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讲我爱这土地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18921531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语文讲我爱这土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大学语文讲我爱这土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大学语文讲我爱这土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讲我爱这土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讲我爱这土地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艾青及其诗歌关于艾青及其诗歌v艾青艾青(19101996),原,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v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学院。国立杭州西湖艺术学院。v1929年春在林风眠校长年春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他的影响最大。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v193

2、2年创作第一首诗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会合,以笔名,以笔名“莪莪伽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北斗第第2卷。卷。v1932年年5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月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与人组织春地画社。盟,与人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大堰河堰河我的保姆我的保姆。v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v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v1940年到

3、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v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年10月随华北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布谷鸟等诗。等诗。v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年被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v1979年获平反后,写下年获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归来的歌、光光的赞歌的赞歌等作品。等作品。v1985年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

4、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奖。v艾青在现代史上的艾青在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重要地位:v被誉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卓越的民族诗人人”v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当代著名诗人聂鲁智利当代著名诗人聂鲁达誉为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中国诗坛泰斗”v被现代文艺理论家、诗被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胡风称为人胡风称为“吹芦笛的吹芦笛的诗人诗人”。艾青芦笛:“我从你彩色的欧罗巴 带回了一支芦笛”艾青诗歌特点艾青诗歌特点1、艾青的诗作蕴藏着一种深沉的感情。、艾青的诗作蕴藏着一种深沉的感情。“忧郁忧郁”、“忧伤忧伤”、“悲哀悲哀”2、热烈的孜孜不

5、倦的向往、追求和讴歌。、热烈的孜孜不倦的向往、追求和讴歌。3、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4、运用新鲜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运用新鲜的比喻、丰富的想象。5、善于用色泽、光采的渲染以至构图、线条、善于用色泽、光采的渲染以至构图、线条的安排来增加形象的鲜明性。的安排来增加形象的鲜明性。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文本详析文本详析v阅读文本阅读文本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艾青艾青v假如假如/我是一只鸟,我是一只鸟,v我也应该用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嘶哑的喉咙/歌唱:歌唱:v这这/被暴风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所打击着的/土地,土地,v这这/永远汹涌着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河流,

6、v这这/无止息地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吹刮着的/激怒的激怒的/风,风,v和那来自林间的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黎明 v然后然后/我死了,我死了,v连羽毛连羽毛/也腐烂在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土地里面。vv 为什么为什么/我的眼里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常含泪水?v因为因为/我对这土地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深沉 v 1938年年11月月17日日 v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v第二节:直抒胸臆第二节: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爱国之心。v第一节第一节 鸟儿对土

7、地的生死眷恋鸟儿对土地的生死眷恋v假如我是一只鸟,v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首句以想像的方式,把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又是什么样子?它是弱小的,小鸟依人,便是这种弱小的说明;鸟儿又是天空中的精灵,在空中上下翻飞,自由自在地翱翔;鸟儿也是善于鸣唱的歌者。鸟儿的天职就是歌唱。它们的鸣叫是那么地悦耳,那么地清幽,难怪历代诗人都加以赞叹。如:太久、太用力、太殷勤、太痛苦 小鸟的声音应是圆润流转、优美动听的,但这里却使用了“嘶哑的喉咙”,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悦耳动听的鸟鸣,从来都是对闲适、自由自在、和平生活的歌唱。而今这“嘶哑”的鸣唱,不正说明其处境的艰险吗?不正说明它正饱受着磨难吗?两个黄鹂鸣翠柳,

8、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 鼎 村居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精卫鸟:在苍茫的大海上,那翻滚的巨浪,排空滔天,像要吞噬、粉碎一切,这只显得极其弱小的精卫鸟,却勇敢地衔着木枝,向大海猛地一掷,如此往复,年年如此。精卫鸟那嘶哑的鸣叫,便是永不屈服的宣言。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这只弱小且饱受着磨难的鸟,一直没有停止歌唱。它的嘶哑的鸣唱,就如精卫鸟那样,充满着悲壮和不屈。满目疮痍

9、 破碎悲愤泣血的哀鸣哀鸣中看到了力量悲愤、咆哮着狠狠地扑向这暴风雨,力图把它吞噬不知疲倦、滔滔不息地风也早已被激怒它怒吼着,与这暴雨扭打在一起也是不知疲倦地,力图卷走那乌云它憧憬着、期待着并坚信着,黑暗必将被击溃而逃遁无形它的家园那一片茂林,必将重新沐浴那无比温暖柔和的黎明家园但也许我已等不来那温暖的黎明,而是在嘶哑的鸣叫中,耗尽最后的气力,悲壮地死去我死了,虽然无法为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继续鸣叫歌唱、奋争,但我也要把我的身躯,包括每一根羽毛,奉献给大地,化作春泥滋养新的生命和希望总之,这是一只眷恋土地的鸟,它悲愤满怀,沉郁深情,充满希望,奋力抗争。它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

10、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土地中,以表示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写作背景:写作背景:v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创作于是诗人艾青创作于1938年年11月的名篇,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月的名篇,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祖国山河沦陷,生灵涂国人民的抗日意志。祖国山河沦陷,生灵涂炭,在这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华儿女纷炭,在这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193

11、81938年的中国年的中国 19381938年的中国年的中国 母亲被炸死,孩母亲被炸死,孩子该何去何从?子该何去何从?v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于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于年月创作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年月创作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侵略者的愤恨。太久、太用力、太殷勤、太痛苦 诗人的写照诗人又何尝不是歌唱的太久、太用力、太殷勤、太痛苦了 呢?作者用“嘶哑”修饰“喉咙”,强化了诗人悲愤的感情,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

