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

上传人:ay****8 文档编号:18935460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甘肃农业大学健康、美容与饮食课程期末论文: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11级汉语言文学 姓名:姚敏 学号:2011134046 指导教师:牛黎莉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摘 要:长寿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历史上,古代帝王为达到长寿目的可谓花样百出,手段穷尽.秦始皇派人漂洋过海寻找“长生不老仙丹”,而炼丹术士投他们所好炼制所谓“长生不老仙丹,六个皇帝因服食仙丹而早年夭折,成为笑谈.世上并没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如果说有什么可延年益寿的东西,它们不是在传说中的“炼丹炉”里,而是在人们日常的食物中。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事实显示,科学饮食,就能健康长寿.关键词:黄帝内经,饮食,健康,医食同源一、前言 民

2、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古代的人们就很讲究吃。黄帝内经对饮食与生命二者的重要关系有充分的说明,反映了人们的饮食心态。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说明大自然间的空气、水和许多有机物及无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换言之,人类依赖饮食而生存,而饮食是植根于天地大自然间的。吃什么,如何吃,是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变化发展的,是属于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二、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饮食,是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 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自古以来, 饮食与健康、饮食与养生就紧密的联系起来,饮

3、食养生理论是伴随中国烹饪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烹饪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丰富与深化。健康的饮食与养生也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饮食的目的在于达到健康的需求, 健康最主要的依赖在于饮食。二者相互作用, 相辅相成。中国烹饪饮食的变化和发展也始终是在哲学思想、健康养生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儒家的崇尚礼乐,饮食时宜;道家的崇尚自然,饮食养生;阴阳家和医家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释家的禁欲修行,创导素食等等,这些有关饮食的哲理,对中国烹饪的影响是很深的,故中国有“医食同源”之说.然而,饮食养生不同于饮食疗疾,饮食养生是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 不是治“已病, 而是治“未病。这种治“未病”之法就是促进健康、

4、预防疾病的养生之道。中国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三、健康饮食的建议1.要常吃的健康食物目前已公认的健康食物及其作用如下:( 1) 燕麦: 防治高血脂,高血糖,补益脾胃,滑肠,催产,止虚汗,止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便秘,浮肿。( 2) 大麦: 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降低胆固醇,和胃化食,宽中下气,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等。( 3) 荞麦: 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4) 小米: 防治消化不良,防止反胃呕吐,滋阴养血,健胃除湿,和胃安眠,防衰老。( 5) 玉米: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抗癌。( 6) 红薯: 益寿,抗癌,防肺气肿,抗糖尿

5、病,抗氧化,抑制病毒,消除亚硝胺,汞,镉,砷。( 7) 西红柿: 防癌,延年益寿,抗衰老,美容,提高免疫力,提高视力,降低胆固醇,助消化。( 8) 大蒜: 常食大蒜不容易生病,能治未病,促进睪丸激素分泌,增加男性精子数量,防止血管硬化,治疗心血管病,降血压,稀释血液,防止过度黏稠,降低胆固醇,抗氧化,疏通血管,防癌抗癌。( 9) 橄榄油: 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防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防衰老,防老年痴呆,减少风湿性关节炎,对前列腺癌,乳腺癌,肠癌,抑制鳞状细胞癌和食管癌,抗高血压,防骨质疏松,防止老人的记忆力丧失.( 10) 绿茶: 益寿,抑制癌症,促进血液流动,防治肥胖,脑中风,心脏病,

6、降低胆固醇,防脂肪肝,提高血管韧性,抑制动脉硬化,降低高血压,预防冠心病,增强免疫力。( 11) 红葡萄酒: 抗氧化,延缓衰老,抑制动脉硬化,防止血栓形成,保护心血管,调节血脂,预防高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治疗腿部肿胀,静脉曲张,毛细血管脆弱,痔疮等。( 12) 大豆: 免疫调节,抵抗疲劳,维护心血管健康,调节女性生理功能,促进骨质健康,有助控制体质量,补充有益微量元素,防衰老,抗癌。( 13) 南瓜和苦瓜: 防糖尿病。( 14) 蘑菇: 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癌,降低血脂,血糖,血压,抗衰老。( 15) 黑木耳: 使血液不黏稠,治疗心脏病。( 16) 胡萝卜: 抗氧化,抗酸化,美容,养头发,

7、养皮肤,防感冒.( 17) 水果: 补充维生素,预防食管癌.( 18) 肉类: 鸡肉是脂肪最少的肉,降低胆固醇,增强抵抗力; 羊肉是最滋补的肉,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 猪肉( 瘦) 是最补铁的肉,改善缺铁性贫血,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鱼虾是微量元素最多的肉,鱼肉暖胃,润肌肤,延缓脑力衰退,有利于心血管功能,降低血黏度,促进血液循环; 牛肉是最强壮的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筋骨。酸奶,花粉,螺旋藻等都是健康食品。 2.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是指一些仅提供热量,别无其它营养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垃圾食品有十类.( 1)

