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州木偶戏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8932930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论高州木偶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论高州木偶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论高州木偶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浅论高州木偶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高州木偶戏(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论高州木偶戏高州木偶戏又名鬼仔戏,是高州府(古高州府包括现茂名所辖区县及吴川、廉江等周边 县市)民间艺人在中原木偶戏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改造、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是汉俚 文化融合的结晶。1957年,高州木偶戏获民间艺术汇演优秀奖,已经扬名全国,1997年, 高州被命名为广东民族民间艺术(木偶)之乡,2003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 艺术(木偶)之乡。2006年5月,被誉为“百年古傀儡,时代新经典”的高州木偶戏经国务 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高州市成为国家级“民族民间艺术之 乡”赖以成名的重要法宝。据专家考证,高州木偶戏具有独特的民族学和民俗学及美学等特 点

2、,更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和建设新 文化都有重要意义。笔者试从起源发展、艺术特色、社会功能、传承保护等方面对其进行一 些简单探讨。一、高州木偶戏的起源和发展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是一门融汇了雕刻、服装、表演、 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中国的木偶戏起源于汉代,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 的“傀偶子”条载:“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 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机关舞于陴间。阏氏望见,谓是生人,虑下其城,冒顿 必纳妓女,遂退军后乐家翻为戏。”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 宋代

3、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明代木偶 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 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多样化。据茂名市志 “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戏曲”记载:自南朝元嘉三年(426年),杖头木偶传入福建,明朝 万历年间传入高州,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高州府清道光年间县志载:“尺布蒙头号 女巫,摇铃挝鼓唱偶于”、“元宵节期,觐光者于门外沙洲搭棚弄傀,以润饰太平”。“唱偶” 指的是木偶腔,“弄傀”则直接就是演木偶戏。至今,高州“年例”(即社日)还保留这一传 统。每年农历正月、二月间

4、的“年例”期,各地都要上演木偶戏,村落间锣鼓声不绝于耳, 十分热闹。四百多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 小班(单人木偶戏),清末发展了又发展有中班(四人班)和大班(八人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解放初期和“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和 有关部门对木偶戏积极扶持。茂名县(即今高州)于一九五四年成立了木偶戏剧团,组织木偶 戏老艺人整理传统剧目,并开展拜师授徒,培养木偶戏新人。一九五七年十月,老艺人吴德 文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演出白蛇传获优秀奖,使高州木偶戏获得较大发展, 文化部门还设有专人管理木偶戏演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有代表队参加

5、“广东省民间 艺术会演”,“全国民间艺术会演”,都获得好成绩,更有木偶艺人被选入中国艺术代表团, 参加在罗马尼亚举行的“世界木偶艺术观摩大会”演出孙悟空三调巴蕉扇获团体第二 名。文革后,宣传文化部门组织业余戏剧、音乐工作者和有名望的木偶艺人,对木偶戏进行 大胆改革创新,使得木偶戏得以空前繁荣和发展,全市有200多个大中小戏班,木偶艺人达 1000多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州木偶戏进入了鼎盛时期,据市群众文化艺术馆的资 料记载,当时木偶戏班发展到两千多班,年演出一万多场,成为广东演出单位中演出剧种最 多的文艺团体,盛极一时。1981年,省文化厅指定选1台单人木偶戏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 国木偶、皮

6、影戏调演,由单人木偶戏艺人陈铭器赴京演出孙悟空甘拜下风、水漫金山 和小白兔遇险记,获优秀演出奖。日本、德国木偶戏剧家先后来到高州观摩、交流木偶 戏艺术,香港海燕唱片公司专程到高州录制木偶剧团演出的芙蓉仙子猪八戒招亲两 剧的录音,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发行,木偶戏艺人梁东兴还应德国有关部门邀请,远赴德国 慕尼黑、不来梅等市演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 “以人代偶、木偶戏唱腔”的人班木偶 戏;上世纪九十年代,高州市创建了 “以木偶为演员、以粤剧为唱腔”的木偶粤剧团,实现 人与木偶同台的立体表演,活人与木偶互变,同台表演,将古老的木偶剧进行艺术化的创新, 把木偶、粤剧与戏曲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以崭新的形式

