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

上传人:feng****heng 文档编号:18963740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凝聚态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凝聚态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凝聚态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凝聚态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聚态物理(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Condensed Matter Physics(070205)一、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凝聚态物理专业方向的、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能适 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由大量微 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物质的微观结构、粒子 间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及其物质性质与应用的科学。它是以固体物 理学为主干,进一步拓宽研究对象,深化研究层次形成的学科。凝聚 态物理学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丰富和最活跃的分支学科,在诸如半 导体、磁学、超导体等许多学科领域中的重大成就已在当代高新科学 技术领域中起关键性作用,为发展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提供

2、了科 学基础。由于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研究往往与实际的技术应用有着紧密 的联系,其成果是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源泉,在当今世 界的高新科技领域起着关键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凝聚态物理 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术日益向相邻学科渗透、扩展,有力地 促进了诸如化学物理、生物物理、信息科学和地球物理等交叉学科的 发展。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科学实 验技能;2. 了解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新发展新动向;3. 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技术文献并能用外 文撰写论文摘要,同时具有基本的口语交流能力;4. 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及科学研究,从事专门技

3、术工作能力。(二)研究方向1磁性材料及应用2. 低维系统及其电子结构(三)学制与学分学制 3年,学习年限26 年,至少修满35 学分。(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必 修)、学位基础课(必修)、研究方向课(课程指定的研究方向必 修)。非学位课程包括非学位必修课(必修)、公共选修课(至少选1 门,多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修 3 门,至少 修 6 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的学生需补修所学专业大学本科主干 课程。详见“培养计划一览表”。(五)课程考核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与成绩管理规定执行。(六)教学和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

4、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期 考核、论文开题、论文工作检查等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各 科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 性,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 习惯。以科研课题带研究生,让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实践中, 接受较系统的科研实践和实验室训练。有条件时参与产学研联合科研 项目,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定期举行论文汇报和专业 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七)实践环节1. 教学实践(2 学分):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辅助教师上课、主持 课堂讨论、指导教育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或在教师指 导下讲

5、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工作量应不少于20个 教学日(每教学日以 8 小时计),可分散进行,也可相对集中。教学 实践要有本人详细报告或记录,由院系、导师认真考评。2. 社会实践(2 学分):社会实践内容可是担任本科生或低年级研 究生的辅导员,参与学校管理部门的行政或教学管理工作,也可是在 社会单位进行实习。参加社会实践后要由接收单位做鉴定,本人写详 细报告,由学院、导师认真考评。3.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 学分):(1)研究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根据研究方向,在查阅文献和分 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并写出选题 报告。一般选题原则为: 选择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

6、义的课题; 课题要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问题; 课题分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能在一年内完成,特别是对实验 条件要有恰当的估计; 要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2)由所在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公开做选 题报告,并就一些未尽事宜或问题做必要的阐述和商议。(3)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应包括以下要素: 论文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 价值、研究的特色及重要参考文献目录等;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技术难点以及预期达到的 目标; 主要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年度计划; 论文创新点或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及成果应用设想;(4)经过集体讨论

7、和论证,做出是否可以定题的意见,并做好记 录。未经开题报告会,不准开展论文撰写工作。4. 学术活动(1 学分) :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至少10 次, 至少公开做一次学术报告,提交报告提纲,由导师组考评。(八)中期考核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执行。(九)学术活动和学术论文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和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十)学位论文按照沈阳师范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二、专业著作及期刊(一)专业著作1. 曾谨言,量子力学(卷口)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 喀兴林,高等量子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 P. A. D

8、irac,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4. 陈咸亨译,量子力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5. 苏入铿,量子力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 徐在新,高等量子力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7. J. D. Bjorken and S. D. Drell,Mc Graw-Hill,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Book Company, 1964.8. 纪哲锐,苏大春译,相对论量子力学,科学出版社, 19849. 马中骐,物理学中的群论,科学出版社,199

9、2。10. 马中骐,群论习题经解,科学出版社, 1993。11. 北京大学物理系编写组,量子统计物理学,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0。12. 雷克美著, 统计物理现代教程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13. 雷克美著, 统计物理现代教程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14. 李政道编,统计力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15. 李正中著,固体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 姜寿亭李卫编著,凝聚态磁性物理,科学出版社,2003。17. 阎守胜编著,固体物理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 曾谨言著,量子力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 冯端、金国钧著,凝聚态物理

