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全英解读新民规供暖部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930326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5.6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闫全英解读新民规供暖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闫全英解读新民规供暖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闫全英解读新民规供暖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资源描述:

《闫全英解读新民规供暖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闫全英解读新民规供暖部分(1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号文件号文件2008年工程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第一批),下达了,下达了民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范的编制任务。的编制任务。1编制历史1976年年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计规范1989年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3 年年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12年年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计规范 编制进程编制进程 2010年年4

2、月完成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2010年年6月月15日前日前意见返回意见返回;2010年底前完成送审稿,在北京召开年底前完成送审稿,在北京召开审查会;审查会;2011年年4月完成月完成报批稿;报批稿;2012年年3月月发布发布;2012年年10月月1日日开始执行开始执行。编制单位设计科研院校编制单位设计科研院校20个,企业个,企业18个。个。3规范制定背景规范制定背景国家工程标准化体系改革,工业标准和民用标国家工程标准化体系改革,工业标准和民用标准分开;准分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新要求;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新要求;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需要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需要标准

3、更新;准更新;暖通空调设计中遗留的基础性问题较多;暖通空调设计中遗留的基础性问题较多;气候变化。气候变化。1、吸收了先进国家设计标准的方法和规定,借鉴了已有国吸收了先进国家设计标准的方法和规定,借鉴了已有国家标准的有益经验,适应当前行业发展要求。家标准的有益经验,适应当前行业发展要求。2、对设计工作提出原则性要求对设计工作提出原则性要求强调强调“节能、安全、环保、健康节能、安全、环保、健康”的关系,为设计人员的的关系,为设计人员的实践创新预留较大空间实践创新预留较大空间同时兼顾具体措施规定,提高同时兼顾具体措施规定,提高规范规范的可操作性的可操作性3、与现行建筑节能设计、供热计量相关规范协调、

4、统一。与现行建筑节能设计、供热计量相关规范协调、统一。4、较好地处理了节能与健康的关系,寻求节能与舒适的平较好地处理了节能与健康的关系,寻求节能与舒适的平衡。衡。标准特点55、突出解决了当前暖通空调设计中基础和共性问题突出解决了当前暖通空调设计中基础和共性问题气象参数更新、室内设计参数、空调负荷计算方法、供气象参数更新、室内设计参数、空调负荷计算方法、供暖供回水参数以及间歇运行负荷附加等暖供回水参数以及间歇运行负荷附加等6、在满足室内温湿度前提下,更加突出了节能设计和质量在满足室内温湿度前提下,更加突出了节能设计和质量要求要求7、强调新技术的应用强调新技术的应用对变风量、低温送风、温湿度独立控

5、制、蒸发冷却、区对变风量、低温送风、温湿度独立控制、蒸发冷却、区域供冷、燃气冷三联供等新技术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域供冷、燃气冷三联供等新技术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规定,体现了标准的先进性。体现了标准的先进性。标准特点61、更新了室外气象设计参数,扩大了气象台站的统计数量,、更新了室外气象设计参数,扩大了气象台站的统计数量,明确了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参数的统计计算方法。明确了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参数的统计计算方法。2、明确了夏季、冬季室内温湿度及新风量设计参数的确定原、明确了夏季、冬季室内温湿度及新风量设计参数的确定原则及方法。则及方法。3、重新确定供暖系统供回水设计参数;增添毛细管网系统、重新确定供暖系统

6、供回水设计参数;增添毛细管网系统、户式供暖系统等新型供暖形式的有关规定。户式供暖系统等新型供暖形式的有关规定。4、提出自然通风、复合通风的应用条件及设计原则;、提出自然通风、复合通风的应用条件及设计原则;5、梳理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明确了空调冷负荷简化、梳理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明确了空调冷负荷简化计算方法,并对行业主要负荷计算软件进行了协调。计算方法,并对行业主要负荷计算软件进行了协调。主要难点76、开展间歇冷负荷、间歇供暖负荷计算方法研究,给出了间、开展间歇冷负荷、间歇供暖负荷计算方法研究,给出了间歇冷负荷、间歇供暖负荷的附加方法。歇冷负荷、间歇供暖负荷的附加方法。7、对变风量、低温送风、温

7、湿度独立控制、蒸发冷却、置换、对变风量、低温送风、温湿度独立控制、蒸发冷却、置换通风、空调净化等新空调系统、新技术的应用条件及设计原则通风、空调净化等新空调系统、新技术的应用条件及设计原则做了明确规定。做了明确规定。8、梳理冷水系统分类、变水量系统要求;制定了空调冷热水、梳理冷水系统分类、变水量系统要求;制定了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输送能效比系统循环水泵输送能效比ER值;明确了区域供冷、热电冷三联值;明确了区域供冷、热电冷三联供的设计规定。供的设计规定。9、分类、分地区给出设备与管道最小保温、保冷厚度及冷凝、分类、分地区给出设备与管道最小保温、保冷厚度及冷凝水管防凝露厚度选用表(附录水管防凝露

