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环境影响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8945911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7.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库区环境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库区环境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库区环境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库区环境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库区环境影响(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库区环境影响二滩水电工程对库区生态地质环境影响的探讨1.丹江口库区周边垃圾清理及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1.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研究概况 2.成库前环境容量计算结果4.长江重庆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规划,4.我中心开展三峡库区万州段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流行的影响及干预性措施的研究5聚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总体良好6.聚焦三峡:专家:三峡水库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 6.2005年三峡库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统计11.三峡重庆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12.三峡办主任:三峡工程对生态影响未超出预期12.环保总局:三峡库区部分支流局部水域富营养化13.高效环保安全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及千秋1.4

2、.国务院三峡办领导介绍三峡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情况1.5.探索并实施水库生态调度充分发挥水库的生态功能1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概要19.三峡工程生态环保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26.朱之鑫:中国高度重视三峡大坝对环境可能的影响27.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利与弊27.三峡水库对库区鱼类资源已产生影响28.环保总局:三峡库区部分支流局部水域富营养化28.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在可行性报告预测范围内29.二滩水电工程对库区生态地质环境影响的探讨水电工程项目建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工程项目引起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逐渐表现出来,库区原有的 生态地质环境必然受到影响。库区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到库区本身

3、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与流 域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状况、水土流失情况以及整个库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变化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因 此,对于二滩水电工程,将库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对反映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大的科学 意义。本论文以二滩库区雅碧江南岸为研究区,用遥感与GIS技术获取基础分析数据,为了便于对水库蓄 水前后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选择1988年、1999年、2003年美国陆地资源卫星ETM+数据 作为遥感解译的基本信息源。采用ERDAS、MAPGIS、PHOTOSHOP等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数字处理, 通过解译二滩库区1988年、1999年和2003年图像上植被盖度、土地

4、利用情况、地质灾害等变化情况,结 合所收集资料,对比探讨了水电工程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二滩水电工程的建成,改善了库区 水文、气象条件;植被生物量和盖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农业结构得到较好的调整;水库水体也逐渐变好; 地质灾害影响不大。库区生态地质环境在总体呈变好趋势。丹江口库区周边垃圾清理及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项目的基本情况拟建项目名称:丹江口库区周边垃圾清理及处理工程工程概况:丹江口市库区周边垃圾清理及处理工程设计日处理垃圾总量为160吨,工程由垃圾填埋库 区、渗沥液处理系统、管理区和垃圾转运系统等内容组成,总占地面积202.4亩,总资金为10100万元。地 方配套资金161

5、6.07万元,其中自筹流动资金81.48万元,国家投资8484.29万元。建设地点:子项目一:脉地沟作为习家店镇库周垃圾清理及处理工程拟建场址。该场址位于集镇西侧, 镇中心规划区以外,距镇区约2 km,与镇区相隔一道山梁。子项目二:毛家沟作为均县镇库周垃圾清理及处理工程拟建场址。该场址位于集镇西偏南侧,镇中心 规划区以外,距镇区约6.5km。子项目三:浪河镇土门沟作为丁家营镇、浪河镇库周垃圾清理及处理工程拟建场址。该场址位于集镇 东南侧,镇中心规划区以外,距镇区约3.5km。建设单位:丹江口市环境卫生管理所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1、您对项目的建设是否持

6、赞成态度?2、您认为工程的选址是否合理?3、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涉及拆迁占地范围内的居民住房,请您从环境影响方面谈谈你对拆迁补偿及安 置的看法。4、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服务范围内的生活和工业垃圾,减轻环境压力,但项目建 设过程中会产生泥土扬尘、噪声和破坏一定的生态环境(占用耕地、植被破坏),运行期由于卫生填埋占 用土地等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业主单位将采取配套措施对相关污染源进行防治,做到排放达到国家 标准。请您谈谈工程施工期和投入运行后对当地民众的工作、生活及自然环境所受的影响,是否在可接受 范围之内。5、政府部门就该项目的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做好哪些工作?请您对以上几个问题踊跃

7、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来电、来函或预约上门交谈均可!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研究概况一. 概况二. 库区水环境现状三. 近年来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研究成果综述四. 结束语一、概况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供水等显著综合利用 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举世瞩目。三峡工程坝址位于湖北宜昌县三斗坪镇,控制流 域面积100万km2。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正式开工,1997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6月蓄水至 135m水位,预计2009年完工。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相应的库区范围从坝址至上游668km的江津 附近,水库水面面积1084k

8、m2,干流段平均宽度约1100m,较原江面宽度增加约一倍,是典型的河道型水 库。三峡库区涉及重庆市的江津市、主城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 县、忠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16个区县(市)和湖北省的巴东县、秭归县、 兴山县和宜昌县等4个县,共20个区县(如图所示)。水库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m,枯季消落低水位155m, 总库容393亿m3,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m3,调节库容有165亿m3。三峡大坝蓄水后,水库调度将改变 库区河段的水文情势:建库前,库区河道夏季水位最高,冬季水位最低;建库后,一般在夏季最低(水库蓄 洪时除外),汛末及枯水

9、季初期水位最高,如图所示。库区高水位比天然洪水位抬高情况大致是:坝址抬高 100余m,万县约40m,涪陵约10m,长寿约3m。水库水位年内调节过程三峡大坝蓄水前后河流速度的变化。建库前,河水流经丘陵和高山峡谷区,流速一般为23m/s,遇 到峡谷急滩时更大。建库后滩险消除,比降减小,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流速自库尾至坝前逐渐减缓。在 丰水期145m运行水位下,坝前流速约为0.5m/s左右,为天然河道的1/4左右;枯水期蓄水至175m时, 坝前流速约0.4m/s,在局部库湾和支流汇流口附近,流速更小。二、库区水环境现状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农田径流污染降水形成的城市地表