8、油炸类食品: 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含致癌物质,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 腌制类食品: 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影响黏膜系统,容易溃疡和发炎.( 3) 加工类肉食品: 含亚硝酸盐,显色剂,防腐剂等致癌物。 ( 4) 饼干类食品: 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造成负担,严重破坏维生素,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5) 汽水可乐类食品: 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含糖量过高。( 6) 方便类食品: 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只有热量,没有其它营养.(7) 罐头类食品: 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8) 话梅蜜饯类食品: 含亚硝酸盐,防腐剂,显色剂等

9、致癌物,盐分过高,含香精。( 9) 冷冻甜品类食品: 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含糖量过高。( 10) 烧烤类食品: 含大量3,4 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3。不宜同吃的食品根据食物相克相宜原理,在两小时内不宜同吃的食物如下:( 1) 对于畜禽类( 破折号右侧表示相克的食品,括号内表示不良生理反应,下同) :驴肉- 金针菇( 伤元气) 牛肉- 粟子( 呕吐) 牛肉 韭菜( 伤元气)牛肉 白酒( 伤元气) 牛肉- 红糖( 伤元气) 牛奶 西兰花( 会相冲)牛肉 田螺( 伤元气) 羊肉 竹笋( 伤元气) 羊肉 西瓜( 伤元气)羊肉 醋( 伤元气) 猪肉 菱角( 会肝痛

10、) 猪肉 杏仁( 伤元气)猪肉 菠菜( 伤元气) 狗肉 鲤鱼( 伤元气) 狗肉 绿豆( 会伤身)兔肉- 芹菜( 会脱发) 兔肉 白菜( 伤元气) 兔肉 甲鱼( 伤元气)鹅肉- 鸡蛋( 损脾胃) 鹅肉 梨( 伤元气) 鸭肉- 甲鱼( 伤元气)鸡肉- 芹菜( 伤元气) 鸡蛋 _豆浆( 会相冲) 鸡蛋 糖精( 会中毒)( 2) 对于水产类:鲤鱼 甘草( 有毒害) 鲫鱼 冬瓜( 伤元气) 虾- 南瓜( 伤元气)黄鳝- 皮蛋( 伤元气) 蟹肉- 番茄( 会腹泻) 蟹肉- 大枣( 伤元气)蟹肉 海带( 性寒凉) 牡蛎 茶叶( 减营养) 田螺 甜瓜( 伤元气)田螺- 木耳( 伤元气) 海鲜 芹菜( 生凉性)

11、 海鲜- 啤酒( 伤元气)( 3) 对于果蔬类:萝卜- 木耳( 生皮炎) 萝卜- 水果( 伤甲状腺) 红萝卜- 白萝卜( 相互冲)萝卜- 人参( 相互冲) 胡萝卜 山楂( 相互冲) 番茄 黄瓜( 相互冲)番茄- 红薯( 生结石) 番茄- 土豆( 伤元气) 黄瓜- 香菜( 伤元气)黄瓜- 芹菜( 伤元气) 黄瓜- 花生( 伤元气) 洋葱- 蜂蜜( 伤眼睛)元葱 大蒜( 会中毒) 洋葱 黄豆( 会腹胀) 菠菜- 豆腐( 生结石)菠菜- 大豆( 伤元气) 豆腐- 蜂蜜( 耳失聪) 土豆 香蕉( 脸起斑)芋头- 香蕉( 胃胀痛) 韭菜- 蜂蜜( 伤心脏) 南瓜- 红薯( 会腹胀)梨- 开水( 必腹泻)

12、 核桃- 白酒( 伤元气) 生姜- 白酒( 易上火)四、结束语-健康饮食造就健康长寿饮食养生不同于饮食疗疾,饮食养生是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 不是治“已病”, 而是治“未病”。这种治“未病”之法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养生之道.医食同源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说.祖国医学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 文中记述的“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类, 食养尽之”具体指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的配合是不可缺少的方面,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密结合在一起。黄帝内经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

13、”, 以“ 五谷”、“ 五果”、“ 五畜”、“ 五菜” 恰当搭配的日常饮食,能够达到营养培元,蓄精益气,预防疾病,延年健身的目的。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来看,医食同源实际上就是将医疗和食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医和食共同为除病延年、养生健身服务。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不得不说中国传统的饮食是有其科学的一面的,我们不能完全抛弃它,一位外国资深营养学家曾经说过:“我切身体会到中国的膳食结构是合理的、科学的,是有利于健康的。”他恳切的希望中国人不要盲目地追求西方的饮食习惯。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于培养中国人民正确的饮食习惯意义非凡。【参考文献】1 蒋伟函: 中国古人的健康观点(J).中国基层医药。 1998(。 2)2 胡清清: 谈中国人的饮食文化(J)。浙江医学。 1999. (5)3 高颖: 营养与健康 。中华预防医学。2000(。 5)4 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5 蔺琳林: 浅谈几种维生素对人体的影响。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03 、(4)6 楼蔓藤、李增禧、劳志华: 科学饮食与健康长寿。 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51007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