8、厚度选用表(附录K)。)。主要难点8新规范删除内容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热风采暖热风采暖工业通风工业通风新规范新增内容毛细管网辐射供暖毛细管网辐射供暖温湿度独立控制温湿度独立控制蒸发冷却蒸发冷却户式燃气炉户式燃气炉复合通风复合通风区域供冷区域供冷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锅炉房与热力站锅炉房与热力站相关规范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相关规范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居住建筑节能检验

9、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供热计量技术规程供热计量技术规程采暖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规范采暖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范适用范围规范适用范围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计。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办公、科教、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办公、科

10、教、医疗卫生、交通邮电、文化娱乐以及其它医疗卫生、交通邮电、文化娱乐以及其它公建。公建。通用性方法及相关规定也适用于工业建筑。通用性方法及相关规定也适用于工业建筑。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洁净厂房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建筑物、洁净厂房以及临时性建筑物。规范新增和更改内容(供暖部分)规范新增和更改内容(供暖部分)更改: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更改: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限定改为传参数;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限定改为传热系数的限定;散热器供暖温度;水力平热系数的限定;散热器供暖温度;水力平衡计算强制执行。

11、衡计算强制执行。新增:散热器供暖系统制式的选择;供暖新增:散热器供暖系统制式的选择;供暖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要求;毛细管辐射供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要求;毛细管辐射供暖;户式燃气炉供暖;间歇供暖热负荷的暖;户式燃气炉供暖;间歇供暖热负荷的计算。计算。供暖部分讲解的主要内容供暖部分讲解的主要内容规范重点条文及其在供暖系统设计规范重点条文及其在供暖系统设计 中中的应用。内容包括:的应用。内容包括: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3、供暖一般规定、供暖一般规定4、热负荷的计算、热负荷的计算5、散热器采暖、散热器采暖讲解的主要内容讲解的主要内容6、热水辐射采暖、热

12、水辐射采暖7、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8、热空气幕、热空气幕9、电采暖、电采暖10、户式燃气炉供暖、户式燃气炉供暖11、采暖管道的设计及其水力计算、采暖管道的设计及其水力计算12、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 五个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五个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地区。分区主要指标:按照最冷月平均温分区主要指标:按照最冷月平均温度和最热月平均温度来分。度和最热月平均温度来分。设计要求:冬季是否保温和夏季是设计要求:冬季是否保温和夏季是否防热要求不同。否防热要求不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建筑热工设计

13、分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分区名称分区指标辅助指标设计要求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大于145 天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 0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为90145天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为090天,日平均温度大于25的天数为40110天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29日平均温度大于25的天数,100200天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温和地区最冷月平均

14、温度013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天数090天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热工分区图分区图分区图温和低区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民用建筑的主要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应采用房间,应采用1 18 82424;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宜采用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宜采用1 16 62222;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数值:浴室 25;更衣室;更衣室 25;办;办公室、休息室公室、休息室 18;食堂;食堂 18;盥;盥洗室、厕所洗室、厕所 1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采暖室外计算

15、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天的日平均温度。平均温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天的日平均温度。的日平均温度。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总日数。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总日数。采暖室外临界温度采暖室外临界温度民用建筑取民用建筑取5。历年历年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的每一年(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的每一年(1030)累年累年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的累计(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的累计

16、(3年)年)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用于采暖设计热负荷用于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热风采暖空气加热器的计算。的计算、热风采暖空气加热器的计算。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机械送风系统补机械送风系统补偿消除余热、余湿等全面排风的耗热量计偿消除余热、余湿等全面排风的耗热量计算。算。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空调房间设计热空调房间设计热负荷的计算。负荷的计算。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年耗量计算。年耗量计算。采暖一般规定采暖一般规定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的日数大于或等于或等于9

17、0天的地区,应设置供暖设施,宜采用集天的地区,应设置供暖设施,宜采用集中供暖。中供暖。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的日数为60-89天天或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或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的日数不足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天宜设置供暖设施,其幼儿园、养老院、中小学、宜设置供暖设施,其幼儿园、养老院、中小学、医疗机构宜采用集中供暖。医疗机构宜采用集中供暖。集中供暖热源与散热设备分开设置,用热媒管集中供暖热源与散热设备分开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向

18、多个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暖。道相连接,由热源向多个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暖。采暖一般规定采暖一般规定严寒、寒冷地区设置供暖的公共建筑,在非使严寒、寒冷地区设置供暖的公共建筑,在非使用的时间内,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用的时间内,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以上;如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应设置值班如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应设置值班采暖,保证室内温度采暖,保证室内温度5。目的是防止水管及。目的是防止水管及用水设备冻结。用水设备冻结。值班供暖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值班供暖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为使建筑物保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采暖。为使建筑物保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采暖。居住建筑集

19、中供暖应按连续供暖设计。(新增)居住建筑集中供暖应按连续供暖设计。(新增)采暖一般规定采暖一般规定重大调整:原规范中以满足卫生和不结露要求重大调整:原规范中以满足卫生和不结露要求的最小传热阻来限定围护结构的设计。现已符的最小传热阻来限定围护结构的设计。现已符合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来限定围护结构的设合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来限定围护结构的设计。计。现行节能标准包括: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现行节能标准包括: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节能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共能标