10、径流船舶流动污染主要污染物:COD、BOD5、总氮、总磷、挥发酚、石油类、悬浮物及一些重金属污染。2003年库区污染物排放情况:2003年,三峡库区直排长江的54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共排放工业废水1.84 亿m3,比2002年增加了 27.8%。其中重庆主城区排放量最大,为6011.9万m3,占总量的32.8%。54家 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总量2.50万t。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为主要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78.0% 和18.3%,累计为96.3%。主要排污区域集中在涪陵、长寿、大渡口和九龙坡四区,占污染物总量的89.7%。 三峡库区直排长江的主要市政污水口 66个,污水排放量为4.04m3。

11、其中重庆市主城区、万州区和涪陵区 的污水排放量为3.24亿m3,占污水排放总量的80%。城市污水中各类污染物总量为26.13万t。总磷、五 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为主要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47.3%、24.9%和 15.4%,累计为87.6%。2003年库区水质状况:2003年,在三峡库区布设18个监测断面,进行枯(2月份)、平(5月份)、 丰(8月份)3个水期共6次水质监测。其中,干流断面15个,支流断面3个。2003年三峡库区干流总体 水质良好,各断面均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无I类水质断面,11、111类水质断面数分别占监测断面总数的 22.2%和 77.8%。三峡库区城区江段

12、水质年际变化比较2003年城市江段污染状况:城区江段岸边污染带水质监测,表明,万州、忠县城区江段存在明显的岸 边污染带,涪陵城区江段岸边污染带范围较小。2003年万州、忠县、涪陵城区岸边污染带范围。三、近年来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研究成果综述建库后可能出现的主要水污染问题。扩散能力减弱,岸边水域污染加重,污染物排放口下游的岸边污 染带形状将由长带型向宽短型变化。受水库调度方案影响,枯水期库尾水质可能变差。污水排放口与生活 取水口上下交错排列,饮用水源地水质易受污染。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这种水质污染的状况会加重。扩 散能力减弱,岸边水域污染加重,污染物排放口下游的岸边污染带形状将由长带型向宽短型变化

13、。受水库 调度方案影响,枯水期库尾水质可能变差。污水排放口与生活取水口上下交错排列,饮用水源地水质易受 污染。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这种水质污染的状况会加重。水体功能划分:1986年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在制定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修订补充报告中,提 出了长江干流功能区规划及水质保护目标,并规定2000年的水质目标为II类。1992年国家环保局在对长 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意见规定:长江干流三峡库区段总体水质保持II类。1998年由国 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制的长江上游水污染整治规划,提出的规划目标为:“到2010年前后, 三峡库区总体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II类水域标准;长

14、江干流重庆主城区、万州、涪陵等城市江段 和嘉陵江、乌江水质要保持在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I类水域标准”。2001年11月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 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的规划目标为:到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达到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标准。到2010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总体上达到国家地表水 环境质量II类标准。因此,水体功能区划分总体情况为:三峡库区总体水质保证为II类;部分城市江段下 游或岸边水域划出一定区域作为I类水域区;对集中式居民饮用水源地的一定水域内划出一级保护区,一 级保护区执行地面水II类标准;在重点污染源排放口水域,在不影响其他用水

15、功能前提下,划出允许污染 物排放的污染混合区。库区污染负荷预测研究:2002年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重庆大学等在三峡水库对重庆库段生态环 境影响及整治对策研究得出:重庆段的主要污染物:TP、COD、TN。重庆段的主要污染区域:重庆、 涪陵,重庆段的主要污染源:农田径流、城市污水;但成库后淹没土地释放的污染物不可忽视。如下表所 示。重庆库段水质污染负荷汇总,2003年,中国工程院、重庆大学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三峡库区污染 负荷主要来源及其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库区江段点源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80%来自重 庆主城区、涪陵区和万州区,其中重庆主城区占库区江段总点污染负荷的65%左右。枯

16、水期三峡库区污染 负荷总量中有65%左右来自上游的朱沱断面,库区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量的2025%左右。丰水期由于 水库流量较大,有84%左右的污染负荷来自上游的朱沱断面,库区非点源和点源所占份额只有15%左右。 由上可见,对上游来水和库区点源排放的控制应成为三峡库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体。水质模拟研究:1998年DHI(丹麦水利所)和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在重庆主城区排水工程环境影响 评价报告和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水体自净能力研究中采用丹麦水利所开发的mike ll 一维水动力学及 水质数学模型,对长江永川朱沱到涪陵清溪场河段在三峡建库前后的水质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长江、 嘉陵江朝天门以上,在三

17、峡建库后的COD、BOD、TP自净容量均比建库前大幅度降低,而长江朝天门至 涪陵(乌江河口以上)建库后的COD和BOD自净容量比建库前增大。2002年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 大学在三峡水库对重庆库段生态环境影响及整治对策研究中采用Binnie 一维水质数学模型预测三峡水 库对长江干流重庆库段总体水质的影响,采用由丹麦水力所研制开发的mike 21平面二维水动力学及水质 数学模型预测三峡水库对重庆主城区、涪陵、万州三个城市江段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峡成库后,污染物的停留时间大大延长,污染物从珞璜到巫山的碚石成库前只需6.7d, 成库后在135m水位下需要40.4d,在175m水位下需要14