7、和独特的风格与精美的舞台设计、巧 妙的灯光融成一体,达到了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大浪淘沙后,高州木偶粤剧团 成了保存和发扬木偶戏与粤剧传统的翘楚。木偶戏,曾经是我们父老乡亲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 放,电影、电视、电脑在农村的普及以及其他娱乐活动的花样频出,高州木偶戏独领风骚的 辉煌已一去不复返,渐渐退出了娱乐中心,只成了少数发烧友的至爱。很多木偶艺人也收起 “家当”,成了电视剧的追随者。二、高州木偶戏的艺术特色高州木偶戏能够成功跻身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十分独特的艺术特色, 这些特色主要表现在雕刻、表演、内容、音乐、内容等方面。(一)雕刻造型高州

8、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头制作是传统的民间雕刻粉彩艺术。 高州木偶造型精巧自然,精雕细刻,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 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头可转动,眼会传神,手可拿放道具,嘴能张合,栩栩如生。 木偶雕刻工艺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未中断。木偶的雕刻工艺分六个步骤,每一个工序都是精妙绝伦的艺术创作。第一步:选料打坯。木偶头所用材料均是质轻易刻的樟木、榆木等,为了防止白蚁的侵 袭,经高温防腐处理后,拿到工厂由专门的机器打坯,劈成与木偶头像等高的三角形,刻划 面部中线,定出五官;挖空颈脖部,便于演员手指伸入。雕成头像坯,为下一

9、步工作节省时 间。第二步:精雕细刻。木偶雕刻艺人在落刀之前,要仔细研究,认真揣摩刻划人物身世、 身份、性格、好恶。以对称、均衡、对比、调和的艺术法则,使用造型、线条、色彩等艺术 语言,运用夸张、变形、强调、减弱、提炼、概括等艺术手段,拟容取心,为对象传神写照。 最重要的是刻人物五官,但木偶的形成是靠手工按步骤完成的,做工要精细才能表现惟妙惟 肖的表情。雕刻木偶头注重五形(眼、口、鼻、眉、耳)、五骨(眉、顶、颧、额、颏骨)。 其中,木偶头最重要的是木偶脸。脸要讲究的是五形三骨,即是两眼、一嘴、两鼻孔(五形); 眉骨、骨、下颏骨(三骨)。形形色色的五官根据角色的外形、性格、身份、经历和气质来 构思

10、,加上利用造型、线条、色彩来抓着了角色的神髓,木头人也自然地活了起来。如嘴尖 刻薄的媒婆,翘髻角目的老丑,长眉垂目的慈祥老者,嘴厚面肉坠的憨汉。非常注重人物性 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高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第三步:精巧安装。木偶雕刻完,成细胚后挖空,因为木偶头的内部结构是活动的,所 以还得把零件安装上。安装的时候要巧妙,不仅能使木偶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 伸曲灵活自如,还可令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表演时,可以令木偶开合扇子、穿衣、戴帽、 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一举一动,准确自然。第四步:上土打底。先把木偶头粉土,然后贴纸,防止其裂开,然后

11、再上土,即为木偶 人物的脸部掺些温暖色素,使肤色更见红润,有生气,更写实使人物的脸部看起来极具肉色, 更逼真。然后对上完粉底的木偶头抛光细磨,使得偶头的脸部皮肤光滑顺畅。第五步:彩绘。高州木偶彩绘精致,着色稳重不艳,保留唐宋的绘画风格,人物性格鲜 明,夸张合理,并有地方特色。一般采用世袭的秘制涂料,每件作品每种色彩都要涂上数十 遍,这样,木偶保存百年都不会掉色、变形。通过彩绘脸谱勾勒出不同人物的各种面部表情, 将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通过表情刻画出来,然后要上光油。第六步:编髻、埋发。根据具体人物的需要配上胡须、头发等,如果是新娘子还要盘头 发,在躯体上配以服饰,作为群众娱乐的戏剧偶像和玩赏工艺品