20、准。共5个。个。各标准对围护结构、玻璃外窗、阳台门和天窗各标准对围护结构、玻璃外窗、阳台门和天窗的传热系数都有要求和规定。的传热系数都有要求和规定。节能标准规定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节能标准的规定。能标准的规定。外墙、屋顶、外窗等的传热系数不大外墙、屋顶、外窗等的传热系数不大于节能标准中的规定。于节能标准中的规定。建筑物窗墙面积比应按国家现行节能建筑物窗墙面积比应按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执行。设计标准规定执行。概念窗墙面积比:窗墙面积比: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

21、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楼梯间隔值。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楼梯间隔墙及户门面积。墙及户门面积。严寒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体形系数0.30.3体形系数0.4屋面0.35(0.45)0.3(0.35)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45(0.5)0.4(0.45)非供暖房间与供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0.6(0.8)0.6(0.8)单一朝向外墙(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3.0(3.2)2.7(2.8)0.2窗墙面积比0.32.8(2.9)2.5(2.5)0.3窗墙

22、面积比0.42.5(2.6)2.2(2.2)0.4窗墙面积比0.52.0(2.1)1.7(1.8)0.5窗墙面积比0.71.7(1.8)1.5(1.6)屋顶透明部分2.5(2.6)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按下式计算: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按下式计算:wknRK111n内表面换热系数内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内表面特征围护结构内表面特征W/(m2)墙、地面、表面平整顶棚、墙、地面、表面平整顶棚、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肋高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肋高/肋间距肋间距0.2)8.7有肋、井状突出物的顶棚(有肋、井状突出物的顶棚(0.2肋高肋高/肋间距肋间距0.3

23、)7.1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肋高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肋高/肋间距肋间距0.3)7.6有井状突出物的顶棚(肋高有井状突出物的顶棚(肋高/肋间距肋间距0.3)7.0nn外表面换热系数外表面换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外表面特征围护结构外表面特征W/(m2)外墙和屋顶外墙和屋顶23与室外空气相通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与室外空气相通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17闷顶和外墙上有窗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闷顶和外墙上有窗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12外墙上无窗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无窗的非供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6w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规范中还列出规范中还列出封闭空气间层

24、的热阻:不带铝箔、单面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不带铝箔、单面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热阻;铝箔、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层热阻;各种材料和构造的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各种材料和构造的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max值节能标准中传热系数限KK 案例某寒冷地区办公建筑,体形系数为某寒冷地区办公建筑,体形系数为0.28,外,外墙为墙为360mm粘土多孔砖(粘土多孔砖(=0.58W/m.K),),内衬灰内衬灰20mm(=0.87W/m.K),按照,按照公共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进行改造,加贴的规定进行改造,加贴膨胀聚苯板,则外墙所贴的膨胀聚苯板膨胀聚苯板,则外墙所贴

25、的膨胀聚苯板(=0.05W/m.K)的厚度至少应为多少)的厚度至少应为多少查查公建节能公建节能,寒冷地区体形系数,寒冷地区体形系数0.28的的外墙传热系数限值为外墙传热系数限值为Kmax=0.60W/m2.K。mmRKwkn436.023105.087.002.058.036.07.811111竖向分区建筑物热水供暖系统应按系统内最低承受建筑物热水供暖系统应按系统内最低承受压力设备的工作压力及水力平衡要求进行压力设备的工作压力及水力平衡要求进行竖向分区,高度超过竖向分区,高度超过50m,宜竖向分区设,宜竖向分区设置。置。目的:防止超压和垂直失调。目的:防止超压和垂直失调。竖向分区高层建筑热水供

26、暖系统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分层布置,分层布置,将系统沿垂直方向分成两将系统沿垂直方向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系统的型式。各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系统的型式。各层的分界线取决于集中热网的压力工层的分界线取决于集中热网的压力工况、建筑物总层数和所选散热器的承况、建筑物总层数和所选散热器的承压能力等条件。压能力等条件。竖向分区高区间接连接、低区直接连接高区间接连接、低区直接连接静水压线低,高区倒空,室外热网在用静水压线低,高区倒空,室外热网在用户处提供的资用压力较大、供水温度较户处提供的资用压力较大、供水温度较高时可采用这种连接方式。高时可采用这种连接方式。高区双水箱,低区直接连接高区双水箱,低区直接连

27、接外网静水压线低,当室外管网在用户处外网静水压线低,当室外管网在用户处提供的资用压力小或温度较低时,可采提供的资用压力小或温度较低时,可采用这种系统型式。用这种系统型式。竖向分区竖向分区低区直接连接,高区供水加止回阀,回水低区直接连接,高区供水加止回阀,回水加阀前压力调节阀。加阀前压力调节阀。外网静水压线低,室外网静水压线低,室外管网温度较低。外管网温度较低。竖向分区高区回水管上加断流器和阻旋器。外网静高区回水管上加断流器和阻旋器。外网静水压线低,室外管网温度较低。水压线低,室外管网温度较低。竖向分区高区直接连接,低区间接连接高区直接连接,低区间接连接外网静水压线高,低区超压时采用。外网静水压