18、8.4d。总体而言,成库后库区江段各控制断面水 质均好于天然河流时各控制断面平均水质,越接近库首,其污染物降解越多。中国工程院、重庆大学与中 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的水质状况进行预测与评价研究,提出了基于有限元法的复杂河 流二维随机水质预测模型,运用Monte Carlo法抽样计算了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库区水质分布的概率分布。研究表明:在库区水质较差的平水期、污染物高负荷排放(污水厂进行一级处理)的情况下,评价的城 市江段20个断面中,水质为II类的概率超过50%的断面有8个、水质为III类的概率超过50%的断面有8 个,各占40%;在污染物低负荷排放(污水厂进行二级处理)的情况下

19、,水质为II类的概率超过80%的断面 有18个,占评价断面总数的90%。可见,如果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较好的控制,三峡水库建成后,水质 将会有较大的改善,但如果控制不力,三峡水库仍会有严重的岸边污染问题。2003年,由三峡工程建设委 员会委托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及重庆市 环境科学院等6单位进行的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研究的总报告中,对三峡水库建成后的水质状况进行 了如下描述:库区断面平均有机污染物浓度随着水库水位抬高而呈下降趋势。总体上,水体水质基本达到 地面水II类标准,仅在水库建成后枯水期时略有超标。三峡水库天然河道和水库蓄水后,由于库区上

20、游背 景入库断面的总磷和总氮浓度偏高,致使库区江段总磷和总氮偏高,库区,特别在回水区,有可能发生富 营养化问题。环境容量研究:1989年到1992年,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与英国Binnie&Partners 公司联合开展了长江、嘉陵江重庆主城区段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对两江在天然河流状态下的环境容量进 行了详细计算。丰水期长江(30km)河段BOD5环境容量为8137t/d,嘉陵江(23km)河道BOD5环境容量为 1859t/d。枯水期长江(30km)河段BOD5环境容量为840t/d,嘉陵江(23km)河道BOD5环境容量为136t/d。 所得环境容量为给定水质目标下的稀释

21、环境容量,没有考虑有机物的降解,且此结果是在1992年的水质 背景浓度条件下进行计算的,与目前的水质状况有一定的差别。2001年,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在编制长 江重庆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规划时,对库区长江、嘉陵江、乌江的岸边环境容量进行过一个 简单的计算。成库前环境容量计算结果重庆市组织的重庆市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规划研究结果:三峡水库建成前后的岸边自 净环境容量为:2005年以前,长江干流重庆段COD自净环境容量为17.17万t/a,TP自净环境容量为 1022.3t/a; 2010年以前,长江干流重庆段COD自净环境容量为13.90万t/a,TP自净环境容量为776.9t/

22、a。 2003年,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及重庆市 环境科学院等6单位进行的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研究总报告中,对三峡水环境容量进行了两方面的计 算:总体环境容量,采用一维水质数学模型进行三峡库区江津至三斗坪全程660多公里的总体环境容量计 算。局部环境容量,采用二维水质数学模型进行三峡库区城市岸边水域局部水环境容量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总体环境容量,和建库前相比,长寿段以下的环境容量是增加的,其水环境容量 值为COD 16.08万t/a,NH3-N0.9万t/a;对于重庆、涪陵、万州三个重点城区岸边环境容量,在限定的排 污混合区范围内,污染

23、负荷的最大允许排放量需要削减。水污染控制规划1999年1月国务院以国函19999号文正式批复了由国家计委主持编制的长江上游 水污染整治规划。规划范围从重庆市巫山县到四川省宜宾市的长江干流以及嘉陵江、沱江、乌江等主要 支流的下游地区;规划总面积12.47万km2,总人口 5149.4万;规划的基准年为1995年;规划到2010年, 长江干流城市江段和主要支流水质满足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I类水域标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COD 允许排放量,重庆市应控制在38万t/a以内,相应要求COD削减量为62.4万t/a。2001年11月国务院以 国函2001147号文批复了由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编制的三峡库区及

24、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 年)。规划范围分为三个区:三峡库区和重庆主城区、三峡库区影响区、三峡库区上游地区;规划总面积 79万km2,总人口 1.54亿;以2000年为规划基准年;该规划对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地区的水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进行了总体规划,规划分两期:到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 水环境质量I类标准;到2010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标 准。完成此规划需总投资为392.2亿元。重庆市也编制了一系列与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有关的规划:长江重庆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规划,重庆市三峡库区环境保护规划,重

25、庆市环境保护局,2000年;重庆市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重庆市计划委员会、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000年。这 些规划都是在国家的上述两个规划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针对不同范围和目的而制订的,其内容主要是 具体落实国家规划。水污染控制对策制订国家层面的库区水环境安全管理法规,2004.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等单位在完成“三 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1BA604A01)中已编制了 “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管理规定”, 该规定现正由中国工程院出面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严格控制上游污染负荷认真执行2001年11月国务院国函2001147号文批复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

26、治规划 (2001-2010年)。落实“规划”中所要求的各项具体措施。水污染控制技术措施要措施是对污水和垃圾进 行处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置场,包括漂浮物清理。鉴于三峡库区特殊城市格局,特殊的地理 环境采用多点源污染分散独立治理方案是一种合理的污染控制对策。研究开发出“三低一高”(低占地、低 造价、低能耗、高效率)的处理技术;同时,污水处理技术还应具有脱氮除磷功能。2002年,重庆市环境 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在三峡水库对重庆库段生态环境影响及整治对策研究中对三峡库区适用的污水 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比选,得到了如下结论:重庆主城区: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的水量规模大,宜采用 的技术应该是运行

