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类学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958128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影视人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影视人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影视人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影视人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人类学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O/G/O 影视人类学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影视人类学片影视人类学片影视人类学的起源影视人类学的起源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影视人类学定义影视人类学定义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Hot Tip 影视人类学是以视听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新兴学科。影视艺术在人类学领域的应用随着电影技术的发明就开始了,从第一部人类学电影巴巴里人的制陶(1895)摄制至今,影视人类学逐步建构了一个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复杂体系。Image information in product Image:Note to customers:This image has

2、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配合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杨光海等拍摄了一批人类学纪录电影,保留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世人足够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人类学家和电影导演重新开始了影视人类学的探索,孙曾田拍摄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1992)获“亚广联”纪录片大奖,引起了国际影视人类学界的关注;庄孔韶将学院派传统研究转向应用性研究

3、,先后拍摄端午节(1990)和虎日(2002),为新时期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在英语里,影视人类学的学科名称比较一致,叫做Visual Anthropology,在西方国家中通用。visual在英语中有“视觉的”、“看得见的”、“形象化的”等含义。Visual Anthropology可以理解为“可视的人类学”,或者“形象化的人类学”,视觉人类学。这个术语的出现很晚,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问世。在我国使用则要更晚。1985年,当时担任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埃森.克西教授(Asen Balikel)应邀来我国访问,才把这个术语介绍过来,开始在

4、一部分学者当中使用。直到1988年于晓刚等在云南社会科学发表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现状及其理论框架一文,才首次公开出现在刊物上。1989年中央民放学院出版社翻译出版美国影视人类家卡尔海德(Karl G.Heidei)的Anthropologhic Film 一书。译者考虑到书中用了较多篇幅讨论理论问题,同时鉴于我国当时较少使用“人类学”这个术语,而“民族学”词应用广泛,将书名译为“影视民族学”。1995年我国影视人类学者在中国民族学学会之下成立学会机构时,即使用了“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的称呼。影视人类学是以视听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新兴学科。影视艺术在人类学领域的应用随着电影技术的发明就开始了

5、,从第一部人类学电影巴巴里人的制陶(1895)摄制至今,影视人类学逐步建构了一个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复杂体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配合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杨光海等拍摄了一批人类学纪录电影,保留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世人足够的关注。观看:最后的山神 导演:孙曾田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普通话/国语 上映日期:1992 曾获得第30届亚广联奖介绍:介绍:62岁的孟金福是中国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他和妻子丁桂琴常年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深林中,过着几近原始的生活。靠天吃饭的他对天地万物、自然生灵保有最虔诚的敬畏。他会在树上刻出山神的模样

6、,然后将打到的猎物分出一点献给山神,祈求一家平安无忧。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曾帮助鄂伦春族同胞走出森林,到定居点居住。然而自幼生活在山林中的孟金福最终带着妻子回到这里,靠打猎为生。第2讲 影视人类学及其作品的意义与功能 长期以来,人类学界的学者多尝试着定义人类学片的属性,用以作为区分人类学片和非人类学片的标准。不过遗憾的是,截至今天,人类学界对人类学片属性的各种定义仍然没有获得广泛认同。被很多人类学家认同的“真实性”到现在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为影片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可以“真实的阐述”,也可以“真实的反映”。前者是对现实的一种纪录,而后者却可以是一种艺术创作。只要反映的百分之百是真实,你

7、也就很难说它不具备“真实性”了。实际上,卡尔海德就曾经把一些优秀的商业片或者艺术片当作人类学片。更不要说,现在影视技术发达,数字技术甚至可以完全制作出一些再也拍摄不到的人类学现象。人类学片是反映人类学研究内容的影片,而影视人类学是为研究人类学片,以及其自身的一门学科。如果我们以这一标准来收集人类学片的话,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影片被容纳到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一、抢救人类文化遗产 人类文化遗产分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两大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地面上的建筑,如古罗马的格斗场、中国的长城等著名的世界古迹和考古学家所发现的种 种古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也极为丰富,人类学所研究的民风民俗、民间艺术都属于非物质