28、线高,低区超压时采用。热负荷热负荷失热量得热量热负荷失热量得热量不经常的可不计入,经常而不稳定的耗不经常的可不计入,经常而不稳定的耗热量,应采用小时平均值。热量,应采用小时平均值。热负荷热负荷热负荷=围护结构耗热量围护结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冷风渗透耗热量量围护结构耗热量围护结构耗热量=基本耗热量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附加耗热量量围护结构耗热量围护结构耗热量Q1,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Q2。21QQQ热负荷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门、窗、墙、屋顶等门、窗、墙、屋顶等)基本耗热量按下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式计算:)(wnnttaKFQ热负荷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29、地面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地面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暖通空调.动力):动力):地面传热系数当房间有一面外墙按房间进深地面传热系数当房间有一面外墙按房间进深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两面相邻外墙,按房间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两面相邻外墙,按房间进深和开间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三面外墙时,进深和开间查表取值;当房间有三面外墙时,将房间划分成两个相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分;将房间划分成两个相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分;当房间有四面外墙时,将房间划分为四个相当房间有四面外墙时,将房间划分为四个相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分。等的有两面外墙的部分。)(.wnnddpjtt

30、FKQ热负荷有顶棚的坡屋面,当以顶棚面积计算其有顶棚的坡屋面,当以顶棚面积计算其传热量时,按下式计算综合传热系数传热量时,按下式计算综合传热系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暖通空调空调.动力):动力):2121cosKKKKK热负荷传热面积的计算热负荷1)门窗面积:按外墙外表面上的净空尺寸计算;)门窗面积:按外墙外表面上的净空尺寸计算;2)外墙面积:高度)外墙面积:高度长度长度高度:底层从土壤层算到上层的地面,中间层从本高度:底层从土壤层算到上层的地面,中间层从本层地面算到上层的地面。顶层是从顶层地面算到屋层地面算到上层的地面。顶层是从顶层地面算到屋顶的上

31、表面。顶的上表面。长度,应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拐角房间应从外长度,应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拐角房间应从外墙外表面算到内墙中心线。两相邻房间以内墙中线墙外表面算到内墙中心线。两相邻房间以内墙中线为分界线;为分界线;3)闷顶和地面面积:应从外墙内表面算至内墙中)闷顶和地面面积:应从外墙内表面算至内墙中心线或按两内墙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对平屋顶,心线或按两内墙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对平屋顶,顶棚面积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顶棚面积按建筑物外廓尺寸计算。热负荷与相邻房间温差大于或等于与相邻房间温差大于或等于5,应计算通,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的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的

32、温差小于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尚应计算时,尚应计算其传热量。其传热量。简化计算方法:温差小于简化计算方法:温差小于5,不计算。,不计算。热负荷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朝向附加朝向附加风力附加风力附加高度附加高度附加外门附加外门附加间歇附加间歇附加两面以上外墙附加两面以上外墙附加窗墙比附加窗墙比附加热负荷朝向修正率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向:北、东北、西北向:010;东、西:东、西:5;东南、西南:东南、西南:1015;南向:南向:1530。冬季日照率小于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的地区,东南、西南

33、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东西可不修正。东西可不修正。热负荷风力附加率风力附加率: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以及特别高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以及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510%。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外门附加率外门附加率:开启一般的外门如住宅宿舍托幼:开启一般的外门如住宅宿舍托幼:一道门一道门:65n两道门(有门斗):两道门(有门斗):80n三道门(有两个门斗):三道门(有两个门斗):60n热负荷开启频繁的外门如办公楼学校商店等(全国民开启频繁的外门如办公楼学校商店等(全

34、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暖通空调.动力)动力)一道门一道门:98n130n两道门(有门斗):两道门(有门斗):120n160n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三道门(有两个门斗):90n120n 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的主要出入口: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的主要出入口:500阳台门不考虑外门附加。阳台门不考虑外门附加。热负荷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时,每高出出1m应附加应附加2,总附加率不应大于,总附加率不应大于15。两面及以上外墙,将外墙、外窗、外门两面及以上外墙,将外墙、外窗、外门的基本耗热量附加的基本耗热量附加5%。窗墙比大于窗墙比大于

35、0.5,窗的基本耗热量附加,窗的基本耗热量附加10%。热负荷间歇附加(新增)间歇附加(新增):要求使用时间保持:要求使用时间保持室内温度,其他时间可自然降温的供暖室内温度,其他时间可自然降温的供暖建筑物,可按间歇供暖系统设计。供暖建筑物,可按间歇供暖系统设计。供暖热负荷的计算考虑间歇附加:热负荷的计算考虑间歇附加:仅白天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取仅白天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取20%;对不经常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可对不经常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可取取30%。热负荷围护结构耗热量总计算公式:围护结构耗热量总计算公式:)1)()1)(1(1lmwqchqbwfchwngjxxxxxxttaK

36、FxxQ热负荷多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多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缝隙法:只计入风压缝隙法:只计入风压换气次数法:换气次数法:lLnVttVcQwnnwp278.02体积 NV热负荷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缝隙法: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缝隙法: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m-冷风渗透综合修正系数;冷风渗透综合修正系数;b-渗风指数渗风指数bmlLV0案例某间歇采暖六层办公楼层高均为某间歇采暖六层办公楼层高均为5m,其中位,其中位于二层的一个办公室开间,进深和窗的尺寸于二层的一个办公室开间,进深和窗的尺寸见附图,该房间的南外墙基本耗热量见附图,该房间的南外墙基本耗热量142W,南外窗的基本耗热量为