27、稳定的传统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工艺流程。经济水平较低的中小城市:对运行费用较为敏 感,因而其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宜采用氧化沟、ICEAS或生物滤池等低运行费用工艺。以农副业为主的小城 镇:城市污水处理要考虑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建议采用短流程的ICEAS工艺、生物滤池、稳定塘系统或初 步处理(一级半)加农田利用。旅游城镇: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特别考虑环境影响,结合旅游城镇特点,建议设置水量调节、除臭、 防噪、隔油设施,同时加大厂区绿化面积。大型建筑物(群):其污水处理应立足于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 行集中处理,近期可处理至二、三级排放标准。垃圾卫生填埋场:应认真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流动污 染源:加紧进行关于

28、漂浮物的清捞与处置和船舶污染的治理技术研究。四、结束语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目标明确的应用型项目。 迄今为止,围绕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保护已开展了不少研究,但这些研究课题较分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而且,由于三峡工程对库区水环境影响的前期研究不足,水污染防治规划与研究工作不很协调,针对三峡 库区的水污染防治规划以及提出的各项工程措施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在总结 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特别应在国家层面对库区来水及本 底的水质控制、管理规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等进行研究,以保护三峡水库的水质安全,

29、使库区水质总体 达到国家II类水域要求。我中心开展三峡库区万州段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流行的影响及干预性措施的研究目前,我国41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43个县(市、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 阻断(消灭)标准,62个县(市、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基本消灭)。截止2000年底,全国仍 有108个县(市、区)尚未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有钉螺面积34.5亿平方米,血吸虫病人69。5万人,病 牛5.9万头。全国综合治理血吸虫病“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血防工作目标为:压缩疫区范围、降低 人畜感染率、压缩钉螺面积。同时要求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特别是要把三峡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和对策的研究

30、作为主攻方向。万州区自建国以来未发现血吸虫病例,但三峡工程水库蓄水后,自然生态环境将发生巨大改变, 作为血吸虫病中间宿主的钉螺是否能在三峡库区万州段生长、繁殖、发育,尚不清楚。本研究将通过现场 调查,了解钉螺输入三峡库区万州段的途径与方式,同时调查三峡库区万州段血吸虫病传染源扩散情况, 从而为制定三峡库区万州段防止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流行的干预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为:1、三峡建坝后三峡库区万州段钉螺孽生可能性研究;2、三峡库区(万州段) 血吸虫病传染源输入途径与方式调查;3、防止三峡库区(万州段)血吸虫病流行的干预性措施研究。蓄水8个月库区水质没受影响“蓄水8个多月来,库区水质基本上

31、没有变化。”三峡工程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 时称,三峡工程没有对库区水质造成影响。根据国家环保局对三峡库区水质的监测情况,库区长江干流的水质一直为3级,与蓄水前一致;产生 一定影响的是长江支流,蓄水后由于被倒灌入库区水,水质比以前要稍差。李永安对水质状况表示乐观。他说,蓄水后水质、泥沙淤积、地震问题都是外界非常关心,也是国家 和三峡总公司高度重视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所有监测的指标都显示实际情况比当初预想的要好。他分析原因说,一方面由于长江年径流量达到4500亿立方米,而三峡水库的容量是124亿立方米, 前者是库容量的约40倍,等于水库每年会换大约40次水,自净能力较强;另一

32、方面,进入长江的泥沙含 量逐渐在减少,因为上游的植被状况得到改善,小型水电站的建设等等,让泥沙的下泄量进一步减少。昨天下午,记者在从湖北秭归茅坪港到云阳的水翼飞船上感受到了长江水的变化:江水明显变清了, 呈现出令人心醉的绿色,而江面的漂浮物与蓄水之初相比,大大减少。有关人士分析说,这跟蓄水后流速 减缓,泥沙沉淀有很大的关系,而上游沿线地区治污措施的加强,有利于水质的改善。聚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三峡工程的进展以及生态环境一直是国内外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三峡办有关负责人昨天表 示,目前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也总体良好。记者潘增旗:国务院三峡办负 责人表示,目前

33、长江的水质是中国大江大河中最好的,主体优于三级水质,属于国家饮用水标准范围,三 峡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总体良好。针对近几年三峡库区发生的水旱灾害,三峡办表示这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三峡工程对 气候影响非常有限。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三峡库区的影响是非 常有限的,对气候的影响不超过10公里,对温度的影响不超过1度。聚焦三峡:专家:三峡水库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表示:三峡水库的有效库容绝大部分是能够 保留下来的,是淤不满的,三峡水库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水库。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34、潘家铮: 尽管现在蓄水还没有到达最后的水位,运营的时间也比较短,但是我认为三峡水库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达 到平衡的时候,它的有效库容绝大部分都能够保留下来,三峡水库是淤不满的,三峡水库绝对不会成为第 二个三门峡水库。说到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与陕西交界 处。1960年9月,三门峡大坝建成,大坝下闸蓄水。仅仅一年半之后,水库就淤积了 15亿吨泥沙。不仅 三门峡到潼关的峡谷全淤了,而且在潼关以上渭河与北洛河的入黄口处也淤了 “拦门沙”。三峡工程在建 设过程中,入库泥沙量原设计预测是每年5亿吨,目前三峡上游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而现在实测的结 果只有2亿吨。第3

35、章自然生态环境状况3.1库区气候2005年度(2004年12月2005年11月),三峡库区年度平均气温持续偏高,中、西部显著偏高,东部 与常年持平;冬、夏季正常,春、秋季偏高。库区年度降水量接近常年,东部偏少,其余地区接近常年; 冬、秋季偏少,春、夏季接近常年同期。汛期库区无大范围、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库区平均风速比常年 偏小,大雾日数明显偏少,平均蒸发量和平均相对湿度均接近常年,酸雨程度比上年度略有加重,主要气 象灾害为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干旱,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以及低温冻 害等。2005年度,库区降水量平均为1037.3毫米,比常年偏少85.0毫米,属正常年份

