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论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963743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新方法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方法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方法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创新方法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法论(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创新方法论一、创新方法论概述创新方法论是研究创新过程中有没有逻辑顺序、规则、方法以及有什么样的 顺序、规则与方法为宗旨的哲学研究。首先,要把创新方法论与科学研究方法论和科学发现方法论加以区别。按照创新的定义,创新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价值。创新不只是发生 于组织之间的某种事,而是组织以外的一种变革。创新应以它对环境的影响来衡 量。因此,一个工商企业中的创新始终必须以市场为中心,如果创新以产品为中 心,很可能产生一些技术上的奇迹,而报酬却另人失望。”(这相当于将技术发 明专利束之高阁,实现不了市场价值,这也就说不上是创新。所以,创新不是以 科学中的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作为其标准,而是以实现市场价值为

2、其判别标准。这中间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发现或发明的成果与这些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服 务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差别,而恰恰是后者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它要 求付出的劳动以及所花的代价比前者(即发现、发明)要大得多,困难得多。科 学时报2002 年8月14日有一篇题为从企业为主体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 文章中说: 据统计预测,浙江省专利技术和产品的实效率以 40%,其中宁波、 温州、台州、绍兴等市高达 50%以上这是该省把专利工作作为事关全省发展全 局特别是技术创新大局的基础性、综合性工作来抓的结果。 ”(如果把专利的发 明与使专利技术产业化的创新两者混淆起来,在实践中就有很大的危害性,人们 误以外有了

3、发明就有了创新,其实相比之下后者要难得多。如果认识不到在一点, 那么技术发明的转化率低下是必然的。硅谷之所以是创新的摇篮,是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栖息地,就是因为它不仅 仅局限在取得的科学进步或技术的突破上。”硅谷与众不同的不是这里发明的技 术,而是把这些技术进行开发、利用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在当地创建的企业。换句 话说,硅谷的故事是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Startups )进行技术开发与市场应 用的历史。 ”由上可见,创新与发现、发明并不是一回事,它们的成本和代价也都是不同 的。正如德鲁克所指出的: 作为一种经验规律,如果把产生一种新思想上花费 一美元。则在对之进行研究以便把它转化为一种新发现或新发明,

4、就必须花费十 美元。在研究上每用十美元,在发展(开发)上至少要花费一百美元。在发 展(开发)上花费一百美元,则在市场上引进和建立一种新产品或一个新企业 就需要花费一千或一万美元。而只有在市场上建立了一种新产品或一种新企业之 后,才能说已有了一种创新。”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著名创新研究专家肯特( RosabethMossKanter) 指出, 创新首先是人们能够迅速地了解一种市场需求。 ” 几十年的产品研究表 明,使用者是刺激创新的第一要素领导技术发展的公司现在意识到,他们必 需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概念而不简单的只是优秀的技术。 ”第五项修炼一书的 作者彼得圣吉说: 当一个新的构想在实验室被证实可行

5、的时候,工程师称之为 发明(Invention),而只有当它能够以适当的规模和切合实际的成本,稳定 地加以重复生产的时候,这个构想才成为一项创新(innovation) ”所以,创新与发现、发明不是一回事,因此,它们的方法论自然也是不同的。 其次,创新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也有不确定性,其结果并不能事先预测或保证一定成 功,在这种意义上发现与发明也有风险。但这种风险与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无 法比拟,后者的风险要大得多。著名创新研究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 罗森伯格(NathanRosenberg)在谈到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时,特别强调了 “创新的尝试大多数情况下以失

6、败告终,”并指出了财务风险的九大形式。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之多,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 “即使是在能够 正确预测当代 95%的技术后果的 3M 公司里,也承认其 50%的非相关产品或 世界首创型创新都失败了。吉列(Gillette)公司每三个上市产品中只有一个能 取得市场成功,而这三个产品是从100 项前期技术研究中得到的。 ”可见,创新 的风险是很大的。而且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与创新主体的期望值成正比,即期 望值越高、规模越大,风险就越大。德鲁克说, “绝大多数创新思想不会产生有 意义的结果。创新思想正好象青蛙蛋一样,孵化 1000 个只能成熟一两个。因此, 创新性组织中的经理人员要求那

