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解读课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8962722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9.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解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解读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解读李骏 博士中国工程院 院士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发布会内 容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1 汽车领域发展现状1.1 中国是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2009年至今,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稳居世界首位,产品比例结构与国际成熟汽车市场趋同12345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美国(1228)美国(1212)美国(1199)法国(360)德国(547)日本(1026)德国(551)日本(1029)德国(557)日本(10

2、51)德国(576)日本(1080)美国(1195)美国(1126)日本(1148)美国(1078)日本(1160)日本(1158)中国(329)中国(444)中国(523)中国(571)中国(719)中国(888)中国(930)中国(1379)中国(2372)201426%33%67%商55%45%53%47%46%54%27%73%28%72%28%72%25%75%16%84%全球占比商乘比例排名年产量(万辆)16718620420921722024225134020052007200920112013汽车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及直接从业人数持续快速增长,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强1.2 汽

3、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重要汽车总产值、增加值占GDP比重万亿元汽车行业直接从业人数万人以1:7-1:8的比例带动相关人员就业1 汽车领域发展现状1 汽车领域发展现状1.3 自主品牌新车质量显著提升每百辆车问题数自主品牌每百辆车问题数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已由十几年前近400个缩至36个,近两年尤为显著8344733994694063803683063182582242322121551314383312462782211901891671731421351311171049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4、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自主品牌国际品牌1 汽车领域发展现状1.4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快速提升20.7523.2226.8328.4433.7738.4842.0043.1345.4248.8151.0854.0653.9010203040506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01-2013年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2001-2013年相对于2001年世界先进水平以2001年世界先进水平为基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能力由20.75%提升至2013年的53.9%年代1 汽

5、车领域发展现状1.5 与汽车强国相比核心技术与人才水平是最大劣势评价指标极优优势一般劣势极差1市场份额2品牌价值3产品竞争力产品品种产品性能4核心技术掌控力平台自主度整车自主度动力总成自主度核心及前沿技术研发能力5生产能力6供应链完整度供应链管理能力供应商水平7销售及服务能力8基础工业水平9人才水平总体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中国均值 1 汽车领域发展现状1.6 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发展的关键难题汽车大国汽车强国产业规模大、缺乏自主的市场主导产品大、拥有自主的市场主导产品创新能力较弱(模仿)强(原创、部分原创)品牌实力无知名品牌品牌实力强劲,形成品牌集群效应产业控制力较弱,核心零部件、关

6、键设备和技术对外依赖严重、“四基”不强强,掌控核心技术,控制平台、标准,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自给,形成自主可控产业链效益附加值低、效益较差附加值高、效益好能源消耗资源、能源消耗大资源、能源消耗小环境排放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生态环境压力大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小,生态环境压力小制造与服务水平传统制造与服务基于网络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国际化经营高度依赖国内市场,国际化能力弱全球化布局与经营内 容 汽车领域发展现状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2.1 节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领域发展重点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安全问题交通拥堵四大公害低碳化

7、智能化信息化 车联网V2V技术30%70%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018年全球经济效益530亿美元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2025年全球经济效益0.2-1.9万亿美元CO2每年减排3亿吨 新能源汽车CO2每年减排5亿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重点领域三大优先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 节能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交通节能驾驶信息化交通绿色采购建立供应商绿色认证体系,削减温室气体负荷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能耗扩大船舶、铁路运输比例,包装简易、可回收建立销售商绿色认证体系,减少运营能源、减少资源消费提升报废车辆回收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销售绿色回收100%100%0%0%从化

8、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混合动力车 电动车COCO2 2 减排潜力(从油井到车轮)80%80%60%60%40%40%20%20%传统车高效化轻量化低阻力低碳燃料 电池改进电机改进能量管理 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2.2 低碳化是汽车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低碳技术和扩大绿色可再生能源应用率实现汽车产品低碳化通过生产制造全过程资源高效利用实现汽车制造低碳化通过节能驾驶和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统实现汽车出行低碳化中国石油消费量/目标量(亿吨)中国汽车燃油消费量/预测量(亿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2009年的51%持续增长,目前已近60%减少汽车的石油消耗已经成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注:石油消费总量及对外依