37、南外窗的基本耗热量为545W,南外窗缝隙渗,南外窗缝隙渗透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为透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为205W,该办公室,该办公室选用散热器时,采用的耗热量应为?(南外选用散热器时,采用的耗热量应为?(南外窗修正率窗修正率-15%)。)。窗墙比窗墙比=(3.94.1)/(54.8)=0.670.5wQ986205%)10%151(545%)151(142%)21%)(201(散热器采暖热媒及热媒温度热媒及热媒温度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供暖热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供暖热媒温度为媒温度为75/50或或85/60连续供暖。连续供暖。散热器采暖居住建筑系统制式(新增)居住建筑系统制式

38、(新增)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变流量调节,利于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变流量调节,利于节能。节能。散热器采暖居住建筑系统制式居住建筑系统制式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便于分户计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便于分户计量。量。散热器采暖居住建筑系统制式居住建筑系统制式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能实现室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能实现室温调节。温调节。散热器采暖公共建筑系统制式(新增)公共建筑系统制式(新增)可采用双管和单管跨越式系统。能独立进可采用双管和单管跨越式系统。能独立进行室温调节。行室温调节。散热器采暖既有建筑系统制式的改造(新增)既有建筑系统制式的改造(新增)垂直单管顺流式应改成垂直双管系统

39、或垂垂直单管顺流式应改成垂直双管系统或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系统。系统。散热器采暖层数要求(新增)层数要求(新增)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垂直层数不宜超过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垂直层数不宜超过6层,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层,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宜超过宜超过6组。组。散热器串联组数过多,每组散热器温差过散热器串联组数过多,每组散热器温差过小,增大了散热器的面积,恒温阀调节性小,增大了散热器的面积,恒温阀调节性能也很难满足要求。能也很难满足要求。散热器采暖垂直单管和垂直双管供暖系统,同一房间垂直单管和垂直双管供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

40、组散热器,可采用异侧连接的水平单的两组散热器,可采用异侧连接的水平单管串联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上下接口同管串联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上下接口同侧连接方式。(新增)侧连接方式。(新增)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的选择规定散热器的选择规定(1 1)应根据供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散热)应根据供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器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准的规定。(2 2)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热器。(3 3)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供暖季节供暖系统应

41、充水保养。的要求,在非供暖季节供暖系统应充水保养。(4 4)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严格控制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严格控制PHPH值,值,小于等于小于等于9 9。散热器采暖(5 5)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散热器。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散热器。(6 6)高大空间供暖不宜单独采用对流型散)高大空间供暖不宜单独采用对流型散热器。热器。(7 7)在同一个热水供暖系统中,不应同时)在同一个热水供暖系统中,不应同时采用铝制散热器和钢制散热器。采用铝制散热

42、器和钢制散热器。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的布置原则散热器的布置原则(1 1)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对)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对于分户热计量系统,为有利于户内管道于分户热计量系统,为有利于户内管道的布置,当安装或布置有困难时,可靠的布置,当安装或布置有困难时,可靠内墙布置。内墙布置。(2 2)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应设置散热器。有冻结危险的楼间,不应设置散热器。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采暖(3 3)除幼儿园外,散热器应明装。)除幼儿园外,散热器应明装。必须

43、暗装时,装饰罩内应有合理的必须暗装时,装饰罩内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便维修。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幼儿园和老年人建筑的属性涂料。幼儿园和老年人建筑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散热器采暖(5 5)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尽量布置在底层,当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尽量布置在底层,当散热器数量过多,在底层无法布置时,可散热器数量过多,在底层无法布置时,可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6 6)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

44、,不宜超过下)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粗柱型(包括柱翼型):列数值:粗柱型(包括柱翼型):2020片;片;细柱型:细柱型:2525片。片。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的选择计算散热器的选择计算修正系数的确定、热媒平均温度的确定、修正系数的确定、热媒平均温度的确定、传热系数的确定。传热系数的确定。123()pjnQFK tt ()/2pjsgshtttfFnttaKbnpj散热器采暖散热器进出口热媒温度的确定散热器进出口热媒温度的确定(1 1)双管系统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为系统的)双管系统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为系统的设计供、回水温度。设计供、回水温度。(2 2)单管顺流式(水平式、垂直式)沿

45、水流方向)单管顺流式(水平式、垂直式)沿水流方向第第m m个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的确定:个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的确定:mhgmiihgniimggmiihgniipttQttQttQttQGc11111,)(111hgnimiigmgttQQtt)(11hgnimiigmhttQQtt散热器采暖(3 3)单管跨越式(水平式、垂直式)单管跨越式(水平式、垂直式)G Gs s/G/G mhmgmgsmhtttt)(111hgnimiigmgttQQtt)(11hgnimiigmhttQQtt例例3212123211122111321)()(QQQttQQttQQQttQttttQQttQttQQQhg