36、。从降水的空间分布 来看,各代表站年度降水量在893.21191.8毫米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忠县,最小值出现在奉节县。与常年 相比,除丰都、奉节、巫山偏少12成外,其余各站正常。从降水的时间分布来看,2004/2005冬季、2005 年秋季偏少,春季和夏季正常;降水量高峰值出现在8月,达252.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成,1月和9 月偏少56成,其余月份降水量接近常年。2005年度,库区平均气温为18.1 C,比常年偏高0.3。从气温的空间分布来看,库区各代表站年度 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或接近常年,其中重庆、丰都、万州、奉节、巫山、宜昌偏高0.50.6 C。从气温的时 间分布来看,冬、夏季气温接近

37、常年同期,春、秋季偏高;2月和8月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特别是8月, 偏低2.4C,4月、6月和9月偏高,特别是9月,偏高1.8C,其余月份接近常年同期。2005年度,库区风力不大,平均风速为1.1米/秒,比常年偏小0.2米/秒。各代表站年度平均风速除涪 陵、万州、巫山、秭归为0.7米/秒左右外,其余一般在1.02.0米/秒之间。2005年度,库区平均雾日为28.3天,比常年偏少9.9天,比上年偏少4.5天,是1979年以来年度雾 日数最少的年份。雾日时间分布为冬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少,冬、夏、秋三季皆比常年同期偏 少,春季正常;空间分布为西部明显多于东部,云阳、巴东分别比常年偏多31.

38、3天和0.9天,前者比常年 偏多近5倍;其余站点普遍偏少0.334.6天不等,其中万州偏少幅度最大,重庆、万州、宜昌大雾日数皆 远不足常年雾日数的一半,奉节雾日数之少甚至不足常年的六分之一。2005年度,库区平均相对湿度为74%,比常年偏小2%,且由东部向西部增大。与常年相比,秭归偏 大4%,其余站点基本正常或偏小,其中丰都偏小9%,涪陵偏小7%,万州偏小6%。库区平均年蒸发量为 1239.1毫米,接近常年,总体上为东部大西部小。巫山至宜昌段年蒸发量在1379.91537.6毫米之间,其 余地区在1092.01253.4毫米之间。重庆、丰都、忠县、万州年度蒸发量比常年偏多12成,云阳、秭归 偏

39、少1成,其余站点基本正常。2005年度,库区6个监测站降水pH值平均为4.54,比上年减少0.13,属一般酸雨程度,是自1999 年以来降水pH值最小的一年。万州、奉节、巴东降水pH值均为近7年来最小值,酸雨程度较重。2005年度,库区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滑坡或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库东春末夏初干旱 和库西伏旱,大风冰雹等局地强对流天气以及库东后冬初春低温冻害等。暴雨洪涝:69月频繁出现的局地暴雨洪涝给库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损失,但轻 于上年。较为严重的一次是7月810日重庆东北部及湖北宜昌、恩施州等地遭受暴雨袭击并引发了多处 滑坡,致使嘉陵江出现入汛以来的最大洪峰,

40、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亿元。干旱:16月宜昌市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春夏连旱,特别是 6月中旬至7月上旬,全市各地均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出现了异常的“空梅”现象,致使各地的干旱迅 速蔓延、升级,其中宜昌城区、夷陵区、当阳、远安、长阳旱情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干旱造成宜昌市直 接经济损失2.8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6月至7月上旬,重庆酉阳、秀山、彭水、綦江、 涪陵等地降水显著偏少,与此同时气温明显偏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伏旱。据统计,伏旱造成重庆直接经 济损失1.9亿元。大风、冰雹:库区大风、冰雹次数比上年偏多,造成的经济损失偏重。据不完全统计,库区

41、有90多 个县次遭受大风、冰雹等局地强对流天气袭击,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5亿元。低温冻害:后冬和初春,库区部分地区遇低温冻害。2月119日,库区东部持续低温阴雨雪天气,是 1964年以来2月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宜昌部分县市气温之低为近40年来历史同期 之最。3.2库区陆生植物2005年,库区植物种类数仍然保持在原有水平,维管束植物共6088种,分属于208科、1428属。库 区森林植被分为15个群系组、76个群系;灌丛植被分为5个群系组、26个群系;草丛植被分为2个群系 组、17个群系。2005年,库区珍稀濒危植物列入国家级保护范围的共56种,其中I级、II级和III级保护

42、物种分别为4种、23种和29种,所占比例为7.1%、41.1%和51.8%。库区珍稀濒危植物在垂直梯度上无明显的规律性, 零星分布于海拔2002700米的多种生境中,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林中或林下。人为活动是目前库区珍稀 植物受到胁迫的主要原因之一。3.3库区陆生动物19992005年调查显示,长江一级支流龙河下游峡谷段至少分布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194种,其中国 家I级和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3种和16种。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腹隼雕(Hieraaetus fasciatus)、黄脚渔号鸟(Ketupa flavipes)、游隼(Falco peredrinus)、

