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导论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8925626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医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医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教学课件:第一章 导论(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中 医医 学学 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第一节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一,中医学的起源中医学的起源 原始社会,古人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植物药,原始社会,古人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植物药,氏族公社时期使用砭石、骨针,产生原始的医药。氏族公社时期使用砭石、骨针,产生原始的医药。二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一),春秋战国、两汉时期,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春秋战国、两汉时期,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已具雏形等理论已具雏形。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基阶段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问世,问世,为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古为我国现存较

2、早的一部古医籍医籍,是较为系统的医学理是较为系统的医学理论著作,包括论著作,包括素问素问、灵枢灵枢两部分,是中医两部分,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标志着中医理论的核心,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基础理论的形成。难经难经2.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著成,著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种。3.华佗华佗(字元化字元化)创制创制“麻麻沸散沸散”实施外科手术,实施外科手术,在世界医学史上遥居在世界医学史上遥居领先地位,还提倡体领先地位,还提倡体育疗法育疗法“五禽戏五禽戏”。(4).张机张机(字仲字仲景景)著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在医是我国

3、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在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确立辨确立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晋代分成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晋代分成伤伤寒论寒论和和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圭臬圭臬 医圣医圣二,两晋隋唐时期二,两晋隋唐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中医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 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1.皇甫谧皇甫谧(字士安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号玄晏先生)著著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的针灸专著,载穴现存的第一部系统的针灸专著,载穴349个。个。2.隋

4、代巢元方等著隋代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是世界上第一部病理,是世界上第一部病理学(病因病机)专著。学(病因病机)专著。3.唐代唐代新修本草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载药药典,载药844种,种,图文并茂。图文并茂。4.唐代王焘著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外台秘要,是研究整理医典的巨著,最,是研究整理医典的巨著,最早记载消渴病。早记载消渴病。5.唐代咎殷著唐代咎殷著经经效产宝效产宝,是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妇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产科专著。(三三)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 学派争鸣、学派争鸣、理论突破、派系理论突破、派系丛丛 生阶段生阶段1.学术争鸣,形成流派即金元四

5、大家学术争鸣,形成流派即金元四大家:以刘完素以刘完素(字守真字守真,号宗真子号宗真子,又称刘河间又称刘河间)、张从正、张从正(字子和字子和,号戴人号戴人)、李杲、李杲(字明之字明之,号东垣号东垣)、朱震亨、朱震亨(字彦修字彦修,号丹溪号丹溪)为代表的为代表的“寒凉派寒凉派”、“攻下派攻下派”、“补土补土派派”(脾胃派脾胃派)、“滋阴派滋阴派”,推动医学发展。,推动医学发展。“脾健则体健,反之则生病脾健则体健,反之则生病”。“内伤脾胃,百病丛内伤脾胃,百病丛(由由)生生”。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2.北宋钱乙北宋钱乙(字仲阳字仲阳)著著小儿药证

6、直诀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专著,为儿科专著,丰富了脏腑辨证内容丰富了脏腑辨证内容,临床价值较高。临床价值较高。五脏为纲的辩证方法五脏为纲的辩证方法哑科哑科 泻白散泻白散(四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 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1.明代正式发明人痘接种术,是人工免疫的创造。明代正式发明人痘接种术,是人工免疫的创造。2.明代李时珍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总结,总结16世纪前医药世纪前医药 经验,纠正讹误,植物学科学分类经验,纠正讹误,植物学科学分类,国内外影响大。国内外影响大。3.明代吴有性明代吴有性(字又可字又可)著著温疫论温疫论,创,创“戾气戾气”学说,学说,对温病发展对温

7、病发展 有突出贡献。有突出贡献。4.清代叶桂清代叶桂(字天士字天士)著著温热论温热论,为温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为温病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根据。理论根据。割背唐氏割背唐氏1.鸦片战争至全国解放前,中医药遭到严重破坏鸦片战争至全国解放前,中医药遭到严重破坏2.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中医政策制订,成立中医学院,中医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中医政策制订,成立中医学院,中医药得到空前发展药得到空前发展3.针刺麻醉、青蒿素、结晶牛胰岛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针刺麻醉、青蒿素、结晶牛胰岛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五五)、近现代、近现代 科技部在科技部在“973”计划中特别设立了中医理论专项

8、计划中特别设立了中医理论专项,并于并于2005年年正式启动正式启动,意味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意味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四在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模式探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模式 名老中医经验总结提升理论名老中医经验总结提升理论,临床临床-总结总结-再临床再临床-再总结再总结;以特色疗法为载体以特色疗法为载体,总结新理论总结新理论;文献整理挖掘文献整理挖掘,提练升华理论提练升华理论;以若干中药成方为载体以若干中药成方为载体,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理论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理论;运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传统中医运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

