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915210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09.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楼宇自控系统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自控系统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某楼宇自控系统方案 第一节 遵循的原则 1.要求采用技术成熟的国际知名的品牌,该系统应完全支持国际标准化开方式通讯协议,各个子系统可通过中央操作站集中管理、分散控制;2.产品均应为原厂生产,须提供制造厂商对本项目的产品使用授权书,交货时需提供产品制造厂商的产地证明,项目竣工后须提供产品制造厂商的质量保证书及中文说明书;3.所要求的受控设备均可以在操作站集中进行有效监控,操作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大楼内受控设备的运行情况。系统操作站以图形和文本两种方式进行显示,并可根据使用习惯随意转换显示模式。4.所有的受控设备在中央操作站停止工作时,均可以由现场的 DDC 实现控制。5.所有的调节水阀的选定

2、均要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参数和图纸计算选定。6.每台 DDC 应留有不少于 20的冗余量,以便日后的扩充。7.楼宇自控系统所需操作台及 UPS 电源由机房工程负责提供。8.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来保证经济性;系统简单易用、配置灵活、方便扩展、界面友好(汉化彻底,符合 Windows 操作习惯),从编程到调试均对用户开放,系统要有丰富的画面和应用程序库,便于编程、调试。第二节 设计标准及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年版)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J-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

3、调节设计规范 GBJ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技术规范 GBJ232-82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设部 1997-290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有关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和安装标准 除非在本技术说明书中另有说明,系统深化设计及所提供的设备、材料必须符合厂商所在国的国家标准、等级,且不能低于中国有关部门规定的工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第三节 技术要求 3.1 监控范围 纳入楼宇自动化系统监控的对象包括:冷冻站系统,空调新风系统-空气处理系统,送排风机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监测系统,变配电监测系

4、统,热交换系统。受监控设备的具体数量及位置以设计院图纸为准。3.2 各子系统监控要求 3.2.1 冷冻站系统 系统应具有负荷调节功能;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节能优化控制;设备的连锁启动和停机;系统应具有运行参数配置、状态和实际负荷监视、故障和过载报警,历史记录功能;供回水压差的自动控制;供回水温度的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状态显示和启/停控制;冷却/冷冻水泵根据水流开关信号的自动启停备用泵系统;屋顶水箱根据高、低水位自动控制空调软化水补水泵的启停,保证水位 维持在许可范围内;显示水泵运行状态、水流状态。水温再设定。记录设备累计运行时间。3.2.2 空调系统-空气处理系统 风机启停控制,可以设定预定

5、时间表,并进行远程控制。监测送回风温度,通过冷热水流量调节控制送回风温度;监测送回风湿度,通过风机、风门、调节阀之间的联动控制送回风湿度;监测风道风压,并控制风压;过滤器状态显示及报警。风机的运行状态显示。应可通过不同季节设定温度,达到对公共区域和工作间温度差等进行节能控制,。3.2.3 送排风机监控系统 对 CO 的监测。监测送排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和过载报警。按定时程序控制送排风机的启/停。3.2.4 给排水系统 监测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和过载报警。监测污水池液位超高位报警。监测生活水箱液位高、低,超高位报警。根据液位控制水泵的启/停。备用泵自动启/停切换。生活水泵调速控制。3.2.5 电

6、梯监测系统 电梯运行状态监测和运行时间记录;电梯紧急状态下的故障报警和管理。电梯火警状态下的状态显示和报警管理 3.2.6 变配电监测系统 监测变配电室高压进出线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用电量、开关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参数的测量与记录。监测变配电室低压进出线的开关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等参数的测量与记录。监测高压母连柜的开关状态及故障报警;变压器开关状态、故障报警及超温报警。柴油发电机的开关状态、故障报警及油箱低油位报警。3.2.8 热交换系统 系统的负荷调节、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和节能优化控制。实现对热源和热交换系统设备的联动控制。供水压差和供回水温度的自动控制。监测交换器和水泵

7、工作状态,并记录。故障监测和报警。第四节 系统功能要求 4.1 系统功能要求 楼宇自控系统采用集散式控制方式,其网络结构层次要清晰(如系统级、应用级、远程 I/O 级),且其网络设备采用通用网络产品。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化开方式通讯协议,并提供开放的数据格式、通用的第三方接口开发工具,方便与其它系统集成(如 OPC、DDE SEVER 或CLIENT),可使楼宇自控系统与消防报警、保安监控或其它第三方子系统联网。系统要采用无主从(Peer to Peer)通讯方式,不使用网络通讯控制器;在中央监控主机发生故障时,全部现场控制器之间仍能保持通讯畅通。DDC 之间的通讯速率不小于 76.8Kbps;D

