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种植方式间混套作HU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930356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种植方式间混套作HU1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三章种植方式间混套作HU1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三章种植方式间混套作HU1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种植方式间混套作HU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种植方式间混套作HU1(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节第三节 间作与套作间作与套作种植方式种植方式,又称种植形式,是指,又称种植形式,是指作物在农田上的时空配置,包括作物在农田上的时空配置,包括间作、混作、套作间作、混作、套作和和复种复种1 间混套间混套 间作、混作、套作是我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间作、混作、套作是我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耕细作、集约种植的一种传统技术耕细作、集约种植的一种传统技术:公元前1世纪,西汉汜胜之书汜胜之书:“每亩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种之”、“区种瓜又种薤十根”、“又可种小豆于瓜中”。公元6世纪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二豆良美,润泽益桑”,以发挥作物间的互利关系;“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以避开作物间的不

2、利关系。至宋、元时期的七百年间,间混套作有一定发展,注意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并提高了对套作的好处和合理选配作物组合的认识。至明、清,人口增加较快,人均耕地显著减少,间混套作普及较快。明代农政全书中有了关于大麦、裸麦和棉花套作,麦和蚕豆间作,以及棉薯间作等记载。清朝农蚕经记述了麦与大豆的套作。此外,明朝还有早稻与晚稻套作,清朝有稻豆套作、粮菜问作、稻与苡薏间作等有关记载。至建国前,套作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玉米与豆类间作在全国各地已都有分布。建国后,“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合理的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和密植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间间(混混)套作已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作物高产、套作

3、已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作物高产、高效、持续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高效、持续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间作与套作的有关概念间作与套作的有关概念间作与套作的意义间作与套作的意义间作与套作的技术间作与套作的技术 间作与套作的主要类型间作与套作的主要类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单作有什么特点?单作有什么特点?单作单作有关概念有关概念 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或平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或平作。作。特点:特点:群体结构单一,全田作物对环境条件要求群体结构单一,全田作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一致,生育一致一致,生育一致;便于田间统一种植、管理与机械化作业

4、便于田间统一种植、管理与机械化作业;个体之间只存在种内关系。个体之间只存在种内关系。行状间作行状间作带状间作带状间作间作间作 B作物作物 间作间作(intercropping):在同一田块上同一生:在同一田块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用用“”表示。表示。特点:特点:不同作物在田间构成不同作物在田间构成人工复合群体,人工复合群体,个体之间既个体之间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l 间作的作播种期、收获期相同或不相同,但作物间作的作播种期、收获期相同或不相同,但

5、作物共处期长,其中,共处期长,其中,至少有一种作物的共处期超过其至少有一种作物的共处期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全生育期的一半。l间作是间作是集约利用空间集约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的种植方式。便于机械化或半便于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与分行间作相比能机械化作业,与分行间作相比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关概念有关概念樟、茶间作农桐间作农桐间作行状套作行状套作带状套作带状套作 B作物作物3.套作套作 在前季作物生长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后期的株行间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用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用“/”表示。表示。每种作物的共每种作物的共

6、生生期都期都不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不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注:注:间作与套作都有作物共处期,不同的是间作作物的共处期间作与套作都有作物共处期,不同的是间作作物的共处期长长;套作作物的共处期短,每种作物的共处期都不超过其生育套作作物的共处期短,每种作物的共处期都不超过其生育期的一半。期的一半。l增产 在空间和时间上集约利用农业资源,是我国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l增效 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l稳产保守 单一作物易受灾、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l协调农作物争地的矛盾 有利于农业全面发展 间作和套作的作用间作和套作的作用间作与套作的技术要点间作与套作的技术要点一、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和品种一、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和品种二、

7、合理安排田间配置二、合理安排田间配置三、农作物生长发育调控三、农作物生长发育调控一、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和品种一、合理搭配作物种类和品种1、生态适应性大同小异、生态适应性大同小异对大范围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性在共生期内大致相同。2、特征特性适应互补、特征特性适应互补 在生态适应性大致相同的基础上特征特性特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差别(互补)互补)(形态、生理、生长发育特点等)。“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圆一尖,一深一浅,一长一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圆一尖,一深一浅,一长一短,一早一晚短,一早一晚”3 3、综合效应高于单作、综合效应高于单作大同小异,对应互补。大同小异,对应互补。二、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二、