7、些具有创新思想的人员仔细思考一下,为了把创 新思想变成一种产品、一种生产程序、一项业务或一种工艺技术,需要做些什么 工作。德鲁克这里所说的创新是通常意义上的创新,他要求人们重视并探究创 新过程。撰写创新之战一书的作者冯?布朗在谈到人们关于公司创新过程的讨论 时说:“这一讨论表明尽管本世纪已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但是将新产品成功 地引入市场仍要冒很大的风险。既不能清楚的知道如何最好地开发新产品,也不 能事先确定一种创新活动最终是否能取得成功。 ”毫无疑问,如前面所指出的发现和发明也都有风险,都要付出代价,但比起 创新活动来,风险会小得多。因为创新还必须与市场相联系,而市场的风险比起 实验室内的发

8、现、发明可能遇到的风险要大得多。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知道,原初意义上的创新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是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所以,要强调指出创新大于科技,创新也不是单 纯的经济,而是科技长入经济,这才是创新。举一个科技创新史上的例子。 19 世纪70年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stusV on Liebig)提出了农作物生长的三 要素(氮、磷、钾)理论(这是发现),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FritzHaber) 首次用空气中的氮和氢合成氨(这是发明)。哈伯的发明不久被德国巴登苯胺纯 碱公司所接受与采纳,但从发明到生产出产品,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单就 为了获得较理想的催化剂就经历两万多

9、次试验,到 1913 年第一个合成氨工厂才 建成投产。这个过程就是创新过程,发现、发明,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当 然,这里决不意味着轻视发现、发明的重大意义,没有发现、发明、创新就成了 无根之树、无源之水了。可以用下式来表达这个创新过程:R&D-P&S-MfVP&D 即研究与开发,亦即科学技术过程;P&S 新产品与新服务M市场V 价值这是一个创新过程,研究这一过程是否有逻辑推理程序,是否有模式或方法, 这就是创新方法论。不过,下面很快就会发现,这个公式是早期创新的线性程序, 现在已远比这个程序复杂得多了。二、创新过程从线性到非线性1、线性创新模式的局限性最初的创新模式都是线性模式。线性模式认

10、为,创新的起因与来源是科学, 来源于基础研究,只要对科学(通常称上游端)增加投入就是直接增加(下游端) 创新的产品,其公式为R&D-中试一生产一销售线性模式最典型的代表观点反映在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VanneverBush, 1890197的科学一无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中。该 报告有两个基本观点:(基础研究或纯研究本身是不考虑实际后果的;(基础科 学有长远的根本性的意义,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受布什思想范式的影响,产生 了由基础科学到技术创新,再转化为开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 是一种代表动态形式的一维的“线性模式”,即基础研究引起应用研究与开发;再 依据创新是一

11、种产品还是工艺,转到生产或经营。所以,布什的观点可表达成这样一种线性形式,即: 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开发一生产经营美国学者D。E。司托克斯通过对巴斯德的工作所作的深入研究分析,从而 揭示了布什的上述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司托克斯在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 术创新(Pasteur sQuadrant: BasicScienceaneTechnologicalInnovation, 199 一书中,肯定了布什观点 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尖锐地指出了布什观点的局限性。司托克斯指出:“然而,(布什的)这一范式的影响是有代价的,因为这种影响既朦胧又深 刻。布什关于基础科学根本目的的表述,对科学工作的动机的解释过于

12、狭隘;而 他关于基础研究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的论述,在说明技术创新的实际源泉方面 也过于狭隘的结果,这些局限性使利用这一范式思考一系列政策问题的难度加 大。这就需要对科学研究目标及科学发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司托克具体地指明了以下几点: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并不界限分明,有的应用研究同时也是杰出的 基础研究;2、科学研究进程同时受认识目标和应用目标这双重目标的影响;巴斯德和 其他许多研究中同时体现出双重目标的融合;3、单一的线性模型描述由科学发现向技术创新的单向流动过于简单了;4、本在基础科学方面相对落后,但在生产技术上却取得巨大成功。这一实 例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远比布

