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932930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第一讲 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钻井取芯、岩屑录井、地球物理测井是目前比较普及的三种认识了解地层 的方法。钻井获取的岩芯资料直观、准确,但成本高、效率低。岩屑录井简便、 及时,但干扰因素多,深度有误差,岩屑易失真。测井是一种间接的录井手段, 它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连续地测定岩石的物理参数,以不同的岩石存在着一 定物性差别,在测井曲线上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为基础,利用各种测井曲线显示 的特征、变化规律来划分钻井地质剖面、认识研究储层的一种录井方法;具有 经济实用、收获率高、易保存的优势,是目前我们认识地层的主要途径。鄂尔多斯盆地常规测井系列分为综合测井和标准测井两种。综合测井系列:重

2、点反映目的层段钻井剖面的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 直罗组底部,比例尺1: 200。由感应、八侧向、四米电阻、微电极、声速、井 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八种测井方法组成。探井、评价井为了提高储层物性 解释精度,加测密度和补偿中子两条曲线。标准测井系列:全面反映钻井剖面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井口(黄土 层底部),比例尺1: 500,多用于盆地宏观地质研究。过去标准测井系列较单 一,仅有视电阻率、自然咖玛测井等两三条曲线。近几年完钻井的标准测井系 列曲线较完善,只比综合测井系列少了微电极测井一项。一、 测井曲线的识别微电极系测井、四米电阻测井、感应一八侧向测井、都是以测定岩石的电阻 率为物理前提

3、,但曲线的指向意义各异。微电极常用于判断砂岩渗透性和薄层 划分。感应一八侧向测井用于判定砂岩的含油水层性能。四米电阻、声速、井 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用于砂泥岩性划分。它们各有特定含义,又互相印证, 互为补充,所以,我们使用时必须综合考虑。1、微电极测井大家知道,油井完钻后由井眼向外围依次是:泥饼、冲洗带、侵入带、地层。 泥饼是泥浆中的水分进入地层后,吸附、残留在砂岩壁上的泥浆颗粒物。冲洗 带是紧靠井壁附近,地层中的流体几乎被钻井液全部赶走了的部分;其深入地 层的范围一般约78厘米。侵入带是钻井液与地层中流体的混合部分。微电极测井是一种探测井壁周围泥饼和冲洗带电阻率的测井方法。由三个微 电极系

4、测得的微梯度和微电位两条曲线组成。微梯度探测范围(横向深度)4- 5厘米,显示的是泥饼的电阻值(泥饼的厚度一般在3-5厘米之间,泥饼的电 阻率通常为泥浆滤液电阻率的1-2倍);微电位探测深度8-10厘米,显示的 是冲洗带的电阻值。当地层为非渗透性的泥岩、页岩时井壁无泥饼和冲洗带, 梯度电阻值等于或接近电位电阻值,曲线重合或叠置;当地层为渗透性的砂岩 时,梯度电阻值小于电位电阻值,两条曲线分离,出现差异,差异越大说明砂 岩渗透性能越好。所以,主要用来判断储层的渗透性能。微电极系由于电极距短,反应灵敏,极板紧贴井壁受泥浆影响小对层界面反 映清晰,划分25米薄层时使用较多,曲线的拐点处为小层界面2、

5、感应测井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测量地层的导电性能。双感应一八侧向综 合井下仪器,测量的是地层深、中、浅三个不同位置上的电阻率值。深感应探 测深度约为中感应的二倍(距井筒四米左右),反映的是原始地层的电阻率。 中感应反映的是距井筒12米范围内地层的电阻率。八侧向反映的是井壁附近 的电阻率。这种由近到远的三组合比较清楚的指示了电阻率的径向变化。是我 们判定储层性质,定性划分油水层,定量解释油层的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 的主要依据。非渗透性的泥、页岩,钻井泥浆对其浸染较小,没有泥饼和侵入带,深、中、 浅三个部位的电阻率差别较小,所以,深感应、中感应、八侧向三条曲线形态 接近或重合。致密砂岩段

