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964052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75.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一、目的要求1. 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保护要点2. 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浸系的原理。3. 使用油镜观察几种细菌的基本形态。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图 1-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图 1-1)1. 物镜转换器 2. 接物镜 3.游标卡尺 4.载物台 5.聚光器 6. 彩虹光阑 7.光源8. 镜座 9. 电源开关 10. 光源滑动变阻器 11. 粗调螺旋 12. 微调螺旋 13.镜臂 14.镜筒 15.目镜 16.标本移动螺旋1机械装置镜座(base)和镜臂(arm)镜座位于显微镜底部,呈马蹄形,它支持全镜。

2、 镜臂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镜臂可改变角度。镜臂支持镜筒。镜筒(body tube)是由金属制成的圆筒,上接目镜,下接转换器。镜筒有 单筒和双筒两种,单筒又可分为直立式和后倾式两种。而双筒则都是倾斜式的, 倾斜式镜筒倾斜45。双筒中的一个目镜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在两眼视力 不同的情况下调节使用。转换器(no sepiece)为两个金属碟所合成的一个转盘,其上装34个物 镜,可使每个物镜通过镜筒与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载物台(stage)又称镜台,为方形或圆形的盘,用以载放被检物体,中心 有一个通光孔。在载物台上有的装有两个金属压夹称标本夹,用以固定标本;有 的装有标本推动器,将标本固

3、定后,能向前后左右推动。有的推动器上还有刻度, 能确定标本的位置,便于找到变换的视野。调焦装置是调节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有粗动螺旋(coarse adjustment)即粗调节器和微动螺旋(fine adjustment)即细调节器,利用它 们使镜筒或镜台上下移动,当物体在物镜和目镜焦点上时,则得到清晰的图像。 2光学系统物镜(objective)物镜安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因接近被观察的物体, 故又称接物镜。其作用是将物体作第一次放大,是决定成像质量和分辨能力的重 要部件。物镜上通常标有数值孔径、放大倍数、镜筒长度、焦距等主要参数。如: NA0. 30; 10X; 160/0. 17;

4、 16mm。其中“NA0. 30” 表示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简写为NA),“10X ”表示放大倍数,“160/0. 17”分别表示镜筒 长度和所需盖玻片厚度(mm), 16mm表示焦距。目镜(ocular lens)装于镜筒上端,由两块透镜组成。镜把物镜造成的像 再次放大,不增加分辨力,上面一般标有7X、10X、15X等放大倍数,可根据 需要选用。一般可按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为物镜数值孔径的500700倍,最 大也不能超过1000倍的选择。目镜的放大倍数过大,反而影响观察效果。聚光器(condenser)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聚光器汇聚成光锥照射标本,增 强照明度和造成

5、适宜的光锥角度,提高物镜的分辨力。聚光器由聚光镜和虹彩光 圈(iris diaphragm)组成,聚光镜由透镜组成,其数值孔径可大于1,当使用 大于 1 的聚光镜时,需在聚光镜和载玻片之间加香柏油,否则只能达到 1. 0。 虹彩光圈由簿金属片组成,中心形成圆孔,推动把手可随意调整透进光的强弱。 调节聚光镜的高度和虹彩光圈的大小,可得到适当的光照和清晰的图像。光源(light source)较新式的显微镜其光源通常是安装在显微镜的镜座内, 通过按钮开关来控制;老式的显微镜大多是采用附着在镜臂上的反光镜,反光镜 是一个两面镜子,一面是平面,另一面是凹面。在使用低倍和高倍镜观察时,用 平面反光镜;使

6、用油镜或光线弱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滤光片(filter)可见光是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线波长不同。 如只需某一波长的光线时,就要用滤光片。选用适当的滤光片,可以提高分辨力, 增加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滤光片有紫、青、蓝、绿、黄、橙、红等各种颜色的, 分别透过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可根据标本本身的颜色,在聚光器下加相应的滤光 片。三、油镜物镜的基本原理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X)、高倍物镜 (4mm,4045X )和油镜(1. 8 mm,95100X )三种。油镜通常标有黑圈或 红圈,也有的以“OI (oil immer-sion)字样表示,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

7、最大的。 根据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可使被检物体放大10002 000多倍。从图III-3 中可看出油镜的焦距和工作距离(标本在焦点上看得最清晰时,物镜与样品之间 的距离)最短,光圈则开得最大,因此,在使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标本十分近, 需特别小心。使用时,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 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这种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 n=152, 与玻璃相同。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 如果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玻片后,受到折 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就减低了视野的照