8、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概念概念 作物群体在田间的组合、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作物的田间结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群体在田间的垂直分布,是植物群落的成层现象在田间的表现,层次的多少与参与间、混、套作的作物种类多少及作物、品种的选择密切有关。(比较简单,选定了作物品种就确定了)(比较简单,选定了作物品种就确定了)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作物群体在田间的横向排列,由于作物根系吸收一定范围内的水分、养料,且植株在田间的横向排列与田间垂直结构的形成密切有关,所以水平结构显得非常复杂复杂和重要。种植密度、行数、行株距、幅宽、间距、带宽构成作物的水平结构。(如配置不合理则加剧竟争)A作物作物B作物作物A作物作物B B

9、间套作水平结构参数间套作水平结构参数(行数、行距、株距、幅宽)(行数、行距、株距、幅宽)B作物株距B作物行距B作物幅宽A作物幅宽A作物行距作物AB间距C作物幅宽作物AC间距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意义意义 在作物种类、品种确定后,合理的田间结构是能否发挥复合群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解决作物间一系列矛盾的关键。只有田间结构安排合理,才能既增加群体密度,又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在此基础上发挥其它技术措施的作用。如果田间结构不合理,即使其它技术措施配合得再好,也往往不能解决作物之间争水、争肥,特别是争光的矛盾。合理安排作物田间结构配置合理安排作物田间结构配置 高要密,矮略稀;高要

10、密,矮略稀;挤中间,空两边;挤中间,空两边;保主作,收次作;保主作,收次作;促互补,抑竞争。促互补,抑竞争。(一)、种植密度(一)、种植密度l高位作物,较密(肥力、株型)高位作物,较密(肥力、株型)高位作物,宽窄行种植、带状条播、宽行密株、一穴多株、高位作物,宽窄行种植、带状条播、宽行密株、一穴多株、大行通风透光,保密度、用边行优势大行通风透光,保密度、用边行优势l低位不耐荫作物,略低或相同低位不耐荫作物,略低或相同l主作物,密度与单作相近,确保产量不低主作物,密度与单作相近,确保产量不低l副作物,肥副作物,肥-多多l套作时,密度与单作基本相同套作时,密度与单作基本相同(三)、(三)、株行距与

11、幅宽株行距与幅宽 幅宽是指间套作中每种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幅宽是指间套作中每种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带状种植才有幅宽的概念带状种植才有幅宽的概念,隔行种植和混作无幅宽可言隔行种植和混作无幅宽可言1 1、幅宽与作物种植行数正相关、幅宽与作物种植行数正相关2 2、高位作物的行距(带宽)往往比其单一种植时更窄,利用、高位作物的行距(带宽)往往比其单一种植时更窄,利用其边行优势。其边行优势。3 3、矮位作物行数较少的情况下,如、矮位作物行数较少的情况下,如2-32-3行,行,l 间套作时的行距往往小于单作,间套作时的行距往往小于单作,l 并缩小株距,加大种植带内作物的密度,补偿个体发育较小的

12、影并缩小株距,加大种植带内作物的密度,补偿个体发育较小的影响,响,l 同时可以扩大与高位作物之间的间距,减轻边行劣势影响同时可以扩大与高位作物之间的间距,减轻边行劣势影响。4 4、行距、行数和幅宽等还应当考虑机械作业的要求。、行距、行数和幅宽等还应当考虑机械作业的要求。5 5、玉米与矮位作物间作时,为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矮、玉米与矮位作物间作时,为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矮位作物行所占地面的幅宽基本上应位作物行所占地面的幅宽基本上应等于玉米的株高等于玉米的株高。(四)、(四)、间距间距相邻两作物边行的距离。相邻两作物边行的距离。间套作空间配置的关键。间套作空间配置的关键。竞争最激烈的地方竞