10、新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20. 冯端,金国钧,凝聚态物理学(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1. P.M.Chaikin,T.C.Lubensky, Principles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2. K. H. J. Buschow, F. R. de Boer,Physics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23. 姜寿亭李卫编著,凝聚态磁性物理,科学出版社,2003。

11、24. 戴道生钱昆明著,铁磁学,科学出版社,2000。25. R.C. 奥汉德利美著,周永洽等译,现代磁性材料原理及应 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6. 周寿增董清飞著,超强永磁体稀土铁系永磁材料,冶 金工业出版社,1999。27. 近角聪信日著,葛世慧译,张寿恭校,铁磁性物理,兰 州大学出版社,2002。28. 张启仁著,统计力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5。29. R.K.帕斯里亚著,湛垦华,方锦清译,统计力学(上、下)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30. 胡瑶光著,量子场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1. J. D. Bjorken and S. D. Drell ,

12、Mc Graw-Hill , 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Book Company, 1964。32. 纪哲锐,苏大春译,相对论量子力学,科学出版社,198433. 黄勇崔国文著,相图与相变,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34. 丁培墉著,物理化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35. 张孝文著, 固体材料结构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0。36. 浙江大学等编,硅酸盐物理化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0。37. 徐祖耀著,金属材料热力学,科学出版社,1981。38. J. Burke, The Kinetics of Phase Transformati

13、ons in Metals,Pergamon, Oxford, 1965.39. J. W. Christian, The Theory of Transformations in Metals and Alloys,Pergamon, Oxford, 1965.40. 魏毅强等编,数值计算方法,科学出版社,2004。41. 史万明等编,数值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42. 石瑞民主编,数值计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3. 周玉,武高辉著,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2。44. 梁志德,王福著,现代物理测试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45. 钟维烈著,铁电

14、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96。46. 符春林著,铁电薄膜材料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47. 许小红,武海顺著,压电薄膜的制备、结构与应用,科学 出版社,2002。48.S.E.Koonin 著,秦克诚译,计算物理学,高教出版社, 2002。49.马文淦等编,计算物理学,中科大出版社,2004。(二)专业期刊1.金属学报 .中国金属学会2.稀有金属.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3. 稀土. 中国稀土学会、包头稀土研究院4. 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大学5.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理论所6.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中国物理学会7. 物理学报(中、英文版).中国物理学会8.

15、 量子电子学报. 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9. 半导体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10.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医学会1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 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四川大学12. 核技术.中国核学会、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13. 低温物理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 物理学进展.中国物理学会15. 力学学报.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6. 声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中国声学学会17. 天体物理学报.北京天文学会北京天文台18.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1

16、9.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 计算物理. 中国核学会21. 辐射防护. 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22.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近代物理研究所23. 强激光与粒子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学会、四川省核 学会24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25. 光子学报.中国光学学会26. 低温与超导.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27. 高压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28.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国光学学会29.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30. 材料科学与工艺.中国材料研

17、究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31.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32. 材料热处理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33. 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稀土学会34. 激光杂志.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曙菲单位物理科学Lj技术学院专业凝聚态物理报低学分,35研允方向K磁性材料与应用2、低维系统及其电沪结构类别课程名称学分Q?时开课 学期考核 方式修业比求公 共 课中国特色礼会主义J3论与实践硏尤2361考氏必修自然辩证法槪论1181考试任选一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汕论1181考试外诸1108lx 2考试必修礙聚态物理学导论3641考试必修毀性材料物理3541考试必修圧电铁起物理(1)3542考试描定硏沈 方向必修计算物埋学(2)3512考试固休理论(1、2)3541考试必 修 课专业外语2362考试必修科研方法2362考试必修选 修 课公共 选修査看幷承课程表2362考査任迭一门专业 选修数值分析2361考査至少修3 门.至少 修6学分相图理论2362考査晶体学中的对称髀2361考査周体物理学3541老査髙等统讣物理学3542考査材料分析与侧试方法2362老杳实践 环节救学实践23任选一顶社会实践24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3心修学术活幼14必修补修 课程理论物理墓础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随木科生上课材料科学基础学生口己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