8、明度(图 1-2)。(图 1-1)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孔径,因为显微镜的放 大效能是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 (称为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的折射率所得的乘积,可用 下列公式表示:NA = n sina式中NA二数值孔径;n=介质折射率;a二最大入射角的半数,即镜口角的半数。 因此,光线投射到物镜的角度愈大,显微镜的效能就愈大(图II-5),该角 度的大小决定于物镜的直径和焦距。同时, a 的理论限度为 90, sin90=1, 故以空气为介质时(n=l),数值孔径不能超过1,如以香柏油为介质时,则n 增大,其数值

9、孔径也随之增大。如光线入射角为120,其半数的正弦为sin60 =087,则:以空气为介质时:NA=1X0. 87=0. 87以水为介质时:NA=1. 33X0. 87=1. 15以香柏油为介质时:NA=1. 52X0. 87=1. 32显微镜的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够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物镜的 数值孔径成正比,与光波长度成反比。因此,物镜的数值孔径愈大,光波波长越 短,则显微镜的分辨力愈大,被检物体的细微结构也愈能明晰地区别出来。因此, 一个高的分辨力意味着一个小的可分辨距离,这两个因素是成反比关系的,通常 有人把分辨力说成是多少微米或纳米,这实际上是把分辨力和最小分辨距离混淆 起来

10、了。显微镜的分辨力是用可分辨的最小距离来表示的。式中入二光波波长。我们肉眼所能感受的光波平均长度为0. 55m,假如数值孔径为0. 65的 高倍物镜,它能辨别两点之间的距离为0. 42m。而在0. 42m以下的两点之 间的距离就分辨不出,即使用倍数更大的目镜,使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增加,也仍 然分辨不出。只有改用数值孔径更大的物镜,增加其分辨力才行。例如用数值孔 径为 1. 25 的油镜时,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0.2-2-Hmo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假如采用放大率为40倍的高倍物镜(NA=0. 65), 和放大率为24倍的目镜,虽然总放大率为960倍,但其分辨的最小距离只有0.42 m。假如

11、采用放大率为90倍的油镜(NA=1. 25),和放大率为9倍的目镜,虽 然总的放大率为810倍,但却能分辨出0. 22m间的距离。四、器材显微镜、香柏油、乙醇-乙醚混合液、擦镜纸、吸水纸等。 细菌三种形态的染色标本。五、操作步骤1 .观察前的准备(1)1、显微镜从显微镜柜或镜箱内拿出时,要用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 镜座,平稳地将显微镜搬运到实验桌上。(2)将显微镜放在自己身体的左前方,离桌子边缘约10cm左右,右侧可 放记录本或绘图纸。(3)调节光照:不带光源的显微镜,可利用灯光或自然光通过反光镜来调 节光照,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 工光源宜用凹面镜,但不能用直射

12、阳光,直射阳光会影响物像的清晰 并刺激眼睛。将10X物镜转入光孔,将聚光器上的虹彩光圈打开到 最大位置,用左眼观察目镜中视野的亮度,转动反光镜,使视野的光 照达到最明亮最均匀为止。自带光源的显微镜,可通过调节电流旋钮 来调节光照强弱。凡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应强;检查未染色标本时, 光线不宜太强。可通过扩大或缩小光圈、升降聚光器、旋转反光镜调 节光线。2. 低倍镜观察镜检任何标本都要养成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的习惯。因为低倍镜视野较大, 易于发现目标和确定检查的位置。将标本片放置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移动推动器,使被观察的标本处 在物镜正下方,转动粗调节旋钮,使物镜调至接近标本处,用目镜观察并同

13、时用 粗调节旋钮慢慢下降载物台,直至物像出现,再用细调节旋钮使物像清晰为止。 用推动器移动标本片,找到合适的目的像并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3高倍镜观察在低倍物镜观察的基础上转换高倍物镜。较好的显微镜,低倍、高倍镜头是 同焦的,在转换物镜时要从侧面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然后从目镜观察, 调节光照,使亮度适中,缓慢调节粗调节旋钮,慢慢下降载物台直至物像出现, 再用细调节旋钮调至物像清晰为止,找到需观察的部位,并移至视野中央进行观 察,并准备用油镜观察。4油镜观察(1) 用粗调节器将镜筒提起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 2)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3) 从侧面注视,用粗调节