43、红隼(Falco tinnunculus)等 5 种国家 I 级和 II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繁殖巢在此被发现。2005年调查显示,库区现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约80只,主要分布 于武隆和彭水两县交界处的芙蓉江峡谷。本年度跟踪调查的2个黑叶猴家族群先后有5只婴猴出生,其中 悬坝至龙洞瀑布家族群由6只发展至8只,跳塘至白汊河段家族群由10只发展至13只。2006年1月进行的长江主河道及重要支流水域水禽调查发现,巫山县大宁河冲积河漫滩地带有大量崖 沙燕(Riparia riparia)巢洞。崖沙燕是空中傍水栖息型鸟类,巫山县大宁河139米水位尾水

44、处的大昌镇是其 数量分布最多和最为集中的区域。蓄水后80%的崖沙燕繁殖地已被淹没,仅在145160米河段残存2处崖 沙燕集群繁殖地,约有11001300个巢洞。随着三峡工程全面竣工和蓄水运行,崖沙燕的生存状况值得关 注。3.4渔业资源与环境3.4.1渔业资源2005年,三峡库区、坝下、洞庭湖、鄱阳湖及河口区的天然捕捞总产量为6.4万吨,与上年相差不大。 坝下监利断面和武穴断面“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继续下降,河口区亲蟹和凤鲚资源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鳗苗资源量有所下降。库区2005年,三峡库区天然捕捞产量1820吨,比上年减少23%。按库区渔获物组成推算,鲢340吨,铜 鱼280吨,圆口铜鱼21

45、9吨,河鲶190吨,黄颡鱼164吨,鲤151吨,草鱼69吨。渔获物监测结果表明:圆口铜鱼、铜鱼、鲢、黄颡鱼、鲤、河鲶、草鱼占渔获物总量的78%,是库区 主要经济鱼类。圆口铜鱼和河鲶个体仍偏小,年龄偏低,1龄鱼分别占85%和79%。坝下2005年,坝下天然捕捞产量1970吨,比上年减少6%。按该江段渔获组成推算,河鲶542吨,铜鱼 406吨,鲤301吨,黄颡鱼177吨,“四大家鱼” 168吨。渔获物监测结果表明,铜鱼、河鲶、鲤和黄颡鱼占渔获物总量的72%,是坝下主要经济鱼类。“四大家鱼”产卵场2005年56月,坝下监利断面和武穴断面“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均很低。监利断面“四大家鱼”鱼 苗径流量为

46、1.05亿尾,为三峡蓄水前本底值的4.2%,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武穴断面“四大家鱼”鱼苗径 流量为7.16亿尾。洞庭湖2005年,洞庭湖全年捕捞产量为2.36万吨,比上年减少9%。其中东洞庭湖1.18万吨、南洞庭湖0.69 万吨、西洞庭湖0.49万吨,分别占50.0%、29.2%和 20.8%。湖区有鲤、鲫鱼产卵场共45处,面积为263平方千米,与上年相差不大。其中东洞庭湖13处、132 平方千米,南洞庭湖26处、59平方千米,西洞庭湖6处、72平方千米。鲤鱼产卵群体15.9万尾、267吨, 分别比上年减少9.1%和 9.8%;产卵量46.18亿粒,比上年减少8.3%。鲫鱼产卵群体达40.5万尾

47、、108吨, 产卵量40.63亿粒,产卵群体尾数、重量以及产卵量与上年相差不大。湖区有鱼类索饵场34处,面积为686平方千米。其中东洞庭湖13处、415平方千米,南洞庭湖16处、 98平方千米,西洞庭湖5处、173平方千米。索饵场鱼类主要有鲤、鲫、鲶、黄颡鱼、“四大家鱼”、鳜、 鳊等种类,索饵群体55.32亿尾,比上年减少4%。鄱阳湖2005年,鄱阳湖全年捕捞产量3.6万吨,比上年增加12%。湖区有鲤、鲫鱼产卵场33处,面积为321 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39.6%。鲤、鲫鱼产卵量42.5亿粒,比上年增加18.7%。湖区索饵场面积为520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20.9%,鱼类索饵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

48、南部,索饵鱼类 主要有鲤、鲫、青鱼、草鱼、鲢、鳙、鳜、鲶等。河口区2005年,河口区亲蟹和鳗苗汛期跨度大于上年,作业天数均小于上年;凤鲚的汛期跨度小于上年,作 业天数与上年持平。凤鲚、亲蟹单船全汛平均捕捞量分别为4789.5千克和262.2千克,比上年增加44.64%和284.46%;汛 期总捕捞量分别为814.2吨和10646.3千克,增加8.80%和 482.82%。鳗苗单船全汛平均捕捞量和汛期总捕 捞量分别为15615尾和2771.6万尾,比上年减少8.60%和22.31%。3.4.2渔业水域环境2005年,在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和河口区共设置7个监测站位(宜宾站、巴南站、万州站、荆

49、 州站、岳阳站、湖口站和河口站),进行长江流域重要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并依据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 一89进行水质评价,该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的水域功能 级别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长江流域重要渔业水域的水质总体良好,基本能满足鱼类生长繁殖等要求, 但部分水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超标污染物是石油类、铜、总氮和总磷等。长江上游渔业水域水质与上年相比有所好转,石油类、锌监测值明显降低,主要污染物是铜,高锰酸 盐指数和锌也存在超标情况。宜宾水域铜在鱼类越冬期、繁殖期、育肥期的超标率均为100.0%,高锰酸盐 指数在鱼类育肥期超标率为50.0%。巴南