8、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也随着社会的变更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曾指出过:“历史在我们这个时代正在迅速消失,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文化消失”,因此,“抢救的使命就非常大”。人类学片虽然无法阻止文化遗产的消失,但是,在抢救人类文化遗产方面还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如果说人类学片的诞生还不是因为要抢救人类文化遗产的话,那么最起码,人类学片摄制的第一次高潮是与人类学家对抢救人类文化遗产的呼吁不无关系的。对抢救文化遗产,人类经历了一个从漠视到大声疾呼,再到今天的理智的过程。上世纪9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在新千年

9、的第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公布了首批认定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系列举动表示,我们已经开始正式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基于这一目的拍摄的人类学片中,有不少的精品。我国的人类学影视工作者也为此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拍摄了一批颇有价值的作品。如云南少数民族研究所组织拍摄的搬家、满春曼的春天、蘑菇房、独龙族等影片,就真实纪录了少数民族在社会变革中的变化。二、文化传播与交流 我国曾经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自我封闭的过程,导致许多外国人对我们并不了解。后来,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艺术片中加入了很多中国民俗的内容,这些内容令西方世界的观众耳目一新。他们从这些影片中了解到了一部分中国文

10、化,从而改变了中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与艺术片、故事片相比较,专业的人类学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更为丰富,可信度也更高,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能发挥的作用也更为突出。在这方面,我国的影视人类学家张江华、李德君等人曾有过较为详尽的论述。这几位学者认为,人类学片的文化传递与交流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传递人类文化遗产。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获得在各民族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或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传统文化知识,并有助于使之代代传承下去。而且,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会更为明显。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11、与挑战。在此情况下,充分运用好人类学片的传递功能,对于一个民族继承保持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从而促进民族自身发展是很重要的。”二、交流民族文化。“人类学片能够将某一民族的文化信息提供介绍给另一民族,使不同文化类型民族的人们通过影片了解彼此的文化,并相互学习可供借鉴、吸收的文化知识、经验、技能。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民族文化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否则将失去文化根基;另一方面要不断借鉴、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否则,长期稳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将会愈趋封闭、保守,失去发展的活力。三、人类学片的研究价值 在很多情况下,一幅画的作用可以胜过一本书。因为即使我们的文字

12、描述能力再高超,我们还是无法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我们所描述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影像的作用明显要比文字重要。人类学片的学术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以影像的形式反映人类学研究对象。有学者将人类学片称为“全息民族志”,这种称呼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人类学片确实类似于“全息民族志”。此外,人类学片中记录下来的古代文化的物质遗存和生活习俗,如生产工具、住宅、民间宗教信仰、婚姻遗风、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些都可为农业史、宗教史、婚姻史、艺术史等专史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形象化实证资料。总之,人类学片以其真实、科学、形象化的特征,在学术研究领域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它的这些价值将

13、愈加得到充分发挥。四、人类学片的教育功能 人类学片的教育功能有大众科普教育和人类学专业教育两个层次。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普及历史知识,使人们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用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人类学片在这方面具有它独到的直观教育的作用。如人们通过观看我国摄制的苦聪人、凉山彝族、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等分别反映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等不同社会形态的影片,可以看见书本上见不到的“活化石”,犹如学习了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从而加深了对已经消失了的古代社会的理解。五、人类学片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 人类学片是否有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不过对于学术界来说,长期以来更关心人类学片的学术意义,讨论较多,而对其艺术价值方面的问题讨论较少,自然也不深入。应该明确,艺术和社会科学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而且都要积极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艺术和社会科学的共同点。但是两者又明显存在不同的方面,最基本区别之一在于艺术必须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社会科学主要是用抽象的概念反映社会生活。L/O/G/O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