13、争最激烈的地方间距过大,浪费空间,失去间套作意义。间距过大,浪费空间,失去间套作意义。间距过小,作物间竞争过于激烈,易于造成两败俱伤局面间距过小,作物间竞争过于激烈,易于造成两败俱伤局面生产中往往出现间距偏小现象,玉米小麦套作中,生产中往往出现间距偏小现象,玉米小麦套作中,间距有时仅仅间距有时仅仅1010多厘米。多厘米。间距大小应根据间距大小应根据:矮位作物耐荫程度矮位作物耐荫程度,耐荫强,间距可小些,反之大些耐荫强,间距可小些,反之大些共生期长短共生期长短,共生期长,间距可大些,反之可小些共生期长,间距可大些,反之可小些。如麦套玉米,如麦套玉米,3 3月底与月底与4 4月中下旬套作月中下旬套

14、作麦套棉花,麦套棉花,4 4月上中旬直播与月上中旬直播与5 5月中旬移栽月中旬移栽上位作物高度上位作物高度,高的间距可大,反之可小高的间距可大,反之可小上位作物透光性上位作物透光性,高大叶疏,透光好可小些,反之可大些高大叶疏,透光好可小些,反之可大些u一般间距处理一般间距处理:不过分影响矮位作物的生长发育,不过分影响矮位作物的生长发育,按两个按两个作物行距一半之和进行调整。作物行距一半之和进行调整。在水肥和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可在水肥和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可适当窄些。相反,在差的情况下可宽些,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适当窄些。相反,在差的情况下可宽些,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长 玉米行距玉米行距6060厘米

15、,大豆行距厘米,大豆行距4040厘米,厘米,两者间作时的间距(两者间作时的间距(60+4060+40)/2=50/2=50厘米厘米(五)、带宽(五)、带宽间套作中,各种作物在田间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土地间套作中,各种作物在田间顺序种植一遍所占土地的宽度,即间套作中符合种植单元所占的宽度。的宽度,即间套作中符合种植单元所占的宽度。带宽带宽=种植单元内各作物种植幅宽与作物之间间距种植单元内各作物种植幅宽与作物之间间距之和之和 n nW=SW=Si i(N(Ni i-1)+D-1)+Di i i=1i=1W W 种植带宽种植带宽S S 作物行距作物行距N N 作物行数作物行数D D 作物间距作物间距n

16、n 作物数目作物数目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带宽意义带宽意义间套种植的基本单元间套种植的基本单元取决于作物种类、种植行数、行距、幅宽、间距等取决于作物种类、种植行数、行距、幅宽、间距等行数、行距、幅宽、间距均可在确定的带宽内进行行数、行距、幅宽、间距均可在确定的带宽内进行具体调整,以协调作物间的关系具体调整,以协调作物间的关系带宽过宽,边际效应不明显,无增产效果;带宽过宽,边际效应不明显,无增产效果;带宽过窄,行距和间距难以安排,种间和种内竞争带宽过窄,行距和间距难以安排,种间和种内竞争剧烈,易造成减产。剧烈,易造成减产。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确定带宽可根据:确定

17、带宽可根据:品种特性品种特性 高位作物占种植计划的比例大而矮秆作物又不耐荫,高位作物占种植计划的比例大而矮秆作物又不耐荫,两者都需要大的幅宽时,采用宽带种植。两者都需要大的幅宽时,采用宽带种植。高秆作物比例小且矮秆作物又耐荫可以窄带种植高秆作物比例小且矮秆作物又耐荫可以窄带种植 作物均比较高大,带宽宜大,反之可小作物均比较高大,带宽宜大,反之可小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状况状况 土壤水肥条件好,植株个体生长发育健壮,带宽可大土壤水肥条件好,植株个体生长发育健壮,带宽可大些,反之可小些些,反之可小些农时操作的农时操作的机械机具机械机具 手工或小型机具操作,带宽可小些;中型或较大型农手工或小型机具操作,带

18、宽可小些;中型或较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带宽可大些业机械作业,带宽可大些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三)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适时播种,保证全苗l间套作适宜播栽期的确定既要考虑适当错开旺盛生长期、减少种间竞争,又要照顾到每一作物的各生长阶段都处于适宜时期l套作时期是套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套作过早与过晚均不利如小麦玉米套作的如小麦玉米套作的“宽背早套宽背早套”与与“窄背晚套窄背晚套”模式时间模式时间 2.加强肥水管理l强调以株定肥,即根据实际种植株数确定施肥量l采用高低畦、打畦埂等便于分别管理的方法 如麦棉套作 l加强矮位作物的肥水管理 共处期早施肥、早补苗、早中耕等 前作物收获后抢时间水肥