8、DC 子网之间的通讯速率不小于 10Mbps,如 Ethernet 10 BaseT;中央工作站以不小于 10Mbps 通讯 速率连接 DDC 网络,如 Ethernet 10 BaseT。系统必须具备实时时钟同步功能,能对包括中央监控工作站、系统控制器和现场控制器进行时间自动校正。安置在中央控制室的中央监控工作站,用来提供指令输入、信息管理、报警管理和数据管理功能;而所有实时控制功能(应用程序)要驻留在现场控制器内,以增强中央工作站对错误的抵御能力。要提供相应功率和后备时间的在线不间断电源(UPS)给 BAS 工作站做备用电源,当主电源中断时,可至少维持 60 分钟的操作,每个工作站必须分别

9、与 UPS 连接。4.2 监控功能要求 参数监控,当模拟数据(温度、湿度等)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值超过规定范围,系统要自动实施调节或产生报警、连锁;针对开关量,当控制指令状态和现场实际反馈状态不一致时,系统要发出报警或连锁。报警处理,ABS 系统要保证现场控制器上产生的报警信号将在 5 秒钟以内出现在中央工作站的显示器和报警打印机上,并具有语言提示功能。日程表控制,楼宇自控必须逐一为被控机电设备设定日程表,内容包括日常和节假日。机电设备根据事先排定的程序自动启/停,达到事先预置温度变化和节约能源的目的。事件控制,在日程表控制的基础上,楼宇自控系统必须可执行事件控制程序,以针对机电设备进行优于日

10、程表的逻辑控制和必要的报警、连锁。运行时间累计,楼宇自控系统必须累计每台设备的运行时间,自动实施工作/备用切换或提醒设备管理人员及时进行维护、维修。功耗计量,楼宇自控系统必须测量电力、冷热水等能源消耗,存入历史数据库并定期打印常用文件格式的报表。第五节 主要设备及软件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所有产品应均要适应其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电磁场、噪声等),每天 24h,全年 365 天连续工作;设备的电气特性满足中国国内标准和要求;设备的相似部分应是可互换的;设备运转过程中不许有震动,噪声应控制在最小限度内;设备的设计及安装应确保人身安全。5.2 监控软件的要求 系统操作软件必须是实时、多

11、任务处理的操作平台,符合Windows 操作习惯,并应提供简便易学的工具软件(如在线帮助),使用户便于掌握运用。有数据管理、通信管理、接口(界面)管理、历史信息的存储和复制、综合报告和全画面操作等功能;软件要求是集实时监控、网络管理、绘图、编程和调试功能于一身的一体化软件。对系统操作员可设定无级的操作级别(包括操作密码、软件操作权限及设备控制权限等),以增强操作权限和设备管理区域划分的灵活性,并有效防止系统被非法侵入或者越权使用。具有报表功能,测量程序必须周期性地自动记录各种参数、状态、记录设备启停时间、累计运行时间等,允许将测量结果存储两年,可采用月报告和年报告等形式输出:状态报告:设备启动

12、/停止、报警状态,运行期间累计;指令报告:设备启动/停止操作历史报告;调节报告:被调参数的最大、最小和正常值;所有能量消耗及操作报表记录,并定期提供能源消耗曲线图。要具备完善的报警处理程序,报警要根据重要程度和优先级别发出,按轻重缓急处理异常事件,同时发出报警音响、打印机打出报警信息、计算机 屏幕显示,包括数据、工位号、设备名称、报警和事件名称等,另外还要具备语音提示功能。须兼容国际标准 ISO16484-5 中的 BACnet MS/TP、Ethernet、IP 协议;数据库接口采用 ODBC,软件支持 OPC、DDE、SQL,以方便与第三方楼宇设备自控系统或管理平台系统在管理层的集成。5.