13、什的单一线性关系要复杂。现在知道,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其中也包括创新过程, 都越来越从线性思维方式向非线性思维过渡。 “生态经济或政治系统中的局部变 化,都可能引起一场全球性危机。线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把整体仅仅看作全部部分 之和的观点,显然已经过时了。 ”2、创新过程的非线性机制美国管理学者蒋世任(FelixJa nsze n)对创新的过程的非线性特征作了多 年的潜心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际效应。他在创新时代一书 中谈到,十多年前,在他开始作这一课题的时候,并不为人所理解。但随着信息 网络的发展,网络时代使得经济系统非线性特点成为每个经济学家不可否认的事 实,主流经

14、济学家对经济系统的非线性行为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于是当人们谈论 新经济体制时,经济系统的非线性行为也就成了谈论的热点话题。英国经济学家奥默罗德(PaulOrmerod)曾任经济学家经济咨询小组 负责人,伦敦与曼彻斯特学院经济学客座教授。现在被人称为后正统经济学重要人物。他于1994 年出版了一本题名为经济学的死亡(TheDeathofEconnomics)书,1998年又写了一本蝴蝶效应经济学 (ButterflyEconomics),他在后一本书的前言中说: 我十年前所要阐述的一 个论点是,传统经济学把经济体与社会看成是一部机器,认为其行为不管多么复 杂,最终都可予以预测和控制,这种看法是错误

15、的。恰恰相反,人类社会更像是 生命的有机体活的动物,只能透过其各个部位复杂的相互作用来了解其行为。 正是这一观念和想法构成了蝴蝶效应经济学的基本主题。”知道, 蝴蝶效应”是混沌理论中最常被人引用的一个借喻:表明事物事态发 展的非线性,即一只蝴蝶的翅膀一煽动,可以导致地球的另一边的一场大风暴。 蝴蝶效应经济学就是强调经济学要考虑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和累积的非线性效应, 说明经济领域中极端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创新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最近微软首席技术 官迈赫沃尔德在技术评论发表文章说:技术创新自十九世纪开始至今已经经 历了三代,现在正进入第四代技术创新时代。先来回顾一下迈赫

16、沃尔德的几个技 术创新时代,然后再来分析创新过程的非线性特征。第一代技术创新时期发生在1830年,美国专利法的改革带来了技术创新的 黄金时代。由于专利法激发了发明家的创新热情,使大量技术发明喷涌而出,有 的发明家如贝尔、爱迪生等人名垂青史;第二代技术创新时期,创新活动主要由公司控制。如 20 世纪初的通用电器、 杜邦公司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他们雇用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试图以更多的技 术突破达到垄断目的。公司将技术创新的权益据为己有,利用法律、起诉,等手 段来压制个体发明人。20 世纪20年代,晶体管问世并开始生产微电子产品和 计算机,公司专利占美国专利的大多数。但到70 年代,经济压力使公司研

17、发经 费减少,大量公司实验室关门,从而使创新热情退潮。第三代技术创新时期是硅谷模式”,企业家、创新的技术专家正是抓住了公 司实验室衰败的机会,形成第三代技术创新高潮。一些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教 师、学生及公司内有创新能力的人得到大量私人风险资本的资助,开创了新的研 发工作和市场营销业务。但迈赫沃尔德认为,到2000 年,硅谷模式的发展已到 极限,也进入衰退中。由此,迈赫沃尔德认为,技术创新进入了第四代有组织的个体发明时代。 他本人带着6。5亿美元的微软股票离开微软,创建了智慧风险”公司,他称为 发明工厂”。第四代技术创新有两个显著特点: 1、真正好的的创意能得到大量 资金支持;2、独立发明家都

18、拥有新的信息工具,如对新产品进行三维模拟和实 验的高性能计算机,而这些工具是以前所不曾拥有的。迈氏的技术创新四代模式给人许多启发,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理想化的。 即使从他的理想化分析中,仍然能够看出,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 个诸因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其中专利法、公司法、风险资本、组织管理都 对技术创新发挥作用,并非是一个全然可预测和控制的。对于硅谷模式的分析, 迈氏认为到2000 年春天,硅谷已经进入低潮,这是有争议的。例如由多位硅谷 的内部人”所写的硅谷优势一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一书中,中文序言作 者钱颖一教授在介绍该书时有这样一段话:本书英文版出版在 2000 年硅谷的顶峰