19、猛促,促弱苗向壮苗迅速转化(三)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3.调控作物生长发育 应用缩节胺、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塑造理想株型,达到控上促下的效果 在农林间作中常采用对林(果)木定期修剪的方法4.综合防治病虫害5.早熟早收(三)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三)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三、合理设计田间管理措施三、合理设计田间管理措施适时播种,保证全苗 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壮苗发育 适当应用化控技术,调整株型和生长发育进程综合防治病虫害 早熟早收 间混套作的应用间混套作的应用 合理的间、混、套作可以提高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据此否定单作和接茬平播种复种是不全面和不切实际的。首先,间、混、

20、套作复合群体中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复杂,只有确切地掌握群体内的互补竞争关系,保证所需要的各种条件、采用相应的技术,促进互补、抑制竞争,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其次,因地制宜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各种种植方式都有其生态、经济适应性。间、混、套作的应用也不例外。几种作物宜于种植在一起,生态适应性较接近,代谢产物互利,不会增加病虫害;可以构成适宜的田间配置;能够采用适当的技术并具有采用这些技术的条件。能够获得较好的效益。衡量间、混、套作方式是否合理的标准衡量间、混、套作方式是否合理的标准一、主要间作类型与方式一、主要间作类型与方式1、高秆谷类作物与矮秆作物间作、高秆谷类作物与矮秆作物间作 2、麦田间作、

21、麦田间作:春小麦:春小麦+玉米玉米3、棉田、蔗田间作、棉田、蔗田间作 4、多年生作物间作、多年生作物间作 二、主要套作类型和方式二、主要套作类型和方式1 1、麦田套作两熟:、麦田套作两熟:2 2、麦田套作三熟:、麦田套作三熟:3 3、水田套作水田套作:三、立体种养类型与方式三、立体种养类型与方式 间套作主要类型与方式间套作主要类型与方式(一)、高秆谷类作物与矮秆作物间作(一)、高秆谷类作物与矮秆作物间作 1 1、玉米、玉米豆科类豆科类(大豆大豆、绿豆、绿豆、花生花生、赤豆、蚕豆、豇豆等)、赤豆、蚕豆、豇豆等)(东北、华北、西南、苏北、安徽)(东北、华北、西南、苏北、安徽)其中:玉米其中:玉米大

22、豆大豆 东北、华北,主要模式东北、华北,主要模式 玉米:大豆从玉米:大豆从1 1:1 1 或或1 1:2 2发展为发展为 2-62-6:2-32-3玉米大豆一、一、主要间作类型与方式主要间作类型与方式玉米为主时玉米为主时,玉米密度基本不减,增收大玉米密度基本不减,增收大豆豆玉米株距玉米株距13-2013-20厘米,行距厘米,行距30-4030-40厘米厘米玉米产量持平,亩增收大豆玉米产量持平,亩增收大豆30-5030-50公斤,增公斤,增产产10-30%10-30%以以大豆为主时大豆为主时大豆幅宽增大大豆幅宽增大玉米双行种植,扩行缩株玉米双行种植,扩行缩株保证玉米肥水供应保证玉米肥水供应2 2

23、、玉米、玉米薯类(薯类(甘薯、马铃薯甘薯、马铃薯)1-21-2行玉米,行玉米,6-26-2行甘薯(甘薯、玉米为主行甘薯(甘薯、玉米为主)玉米早熟品种玉米早熟品种玉米玉米薯类薯类二、麦田间作二、麦田间作 1 1、麦、麦玉米玉米带宽带宽1.51.5米,小麦米,小麦5-65-6行,玉米行,玉米1-21-2行,行,华北地区,接近于小麦玉米套作,华北地区,接近于小麦玉米套作,共生期共生期60-8060-80天,利用麦收后近两个月的资源天,利用麦收后近两个月的资源。2 2、麦、麦冬作物冬作物小麦小麦冬菜(绿肥、蚕豆、大麦、马铃薯)冬菜(绿肥、蚕豆、大麦、马铃薯)棉花为主体棉花为主体棉花棉花+西瓜西瓜棉花棉