46、ghgggghgtgtht1t2Q1Q2Q3tgt1t2thQ1Q2Q3散热器采暖计算散热器散热量时,应扣除室内明装计算散热器散热量时,应扣除室内明装不保温采暖管道的散热量,可按下式计不保温采暖管道的散热量,可按下式计算:算:)(nppttFKQ散热器采暖散热器片数的取舍原则散热器片数的取舍原则双管系统:热量尾数不超过所需散热量的双管系统:热量尾数不超过所需散热量的5%5%可舍去,否则进位;可舍去,否则进位;单管系统:上游(单管系统:上游(1/31/3)、中间()、中间(1/31/3)、下游(下游(1/31/3)热量尾数分别不超过所需散热)热量尾数分别不超过所需散热量的量的7.5%7.5%、5

47、%5%、2.5%2.5%可舍去,否则进位可舍去,否则进位 。热水辐射供暖热水地面辐射供暖供水温度不应超过热水地面辐射供暖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供水温度宜采用供水温度宜采用3545,温差不宜大于,温差不宜大于10。热水辐射供暖地面辐射供暖主要优点地面辐射供暖主要优点:1)与其它供暖方式相比有较高的舒适度。)与其它供暖方式相比有较高的舒适度。垂直温度场分布比较均匀。垂直温度场分布比较均匀。距地距地0.1m与与1.7m的温差的温差距地距地0.1m-1.7m的温差平均值的温差平均值地面辐射供暖地面辐射供暖0.1 0.10顶部辐射供暖顶部辐射供暖0.2 2.11.15散热器供暖散热器供暖0 1.80.9

48、热风供暖热风供暖0.2 2.71.45热水辐射供暖在室温相同的条件下在室温相同的条件下,距地面距地面0.050.15m(人体对冷暖的敏感部位人体对冷暖的敏感部位)高度的温度高度的温度,较对流供暖方式约高较对流供暖方式约高810,对人体生理有对人体生理有益。益。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空气对流减弱空气对流减弱,有较有较好的空气洁净度。好的空气洁净度。房间热惰性较好。房间热惰性较好。平均辐射温度适当平均辐射温度适当,可减少人体辐射散热。可减少人体辐射散热。热水辐射供暖2)与其它供暖方式相比,节能、可使用低品)与其它供暖方式相比,节能、可使用低品位热媒位热媒相同舒适度时,与对流供暖方式

49、相比相同舒适度时,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可降可降低低23。节能幅度约为。节能幅度约为1020。对于。对于住宅,节能幅度约为住宅,节能幅度约为10。地面辐射供暖可以使用低于地面辐射供暖可以使用低于40的低品位的低品位热媒,适于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或热媒,适于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或地热水梯级利用。地热水梯级利用。热水辐射供暖3)由于没有散热器、供暖立支管等构件,)由于没有散热器、供暖立支管等构件,有利于建筑装饰。有利于建筑装饰。4)由于地面辐射供暖本身就是水平的独立)由于地面辐射供暖本身就是水平的独立系统,有利于实施分户热计量。系统,有利于实施分户热计量。5)有利于隔声和降低楼板撞击声。)有

50、利于隔声和降低楼板撞击声。6)有利于实施逐步以生产过程低能耗和低)有利于实施逐步以生产过程低能耗和低污染塑料管材替代金属管材的产业政策。污染塑料管材替代金属管材的产业政策。热水辐射供暖7)经济比较并不占劣势)经济比较并不占劣势由于塑料类管材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由于塑料类管材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地地面辐射供暖的造价已呈大幅度降的趋势面辐射供暖的造价已呈大幅度降的趋势,已已从应用初期的按建筑面积计的从应用初期的按建筑面积计的100元元/m2以以上上,下降到甚至下降到甚至50元元/m2以下。而多种质量以下。而多种质量较为可靠的散热器加上调节阀门、配件和较为可靠的散热器加上调节阀门、配件和管道管道,

51、按建筑面积计的造价按建筑面积计的造价,并不低于地面并不低于地面辐射供暖了。辐射供暖了。热水辐射供暖地面辐射供暖缺点:地面辐射供暖缺点:1)仅适合于建筑热工条件较佳的节能住宅)仅适合于建筑热工条件较佳的节能住宅。不节能住宅地面温度超标。不节能住宅地面温度超标。2)需占用空间高度至少)需占用空间高度至少80mm,需增加地面需增加地面荷载约荷载约120kg/m2。4)因对热媒温度和流量的要求不同)因对热媒温度和流量的要求不同,需设置需设置单独热源系统。单独热源系统。5)热媒温差较小)热媒温差较小,流量较大流量较大,热媒输送管道断热媒输送管道断面和输送能耗较散热器供暖约增大一倍。面和输送能耗较散热器供

52、暖约增大一倍。热水辐射供暖6)材料和施工市场状况令人担忧)材料和施工市场状况令人担忧,施工、调施工、调试和验收程序方面困难较多:开发建设单试和验收程序方面困难较多:开发建设单位片面追求低价位;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位片面追求低价位;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认定未制度化;施工现场保护难以实施;认定未制度化;施工现场保护难以实施;调试和验收难以按照规范的要求程序严格调试和验收难以按照规范的要求程序严格实施。实施。由于管材质量问题,施工和现场保护、初由于管材质量问题,施工和现场保护、初次通暖方式不当等,北京地区次通暖方式不当等,北京地区1990年以前年以前的热水地面辐射采暖工程,几乎都出现问的热水地面辐射采暖