9、存度的控制目标依据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新闻稿201020114.84.34.5201220134.95.52.43.0满足 CFCR IV满足 CFCR III3.920092.551%58%63%20201.21.41.71.92.1 汽车燃油消费量预测基于汽车市场销量3000万辆汽车市场保有量2.3亿辆30%42%“可供车用油耗总量”按发达国家汽车用油平均占比45%计石油对外依存度汽车燃油消费占比55%CFCR=中国油耗法规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2.2 低碳化是汽车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2.2 低碳化是汽车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中国碳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实现2020、2030年碳减排承诺面临严峻挑战中国

10、汽车碳排放份额不高,但总量大,增长快,必须依靠低碳技术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8%8%50%50%4%4%31%31%7%7%电力热力行业制造与建筑行业其它其它能源行业汽车5.1%5.1%5.3%5.3%5.5%5.5%6.0%6.0%(2008)(2008)(2009)(2009)(2010)(2010)(2011)(2011)汽车保有量(亿辆)汽车碳排放量(亿吨)2020年碳排放总量按CFCR末期水平2015年水平:汽车保有量2.3亿辆,汽车碳排放量7.3亿吨2012年中国碳排放构成(按行业分)中国汽车行业碳排放量汽车低碳化即有害物排放之后,成为国际汽车工业新的挑战2010-

11、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低42%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2.2 低碳化是汽车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16024914918813018212516795107105117-41%-57%(2006-2025)-30%-38%2006200620152015目标20202020目标2006200620152015目标20252025目标2006200620152015目标20202020目标2006200620152015目标20202020目标世界主要汽车国家碳减排法规限值:NEDC工况下车队CO2目标(g/km)数据来源: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

12、ransport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95-19%20252025目标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2.3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工业革命4.0时代汽车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式智能车辆控制可以实现汽车产品的信息化与智能化通过基于网络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可以实现汽车制造体系的信息化与智能化通过协同式智能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可以实现汽车出行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信息化智能化环境感知 车辆控制人机协同 安全管理车-人 车-车 车-OEM车-社会 车-家庭协同式智能车辆控制协同式智能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社会与用户对汽车信息物理融合

13、的需求是更高效、更安全、更舒适的“机动出行”社会贡献客户需求满足客户层面企业层面国家层面移动性解决方案应对能源危机促进节能环保畅通交通环境确保交通安全社会贡献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基于网络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客户需求输入机电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践行中国制造2025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2.3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工业革命4.0时代汽车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发展智能汽车制造、推动传统汽车行业向智能化、互联化转型升级,是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3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工业革命4.0时代汽车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中国虽然千人汽车保有水平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

14、单车道路资源占有量已高于世界水平2012年各省市单位公路里程汽车保有量2012年全国平均单位公路里程汽车保有量世界平均单位公路里程汽车保有量2301701446853 524542393025 24 23 23 22 2118 18 17 16 16 15 13 13 13 13 12 10 1073050100150200250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河北山东辽宁福建宁夏山西海南河南吉林广西陕西安徽四川内蒙黑龙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新疆甘肃贵州青海西藏2632239156141107106103101100 989591 91 898676 76 76 74716863 62 615451 5

15、1 50 49 47 46 45050100150200250北京天津浙江内蒙古山东宁夏江苏河北广东辽宁山西新疆上海青海吉林福建陕西西藏云南黑龙江海南河南四川重庆安徽湖北甘肃广西贵州湖南江西2012年各省市千人汽车保有量2012年全国平均千人汽车保有量2012年世界平均千人汽车保有量辆/公里辆/千人158802.3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工业革命4.0时代汽车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2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安全五星汽车比例和主动安全装置配备率的提升反映出用户对安全舒适汽车产品的强烈需求获C-NCAP测评五星的车型比例逐年提升%8.3036.0046.4352.1750.0062.0767.5774.3692.