12、。木偶头基本造型有生、旦、净、末、丑,又有神仙、鬼怪、动物,还有传统名剧的角色 例如关公、曹操,水虎传的梁山好汉等,种类繁多。人物的性格和表情皆从面部的“五 形三骨”(即眼、鼻、口、舌、牙,眉骨、颧骨、下颏骨)表现出来,根据木偶戏人物特点, 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着意刻划,创作出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极富艺术魅力。其中“媒婆”、 “白阔”、“白须老生”、“文武生”和“文武旦”的刻划是其中极为成功的典型。“白阔” 塑造的是健康而风趣的老者形象,夸张的宽眉骨和大下巴,能张能合的嘴巴,红润的脸色, 银丝般的长眉和髯口,体现童颜鹤发、相貌堂堂的长者之概;而“媒婆”则刻划出阿谀谄媚 的笑眼,善巧辩、能活动的

13、薄唇,干净利索的苏宗髻,太阳穴上贴晕头膏,构成“三姑六婆” 的生动形象。又如“白奸”头像,运用机械原理,在头像装上活眼,头动眼也动,显露出狰 狞凶狠的眼神,富于表现力,从形象刻划其内心世界。“白须老生”,脸形多用“国”字型, 写真为主,突出眉骨和下巴,眉毛松长,前额和眉梢的皱纹刻划细致,形象生动。“文武生” 和“文武旦”的特点是写实,五官俊秀、容貌丰腴、色调柔和,解剖关系处理得当,比例准 确。各种头像,神态各异,各有特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二)表演艺术高州木偶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在庙门前或空地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 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特别是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前几天,演出木

14、偶戏主要是给菩萨“看”, 娱神娱人。过去,木偶戏演出至少包括:“请神一一演出一一送神”等三个程序。单人木偶戏一般 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 逢年过节、婚娶喜庆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装着木偶戏全部家当的木偶箱,走村串巷, 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摆放一张方桌,就可以作为木偶表演舞台。每当锣鼓一响,那木偶戏 艺人仿佛有三头六臂般,这边敲打锣钹,那边手脚并用,将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缭乱,同时 还要嘴里根据生、旦、净、丑不同角色唱出、说出不同腔调。木偶艺人不仅能使木偶的头部、 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灵活自如,还可令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可以令木

15、偶开合扇 子、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眨眼、杀头、喷烟喷火、开弓射箭等高难度动作,一 举一动,准确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对白、锣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艺术,均由一个艺 人完成。而中班和大班则由多人分工合作,表演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场面更是热闹非凡。艺 人熟练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悠扬的唢呐声,令人赞叹不绝。歌声、 笑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锣鼓声和木偶戏特有的音调在宁静的乡村夜空中传得很远。(三)唱词唱腔高州木偶戏的唱词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引经据典,借古喻今,寓意深远,具有浓郁的 地方特色。唱词多用七字诗体句式,四句组成一组,每句尾押韵,偶或用五字句,三字句不 限,唱腔偶尔

16、加入插科打诨的“爆肚戏”(即兴性)的道白或唱词,令人捧腹大笑。其唱腔 音乐属戏曲音乐中的曲牌(连缀)串体,还经常套用高州山歌小调,起腔多用“依呀吓”, 或“依呀哩”来引腔及衬词拉腔,衬托气氛,将高州山歌融入到木偶腔之中来唱,从而使唱 腔更古朴,更富于情感,更善于抒情叙事,更具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原生态”成份。例如悲 凄时,套用高州山歌红泪怨;喜庆时,套用丰收调;劳动时,套用担柴调;男女 倾诉爱情时,套用高州情歌来表爱意。用得十分得体,恰到好处。木偶腔还可加上口技, 模仿马嘶声,赶集时,人声鼎沸之声都模仿得维妙维肖,令人叫绝。高州木偶戏专用高州白话方言(包里有较多中原古音的广府话)演唱。高州木偶腔

17、属于 说唱音乐范畴,集宋、元、明朝的“鼓调、“渔鼓”、“曲牌”综合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 相当丰富的音乐成份。演出时有说有唱,说的是散文体,唱的是韵文体,多是以叙事形式来 表演的。高州木偶戏以“唱古,就唱三皇五帝,唱今,就唱今朝有名人”等唱句开头,而常 以“执喂(收拾东西)回箱 振饭吞(吃饭)”等唱句结束,使唱腔俗中见雅,贴近生活, 令人回味无穷。高州木偶戏唱腔变化多样,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是描绘故事情节、刻 划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高州木偶唱腔戏曲音乐属“板体”,兼词赋小 调式曲牌,唱法分男、女声独唱,男女异声同调、同唱。男用真嗓唱,女则提高声音用假嗓 唱,有时

