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黄圩的成圩史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937620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滁州黄圩的成圩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滁州黄圩的成圩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滁州黄圩的成圩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黄圩的成圩史(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滁州黄圩的成圩史张如奇滁州市有个黄坪乡,黄坪乡因境内黄圩而得名。黄圩,面积2.05万亩,是滁州市南部 南谯行政区内较大的一个圩圈。黄坪南邻滁河,北抵丘陵山地,中部广袤平展,水网纵横密 布,以盛产水稻、油菜、家禽和鱼类闻名省内,素有滁州“鱼米之乡”之美誉。黄圩的成圩 历史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它是明洪武初年建成,并以其曾名“皇庆圩”为例,认为是成 圩之后明洪武朱皇帝亲自前来庆贺,因此有名“皇庆圩”。对于黄圩的成圩历史,我们专门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宋、元、明三代各地大量圈 圩的历史成因,以及黄圩本地的一些民间流传,发现黄圩成圩的时间应在元代皇庆年间,即 公元1312年和1313年之间。说到黄圩

2、成圩史就不能不说到滁河。黄圩一侧的滁河,古代称“涂水”,以后又称“涂 河”,直到唐代才称名“滁河”。从“涂水”到“滁河”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漫长 过程。涂水在没有人为管控之前,是一条天然水流,它无拘无束地任意流淌,只要能向长江, 沿途低洼的地方都是它纵横驰骋的水道。那个时候的黄圩仅仅是涂水水道的一部分。因此, 黄圩没有成圩以前,其历史是与古代涂水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涂水经历代修整,不断加高河堤堤岸,水流被管控在一条弯曲的河道中行走,原本宽阔 的天然水道就成了荒滩草泽。到了唐代,随着人口增加,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人们开始尝试在这些荒滩草泽上开荒垦田,种植水稻。黄圩有个“塘

3、堆古城”,古城里有“官 仓院”。据考证,城是南唐时期所建;“官仓”是收缴当地农户上缴国库的粮食。从古城周围 发掘的唐宋墓葬看,当地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人在此种田打粮。最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参知政事,他推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变法” 革新。在农田水利方面,强调重视河渠治理,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在全国各地“围水 造田”,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向自然要粮。虽然涂水流域不少荒地已经被圈圩造田,黄圩 却因面积太大,地处滁河腹地,水利难于治理,还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但这一时期,对滁 河水利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黄坪圈圩的条件逐渐趋于成熟。到了元代,忽必烈统治中期,社会稳定之后,开始注重农业的

4、发展。地方总管由蒙古人 担任,但事务官多任用汉人。知州一律兼任地方“劝农事官”,并派劝农使到各地考察农业 生产情况。河流水利治理则有“都水监”和“河渠司”掌管。黄圩于此时整修滁河堤岸,平 地起土人工挑筑圩堤,形成今天两面抵山、一面邻水、四周人工筑堤勾连的黄坪坪圈雏形。元代承袭宋代圈圩的历史习惯,对于公私圩堰各有命名。私人集资修建的圩圈以个人人 名命名;官修公管的圩圈则以圈圩当年皇帝的年号命名。因此,元代皇庆年(公元1312年 1313年)修建的黄圩当时就叫“皇庆圩”。黄坪乡张樊村有个“大寺里”,位于今天黄坪乡张樊村史记大山最高处。当地人流传, 村庄又名“鞑子里”,是蒙古人曾经住过的地方。其实,

5、这个传说有一定的来历。元代皇庆 年开建皇庆圩,蒙古人于此监工、处理地方复杂的民间事务,办公和居住即在此大山最高处, 属于临时性“衙门”。名“大寺理”意为“大事理”元代统治者将国人分成四等,蒙古人为 第一等,色目人为第二等,汉人为第三等,因此,元代黄圩的“大寺理”是当地人望而却步 的地方。1984年修纂的滁州市地名录,上面也这样记载:大寺吕一一9户,传说元朝时,有 个蒙古人统治此村,后在此长期住下去,人们称蒙古人为“鞑子”,后传为“大寺里”。元代的皇庆圩由于地方人口稀少,初修的圩堤与滁河河岸一样低矮疏松,雨季受滁河河 水浸漫,叠遭水患,加上元末战乱四起,元代的皇庆圩并没有给元朝政府带来多大的农业

6、收 获。直到五十多年后的明代洪武年(公元1368年始),黄圩才得以在元代圩堤基础之上加宽 加固规范整修,成了能够种植水稻、油菜的京畿粮仓(明初都城设在南京)。在元代修建“皇庆圩”到明代洪武初年的这五十多年时间里,皇庆圩实际上是处于时涝 时旱的荒芜状态。围土筑堤后的皇庆圩圩圈内,滁河枯水季节,圩内是芦苇丛生如茂密的丛 林,高低不平的圩区是一片水浒沼泽,燕子、水鸟在其中觅食繁育后代,可谓乐在其中。在 这五十多年时间里,皇庆圩被当地人称作“燕子湖”,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圩内鸟雀成群的热 闹景象。黄圩成圩以后,脱离涂水母体,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一个围城,与滁河相依伴,它的历史 变的主体个性。但滁河的阴晴饱暖依

7、然牵动着黄圩的脉动。只要滁河发大水黄坪就要受水灾, 滁河一漫堤,黄圩就要破圩。直到解放以后,黄圩逐渐实现了电力化抽排水机站,又在黄圩 圩内人工挖掘了纵横排涝干渠,使黄圩水网合理化。滁河黄坪段8.6公里范围内1960年分 别修建了解放坝、黄沟、河沟、芦庄四大排灌站及赵桥、陈葛、山头三大排灌站,这才实现 了两万亩黄圩的旱涝保收。黄圩成圩的历史实际上是滁河水治理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改造自然,有效利用自然的发 展史。昨天的“皇庆圩”之所以变成今天的“黄坪”,也是黄圩成圩历史的一部分。元代的 皇庆圩经过当地人口口相传演变成后来的“黄庆圩”甚至“黄记圩”。再往后,人们干脆将 “黄庆圩”或“黄记圩”简称为“黄圩”。就这样,今天的“黄坪”完全替代了昨天的“皇 庆圩”,从而使人们淡忘了原来黄圩还有这么一段成圩历史。2018年5月12日截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