14、器将镜筒小心地降下,使油镜浸在香柏油中,其镜 头几乎与标本相接,应特别注意不能压在标本上,更不可用力过猛,否则不仅压 碎玻片,也会损坏镜头。(4) 从接目镜内观察,进一步调节光线,使光线明亮,再用粗调节器将镜筒徐 徐上升,直至视野出现物像为止,然后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如油镜已离开油面 而仍未见物像,必须再从侧面观察,将油镜降下,重复操作至物像看清为止。 5. 观察完后复原下降载物台,将油镜头转出,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再用擦镜纸蘸少 许乙醚乙醇混合液擦去镜头上残留油迹,最后再用擦镜纸擦拭 23 下即可,(注 意向一个方向擦拭)。将各部分还原,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头不与载物台通光孔相对,而

15、是成 八字形位置,再将载物台下降至最低,降下聚光器,反光镜与聚光器垂直,最后 用柔软纱布清洁载物台等机械部分,然后将显微镜放回柜内或镜箱中。六、注意事项1. 学生使用显微镜固定镜号、位置,填写使用卡,本学期一直使用本台显微镜。2. 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3. 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4. 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 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5. 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轮换观察的习惯,以免眼睛疲劳,并且能够 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绘图。6. 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

16、左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不可倾斜拿。七、实验报告1. 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特别注意些什么?2. 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香柏油?3. 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4. 绘出细菌的几种基本形态。实验二放线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二、基本原理 和细菌的单染色一样,放线菌也可用石炭酸复红或碱性美蓝等染料着色后,在 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放线菌的孢子丝形状和孢子排列情况是放线菌分类的重要依 据,为了不打乱孢子的排列情况,常用印片染色法和胶带纸粘菌染色法进行制片观 察。放线菌是由不同长短

17、的纤细的菌丝所形成的单细胞菌丝体。菌丝体分为两部分, 即潜入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或称基内菌丝)和生长在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有 些气生菌丝分化成各种孢子丝,呈螺旋形、波浪形或分枝状等。孢子常呈圆形、椭 圆形或杆形。气生菌丝及孢子的形状和颜色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三、器材1. 活材料:放线菌培养物,酵母菌斜面培养物;2. 染色液:复红染色液(或结晶紫,美兰);3. 器材:载玻片,胶带纸,小刀,接种环,吸水纸,擦镜纸,酒精灯,香柏油 乙醚-乙醇混合液,显微镜。四、操作步骤1印片法: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的观察 印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块,用小刀切取放线菌培养体一块,放在载玻片上,用 另一块载玻片对准菌块的

18、气生菌丝轻轻按压,然后将载玻片垂直拿起。注意不要使 培养体在玻片上滑动,否则会打乱孢子丝的自然形态;微热固定:将印有放线菌的涂面朝上,通过酒精灯火焰 2-3 次加热固定; 染色:石炭酸复红染色 1min;水洗:水洗后晾干; 镜检: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最后用油镜观察孢子丝、孢子的形态及孢子排 列情况。2胶带纸法 粘菌:用胶带纸在放线菌培养体上粘取菌体,注意,压取时从菌落边顺着菌体 生长方向,避免从菌落上面压取,以免取得的全是孢子。染色:将粘有菌体的胶带纸压在事先准备好的滴油染液的载玻片上。将多余染 色液用滤纸吸掉。镜检:同上。五、实验报告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实验三酵母菌形态及

19、菌落特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2观察酵母菌的菌落特征。3. 学习掌握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染色方法。二、基本原理酵母菌是多形的、不运动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已有明显的分化,菌体比细 菌大。繁殖方式也较复杂,无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仅裂殖酵母属是以分裂方式繁殖;有 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用美蓝染色制成水浸片,和水-碘水浸片来观察 生活的酵母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美蓝是一种无毒性染料,它的氧化型是蓝色的,而还原型 是无色的,用它来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由于细胞中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 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

20、还原型,所以酵母的活细胞无色,而对 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 或淡蓝色。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但美蓝的 浓度、作用时间等均有影响,应加注意。三、器材1. 活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 2-3d 培养物;2. 染液:吕氏碱性美蓝染液3.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四、操作步骤1酵母菌落形态观察并记录。2. 美蓝浸片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碱性美蓝染液,液滴不可过多或过少,以免盖上盖玻片时,溢出 或留有气泡。然后按无菌操作法取斜面上培养 2-3d