16、5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0%5%10%15%20%25%30%35%40%ESPTCS/ASR倒车影像坡道辅助2011201220132014近年来主动安全装置配备率持续攀升2.3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工业革命4.0时代汽车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内 容 汽车领域发展现状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3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3.1 确定原则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为核心3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3.1 确定原则以新竞争趋势下切实可行的突破发展为准则工业4.0、

17、3.0、2.0,深刻认识中国汽车工业对应各阶段的不足及当前的机遇国际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三化二高”不低于国际在中国的投放水平把握趋势分析需求,找到需求突破口,形成具有中国创新特色的发展路线要与相关产业目标紧密结合围绕制造强国目标体现国家、行业、企业、基础联动,创新驱动发展形成特色目标要实且具有一定挑战性指标不可能全强,但一定要突出几个强路线要宽实施要分段强力支撑制造强国目标实现实施可行3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3.1 确定原则以行业和20余家企业研究结果与创新需求为依据目标挑战预测企业 具有一定难度,是现汽车强国是必须实现的目标 是主要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依据行业发展与自身能力提出的各类别与各阶段发展

18、目标 依据法规、环境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的行业各类别与各阶段发展目标预测3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3.2 总体目标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n产品向信息物理融合方向发展n企业向互联网+方向迈进n培育特色,以创新引领竞争规则n产品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n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迈进n以领跑者机制引导自主创新n产品向电驱动方向发展n企业向新能源方向迈进n形成完整自主可控产业链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3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3.3 节能汽车发展目标乘用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率达到50%以上;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率70%以上自主产品PP100质量水平与合资品牌相当拥有明星车型与明星车

19、企,节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达到5家节能车销量排名前五的企业达到3家,自主产品美誉度超过合资品牌乘用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率达80%以上;商用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率达90%以上满足用户对节能、环保、安全、舒适、信息、娱乐、智能、低成本汽车产品的需求乘用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率达到60%以上;商用车整车出口占20%,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率达到80%以上自主产品PP100质量水平实现国际领先2015202020252030体系目标产品目标技术和产业目标社会目标综合目标自主节能汽车市场份额达50%经济目标自主节能汽车市场份额达40%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L/100km,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乘用

20、车新车整体油耗拟降至4L/100km,商用车油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拟降至3.2L/100km,商用车油耗达国际领先自主节能汽车市场份额达60%节能汽车技术打破石油资源消耗总量的限制满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需求,环境保护的需求拥有5家以上节能汽车全球强企3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3.4 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80%;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批量化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占汽车总体需求量的5%以上,规模为200万辆左右突破整车构型、性能控制、能量管理、轻量化等整车集成关键技术培育3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21、企业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汽车总体需求量比例将继续大幅提高,规模超过千万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高品质关键材料、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和批量供应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汽车总体需求量比例将超过20%2015202020252030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国内市场占70%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L/100km,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拟降至4L/100km,商用车油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拟降至3.2L/100km,商用车油耗达国际领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

22、占绝对主导地位,出口份额达到总产量的30%新能源汽车使用将由目前的公务用车、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扩大至私人用车、客运、货运等大多数汽车使用领域与汽车轻量化、信息化、智能化同步规划、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并成为新技术先导应用的载体体系目标产品目标技术和产业目标社会目标综合目标经济目标3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3.5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目标掌握传感器、控制器关键技术,供应能力满足自主规模需求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初步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信息化产品自主份额达50%,DA、PA整车自主份额超过40%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跨产业协同发展的互联智能汽车自主创

23、新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互联智能汽车产业链与智慧交通体系启动智慧交通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自主产品占有率80%以上部分智慧城市与高速公路的智慧交通体系示范运营全面实现自主对标准、技术、市场三个层面的掌控汽车信息化产品自主份额达70%,PA、HA、FA整车自主份额达50%以上初步形成可实现“零伤亡、零拥堵”的智慧交通体系拥有供应量在世界排名前十的企业2家,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汽车信息化产品自主份额达60%,DA、PA、HA整车自主份额达50%以上2015202020252030体系目标产品目标技术和产业目标社会目标综合目标提出车辆相关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80%,交通

