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工艺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957672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气接线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气接线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气接线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电气接线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接线工艺(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本电气接线要求1、多于3个电气元件直接接到AC220V回路上时需要用隔离变压器(但电机、变 频器等接380V/3P的不算)。2、24VDC控制回路用大于等于1mmA2的蓝色(24V+)和蓝白色(24V-)两种线; 220VAC控制回路用1.5mmA2的红色(L线)和浅蓝色(N线)两种线;接地线(PE线)用黄绿线;中性线(N线)用浅蓝色;柜内动力线,如:驱动器、电 机等接线需用黑色电线;从总电源进线端子到总电源开关之前三相线要用黄色电 线;模拟量、脉冲等信号线要用屏蔽线,并且屏蔽层需要单端接地。3、接插件接线的大小规格要与接插件连接件的规格相匹配;使用接插件时,带 电部分的一头应用插孔(即上游

2、用插孔下游用插针),因为插针式外露有危险。4、 线径要按过容标准配合实际选择,同一级接线的线径要一致,如总电源开关出来 的线到同一级的所有断路器上的线径相同,过了各自断路器后才能变线径。5、 除了用弹簧端子能直接压接线头以外,其余所有接线线头必须用带塑料套的接线 耳,并且接两根线时要用双头线耳;弹簧端子每个端子只能接一根线,其他的每 个接线点不允许接超过两根线;每个接线头需要压紧连接,不允许有金属裸露或 者松动现象。6、操作颜色按标准使用,如:红表紧急和危险,黄表不正常,绿表正常,蓝表 强制等等,急停按钮只能作为急停用。7、每个元器件必须要贴上标签,接插件标签要贴在插座或上方,如KM10、KA

3、02 等;接线端子要用端子标识材料标出端子号,如X2:1、2等;接地处也要有接地 标志指示。总之所有电气元件都要有标签或标牌,包括接插件、显示表等等,另 外显示表要把单位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如:、m/s、rpm等等,即电柜内外的 标签、标牌都要做齐。8、控制器(如变频器、直流控制器等)前面必须有在急停动作时能断开电源的 装置,并且保护方式要选用B型脱扣,即用快速熔断保险或B型脱扣断路器;保 护电子式元器件(如控制器、固态继电器等)需要用用快速熔断保险或B型脱扣 断路器;保护控制回路用普通熔断器或C型脱扣断路器;保护电机用D型脱扣 断路器。9、操作盒或者操作面板到电柜的连线尽量用多芯电缆,一般需要

4、预留,另外电 缆里的PE线绝对不能作为常规配线用,只能作接地线;电柜上预留的电线要包 扎好放置于入口最近处,不要藏入线槽内或裸露在外。10、变压器、开关电源、加热器、电机、控制器等前面都要有保护元件,如保险、 断路器等等。11、线槽的布线率不能超过2/3,保险、断路器等排列时要松动,不应太紧;元 器件排布要集中、统一、整齐,尽量强弱电分开,并要遵循易于安全和维护的原 则。12、所有接有电压220VAC电气元件的部位(如操作盒、柜壳、柜门等大面 积的)都必须要有保护接地;如电器元件上标有接地符号的都要接地,如变压器、 开关电源、电机、控制器和触摸屏等等;另外机架上也要接地。并且每个接地点 要有“

5、 PE”标志,所有PE点必须连接至PE总线,然后再由PE总线连接到大地 或者电源进线的地线上,要做到接地的连续性。13、接线端子排要用分隔板把不同功能(如电压不同等)的端子之间隔开,所以 安排端子之间也要将其分类汇总。14、在N线排或者PE排上都必须一个螺钉或端子只上一根线,不能几根线绞在 同一个螺钉或端子上。15、从机械板筋处打孔穿线的,如果没有套软管接头的,必须要用塑料护口包住 穿孔周边,所有能活动但不需活动的线管都必须要用固定夹加以固定好;所有电 柜线槽以外的电线必须要有包装软管套住,有线头外露的电气元件必须有保护设 施(如接线铜排和大功率的变压器、电抗器接线等要用有机玻璃把接线部位隔

6、开)。16、电阻、二极管等不要直接焊接到线上,要用专用接线端子压接,所有 电(缆)线不能从中间剪断驳接,需要驳接的要用分线盒或者接插件;屏蔽线尽 量直接到元器件接线端子上,不需经过端子排。17、一般地,电柜内应有文件袋,所有资料应保存完好。18、接线时螺钉要拧 紧、端子要压紧,不能有松动现象。19、电柜密封要好,结构牢固,柜门每个不应超宽900mm,开度不少于95; 配电板需用镀锌板,柜壳内所有开孔如没有穿线上索头的要用盲盖盖上。20、凡有触电危险的地方都要贴上警告牌,但所有警告装置不能出现文字,要用 符号表示。21、所用屏蔽线、铅护套线和铠装线都要用做保护接地,用屏蔽线专用端子压接, 如热电

