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汇报

上传人:h****4 文档编号:18951598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汇报(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汇报 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汇报 某某镇政府副镇长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为全面了解我区城市建设现状,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在8月25日经区委统一安排、区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开展了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活动。到目前为止,调研活动基本结束,下面我对城镇化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对策思路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全国每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总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农业转移人口虽在城市中务工,

2、但是没有定居能力。同时农村的许多劳动力不再从事第一产业,实现了工作的的非农化,但是却没有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二)住房问题影响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因为城市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城镇的住房保障体系,大部分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都居住在用人单位的集体宿舍、棚户区、城中村等地方,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的落脚之处越来越少。 (三)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归属感低,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个城市的主人。因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者居住环境等方面远远不能和城里人相比,这些直接导致了他们 的社交圈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使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使得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

3、这个生活圈更加的困难。 (四)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转移市民化的进程。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进城就业的竞争力比较低,这些因素在教育方面,教育资金的投入一般城市也高于农村,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的师资条件和教育的硬件设施都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发展。 (五)城乡一体化政策和制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成员不能与享有当地户口的市民享受平等的公共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要使得他们真正的转化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

4、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具体对策有以下几条: (一)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首先,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把就业与农民转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其稳定率。落实职业培训的补贴政策,形成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完善就业政策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次,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教育权利。政府要将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的子女纳入到当地 的教育发展规划当中,并根据区域人口变化的情况,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积极发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上学途径。最后,提高农

5、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要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有效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适应性和现代人的意识,加快其融入到城市社会的步伐。用人单位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使农业转移人口增加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从而慢慢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二)完善城镇的住房保障制度。许多住房是住房困难和住房闲置相并存,因为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而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却承担不起高额的房价,从而出现城市住房相对紧张,而农村的住房相对宽松的状况。因此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不同收入家庭

6、的住房问题。要逐步地将农业转移人口有区别的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当中去。 (三)对农业转移人口推行居住证制度。推行居住证制度,使他们的迁移有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同时要推进城乡统筹的财政体制改革,缩小差距。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和教育制度等保障。通过立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权益。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刻不容缓,它是推行新型城镇化更进一步的核心任务。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是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关键,同时可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城市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7、。 关于城镇化产业支撑。现实生活中有两种城镇化。一种是有产业支持,靠市场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城镇化。从实践来看,我国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功的典范。这里基本上不存在农民问题,很多企业就是农民办的,并因此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支持下完成的,是自然而然的。 另外一种城镇化是靠行政力量推动,有着极强的政绩意识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试图在短期内消除农民身份,消除农村,拔苗助长,违背市场规律地推进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这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政绩思维是非常危险的。 我觉得,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应该是: (一)城镇化必须是有产

8、业支持、有需求拉动的城镇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外国的实践,农业本身可以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的产业化,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也可以成为城镇化的支持性产业,可以推进农副产品就近加工的城镇化。 (二)一定是城镇化,而不是盲目发展的大城市。盲目发展的大城市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 压力,诸如就业、住房、交通、环境会不堪重负,盲目地大批量地把农民转向大城市,不仅农业成了问题,城市也成了问题。 (三)切忌违背经济规律,轰轰烈烈地制造和推动城镇化。 关于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一)资金问题。长期以来,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被当成了“福利品”。虽然近年来,通过政府拨款和村经济集体共同承担建设投资了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9、然而政府拨款毕竟是有限的,没有能力承担并供给全部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因此只能依靠村庄自建。而村庄经济差异较大,集体经济较好的村,有能力支持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而经济情况较差的村,不会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本村的经济财政预算中。 (二)农村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因此居民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种类与规模。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 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传统生活习惯的长期影响,我国村庄规模小且布局较为分散。一般情况下达不到部分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人口门槛,使得农村部分公共设施项目缺失。另外,改革

10、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农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出现了“华西村”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但是从我国整体来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另外,根据中国统计局调查显示,以2023年为例: 2023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919元,不足同年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 /3。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需求不如城市居民高。 (三)相关规划和规范的缺失。202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乡村规划得到重视。但是与城市的规划体系相比,乡村规划体系缺失,多数村庄依然没有编制建设规划,更不用谈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规划的缺失,使得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相对随意,无法发挥公共服务设施