24、事故数减少80%,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90%,汽车二氧化碳排放大约减少20%自主智能卡车实现大规模出口,逐步达到全球销量的30%经济目标传感器、控制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执行器关键技术,自主份额达50%以上内 容 汽车领域发展现状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4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4.1 节能汽车 重点产品市场及其规模整车技术水平关键技术掌控在全系列乘用车产品上实现推广应用单车油耗提前达到2025年乘用车油耗标准目标值汽油机技术升级、能量损失减少及中压能量回收与助力技术等在产品上实现推广应用节油内燃动力乘用车在家庭用车、商务用车和出租车等车型上实现大规

25、模应用综合工况节能效果超过同期传统动力20%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率超过80%混合动力乘用车以节能型半挂牵引车等的大批量发展为主,并实现全系列商用车的推广应用节能效果超过同期柴油商用车10%突破高效动力总成、综合电子控制、轻量化等节能技术,并实现大批量应用节能柴油商用车在城市公交、长途客车、物流车等上实现大规模应用城市工况燃料消耗较内燃动力同期车型节能超过25%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混合动力商用车实现天然气等低碳燃料在商用车和乘用车的大量应用折算碳排放,压缩天然气商用车比同级别节能商用车油耗降低10%突破天然气当量比燃烧的热负荷及爆震难题,实现国VI排放,在主销车型上批量应用替代燃料汽车高效

26、内燃机关键部件突破可变气门、可变压缩比、增压、高效后处理技术,市场份额达到35%;突破250bar汽油喷射和2000bar以上柴油喷射技术,市场份额达到15%。突破废气能量回收技术,实现产业化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变速器核心控制器自主化率达到20%、关键传感器国产化率达到80%。混合动力核心控制器自主化率达到80%。控制器关键芯片国产化率达到30%,自主实时操作系统应用率达到50%高效内燃机乘用车汽油机热效率40%,自主产品装备率40%。重型商用车柴油机热效率52%,自主产品装备率60%中低压助力与能量回收技术自主产品市场占比达到30%,其中电池系统成本降至3.6元/Wh,集成式功率单元实现功率

27、密度11kW/L(含散热器)。高效自动变速器突破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无级变速器(CVT)和6速以上自动变速器(A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等总成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占自主市场份额40%以上混合动力电机/电池/专用发动机乘用车20s有效比功率4kW/kg;商用车30s有效比扭矩19Nm/kg;电池单体比功率超过8kW/kg;逆变器功率密度不低于25kW/L,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产品实现自主配套轻量化的零部件钢/铝混合、铝/纤维、碳纤维车身等代表性的轻量化部件占市场的20%。车身、车身闭合件、车轮、副车架、变速器壳体、制动器、电线束、线控等零部件上实现广泛轻量化技术应用低滚

28、阻轮胎国产节能轮胎湿滑、磨耗、噪声性能持续改善,滚动阻力降低30%,实现节油6%以上,产品占自主市场份额超过50%自动变速器关键零部件突破离合器总成、高压静音油泵、电液耦合液压阀体、液力变矩器技术,实现产业化发展,关键零部件自主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4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4.1 节能汽车 关键零部件整车集成技术动力技术传动技术轻量化技术低阻力技术突破节能车系列化开发、匹配与控制技术难题突破小型化增压直喷汽油机燃烧和控制技术;突破高效商用车柴油机燃烧和控制技术、突破乘用车先进柴油机技术突破高效自动变速器的开发和控制技术突破轻质材料、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性能分析、成形及连接等技术难题突破低风阻、低滚阻

29、、低摩擦等技术难题4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4.1 节能汽车 关键共性技术市场及其规模整车技术水平关键部件掌控在紧凑型及以上乘用车的私人用车、公务用车、以及其他日均行驶里程较短的使用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在中型及以下乘用车的城市家庭第二辆用车、租赁服务、公务车实现大批量应用在城市私人用车、公共服务用车领域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混合动力模式下整车油耗相比传统燃油车节油25%以上乘用车:法规工况整车电量整车电耗小于11.5kWh/100km公交客车:法规工况整车电量消耗量小于3.2kWh/100kmt整车耐久性超过15万公里,燃料电池堆使用寿命超过5000h在当期政策下优于传统动力车型整车全生命周期成本(TCO