12、和对祖国执著的爱。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复活的土地他起来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洗衣妇等一系列著名诗篇,直至写这首我爱这土地。虽然“歌唱”的历史不过五六年,但在那个苦难的时代,这又是虽短暂却又无不漫长的时间啊!这期间,正如他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中所告白:“躺在时间的河流上,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时而悲哀忧郁,时而昂扬奔放,历经这样的歌唱,他的喉咙似乎已经的确有些嘶哑了。然而即使如此,“也”还是欲罢不能、歌唱不止,

13、这是因为诗人自觉着“应该”!而这“应该”,不仅来自时代与民族赋予诗人的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的使命与责任,而且源自诗人对自我主体的身份想象和价值认同,诗人才自比歌唱的“小鸟”并自觉着喉咙不免已经嘶哑的时候,自励着:“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而这样的属于艾青自己的“歌唱”就不能不透着苦涩的、忧郁的、悲凉而深沉的调子和色彩。他要用微弱的身躯,用尽气力,嘶哑地去高唱,唱祖国大地的苦难,唱同胞的悲愤与不屈,唱必将迎来的胜利。他要用这歌唱,激起更大的悲愤,唤起更为猛烈的反抗的力量。其所象征的,亦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所指,是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的“苦难”,而这土地的苦难与不幸,不仅使人

14、想到抗战年代战争带来的水深火热的民族灾难,而且使人联系同一时期艾青的其他诗作而自然联想到因这苦难而“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中华民族苦难的历史命运与雪上加霜的现实忧患。苦难的历史积淀与时代投影如此纵横交织而渗透在这“泥土做成的鸟的歌”(穆旦诗春中语)声里,表达着诗人对土地热烈而深沉的感情。艾青作为“土地的诗人”,对于土地拥有着自己那份特有的生命的感应和灵魂的灵犀,由此感应和灵犀生发出别样感人至深的朴素而深沉的体验和想象。沿着这种感觉路线解读下去,我们就会进一步理解,第二个“这”中“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15、”为什么是“永远”的,和第三个“这”中“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为什么是“无止息”的。v积淀着古老历史苦难又在承受着侵略战争灾难与凌辱的土地上的“悲愤的河流”与“激怒的风”,分别隐喻着痛苦重压下的悲哀与愤懑、挣扎与反抗。诗人对土地不仅有自己的所爱,而且有着所信。所以歌唱的对象不仅仅是苦难的土地的深广久远的“一切呻吟,痛苦,斗争”,更有“那”“希望”。诗人为何把“希望”比喻为“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因为一方面“来自林间”是应对“小鸟”的意象,另一方面这黎明是大地的黎明。土地的黎明,黎明的大地,犹如母亲欣慰的笑容一样,慈爱,宁静,安详,熨帖即“无比温柔”。而三个“这”和这个“那”之间,亦即土地的过

16、去、现在与将来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诗人用“那无比温柔”来反衬前面三个“这”过程中苦难之沉重、悲愤之激烈、斗争之残酷,意在用这过程之异常之动来烘托那“无比温柔的黎明”动极而静的美妙境界及其魅力。v“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v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眷恋,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而且隐含献身之意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到现实,这里的“我”指抒情主人公自已。经过间歇和停顿后,提出设问,直抒胸臆,感情达到高潮。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提练和升华了主题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

17、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第一节,诗人还不断转折和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来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接下来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可以说是第三层强化。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被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

18、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诗人的内在情思和生活的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与“象”相融合所创造的可感可触的景象。在诗歌中运用意象,能够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可感,能够引发我们对意外之象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体察出作者在诗中所反映出来的意。这首诗的意象有“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通过其前所加的修辞语又强化了象征的作用,形成一种特殊的具体感、立体感和生动感,抒发出了缠绵而深沉的爱国之情。使人们不难品味出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

19、、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具体说,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诗人挟着这份感情,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便进入诗人的脑海。作者通过吟唱土地这一个“象”,诅咒摧残土地的人,幻想着土地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由于有了对土地的这种热爱和眷恋,诗人笔下的另外三个意象便顺流而出。“河流”的前面加上“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形容词,“风”前面加上“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就把“河流”“风”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象”,就把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

20、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黎明”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但是作者意犹未尽,“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对土地执著的爱。最后两句再回归到土地这个意象上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第一节以鸟自比,铺陈描绘,第二节直抒胸臆,质朴遒劲。抒情强烈深刻。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诗人将鸟优美动人的音色同诗人的歌唱联系起来。特别是将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种本属于自然被动的结局,也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

21、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思考题v诗歌的诗歌的“散文美散文美”:v诗歌的散文美的提出是出于以下两种现实的考虑:一是摆脱古体格律诗的白话诗就不是诗;二是过于强调不押韵而出现过渡泛滥的散文化现象。为此他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为新诗作了规定:v一是诗句的口语化。诗的口语化是散文美的主要特征。这是因为,口语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富于自然性、人间性和本色美。其特点是明朗素朴,天然质实,平易近人。v二是鲜明的形象化。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音韵。v三是形式的自由化。结构形式自由活泼,错落洒脱,无拘无束,它较之一般的自由诗在形式上更趋自由。v四是具有内在的节奏。艾青摒弃了形式上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但不是对音乐美的否定,相反,他是非常重视诗歌内在的节奏,即重视情绪的起伏变化造成的诗歌的音乐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