13、3 现场直接数字控制器(DDC)5.3.1 一般要求 全部控制器均可脱离中央控制工作站独立完成所有监控功能,且具有通讯服务接口,以保证可使用通用便携式操作终端进行现场编程、调试以及日后的维护,从任一现场控制器均可接入便携式设备,对网络上的所有控制设备进行实时操作。现场控制器均是以 16(或以上)位微处理器为基础构成的直接数字控制器(DDC);控制器内存容量应为 48Mb;CPU 核心软件可通过网络下载。现场控制器的输入应全部为通用类型,输出应尽量为通用类型,每个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均可进行本地或远程扩展。当外电掉电时,现场控制器应具有掉电保护功能,以防止数据及操作系统软件丢失,配备重要信息永久存

14、贮器,并设保护电池或电容提供实时时钟工作,后备电池或电容支持时间不应小于 72 小时,电池寿命不低于 5 年。现场控制器支持在线编程;能针对通讯和主要器件进行自我检测,并具备由于电源意外故障的自动再启动功能。即插即用,所有 DDC 接到网络中自动生成设备地址且即刻可以和其他设备通讯,无需重新对网络进行配置;当更换某一控制器时,不会影响其它控制器的正常工作。DDC 应具有高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I/O 模块应具有过压、短路保护功能;所有 I/O 点的连接都采用可插拔端子模块,以便替换而不需要重新接线;5.3.2 软件要求 DDC 的编程语言采用通用式编程语言(GCL),具备每条语句运行与否指示、在

15、线编程指导和编程错误诊断功能。输入/输出处理:不断更新输入/输出的数值与状态,更新时间间隔可设置在 1秒之内;数据工程量转换、线性化、修正传感器误差,检测失效传感器。报警处理:针对模拟量设置报警点范围,针对开关量要有报警点防抖动功能,以防止误报警;机电设备运行时间累计计时器超出规定限制时,应能够统计每一部分的运行时间并给出报警信号。通讯处理:无主从通讯(Peer To Peer)的令牌传递、传递状态监控、故障DDC 自动剔除、新入网 DDC 获得令牌功能。控制算法:DDC 能选择最佳的控制方式,如比例、积分、微分等参数,实现PID 自动调节系统;可编写其它复杂算法,使每个控制系统使用合理的控制

16、机理。存储记录:DDC 应存储模拟点的数据,时间间隙从 10s-1h 可选,当 DDC和服务器通信被中断后,保护这些参数不被丢失达 2 周。5.4 末端设备(传感器、阀门、执行机构)本条款仅就 BAS 所使用的传感器、阀门和执行机构做概要性的要求,投标方应按照本工程各机电系统的监控工艺要求和设计院相关专业图纸中的技术参数,选配相应的末端设备以确保满足使用要求。5.4.1 传感器 应采用工业标准制造且信号制与 DDC 相匹配的各类传感器,注重测量精度、灵敏度、稳定性、使用寿命长等指标。水路上安装的传感器的耐温、耐压指标,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工艺相关要求;传感器测量范围的选择应尽可能使常用值在测量范

17、围的 2/3 处。5.4.2 控制阀门 所有控制阀门的规格、尺寸,应由投标方按照设计院的有关图纸要求选取,如果所提供的控制阀的规格与连接管道规格有别时,则需提供连接管道所需的变径要求。阀门泄漏量要足够小,控制阀门要有良好的工作特性曲线,以确保能做全调节操作。阀门的耐温、耐压要符合工艺要求。5.4.3 电动执行机构 投标方须为所有阀门配套提供并安装相应的电动执行机构,其尺寸、信号制符合安装现场和控制系统要求。电动执行机构可在制造厂或现场进行配套安装;控制精度高,关闭压力、全行程时间要满足工艺要求;电动执行机构要带手轮装置,易安装,低噪声。附表:楼宇自动系统点表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18、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B2 制冷机组 SXZ6233DH 2 冷水机组运行状态 2 冷水机组手自状态 2 冷水机组故障报警 2 冷水机组启停控制 2 冷冻/却水供/回水温度 4 冷冻水供/回水压力 2 冷冻水蝶阀 DN200 2 冷却水蝶阀 DN300 2 冷冻水供水流量 1 冷却水泵 b-1-13 3 水泵运行状态 3 水泵手自状态 3 水泵故障报警 3 水泵启停控制 3 蝶阀控制 DN300 6 6 冷冻一次水泵 B-1-13 3 水泵运行状态 3 水泵手自状态 3 水泵故障报警 3 水泵启停控制 3 水泵变频控制 3 蝶阀控制 DN250 6 6 冷冻二次水泵 B-2

19、-13 3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水泵运行状态 3 水泵手自状态 3 水泵故障报警 3 水泵启停控制 3 水泵变频控制 3 蝶阀控制 DN300 6 6 凝结水泵 BN-12 2 水泵运行状态 2 水泵手自状态 2 水泵故障报警 2 水泵启停控制 2 水阀控制 DN70 2 凝结水箱 1 超高液位报警 1 超低液位报警 1 水平浮动盘管换热器 Na-1/2 2 供水流量 2 供水压力 2 供/回水温度 4 二次侧供回/水温度 4 供水水阀 DN80 2 生活水箱 2 溢流水位报警 2 超高水位报警 2 停泵水位报警 2 超低液位报警 2 生