19、时期,而中文版的出版恰逢美国经 济衰退和硅谷发展的调整时期(硅谷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和 90 年代初期都经历过低潮)。其实熟悉硅谷历史的人都知道,硅谷的发展经过 了多次波折,有起有落,产业在不断的起落中不断更新,每一次调整都是为新的 突破做准备。”这表明硅谷模式似乎并没有过时,只是进行调整,“为新的突破做 准备”。还从该书中看出,硅谷未来的发展将趋向网络化与簇群化,这意味着朝 向更复杂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化方向发展。这正如蒋世任所说:“创新是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和新市场以及新 组织管理形式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是以上诸多因素相互渗透而共同作用的结 果,因为各因素之间本身就存在相

20、互依存的关系,而且,整个系统也是一个螺旋 式不断上升的过程。简言之,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由许多小事件组合 在一起以螺旋式不断发展的,所以,很难判断出哪一时刻产生的创新的结果或哪 个个别因素造就了创新的成功。”创新是一个无法控制,事先也难以作出预测的非线性过程。3、创新过程中的悖论 以上讨论是要说明创新过程的诸因素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征,本 节将从创新自身的本质出发来讨论创新过程中的悖论。前面提到过的蒋世任在他的创新时代一书中列出了创新过程中常见的悖 论有以下五个(第255 页),它来自卡斯蒂的虚实世界一书中关于“难题与 悖论”的讨论。悖论 6 是我从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中得来

21、的,旨在说明 创新过程中的非线性过程。悖论 1:创新就是“创造性毁灭”悖论 2:成功的创新既要无序又要控制(混沌边缘)悖论 3:创新管理的方向在于降低不确定性,但同时又要运用不确定性悖论 4:创新强调消除壁垒与瓶颈,却创造新的壁垒与瓶颈,既可预见又不 可预见悖论 5:创新既可以作一个事件又可以看作一个过程。除上述五个悖论之外创新过程的一个更常见的悖论,即圣吉指出促进因素与 抑制于是因素之间相互制约,悖论 6:创新过程的强化链与限制链,举一个浅显的例子,中国参加WTO,是由政府决策和推动的,但一旦进入 WTO,政府的职能又将淡出,这样政府职能的强化与淡出之间就是一个悖论, 今后在创新过程中也会遇

22、到同样的两难问题,总之,悖论的存在展示出创新过程 中的非线性过程与机制。三、创新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应用于创新,使创新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第五 代创新模式。1、第五代创新模式20 世纪 70 年代前后,创新模型主要是线性模型。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 代创新模型是科技先导型的,即创新从基础科学研究作先导或以科技为为起点, 以市场为终点的直线式创新;第二代创新模型是市场拉动型创新,即从市场需求 出发,用市场需求导致科研方向,求得科技突破并推向市场。市场拉动型是指在 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是技术进步的速度、规模和方向决定着技术创新的速度、规 模和方向,而是市场需求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从

23、而导致着创新的速度、 规模和方向。但这种模型仍然是线性模型,只是把创新的重点从科学技术移向市 场,市场成为研究开发的思想源泉。7080 年代有关技术创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无论是科技先导模型还是市 场需求拉动模型都过于简单化了,通常的情况都是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耦合 过程。实际的创新是在一个创新企业框架内部技术能力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过程 中实现的。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人们借用控制论中“反馈回路(feedbackloops) ”的概念来讨论这种科技与市场之间的耦合过程。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是克莱因(Lawre nceKlei n)和罗森伯格(Natha nRose nberg )在 1986 年所提