9、传统中医理论理论.2.为中药新药创制为中药新药创制,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疗效提供科学依据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疗效提供科学依据 3.提出提出“脉络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假说血管系统病变假说”4.提出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提出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 第二节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的组织器官在结构上人体的组织器官在结构上,生理上生理上,病理上有着密切联系病理上有着密切联系.中医认为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五脏为中心,通中医认为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

10、相互沟通,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过经络的作用相互沟通,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互相协调,相互为分,因此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互相协调,相互为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机能活动,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机能活动,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一)(一)整体观念的含义整体观念的含义 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统一体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整体观念是对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整体观念是对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二)(二)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整体观

11、念的主要内容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物质同一性,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物质同一性,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体必然产生生理或病理的反映。人体必然产生生理或病理的反映。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环境不同,可造成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社会环境不同,可造成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人体必须进行自我调节,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异,人体必须进行自我调节,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二、恒动观念二、恒动观念 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恒动观念就是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恒动观念就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状况、疾病情况时,应持运

12、动、变化、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状况、疾病情况时,应持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不应持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不应持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的观点。气气(一)恒动观念的含义(一)恒动观念的含义(二)恒动观念的主要内容(二)恒动观念的主要内容1生理上的恒动观生理上的恒动观 血血2病理上的恒动观病理上的恒动观3 疾病防治的恒动观疾病防治的恒动观 三、辨证论治三、辨证论治1.含义含义 所谓所谓“辨证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综合分析辨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

13、部位及邪正之间关系等,从而概括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关系等,从而概括为某种性质的证或病的过程;所谓为某种性质的证或病的过程;所谓“论治论治”,又叫,又叫“施施治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关系关系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关键。手段和方法,也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关键。3.“症症”与与“证证”的区别的区别 “症症”即即“症状症状”,“证证”即即“证证侯侯,证据证据”,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是机体

14、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的病理概括。种症状的病理概括。证候举例一证候举例一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 (外感风热(外感风热 ;卫分证);卫分证)常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咽痛、苔薄微黄、脉浮数常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咽痛、苔薄微黄、脉浮数病因:病因:风热风热 病机:邪犯肌表,卫表失和病机:邪犯肌表,卫表失和 病性:热性病性:热性 病位:肌表病位:肌表正邪力量的对比:由于本证属于感冒初期,病程较短,人体正气强盛正邪力量的对比:由于本证属于感冒初期,病程较短,人体正气强盛,处于正邪相争阶段处于正邪相争阶段.失治或误治失治或误治,邪可入里邪可入里.治法:辛凉解表治法:

15、辛凉解表方剂:银翘散方剂: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轻宣温热煮无过)常见症状: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气怯形寒、食少纳呆、大常见症状: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气怯形寒、食少纳呆、大 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沉迟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沉迟 病因:寒病因:寒 病机:脾阳虚衰,运化失常病机:脾阳虚衰,运化失常病性:寒性病性:寒性病位病位:脾胃脾胃正邪力量的对比:正气不足,属于阳虚证,脾阳虚衰阶段,失正邪力量的对比:正气不足,属于阳虚证,脾阳虚衰阶段,失 治或误治可发展为危重证候治或误治可发展为危重证

16、候治法:温中健脾治法:温中健脾 方剂:理中丸方剂:理中丸请同学分析的证候:请同学分析的证候:风寒束表风寒束表 (外感风寒(外感风寒 ;表实寒证);表实寒证)证候举例二证候举例二 脾胃虚寒脾胃虚寒 (脾阳虚;脾阳虚衰)(脾阳虚;脾阳虚衰)证候举例三证候举例三 风寒束表风寒束表 (外感风寒(外感风寒;表实寒证表实寒证 )常见症状:常见症状:病因:病因:病机:病机:病性:病性:病位:病位:正邪力量的对比:正邪力量的对比:治法:治法:方剂:方剂: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风寒风寒风寒外袭,肺气失宣风寒外袭,肺气失宣寒性寒性肌表肌表由于本证属于感冒初期,病程较短,人体正由于本证属于感冒初期,病程较短,人体正气强盛气强盛,正邪相争阶段正邪相争阶段.失治或误治邪可入里失治或误治邪可入里.辛温解表辛温解表葱豉汤或麻黄汤葱豉汤或麻黄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