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常用名词术语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957658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林业常用名词术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常用名词术语(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数字林业:是以数字形式再现的林业信息场,对林业信息 及其空间分布的统一数字化表述。它主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遥感技术(RS )和森林资源 调查技术及其宽带网络、多媒体与虚拟仿真等技术,对林业资源 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 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 等强大功能。林权: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通常简称为林权。林权证: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证书,通常 简称为林权证。森林覆盖率: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森林覆 盖率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 积包括郁闭度 0

2、.20 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 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河旁、宅旁 林木的覆盖面积。森林覆盖率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的丰 富程度和生态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 指标,也反映了林业生产的发展水平。森林覆盖率( %) =(有林地面积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 面积) /土地总面积*100%。注:公式系国家林业局2003 年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 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资发200361 号)林木绿化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注:公式系国家林业局 2003 年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

3、 规定(林资发200361 号)四旁树:指种植于村旁、宅旁、河旁、路旁的树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 分密度的指标。它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 1。限额采伐:指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 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国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 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个人所有的森林 和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国家制定统一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 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

4、按许可 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并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树 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必须大于 采伐的面积和株数。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指国家根据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 原则,对森林和林木进行限制采伐的最大控制指标,依照法定 程序和方法对所有森林的林木分别林种测算并经国家批准的合理年采伐量。森林采伐限额包括木材生产、农民自用材和烧柴等一切人为消耗的森林资源。确定年采伐限额,应将成熟的 用材林的主伐,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的抚育 采伐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低产林分的改造以及四旁林木的采伐 等,都应纳入年森林采伐限额,只有森林法规定严禁采伐 的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

5、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 的森林和林木、农村居民自留地、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 木,不计算在年采伐限额以内。国务院批准的年森林采伐限额, 每5年核定一次。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无林 地、苗圃地和其它。1、有林地:有林地包括乔木林、竹林。(1)乔木林:由乔木树种组成,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连续面积大于0.066hm2的林地和乔木林:郁闭度0.20以上(含0.20); 人工林到成林年限时(见表1)保存率80%以上;林冠冠幅宽度10米或2行(乔木宽度4m或灌木宽度3m )以 上的林带,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 林带;采用大树栽植(胸径大于起测径级5cm )

6、、造林密度750株/ hm2以上,次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的造林地。乔木林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其中,林分是指 内部特征基本一致而与邻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乔木林,林分总 面积一般为除经济林以外的乔木林。 针叶林:针叶树蓄积或针叶树株数占65%以上的有林地。 针阔混交林:针叶树或阔叶树的蓄积或株数均达不到65% 以上的有林地。 阔叶林:阔叶树蓄积或株数占65%以上的有林地。(2)竹林:由竹类植物构成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地,不包括胸径2cm以下的小杂竹丛:郁闭度 0.20以上;天然毛竹林750株/ hm2以上;人工毛竹林造林三年后300株/ hm2以上、杂竹林1500株/ hm2 (或

7、750丛 / hm2)以上。2.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和乔 木红树林。3. 灌木林地:由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 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组成,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 起防护作用,覆盖度在30%(含30%)以上的林地和灌木红树林。( 1 )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 400mm等雨量线以下灌木林地:包括以县为单位,历年 降水量400mm (以等降水量线为准)以下地区的灌木林地。 乔木生长线以上灌木林地:以省为单位按山系确定的乔木 生长界线以上的灌木林地。 灌木经济林地:以果品、种子(条、根)、药材、饮料、 调料、饲料、燃料、油料和其它工业原料、

8、养殖等经济产品为主 要经营目的的,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2)其它灌木林地:不属于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4. 未成林地:未成林地包括未成林造林地和未成林封育地。(1)未成林造林地(简称未成造):人工造林(包括植苗、 扦插、穴播或条播)和飞播造林(包括人工散播或喷播)后不超 过成林年限,造林成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分布均匀、未达到上 述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成林标准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人工造林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或保存率80%(等降水量线400mm以下的地区为70% )以上; 不同营造林方式成林年限表表1营造方式400m m年降雨量以上地区400m m年降雨量以下地区乔木灌林乔木灌林直播4-73

9、-65-104-7植苗3-53-54-83-65.无林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采伐迹地、火烧 迹地和退耕(牧)地。(1)宜林荒山荒地:包括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 木林地、未成林地标准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荒 山、荒(海)滩、荒沟、荒地。(2)宜林沙荒:造林后可以成活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流动沙地(丘)、半固定沙地(丘)、固定沙地(丘) 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等。(3)采伐迹地: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流林地、天然更新调 查达不到中等等级且未超过5年的林地。(4)火烧迹地: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天然更新调 查达不到中等等级且未超过5年的林地。(5)退耕(牧)地:经县级