21、的酿酒酵母少许,放在碱性美蓝染液中, 使菌体与染液均匀混合。(2) 取盖玻片一块,小心地盖在液滴上。盖片时应注意,不能将盖玻片平放下去,应先将 盖玻片的一边与液滴接触,然后将整个盖玻片慢慢放下,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3) 将制好的水浸片放置3分钟后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酿酒酵母 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同时可以根据是否染上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2水浸片观察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取酿酒酵母少许,放在水-碘液滴中,使菌体与水混匀,盖 上盖玻片后镜检。可以适当将光圈缩小观察。五、实验报告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实验四 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 掌握观

22、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其形态特征。2. 掌握常用的霉菌制片方法二、基本原理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 酸棉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具有杀菌防腐作 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霉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常用载玻片观察,此法是接种霉菌孢子于载玻片上的适宜 培养基上,培养后用显微镜观察。此外,为了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还 可利用玻璃纸透析培养法进行观察。此法是利用玻璃纸的半透膜特性及透光性,将霉菌生长 在覆盖于琼脂培养基表面的玻璃纸上,然后将

23、长菌的玻璃纸剪取一小片,贴放在载玻片上用 显微镜观察。三、器材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Rhizopus sp.), 毛 霉( Mucor sp);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20甘油,查氏培养基平板,马铃薯培养基;无菌吸管,载玻 片,盖玻片, U 形棒,解剖刀,玻璃纸,滤纸等。四、操作步骤1. 一般观察法 于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 带有孢子的菌丝置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 生气泡。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2. 载玻片观察法(1)

24、 将略小于培养皿底内径的滤纸放入皿内,再放上 U 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的载玻片, 然后将二个盖玻片分别斜立在载玻片的两端,盖上皿盖,把数套(根据需要而定)如此装置 的培养皿叠起,包扎好,用1. 05kg/cm2, 121. 3C灭菌20分钟或干热灭菌,备用。(2) 将67ml灭菌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倒入直径为9cm的灭菌平皿中,待凝固后,用 无菌解剖刀切成0. 51cm2的琼脂块,用刀尖铲起琼脂块放在已灭菌的培养皿内的载玻片 上,每片上放置2块。(3) 用灭菌的尖细接种针或装有柄的缝衣针,取(肉眼方能看见的)一点霉菌孢子,轻 轻点在琼脂块的边缘上,用无菌镊子夹着立在载玻片旁的盖玻片盖在琼脂块上

25、,再盖上皿盖。(4) 在培养皿的滤纸上,加无菌的20甘油数毫升,至滤纸湿润即可停加。将培养皿置 28C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载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3玻璃纸透析培养观察法(1) 向霉菌斜面试管中加入 5ml 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孢子悬液。(2) 用无菌镊子将已灭菌的、直径与培养皿相同的圆形玻璃纸覆盖于查氏培养基平板上。(3) 用1ml无菌吸管吸取0. 2ml抱子悬液于上述玻璃纸平板上,并用无菌玻璃刮棒涂抹 均匀。(4) 置28C温室培养48小时后,取出培养皿,打开皿盖,用镊子将玻璃纸与培养基分 开,再用剪刀剪取一小片玻璃纸置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五、实验报告1. 结果 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霉菌

26、形态特征。2. 思考题(1) 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形态上的异同。(2) 玻璃纸应怎样进行灭菌?为什么?实验五 革兰氏染色法一、目的要求1、学习并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2、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二、基本原理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 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 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 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27、。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 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 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 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 增加,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 因此呈现红色。革兰氏染色需用四种不同的溶液:碱性染料(basic dye)初染液;媒染剂(mordant); 脱色剂(decolorising agent)和复染液(counterstain)。碱性染料初染液的

28、作用象在细菌的单 染色法基本原理中所述的那样,而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结晶紫(crystal violet)。 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性或附着力,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 上,使不易脱落,碘(iodine)是常用的媒染剂。脱色剂是将被染色的细胞进行脱色,不同 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同,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能,脱色剂常用95%的酒精(ethanol)。 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其颜色不同于初染液,复染的目的是使被脱色的细胞染上不同于 初染液的颜色,而未被脱色的细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颜色,从而将细胞区分成G+和G-两大类 群,常用的复染液是番红。三、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

29、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其他:革兰氏染色液,载玻片,显微镜、盖玻片、吸水纸,接种针。四、操作步骤1. 涂片将培养1416小时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分别作涂片(注 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固定时通过火焰12 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 不烫手为宜。2. 染色(1)初染 加草酸铵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2)媒染 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3)脱色 将载玻片上面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 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 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30 秒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4)复染 用番红液染 12 分钟,水洗。(5)镜检 干燥后,置油镜观

