受毁灭性的破坏。战前科威 特炼油能力41 Mt/a,在战争中,大部分炼油能力被毁坏,到1992年初科

42、威特仅有炼油能力10 Mt/a。科威特耗资了 4亿美元的下游重建计划于1994年中期竣工。目前,科威特国内的炼厂总 加工能力约38.64 Mt/a,与正常加工能力几乎还少5 Mt/a,主要原因是科威特最大的炼厂艾哈 迈迪炼厂在战争中遭受毁坏。科威特国内三大炼厂加工的油品大部分供出口。2000 年6月25 日,由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科威特石油公司所辖并运作的艾哈 迈迪炼厂发生爆炸起火,造成三分之二的原油蒸馏装置严重损失,原油加工能力减少 5 Mt/a 以 上。因此,炼厂不得不停工,科威特当局估计损失值达3.3 亿美元。2000 年12月,科威特与弗 卢奥丹尼尔公司和桑克荣公司签署了一份 3

43、亿美元的合同,重新修建艾哈迈迪炼厂。2001 年7 月初开始,艾哈迈迪炼厂加工能力15 Mt/a。2001年8月20日,路透社报道科威特计划耗资30 亿美元,对其三大炼厂进行现代化改造。2.7 卡塔尔炼油现状目前,卡塔尔只有 1 家炼厂。卡塔尔国家石油分配公司正在改造乌姆赛义德炼厂,改造 后该炼厂的炼油能力将由现在的2.875 Mt/a提高到6.85 Mt/a。1.50.Mt/a凝析油炼制装置已于2001 年7月投入运转,其他改造的项目于 2001 年底竣工。1997 年 3 月,卡塔尔通用石油公司与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公司和拉斯莱凡液化天然气公 司的外资伙伴签署了 1份谅解备忘录,将耗资4亿美元

44、,在拉斯莱凡建一个4 Mt/a凝析油炼厂。2002 年建成后,该炼厂将加工来自这两家液化天然气公司北方油田开发的凝析油。这种凝析油 含有很高的硫醇含硫化合物,因此,大部分炼厂均无法加工。3 中东局势与油价中东,尤其是波斯湾,这个全球最富饶的石油“聚宝盆”已成为列强必争之地。半个多 世纪以来,这里发生的大小事件总是脱不了与石油的干系。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西方石油财团几乎完全控制和垄断世界石油的产 销,石油标价很低,大体维持在13美元/桶。1973年阿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产油 国以石油为武器,抗击美国和西方大国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OPEC 对西方的垄断和掠夺也积怨已 久,遂

45、趁势决定逐步提高油价,至20世纪70年代末,油价涨到1214美元/桶,约为阿以战前 的四五倍,它标志着石油作为一种廉价的原料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石油危机一度使整个西方 世界受到巨大的震撼,世界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其能源政策。1979年伊朗国内局势的动荡和政权的更迭使伊朗石油日产减少了 0.270.34 Mt。紧接 着伊朗和伊拉克这两大产油大国于1980年9月开战, 12月油价一度暴涨至41美元/桶。后来, 30 美元/桶以上的高油价维持一段时间,给石油进口国的经济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在各国相继 采取经济结构调整、能源替代及节能等一系列措施后,至1986年油价又跌回到20世纪70年代 末水

46、平。1990年8月,伊拉克悍然出兵侵占科威特,中东烽火又起,再次使世界油库面临威胁, 油价涨至30美元/桶。海湾战争结束后,科威特石油生产能力迅速恢复;马德里和会推动着阿以 和平进程不断发展,中东局势趋缓;同时,又恰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油价重又低落,从 1994年开始直至1999年初在1020美元/桶之间徘徊,油价跌至谷底,OPEC难以为继,OPEC着 手限产保价。 1999年岁末,油价恢复到25美元/桶左右, 2000年初开始突破30美元/桶,价格 略高,震动不大。2000 年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谈形势逆转,大规模武装流血冲突不断,中东局势再 度动荡。10月,油价飚升到近 40美元/

47、桶。对此,美国和西欧国家极为恐慌,担心局势失控, 重现 1973 年石油战的噩梦。美国政府立即动用 4.09 Mt 战略储备石油,平抑油价;同时,美 国还与联合国、欧盟一起迅即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美、埃、巴、以、约(旦)五国首脑会议, 专门解决巴以冲突。使油价回落到 25 美元/桶左右,供求双方都较满意。近期的巴以冲突升级又 引起世界的瞩目,而中东地区的每一次局势动荡,石油都不可避免地要被卷进去,它紧随中东国 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变化而起伏。2002 年 4 月,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重新利用石油武器, 宣布禁止出口一个月,以迫使偏袒以色列的美国向其施压,停止对巴勒斯坦的野蛮镇压,世界经 济闻

48、风而变。不管此次事件的最终结果如何,石油的战略属性又一次得到了验证。与此同时,在美国拟对伊拉克动武消息此起彼伏声中,油价连续上扬。2002 年8月20 日,战争传言使油价冲破 30美元/桶的价格,创出 18个月来新高。美国政府声称对伊拉克实施 军事打击,不过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海湾战争以来的延续。当前它虽与反恐挂钩,但“项庄舞剑, 意在公沛”,实际上仍是它觊觎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期望绝对控制该地区的战略意图的一 种手段。 综观中东风风雨雨,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中东还有石油,石油衍生的战火还将伴随着中东,军事 冲突还将继续,但冲突背后有一个自始自终的主角,那就是石油和天然气。由此可见,

