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8963213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唐诗的自然精神 刘宁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 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 “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 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 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

2、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 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 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 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 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 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 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

3、为“诗佛”,他的 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 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 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 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 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 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 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 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

4、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 之心。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 自比,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 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 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 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 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 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

5、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 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 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 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 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选自 2018 年 10 月 9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 回复本然。

6、 B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 之美。 C.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 体现。 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 难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 证明论点。 B.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 “空”趣。 C.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 之心。 D.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

7、唐诗很有 启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自然精神来自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 围中占主要地位。 B.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 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 C.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 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近日,教育部等 11 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把 研学

8、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实践教育 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 要瓶颈。当今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导 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 向自然和社会领域延伸,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进入情境中,自觉地 参与实践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现 实意义。材料二(节选自光明报: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两者缺一不可。相比于传统的课堂内进 行教学的学科活动,研学旅行课程没

9、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 特征,更多的是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在研学旅行出 发之前做好准备,而且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课预习那样简单准备。在研学旅行实践 活动中,老师相当于导演和编剧,而学生才是主角,老师安排了一台戏,写好剧本, 但是学生如何“演绎”好这台戏,不仅需要有好的剧本,还要有好的“导演”,更重 要的是,要让学生发挥主角作用,体现主体意识,真正地融入到研学旅行实践中, 才能真正地把这台戏唱好。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背着学生走”, 应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设计,将研学旅行的过程变成学生发现 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

10、(节选自搜狐教育 2018 年 7 月 17 日研学旅行实践,学生才是这台戏的主角) 材料三溯源研学旅行历史,日本最早开展。从 1965 年起,日本用近 50 年的时间做到 高中渗透率 98%,初中渗透率 95%,几乎全部中小学生都参加研学旅行。而中国的研 学旅行,目前渗透率仅 5%左右。不少学校以安全风险为理由,不让学生参加研学旅 行。更有不少学生家长以“分教至上”为原则,认为硏学旅行是无用的,与孩子取 得好成绩、考取名牌大学相比无关紧要,从而使得硏学旅行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 品”。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更会面临因城乡经济发展还不平衡而带来的经费 匮乏、意识淡薄、研学资源缺乏、教师素质欠

11、佳等困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无论 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不能越俎代庖,替孩子回答一切。要想让孩子“知道梨子的 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学会游泳,就要在水中练习”。(选自 2018 年 10 月 10 日中国教育报:莫让研学旅行成为奢侈品)4.根据材料,下列对于“研学旅行”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与有规律成体系的学科教育相比,研学旅行是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 因此学校和教师在举行活动前更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B当前,我国教育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弊端。而“研学旅行”,对于解决 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C“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

12、二者不可偏废,无论是“重游轻学” 还是“重学轻游”,都会背离活动的初衷。D最早开展研学旅行的日本用了近 50 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研学旅行的基本普及, 中国研学旅行的推进普及很可能也需要较长的历程。5.下列对于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教育部等 11 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说明中央很重 视推进研学旅行。 B.研学旅行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C.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角,为更好激发学生参与和实践的热情,教师应该让学 生设计研学旅行,从而使他们好地发现、完善自己和成就自己。 D.研学旅行需要亲近自然、参与社会,这个过程会存在安全隐患,这也

13、是不少 学校不让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原因之一。6.根据材料概括制约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9 题。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 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卖些油盐酱醋, 同时兼管每天牛奶的发送。母亲那一阵子大病初愈,我给她订了一袋牛奶。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 里的售货员很熟。其中一位很年轻,刚来不久。她面容清秀,长得纤弱,快言快语。 熟了之后,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

14、好 到这里上班了。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她 又听说我爱看书,还写点儿东西在报刊上发表,就对我另眼相看。那时候,买麻酱要证,买香油要票,带鱼则只有过春节才有。打香油的时候, 都得用一个老式的长把儿小吊勺作为量器,盛满之后,通过漏斗倒进瓶里,手稍微 抖喽一下,就会使盛进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 打上来,动作麻利,每次我去买带鱼,她会把早挑好的宽一些的带鱼,从台子底下 拿给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除了书和杂志,我无以相报。好在她爱看书,我就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 看,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她曾经悄悄地对我说

15、她不喜欢待在这么个小铺里卖一辈子香油麻酱和带鱼,告 诉我想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她参加了高考,没考上。第二年又去高考,结果差的分 比前一年还多。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我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和她见面少了,几乎断了音讯。 六年过后,正是文学复兴的时期,我家有很多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正好。 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我这才注意,她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 我把杂志给了她,说:“家里还有好多,你这样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会儿我给你送来!”她一摆手说:“那哪儿行啊

16、!那显得我的心多不诚呀!”便跟着我回家抱 回好多本杂志,我只好帮她提着一大摞,护送她回到副食店,对她说:“这么沉,你 怎么拿回家?” 她说:“一会儿打电话,让孩子他爸来帮我扛回家。这可是我 们一家三口的宝贝呀!”说完,她咯咯又笑了起来。那天告别时,她挺着大肚子,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 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在这里住 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

17、老远挥着手臂径 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是小冯呀!”看我盯 着她发愣,她补充道:“陶然亭南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 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我是专门等您的,我在会议名单上看到您的名字,就一直等着这一天呢!我 和您有三十多年没有见了,今晚,我得请您吃饭!我已经定好了房间!您可一定等 着我呀!”她热情地说。晚餐丰盛又美味。边吃边谈,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 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便和丈 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