30、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以分散 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6)同法在一载玻片上以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片,作革兰氏染色对比。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 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 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五、实验报告1结果:在你所作的革兰氏染色制片中,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各染成何色?它们 是革兰氏阴性菌还是革兰氏阳性菌?2思考题(1)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31、?(2)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3)如果你的涂片未经热固定,将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加热温度过高、 时间太长,又会 怎么样呢?(4)革兰氏染色涂片为什么不能过于浓厚?其染色成败的关键一步是什么?(5)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 问题?(6)革兰氏染色时,初染前能加碘液吗?乙醇脱色后复染之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 阴性菌分别是什么颜色?(7)当你对一株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能确证你的染色技术操作正确,结果可靠?实验六 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 学会测微尺的使用和计算方法。2. 掌握酵母菌细胞大小测定的方法二、基本原理微生

32、物细胞大小,是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之一,也 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 镜下测量。用来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 微尺和镜台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 片。一般将1mm等分为100格(或2mm等分为200格), 每格长度等于0. 01mm (即106“m)。是专用于校正 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的。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在接目镜内的隔板上的 圆形小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确的刻度,有等分50小 格或100小格两种,每5小格间有一长线相隔。由于 所用接目镜放大倍数和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不同,目镜 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就不同,因此,目 镜测微尺不能直接用来测量微

33、生物的大小,在使用前 必须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得在一定放大倍数 的接目镜和接物镜下该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相对值, 然后才可用来测量微生物的大小。三、器材枯草芽抱杆菌染色玻片标本,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显微镜,擦镜纸,香柏油等。四、操作步骤1.目镜测微尺的标定(1)放置目镜测微尺取出接目镜,旋开接目镜透镜,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放在接目镜筒内的隔板上(图W-4, B),然后旋上接目透镜,最后将此接目镜插入镜筒内(图R-4,(2)放置镜台测微尺将镜台测微尺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刻度面朝上。(3) 校正目镜测微尺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当看清镜台测微尺后,转动接目镜, 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

34、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 某一区间的两对刻度线完全重合,然后计数出两对重合线之间各自所占的格数(图W-6)。根据计数得到的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重合线之间各自所占的格数,通过如下公式换 算出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两对重合线间镜台狈尺格数药10目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Mm)= 同法校正在高倍镜和油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2菌体大小的测定 目镜测微尺校正后,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枯草芽孢杆菌染色玻片标本,校正焦距使菌 体清晰,转动目镜测微尺(或转动染色标本),测出枯草芽孢杆菌的长和宽各占几小格,将 测得的格数乘以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即

35、可换算出此单个菌体的大小值,在同一 涂片上需测定10至20 个菌体,求出其平均值,才能代表该菌的大小。而且一般是用对数生 长期的菌体来进行测定。3取出目镜测微尺,将接目镜放回镜筒,再将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分别用擦镜纸 擦拭后,放回盒内保存。五、实验报告1结果(1)将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填入下表。接物镜倍数目號测徽尺格数萤台测微尺格数目镜测徴尺毎格代表的长度(Rm)低倍镜高倍領油镜接目镜倍数:(2)在高倍镜下测量枯草芽孢杆菌大小结果填入下表。菌萍編号长(m )宽(P ICL )菌体丈沙(平均德) 长忙宽 P m )目镜测微尺格数菌体底疫目镜测徴尺格数菌体宽度i-;雪.箜-區2思考题当接目镜不变,

36、目镜测微尺也不变,只改变接物镜,目镜测微尺每格所量的镜台上物体的实际长度是否相同?为什么?实验七 微生物显微计数-血球计数板法一、目的要求 1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二、基本原理 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此法的优点是直 观、快速。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 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 Imm2),所以可以根据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目。由于此法计得的是活 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血

37、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又被 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 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计数室中进行。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 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 25 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 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 6 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X25=400小方 格。/ Xf八/ 70.100mm1 2400 亠2 ) / )xlj 空8心回 b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

38、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 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 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 1mm3o在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16或 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下面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 菌液稀释倍数为B,那么,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因 1ml=1cm3=1000mm3,即0.1mm3中的总菌数)为令蕩:2交:故lml菌液中的总菌数=y X 25X 10X 1000XB=50000A B (个)同理,如果是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设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为A则 lm