50、水域铜在鱼类三个功能期的超标率均为100.0%,锌在鱼类育肥期 超标率为100.0%。万州水域铜在鱼类繁殖期超标率为100.0%。长江中游渔业水质与上年相比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总氮、总磷等。荆州观音寺水域所有 监测指标在鱼类越冬期均不超标,石油类在鱼类繁殖期超标率为66.7%,非离子氨、铜和石油类在鱼类育 肥期超标率分别为16.7%、83.3%和 33.3%。荆州枝城水域所有监测指标均不超标,与上年相比石油类污染 有所减轻。岳阳水域总氮在鱼类三个功能期超标率和总磷、石油类在鱼类育肥期超标率均为100.0%。湖口 水域铜在鱼类繁殖期、越冬期和育肥期超标率分别为100.0%、66.7%和

51、66.7%,与上年相比石油类和非离 子氨污染明显减轻。56月,“四大家鱼”产卵场石油类和铜超标率分别为8.3%和 4.2%,与上年相比铜和石油类在个别 站点监测值有所升高。11月,宜昌中华鲟产卵场所有监测指标均不超标,与上年相比石油类监测值明显下 降。洞庭湖渔业水域主要污染物是总氮、总磷,与上年相比铜污染有所减轻。在鱼类越冬期总氮和总磷超 标率分别为75.0%和91.7%;在鱼类繁殖期总氮和总磷超标率均为100.0%,石油类超标率为10.0%;在鱼 类育肥期非离子氨和石油类超标率均为20.0%,总氮和总磷超标率分别为90.0%和 100.0%。鄱阳湖渔业水域主要污染物是总磷。与上年相比,总磷污

52、染有所加重,非离子氨污染有所减轻。总磷 在鱼类三个功能期超标率均为100.0%。铜在鱼类越冬期、育肥期超标率分别为66.7%和33.3%。河口渔业水域鳗苗汛期石油类、总氮和非离子氨超标率分别为33.3%、100.0%和16.7%;凤鲚汛期挥 发性酚和铜超标率均为16.7%,总氮超标率为100.0% ;亲蟹汛期锌和总氮超标率均为100.0%。3.5特有鱼类及珍稀水生动物3.5.1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005年,从金沙江中游开始,在丽江江段、永胜江段、攀枝花江段、宜宾江段、合江江段、乌江下游、 万州江段、宜昌江段等站点开展监测工作,共采集到鱼类117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6种。从渔获物种类组成看,

53、特有鱼类在长江上游各江段均占较大比重。在金沙江中游的永胜、丽江以及攀 枝花江段,虽然鱼类种类数较少,但特有鱼类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永胜江段渔获物中鱼类13种,其中特 有鱼类6种,占46.2%;丽江江段渔获物中鱼类6种,均为特有鱼类;攀枝花江段渔获物中有鱼类25种, 特有鱼类8种,占32.0%。金沙江下游宜宾江段渔获物中鱼类44种,特有鱼类9种,占20.5%。长江上游 合江江段渔获物中鱼类51种,特有鱼类14种,占27.5%。长江右岸最大的支流乌江下游江段渔获物中鱼 类48种,特有鱼类10种,占20.8%。三峡库区万州江段渔获物中鱼类44种,特有鱼类8种,占18.2%。 三峡坝下的宜昌江段渔获物中

54、鱼类65种,特有鱼类6种,占9.2%。从体长、体重、性比及年龄结构来看,主要渔业对象中特有鱼类资源呈现一定的出低龄化、小型化的 趋势。例如宜昌江段圆口铜鱼坝下种群以36龄个体为主,12龄补充群体数量不足。从渔获物重量及数 量来看,万州和宜昌江段特有鱼类所占的比例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在三峡库区发现丁、斑点叉尾舰、黑舰、加州鲈、大银鱼、团头鲂等6种往年未采集到的种类,可 能是养殖逃逸的个体。其中,前4种是从国外引进的种类,后2种的自然分布区不包含库区江段。这些外 来物种能否在库区自然繁殖、是否会对鱼类群落造成影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3.5.2珍稀鱼类2005年,中华鲟产卵场在庙嘴至葛洲坝江段约5

55、.5公里范围内,产卵地点在磷肥厂至庙嘴之间,主要 在大江的主流偏右水域。庙嘴以下的磨基山至五龙江段和虎牙滩江段没有发现中华鲟产卵。2005年秋季中 华鲟仅有一次产卵,时间为11月9日,产卵量约为6064000粒,据此估算有10尾雌性亲鲟产卵。声纳探测显示,中华鲟在葛洲坝至古老背江段均有分布,坝下至庙嘴江段较为集中,共探测到中华鲟 12尾。据此估算,2005年中华鲟产卵结束前繁殖群体数量约为235尾,产卵后繁殖群体数量约为157尾, 与上年相比均有所上升。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出现和停留的时间为58月,主要集中在崇明东滩团结沙至东旺沙水域。68月, 上海崇明岛中华鲟幼鲟自然保护区共收到渔民误捕中华鲟

56、298尾,经推断其中2尾为人工放流个体。2005年,在金沙江中、下游至长江口江段没有发现白鲟被误捕的现象。6月30日在宜昌江段误捕中 华鲟幼鱼1尾;秋季在宜昌葛洲坝下误捕中华鲟成鱼1尾;在万州江段误捕达氏鲟1尾;在万州至宜昌江 段共误捕胭脂鱼12尾,其中万州误捕的1尾被放归长江,秭归至枝江江段误捕的11尾均蓄养于宜昌,拟 用于人工繁殖。其它江段没有捕获记录。3.6库区农业生态2005年,对三峡库区19个区县181个乡镇农业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基数与上年保持一致。3.6.1农田生态环境2005年,库区农田生态环境压力继续加大,坡改梯、退耕还林(还草)速度放缓,但耕地面积和农作物 总播种面

