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如何听评课课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8926122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如何听评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如何听评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如何听评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如何听评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如何听评课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如何听评课徐良2008年4月24日目前校长们最需要提高的三项能力1、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2、听评课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3、决策能力 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栟茶中学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栟茶中学2001年2006年高考成绩及录取情况年高考成绩及录取情况年份2001 20022003200420052006参考人数508566648638902917生均总分548.35525.55593.5582.57589.17600以上536131306272342本一上线数269291472466716671本一上线率53.0561.672.9573.279.4773.17本科上线数4134475965

2、81869872本科上线率81.4579.2692.1191.296.45%95.09省内名次59名/本科率44名/本科率13名/600分以上人数1名/生均总分1名/本科率16名/生均总分新课程下听评课的新理念校长如何听课校长如何评课。新课程下听评课的新理念 新课程听评课,首要的新理念是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听评课关注教学目标,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听评课关注教学过程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一)关注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也是新课程

3、听评课的新理念之一。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听评课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二)强调教师成长(三)重视以“学”论“教”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听评课进行改革,以学生的“学”来论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听课评课。1、情绪状态2、注意状态3、参与状态4、交往状态5、思维状态6、生成状态校长如何听课1、听课要做到有计划。2、听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3、听课中

4、应注意思考教师的教学思路与设想,要听他是怎样逐步达到设想的,做到五看:一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二看教学方法是否灵活,能否适应课堂情况;三看教学活动组织的是否紧凑,是否合乎学生的认识规律;四看教学效果反馈是否及时。五看课堂设计的特点是什么;4、听课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凑节数;一定要有完整的三个环节,听课前要有准备,听课后一定要评课。听课一忌边听课边做其他工作,精力不集中;二忌听课打瞌睡;三忌与同时听课人窃窃私语,小声议论;四忌不做记录,态度轻浮;五忌听课迟到,课中离场或通知某老师听课而不去(旷听)。校长如何评课一个中心: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三个基本点:教学思想和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一、评教学目

5、标预期的教学目标,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包含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即整节课都应考虑教养性目标、教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三个方面。从微观的角度和便于操作的角度考虑,一节好课的教学效果,应该符合下列七个方面的要求。(一)课堂容量适中 课堂容量适中指容量适应于学生的智力结构,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如果容量太小,就造成课堂效率太低。如果容量太大,就会造成学生的消化不良。(二)教学目标具体得当 教学目标具体得当指教学目标具有适当的广度和难度。如果广度不够,就难以完成学科总体教学目标,如果难度不够,就不能达到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发展性目标。(三)课堂上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上要有力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

6、德素质,能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教管导,文道统一。我们并不片面的追求所谓“突出政治”,但我们学校必须提倡“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发掘其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性.有意识地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四)学生完成了两个转化 即学生切实地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接着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品德。这里的所谓能力,是指解决实际向题的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意识等。这里所谓的转化,是指在教师启发下的学生主动自我发展的结果,并不是“填”的结果。(五)教会学生学习、会学 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教师在课堂上,应既管教又管学,应该一方面使学生学到一定量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学到了学习知识

7、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习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六)情意效果好 情意效果好是指教学过程能够寓教于乐,课堂上学生心境宽松,精神饱满,被激发起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全身心投人到所讲的知识境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智力活动的欢乐,这样,学生会既热爱所学的学科,更热爱执教的老师。(七)教学效率高 评教学效率,不仅要评出教学效果的好坏,还要算一算时间账。教学效果好,但课堂容量小,属整体教学效率不高;弄简成繁,枝节问题纠缠不休,表现明显的徒劳无功,属局部教学效率不高。二、评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一)评教学思想 从教学的宏观模式教学的宏观模式来看,看教师的教学是否是对社

8、会需求和学生终生发展负责。从教学的微观过程教学的微观过程来看,教授与反馈是否注意到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与学的组织是否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角色作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德育渗透等是否有所偏废或顾此失彼的现象。(二)评教学态度一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课程标准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把握准确。二是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三是课堂表现是否严肃。评教学态度,还要做好两个结合:一是要结合教学常规、工作要求,以体现教学管理的严肃性;二是要结合教师本人的成长进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确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和人生态度。评教学态度,要注意就事论事,不可笼统直言“教学态度”好或坏,不可夸大其辞,更不可就事论人

9、。三、评教学方法第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看其是否运用了启发式,是否把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作为启发的中心。第三、是否注重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第四、看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第五、看其是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四、评教学基本功1、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体现启发性。因为它主张的是意义学习,反对机械学习,这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一个起码标准。二是体现目标性原则,即模式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要求基本相符 2、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组织分为教与学的组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10、的组织。对于课堂教学组织,目前尤其要注重学生学的组织。因为学生的“学”未组织起来,教学活动就不可能按照既定的目标进入“状态”,教学目标就不可能较好地达成。3、教授行为策略 教授行为策略主要是指课堂提问的策略、处理学生回答问题的策略、激发动机的策略、提示信息的策略(包括板书、演示、视听方法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策略、引出见解的策略、做出结论的策略等等 就教学语言而言,1要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不要平平谈谈,有气无力;2要通俗易懂流畅,不要旁征博引,故弄玄虚;3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不要啰嗦重复,拖泥带水;4要条理分明重点突出,不要杂乱无章,扯东拉西;5要准确严密富于逻辑,不要信口开河,胡言乱语;6要普

11、通话流利清晰,不要字音不清模糊似有口吃;7要语速音量大小适宜,不要太慢太快太高太低;8要抑、扬、顿、挫,有声有色,不要催眠曲儿一唱到底。就板书而言,应该书写规范,清晰,图文并茂,板书内容应该精当,设计应合理,具有概括性、条理性、启发性。就教态而言,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应该朴实大方,动作自然和谐,态度热情和蔼等。4、教学机智与表现力 教学机智即教学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和即时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能否因势利导而又使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教学表现力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工具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及运用教学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5、理论功底与知识面 教师的理论功底,一方面表现在课

12、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实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后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否据理“自圆其说”。教师的知识面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根据当时的教学需要,信手拈来相关知识充实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更加丰满。教师表现知识面广,还有利于“博学多才”形象地建立,为教师多增添几份教学魅力。6、教师的气质表现教师的气质表现是指教师的精神状态、仪表体态、举手投足的风格等都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的,“教学工作是以教师的整个人格决定胜负的职业”。综上所述,对一节课的评价,应该看其在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师思想和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四方面是否都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当然,一节课受时间、空间和教学内容的局限,也许不可能实现上述四个方面包含的所有内容。但应该符合上述内容的最佳组合。中小学评课指标体系表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