24、花+花生花生春小麦春小麦玉米玉米三、棉田、蔗田间作三、棉田、蔗田间作 棉花棉花西瓜西瓜 棉花棉花花生花生 棉花棉花大豆大豆四、多年生作物间作四、多年生作物间作 1 1、农林间作农林间作 杉树杉树+粮食粮食 河南泡桐河南泡桐+小麦小麦 2 2、果粮间作果粮间作 河北大枣河北大枣+粮食粮食二、主要套作类型和方式二、主要套作类型和方式麦(油菜)田套作两熟制麦(油菜)田套作两熟制小麦小麦/玉米(大豆)玉米(大豆)小麦小麦/棉花棉花小麦小麦/花生花生小麦小麦/蔬菜蔬菜麦(油菜)田套作三熟制麦(油菜)田套作三熟制小麦小麦/玉米玉米/甘薯甘薯大麦大麦/玉米玉米/玉米玉米小麦小麦/玉米玉米/马铃薯马铃薯水田套

25、作水田套作单双季水稻单双季水稻/小麦(油菜)小麦(油菜)双季稻双季稻/绿肥绿肥多元多熟间套种植多元多熟间套种植小麦小麦/玉米玉米 大豆大豆小麦套作玉米小麦套作棉花麦棉套作麦棉套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麦棉争地的矛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麦棉争地的矛盾。河北省麦棉套作两熟大起大落的历史:河北省麦棉套作两熟大起大落的历史:年份196919701972197419761982198519861989-面积(万亩29142.6297318三种三收4.811.480.1126原因原因 无适宜的早熟小麦品种和极早熟棉花品种;共生期长,“连环套”,病虫害增加,大幅度减产。培育和采用早熟和极早熟品种;培育和采用早熟和极

26、早熟品种;缩短共生期,早拔柴;缩短共生期,早拔柴;改进管理措施:增加棉花密度,早打顶,不过多施改进管理措施:增加棉花密度,早打顶,不过多施氮肥。氮肥。改进改进10月下旬4月底6月小麦小麦蚕豆棉花种植示意图蚕豆棉花种植示意图 河南、四川等棉区河南、四川等棉区,可亩产小麦,可亩产小麦350千克、千克、蚕豆蚕豆90千克,棉花千克,棉花75千克千克,粮、肥、棉,粮、肥、棉3月底小麦小麦冬菜春大豆甘薯冬菜春大豆甘薯芝麻秋杂粮种植示意图芝麻秋杂粮种植示意图11月4月中旬5月下旬牧草玉米甘薯种植示意图牧草玉米甘薯种植示意图 浙江湖州,可亩产牧草浙江湖州,可亩产牧草2500Kg以上、玉米以上、玉米150Kg、

27、鲜甘薯、鲜甘薯2000千千Kg,农牧结合,农牧结合10月中旬4月上旬6月上旬豆豆榨菜榨菜/春玉米春玉米/小辣椒种植示意图小辣椒种植示意图 江苏南通,蔬菜为主,效益高,玉米给辣椒遮荫江苏南通,蔬菜为主,效益高,玉米给辣椒遮荫玉米玉米豆豆榨菜榨菜玉米玉米小麦玉米半夏种植示意图小麦玉米半夏种植示意图 10月上旬河南种植,可亩产小麦河南种植,可亩产小麦200Kg200Kg、玉米、玉米400Kg400Kg、生半夏、生半夏120120150Kg150Kg 以小麦宽背早套玉米为基础以小麦宽背早套玉米为基础:在套种玉米前,于小麦宽畦背上间种菜、饲作物;或于小麦收获后,在玉米大行间间种菜、瓜、油、饲(粮)作物,

28、或以上两季间作同时采用。棉花棉花春甘蓝春甘蓝(或莴苣或莴苣)/番茄番茄(或花椰菜或花椰菜)三、立体种养类型与方式三、立体种养类型与方式 稻鱼模式稻鱼模式 稻萍鱼模式稻萍鱼模式 玉米食用菌模式玉米食用菌模式 蔗田食用菌模式蔗田食用菌模式 稻、菇、鱼立体种养稻、菇、鱼立体种养稻稻+菇、鱼立体种养模式菇、鱼立体种养模式稻田原有排灌沟渠加深、加固作为鱼窝。田内平整,挖沟起台,每亩造做1618个台面,水面、台面比例2:8。整个地块周围筑埂,设进出水口及拦鱼设备,形成一封闭水域。埂内鱼沟纵横交叉,沟窝相通,台面栽稻,稻下育菇,水中养鱼,形成稻护菇、鱼肥稻、菇渣喂鱼又肥稻的立体共生复合群体。水稻株距16.6

