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简介

上传人:孙哥 文档编号:18949141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哈尔滨城市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哈尔滨城市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哈尔滨城市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哈尔滨城市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城市简介(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哈尔滨概况哈尔滨简介哈尔滨俗称“冰城”,位居亚太经济发展区的腹地,是沟通东北亚、欧洲和太 平洋的交通枢纽。这里幅源辽阔,周围沃野千里,石油、煤炭、木材资源十分丰 富,是国家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 动为内容的区域性节日。自1985 年创办以来,智慧、勤劳、勇敢的哈尔滨人化 严寒为艺术、赋冰雪以生命,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冬天,演化成融文化、 体育、旅游、经贸、科技等多领域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活动,成为世界著名 的冰雪盛会。经地方立法,1月5日已成为哈尔滨人独有的盛大节日。哈尔滨以 冰雪文化运动而出名,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曾在这里进行。亚布力的高山滑雪,

2、 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哈尔滨人文历史悠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于一身,融合中外文化精 要于一城。文庙、极乐寺、西方古典建筑、造型奇特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 的教堂,将市区装扮得多姿多彩,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冬季有哈尔滨冰雪节, 夏季有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自然风光旖旎,美丽的松花江从市区蜿蜒流过, 市区内有防洪胜利纪念碑,斯大林公园内的艺术雕塑,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东 北虎林园以及以全国第一条儿童铁路而出名的儿童公园。2006年8月 15 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 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

3、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 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 房、松北、呼兰、阿城8 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 个县,五常、双城、尚志3 个县级市,全市区面积53068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 积7086 平方公里,市区人口 464.24 万人。地理位置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哈尔滨市区 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间,主 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 145175 米,由第一级阶 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动力区和香坊区的部

4、分地区,面积 较大,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 180200 米,主要 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 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泥河、漂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 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 中降水主要集中在 69月。全市土壤类型较多,共有9个土类、 21 个亚类、 25 个土种。黑土,是郊区及12 县(市)的主要土壤。黑钙土和草甸土是全市主要 耕作土壤。砂土及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适于发展渔业、 牧业。哈尔滨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

5、各类矿产 63 种,已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 25 种。其中煤炭、天然气、铜、锌、钨、钼、硫铁矿、熔炼水晶、蛇纹岩、砷、建 筑用石、矿泉水等 20 种矿产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地位。林业用地包括用材林、 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等。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 萝、胡桃楸以及柞、椴、榆、杨、桦等。植物资源包括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名 贵药材有山参、黄柏、地龙、黄芪、五味子、刺五加等。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 薇菜、猫爪等,还有猴头蘑、榛蘑、元蘑、木耳等食用菌。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 量都比较多。兽类有珍贵的东北虎、梅花鹿、紫貂、水獭、猞猁以及黑熊、野猪、 狐狸、貉、獾、狼等。两栖动物有各种蛙、蛇、

6、龟、蜥蜴等。鸟类有国家一类保 护的白鹳、黑鹳、白尾雕等。历史沿革“哈尔滨”源于女真语“哈尔温”,意为“天鹅”。自金代以来,人们就在 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1805和1900年,先后有一田姓和傅姓人家来到这里开荒 种地,开设酒厂、大车店,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田家烧锅和傅家店(后为傅家甸, 现道外区)。后来,又有杨、韩、刘、辛四户人家到这里定居,故名“四家子”。 从1899年第一位俄裔犹太人在哈尔滨定居,到1985年最后一位在哈的犹太人辞 世,是哈尔滨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 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大约 5000年前,哈尔

7、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 入青铜时代。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 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 位。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 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 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出来,当时人口已达70 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1958

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 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 严重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哈尔滨发展的新篇章,先后建立了经 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全国首家“内陆港”;从1990年 起,连续举办了十五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还举行了第三届亚洲 冬季运动会和“98哈尔滨国际北方城市会议”。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 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 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 7个县,代管五常、双城

9、、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 里,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气候特征哈尔滨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在北纬44044640,东 经1254113013之间,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北部和东北部是小兴 安岭山地,东部和东南部是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哈尔滨 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具有明 显的季风特征。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 炎热,而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春季(3-5 月)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大风多,空气干燥,天气多变,气温 变幅大。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

10、般在810C左右。全市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为 80.2毫米。夏季(6-8月)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有利于农业生产。 7月份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2.3C。秋季(910月) 因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候由暖变寒。气旋活动仅次于春季,天气冷暖多变,气 温月际变化幅度达89C。全市历年季平均气温9.4C ;年际变化范围在7.9 11.1C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初霜全市年平均在9月23日。冬季(11翌年2 月)在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极少,气候严寒、干燥。冬季历年平均 气温为-14.2C。1月份最冷,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19.6C。冬季全市历年平 均降水(雪)量为 23.