18、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 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告别时,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 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芝麻粒那么大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那一带,二十多年前就都被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不过,副食店前路 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 带的一景儿了呢!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选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1 月 30 日,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选用的副食品商店、麻酱证、香油票等事物极具典型性,能够唤起一代 人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贫穷与落后

19、的集体记忆。 B第段中“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运用细节描写, 意在表现小冯技艺娴熟,是一名称职的店员。 C作者三十多年后再见到小冯,“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 要年轻许多”,暗示小冯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 D文章多次写到小冯的笑,如“笑吟吟地叫我”“咯咯又笑了起来”“忍不住又 笑了起来”等,表现了小冯不同情景下的心理特点。8.“钻天杨”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9.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 用本文的理由。(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

20、面的材料,完成 1013 题。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 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 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 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 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 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 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21、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 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 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 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 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 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 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 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 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

22、此所谓“进思尽忠,退 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B.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 显名于诸侯 C.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 名于诸侯 D.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 世显名于诸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左骖,古代

23、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B.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监狱,可引申为捆绑,在文中意为“囚禁”。 C.大夫,古代官职名。在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D.桓公,指齐桓公,他与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怀王并称为“春秋五霸”。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晏子辅佐了齐国的几代国君,节约俭朴,食不兼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在 朝廷上,他也能危言危行,名声显扬于各国诸侯。 B.越石父是个贤才,曾经被囚禁,晏子解开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 家,他却请求与晏子绝交,因为他认为晏子不了解自己。 C.晏子车夫的妻子要求离婚,

24、原因是晏子身居宰相之位却有甘居人下的态度, 而自己的丈夫不过是个车夫,却神气十足,洋洋得意。 D.司马迁认为晏子敢于直言进谏 ,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 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 (5 分)(2)“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燕居即事 韦应物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注】

25、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 年)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 燕居:闲居。北窗: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 至,自谓是羲皇上人。”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首联紧扣“燕居”展开描写,竹、兰既是两种客观景物,也寄寓诗人的主观 感情。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直接描写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清幽宁静,无人 来访。 C.颈联感慨时光易逝,闲居之长,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 郁结。 D.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巧妙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正可谓“妙在淡然不 著痕迹”。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6、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 沁园 春 长 沙 写 诗 人 重 游 故 地 , 引 发 对 往 昔 生 活 回 忆 的 两 句 “ , 。”(2)荆轲刺秦王在“易水诀别”场景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送别时慷慨悲壮 气氛的两句“ , 。”(3)在离骚中,屈原以“ , ”两句表达自己决心效法 前贤,至死不渝。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大数据在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领域前景可期,为公众勾勒出一幅信息通 畅、生活便捷的美好图景。但同时,数据违规使用、非法交易等问题频发,如得不 到及时整治,势必影

27、响数据利用效果与大数据产业发展。大批网友表示自己有过被 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不仅在酒店预订方面,在打车、通信套餐、电影订票、网 络购物等线上消费中,电商“杀熟”的情况可谓 。低价是有效的“拉新”手段,在流量红利见顶、电商获客成本高的当下,用低 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部分商家不公开 的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基于大数据的“千人千面”,通过出让部分个人隐私, 帮助企业作最优决策,本是有利于双方 的事情,但一些企业却利用大数据 “作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零售行业,在新零售火爆的当下,线上 消费积累的亿万消费大数据优势是其能够继续引领消费的有力

28、保障。如果一再出现 大数据“杀熟”丑闻,将会影响新零售中用户对大数据这个工具的态度,(), 最终影响整个新零售电商行业的发展。大数据“杀熟”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消费者无法了解企业在数据黑箱里究 竟装了哪些运算法则,也没有人能够在智能计算定义运行的经济社会中 。 利 用 好 大 数 据 的 同 时 , 强 化 治 理 , 谨 防 其 对 我 们 的 生 活 造 成 新 的 困 扰 , 已 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比比皆是各得其所明哲保身刻不容缓B.俯拾即是各得其所独善其身迫不及待C.俯拾即是互利共赢明哲保身迫不及待D.比比皆是互利共赢独善其身刻不容

29、缓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 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不公开的“潜规则”。 B.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这已经成 为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 C.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习惯形成后提高价格,已经成为 部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 D.用低价把新用户留存成老用户,在用户消费形成后提高价格,这已经成为部 分商家获取更高利润的“潜规则”。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用户将会对新零售的各种应用采取抵制

30、态度 B.使用户对于新零售的各种应用采取抵制态度 C.新零售的各种应用,将会被用户抵制不用 D.用户将会抵制新零售的各种应用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6 分) ,古时就被用作防醉和消除宿醉的有效食品。柿子中的有 机酸和鞣酸,能促进消化,加速酒精分解; ,水的含量也不少,这 些糖、钾和水有利尿之效,能帮助机体排泄。醉酒后吃上两个柿子,可以缓解第二 天头痛。除了醒酒,柿子本身口味甘甜、营养丰富,但是, ,因其 含有鞣质、果胶,与胃酸或蛋白质结合可形成柿结石,空腹食用或者食用过多都易 导致消化道疾患。21.请对下面

31、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 超过 50 个字。(5 分)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 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 的时间里,33 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 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 9000 万次。这 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 量。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60 分)“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 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 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