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约束支撑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18934485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屈曲约束支撑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屈曲约束支撑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屈曲约束支撑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屈曲约束支撑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曲约束支撑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屈曲约束支撑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一、 减隔震行业基本风险特征(一)减隔震行业产业政策变化风险我国减隔震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减隔震技术应用带来的综合效益尚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减隔震技术的市场推广仍需要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经营业绩的增长与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推广政策存在一定的关系。2021年9月1日,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后续相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仍需依据抗震条例制定相关配套实施细则等文件,相关区域减隔震市场的形成时间以及业务规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几年内,产业政策对市场的推动作用仍将是影响国内建筑减隔震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国家及各省市地区的政策推进进度和力度可能会给建筑

2、减隔震行业的发展以及经营业绩的增长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二)减隔震行业宏观经济变化风险行业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建筑桥梁、工业等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与建筑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未来下游行业,特别是公共建筑行业景气度受制于宏观经济形势、消费者信心及收入水平、信贷资金的获取难度等因素而出现下滑,将影响到产品市场需求,出现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二、 减隔震行业壁垒(一)减隔震行业政策壁垒随着减震产品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被逐步认识、减震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减隔震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检测及后期维护等都加强了监管力度。对于早期进入行业的企业,在减震产品的设计、生产、

3、销售、质量检测及后期维护等都已形成了较为严谨的内部控制流程,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二)减隔震行业产品标准壁垒减震产品需要满足多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要求。国家标准主要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行业标准主要有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360-2015)、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2013)、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多项标准对减震产品的质量、性能、检验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减震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减震产品标准预期也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进入壁垒也会逐步提高。(三)减隔震行业准入壁垒2015年6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建筑隔震

4、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360-2015)中第411规定:产品在进厂时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支座和阻尼器进场时,应由厂家提供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和型式检验报告,且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206883)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及设计文件的规定。其他必要证明文件包括业主要求提供的产品认证证书等。因此,型式检验是减震产品默认的行业准入制度,生产的减震产品只有通过专业检测机构的型检验才能进入减震市场。通过型式检验,既保证了减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对新进入者设置了较高的行业准入壁垒。(四)减隔震行业技术壁垒目前,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对

5、减震产品提出了标准的技术规范,这对减震产品的技术参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进行规模生产,并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的减震产品。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均需要长时间积累,且工艺水平、产品品质优化、核心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下游实际应用都需要较长周期,这些对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和生产经验的行业新进入者设置了较高的技术壁垒。(五)减隔震行业质量壁垒减震产品关乎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减震产品可靠的性能和质量特别重要,生产企业除需通过型式检验外,在减震产品出厂前,除了要经过内部检测合格外,还需要经过第三方独立检测等,因此本行业具有较高的质量壁垒,使得新进

6、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三、 中国减震器制造行业发展现状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减震器行业市场保持快速发展,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8亿元,同比增长9%。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减震器行业市场保持快速发展,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8亿元,同比增长9%。我国减震器行业的产值规模不断增长,从2016年的1028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5143亿元。2020年为14208亿元。我国减震器行业的产值规模不断增长,从2016年的1028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5143亿元。2020年为14208亿元。四、 减震器未来投资方向随着不断的研究开

7、发,减振器系统的智能性、舒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自适应可调减震器、复合型减振器、智能减振器、电磁流减振器等代表着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减震器行业概况及现状指出,我国减震器行业细分市场需求领域主要集中于轿车和SUV,其中轿车占比高达5452%,主要原因还是市场面这两大车型的数量最多,因此需求较为旺盛。而其他需求领域除了多功能车(MPV)接近10%以外,其余均在2%以下。总的来看,我国减震器市场需求还将会继续扩大,预计智能性、舒适性、便捷性将会是减震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五、 建筑减隔震细分行业(一)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弹性支撑类隔震装置,由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交替叠合,并经过高温、高压硫化

8、而成。使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以柔克刚的抗震方法,通过使用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橡胶隔震支座,并设置在建筑物的底部或下部,与上部结构之间形成柔性隔震层,来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减少输入到建筑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达到抗震目的。根据橡胶的阻尼比要求不同,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还可以分为普通橡胶隔震支座(不含铅芯)、铅芯橡胶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二)弹性滑板支座弹性滑板支座属于建筑隔震支座,主要由上连接板、滑移面板、滑移材料、橡胶支座部及下连接板等构成,具有镜面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或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一对摩擦装置,当水平力大于摩擦力时,上部结构与基础将发生相对滑动,确保上部结构安全

9、。该支座竖向承载力高、摩擦系数小、长期性能稳定,竖向承载力不受水平位移的影响、水平刚度小。弹性滑板支座主要与橡胶隔震支座配套销售,以满足大型建筑项目的减隔震性能指标要求。(三)消能阻尼器消能阻尼器产品主要为粘滞阻尼器、屈曲约束耗能支撑、金属屈服阻尼器,均属于减震产品。在建筑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联结缝或预埋件、楼层空间、相邻建筑间、主附结构间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输入结构中的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目的。(四)公路桥梁支座公路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

10、的重要部件,起着将上部结构静荷载和动荷载集中传递至桥墩台的作用,同时满足上部结构因荷载、温度变化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六、 行业供需分析(一)市场供给总量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持续走强,在国际的竞争力也日益显现,我国的减震器产业出海的规模不断增长,减震器产业的投资持续增长。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减震器行业的产能不断扩大,2020年产能达到了355亿支。(二)市场需求总量分析随着我国汽车等各类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对于减震器的需求不断增长,2020年我国的减震器产品的需求量达到了141亿支。假设减震器更换周期为8年,每次更换2对即4支,那么每年所需的减震器数量=当年汽车保有量/8*4。由此可以得出我国减震器市场的需求量,2020年我国减震器需求量为141亿支。假设减震器更换周期为8年,每次更换2对即4支,那么每年所需的减震器数量=当年汽车保有量/8*4。由此可以得出我国减震器市场的需求量,2020年我国减震器需求量为141亿支。(三)市场供需平衡分析由于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减震器生产国家,国外企业纷纷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因此国内的产量增速超过需求增速,产销率总体保持下降态势,国内生产的减震器不仅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要出口海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