11、6 毫米。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9C (1990年宾县),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7C (1969年延寿县)。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8C(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 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2.6C(197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年极端最多降水 量为1081.3毫米(1960年出现在尚志市),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1989 年出现在双城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天(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 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日最大降水量168.3毫 米(1960年8月 1日出现在巴彦县)。极端最大风速为37.0米/秒(1974年5 月 3 日出现在

12、阿城市)。交通通信近年来,哈尔滨公路运输发展到具有高速公路、专用公路、高等级公路为骨 干架的干线公路网络,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和设施不断完善。陆续建成了松花江公 路大桥、北京至哈尔滨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哈尔滨段、哈尔滨至阿城汽车专用公路、 哈尔滨至亚布力二级专用公路、机场高速公路、二环快速干道等重点工程。哈尔 滨铁路系统已为东北三省的铁路交通枢纽,即将建成的地铁也成为又一亮点。 1979年底,哈尔滨建成了可昼夜起降各种大型客机的阎家岗机场,即现在的哈 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从而使空中交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93年,哈尔 滨太平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00万人次。经扩建后,已成为中国东北北 部最

13、大的国际航空港。哈尔滨地处松花江中游,是全省水运的指挥运输中心。1990年,投资1200 万元建成了东北内河最大的哈尔滨航运站,引进和制造了平均时速高达65公里 的水翼船,投入松花江营运。目前,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 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 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哈尔滨邮政局是中国东北部重要的邮件集散中心和通信枢纽。可以办理全 省、全国各地的邮政通信,以及全球2 0 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信函、包裹及特 快专递业务,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联结全国,通达世界各地的邮政通信网络。 哈尔滨的电信事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经过“六

14、五”、“七五”、“八五”和“九 五”时期的重点建设,已经形成了立体化、高效能的通信格局。2004年,全年 完成电信业务总量80.8亿元,增长16.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348万门, 增长11.5%;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82.7万户,增长14.2%,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03.6 万户,增长14.1%;移动用户310万户,增长7.2%。互联网用户123.7万户,增 长92.4%。经济发展哈尔滨市是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三个产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城市。改革开 放以来,哈尔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医药、汽车、食品、电子信息等高新技 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产业格局。改革开放促进了哈尔滨市的第三产业快速

15、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十五”期间,哈尔滨市 第三产业将继续围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重点发展对外经贸、金 融保险,房地产业、城市交通、旅游观光,以及科技教育、信息咨询、文化卫生 等社会事业,构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十五”期间,哈尔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围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 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稳粮增牧,突出发展以绿色农 业为重点的质量效益型农业。坚持科技兴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实施良种工程, 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在全市建设 14条绿色食品基地产业链,加速农业

16、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4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工 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领域不断拓宽; 财税金融方面呈现良性发展趋势;市场消费升级加快,消费热点突出。全年实现 生产总值168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增长幅度为改革 开放以来的第三个高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完成161.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6 亿元,增长25.2%。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较 好地保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17、要。如今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哈尔滨在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提高旅游业 的发展、重视科技成果的创新、协调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科研哈尔滨市科技综合实力较强,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已经形成了以大学、大 所、大厂科技力量为主,地方科技力量为辅的研究与开发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教育事业发达,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大 学(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医科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国内外闻名的高等学 府,有发达完善的普通教育体系,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直 是全国学子向往的理想学院,其教育质量、设备器材、研发创新等方面都具有相 当的优势。哈尔滨三中每

18、年的高考升学率都在全国有名。全市继续以“科教兴市”战略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科技事业全面 发展。全市现有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机构131个,累计建成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 中心和1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强强联合, 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 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试行重点技术产业化项目资本金制度,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研究与开发费占GDP的比重。围绕国家重点攻关项目、863 计划、火炬计划项目等,着力挖掘、跟踪和储备一批科技项目,在投融资政策等 方面加强引导和扶持,不断培育经济发展

19、的新增长点。 哈尔滨继续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市区97%的中小学达到了规范化学校标准。 到2004年为止,全市共有小学2626所,在校学生55.3万人,比上年减少4.0 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0% 。普通高中152所,在校学生13.4 万人,初中532所,在校学生43.7万人,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42.5%。文化体育哈尔滨文化事业繁荣,有哈尔滨话剧院、歌剧院、青年文化宫等一批知名的 表演团体。另外俄罗斯剧场的精彩表演也不断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省市图书馆、 博物馆、音乐厅等众多的文化艺术机构,提高了大家的文化素质;省市报社、电 台、电视台等众多的新闻媒体栏目,充实了大家的

20、文化信息。每年夏季举办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活动体现了哈尔滨文化 事业的繁荣发展。太阳岛上夏季的自然风光、冬季的冰灯雪雕无不充满着浓郁的 冰城文化气息。哈尔滨是我国最早的冰雪体育运动基地。冰球被誉为哈尔滨的市球。近年来, 哈尔滨市体育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成功地举办了第三届亚 洲冬季运动会和全国冬运会等大型比赛盛会。2004年国际女排大奖赛(哈尔滨站)、2004年亚洲花样滑冰锦标赛、2004年 国际女子冰球邀请赛、 2004年亚洲冰球联赛以及2004年短道速滑世界杯哈尔滨 站的比赛。这些比赛都体现了哈尔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哈尔滨名都滑雪场、二龙山滑雪场、得莫利滑雪场