53、工程,几乎都出现问题!题!辐射供暖地板1、现场敷设加热管(加热电缆)地面供暖、现场敷设加热管(加热电缆)地面供暖施工前,加热管未与供暖地面其他材料预制组合施工前,加热管未与供暖地面其他材料预制组合,在现场敷设。分为混凝土填充式、预制沟槽保,在现场敷设。分为混凝土填充式、预制沟槽保温板两种形式。温板两种形式。(1)混凝土填充式地面供暖:加热管敷设在绝)混凝土填充式地面供暖:加热管敷设在绝热层之上,填充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后再铺设地面热层之上,填充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后再铺设地面面层的热水或加热电缆地面供暖形式。面层的热水或加热电缆地面供暖形式。)预置轻薄供暖板(热水加热电缆热水)预制沟槽保温板(薄型加热

54、电缆热水发泡水泥绝热层加热电缆热水泡沫塑料板绝热层混凝土填充式电缆现场敷设加热管或发热地面(辐射)供暖辐射供暖地板(2)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供暖:将外径)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供暖:将外径1220mm的加热管或加热电缆敷设在带预制沟槽的的加热管或加热电缆敷设在带预制沟槽的泡沫塑料保温板的沟槽中,加热管或发热电缆与泡沫塑料保温板的沟槽中,加热管或发热电缆与保温板沟槽尺寸吻合且上皮持平,不需要填充混保温板沟槽尺寸吻合且上皮持平,不需要填充混凝土即可直接铺设面层的地面供暖形式。保温板凝土即可直接铺设面层的地面供暖形式。保温板厚度一般不超过厚度一般不超过35mm。2、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以热水为热媒,、

55、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以热水为热媒,采用预制轻薄供暖板加热的地面供暖形式。由保采用预制轻薄供暖板加热的地面供暖形式。由保温基板、支撑龙骨、塑料加热管、粘接胶、铝箔温基板、支撑龙骨、塑料加热管、粘接胶、铝箔和二次分水器、集水器等组成的一体化薄板,其和二次分水器、集水器等组成的一体化薄板,其成品厚度小于或等于成品厚度小于或等于13mm,保温基板内镶嵌的,保温基板内镶嵌的加热管外径小于或等于加热管外径小于或等于8mm,并在工厂制作的产,并在工厂制作的产品。品。混凝土填充式辐射供暖地板防潮 层(与 土壤 相邻 地 面)楼板 或 与土 壤 相 邻 地 面隔 离 层(潮 湿 房 间)抹 灰层外 墙泡沫

56、塑 料绝 热层豆 石 混凝 土 填 充 层伸 缩缝找 平 层装 饰 面 层加 热 管预制沟槽预制沟槽辐射供暖地板楼 板EPE垫 层预 制 沟 槽 保 温 板导 热 层木 地 板 面 层发 热 电 缆加 热 管 或预制轻薄供暖板EPE垫层:约垫层:约2mm厚的发泡聚乙烯薄层,厚的发泡聚乙烯薄层,可起到隔潮、降噪、增加地面平整度等作可起到隔潮、降噪、增加地面平整度等作用。用。楼板EPE垫层供暖板木地板面层二次分水器加热管木龙骨热水辐射供暖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水温度按下表,供回毛细管网辐射供暖供水温度按下表,供回水温差宜采用水温差宜采用36。毛细管网供水温度毛细管网供水温度设设 置置 宜采用温度(宜采

57、用温度()顶顶 棚棚 2535墙墙 面面2535地地 面面3040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设设 置置 位位 置置宜采用温度宜采用温度温度上限值温度上限值人员经常停留的地面人员经常停留的地面242628人员短期停留的地面人员短期停留的地面28 3032无人停留的地面无人停留的地面35 4042房间高度房间高度2.53.0m 的的顶棚顶棚28 30 房间高度房间高度3.14.0m 的的顶棚顶棚33 36 距地面距地面1m 以下的墙面以下的墙面35 距地面距地面1m 以上以上3.5m 以以下的墙面下的墙面45 热水辐射供暖热负荷的计算热负荷的计算全面辐射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比对流方式

58、全面辐射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比对流方式降低降低2;或取对流方式供暖热负荷的;或取对流方式供暖热负荷的90%(寒冷地区)(寒冷地区)95%(严寒地区)。(严寒地区)。局部辐射供暖:全面采暖热负荷局部辐射供暖:全面采暖热负荷计算系数。计算系数。计算系数计算系数面积比大面积比大于等于于等于0.750.550.40.25小于等于小于等于0.210.720.540.380.3热水辐射供暖热负荷的计算热负荷的计算局部辐射供暖:全面采暖热负荷局部辐射供暖:全面采暖热负荷局部区域局部区域面积比面积比附加系数。附加系数。附加系数附加系数面积比面积比0.550.40.251.31.351.5热水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