30、)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80%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80%掌握双极板、膜电极等关键材料部件制造工艺,关键材料及电堆产品国产化率5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EV)燃料电池汽车(FCEV)4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4.2 新能源汽车 重点产品驱动电机增程式发动机高压总成研发与商品化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乘用车驱动电机20s有效比功率超过4kW/kg,商用车30s有效比扭矩超过19Nm/kg增程式发动机最低比油耗降至225g/kWh以下,自主化率达到80%DC/DC、充电器系统效率达到95%以上,高压继电器、熔断器实现小型化、低成本;高压铝导线实现大批量应用电机控制器机电耦合装置整车控

31、制器实现功率密度不低于25kW/L,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率达到60%以上纯电驱动系统最高传动效率达到93%以上,机电耦合变速器实现高集成度专用化具备与3S系统相结合的智能行驶控制功能,整车控制系统自主化率达到80%,自主实时操作系统应用率达到50%动力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轻量化车身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400Wh/kg以上,成本降至0.8元/Wh;系统成本降至1元/Wh冷起动温度达到-30以下,体积比功率达到3kW/L,寿命超过5000h,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超过10万套实现复合材料/混合材料技术突破,降低成本,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率达到30%,自主率超过50%4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4.

32、2 新能源汽车 关键零部件整车集成技术电驱动技术能量存储技术燃料电池技术高压电气技术突破融合多信息、以能量管理为核心的整车智能控制技术、高集成度的动力系统电动化等技术难题,开发太阳能电池整车集成应用技术突破电机与传动装置、逆变器集成,高集成电驱动系统专用变速器等技术难题突破宽温度、长寿命、全固态电池,低成本、高集成化电池管理等技术难题突破高可靠性膜、催化剂及双极板,高可靠性供给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等技术难题突破无线充电、高耐压等级薄壁绝缘层等技术难题4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4.2 新能源汽车 关键共性技术市场及其规模整车技术水平关键技术掌控部分实现V2X短程通讯功能,信息化率80%远程通讯,V2X短程

33、通讯,人机交互基于网联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DA智能化率40,自主率50%车载传感驾驶辅助级智能汽车HA智能化率20%,自主率40%网联智能管理和编队控制技术部分或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汽车FA智能化率10%,自主率40%(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挖掘、自动控制技术及智能辅助设施完全自主驾驶级智能汽车普及PA,实现远程服务,信息化率100%,智能化率70%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体系智慧出行用车实现智能驾驶辅助,可提醒驾驶员、干预车辆,驾驶员对车辆保持持续控制逐步实现半自动或高度自动驾驶,实现网联信息安全管理实现自主驾驶,消除拥堵,综合能耗降低10%,减少排放20%,减少交通事故数80%,基本消除交

34、通死亡实现公交客车与出租车的智慧化管理4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4.3 智能网联汽车 重点产品车载光学系统车载互联终端光学摄像头、夜视系统等,具备图像处理和视觉增强功能,性能与国际品牌相当并具有成本优势,自主市场份额80%以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自主份额达到70%,远程通讯模块自主份额达到60%,近距通讯模块自主份额超过90%车载雷达系统集成控制系统中远距毫米波雷达、近距毫米波雷达、远距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有效目标识别精度与国际品牌相当,并具有成本优势,自主市场份额40%以上开发域控制器,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精确控制及协调,并形成技术、成本优势,自主份额达到50%高精定位系统基于北斗系统开发,实现自主突