21、等大型滑雪场每年冬季都 吸引着大量冰雪爱好者。特殊节日哈尔滨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每年6月15日6月21日,哈尔滨民间民俗 艺术博览会在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举行,主要有根艺、木浮雕、石塑、版画、 刻字、剪纸、挂贴、青铜器工艺、布贴画、草编柳编展览、业内交流、展销洽谈 等。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创办于1958年, 1961年正式举办第一届。历届音乐会 都在每年的盛夏举行,每届活动10天左右,连续演出20余台(部)大型音乐歌舞 节目。音乐会坚持题材的广泛性、风格的多样化。有综合音乐会、少年儿童、农 民的音乐专场、也有戏剧艺术表演。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创办于1985年,初名哈尔滨冰雪节, 2001年第17届

22、提 升为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上活动时间最长的冰雪 节,它只有开幕式:每年的1月5日,没有闭幕式。期间包含了新年、春节、元 宵节、滑雪节四个重要的节庆活动。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它自2002年创办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啤酒节的活 动主要包括:开幕式、闭幕式、哈尔滨啤酒文化论坛、大型文化活动、啤酒企业 专场展销活动日、酒文化展览、哈尔滨精品房地产项目展示会、百年好合华夏婚 典、名车展示会、华夏美食节、旅游产品交易会、北大荒绿色产品展销会、精品 服装产品展销会和其它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等。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是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全国大型 区域性交易会之一。每年6

23、月15日至21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会展中心定期举 办。哈洽会自1990年创办至今,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十届。是开拓世界各国市 场的窗口和桥梁,已享誉海内外。中国黑龙江森林五花山观赏节: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观赏节以“多彩世界, 自然自在”为主题,旨在倡导大家到大自然中去休闲度假,欣赏自然美景,感受 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幕式当天,还举办了登山、拔河、自行车比赛等娱乐活动。 哈尔滨雪雕艺术博览会:每年12月20日 至 2月28日在松北区太阳岛上举办。 太阳岛雪博会用50万平方米超大空间打造冰雪园林景观,还设有国际雪雕比赛、 全国雪雕比赛等赛区。地方特产哈尔滨的特产实在太多了!秋林的大列巴、塞克、苏合力、

24、里道斯红肠、大 虾糖,老鼎丰糕点、肉联的红肠、正阳楼的风干香肠、松仁小肚等被称为哈尔滨 一绝。哈尔滨玉泉酒厂出品玉泉方瓶白酒、哈尔滨龙江龙白酒、哈尔滨卷烟厂出 品的各种香烟、哈尔滨啤酒、华梅的沙一克和面包、马迭尔的冰棍和面包、一手 店的酱猪手、对青食品店的对青烤鹅等同样受人喜爱。哈尔滨的风味饮食远近闻名。有独具黑龙江特色的熊掌、狍子、飞龙鸟、木 耳、猴头蘑菇等山珍野味,还有酸菜粉、氽白肉血肠、风味拉皮、家常凉菜、地 三鲜、锅包肉、大骨棒、得莫利炖活鱼、火锅等特色菜。遍布大街小巷的饺子馆 更加吸引人,不同馅的饺子多种多样的做法,让人赞不绝口。冰糖葫芦,酸甜可 口,是哈尔滨人眼中最美丽的诱惑。东北

25、三宝:东北地区产的人参、貂皮、鹿茸角。龙江四珍:黑龙江所产的熊 掌、犴鼻(犴鼻即驼鹿的鼻,驼鹿是鹿类的一种)、飞龙、猴头菌。三花五罗: “三花”:鳌花、鳊花、鲫花三种鱼的合称;“五罗”:哲罗、法罗、雅罗、同 罗、胡罗五种鱼的合称。大马哈鱼:是溯河性洄游鱼,多产于黑龙江的支流河域, 一般为5公斤左右,其肉呈淡红色,营养丰富。方正剪纸:其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式样繁多,内容丰富,工艺细 腻,在创作观念和整体创作上基本打破了陈陈相因的民间剪纸模式范畴,趣味性 强,自然大方。哈尔滨编结绣:又称松江编结绣,在刺绣基础上,采用钩、结、 编结等工艺精制而成。其原料以黑龙江省特产的亚麻为主,品种有台布、

26、餐巾、 盘垫、靠垫、沙发垫、床罩、绣衣等。阿城版画: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 当时受北大荒版画的影响,开始萌芽,以其新颖别致的北国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气 息,赢得好评,至今全县已形成一支颇具规模的版画创作群体。麦秸工艺画:先 对麦秸原料进行加工,制成麦秸纸,然后按设计要求制作胎型,根据画面题材, 分别运用烫色、染色和剪、刻、抢毛、撕毛等工艺,将加工好的麦秸粘贴在胎型 上,最后上漆增光,古色古香。医疗卫生哈尔滨的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已跨入全国大城市的先进行列。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共有 各类卫生机构146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14 个,

27、门诊部(所)929所(含个体诊 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23 所,妇幼保健机构 21 所。哈尔滨医科 大学、中医药大学、肿瘤医院、结核病医院、儿童医院等都是全省有名的医疗机 构。其医生的资质和仪器设备都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哈尔滨市积极推进福利事业 与救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 至 2004 年末, 全年共有各类收养性单位 256 家,床位 1.4 万张,其中社会投资办养老机构 60 家,床位0.2万张。共收养孤、老、残、幼1.2 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 现应保尽保,有25.9 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全市 2.8万重点优抚对象得 到了国家定期抚恤补