18、男女声都可套用真假声结合来唱。在唱腔设计方面,有中板、慢板、快中板、慢中 板、紧板、倒板、哭板、叹板等。低音时,委婉冗长;同音时,与剧情贴切吻合得天衣无缝。 能通过多样化的唱腔刻画生、旦、净、末、丑、善、恶、忠、奸、文人墨客、市井粗人等不 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在不同的场景的心理变化。高州木偶唱腔在不同场合采用不同 形式:1、半说半唱。常见于叙述故事时,是一种前半句说,后半句唱的形式。2、似唱似说。将旋律与语言紧密连凑起来,形成一种既像唱,又像说的唱腔。这种唱 腔多用于紧急、激动场面,近似粤剧中的(十字清)快二流,其速度较快。3、拖腔。在唱主要唱句时,唱时也是说,说时也是唱,旋律性不太强,

19、而拖腔与衬词 中则旋律很明显地加强,而在这些地方加上伴奏,增加力度。例如陈世美中的“呀吓 呢个可恶及既陈世美呀该打(呀吓),真系既打(呀吓)该打”这一连串的拖腔加 衬词,都能打动观众心弦,加深印象,使剧情风趣横生,使观众乐不思返。高州木偶戏有“对口唱”或“群口唱”等独特的演唱形式。均由两人或多人担任演唱(木 偶中班、大班)也可以二人兼唱兼伴奏,大班木偶班则有专门乐队伴奏。还有“帮唱”,它 是在“单口唱”或多人“对口唱”的基础上,为了增加演唱效果乐队伴奏也加入“帮腔”演 唱,渲染气氛,使演出出神入化,令人耳目一新。(四)音乐伴奏高州木偶戏音乐伴奏多用弦乐器,较少用吹奏乐器,弦乐声音较柔,能与唱腔

20、协调,同 时亦有助于演奏边奏边唱,轻巧方便,别具特色。单人木偶戏多以锣鼓音乐伴奏,节奏简单 明快,其以“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咚锵!”的锣鼓谱为主,不用重复,而直 截了当。武戏时,用急速节奏型;文戏时,缓慢且中速;男角上场多用高边锣,女角出场多 用小锣钗,显得文静端装。而木鱼和曲尺,多用于演唱时打击节奏。该唱调有三种:“羽调” 是代表性的主要调子,隔或用“诸宫调V “征调”等,边唱边击鼓,一般由“羽调”连成一 个音乐唱腔环节来喧染剧情,使唱腔音乐富有变化和创意。木偶中班则采用乐队伴奏,木偶 艺人都是多面手,吹打拉弹唱,样样精通,演出时忙得不亦乐乎。吹打乐以三吹乐器的大、 小角(高、中

21、、低音唢呐)为主,喉管、二胡、扬琴兼用之。木偶大班则在民族丝竹乐器基 础上,领奏用高胡,其次有三弦、二胡、月琴、秦琴、横箫、洞箫等。六十年代后期,乐队 增加了电子琴、大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打击乐也在民族击乐大锣、小锣、曲锣、大钹、 小钹、木鱼、曲尺基础上增加了定音鼓、电子鼓等。高州木偶戏有说有唱,唱的部分有相当丰富的音乐成份,伴奏很有节奏韵律;而说的部 分,则由木偶艺人的声调、节奏、快慢结合成一种独特的音乐成份。除单人木偶戏外,伴奏 音乐基本分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过门音乐”,另一部分是“伴奏音乐”。“过门音乐” 包括前奏,引子和间奏,在一般情况下,戏开场多用大笛吹奏大开门小开门来喧染

22、气氛,强化环境,引人驻足。伴奏音乐,是随着人物、场景、情节、场次等变化,使吹奏的 曲牌也有所不同。例如官员出场吹奏大开门、小开门;结婚喜庆吹奏一锭金或百 花亭闹酒;战争胜利班师回朝吹奏得胜令;悲哀落泪吹奏雁儿落;轻松悠闲吹奏荡 舟。低音时,委婉悠长;高音时,高亢激昂;拖腔时,起承转合,逗人有趣,百看不厌。 这是高州木偶腔伴奏音乐设计最大大特点。(五)内容情节高州木偶戏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地方掌故、民间 故事等,故事来源十分广泛,才子佳人、神仙鬼怪的传奇故事,英雄将相、忠臣孝子的事迹, 乃至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描述,都有涉及,可谓是包罗万象,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有时

