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差问题讲义修订稿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910177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84.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和差问题讲义修订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和差问题讲义修订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和差问题讲义修订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和差问题讲义修订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差问题讲义修订稿(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和和差差问问题题讲讲义义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和差问题和差问题专题简析: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问题我们称为和差问题。掌握了和差问题的特征和规律,我们解答起来就很方便了。解答和差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用数量关系表示:(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例题 1期中考试王平和李杨语文成绩的总和是 188 分,李杨比王平少 4 分。两人各考了多少分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我们可以用假设法

2、来分析。假设李杨的分数和王平一样多,则总分就增加 4分,变为 188+4=192 分,这就表示王平的 2 倍,所以王平考了:1922=96 分,李杨考了 964=92 分。练习一1,两筐水果共重 124 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 8 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2,小宁与小慧的身高总和是 264 厘米,又已知小宁比小慧矮 8 厘米。两人分别高多少厘米3,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生 124 人,如果从三(2)班调 2 人到三(1)班,两班学生同样多。三(1)班、三(2)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例题 2某机床厂第一、二两个车间共有车床 96 部,如果第一车间拨给第二车间 8 部,那么两个车间车床数相等

3、。两个车间各有车床多少部思路导航:用线段图表示题意。已知第一、二两个车间共有车床 96 部,又根据“如果第一车间拨给第二车间8 部,两个车间车床数相等”,从线段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车间原来比第二车间多 82=16 部车床。所以,第一车间原有:(96+82)2=56 部,第二车间原有5682=40 部。练习二1,红星小学一年级新 108 人,分成甲、乙两个班。如果从甲班转 3 个学生到乙班去,两班学生就一样多。甲、乙两班各有学生多少人2,甲、乙两筐共有水果 80 千克,若从甲箱取出 6 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两箱水果同样多。两箱原来各有水果多少千克3,有三只船共运木板 9800 块,第一只船比其余

4、两船共运的少 1400 块,第二只船比第三只船少运 200 块。三只船各运木板多少块例题例题 3 3哥弟俩共有邮票哥弟俩共有邮票 7070 张,如果哥哥给弟弟张,如果哥哥给弟弟 4 4 张邮票,这时哥哥还比弟张邮票,这时哥哥还比弟弟多弟多 2 2 张。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张。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思路导航:我们可以这样想,哥弟俩共有邮票 70 张,根据“如果哥哥给弟弟4 张,还比弟弟多 2 张”,说明原来哥哥比弟弟多 422=10 张邮票。所以,弟弟有邮票:(7010)2=30 张,哥哥有邮票 30+10=40 张。练习三1,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 72 本,若从上层中拿出 9 本给

5、下层,上层比下层多 4本。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2,姐姐和妹妹共有糖果 39 块,如果姐姐给妹妹 7 块,就比妹妹少 3 块。那么姐姐和妹妹原来各有糖果多少块3,两笼兔子共 16 只,若甲笼再放入 4 只,乙笼取出 2 只,这时两笼兔子只数就同样多。甲、乙两笼原来各有兔子多少只例题例题 4 4把一条把一条 100100 米长的绳子剪成三段,要求第二段比第一段多米长的绳子剪成三段,要求第二段比第一段多 1616 米,第米,第三段比第一段少三段比第一段少 1818 米。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米。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思路导航: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可以这样想:把第一段绳子的长度当作标准,假设第二、第三段绳子都

6、和第一段同样长,那么总长就变为 1001618=102 米。第一段绳子长:1023=34 米第二段绳子长:34+16=50 米第三段绳子长:3418=16 米练习四1,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共有工人 280 人,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 10 人,第二车间比第三车间多 15 人。三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2,某工厂将 857 元奖金分给有创造发明的三名优秀工人,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得 250 元,第二名比第三名多得 125 元。三名优秀工人各得多少元3,小明期终考试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 95 分,数学比语文多 6 分,英语比语文多 9 分。小明期终考试三门功课各多少分例题例题 5 5四个人年龄之和

7、是四个人年龄之和是 8888 岁,最小的岁,最小的 3 3 岁,他与最大的年龄之和比另外岁,他与最大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大两个人年龄之和大 8 8 岁。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岁。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思路导航: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将最大、最小两个人年龄的和与另外两人年龄和分别看作大数与小数,根据四个人的年龄和是 88 岁,年龄差是 8 岁,即可求出大数与小数。大数:(88+8)2=48 岁最大的年龄:483=45 岁练习五1,小军一家四口年龄之和是 129 岁,小军 7 岁,妈妈 30 岁,小军与爷爷年龄这和比他父母年龄之和大 5 岁。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2,某校四个年龄共有 438 名