28、助。风俗习惯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哈尔滨外国侨民比 较多,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一定影响。哈尔滨人 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原当地居民喜食大馇子、小米饭和炖 菜;山东人喜吃面食和鱼;河北人喜食米饭,爱喝高梁米粥。哈尔滨人受少数民 族饮食习俗影响,喜欢吃黏糕和黏豆包、“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等,喜 欢喝“苏波汤”。哈尔滨野游的风俗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 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野游。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哈尔滨人的野游 正在发展为更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并成为生活中文化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哈尔滨

29、,凡组织或进行野游活动,都离不开野餐。哈尔滨野餐有历史渊源。在 北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影响,以及后期欧洲移民生活方式影响下,哈尔滨人逐渐 形成野餐风俗。哈尔滨在20 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哈尔滨啤酒厂已有百年历史。哈尔滨 啤酒年消费量30 多万吨,人均啤酒消费量居全国首位,主要品牌是“哈尔滨” 和“新三星”。哈尔滨人酷爱啤酒,很多人把啤酒视为普通饮料,也有人以饮酒 来显示北方人的豪气和待人的热情。婚仪习俗自成一格,婚庆当天新郎接亲时要 带4 根主肋骨大小的猪肉和大葱、粉条。女方留下一半。这猪肉人称“离娘肉” 寓意姑娘是爹的骨头娘的肉,借此寄托惜别之情;粉条表示两家之间常来常往, 新娘会过日子,细

30、水长流;大葱则预示小两口今后日子过的“葱裕”。穿着讲究 新潮,特别是哈尔滨的姑娘们,对新式服装极为敏感。当年,每逢夏秋,漂亮的 哈尔滨女性,多着花色鲜艳的“布拉吉”;严冬则是华贵的裘皮大衣,给国内外 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大秧歌源于 200 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是汉族传统民间 民俗舞蹈。90 年代成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冬泳是哈尔滨富有自 己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表现了哈尔滨人不畏严寒的强壮体魄和坚强意志。冬季, 哈尔滨的室外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二十几度。冬泳下水时间多在太阳未出来的 56时左右,冬泳表演时间在 1014 时之间。哈尔滨的冰灯始于 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传统简陋艺术形式

31、上发展起来的。它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艺术为表现手法,用电灯光为光源,制作成 各种冰的景物。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博览会成为冰灯艺术的大观园,吸引了 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建筑风格许多外地客人游览哈尔滨之后,都赞扬哈尔滨的一些老建筑很有特色,颇具 欧式建筑风格。确实如此,哈尔滨建筑物特别是一些早年建成的楼房、住宅以及 餐厅等,欧式味道很浓。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从建教堂开始, 不久就风靡于世,很快传遍欧洲、北美各地。它具有新奇、变幻、动态的造型, 其具体特点是:平面复杂、形式自由;普遍采用柱式及壁柱;追求强烈的体积和 光影变化

32、;大量采用高贵的建筑材料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建筑色彩比较浓重深 沉。现存比较典型的巴洛克建筑有:道里中央大街的教育书店、秋林公司、马迭 尔宾馆及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等。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于十七世纪中叶早法国兴起,是模仿古希 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从教堂开始,而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则从 宫廷建筑开始,法国的凡尔赛宫就是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欧洲各国纷起效 尤,连创造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意大利也不例外。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特点是以独特 的巨柱式为主要手段,尺度超人,体积庞大,比例严谨,封闭而沉重,色调灰暗 而忧郁,使人望而生畏,盛气凌人。比较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建筑如东北 烈士纪念

33、馆、道里田地街人民银行、地段街的省美术馆等。埃尔诺贝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开始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其明显 特点是在建筑构造上普遍地采用钢铁、玻璃、混凝土结构,门窗的形式往往采用 不规则的曲线,檐头的处理往往采用断续的形式,很强调垂直的划分,女儿墙的 形式也随着檐头的变化而断开,多采用钢铁制品做成透空的花纹,形成轻巧多变。 线脚装饰也比较简洁,色彩趋于淡雅、清新。现在留存的“艾尔诺贝”建筑有大 直街的省博物馆、哈尔滨特路管理局及红军街的特路招待所等。木结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带有浓厚的俄罗斯色彩。原来哈尔滨这种风 格的建筑比较多,现在留存的如一些教堂,江上俱乐部、江畔餐厅等,它那室外 小

34、木楼梯,空透轻巧;门窗周围多是以花纹图案;檐头丰富艳丽;以独立柱、扶 壁柱做为墙面装饰来强调主入口;还有那山花的处理更显得于别种结构不同。至 于形式多样的屋顶建筑则是木结构建筑风格的重要特征。犹太式建筑风格。早期哈尔滨侨民中有相当多的犹太人,所以犹太式风格 的建筑为数不少,如朝鲜第二中学、市公安局俱乐部、市眼科医院等。犹太式建 筑有着较明显的外形特征,即都有尖券形状的门窗和门廊,有的还在檐壁饰以蜂 窝状乳拱,屋顶饰以圆状穹顶,墙面浮以植物图案。犹太式建筑因其民族特色浓 重在哈尔滨诸多建筑风格中独树一帜。日本近代建筑风格。日本近代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是:注重使用功能,外形 及装饰简洁明快,突出几何