35、破,车载定位精度可达到亚米级精度,实现对GPS的逐步替代与升级,自主市场份额60%以上4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4.3 智能网联汽车 关键零部件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车辆协同控制技术数据安全及平台软件人机交互与共驾技术基础设施与技术法规突破环境感知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V2X通讯模块集成,车载与互联信息融合技术突破整车集成与协同控制技术突破信息安全、系统健康智能监测技术,并搭建中国版车载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软件突破人机交互、人机共驾与失效补偿技术形成中国版先进智能驾驶辅助、V2X及多网融合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测试评价方法,完善基于V2X通讯标准体系的道路基础设施4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4.3 智能网联汽车 关键共性技

36、术内 容 汽车领域发展现状 汽车领域发展需求 汽车领域发展重点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 汽车领域发展目标5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5.1 战略支撑与保障 节能汽车在国家层面形成节能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规划建立节能汽车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院分级别实施持续可行的节能汽车补助、税费优惠政策及高燃耗车辆高税制等加大对节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加强行业合作,开发共性通用技术完善标准法规体系,提升检测评价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企业考评机制,给予节能产品领跑企业政策与资金支持设立示范基金,给予节能产品示范工程补贴加强关键零部件的装备制造技术支持国家层面形成产业间联动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规划,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

37、与示范基金持续可行的新能源汽车财税鼓励政策,以及企业平均燃料消耗值核算时的奖励政策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院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支持形成新能源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完善相关标准法规体系,加强检测评价能力建设加强充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建设及关键部件、材料等的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关键零部件的装备制造技术支持5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5.1 战略支撑与保障 新能源汽车建立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院和创新中心,支持关键零部件企业发展制定并实施中国版先进智能驾驶辅助和V2X的国家规划,制定出台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

38、、物联网、智能交通网络、智能电网及智慧城市的协同共建机制,滚动更新多领域联动的中国版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规划设立智能网联汽车专项资金,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开发和产业推广完善智能汽车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建立新型智能网联汽车共享商业化运行模式,完善配套管理机制完善企业考评机制,对智能网联转型发展突出的企业给予政策与税费支持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环境感知传感器、网络通讯、网络安全及信息服务等技术标准5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5.1 战略支撑与保障 智能网联汽车4242产业技术基础汽车基础材料汽车基础工艺汽车基础部件中国实现汽车强国的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基础中国汽车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

39、需求: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高品质、以符合国际汽车制造业发展趋势,能使我国汽车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引领 打造出实现汽车强国的汽车产业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的四大基础5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5.2 汽车强国的工业强基工程领 域汽车动力系统节能环保技术基础汽车轻量化技术基础新能源汽车电驱动与储能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基础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共性技术开发共享平台建设技术规范制订前瞻技术研究新技术应用研究试验平台建设轻量化水平评估 共性技术研究 基础技术孵化 多样化创新平台 培育轻量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技术创新基地(孵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础前沿技术技术孵化工程技术产

40、品开发技术 轻量化产品 高性能汽车依托高校、企业建立严重缺失实施途径5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5.2 汽车强国的工业强基工程44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技术众创平台 实现基于成熟度的技术货架与产学研项目 将成熟的新技术、新想法不断转化成产品的设计需求技术创新漏斗5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5.3 建立“互联网+”的汽车技术众创模式45市场服务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基于网络的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新型两化融合汽车产业 企业技术中心各零部件技术中心各整车生产企业各零部件生产企业整车销售企业售后服务企业生产工艺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产品设计数字化、网络化管理设计EBOM制造MBOM服务MBOM5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

41、5.3 建立“互联网+”的汽车技术众创模式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品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智能汽车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汽车工业研究院企业创新联盟培育并大力发展竞争优势领域着力并加快突破战略必争领域强化“四基”、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构建协同高效的汽车制造业创新体系商用汽车5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5.4 实现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中国汽车强国愿景 5.4 实现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中国汽车强国愿景 47201520252035智能制造FCEVHEV生物燃料娱乐导航PFIMT动力升级先进轻量化生物燃料EV/PHEVFCEVEV/PHEV先进轻量化高度自动+无缝V2X动力升级ADAS智能交通HEVPA基础性V2X轻量化基础性V2XPAEV/PHEV5 汽车领域发展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