10、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家重点国 有林区的国有林经营单位)规划为退耕还林地的坡耕地、风沙地 草牧场。6.苗地:固定的林木育苗用地。7.其它:为辅助林业生产用地,是由森林经营单位或林业部门管理的林业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主要包括:(1)培育、生产种子、苗木的设施;(2)贮存种子、苗木、木材和其它生产资料的设施;(3)林道、非生物防火隔离带;(4)林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5)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设施;(6)林产品加工设施;(7)林业局(场)址用地,供水、供热、供气、通讯基础 设施。非林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和难利用地。1、农用地包括耕地(含轮休地)、牧草地

11、和其它农用地;2、建设用地包括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 工矿用地、特殊用地(军事、宗教、监教、陵园等)、风景旅游 设施用地、交通用地;3、水域为内陆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4、难利用地包括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 砾地、滩涂、冰川与永久雪山等。森林(林地)类别:按照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资源分为 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二个类别。1、生态公益林(地):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 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 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 林。生态公益林(地)根据管理事权的不同分为国家公益林(地

12、) 和地方公益林(地)。国家公益林(地):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 行划定,并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 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国家公益林划分标准执行林策发 200188号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暂行)。国家公益林(地)按照生态区位差异划分为特殊生态公益林 (地)、重点生态公益林(地),划分标准执行GB / T18337.2 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地方公益林: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 规定进行划定,并经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防护林和特种 用途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地方公益林:按照生态区位差异划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地) 和一般生态公益

13、林(地),划分标准参照GB / T18337.2 - 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执行。2、商品林(地):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 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用材 林、薪炭林和经济林。林种分类: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分为二个类别、五个林种组、二十个林种,林种分类系统见表2。一、生态公益林(一)防护林:以发挥国土保安、防风固沙、改善农业生 产条件等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1 、水源涵养林: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 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为 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2

14、、水土保持林: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3、防风固沙林:以降低风速,防止风蚀,固定流地,保护 耕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木、林地。4、农田牧场防护林:以保护农田、牧场减免自然灾害,改 善自然环境,保障农、牧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 林地。5、护岸林:以防止河岸冲刷崩塌、固定河床为主要目的的 森林、林木、林地。6、护路林:以保护铁路、公路免受风、沙、水、雪侵害为 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7、防火林:以阻隔或延缓森林火灾蔓延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木、林地,主要指生物防火林(带)。林种分类系

15、统表表2类别林种组林种一、生态公益林(地)(一)防护林1水源涵养林2水土保持林3防风固沙林4农田牧场防护林5.护岸林6.护路林7防火林(二)特种用途林1国防林2实验林3.母树林4环境保护林5.风景林6.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7自然保护区林二、商品林(地)(三)用材林1一般用材林2速生丰产用材林3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四)薪炭林1.薪炭林(五)经济林1果树林2食用原料林3林化原料林4药料林5其他经济林(二)特种用途林: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用 于国防、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 林地。1、国防林:以掩护军事设施和用作军事屏障为主要目的的 森林、林木、林地。2、实验林:以提

16、供教学或科学实验场所为主要目的的森 林、林木、林地,包括科研试验林、教学实习林、科普教育林、 定位观测林等。3、母树林:以培育优良种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 地,包括天然母树林、种子园、子代测定林、采穗圃、采根圃、 树木园、种质资源和基因保存林等。4、环境保护林: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改 善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包括城市及城郊结合部、工矿企 业内、居民区与村镇绿化区的森林、林木、林地。5、风景林: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回归大自然、游览自 然风景、探索和感受大自然奥秘从而调节身心健康的需要为主 要目的的有林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滑雪 场、狩猎场、城市公园、乡村公园及

17、游览场所内的森林、林木、 林地。6、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位于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 森林、林木,包括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历史与革命遗址地的森 林、林木,以及纪念林、文化林、古树名木等。7、自然保护区林:以保存和重建珍贵、稀有的森林动植物 生态群落的代表性样本,或者保存和重建人为或历史景观为主 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二、商品林(一)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含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木、林地。1、一般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和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 木、林地。2、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以生产纸浆材及特殊工业用木质原料为主要目的,按照工程项目管理,采取集约经营、定向培育 的

18、森林、林木、林地。3、速生丰产用材林:通过使用良种壮苗和实施集约经营, 缩短培育周期,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森林生长指标达到相应树种 速生丰产林国家(行业)标准(一般年蓄积量达到15m3 / hm2) 的森林。二)薪炭林:以生产热能燃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三)经济林: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 其他副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1 、果树林:以生产各种干、鲜果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 木、林地。2、食用原料林:以生产食用油料、饮料、调料、香料、蔬 菜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3、林化原料林:以生产树脂、橡胶、木栓、单柠等非木质 林产化工原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4、药用林:以生产药材、药用原料为主要目的森林、林木、 林地。5、其他经济林:以生产桑树叶、柞树叶等其它林副、特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立地是林业上用来表示林地的森林生长条件,指能影响森林生长发育的一切环境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地质等)的总 称。立地不同,森林生产率就有差异,提高森林生产率的营林技术也 有所不同。立地条件是指立木生长地段环境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文、 土壤、地质等)的综合。立地类型是有相同立地条件的各个地段的综合。在造林和育林工 作中,用来作为林地分类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