35、体,墙体中心部位多采用饰有凸起的山字形直线图案, 外墙面装饰多采用混凝土或陶瓷面砖。现在留存的较典型的日本近代建筑有索菲 亚金太阳购物广场(哈一百旧址)、黑龙江日报社、国际饭店等。中西结合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出现于 50 年代及其以后,较典型的建筑 有:哈尔滨友谊宫、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电机厂办公楼、哈尔滨工程力学研 究所等。这种建筑风格内部结构,装饰多采用现代建筑或欧式建筑风格,而在屋 顶、屋脊、檐头、围墙等方面则采用中国传统式的大屋顶、琉璃瓦、雕饰动物、 月亮门等处理手法,甚至还在院门处建立中国式牌坊,以突出传统艺术特点。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哈尔滨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有一些中华民族传

36、统 建筑之精美,并不亚于中原地区的古典建筑,如1924 年修建的极乐寺、1926 年 修建的孔庙以及后来修建的哈第三中学(原名东铁普育学校)、中共哈尔滨市委 办公楼等。老字号店同记:同记商场始创于1907 年,前身叫大罗新百货。1927 年8 月,武百林在道 外区正阳四道街建成了一座剧院式的二层商业大楼,正式名为“同记商场”,并 打出“搜罗环球货物,采办国内产品”的牌匾。从比利时定制的特大玻璃窗镶在 正门两侧的橱窗上。秋林:1900年,俄国人秋林(Chu-rin)在哈尔滨开设了 “秋林洋行”。1908 年9月,在南岗区大直街与新商务街(今果戈里大街)交叉口建成了第一个大型 百货商店。里道斯:1

37、901 年俄籍波兰人开办了“戛斯特洛诺穆灌肠工厂”,经营欧式肉制 品。到1946 年,该厂日产量高达 3万多吨,包括里道斯(红肠) 、茶依那(茶 肠)等众多品种,名扬海内外。老鼎丰:1912 年,浙江绍兴人王阿大、许欣庭在傅家店(现道外区)正阳大街 创办。主要经营南方风味的干鲜食品和地方名产。老鼎丰的川酥月饼、槽子糕、 长白糕、芙蓉糕等很有名。素有“糖是骨头面是肉,油是血液其中流”之说。 正阳楼:1910年王孝庭在道外傅家甸创办了“京都正阳楼”,主要生产风干香 肠、松仁小肚、虾籽火腿、五香熏鱼、五香酱肉等多种肉制品。该产品以其独特 的风味一步步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高级酒宴不可缺少的名菜佳肴。老

38、仁义:1912 年,河北回族人佟玉新在道外俗称“八杂市”的南六道街开起了 回民饺子馆。为了保证风味独特,每天进料都是有限量的,卖完后就落晃闭店。 本店一直本着公道、仁义、不掺假的经营方式,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华梅:1925年俄国犹太人楚几尔曼在道里区西八道街创建了华梅西餐厅,最初 称为“马斯尔”。主要经营俄式西餐茶食小吃。1957 年迁址到中央大街,成为 国营企业,改名为“华梅西餐厅”。华梅以经营俄式大菜为主,兼营法、意式菜 系。马迭尔:1903年,来哈的侨民约瑟加斯普在中央大街建造了一座法国路易十四 风格的豪华建筑:马迭尔宾馆。它是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的三层楼房。马 迭尔的语法为摩登、

39、新潮之意,象征着尊贵、富有、高雅。地方趣语哈尔滨的语言是比较接近普通话的,听起来清晰、豁亮、地道。所以,哈尔 滨涌现出许多电台、电视台以及文艺团体的主持人、播音员和演员。但哈尔滨(特 别是农村地区)也有一些奇特、风趣的方言,使外地客人听后一时不知其意,现 举例并加以解释:一、常用字:1、贼(用来形容程度,比如口语里常说的:贼好吃,贼好看,贼好玩,)2、嗯哪(这是个前后连贯的感叹词,“嗯”用来应答,“哪”是个后缀助词,起到 强调语气的作用。在回答别人问题或对话连接的时候,“嗯哪”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是啊”)3、咋地(是“为什么”的意思。需要注意,在后面的“地”读短音的时候,“咋

40、地” 所表示的是反诘、存在一定疑问的意思;在后面的“地”读长音的时候,“咋地”则 被赋予了不满、激怒的色彩)4、整(在哈尔滨方言中,“整”是个动词,如同某些地区的人喜欢用“搞”一样,“整” 的用途极其广泛,咋整,整明白,整迷糊,)5、干哈(也就是“干啥”的意思,“哈”与“啥”为通假关系)6、行不(相当于“行不行”的意思。这类的普通话缩语代表了我国语言制度改革 的大趋势,现代信息社会里,就必须使用最简练的语言来传递最明确的信息)7、扯(即认为对方信口开河而表达疑问)8、硌应(讨厌的意思。)9、敞亮(形容某人大方,也用来表示自己心情愉快。)二、常用词链接bai chi掰眵/辩论baihuo白话/瞎