24、出的链环回路创新模型。这就是第三代创新模型。这个模型已被 许多著名著作所引述,包括 OECD 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一书,为节省篇 幅本文从略了。需要强调的是,第三代创新模型仍然是线性模型,只是创新的路 径多了,相互作用的要素也增加了,但作为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概念框架的理念大 多仍然是线性的。第四代创新模型是周期模型,也有人称为一体化创新模型。 “它的出现标志 着观念的转变,即不是把创新过程看作主要是序列式的从一个职能转到另一个职 能的过程,而是将创新系统看作同时涉及R&D (研究开发)、原型开发、制造、 营销等因素的并行过程的转变。 ”第五代创新模型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系统集成和网络

25、模型。 到这时,系统思想、系统观念,系统方法逐渐深入到创新过程中,创新被看作是 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它要求企业在各种活动中都有所创新,企业与客户、供应 商、信息源、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战略联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方法应用于创新,使创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管理也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与第五代创新模型相联系,出现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即第 五代管理:通过建立虚拟企业、动态协作和知识联网来实现创新。2、国家创新系统(NIS) 国家创新系统是将创新系统方法应用于国家范围的创新。在国家创新系统: 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一书中已经指出, “创新系统方法是综合经济增长过程多 个方面的一种方法,这种方

26、法用学习经济的思想作为分析创新活动的参考框 架。可以把创新系统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参与者(企业、组织和政府机构) 构成的系统,它们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着经济的整体创新绩效,并受特定的基础 设施、专业化模式、需求结构、制度安排和政府政策所影响。 ”国家创新系统是从系统论(区别于前面提到的控制论)的角度来研究创新如 何影响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框架。它的哲学涵义是它运用的方法是系统方法,是 一种整体论,可以称为“系统整体论”。运用系统整体论,就可以将所有影响创新 的因素整合进来进行分析研究。 “一个系统的和整体的框架对于理解创新具有很 大价值。一个创新系统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为它的许多要素相互之间

27、存 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否则,也就没有所谓的系统。此外,创新系统方法不仅 包含影响创新的经济因素,而且包含影响创新的制度、组织,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的因素。从这种意义上看,它又是一种跨领域的方法。 ”最早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创新并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 托夫?弗里曼(ChristopherFreeman)在1987年提出的。他在研究日本的 经济发展时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制度 创新,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便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 大国。这说明国家在推动一国的技术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表明了国家 创新系统方法的重要意义。他认为,

28、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 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 改进和扩散。”创新系统方法不但考虑到创新的经济因素,还考虑制度、组织、 社会、政治等影响因素。它的概念框架是系统论,其所用的方法就是系统方法。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系统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表现在:1、与弗里曼同时有不少研究者纷纷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如,纳尔逊, 伦德华,以及 OECD 等;2、许多国家都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报告,并出台了相应 的政策。1997 年开始,国家创新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引起了中国学界的关注,许多学 者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与意义作了较多的讨

29、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路,逐 渐引起了政府部门和有关组织的重视。然而,从已经正式发表的一些文献和已经 出台的一些政策中,可以看出,在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认识上,至今还存在着一定 的混淆和模糊。这有多种表现,有的人把国家创新系统看作是一个国家工程的任 务,似乎国家对一项工程的投资就能建设一个国家创新体系。有的人把国家创新 系统看作是机构的简单拼凑,他们认为,只要把国家的研究开发队伍搞好,把企 业的、高校的研究开发队伍建设好,国家创新体系就算建设好了;更有人认为把 国家创新体系分成几个相分离的、与部门利益相关的独立体系,即把国家创新系 统简单地、机械地看作是由一件不同部门分担的工作,等等。显然这些观

30、念都是 机械性,线性分割思维的表现,是缺乏系统思想,不了解创新系统方法对国家创 新活动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的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实现创新, 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必须抛弃机械分割分离、线性思维的方法,尽速掌握并正 确运用创新系统方法。3、时间维的缺失系统方法被引入创新活动,意味着人们运用“系统”或“整体”的概念和方法来 研究和处理创新,这在创新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创新思维方式的一个 历史性转变。但知道,系统论与系统方法本身已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系统整体论的诞生从机械分割占据统治地位到整体性系统思维 方式的形式与确立。在人们的视野中,不再