20、活变频水泵 12 运行状态 12 故障报警 12 手/自动状态 12 变频控制 12 启停控制 12 生活热水循环泵 8 运行状态 8 故障报警 8 手/自动状态 8 启停控制 8 集水坑泵 PS-0105 5 超高水位报警 每坑两台水泵 5 运行状态 10 故障报警 10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手/自动状态 10 启停控制 10 低噪音柜式风机 S-B2-14、P-B2-12、P(Y)-B2-13 9 风机故障报警 9 风机运行状态 9 风机手自动状态 9 风机启/停控制 9 CO 浓度报警 2 新风机组 X-B2-1 1 送风机故障报警

21、 1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1 送风机运行状态 1 送风机启/停控制 1 冷/热水阀调节 DN70 1 送风温湿度 2 过滤器压差 1 新风阀开/关控制 1 B1 变配电系统 高压进线 2 开关状态 2 故障报警 2 电压检测 6 电流检测 6 功率因数 2 有功功率 2 无功功率 2 频率 2 有功电度 2 无功电度 2 高压母联柜 1 开关状态 1 故障报警 1 变压器 4 开关状态 4 故障报警 4 超温报警 4 柴油发电机组 1 开关状态 1 故障报警 1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油箱低油位报警 1 低压出线 86 开关状态 86 故障报

22、警 86 空调机组 ZK-B-1 1 送风机故障报警 1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1 送风机运行状态 1 送风变频启/停控制 1 送风机频率 1 水阀调节 DN50 2 送/回风温/湿度 4 过滤器压差 1 新、回风阀控制 3 集水坑泵 16 超高水位报警 每坑两台水泵 16 运行状态 32 故障报警 32 手/自动状态 32 启停控制 32 低噪音柜式风机 P(Y)7 风机故障报警 7 风机运行状态 7 风机手自动状态 7 风机启/停控制 7 新风机组 X(Y)-B1-1/2/3/4/5/6 6 送风机故障报警 6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6 送风机运行状态 6 送风机启/停控制 6 水阀调节 DN65

23、 6 送风温湿度 12 过滤器压差 6 新风阀开/关控制 6 低噪音柜式风机 S-B1-1,P-B1-2/3/4/5/6/7/8 8 风机故障报警 8 风机运行状态 8 风机手自动状态 8 风机启/停控制 8 F1 空调机组 ZK-1-1/2 2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送风机故障报警 2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2 送风机运行状态 2 送风变频启/停控制 2 送风机频率 2 水阀调节 DM80/DN100 4 送/回风温/湿度 8 过滤器压差 2 新、回风阀控制 6 低噪音柜式风机 P-1-114 14 风机故障报警 14 风机运行状态 14 风

24、机手自动状态 14 风机启/停控制 14 电扶梯 1#2 运行状态 2 故障报警 2 吊装式新风机 13 送风机故障报警 13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13 送风机运行状态 13 送风机启/停控制 13 水阀调节 DN40*6+DN32*7 13 送风温湿度 26 过滤器压差 13 新风阀开/关控制 13 室外温/湿度 2 吊装式空气处理机 62 送风机故障报警 62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62 送风机运行状态 62 送风机启/停控制 62 水阀调节 DN25 62 送/回风温湿度 248 过滤器压差 62 新风阀开/关控制 62 冷却水塔 6 水塔风机运行状态 6 水塔风机故障报警 6 水塔启停控制

25、6 冷却水塔供/回水阀DN200 12 12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门 F2 新风机组 X-2-1/2/3/4/5/6/7 10 送风机故障报警 10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10 送风机运行状态 10 送风机启/停控制 10 水阀调节 DN40*7+DN32*1+DN40*2 10 送风温湿度 20 过滤器压差 10 新风阀开/关控制 10 低噪音式风柜 P-2-1/2/3/4/5/6 6 风机故障报警 6 风机运行状态 6 风机手自动状态 6 风机启/停控制 6 吊装式空气处理机 19 送风机故障报警 19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19 送风机运行