39、i菌液中总菌数= X 16X 10X 1000XB:=32000A1 * B1 条:三、器材 酿酒酵母菌悬液,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管。四、操作步骤1稀释 将酿酒酵母菌悬液进行适当稀释,菌液如不浓,可不必稀释。2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后才能进行计数。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的细口滴管将稀释的酿酒酵母菌液由盖 玻片边缘滴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行进入计数室,一般计数 室均能充满菌液。注意不可有气泡产生。4显微镜计数 静止5分钟后,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所在

40、位置, 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在计数前若发现菌液太浓或太稀,需重新调节稀释度后再计数 一般样品稀释度要求每小格内约有510个菌体为宜。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格(可选4个角 和中央的中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位于格线上的菌体一般只数上方和右边线上的。如遇酵 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两个菌体计数。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 中计得的值来计算样品的含菌量。5清洗血球计数板 使用完毕后,将血球计数板在水笼头上用水柱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后自行晾干 或用吹风机吹干。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有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 复洗涤至干净为止。五、实验报告1 结果将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41、A表示五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B表示菌液稀释倍数。各中格中菌数A-二室平均值1.2 .345第【一宣第二室2思考题根据你实验的体会,说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误差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应如何尽量减少 误差,力求准确?实验八 器皿的包扎与灭菌一、目的要求 1掌握高压蒸汽和干热灭菌方法和原理。2掌握器皿的包扎方法。二、基本原理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细胞内的蛋 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 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缓慢。因此,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高(160 170C),时间长(12小时)。但干

42、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C,否则,包器皿的纸或 棉塞就会烤焦,甚至引起燃烧。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 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 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 100 C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表V-2),二是湿热的穿透力 比干热大;三是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在100 C时

43、,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放出2. 26kJ (千焦)的热量。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 膨胀压大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汽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的 温度低于饱和蒸汽的温度。灭菌锅内留有不同分量空气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见表在4。表1-斗灭菌锯内霜有不同分星空气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压力数全部空气排 出时的温度 C )邸空謝 出时的温度( )1?空铀E 出时的温度( )1/3空气排出时的温度(弋)空气全不排出时的温度( )千克(卷斤 丿厘米2 )(kg/cm2 )磅僕寸2(Ibi

44、讹)0.55108.S10Q-9Dn0.70:.沏;115.6:109.W5:100 -901.05: 殛 :121:3;1.15112.1091001.40遂126.2-121.118:1151091.75130.01加1-241211152.1030134.6130128126-121一般培养基用1. 05kg /cm2,121. 3C1530分钟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灭菌的温度及维持的时间随灭菌物品的性质和容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例如含糖培养基用0. 56kg/cm2 (8磅/英寸2),112. 6C灭菌15分钟,但为了保证效果,可将其他成分先行 121. 3C, 20分钟灭菌,然后以

45、无菌操作手续加入灭菌的糖溶液。又如盛于试管内的培养 基以1. 05kg/cm2, 121. 3C灭菌20分钟即可,而盛于大瓶内的培养基最好以1. 05kg/cm2 灭菌 30 分钟。蒸汽压力所用单位为kg/cm2 (千克/厘米2),它与lb/in2 (磅/英寸2)和温度的换算关 系见表-5。表VI-5裁肯压力与叢卷漏度换算关系戏汽压比犬气压压力表读数蒸汽温度kg/cm-3Ib/m2甥 1.00 :0.000.00100.01.25,0.253.75107.01.500.507.5011101.750.7511.2511302.001.0015.00121.02.50:1.5022.501-28

46、.03.00.0030.00134:注丨 1 犬气压=1M 325Pa ; 1 kg/cm2=?S 066JP& : lIb/m3=6834.76Pa实验室中常用的高压蒸汽灭菌锅有立式、卧式和手提式等几种。本实验介绍手提式 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三、器材培养皿,试管,吸管,电烘箱,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皿(6 套一包),手提式高 压蒸汽菌锅等。四、操作步骤(一)干热灭菌1. 装入待灭菌物品 将包好的待灭菌物品(培养皿、试管、吸管等)放入电烘箱内,物品不要摆得太挤,以免妨碍热空气流通。同时,灭菌物品也不要与电烘箱内壁的铁板接触,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2. 升温 关好电烘箱门,插上电源插头,拨