59、的计算和校核地板表面温度的计算和校核确定地面耗热量时,应校核地表面平均温确定地面耗热量时,应校核地表面平均温度,确保其不高于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度,确保其不高于最高限值,否则应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他辅助采暖设备,建筑热工性能或设置其他辅助采暖设备,减少地面辐射供暖负担的热负荷。减少地面辐射供暖负担的热负荷。热水辐射供暖地板表面温度的计算和校核地板表面温度的计算和校核所需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应按照采暖负荷、所需单位面积有效散热量应按照采暖负荷、上层房间热损失、受地面覆盖物影响的地上层房间热损失、受地面覆盖物影响的地板有效面积、规范对辐射表面温度限制等板有效面积、规范对辐射表面温度限制等因素确定

60、。因素确定。969.0)100(82.9xnpjqtt案例某住宅卧室房间热负荷为某住宅卧室房间热负荷为2000w,设置地,设置地板辐射采暖,房间面积为板辐射采暖,房间面积为20平方米,上层平方米,上层房间的热损失为房间的热损失为20W/m2q=2000/20-20=80w/m2如果房间保温效果差,热负荷为如果房间保温效果差,热负荷为3000w,q=3000/20-20=130w/m29.25)10080(82.918969.0pjt7.30)100130(82.918969.0pjt热水辐射供暖 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供暖房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为供暖地面,必

61、须设绝热层间相邻的地板为供暖地面,必须设绝热层.热水辐射供暖 管材管材地面辐射供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地面辐射供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管材的累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管材的累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条件确定。适合于输送热介质的塑料管:适合于输送热介质的塑料管:PVC-C 聚氯乙烯耐热管;聚氯乙烯耐热管;PE-X 交联聚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PE-RT 非交联热塑性聚乙烯管;非交联热塑性聚乙烯管;PP-R 无规无规共聚聚丙烯管;共聚聚丙烯管;PB 聚丁烯管;聚丁烯管;XPAP

62、交联铝塑交联铝塑复合管复合管塑料管的选择塑料管的选择1 根据建设单位的意向初选管材。根据建设单位的意向初选管材。2 根据系统情况确定根据系统情况确定“使用条件分级使用条件分级”。3 得到所选管材的得到所选管材的“许用应力许用应力”。4 根据所在部位的工作压力和许用应力,计根据所在部位的工作压力和许用应力,计算确定管材的算确定管材的S系列或最小壁厚。系列或最小壁厚。5 工程条件对最小壁厚的限制。管径工程条件对最小壁厚的限制。管径 12mm的管材壁厚不应小于的管材壁厚不应小于1.7mm;管径;管径为为10mm的管材壁厚不应小于的管材壁厚不应小于1.5mm;热;热熔焊接的管材壁厚不应小于熔焊接的管材

63、壁厚不应小于1.9mm。DeDPe2案例级别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故障温度应用范围举例时间(年)时间(年)时间(h)1604980195100 生活热水(60)2704980195100 生活热水(70)440602025702.5100100地板下供热和低温供暖560802510901100100较高温度供暖管材的许用设计应力D(MPa)使用条使用条件件 分分级级 1245PB5.15.045.464.31PEX3.853.544.003.24 PPR3.092.13 3.301.90PERT3.062.15 3.34 2.02 mmeeeeDPeD82.142)20(8.02工作压力0.8M

64、Pa,使用PE-x管,管径为20mm。管子最小壁厚应为多少?热水辐射供暖 毛细管网辐射供暖(新增)毛细管网辐射供暖(新增)单独供暖时,宜首先考虑地面埋置方式,单独供暖时,宜首先考虑地面埋置方式,地面面积不足时再考虑墙面埋置方式;毛地面面积不足时再考虑墙面埋置方式;毛细管网同时用于夏季供冷时,宜首先考虑细管网同时用于夏季供冷时,宜首先考虑顶棚安装方式,顶棚面积不足时,再考虑顶棚安装方式,顶棚面积不足时,再考虑墙面或地面埋置方式。墙面或地面埋置方式。热水辐射供暖 工作压力工作压力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工作压力不宜大于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毛细管网供暖系统工作压力不宜,毛细

65、管网供暖系统工作压力不宜大于大于0.6MPa。热水辐射供暖 新增条款新增条款居住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居住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水器、集水器;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水器、集水器;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便于实现分户计量,便于实现分室控制室便于实现分户计量,便于实现分室控制室温。温。热水辐射供暖 新增条款新增条款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计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室内计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通过计算确定。通过计算确定。利用设计选用表进行

66、地板采暖的设计过程。利用设计选用表进行地板采暖的设计过程。设计选用表举例电加热供暖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不得采用电加热供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不得采用电加热供暖:暖:1、供电政策支持;、供电政策支持;2、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限制的建筑;3、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4、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发电地区的建筑;5、远离集中热源的独立、远离集中热源的独立建筑。建筑。电加热供暖发热电缆辐射供暖宜采用地板式;低温电热膜发热电缆辐射供暖宜采用地板式;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宜采用顶棚式。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辐射供暖宜采用顶棚式。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与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相同)。(与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相同)。发热电缆辐射供暖和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的加发热电缆辐射供暖和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的加热元件及其表面工作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产热元件及其表面工作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