41、扯bo leng(li) gar膊楞(哩)盖/膝盖chi ma hu 眵目糊/眼屎cou leng zi 抽冷子/突然daoteng捣腾/折腾de se得瑟/显摆同义词为悭噔qian deng)ga da疙瘩/包,块儿,地方ga la嘎拉/贝壳ga ga 嘎嘎/形容冷的程度,如天嘎嘎的冷ga la ha 嘎拉哈/动物骨头的关节ge ying 硌硬/讨厌gu dong固独/狡猾hala 哈喇/食品放久发霉的味道he le涸旯/水渍hu烀/炖hu lie lie胡咧咧/瞎说hu you 忽悠/神侃,吹牛ji hong 饥荒/债务ji yan 急眼/生气发怒ke磕/打架ke chen磕掺/丑lao

42、bi zi le老鼻子了/很多很多lao ke唠嗑/聊天liao sao撩臊/挑衅li mar立马/马上mai tai埋汰/脏ma liu麻溜/赶快mo ji没叽/唠叨ne xin恶心/形容脏qie戚/客人sa mo踅摸/到处看tu lu秃撸/事情半道变故wu mi le舞眯了/糊涂了xiao 嚣/打xie hu邪呼/厉害xinsi寻思/想zha hu 咋呼/出风头的意思zei贼/很zei bi贼毙/特别好,即现在所讲的酷zhangluo 张罗/组织三、哈尔滨的外来语拾零哈尔滨这个地方,虽然先后有几十个国家的侨民在这里居留,但来这里最早 和最多的还是俄国侨民。特别是中东特路修建后,大批俄国侵略

43、者及平民涌到这 里。所以,哈尔滨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俄国人的影响(衣着、生活方式等),并留 有痕迹,比如语言方面,就受俄语影响较大,至今哈尔滨仍有一些当年人们根据 俄语音译出来的词汇在社会上使用(尤其在来年人当中)。比如连衣裙加“布拉 吉”;大面包,较“黑列巴”;有一种梭形白面包,哈尔滨人叫“塞伊克”;有 一种用麦芽、面包屑或浆果酿制的清凉饮料,哈尔滨人就叫它“格瓦斯”。以此 类推,一种西红柿、牛肉和大头菜做的汤,叫“苏波汤”;把水桶叫“维得罗” 把自来水头龙叫“格兰”;把烟斗叫“木式斗克”;那机器叫“马神”;把军官 叫“戈比旦”,把士兵叫“骚达子”;把监狱叫“笆篱子”,把集市、闹事叫“八 杂市”

44、等等。哈尔并的这些外来语,绝大部分都是由俄语音译演变来的,并处在 消失的过程中。现在,哈尔滨的老年人中仍有些在延续使用,而在青年一代就用 的比较少了。中国第一1、第一座水平型环水槽:1982 年在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建成。2、第一台弧焊机器人:1985 年在哈工大诞生。3、第一台飞行模拟器:1973 年驻哈空军某部队研制成功。4、第一台减速器:1977 年由哈铁路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哈工大、哈尔滨火 车站研制。5、第一架直升飞机:1959 年由原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发明。6、第一台百吨液压自翻车:1977 由原哈尔滨车辆厂和铁道部青岛四方台车辆研究所研制。7、第一台巨型计算机实时三维图象生成系

45、统:1993 由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 院和哈工大研制。8、第一枚冬奥会金牌:2002 年盐湖城冬奥会中的杨扬在 500 米和 1000 米短道 速滑获得。9、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1999 年,哈飞公司。10、第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体制雷达: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哈工大研制 成功。11、世界道创锅炉用新型低合金热强钢:1981 由哈尔滨锅炉厂和冶金部钢铁研 究总院研制。12、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小卫星:2004年由哈工大研制,重量小于30 公斤,传输 型立体测绘卫星。13、第一台印刷品邮件分拣机:上世纪 60年代,哈尔滨邮政局自行研制成功。14、第一个女子速滑世界冠军:1990

46、 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中 王秀丽夺冠。15、第一台盲人用计算机:2005 年哈尔滨亿时代公司研制成功。16、第一台水漏检测仪:1977 由原哈尔滨市自来水公司与原哈尔滨船舶工种学 院合作研制。17、世界首台 7500mm 真空干燥缸:1985 在哈尔滨锅炉厂研制,是电缆行业中 几何尺寸最大的。18、第一台动画录象自动编辑控制机:1981 年由原哈尔滨船舶工种学院和中央 电化教育馆研制。19、第一架森林灭火飞机:1987 年由原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航空工业部 605 所、海军航空兵部队全国之最最早的现代化精密工具制造厂:1955 年,原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最早的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47、1990 年,哈药集团(前身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最早的商科高等院校:1952 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由原黑龙江商学院与原黑龙 江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最早的兽医科研单位:1948 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立。 最早的热电厂:1959 年,哈尔滨热电厂诞生。最早的啤酒厂:1900 年,哈尔滨啤酒厂(前身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 最早批量生产航空航天轴承的企业:原哈尔滨轴承厂。最早的铁路货运口岸:1997 哈尔滨开通了全国第一个铁路货运口岸,可直接办 理进出口方面的业务。最早生产欧式肉制品的企业:1913 年,哈尔滨肉联厂建成,代表产品是哈尔滨 红肠。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宾县、依兰、五