57、积继续减少,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农业生产仍以粮食作物为主,其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库区耕地面积1921.1百公顷,比上年减少3.6%,其中大于25度的坡耕地占16.5%;林地面积3934.8 百公顷,减少1.5% ;果园面积617.6百公顷,增加10.1%;茶园面积88.5百公顷,减少3.3%。库区大于 25度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面积253.2百公顷。库区耕地复种指数为253.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023.5百公顷,比上年减少0.1%。其中,粮食作物播 种面积3710.9百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12.6百公顷,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3.9%和26.1%,与上年相比粮食作物比重上升了 2.5

58、个百分点。水田和旱地面积分别为813.3百公顷和1107.8百公顷,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为42.3%和 57.7%,与上年 相比水田比例上升0.4个百分点。从耕作制度来看,水田以二熟制为主,占59.1%,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 点;旱地以三熟制为主,占62.2%,比上年上升6.2个百分点3.6.2农村能源2005年,库区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继续改善,仍然以薪柴和秸秆直接燃烧为主,小水电和沼气的比例持 续上升。各种用能比例依次为:薪柴和秸秆直接燃烧占71.8%,小煤窑占20.4%,沼气占5.6%,小水电占 2.2%。与上年相比,薪柴和秸秆直接燃烧下降4.6个百分点,小煤窑、小水电、沼气分别上升4.0个、

59、0.5 个和0.1个百分点。由于国家加大了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特别是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和高效生态农 业技术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沼气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库区农村用沼气的户数为136.7万户,沼气 池81804 口,年产沼气量3249.2万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0.7%、1.6%和8.4%。3.6.3农作物病虫害2005年,库区农作物病虫害总发生面积较上年有一定幅度降低,防治率大幅度提高,为害程度有所加 重,实际损失有所增加,没有发生某种农作物病虫害的暴发流行和重大危害,没有发现新的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总发生面积为4798.8百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3087.7百

60、公顷次,病害发生面积1711.1 百公顷次,分别比上年减少31.4%、27.6%和 37.2%。病虫害防治面积为4521.5百公顷次,其中虫害防治面积为2913.9百公顷次,病害防治面积1607.6百 公顷次,分别比上年减少24.5%、20.2%和 31.1%。病虫害防治率为94.2%,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粮 食实际损失44823.4吨,挽回粮食损失142385.6吨,分别比上年增加11.9%和 3.3%。2005年三峡库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统计3.7库区地质灾害3.7.1地震2005年,三峡库区库首至库中地区(东经108?20?112?00?,北纬29?55?31?45?)共发生

61、ML30.0级地 震905次,其中0.0WMLV0.9级地震431次,1.0WMLV1.9级地震405次,2.0WMLV2.9级地震67次, 3.0WMLV3.9级地震2次,最大一次是9月22日15时30分发生在巴东县东瀼口的ML=3.5级地震。二期蓄水后,三峡地区微震活动基本集中在库区巫山-巴东-秭归-长阳一带,除频度明显增加外, 强度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没有突破正常状态。监测预警2005年,三峡库区绝大多数崩塌、滑坡的稳定性较好。专业监测发现变形明显的崩塌、滑坡22处, 占专业监测总数的17%,其中湖北省库区6处,重庆市库区16处。对上述崩塌、滑坡,发出预警的5处, 使受到威胁的居民及时撤离

62、。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崩塌、滑坡18处,保护了千余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其 中,湖北省秭归县香溪河河口右岸的八字门滑坡比较典型。滑坡的滑体为第四系松散碎石土,滑床为侏罗 系砂岩、泥岩,滑坡体积510万立方米。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蓄水后,将滑体前缘淹没,滑坡明显变形; 三峡水库蓄水至139米水位后滑体下部被淹没,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为保护滑坡区居民和复建公路等的安 全,对滑坡建立了 GPS绝对位移、钻孔倾斜仪深部位移、滑坡推力与地下水动态等综合性专业监测网,并 进行群测群防监测,取得明显效果。继1998年10余户居民搬迁避让后,地方政府又根据预警及时组织滑 坡范围内的49户170位居民紧急搬迁避让,确保了

63、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治工程2005年,三峡库区三期崩滑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入全面勘查、设计及其成果评审、评估和审批阶段。 防治项目包括应急治理崩塌、滑坡195处(湖北65处,重庆130处),应急防护塌岸(库岸再造)227段 共92.8公里(湖北67段共26.5公里,重庆160段共66.3公里),以及搬迁避让和高切坡防护项目等,为 防治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湖北省、重庆市和所属库区各区县对已竣工的二期防治工程开展 保修、维护和工程效果监测,并分别进行了区县、省市和国家三级竣工最终验收。验收认为,防治工程效 果良好,正发挥着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三峡重庆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

64、7年12月29日22:25我来说两句字号:大中小来源:新华网新华网重庆12月29日电(记者张 桂林)记者从重庆市政府获悉,近年来,三峡重庆库区不断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水环境项目建设,建立了 多层面的地质环境监测治理系统,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库区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3%。水环境项目建设进度加快,4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27座垃圾处理场已投入运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 处置率达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重庆库区正在建设的23个污水处理项目和22个 垃圾处理项目将在2008年投入使用。重庆库区的600余艘船舶上已经安装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三 峡水库水面漂浮物清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次级河流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此外,三峡重庆库区已经完成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132万亩,已完成二、三期崩滑体和坍岸治理项目 366处,完成移民迁建区高切坡治理2382处,建立了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根据环保部门监测,三峡水库156米水位蓄水后,重庆库区范围内的长江干流、支流水质总体保持在二类 和三类水平。三峡办主任:三峡工程对生态影响未超出预期核心提示: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15日强调,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