31、简单地把世界、宇宙看成是可以任意 拆卸与组装的大机器;世界是由一个由其相互作用着的各部分要素结合在一起的 有机整体,这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确是一个质的飞跃。第二阶段: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仅仅把世界、宇宙和事物看作是系统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区分是封闭系统还 是开放系统。不错,从分割论或机械论模式进入到有机整体的系统模式是一个大 突破,但人们开始只把系统看作是一种封闭的孤立系统。封闭系统理论虽然认识 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但它忽视了与其环境间没有物质、能 量和信息之间的交换,因此这种系统只能是一种死的有机体,它只能维持暂时的 平衡与稳定,而活的有机体必须是一种开放系统。从创新的角度上看

32、,任何一个 创新组织除了组织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之外,还有与环境的互动,才能成为一 个开放系统。这大致相当于第三代创新模型:链环回路模型。第三阶段:系统的自组织性“自组织是动力学原理,它是构成了生物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结构 的丰富多彩的形式世界的基础。”自组织系统是指“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组 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系统。” 在当前创新研究中越来越多涉及到自组织理论。最后是复杂适应系统。复杂适应系统是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它强调是演化、 突现与生成,一旦创新系统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用演化、突现与生成来研究并实 施创新,弥补原有创新系统那种静态的时间维

33、缺失,进入动态过程,创新必将形 成一个新阶段。四、创新系统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创新系统方法论的主要特征概述如下: 第一,任何创新活动,无论是个体的、企业组织的、地区的、国家的乃至全 球的创新活动,都是一个系统过程,都需要运用系统方法,才能获得好的成效。 许多从事创新研究的学者专家都指出:“创新通常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把不同团 体的创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使之健全完善至少可以进入市场。这些组成部分有许 多是技术性的。但是,创新往往还需要其他形式的有组织的配合。在实 现从发明到创新的征途中,单一的团体比之拥有多个团体的企业可能显得势单力 薄。创新企业之所以成功,依靠的是把不同的团体整合在一起科学家与工程师

34、、 工程师与设计人员、设计人员与营销人员,如此等等,并且对他们的不同实践活 动以及不同的价值体系进行协调。 ”如所述,国家创新系统更是如此。所以,系 统方法运用于创新,能使创新效率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第二,创新系统是开放的,演进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创新通常是在 “混沌边缘”实现的。所谓“混沌边缘”就是系统处在混沌与有序之间的状态。为什 么创新必须在“混沌边缘”呢?因为它的两边都不适宜于创新。它的一边是“有 序”,这相当于中国以前搞计划经济,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按照既定的规章 制度执行就行了。这里没有自由度和灵活性,当然也就没有创新;它的另一边, 则是混沌。混沌的特征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

35、依赖性”,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蝴蝶 效应”,或“小原因,大结果”。在这种无任何稳定的状态下,创新也不可能进行。 所以要实现创新,必须在“混沌边缘”下才能成功。我把这种“混沌边缘”状态称为 “浑序”状态。 “浑序状态的特征请参见浑序组织一种建立在复杂性基础上的新 型组织”一文。第三,创新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成功的创新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不同形 式的能力和技能之间多角度的反馈,同时也是企业与它们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 以及其他众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持有者之间联系和互动的结果。各创新要素之间 的联系是创新系统的核心,正是要素联系孕育了创新。创新需要在不同技能、不 同思想和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良好的融合与交流中

36、,才能激发出有创意的解决方 案。知识的流动是创新的关键,创新系统的方法能促进知识的流动,达到知识优 化配置。系统的知识配置力比知识的生产更重要。知识的网络系统是创新的基础。第四,由于系统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分析还原方法而是整体(即不破坏系统中 诸要素之间联系)的方法,所以,还必须引进一套适合于整体研究的具体方法。 在这些具体方法中逐渐明朗起来的有建模与隐喻(met aphor )著名的复杂性研究专家约翰?霍兰在谈到建模、隐喻和创新的关系时说: “无论是模型还是隐喻,所产生的结果都是创新,都让我看们到了新的联系。 对那些大量从事创造性活动,都会同意这样的结论“隐喻和模型的运用是创造活 动的核心。进一步研究隐喻和模型的构建学到一些新的方式,这些方式使能够在 对支持创新过程的机制所知不多,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的情况下,一样能够加快创 新过程。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