48、常、尚志等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乳品批发 市场。最大的亚麻纺织联合企业:原哈尔滨亚麻纺织厂是亚洲最大的集纺、漂、染于一 体的企业。最大的电站设备集团:哈电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装置制造和成 套设备出口基地。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是国家大型一级制药企业。 最大的继电器厂:阿城继电器厂。最大的医院:哈尔滨医大二院占地面积 50 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医疗、教学、科 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最多的地下商场:哈尔滨的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动力区、火车站 都有。休闲娱乐市冰球馆:地址:道外区八区街 22 号。电话:88329344。 市人民体育馆:地址:道外区八区街 1 号。

49、电话:88326384。 市人民体育场:地址:道外区八区街 32 号。电话:88331433。 市游泳运动项目训练中心:地址:道外区南极街 120 号。电话:88020657。 省游泳馆:地址:南岗区南通大街 128 号。电话:82538258。 北方剧场:地址:南岗区西大直街 1 号。电话:53622756。 儿童电影院:地址:道里区工厂街 128 号。电话:84675571。 亚细亚电影院:地址:南岗区奋斗路 416 号。电话:53138447。 和平艺术电影院:地址:南岗区奋斗路 383 号。电话:53642084。 华纳万达国际电影城:地址:道里区中央大街(万达广场)。电话:85981

50、777 新东北影城:地址:道里区上海街 99 号(百联购物中心三楼)。电话:88000044 哈尔滨歌剧院:地址:道里区地段街 230 号。电话:84612791。 哈尔滨京剧院:地址:道外区南小六道街 137 号。电话:88385026。 哈尔滨市评剧院:地址:道外区南十六道街 222 号。电话:88985937。 哈尔滨话剧院:地址:道里区兆麟街。电话:89129192。 黑龙江省京剧院:地址:南岗区木介街 16 号。电话:53606049。 黑龙江省龙江剧院:地址:南岗区阿什河街 118 号。电话:53644904。 哈尔滨青年宫:地址:道外区斯大林街 4 号。电话:84646110。

51、哈尔滨市少年儿童中心:地址:道外区江畔路 291 号。电话:88325885。 哈尔滨艺术博物馆:地址:南岗区一曼街 253 号。电话:53626874。 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地址:南岗区一曼街 229 号。电话:53627135。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地址:南岗区文庙街 25号。电话:82522607。 哈尔滨画院:地址:道里区红砖街 20 号。电话:84613249。 红学画廊:地址:道里区透笼街 56 号。电话:84610294。 黑龙江省美术馆:地址:道里区地段街 133 号。电话:84610221。 哈尔滨电机厂文化宫:地址:香坊区乐园街 41 号。电话:82873085。 黑龙江省

52、文史研究院:地址:南岗区吉林街 130 号。电话:53623274。 黑龙江省杂技团:地址:南岗区康宁路 133 号。电话:86335934。道里区早在 2 万年前,道里区就有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到了金代就形成了屯落、 城池,有较发达的农业和和水陆交通运输业。然而 1234 年,蒙灭金,进行残酷 地屠杀和毁城,使这里变成了一片荒原。进入19 世纪以后,大量的满族、汉族 人开始移居此地,繁衍生息。1956 年 10 月,道里区与顾乡区合并为新的道里区, 为哈尔滨市的一个行政区。如今的道里区总面积达到479.2 平方公里,人口总数 67.8 万。道里区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成

53、为哈尔滨整 个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美丽的松花江主景点防洪纪念塔是哈尔滨人抗洪抢险、 团结一心的象征;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各式各样的古建筑是哈尔滨历史变革的主要 见证;气势宏伟的索菲亚教堂是俄罗斯人早期设计建造的,成为哈尔滨著名的旅 游景点。道外区道外区早期称傅家甸。早在两汉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捕鱼、打猎,过着游 牧生活。辽金时代,女真人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建立部落,生活有所改善。1913 年,傅家甸改称滨江县。这里商店林立、人口渐增、日益繁荣,一片太平盛世! 1956 年,傅家甸改为道外区。到了解放前,道外区商铺、当铺、饭店、旅馆、 茶馆、戏院、影院等所有行业一应俱全。特别是小吃,种类繁多、风味独

54、特、经 济实惠!直至今日,道外小吃仍然被人们赞不绝口!现在的道外区总面积 618.6 平方公里,总人口 68.5 万人。国际著名的内陆港哈尔滨港位于道外区,能 与俄罗斯的4 个城市通航,成为哈尔滨水路、公路、铁路的重要枢纽和客货运输 集散地。2004 年,太平区划归道外区,更使道外区如虎添翼。南岗区1814 年,满族人、汉族人在这里形成村落:主要有秦家岗(现哈尔滨火车站 一带)、张老道屯(现永久村)、永发屯(现王岗镇红星村)、哈达屯(现现哈达 村)、新发屯(现新发小区一带)、马家沟(现马家沟一带)、尤家窝棚(现跃进 乡红旗村)、白家窝棚(现延兴村)、杨马架子(现永丰村)、王家店(现新春街 街道

55、办事处)等。1896 年,南岗地区沦为沙俄中东铁路殖民地。1920 年,南岗 区被收回统治。如今的南岗区总面积 182.9 平方公里,人口 100.1 万,是全市政 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院、省医院等大型医院 座落于此;哈尔滨第三中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位居 此地;哈尔滨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等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电子器材、数 码通讯市场分布在南岗区;全国最多的地下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南岗区;果戈里大 街、印度特色街、俄罗斯河园等风情各异的街道深受人们的欢迎香坊区19 世纪末,有一田姓人来到哈尔滨开荒种地、开办酒厂,这就是历史上有 名的田家烧锅。