6、钻井泥浆对其浸染较小,侵入带较浅,八侧向反映的是冲洗带+ 侵入带的电阻率,深、中感应反映的均是原始地层的电阻率,所以,深、中感 应电阻值相等曲线重合,八侧向电阻率值较高曲线峰态明显。渗透性好的砂岩段侵入带较深,深、中、八三条曲线差异较大,渗透性越好 曲线间距越大。当原始地层为水层时,电阻值向着远井方向递减,含水饱和度 越高电阻率越小,所以,测得的视电阻率值深感应最小,八侧向最大,中感应 居中,在测井图上,深、中、八三条曲线由左向右平行排列。当原始地层为油层时,油层电阻值高于侵入带而低于井壁附近,所以,深感应电阻率大于中感 应而小于八侧向,中、深、八三条曲线由左向右依次排列。平时工作中,我们常以

7、中感应曲线为中轴,以深感应曲线的正负偏态,判定 储层的含油水性。深感应曲线负偏时(深感应曲线在中感应曲线左边),是水 层;深感应曲线正偏时(深感应曲线在中感应曲线右边),则为油层。另外,感应测井受高阻邻层(钙质层等)影响小,对低电阻地层反映灵敏, 也是我们确定延长统标志层一凝灰岩的主要依据之一。曲线的半幅点为层系界 面。3、普通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根据电极系大小分为1米、2.5米、4米电阻率测井,不同 的地区根据自己的地层特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电极系,长庆近年来均采用四米 电阻率测井系。主要用于定性划分岩石类型和判定砂岩的含油、含水性能。一般情况下,泥岩、页岩、煤表现为高电阻,砂岩中等略低电

8、阻,凝灰岩 低电阻。但仅根据四米视电阻率数值的大小,并不能准确判定它所反映的岩石 性质,因为砂岩含油时电阻会上升,含水时电阻会下降,油层粒度较细、地层 水矿化度较高或泥浆侵入较深时电阻率也较低。这种视电阻率解释的多义性, 必须用其他测井曲线来弥补。四米电阻测井曲线的上下组合形态、变化趋势在 大层段地层对比划分时应用较多。4、声速测井声速测井是一种研究声波在岩石单位距离的传播时间的测井方法。它利用声 波在不同密度的岩石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判定岩性和定量计算孔隙度的大小。泥岩、页岩、煤孔隙小较致密,声波穿越单位厚度地层用的时间短,速度快, 所以,声速曲线幅度较高,呈尖刀状向右突出。砂岩孔隙发育,孔隙

9、内又有油水等液体,声波穿越单位厚度地层用的时间长, 速度慢,所以,声速曲线幅度较低、较平直。随着砂岩物性和孔隙中填充物的变化,砂岩的声速曲线也会有一些小的起伏 或摆动。砂岩疏松,物性变好,曲线向右抬升;砂岩致密,物性变差,曲线向 左偏移。延长组油层声速一般在220微秒/米左右,延安组油层声速一般在240 微秒/米左右。灰岩、钙质夹层声速曲线幅度较低,曲线幅度以砂岩为对称轴,呈小尖峰状 向左突出。密度测井曲线与声速测井曲线形态接近,但对泥页岩反应更灵敏,尖刀状峰 值更高,两条曲线互相参照解释储层物性精度会更高。5、井径测井井孔直径的变化也是岩石性质的一种间接反映。泥、页岩层常因泥浆的浸泡 和冲刷