49、中东形势 的走向仍是影响国际油价的睛雨表。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再次雄辩地证明,中东 石油的战略地位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日趋重要,世界对其依赖越来越大。1999 年,世界进 口海湾石油占国际石油进口的 40%,2000 年,海湾石油占世界石油需求的 42%,预计到 2008 年 将达 50%。总之,中东局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国际油价。4 中东石油对我国的影响4.1 中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最近 20 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能源消费,尤其是石 油产品的消费也大幅上升,对由此而带来的能源安全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是在 1993 年成为净石油进口国的,其

50、后进口数量逐年上升,目前已接近 70 Mt/a 大关。石油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石油增产的空间已经很小, 如果不在石油勘探上取得大的突破,中国石油的产量再上新台阶是根本不可能的。与此同时,中 国改革开放的节奏不断加快,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石油的需求攀升。今后数十年,中国对石油的需 求还将进一步加大,预计到 2010 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增至 100 Mt,2020 年将增至 200 Mt 左 右。如此巨大的供需缺口需要靠进口石油才能弥补。而在当今世界,进口石油的来源除了俄 罗斯及少数非洲和南美洲国家(如尼日利亚、利比亚、委内瑞拉等),主要来源是中东、特别是 海湾地区。

51、从目前来看,中东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还是有限的。然而,中东石油终将成为 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的重大的因素。应该说,中国的决策机构和学术界已充分认识到中东石油对满 足中国需求的重要性,也充分意识到过分依赖某一来源的石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危害性,因此, 在继续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和生产的同时,中国把进口来源的多样化作为分散风险的主要战略。从 统计上来看,俄罗斯、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是中东之外中国原油的另外三个重要的进口地。但 是,由于战乱频繁,或由于本地需求旺盛,或由于增产和出口量已到极限,这三个地区都很难对 缓解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001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从上年的69.60 Mt减

52、少到家64.90 Mt,下降了 6.7%,来自 中东的高硫原油进口量猛增,占总进口量的比例由上年的 26%增长到39%。伊朗取代阿曼成为中 国进口原油的最大供应国。尽管2001年原油进口总量下降了14.2%,但其中的含硫原油进口量 却大幅上升,从2000年的18.38 Mt增加到23.43 Mt,增幅达27.5%。10年前含硫原油进口量 占进口总量只有3.3%,而到2001年已上升到39%。近23年来,我国含硫原油加工能力增长很 快,特别是在进口原油加工较集中的南方,如镇海、茂名、齐鲁、广石化、福州炼油厂等。像伊 朗、沙特、科威特、伊拉克和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的出口原油都是典型的含硫原油。 200

53、1年来自 伊朗的原油进口量跃增55%,达到10.85Mt,来自沙特的进口量也猛增53%,达到8.78 Mt。此外, 从科威特和阿联酋进口的数量也显著上升。不过来自阿曼和也门的进口量分别减少48%和37%。2002年上半年,来自中东的原油进口量减少14.3%,不过,由于中国2001年与沙特和 伊朗这两个中东最大产油国签署了进口原油的政府合同,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原油进口量仍有显著 增加。伊朗原油对华出口量增长3.3%,沙特增长8.3%。4.2 中东炼油能力对我国的威胁1990年中东炼油能力仅248 Mt/a, 2001年底就增至304 Mt/a (见表2),预计到2005 年将进一步增至 347 M

54、t/a 。中东炼油能力的增加远远大于该地区内需求的增加,该地区已从单 纯的原油出口地发展成为重要的石油产品出口地,出口目标主要指向亚太地区和西欧,而亚太地 区则主要是日本、韩国和中国。从原油出口和炼油、油品销售看, 1 9 9 0年中东地区炼油能力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过剩 82.90 Mt/a,到2000年过剩量已增至110 Mt/a。2000年中东地区净出口油品108 Mt/a,目前 除汽油为净进口外,其余油品均为净出口。预计到2005年中东将成为所有油品的净出口地区, 净出口量将达143 Mt/a ,成为世界重要的油品出口中心。由于亚太地区邻近中东,使得该地区自然成为中东地区剩余产品的市场。

55、此外,中东地 区的炼油厂已进行特别调整,以满足亚太地区的进口需求。对亚太地区的净进口和中东地区的净 出口趋势进行了对比,在亚太地区油品进口需求下降之时,中东地区的油品可出口量已经从1995 年的125 Mt/a增加到2001年的137.5 Mt/a。相对于需求来说,这种供应能力的增加是该地区 油品价格疲软和炼油利润降低的根本原因。由于中东地区的净出口在2005年将达到大约175 Mt/a,而亚太地区的进口需求水平基本保持不变,所以价格压力将继续存在。由于中东具有价格优势的炼制油品大量涌入,必然会给我国炼油业带来一定的威胁。面 对来自中东炼制业的竞争压力和威胁,我国炼制业应认真对待,既要看到我们的差距,又要积极 寻找对策良方。各炼厂都应从各方面设法降低原料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操作费用,提高 产品收益;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炼厂的国际竞争力,方能巩 固国内的油品市场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