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贷款损失准备风险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8932923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说贷款损失准备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说贷款损失准备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说贷款损失准备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浅说贷款损失准备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说贷款损失准备风险(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资本充足状况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银行资本充足状 况与贷款损失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完全充分有着较为密切 的关系。资产损失准备提取不充分,不仅会降低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 也会造成商业银行利润虚增。只有在充足计提资产损失准备的前提下,资本充足率计算才真实 可信,各行之间才具在可比性。通过对深发展、浦发、民生和招商银 行资本充足状况和八项资产损失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和对资本充 足率计算的影响。2000-2003年,深发展,浦发,民生和招商银行的贷款业务始终 保持较高的发展幅度,但资本充足率却令人堪忧。以2000年至2003 年资本充足率年末数为例,深发展银行一路下跌,从2000年的17

2、.56% 降至2003年的6.96%,已突破8%的警戒红,浦发银行从2000年的 13.5%降至2003年的8.64%,招商银行从2000年至2003资本充足率 也一直呈下降趋势,虽然在2002年时止跌回升,年末数升至12.57%, 但2003年又降至10.26%.四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基本呈下降趋 势,已逐步临近甚至突破8%的底线,资本充足状况并不乐观。影响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主要因素是计提比例,事实上,只 有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和计提范围都一致的情况下计提比例才 有实质意义.综合分析,影响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的要素应为三个:计提 范围,计提方式和计提比例。在影响贷款损失准备的三项要素中,

3、隐蔽性最强的莫过于计提 范围,这涉及到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范围界定问题。四家上市银行在计提范围上,除了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垫 款、担保垫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各种业务之外,未明确“银行卡 透支、信用垫款”业务,在计提范围确定上个别银行还存在程序混乱、 随意调整的现象。对计提范围进行了不应有的扣除。深发展和浦发银行在2002和 2003年都明确在既定计提范围的基础上扣除有效的抵押品、质押品 和保证价值。这种扣除不仅缺乏制度依据,而且也不合逻辑。首先, 有效的抵押品、质押品和保证价值并不能避免贷款损失的发生,贷款 抵押或质押实质上是违约风险转化为贷款损失的发生,贷款抵押或质 押

4、实质上是违约风险转化为贷款的追偿风险加上抵押或质押资产价 值的风险,担保是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转化为借款人和担保人共同违约的 风险,风险的转化可能会使风险量化的数值有所改变,但并不能消除 风险。其次,从制度依据来看,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商业银行 根据贷款抵押品的市价和其他相关因素,分析贷款的风险程度和回收 的可能性,合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并没有明确可从贷款额中直接扣 除抵押品、质押品和保证价值。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相关规 定,在预计贷款的减值程度时,应充分考虑抵押品的情况,如抵押品 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抵押品的公允价值、影响抵押品价值评估的折 扣因素等,而未来抵押品的净现值应为确定抵押品公

5、允价值的重要依 据。损失比例差距较大。四家上市银行对“正常”和“损失”类贷款的计 提比例均为1%和100%,但对“关注”、“次级”和“可疑”类贷款 的计提比例规定为25%,浦发与招商银行规定的比例为35%,深发展 和民生银行对“可疑”类贷款规定的计提比例为50%,浦发银行规定 的比例为70%,招商银行规定的计提比例为65%。目前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有全额方式计提和差额方式计提两 种。所谓全额方式计提,就是按照分类的资产额和确定的计提比例足 额计算贷款损失准备;所谓差额方式计提,就是按照分类的资产额和 确定的计提比例部分计提贷损准备。选择差额方式计提时,与全额方 式计提的损失准备差距越大,实际贷

6、款损失准备比例就低,管理当局 确定的损失比例也只能作为一种表观损失准备比例看待。2000年除了招商银行之外,其他三家上市银行均采取全额方式 计提损失准备,并详细列示了每一类贷款所计提的损失准备。2001-2003年各上市银行纷纷改变了计提方式和披露策略。所披 露的内容变得模糊含混。如深发展2002年实际计提的打贷款损失准 备为70439万元,按照全额方式计提的准备数为323904万元,是实 际计提数的4.59倍。各行在披露中只披露计提比例准备数总额,不按照各类另贷款分 别披露损失准备数,不仅不便于监管者实际分析五纺分类资产的各行 实际计提数额和计提比例,而且很容易诱导报表阅读者认为披露的损 失