26、状态 19 送风机启/停控制 19 水阀调节 DN25 19 送回风温湿度 76 过滤器压差 19 新风阀开/关控制 19 电梯 8#、9#、12#、13#、14 5 运行状态 5 故障报警 5 F3 新风机组 X-3-1/2/3/4/5/6/7 7 送风机故障报警 7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7 送风机运行状态 7 送风机启/停控制 7 水阀调节 DN40*5+DN32*2 7 送风温湿度 14 过滤器压差 7 新风阀开/关控制 7 低噪音式风柜 P-3-1/2/3/4/5 5 风机故障报警 5 风机运行状态 5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风机手自

27、动状态 5 风机启/停控制 5 吊装式空气处理机 36 送风机故障报警 36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36 送风机运行状态 36 送风机启/停控制 36 水阀调节 DN25 36 送回风温湿度 144 过滤器压差 36 新风阀开/关控制 36 F4 空调机组 ZX-4-1 1 送/回风机故障报警 2 送/回风机手自动状态 2 送/回风机运行状态 2 送/回风变频启/停控制 2 送/回风机频率 2 水阀调节 DN80 1 蒸汽加湿控制 DN50 1 送/回风温/湿度 4 滤器压差 1 新、回风阀控制 2 空调机组 ZX-4-2/3 2 送风机故障报警 2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2 送风机运行状态 2 送风

28、变频启/停控制 2 送风机频率 2 水阀调节 DN80 2 送/回风温/湿度 8 过滤器压差 2 新、回风阀控制 4 新风机组 X-4-1/2/3/XK-4-2 2 送风机故障报警 2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2 送风机运行状态 2 送风机启/停控制 2 水阀调节 DN40 2 送风温湿度 4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过滤器压差 2 新风阀开/关控制 2 吊装式空气处理机 020A*2、030A*1 9 送风机故障报警 9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9 送风机运行状态 9 送风机启/停控制 9 水阀调节 DN25 9 送/回风温/湿度 36 过滤器压差 9

29、 新风阀开/关控制 9 低噪音式风柜 P-4-1/2 2 风机故障报警 2 风机运行状态 2 风机手自动状态 2 风机启/停控制 2 F5 新风机组 X-5-1(040H)1 送风机故障报警 1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1 送风机运行状态 1 送风机启/停控制 1 水阀调节 DN40 1 送风温湿度 2 过滤器压差 1 新风阀开/关控制 1 低噪音式风柜 P-5-1 1 风机故障报警 1 风机运行状态 1 风机手自动状态 1 风机启/停控制 1 吊装式空气处理机 030A*2/020A*1 3 送风机故障报警 3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3 送风机运行状态 3 送风机启/停控制 3 水阀调节 DN25 3

30、 送/回风温/湿度 12 过滤器压差 3 新风阀开/关控制 3 F6 低噪音式风柜 P-6-1、2、3、4 4 风机故障报警 4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风机运行状态 4 风机手自动状态 4 风机启/停控制 4 电梯 10#、11#、15#、16#4 运行状态 4 故障报警 4 F25 吊装式空气处理机 025A*4、030A*1 5 送风机故障报警 5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5 送风机运行状态 5 送风机启/停控制 5 水阀调节 DN25 5 送/回风温/湿度 20 过滤器压差 5 风阀开/关控制 5 F26 吊装式空气处理机 025A 6 送

31、风机故障报警 6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6 送风机运行状态 6 送风机启/停控制 6 水阀调节 DN25 6 送/回风温/湿度 24 过滤器压差 6 风阀开/关控制 6 电梯 1#观光电梯 1 运行状态 1 故障报警 1 WD 空调机组 ZX-WD-1 1 送/回风机故障报警 2 送/回风机手自动状态 2 送/回风机运行状态 2 送/回风变频启/停控制 2 送/回风机频率 2 水阀调节 DN80 1 蒸汽加湿控制 DN32 1 送/回风温/湿度 4 滤器压差 1 新、回风阀控制 2 新风机组 X-WD-1 1 序号 监控设备与项目 被控设备编号 数量 输入输出 DI AI DO AO 送风机故障报警 1 送风机手自动状态 1 送风机运行状态 1 送风机启/停控制 1 送风机变频控制 1 水阀调节 DN70 2 加湿控制 DN32 1 送风温/湿度 2 过滤器压差 1 新风阀开/关控制 1 低噪音式风柜 P-W-1/2 2 风机故障报警 2 风机运行状态 2 风机手自动状态 2 风机启/停控制 2 屋顶消防空调合用水箱 1 低液位显示 1 高液位显示 1 水泵 2 电动蝶阀 2 运行状态 2 故障报警 2 手/自动状态 2 启停控制 2 电梯 2#消防、3#/4#/5#/6#5 运行状态 5 故障报警 5 小计 1465 717 553 239 合计 297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