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932910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一)摘要: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发展时若使用不当,会加大金融风险,因为创新促使商业银行改 变经营策略,金融体系改变其构成,以及金融风险的隐蔽性更强。要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风 险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对金融创新进行立法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监管金融创新是各金融要素的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金融创新泛指 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如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形式、新的金融市 场、新的支付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全球 掀起了旨在摆脱金融压抑的金融创新浪潮,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其动因与金融产品

2、虽然有 所变化,但金融创新的过程却一直没有停止。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导 致金融深化和发展。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加大金融风险,发生金融危机,甚至 会对整个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据imf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130多个国家,几乎占imf 成员国的3/4,经历了金融业的严重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都受到了影响。从 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到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经营危机,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拉美金融危机, 都表明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面临更多的风险。一、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风险(一)金融创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由此给银行体系注入了不稳定因素。由于银行传 统

3、业务的赢利性下降,商业银行被迫寻找新的有潜在风险的表外业务来保持其赢利水平,表 外业务是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业务,包括与传统信贷相结合的业务,如承诺、担保、承 兑等,以及与有价证券衍生工具买卖相关的业务,如买卖金融期货合约、安排掉期和互换等, 这些业务的开展增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利用新金融工具开展的表外业务具有的 或有负债”性质蕴含着极大风险,银行开展此类业务大多采用支持性信用工具,也就是说, 当市场上出现某种情况时,银行有义务向其客户提供资金,这样就形成了银行的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的形成使银行承担了较大的信用风险,如票据发行便利这种与直接融资相结合的表 外业务越来越集中在大型银行身

4、上,使得风险集中化,给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 胁。表外业务弱化了风险管理。首先是表外业务逃避了中央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因其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特殊而受到中央银行的严格监管,中央银行对其进行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规 定其资本充足比率(自有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总值的比值),通过对这一比率的规定,迫使商 业银行不断改善自身的资本基础,这一资本要求与银行的资产风险成正向关系,以此加强对 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而言,资本要求越高,其经营成本也就越高,因此,为在 不提高资本充足比率的前提下增加赢利,商业银行就开创了由金融创新工具支撑的表外业务。 这一业务并不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样中央

5、银行就无从对其真实的风险状况实施监 督,而随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其资本充足比率就潜在地下降,承受风险的能力也 随之降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也随之上升;其次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削弱其自身 的风险内控管理,金融创新给银行内部管理会计带来许多困难,降低了资产负债表上的信息 质量,表外业务的或有负债性质增加了会计报表中所含风险信息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 则往往降低了银行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总之,赢利动机的存在使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产生了 特殊偏好,它们迅速地运用新型信用工具取代了传统的信贷工具,但同时削弱了银行体系的 风险管理,因此,对表外业务加强监管势在必行。正是基于此认识,巴塞尔银行监

6、管委员会 在补充有效银行监管原则时加入了 “考虑到可构成银行大规模风险暴露的表外业务”这一条 款。(二)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体系的构成,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加速发展加大了金融体系中的 风险因素。众所周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及迅速发展是近年来金融体系的一大特征, 它改变了金融体系的原有结构:商业银行地位的下降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地位的上升,这一变 化也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状况。首先,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过多的证券 业为主业,大量参与具有高杠杆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并且它们参与此类交易的目的与传统 意义上的银行不一样,传统银行是为了避免其资产头寸面临的市场风险,而非银行金融机构 则纯粹

7、以获取高额投机利润为目的,所以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十分注重运用衍生证券的杠杆 原理。作为金融体系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为金融体系埋 下了隐患。其次,同为金融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体系的关系密切, 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的经营手法给自身招致的风险极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蔓延开去,两 者间巨额的资金借贷关系使得前者的亏损与倒闭就意味着后者将难逃厄运。金融体系中这种 特殊的连锁反应极大地强化了风险的冲击力,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可能仅由一家非银行金融 机构的破产引致。再次,非银行金融机构一向不是中央银行的监管重点,所以中央银行并没 有有效的临管措施;同时,市场对非银行金融的监管作用也十分有限,因为对于内容及原理 都极其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很难形成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也很难被投资者所理解,市场上有 效的自发监督机制也就无从形成,风险的滋生与扩大就十分容易。可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 成长和壮大在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也为金融体系孕育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