10、造成井壁坍塌,出现井径扩大。渗透性岩层常因泥浆液体滤失形成的泥 饼使井径缩小,而在致密岩层(粉砂岩、钙质层)处井径一般变化不大,实际 井径接近钻头直径。井径曲线是识别疏松地层与致密地层的首选依据,也是地 层对比划分的重要标志。6、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测井获取的是井内不同深度上的自然电位与地面上某一点的固定 电位值之差。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图上用每厘米偏转所代表的毫伏数和正负方向 来表示井内自然电位数值的相对高低,而无绝对的零线通常把自然电位曲线上对应厚层泥岩的自然电位值的连线当作基线,称为泥 岩基线。某一地层的自然电位相对于泥岩基线发生偏离时,则称为自然电位异 常;曲线偏向泥岩基线的左方为负异常,

11、偏向泥岩基线的右方为正异常。这一偏转方向,主要取决于井筒内泥浆滤液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的相对大 小。在一般情况下,测井时泥浆滤液矿化度必须小于地层水矿化度,因此自然 电位显示为负异常。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有异常出现的地方,该异常相对于泥岩 基线偏转的距离,叫做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远近储层物性越好、厚度越大,自 然电位曲线负偏幅度越大。纯砂岩的自然电位负偏幅度最大。随着砂岩中泥质 含量的增加或粒度减小或孔隙减少,自然电位曲线负偏幅度随之减小。因此, 根据自然电位曲线负偏幅度变化,可以区分地层的岩石性质,定性判断砂岩的 渗透性、旋回性、粒度等。自然电位测井。常用曲线的半幅点来进行分层。7、自然咖玛测井粘

12、土颗粒能够吸附较多的放射性元素的离子,所以泥岩就具有较强的自然 放射性。利用这一特性测量地层咖玛射线总强度,用于区分岩性、定量计算地 层的泥质含量的测井方法叫自然咖玛测井。泥岩、页岩放射性元素含量高,自然咖玛曲线幅度高。砂岩、煤放射性元素 含量低,自然咖玛曲线幅度低。砂岩中随着泥质含量增减,自然咖玛曲线幅度 发生变化。自然咖玛测井是划分岩性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情况下,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岩层界面,岩层较薄时则用曲线拐点划分界 面。二、测井曲线的应用测井曲线受泥浆性能、温度、仪器等多种因素影响,一条曲线往往不能准确 的反映地下情况,必须把几条曲线结合起来分析。曲线幅度的高低仅限于本井 上下围岩之间的

13、对比,同一地层邻井之间曲线幅度的高低、数值的大小可以参 考,但不同区域同一测井系列的曲线可比性较小。常见岩石的电性特征:砂岩:低伽玛、高自然电位、小井径、中较低声速、中低电阻、中低 感应,微电极曲线平直且电位与梯度差异大。泥岩:高伽玛、低自然电位、大井径、高声速、高电阻、高感应。油页岩(长7):高伽玛、高自然电位(甚至高过本井的砂岩),高声速、高 电阻、高感应。(高自然电位是油页岩与泥岩的最大区别)煤线:低伽玛、低自然电位、大井径、高声速、高电阻、高感应。(低伽玛是 煤线与泥岩的主要区分标志)凝灰质泥岩:尖刀指状低感应、高声速、大井径、高伽玛、低自然电位,低 电阻。第二讲、地层对比与划分地层是

14、区域构造运动和地史演化的产物,是油气藏的载体。同一时期、同一构造运 动中形成的地层,具有相同的沉积特点和储渗特性。地层对比的目的就是将具有相同 岩性、电性、成因、上下接触关系的地层归为一类,追踪它们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 规律,研究与油气藏有关的地层。地层对比划分可分为岩芯对比和测井曲线对比两种,常用的是测井曲线对比法。(一)地层对比划分依据地层对比划分依据有标志层和标准层两个。1、标志层:标志层是大层(13级旋回),对比划分的依据。标志层的确定原则:岩性典型,电性特征明显,易识别,分布稳定,易与追踪。鄂尔多斯盆地经过近四十年的实践摸索,将煤层(炭质泥岩)和凝灰质泥岩作为 地层对比划分的标志层。