8、学生,其中一年级 119 人,四年级 101 人,一、二年级的总人数比三、四年级的总人数多 52 人。二、三年级各有多少人3,某校四个年级共有 138 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其中一、二年级共 70 名,一、三年级共 65 名,二、三年级共 59 名。四年级有多少名和差问题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例:“把姐姐的铅笔拿出 3 支后,姐姐、弟弟的铅笔支数就同样多.”这说明姐姐的铅笔比弟弟多 3 支,也说明

9、姐姐和弟弟铅笔相差 3 支。再例:“把姐姐的铅笔给弟弟 3 支后,两人铅笔支数就同样多.”如果认为姐姐的铅笔比弟弟多 3 支(差是 3),那就错了.实际上姐姐比弟弟多 2 个 3 支.姐姐给弟弟 3 支后,自己留下 3 支,再加上他们原有的铅笔数,他们的铅笔支数才可能一样多.这里 32=6 支,就是暗差。“把姐姐的铅笔给弟弟 3 支后还比弟弟多 1 支”,这就说明姐姐的铅笔支数比弟弟多 3217(支)。例例 1?1?两筐水果共重两筐水果共重 150150 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 8 8 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分析这样想:假设第二筐和第一筐重量相等

10、时,两筐共重 1508158(千克);假设第一筐重量和第二筐相等时,两筐共重 150-8142(千克).解法 1:第二筐重多少千克(150-8)2=71(千克)第一筐重多少千克 718=79(千克)或 150-71=79(千克)解法 2:第一筐重多少千克 2(150+8)279(千克)第二筐重多少千克 79-8=71(千克)或 150-79=71(千克)答:第一筐重 79 千克,第二筐重 71 千克。例例 2?2?今年小强今年小强 7 7 岁,爸爸岁,爸爸 3535 岁,当两人年龄和是岁,当两人年龄和是 5858 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分析?题中没有给出小强和爸爸年龄之差

11、,但是已知两人今年的年龄,那么今年两人的年龄差是 35-7=28(岁).不论过多少年,两人的年龄差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当两人年龄和为 58 岁时他们年龄差仍是 28 岁.根据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就能解此题。解:爸爸的年龄:58(35-7)2?=58282?=862=43(岁)小强的年龄:58-4315(岁)答:当父子两人的年龄和是 58 岁时,小强 15岁,他爸爸 43 岁。例例 3 3 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 9494 分,数学比语文多分,数学比语文多 8 8 分,问语文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和数学各得了几分分析解和差问题的关键就是求得和与

12、差,这道题中数学与语文成绩之差是 8 分,但是数学和语文成绩之和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可是,条件中给出了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4 分,这就可以求得这两科的总成绩.解:语文和数学成绩之和是多少分?942188(分)数学得多少分(188+8)21962=98(分)语文得多少分(188-8)2=1802=90(分)或 98-8=90(分)答:小明期末考试语文得 90 分,数学得 98 分.例例 4 4 甲乙两校共有学生甲乙两校共有学生 864864 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 3232 名同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 484

13、8 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分析这样想:甲、乙两校学生人数的和是 864 人,根据由甲校调入乙校 32 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 48 人可以知道,甲校比乙校多 322+48112(人).112 是两校人数差。解:乙校原有的学生:(864-322-48)2376(人)甲校原有学生:864-376=488(人)答:甲校原有学生 488 人,乙校原有学生376 人。4 4 小结:从以上小结:从以上 4 4 个例题可以看出题目给的条件虽然不同,但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个例题可以看出题目给的条件虽然不同,但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一致的法是一致的.和差问题的一般解题

14、规律是:和差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是:(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或(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也可以求出一个数后,用和减去这个数得到另一个数.下面我们用和差问题的思路来解答一个数学问题。课后作业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 150 棵,桃树比梨树多 20 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2.3.甲、乙两桶油共重 30 千克,如果把甲桶中 6 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4.用锡和铝制成 500 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 100 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5.6.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 96 万元,今年比去年多 10 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7.8.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 1245 人,如果从甲校调 20 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 5 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9.三个物体平均重量是 31 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重量之和轻 1 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 2 倍还重 2 千克,三个物体各重多少千克10.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 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 人加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 24 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11.四年级有 3 个班,如果把甲班的 1 名学生调整到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如果把乙班 1 名学生调到丙班,丙班比乙班多 2 人,问甲班和丙班哪班人数多多几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