23、一 出(本)戏就有100集以上,可演半年或一年以上。木偶戏按剧目内容分,将其分为“撰 本戏”和“小本子戏”两类。按表演场合和社会功用分,可将其分为“庙会戏”和“愿戏与众戏”两类。按伦理道德准则分,可其分为“忠戏”、 “孝戏”、“节戏”、 “义戏”四类。戏剧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催人泪 下。故事最后大多以大团圆、喜剧性结束。三、高州木偶戏的社会功能源远流长而极具地方特色的高州木偶戏,能让年轻人振奋,让老人摆脱寂寞,让小孩增 长见识。让善于总结人生的人陷入深思,给品行恶劣的人敲响警钟,给醉狂的人提醒自制, 给有财有势的人供给娱乐,给辛苦的人驱散疲劳,给勤学的人供给知

24、识,它有着娱乐大 众、传播文化、道德教化、艺术审美、社会组织等社会功能,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高群 众文化艺术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一)娱乐大众高州木偶戏具有娱神娱人双重功能。在普及电视以前,娱乐条件极其艰苦而有限,木偶 戏是高州及周边地区广大民众最普遍、最时尚、最高档的娱乐项目。一旦某地地演戏,奔走 相告,热闹非凡。有的村民此村看完奔赴他村,为了看戏,一晚来回走十几里山路也在所不 惜。频繁演出的木偶戏穿插在一年的忙碌和辛苦当中,极大的丰富和娱乐了广大群众的精神 生活,舒缓和减轻长期劳作和生活困苦带来的苦闷。(二)传播文化在乡间,木偶戏是集中民众的好方式,木偶戏在演出过程中,无形中

25、起到普及戏剧知识、 农耕知识、历史知识、礼仪常识、法律法规知识等作用,发挥了传播文化和文明的功能。(三)道德教化高州木偶戏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功能。高州木偶戏的内容来源广泛,但总的来说,所反 映的大多是英雄将相义盖云天、忠臣孝子贤良淑德以及积德行善、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等内 容,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等儒家观念,是维系民众伦理道德,加强民 众纲常意识、团结意识、睦邻意识的重要力量。木偶戏寓教于乐,对广大民众能够发挥潜移 默化的道德教化作用。同时,木偶戏让不同村落、不同阶层的人聚集到一起,可以加强群众 的沟通理解,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四)艺术熏陶高州木偶戏包括了雕刻、表演、

26、诗歌、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成分。长期看木偶戏,文 化审美水平自然会有较大的提高,甚至目不识丁的乡村野夫也会唱上几段。四、高州木偶戏的保护自从1997年高州被命名为广东民族民间艺术(木偶)之乡,03年获得中国民族民间艺术 (木偶)之乡称号,06年高州木偶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 来,政府部门都积极地采取了成立木偶协会等相应保护措施。但社会转型,强势经济冲击, 文化多元化,娱乐观念取向转变,观众剧减,木偶艺术后继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艺人后代不 愿继承衣钵,社会上也难找人传承,曾经在高州这块热土上大放异彩的木偶戏现在已日渐式 微,使高州木偶戏生存发生危机,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27、。在市区城中村,偶尔还可以看到 木偶戏在表演,但观众寥寥,而且大部分都是些老年人。近年来,很多木偶戏班都因为市场 萎缩、经费不足而举步难艰,木偶戏班数量剧减,全市木偶戏班由200多班减少到80多班, 木偶艺人由1000多人减少到300多人,多数属于乡村戏班。现在,木偶戏已成为稀有艺术 品种,高州市木偶粤剧团也成了省文化厅指定的民间稀有剧种保留团体。现在既是“稀有”, 就要象保护珍稀动物一样来拯救和保护。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政府积极扶持,加快资源整合 和大胆创新(一)政策大力支持高州政府部门目前希望以木偶粤剧团做龙头,藉此来带动乡村的木偶戏班。高州木偶粤 剧团即使每年财政拨款十几万元,每年演出10