47、动开关,旋动恒温调节器至红灯亮,让温度逐渐上升。如果红灯熄灭,绿灯亮,表示箱内已停止加温,此时如果还未达到所需的160170 C温度, 则需转动调节器使红灯再亮,如此反复调节,直至达到所需温度。3. 恒温当温度升到160170C时,借恒温调节器的自动控制,保持此温度2小时。4. 降温切断电源,自然降温。5. 开箱取物待电烘箱内温度降到70C以下后,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注意电烘箱内温度未降 到70C以前,切勿自行打开箱门,以免玻璃器皿炸裂。(二)高压蒸汽灭菌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

48、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 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4用电炉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 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 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本实验用 105kg/cm2, 1213C, 20 分钟灭菌。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 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

49、菌物品。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 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 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6. 将取出的灭菌培养基放入37C温箱培养24小时,经检查若无杂菌生长,即可 待用。五、实验报告思考题(1)干热灭菌完毕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开箱取物?为什么?(2)为什么干热灭菌比湿热灭菌所需要的温度高,时间长?(3)高压蒸汽灭菌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灭菌完毕后,为什么要待压力降到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4)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怎样杜绝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实验九 培养基的制备目的要求1. 明确培养基的配制原理2. 通

50、过对几种常用的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二、基本原理培养基是人工地将多种物质按各种微生物生长的需要配置而成的一种混和营养基质,用 以培养或分离各种微生物。因此,营养基质应当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 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 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除需一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求适当的pH范围。不同微生物对pH 要求不一样,霉菌和酵母菌的培养基的pH是偏酸性的,而细菌和放线菌的培养基是中性或 偏碱性的。所以配制培养基时,都要根据不同微生物对象用稀酸或稀碱将培养基的pH调到 合适的范围。但配制pH

51、低的琼脂培养基时,如预先调好pH并在高压蒸气下灭菌,则琼脂 因水解不能凝固,因此,应将培养基的成分和琼脂分开灭菌后再混合,或在中性pH条件下 灭菌后,在调整 pH。此外,由于配制培养基的各类营养物质和容器等含有各种微生物,此外,已配制好的培 养基必须立即灭菌,以防止其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而带来 的不利影响。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为例,学习培养基的配制方法。牛肉膏 3g 蛋白胨 10g NaCl 5g 琼脂 1520g水 1000ml pH 7.47.4 四、操作步骤1、计算称量 根据配方,计算出实验中各种药品所需要的量,然后分别称(量)取。2、溶解 一船情况下,

52、几种药品可一起倒入烧杯内、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总体积水进 行加热溶解(但在配制化学成分较多的培养基时,有些药品,如磷酸盐和钙盐、镁盐等混在 一起容易产生结块、沉淀,故宜按配方依次溶解。个别成分如能分别溶解,经分开灭菌后混 合,则效果更为理想)。加热溶解时,要不断搅拌。如有琼脂在内,更应注意。待完全溶解 后,补足水分到需要的总体积。3、 调节pH用滴管逐滴加入1N NaOH或IN HCl边搅动;边用精密的pH试纸测其pH 值,直到符合要求时为止。pH值也可用pH计来测定。4、过滤 要趁热用四层纱布过滤。5、分装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分装。装入试管中的量不宜超过试管高度的 1/5,装入三 角烧瓶中的量以

53、烧瓶总体积的一半为限。在分装过程中,应注意勿使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 以免弄湿棉塞,造成污染。A.B. 棉塞的做法1.正确3.整个棉塞太松2.管内太短,外部太松4. 管内太紧,外部太短松6、加塞 培养基分装好以后,在试管口或烧瓶口上应加上一只棉塞。棉塞的作用有二: 一方面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防止由此而引起的污染;另一方面保证有良好的通气 性能,使微生物能不断地获得无菌空气。因此棉塞质量的好坏对实验的结果有很大影响。7、灭菌 在塞上棉塞的容器外面再包一层牛皮纸,便可进行灭菌。培养基的灭菌时间 和温度,需按照各种培养基的规定进行,以保证灭菌效果和不损坏培养基的必要成分。如果 分装的斜面,要

54、趁热摆放并使斜面长度适当(为试管长度1/3-1/2,不能超过1/2)。培养基 经灭菌后,应保温培养 2-3 天,检查灭菌效果,无菌生长者方可使用。五、实验报告1. 结果检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2. 思考题(1)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十 微生物稀释平板计数、划线分离一、目的要求1.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练掌握倒平板技术、系列稀释原理及操作方法,平板涂布及划线分离方法。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 而成的现象进行的,也就是说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先将待测样品作一系列 稀释,再取一定量的稀