7、准备比例即是实际的计提比例,披露的计提数即是应计提数。上市银行采取上述手段少提或不提贷款损失准备,直接影响着各 行信贷资产的实际风险覆盖情况。尽管各上市银行在2000-2002年贷款损失准备比例从2000年到 2001年却迅速下降。如浦发银行从2000年的27.4%下降到2001年的 4.35%和2002年的2.84%.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的巨幅下降与各行急剧 增长的贷款资产规模有密切关系因为正是分母的不断扩大才造成 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的不断稀释按照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两项标准分别计算的贷款损失准 备覆盖率,普遍不能覆盖不良贷款如深发展银行,2000-2002年按一 俞两呆计算的贷款损失准备覆盖率分别

8、为31.67%,31.93%和平共处%, 不足不良贷款的1/3,浦发和招商银行按照一逾两呆计算的贷款损 失准备覆盖率平均为60%,但按照五级分类计算的贷款损失准备覆 盖率平均仅为40%左右。从不良贷款率来看,四家上市银行2000-2002年的贷款余额的大 幅增长带动了不良贷款率的大幅降低.但这种不良贷款比率的降低, 却没有让不良贷款的绝对值相应幅度的减少,相反,有的银行较上年 甚至大幅增长。结合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计提比例和计提方式的分 析来看,由于上市银行在计提中采取了各种明显的或隐蔽的手段,导 致贷款损失准备实际计提额不能充分覆盖不良资产,各行的不良资产 中都有较大一块比例没有相

9、应的损失准备保证,不良资产所蕴含的风 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防范。四家上市银行对坏账损失的认定标准都遵循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但各银行的计提范围尚不统一。如浦发、民生和招 商银行对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仅简单的描述为“其他应收款项和 其他流动资产”,没有详细列举具体资产名称。浦发银行列明“拆放款项”属于计提范围,但民生和招商都没有 明确说明,使人难以判断实际情况。从计提方法来看,深发展采用了 一般准备计提和个别项目认定专项准备计提相结合的方法,其他三家 银行均采用个别认定法。但这三家银行都没有披露坏账准备的计提比 例和各项应收款项资产的详细信息,这样就很难判断三家银行究竟是 根据哪些因素计

10、提坏账准备。除了深发展银行之外,其他三家银行对 此都没有具体披露,报表使用者无法获悉这三家银行究竟是依据怎样 的量化比例来判断其坏账损失的,因此也无法明确其坏账准备的计提 是否充足和合理。四家上市银行对计提短期投资等六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并不十分 积极,对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抵债资产只是个别行在个别时期计提 了减值准备,缺乏计提的连续性,对于无形资产没有一家上市银行计 提减值准备。事实上,对于构成商业银行固定资产主要组成部分的建 筑物及附属设施,大量的系统硬件设备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技术陈旧、 损坏和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近几年,各商业银行纷纷对其主要核心业务系统更新换代,构

11、成 无形资产主要组成部分的系统软件技术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淘汰和更 新,但这些变化在减值准备的提取上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提比例等手段少提或不提各项资产损失准备。在此基础上计算的资本 充足率尽管符合监管部门8%的标准,但可信度和可比性已大打折扣。 建议监管部门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等相关指标考核管理中。要求商业银行制定明晰的贷款损失准备和其他各类资产减值准 备计提会计政策,特别是贷款损失准备应进一步规范计提范围和计提 方式,严格贷款保证人资格、保证责任和保证合同的规范性,明确抵 (质)押品、抵(质)押权的价值确认原则和价值,分析抵(质)押 品的流动性和价值稳定性对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要加大对信息披露

12、不规范、虚假披露的监管力度,对于有关资本 充足信息披露不实、采用各种手段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 措施和手段,追究相关高管人员和董事会的责任。“采用权重法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 入二级资本,但计入部分不得超过对应贷款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 1.25% ”相比,修订后的办法,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资产范围将有所增 加。“最低要求”的降低,有利于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率持续达标,也 体现了银监会坚持逆周期监管的思路。针对附属资本补充带来了好处,然而对于更为重要的核心资本却 并没有太大帮助。而对于银行来说,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才是更为迫 切的。一家外资投行初步估算,办法调整后,有望增加商业

13、银行46 个基点的资本充足率,其中主要是附属资本,对核心资本基本上没有 影响。银行业务本身对资本金消耗较大,尤其是近两年的信贷高速增长,要抓住当前盈利增长较快的有利时机,真正做到准确分类、充分核销呆账,做到以丰补歉。银监会也在就其他新监管标准进行修订。新监管标准要充分借鉴国际新监管标准,紧密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 健全完善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银监会将在抓紧制定和完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流动性风险管 理、公司治理和系统重要性评估与监管等一揽子监管标准,并在深入 细致做好测算、评估和沟通工作基础上适时发布。银监会表示,要以 推动新监管标准实施为契机,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风险防范和抵 御能力,增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