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案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8927781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杨氏之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杨氏之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杨氏之子教案 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教学重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课时安顿12课时A案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风趣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忙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为难局面,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泼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慧。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

2、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答复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反应:学生的答复可能是:幽默,风趣等。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如果把刚刚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刚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课文。1着重强调下列字的读音:惠 曰

3、 禽 诣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明。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下列字词或者比拟陌生或者古今差别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

4、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说。7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说。禽,鸟类。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果学生能够作出答复,教师那么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答复,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有些字词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相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三、讨论交流,领悟风趣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板书: 杨氏之子 杨梅孔君平 孔雀“杨梅是一种水果,

5、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成心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幽默风趣,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风趣幽默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叙述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慧机智和应对能力。四、朗读全文五、延伸拓展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学生交流六、课堂表演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根底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表演。及时组织评价。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搜集风趣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