29、cm,行距20cm,每亩基本苗1216万。平菇袋栽,菇袋沿每个“小方台”排放一圈(留出鱼的通路),每亩约2000袋。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 品种选择 水稻:高产、优质、抗倒伏品种。鱼:鲤鱼、白鲢鱼、草鱼、罗非鱼较为合适。平菇:广温型、出菇快、采菇期长、产量高的品种。平菇管理 3月下旬至5月下旬繁殖生产用菌种 6月上、中旬接种 7月上旬水稻分蘖末期,长满菌丝的菇袋入田,菌袋顶部划口以利出菇,7月中旬开始,9月中旬收毕。适当早移可以减轻高温、污染、后期菌蝇危害。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田间水层管理 大水体、深水层,利于鱼生长 水稻生长前期,水层710厘米 5月底至6月

30、12日放鱼,9月下旬捕鱼 生长中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落干烤田,病虫害防治,水减少台面以下,鱼聚到田间鱼沟和鱼窝里集中喂养。烤田后再加深水层,鱼返回到台面。水稻后期小水湿润灌溉,鱼集中在鱼窝、鱼沟。7月中旬到9月下旬稻菇共生期水层不超过7厘米或湿润灌溉。7月中旬至8月下旬,降雨多,应注意及时排水,水位宜控制在距菇袋顶部3.3厘米以下高度。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效果与效益效果与效益光能利用率1.235%,比水稻单一种植提高0.333个百分点。可亩产稻谷500Kg、鲜平菇1000Kg、鱼60Kg,亩纯收入1535.7元,大约是水稻单一种植方式的4倍。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

31、套 作作香蕉、菜、禽、鱼立体种养香蕉、菜、禽、鱼立体种养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香蕉园鱼、菜、禽立体种养香蕉园鱼、菜、禽立体种养低洼地,东西走向挖沟筑畦,沟深1.5米、口面宽3米、沟底宽2米;畦面宽2米,畦底部宽3米,建园。四周开宽0.81.0米、深1米的排灌水沟,与园内沟相通。在鱼沟上搭盖禽舍,一般高11.2米,宽3米,每0.7亩搭建一个可养鸡鸭100只的禽舍。畦面按三角形种双行香蕉,行株距2米,每亩147株。香蕉行间种包菜2行,每亩1500株左右,间距50厘米以上。菜叶及其下脚料喂鱼、肥水。每亩蕉园放鱼苗1300尾,罗非鱼1000尾,鲢、草、鲤鱼300尾。鸡鸭采取放养与圈养相

32、结合的方式,可消灭园中害虫和杂草,禽粪直接排入沟中,作鱼饵料。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水管理水管理经常保持沟内6080厘米水层,沟上部70厘米左右水分不饱和土层,兼顾香蕉根系和鱼类正常生长需要。天气干热、相对湿度低于75%情况下,沟内水位提高1020厘米,以改善香蕉根部供水条件。雨季降低水位,大约保持60厘米深水层,避免香蕉根系受渍腐烂。为保证鱼类正常生长,沟内的水层不宜过浅,水体溶氧量不得低于2毫克/升,水的pH值应控制在7左右。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效果与效益效果与效益一般蕉园,往往由于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发生叶片凋萎、生长停止甚至受冻致死情况。沟水位调节生态

33、小环境,保证香蕉高温(3436)叶片不凋萎,低温(121月)生长不停止。幼树生长快,平均5天左右抽生一叶,比大田快1.5天,现蕾时间比大田提早3个多月,增产显著。从建园的翌年开始,平均纯收益2500元/亩年,经济效益显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区)的应用表明,立体种植园的经济收入,比单纯香蕉园提高2倍以上。耕作学 第五章第五章 间间 套套 作作发展间套作应注意的问题发展间套作应注意的问题 绕筹兼顾,合理规划绕筹兼顾,合理规划 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高投入、高产出、保持生态良性循环高投入、高产出、保持生态良性循环 讲求实效,产销对路讲求实效,产销对路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