15、它们是特定气候条件下区域性的沉积物,全盆地内普遍发 育,代表性强,覆盖面广。若煤层、凝灰岩不发育,标志层电性特征不明显时,可将与标志层位置相当, 电性特征典型的泥、页岩作为地层对比划分的参考依据。2、标准层:用标志层将大层确定之后还必须选定一些标准层作为细分小层的依据。这些标准 层多数是在油层附近且分布稳定的泥岩。标准层是小层(四级旋回),对比划分的主要依据。(二)地层对比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地层对比划分的原则:“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地层对比划分的方法:先追踪标志层,后确定标准层,再找含油层段。即:先定大层后分小层。1、旋回级别的分类:一级旋回:延安组、延长组一级旋回受区域构造运动控制。在全区分

16、布稳定,含有一套生储组合或储 盖组合。二级旋回:延10、延9,长3、长2二级旋回是一级旋回中的次级旋回;每个旋回都有大体相同的沉积特征。三级旋回:长81、长82、长31、长32三级旋回受局部构造运动控制,由几个沙泥岩段组成。四级旋回:长811、延8j、延813四级旋回受水动力条件及局部沉积作用控制,由单一岩性或由粗到细(从 砂岩开始到泥岩结束)、由细到粗的一个周期组成。四级旋回是地层对比划分 中的最小级别,也叫沉积单元,如果再细分就叫油砂体。一级三级旋回一般叫大层划分,四级和四级以下的一般叫小层对比划分。开发系统大多数开展的都是四级旋回的追踪对比。2、延长组地层划分方法延长统十个油层组的划分依

17、据主要是凝灰质泥岩,次为泥页岩。凝灰质泥岩在岩屑中为白色片状,手摸有滑腻感,在荧光灯下发橘红色强光。 在测井剖面上具有尖刀状低感应、高声速、大井径、高伽玛的电性特征;厚2米左 右。延长统地层依据岩性组合和十个标志层,划分为十个油层组。十个标志层代码 为:K0蹈,自下而上为:K0:位于长10底。K1:位于长7底,是长7与长8的分界线,厚2 0m左右。底部有2 m厚的 凝灰岩,中上部是152 0m厚的油页岩。因其在陕北延河流域的张家滩地区出 露,所以人们常称为“张家滩页岩”。油页岩在电测图上以自然电位曲线负偏幅度较高(甚至高过砂岩),区别于泥 页岩。K2:位于长63底部,是长7与长6的分界线。K3

18、:位于长62底。K4:位于长4 + 5底,是长4 + 5与长6的分界线。在陕北地区较发育,陇 东地区基本上是泥岩。K5:位于长4 + 5中部,是长4 + 51与长4 + 52的分界线,厚度68m, 在声速曲线上表现出4个一组的齿状尖子,感应曲线特征不明显。K6:位于长3底,是长3与长4 + 5的分界线。K7:位于长2底,是长2与长3分界线。K8:位于长2中部,是长2 1与长22的分界线。K9 :位于长1底,是长1与长2的分界线。3、延安组地层划分方法煤线是延安组地层对比的主要标志层。煤线在测井图上具有:低伽玛、大井 径、高声速、高电阻(如)、高感应的特征。低伽玛是测井图上区分煤线与泥 岩的主要标志。延安组地层沉积时区域气候由干冷暖湿进行周期性循环,干冷时沉积河湖 砂泥岩,暖湿时沉积沼泽煤系地层;两个煤系之间的地层代表了一个完整的旋回和 气候周期,周而复始使延安组地层韵律性极强。分层时把二个煤层之间的一套地层 作为一个二级旋回(煤层归下伏地层,煤顶为分层界限)。延4+5延10地层顶部普遍发育煤线,若遇有些区块、有些层位煤线不发育时,可借用邻区或邻井作参考。具体方法是:挑选与本区距离最小、最接近的井做 参考,根据两区地层厚度和砂岩旋回性变化趋势,以泥岩为分界线逐井由区外向区 内推。M, T ,f 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