56、当时有一李姓人家,做线香生意,在房上刻着“香坊”二字,这便 是香坊的由来。上个世纪 60 年代,香坊区取得了电子听诊器、电流互感器等科 技成果。到了解放前,香坊区共有私人诊所 12 个,诊所多为民间郎中所开。1998 年,医院(诊所)发展到100 多个,设施健全、设备先进。黑龙江省医院、黑龙 江省中医药研究所,成为香坊区医药企业的代表。香坊区是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莫力街古城、庙台子沟、大嘎哈、石槽等金代遗址。另外白毛将军府、慈云观、 遁园等具有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将成为香坊区新的旅游风景线。如今的香坊区总 面积339.55平方公里,总人口 72.41 万。在政府的领导下香坊区创建了农业高新 技

57、术园区、703 高新技术创业中心、香坊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成为哈尔滨的新动力。平房区公元 1115年(辽天庆5 年),完颜阿骨打于安出虎水(今阿什河),畔奠都建 金,随之开河运粮,人丁兴旺。然而,自元、明、清初,这里战乱频繁、生灵涂 炭,已经变成了一片废虚。公元 1756 年(清乾隆21 年),此地再度开发,重新 置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1934年,日本军 在平房屯南1公里处,设立火车站,命名为“平房站”。1941年侵华日军731部队、8372部队先后进驻平房站以北0.5公里处和4公里处,强行迁走5个自然屯, 修筑细菌实验厂(对外称防疫给水

58、站),残忍地逼迫中国人进行各种各样的细菌 实验,其情景惨不忍睹。平房便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细菌战争研究基地。后来又 把周围40 里村屯划入“特别区”范围,不准中国人入内,被世人称为“六十里地国 境线”。 1953年,平房区划为哈市郊区。 1956年,平房区改为市辖城区。现在的 平房区总面积为98 平方公里,人口15.7万。区内特大型企业集中,如哈飞公司、 东安公司、东轻公司等都是飞机、汽车、发动机等生产和制造的重要基地。松北区早在金代,松北区现万宝镇后城村曾是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区城南白城)屯 粮聚草的军粮城。 1850 年,现松浦镇一带常有马姓人氏摆渡,因此叫做“马家船 口”。 1900 年中东

59、铁路建成, 1901 年,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滨洲铁路桥)建成。 从1916 年开始,俄国人在太阳岛修建餐厅、公园、疗养院等,这里逐渐变为俄 国侨民休闲避署胜地。 1986 年,松花江公路大桥建成并与202 国道贯通,两岸 交通便捷,为江北的开发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现在的松北区面积达到 736.3 平 方公里,人口总数 19.4 万人。哈尔滨第三中学分校、哈尔滨商业大学分校(黑 龙江省财政专科学校),都在松北区开设分校。近几年,松北区还盖起了一批豪 华别墅,建筑风格独特,更适于休身养性。每年一次盛会的冰雪大世界,展现了 冰城人冰雪艺术的高超水平,其宏伟壮观、精雕细琢,让人无不赞叹!美丽的太 阳岛

60、上,极地馆、松鼠岛、鹿苑、水上乐园、日本园、俄罗斯风情小镇等景观, 处处充满了吸引力,使人留连忘返呼兰区据说,新时器时代早期,呼兰就有人类活动。到了辽金时代,胡拉温屯村落 留下了大古堡城、石人城古墓石人、团山子七级浮屠宝塔等历史遗迹。1734 年, 正式建立呼兰城。光绪中叶,呼兰号称“满洲粮仓”。城内商店林立、车水马龙、 热闹非凡,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在此也蓬勃发展,慈云寺、清真 寺、龙王庙、城隍庙、天主教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建筑物迅速兴建起来。不断涌出 了历史上著书论史的富永阿、崇尚儒学的乌珍布等文化名人。2004 年,呼兰撤 县设区,总人口已达60 多万。20 世纪30 年代的著名

61、女作家萧红就生活在这里。 如今的萧红故居,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参观价值。为纪念萧红,呼兰人还在西 岗公园内建起萧红碑、萧红墓,还命名了萧红路、萧红小学校,举办了萧红文化 节。阿城区公元 1115 年,女真人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阿城建立了声威显赫的大金帝 国,史称金上京会宁府,有“金源故地”之誉,“金源文化”源远流长。境内有金上 京会宁府遗址、亚沟金代摩崖石刻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金太祖完颜阿 骨打陵址、城子村遗址、松峰山道教遗址、小岭东川冶铁遗址及清真寺等 5 处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5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 年 6 月 18 目,阿城举办了 “中国阿城首届金源文化节”,将金源历史文化推向全世界。阿城版画做工精巧、 风格各异,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知名的阿继电器集团、黑龙江省龙涤集团、 青岛啤酒集团(哈尔滨)有限公司、玉泉酒业集团、龙江春酒业有限公司等大型 企业都相中阿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阿城还荣获“中国大米之乡”、 “中 国大蒜之乡”的美誉。 2006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直接归 哈尔滨市管辖。阿城区总面积 2452平方公里,总人口 58.39 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