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诗经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920952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文学史诗经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国文学史诗经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国文学史诗经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诗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诗经(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4/21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 诗经2021/4/22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一、诗经释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诗经被称为经,始见于庄子。但庄子所谓经,只是书籍之意。汉代提倡 儒术,将据说经过孔子整理的书,都称为“经”。2021/4/23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二、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地域和作者 诗经共有305篇,另有6 篇笙诗,有目无辞。诗经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2021/4/

2、24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三、诗经编定 诗经作品时代跨度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关于诗经的编定情况,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有“献诗”、“采诗”、“删诗”三种说法:2021/4/25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一)献诗说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是有史籍可考的。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2021/4/26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二)采诗说 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汉书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2021/4/27第一节 诗

3、经的编定和体制 何休:“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这种说法是否确切,颇有争论。2021/4/28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三)删诗说 汉人认为诗经是由孔子删定的。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唐人开始怀疑孔子删诗说:“书传所引之书,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马迁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2021/4/29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事实上,早在孔子的时代,已有与今本诗经相近的“诗三百篇”的存在。

4、孔子可能对“诗”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但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2021/4/210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四、诗经的体制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始见于荀子,这是古今最被认可的分类方法。2021/4/211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风、雅、颂分类的依据主要有音别和义别两说。音别即按音乐不同进行划分;义别从内容体裁角度划分。教材采用的观点是前者。诗经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2021/4/212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宋郑樵六经奥论2021/4

5、/213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一)风 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2021/4/214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二)雅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2021/4/215第一节 诗经的编

6、定和体制(三)颂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鲁颂4篇,都是颂美鲁僖公的作品。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那、烈祖、玄鸟明显是祭歌,主要是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长发和殷武的祭祀意味不浓,主要写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2021/4/216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五、诗经传诵情况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其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4/217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左传中大量记载了诸侯君臣赋诗言

7、志的事例,他们以“诗”来应对,以赋诗来表情达意。称引“诗”句,来进行讽谏或评论抒情,在上层的人际交往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诗”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孔子也很重视诗,曾以“诗”教授弟子,并对学“诗”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功用有多方面的阐述。2021/4/218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

8、,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2021/4/219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祭祀诗、农事诗、燕飨诗、怨刺诗、征役诗、婚恋诗这六大部分。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2021/4/220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一、婚恋诗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

9、“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代表作如周南关睢、卫风氓。2021/4/221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周南关睢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幕之情,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末二章,想象若能和她在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氓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吻叙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全篇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巧妙地将事件过程和弃妇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在女主人公悔恨地叙述自己恋爱、结婚和婚后被虐、被弃的遭遇中,表现出刚强自爱、果断坚决的性格。2021/4/222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二、祭祀诗 上古祭祀活动盛行,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赞颂神灵、祖先,以

10、及祈福的祭歌。我国古代也特别重视祭祀,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总之是歌功颂德之作。代表作 如大雅生民。2021/4/223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大雅生民主要记叙了周始祖后稷的事迹。后稷的母亲姜嫄,祷神求子,后来踏了天帝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不敢养育,把他丢弃。后稷历经磨难而不死,自幼聪明过人,后稷长大更是智力超群,从事种植业,种的庄稼十分茂盛,最后建立了强盛周民族的部落,而他成了周民族的始祖,成为农业种植之神。2021/4/224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三、农事诗 我

11、国农业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周人将自己的始祖与发明农业联系在一起,可见农业在周人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诗经时代,农业生产已占有重要地位。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代表作如豳风七月2021/4/225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豳风七月是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情况。他们种田、养蚕、纺织、酿酒、打猎、凿冰、修筑宫室,而劳动成果大部分为贵族所占有,自己无衣无褐,吃苦菜,烧恶木,住陋室,严冬时节,填地洞,熏老鼠,塞窗隙,涂门缝,以御寒风。2021/

12、4/226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全诗以时令为序,顺应农事活动的季节性,把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全面深刻、生动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诗中客观反映出农夫生活和贵族生活的悬殊差别,在对当时农业生产、农夫生活的平铺直叙中抒发了哀怨和不满,今天的读者,不仅能了解到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农夫的生活状况,而且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不幸和痛苦。2021/4/227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四、燕飨诗 诗经中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产生于西周初期的燕飨诗,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代表作如小雅鹿鸣,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2021/4/228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五、怨

13、刺诗 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产生了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之中,代表作如魏风硕鼠。2021/4/229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怨刺诗讽刺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2021/4/230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六、征役诗 征役诗包括战争诗和徭役诗两个部分。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但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代表作如小雅采薇。

14、2021/4/231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小雅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北方玁狁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诗人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戌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2021/4/232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和影响一、诗经的艺术有特点(一)赋、比、兴的运用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1.“赋”是直接描绘、抒情和铺叙的意思。2.“比”即比喻。3.“兴”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所借之物与所咏之事或无联系,或有联系,有的还起比的作用。2021/4/233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和影响(二)句式和章法1.四言二节拍2.重章叠句(

15、三)押韵(四)语言1.数量丰富的名词2.对动作描写的具体准确3.修辞(五)总体特色2021/4/234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和影响(三)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四)整齐中富于变化的语言特色。1.字法:迭字、联绵词、语气词。2.句法:四言为主搀以杂言。3.章法:重章迭唱的复沓形式。2021/4/235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和影响二、诗经对后世的影响(一)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精神给后代诗人以极大的启迪。(二)赋、比、兴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代一些文体的形成。(三)推动后代诗人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2021/4/236 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一、诗经小雅采薇二、诗经郑风