11、最优服务。 对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对策建议 (一) 制定相关配置标准。针对镇规划标准中公共服务设施内容配置要求和等级确定的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研究。在借鉴城市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 (二)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空间布局上,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原则。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同时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之间的互补性,应将各类设施尽量集中布置从而形成集聚效应。 (三)构建多元化的供给模式。针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主要由政府和村集体供给,缺乏有效市场竞争的特点,在今后,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引进企业、社会

12、组织或者个人志愿者等多种法律规范的、相对独立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主体,形成公共服务设施的多中心配置模式,以扩展公共服务设施使用者的选择范 围。 松山区现状及发展建议。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城镇建设。但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向农村争夺资源的现象,如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优质劳力资源向城镇集中、优质土地资源向城镇集中。我觉得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使命,夯实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基础,才能为城镇化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 (一)认识到位。改变城镇化就是把人集中到城镇的思路,要以农村的建设、农业的发展、农民改

13、善生活质量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注重农村发展规划,围绕各地农业基础条件,发展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民就业,提升农业效益。 (二)配套到位。优化农村的教育环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变重城镇轻农村的现状,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必须有学校。加快发展农村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事业,保障农民的健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政策激励。我党在革命和建设两方面缺的成绩,很大程度与灵活的土地政策密切。建议改革现存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 政策,部分地区试点给农民土地所有权,给农民扎根农村的信心。出台鼓励到农村创业发展的政策,引导社会资金、高新人才流向农村,流向农业。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发展少占耕地的城镇化

14、。 关于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随着人们危机意识的上升和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追求,生态文明开始纳入城镇化考量生态文明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我国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较差,关键是生态文明在意识上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真正重视。唯有在认识层面达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才能形成社会互动,才能有力的推进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因此要加大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政绩观,大力培

15、育绿色生态文化,提高社会生态素养,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转变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城镇化观念。 (二)突出文化建设,制定科学的生态城镇规划。目前我国城镇化规划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缺乏完善且科学的城镇生态化建设规划。从总体来看,走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加强城市群建设。加快城市群周边卫星城市的建设,完善内陆城镇的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接受产业转移的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次中心和经济强镇,实现大中小城市的配套、协调发展。对小城镇来说,发展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应本着资源集约、生态环保和方便宜居为原则,对产业园区、居民区、基础设施、城镇景观等有一个包

16、括时间、空间、数量、质量、结构、顺序等统筹的科学安排。生态文明型城镇还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城镇规划,为城镇发展预留足够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空间,建设千姿百态的城镇。 (三)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确定适度的城镇规模。我国大城市普遍承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流动导致的。各地应结合实际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镇规模。通过产业的升级换代、产业转移和合理化产业分布,来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同时,提高城镇承载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以适应逐渐扩张的城镇人口。 (四)发展城镇生态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生态产业是突破地区经济瓶颈,实现经济腾飞的有效手段,能够

17、为其生态城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各地应结合地区优势,建设一批生态化特色工业园区,采用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低投入、低消耗、高质量和高效益为原则,提升生态产业聚集效能。对于典型的工业城市来说,在加强生态产业建设的同时,还加快产业 结构的调整升级,延伸产业链,逐渐向技术先进、生产清洁、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型。 (五)治理污染,建设宜居城镇环境。建设优良宜居的城镇生态环境要以低碳、节能、无污染为指导。首先要加大环境治理。重点治理空气、水、土壤污染,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机制,重还城市碧水蓝天; 二要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达到垃圾无污染、无害化、再利用、再循环要求; 三要加快以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用能为导向的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产品,开展各项节能降耗活动;四要加大城镇绿化力度。以河流、道路和农田防护林为载体,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继续做好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建成空气更加清新、生活更加舒适、环境更加宜居、景色更加优美的生态化人居环境。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 新型城镇化建设汇报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调研的报告 新型城镇化调研汇报材料 新型城镇化调研汇报材料 关于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的汇报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