7、偶信号线在接线端子进出口上都要套装屏蔽端子,不锈钢耐高温导线在接 线端子出口也要套屏蔽端子,屏蔽电缆和信号屏蔽线等都要套屏蔽端子,并且专 用屏蔽端子最终也要接地。22、配电时,如系统复杂尽量用母线系统,不能用铜线排,并且母线、断路器汇 流排等其间安装要规范和准确,不能出线错误安装导致间隙过大或者金属裸露等 等。23、凡是运动的部件或电气元件均要标示其工作时的方向,如电机转向、 履带前进方向、转盘公转方向等,并要标在明显易见的地方。24、操作人员不能直接进入到移动机构的运动范围内,需要有一定的工具才能通 过防护装置进入,如防护装置没有锁住的要在电气上要做保护控制,如自动断电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的施

8、工方法简介:暗管敷设的基本要求为: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 管子连接处应作密封处理;电线管路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埋入 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 宜穿过设备基础。关键字:电气配管,管内穿线(1)施工流程a. 暗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一预制加工管煨弯一测定盒箱位置一固定 盒、箱f管路连接f变形缝处理f接地处理b. 明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一预制加工管煨弯、支架、吊架一确定盒、 箱及固定点位置一支架、吊架固定一盒箱固定一管线敷设与连接一变形缝处理一 接地处理c. 塑料电气暗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一预制加工管

9、弯制一测定盒箱位 置一固定盒、箱一管路连接一变形缝处理d. 塑料电气明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一确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一支 架、吊架制作安装一管线敷设与连接一盒箱固定一变形缝处理e. 管内穿线施工程序:施工准备一选择导线一穿拉线一清扫管路一放线及断线 f导线与带线的绑扎f带护口f导线连接f导线焊接f导线包扎f线路检查绝 缘摇测(2)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暗管敷设a.暗管敷设的基本要求为: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 接处应作密封处理;电线管路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 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 设备基础。

10、b.预制加工:镀锌钢管管径为20mm及以下时,用拗棒弯管;管径为25mm及其以上时, 使用液压煨弯器;塑料管弯制应采用配套弹簧进行操作。管子切断:钢管用钢锯、割管器、砂轮锯进行切管,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量好 尺寸,放在钳口内卡牢固进行切割。切割断口处应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锉光滑、 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塑料管采用配套截管器操作。钢管套丝:钢管套丝采用套丝板,应根据管外径选择相应板牙,套丝过程 中,要均匀用力。c. 测定盒、箱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盒、箱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 为基准,挂线找正,标出盒、箱实际尺寸位置。d. 固定盒、箱:先稳定盒、箱,然后灌浆,要求砂浆饱满、平整牢固、位置正 确。

11、现浇混凝土板墙固定盒、箱加支铁固定;现浇混凝土楼板,将盒子堵好随底 板钢筋固定牢,管路配好后,随土建浇灌混凝土施工同时完成。e.管路连接镀锌钢管必须用管箍丝扣连接。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管口锉平光滑平整, 管箍必须使用通丝管箍,接头应牢固紧密,外露丝应不多于2扣;塑料管连接应 使用配套的管件和粘接剂。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30m;有一 个弯时20m;有二个弯时15m;有三个弯时8m。管进盒、箱连接: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吻合,盒、箱上的开孔用开孔 器开孔,保证开孔无毛刺,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焊、 气焊开孔,。钢管进入盒、箱,管口应用螺母

12、锁紧,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23 扣,两根以上管进入盒、箱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塑料管进入盒、 箱后应采用锁扣进行固定。f.管暗敷设方式:随墙(砌体)配管:配合土建工程砌墙立管时,管子外保护层不小于15mm, 管口向上者应封好,以防水泥砂浆或其它杂物堵塞管子。往上引管有吊顶时,管 上端应煨成90弯进入吊顶内,由顶板向下引管不宜过长,以达到开关盒上口 为准,等砌好隔墙,先固定盒后接短管。现浇混凝土楼板配管:先确定箱盒位置,根据墙体的厚度,弹出十字线,将 堵好的盒子固定牢然后敷管。有两个以上盒子时,要拉直线。管进入盒子的长度 要适宜,管路每隔1m左右用铅丝绑扎牢。g.暗管敷设完毕后,在自检合

13、格的基础上,应及时通知业主及监理代表检查验 收,并认真如实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明管敷设:a.明管敷设工艺与暗管敷设工艺相同处参见暗管敷设的施工方法。b.管弯、支 架、吊架预制加工:明配管或埋砖墙内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6倍。埋入混 凝土的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虽设计图中对支吊架的规格无明确 规定,但不得小于以下规格:扁铁支架30X3mm;角钢支架25X25X3mm。c.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根据施工图纸首先测出盒、箱与出线口的正确位 置,然后按测出的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拉出直线,按照规定的固定点 间距尺寸要求,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 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300mm,并保持一致;中间的 管卡最大距离如下表:明配管中间管卡最大距离一览表配管名称管径(mm) 15-20、25-32、32-40、50-65、65 以上管卡间最大距离(mm)壁厚2mm钢管1500 2000 2500 2500 3500 壁厚W2mm 钢管1000 1500 20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