55、释菌液接种到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 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这种计数法的优点是能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此法常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 生物制品检定以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定等。但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手续较繁,而且测 定值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三、器材大肠杆菌悬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 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和记号笔等。四、操作步骤(一)稀释平板计数1 .编号: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各3套。另取6支盛有4. 5ml无菌水的试管,排列于试管架上,

56、依次标明 10-1、 10-2、 10-3、 10-4、 10-5、 10-6。2.稀释用 1ml 无菌吸管精确地吸取 0. 5ml 大肠杆菌悬液放入10-1的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 要碰到液面,以免吹出时,管内液体外溢。然后仍用此吸管将管内悬液来回吸吹三次,吸时 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水面,使其混合均匀。另取一支吸管自1 0-1试管吸 0. 5ml 放入 10-2试 管中,吸吹三次,其余依次类推。每皿倒15ml琼脂 培养基3取样用3支lml无菌吸管分别精确地吸取10-4、10-5、10-6的稀释菌液0. 2ml,对号放入编 好号的无菌培养皿中。4.倒平板于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培养皿中,倒入溶

57、化后冷却至45C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 脂培养基约1015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混匀,待凝固后,倒置于37 C温室中培养。5. 计数培养 24 小时后,取出培养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 式进行计算:每毫升中总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菌落平均数X稀释倍数X5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 30300 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菌数最为合适。同一稀 释度的三个重复的菌数不能相差很悬殊。由 10-4、 10-5、 10-6三个稀释度计算出的每毫升菌液 中总活菌数也不能相差悬殊,如相差较大,表示试验不精确。平板菌落计数法,所选择倒平板的稀释度是很重要的,一般以三个稀释度中的第二

58、稀释 度倒平板所出现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最好。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操作除上述的以外,还可用涂布平板的方法进行。二者操作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涂布平板法是先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倒平板,待凝固后编号,并于 37C温室中烘烤30分钟左右,使其干燥,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0. 2ml菌液对号接种于不 同稀释度编号的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再用无菌玻璃刮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均匀,平放于 实验台上2030分钟,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再倒置于37C的温室中培养。(二)划线法分离1、倒平板将加热融化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分别倒平板,并标明培养基的名称。2、划线 在

59、近火焰处,左手拿皿底,右手拿接种环,挑取经稀释10倍的土壤悬液-环在平 板上划线(图V-3)。划线的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划线,其目的都是通过划线将样品在平板上进行稀释,使形成单个菌落。常用的划线方法有下列二种:AB图V-4划线分离示意图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挑取土壤悬液一环,先在平板培养基的一边作第一次平行划线 3-4条,再转动培养皿约70角,并将接种环上剩余物烧掉,待冷却后通过第一次划线部分 作第二次平行划线,再用同法通过第二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三次平行划线和通过第三次平行 划线部分作第四次平行划线(图V-4, A)。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于温室培养。将挑取有样品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上作连

60、续划线(图V-4, B)。划线完毕后,盖上 皿盖,倒置温室培养。五、实验报告1结果将计数结果填入下表稀释度.1D;4110 戈.106菌落数123平均i.23平均123平均毎毫升中总活菌数2思考题(1) 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 C左右才能倒平板?(2) 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么?(3) 同一种菌液用血球计数板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同时计数,所得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4) 试比较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法的优缺点。实验十一 营养元素、温度和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目的要求:1. 掌握营养元素、温度和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2. 熟练无菌操作接种技术

61、二、基本原理 为了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必须供给所需要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生长因 子等,如果缺少其中一种,微生物便不能生长。微生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若摇确定某种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应进行测定。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主要包括重金属及其盐类、酚、醛等有机化合物以及碘、表面活性剂 等,他们的杀(抑)菌作用主要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者是与酶的一SH基结合而使酶失 去活性,不同的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不同,同一种化学因素因其浓度不同,对微生物的 影响也不同,有的表现为抑菌,有的表现为杀菌。本实验是观察常用的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 致死或抑菌作用,从而了解它们的杀菌或抑菌性能。三、器材无菌水、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缺碳培养基、缺N培养基、缺P培养基、缺K培养基、缺ZN 培养基、链霉素、青霉素、石炭酸、氯化汞、黑曲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草杆菌四、操作步骤(1) 测定主要营养元素(C、N、P、K)对黑曲霉生长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