28、0多场,仍然连职工工资都没有保障,经济相 当紧张。我们认为,高州木偶戏保护的正确思路是:根在民间,重在群众。不能只关注高州 木偶粤剧团等龙头,更要关注和关怀占主体和主导地位的大量乡村木偶戏班。因为木偶艺术 的生存、发展和繁荣必须依赖社会的合力才能完成。同时只有乡村木偶戏班,才是真正体现 传统高州木偶戏的艺术特色。而我们政府对乡村木偶戏班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人文关怀。社会 需求少、收入低是木偶戏班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他们的表演时节现在一般只是在庙宇的诞 辰,菩萨开光、冬至和各地年例期间,平时演出唱一本戏大概是100块左右,如果是年例期 间还可收到180左右一本戏。除了这些节日,其他时间大多是在家里种

29、田种地。目前乡村木 偶戏班的艺人表演大多只是为了生计问题而表演,至于如何改进,如何获得更多的听众这些 想法他们倒没怎么考虑过,用其中一个艺人的话来说,“就是为了两餐”。如果乡村戏班的木 偶戏艺人连饭碗问题也难以保障,那么提高艺术质量又谈何容易。建议政府在文化馆(站) 的编制中,划出一部分编制用于招聘资深木偶艺人,每月给予从事乡村木偶戏演出的资深艺 人一定的保障金,购买养老保险,按演出场次和演出质量给与奖励和补贴,解决木偶艺人的 后顾之忧,才更能促进乡村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木偶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瑰宝,它的生命力在于群众。要吸引和留住观众,就要表演形 式和内容都与观众的口味

30、相吻合,这就需要在保留其艺术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其实,相对于高州市木偶粤剧团以木偶形式表演的粤剧来说,乡村的木偶戏班的木偶戏才是 更为直接地传承了高州木偶戏独特古朴的唱腔和形式。当前乡村木偶戏依然能够存在主要是 因为长久以来乡村人已经形成习惯逢节用木偶戏来助兴,人不看没关系,“菩萨”可是要看 的。正是这种“敬神”心理,加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请一个戏班唱几本戏每家每户集 资一点也不是问题,因而乡村木偶戏得以在日益消淡中狭路生存。近十几年来,娱乐方式多 元化,观众锐减,乡村木偶戏班从以前的“娱神娱人”到今天只能“娱神”了。加之生活无 保障,表演艺人也无心思去迎着时代要求去改进表演艺

31、术,大致是“有表演就去,唱完就算” 的表演态度,艺术含量已在走下坡路,如果不注重艺术升华,自我改良,主动寻求更好的出 路,在未来多元文化的竞争和冲击下,加之现在继承乏人,乡村木偶戏班的生存之机便是岌 岌可危了。因此,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创新木偶戏的演出内容、表演 艺术,使之适应现代年轻人的爱好和特点,将木偶艺术作品数字化,搬到网络、电视上去, 使木偶艺术普及化、大众化,这是拯救高州木偶戏的必由之路。(三)加快资源整合目前高州仍在正常活动的150多个木偶戏班中,品牌叫响的寥寥无几。为了传承这一艺 术精品,建议由文化部门牵头尽快组建木偶戏艺术协会,开展木偶剧团等级评估活动,打造

32、木偶戏艺人交流平台,定期召开木偶经验艺术研讨会,开展木偶艺人技能竞赛,创建木偶艺 人培训基地,利用演出淡季组织免费训练班,整合和集中优势资源,精编个大中小班,加大 扶持和指导的力度,多渠道开辟演出市场,让高州木偶戏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重放异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州仍有80多班木偶戏大中小班在正常活动,从事艺人达300多 人,是活跃在城乡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众文化重要队伍和力量。但愿在政府的关怀下,这朵被 称为南国奇葩的高州木偶戏不但不会消失,而且越开越靓丽,成为高州文化强市建设与和谐 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参考文献目录1、周泽明高州木偶腔及音乐设计,群文论坛,2006年第4 期。2、迭名寻访木偶戏,网址:3、迭名:高州木偶戏,网址: 年8月11日。4、梁盛、叶裕辉高州木偶戏名扬海内外,网址: ,2006 年 12 月 6 日。5、迭名:高州木偶戏,网址: 年5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