16、出其东门 2021/4/237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诗经诗经郑风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 v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v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云,匪我思存。v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v出其闉阇,有女如荼。出其闉阇,有女如荼。v虽则如荼,匪我思且。虽则如荼,匪我思且。v缟衣茹茜,聊可与娱缟衣茹茜,聊可与娱。2021/4/238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东门:郑国都城东门,相传为游人聚集之处。东门:郑国都城东门,相传为游人聚集之处。v缟:素色的绢缟:素色的绢 gao3v綦:青黑色綦:青黑色qi2v闉:城门外的曲城闉:城门外的曲城yin1v阇阇:城门上的高台城门上的高台du

17、1v荼:茅、苇之类的白花荼:茅、苇之类的白花v且:语气词且:语气词ju1v茜茜:大红色大红色qian42021/4/239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注解:注解:v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漫步走出城的东门。漫步走出城的东门。v有女如云,有女如云,美女多如天上彩云美女多如天上彩云。v虽则如云,虽则如云,虽然多如天上的云。虽然多如天上的云。v匪我思存,匪我思存,可并不是我思念的人可并不是我思念的人v缟衣綦巾,缟衣綦巾,唯有穿着素衣带着暗绿色头巾的女子。唯有穿着素衣带着暗绿色头巾的女子。v聊乐我员,聊乐我员,才能欢乐我的心才能欢乐我的心。2021/4/240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出其闉阇,出其闉阇,漫步走出外

18、城的门漫步走出外城的门v有女如荼,有女如荼,美女靓丽如茅花。美女靓丽如茅花。v虽则如荼,虽则如荼,虽然靓丽如茅花。虽然靓丽如茅花。v匪我思且,匪我思且,可是我不思念她。可是我不思念她。v缟衣茹茜,缟衣茹茜,唯有那穿着素衣带着红佩巾的女唯有那穿着素衣带着红佩巾的女子。子。v聊可与娱,聊可与娱,才能娱乐我的心才能娱乐我的心。2021/4/241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赏析:赏析: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抒写男子对意中的爱人抒写男子对意中的爱人忠贞不渝的感情,诗以城门云集的众多女子忠贞不渝的感情,诗以城门云集的众多女子陪衬自己心中的爱人,以服饰代人,以色彩陪衬自己心中的爱人,以服饰代人,以色彩显形象,鲜明而突

19、出,正是表现出心中情感显形象,鲜明而突出,正是表现出心中情感的深刻。的深刻。2021/4/242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当你老了当你老了 v 叶芝叶芝v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v v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v v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v v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2021/4/243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v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v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20、,v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2021/4/244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v v凄然地诉说着那爱情的消逝,凄然地诉说着那爱情的消逝,v v从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从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v v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2021/4/245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叶芝这首只有短短十二行的诗作凝集了一生的心血和深情。v诗中的“你”是诗人从23岁起就深深爱慕的女人茅德冈。虽然茅德冈始终没有接受叶芝的追求,但是诗人的爱终其一生,从未改变。因此他也是最有资格说“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

21、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的男人2021/4/246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茅德冈是爱尔兰著名的女演员,但同时也是个极不平凡的女性。出身高贵且非常富有的她,在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野蛮统治的斗争中,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来,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其伟大的人格成为叶芝终身爱慕且尊重她的最重要原因。这对同样高贵的灵魂本应是世间最美的爱情传奇,可惜却走成了永远的平行线,也走成了叶芝内心永远的荒城。2021/4/247第四节 诗经篇目阅读v当两个人都已白发苍苍、看淡人生之时,心里放不下的、仍旧是痴恋一生的女人。惟愿自己的诗集能够陪伴她、打发无聊的午后困倦

22、时光,记得曾经有一个人,毫无保留的热爱自己,热爱自己逝去的青春,也热爱自己苍老的面容这首诗人在29岁时创作的绝望的情诗,却用后半生去兑现:不离不弃、相敬如宾,直到死亡将他们永远的分开。2021/4/248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v 节妇吟 v 唐张籍 v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2021/4/249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v【题解】【题解】v这是一首具有双层面内涵的唐诗精品。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

23、,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2021/4/250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v根据记载,唐宪宗时,藩镇割据,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拥兵跋扈,勾结朝廷的官吏文人,图谋不轨。李师道也想收买张籍,张籍特写此诗,以节妇的坚贞不二自比,来表示对李师道的拒绝。v古人遇事不便明说,每多喜欢借写男女之情表示心意。张籍的节妇吟和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是最有名的两首。2021/4/251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v【译文】v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v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v我家的高楼就连著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著长戟在皇宫里值班。v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我侍奉丈夫

24、发誓要生死共患难。v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只恨在我未嫁之前没有遇到你。2021/4/252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v诗经与越人歌 v媒体宣传夜宴说到越人歌,都有这么一句:“根据诗经填词而成的越人歌”。更有甚者,直接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一句是出自诗经。翻遍诗经的“十五国风”、“周鲁商颂”、“大雅小雅”,连“山有木”三个字都找不出来。v越人歌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人刘向的说苑善说 2021/4/253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v越人歌v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v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v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v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v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2021/4/254中

25、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v【参考译文】v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驾着小舟在长江上漂。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竟然能与王子同船泛舟。承蒙王子看的起啊!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甚至责骂我。我的心里如此的紧张而无法停止,因为我知道他居然是王子!2021/4/255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v山上有树木,而树上有树枝,这人人都知道的,可是我的心底这么喜欢王子啊,王子却不知道。2021/4/256注:注: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来自网络,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权益,请联系Q2653327170,我们将做删除处理,感谢您的我们将做删除处理,感谢您的理解。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